•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阴阳五行道学的基本理论

科学是什么?就是分门别类的科目化的事物研究学科。比如建筑学专业科目,桥梁学专业科目,理论物理学专业科目,纺织专业…………毕业生一毕业都是有专业有方向的,这就是科学。有研究范围的。
都是理科。讲道理的。不讲道理还做啥研究。
研究阴阳五行,也是理科,也是讲道理的。
有一点区别,研究阴阳五行是普遍性学问,不仅中医用到,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看风水的,搞建筑的。。。。都要讲阴阳平衡,阴阳协调,甚至男女事情。
就好像数学语文,哪个理科专业不会用到呢?
基础学文。
在古代术数,古代数学也是基础学问。
所以,阴阳五行和数学都是基础学问。
 
真正是世界元素说,最后朝哪里发展了呢?那就是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
阴阳五行是属性说,所以朝哪个方向发展了呢?就是事物运行状态,整体观,系统观。为什么中药要组合配方,这就是系统观整体观。药物研究的是药性,温热寒凉,药效等。对人体病情症状是用阴阳平衡的系统观去观察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都是系统整体观。
元素论发展就发展成分子细胞等微观体系。
不要用元素论来套金木水火土。而是属性论,运行状态论,那就正确了。全是入门了。
 
金木水火土,是五材。不是五行。他是阴阳五行变化的五种物质属性代表。
不是世界元素说,而是属性说。
比如金,为什么不说铜和铁呢?因为金已经代表了他们。又比如说“金属类物质”,为什么不说成“铁属类,铜属类”,要知道古代早就有铜铁。因为。“金”成了金属类,金属性的物质代表,事物运行到一定的状态。金的特性。
因此,金木水火土,不是元素说,而是属性说。
 
先天五太最早见于《列子》(又名《冲虚真经》,相传战国列御寇所著),后见于东汉郑玄作注的《易纬乾凿度》,被定为代表无极过渡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先天五太分别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太”是指极致和超越,“先天五太”则是指形成前的五个阶段,分别是:
太易:只有无垠虚无的状态。
太初: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状态。
太始: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状态。
太素:原始物质的状态。
太极:阴阳未分的状态。
 
这个彭子益写了一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面有较为科学的探讨五行,阴阳。李可很推荐这本书
 
中医 的 涉及的 方面包括三个 精 气 神。 大多对神的层次描述的都比较少反倒是佛道两家 对神的层次描述较多。 神分为两个 在道家来说就是识神与元神, 佛教来说就是 凡夫意识与真如本性, 其实都指的同样两个东西,佛家经典对意识的底层运作机制描述得相当的细致,其实两家的重点都是如何让元神显性而占主导地位,而让识神逐步不运作。 用现代语言来说 识神有点像潜意识,元神是意识。 意识才是真正的你。但一般的人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决定都是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走半点不由人。中医对神这个层次的医疗极限就是 识神这个层次,无法达到元神。但佛道两家却可以。
佛教有一个经典场景 我看花 我是主体 花是客体,我想一个人 我是主体 一个人是客体,这就是说凡事想要成立必须有两个东西 一个主体一个客体。 如果只有一个主体那是无法察觉自我,无法思考自我, 因为就像自己提着自己的鼻子 不可能把自己提起来一样 当明白,真正实证到 能够感受到,想的,甚至念头,想法都不是元神的时侯 那就开始入道了 道家一般偏向于集中意识到自己回光反照 让识神一点一点不运作,以这种方式来修炼元神, 佛教方法有很多但也逃不过四念处,估计这也是唯一的一条途径吧。但是元神的功能确实很强大,对于治病来说 其中原理还没找到相关的解释,但是我自己确体验到过几次, 都是闲得无聊 休习 佛家 上座部四念处的时候,有那么一两次感觉特别神奇,完事后 多年脾胃问题感觉一阵轻松,似乎有点要病去的感觉,第二天神清气爽。当时我还是比较浅层次远未达到经典记载的那些初级的层次。也许只是稍微减弱了一下潜意识的运行吧。那感觉很爽 第二天继续的时候 比较急于进入那个状态反而进入不了,反而心生烦躁。试多几次后就放弃了。
您的答复让我受益匪浅,所以会出现元神和识神相互打架的情况,就像所谓的走火入魔,但是人在社会中识神应该是无法磨灭的只能压制,那最终的情况可不可以是二者处在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像人的理性与感性那样相辅相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