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开阴,太阴开阳逻辑和事理上说得过去吗?这个太真正的意思只能是初,早,到的意思。太阴是始阴,弱阴,达阴,这样才能与阳明承前启后,形成一个圆循环。太阴和太阳严格来说不是起点,阴极生阴,阳极生阴,这在厥阴和阳明已经开始了。厥通卷,卷阴这个阴巳经卷过来了,阴卷过来就是阳了,所以太阳开阴能成立吗?反之,阳明亦复如是,中医是个圆道思想,沒有O点起点的意思,任何一个点即是原点又是终点。
常规的是
少阳(春)——》太阳 (夏) ——》少阴(秋)——》太阴(冬)——》少阳(春)......如此,阳是从少到多,阴也是从少到多。
如此顺序往复循环。
好像三阴三阳,确实与常规阴阳不太一样。
三阴三阳为何不与《易经》四象阴阳相应?《黄帝内经》有答案。
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 阴阳离合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
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
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
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参考这位人士解读(很有有启发):“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段话以《易经》角度来说,天为南方乾是为太阳,亦称老阳;地为北方坤是为太阴,亦称老阴,此南北之太阳与太阴阴阳对待。日为东方离卦,离为日,是为日出东方为少阳状态,意为阳气初生,从东方升到南方就是老阳了;月为西方坎卦,坎为月,西方为少阴,少阴之意为新月初生,月升于西而入于东,故为少阴。东方之日初生与西方之月初出正好阴阳对待。
言“人亦应之”,是说人体内也有天地日月之四象,人以天地之气生,故人乃一小天地。
但为什么到了《内经》层面言阴阳,却是三阴三阳呢?在少阴少阳、太阴太阳的四象基础上多出了厥阴与阳明。并且阴阳之对应成了东方的少阳与厥阴互为阴阳表里,西方的阳明与太阴互为阴阳表里,南北的太阳与少阴互为阴阳表里,此三阴三阳的阴阳对待完全与四象四时阴阳不相应。
四象阴阳,实际上是静止的阴阳之相,天南地北,日东月西,指的都是天地日月四者的本体之位,天地初分之时的生成位,这个为先天八卦之四正位格局,而先天为体,混沌初分,天地日月初生,而天地阴阳二气静而未交,天在上地在下,天气未降地气未升阴阳没有交通,日东月西,太阳没有东升西降,月亮没有西升东降,没有日月往来相推。
是故此四象阴阳是静态的先天八卦位,后天八卦呢?后天为用,后天八卦天地阴阳二气开始相交,日月升降交替往来相推,寒暑异位,四季更迭,所以后天八卦是天地阴阳二气对立升降以及交合互生的周流图,天地阴阳在对立交合 的过程中,产生了山泽、风雷、水火之三阴三阳,从后天八卦看,四阴卦在上,四阳卦在下,正是阴阳交泰的格局。
同理,《内经》之三阴三阳,
实际上是四象阴阳的运动态。在《素问阴阳离合论》里探讨了三阴三阴的开枢阖:“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什么是开枢阖呢?开者开门也,门开而阴阳二气得以出表,所谓太阳为开,指的是太阳经主阳气出表,所谓太阴为开,指的是太阴经主阴气出表,什么是阳气出表?观一年之夏季与一日之中午可知,阳气外出故而外热。什么是阴气出表?观一年之冬季与一日之夜半可知,阴气外出于表而外寒。故《伤寒论》太阳欲解时在南方巳午未,此三个时辰太阳为开也;太阴欲解时在北方亥子丑,此三个时辰太阴为开也。什么是阖呢?阖为入里,阳气有出表边有入里,阳气入里西方阳明也,太阳东升西落,人亦应之,阳明欲解时,西方申酉戌,正阳气入里之时;厥阴为阖同理,不过厥阴是阴气之入里,故曰厥阴为阖,一如每个月月亮有升有降,有圆有缺;又如黑夜之阴气有出有入。君不见黎明阴尽而阳生乎?阴尽者,阴气阖也。傍晚阳尽而阴生,阳尽者,阳阖也。所谓枢,枢机也,主门户出入之枢转,出也枢,入也枢,枢不运转,则门户不得开与关,而阴阳二气遂不得正常出表入里。此开枢阖略道一二,以明三阴三阳为阴阳二气之对立性的出表入里运动,为阴阳二气之对待流行。
三阴三阳开枢阖,上古皆有方剂可应,明白此理,则能更深刻的理解应用上古经方,比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大小阳旦阴旦之类
举世之中医皆知一气周流,东升西降,以太阳之运动以为人身阴阳之全部,却不知人身还有太阴之气出表入里之开枢阖,正与太阳之开枢阖相反也。太阳之东升西降不过三阳之开枢阖,何以能代表人身阴阳二气之运动?正因为阴阳之道晦,而当下之中医临床辨证就不能以阴阳为纲纪调平人身阴阳平衡,以达人身中和之道。中医如此简单,三阴三阳阴阳平衡,可应千变万化之疾病,但此阴阳平衡,是运动态的阴阳二气周流平衡,指的是阴阳二气对立而又互生、彼此互为分离交合的对称周流运动。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时下中医,皆流于方与术,枝与叶,繁杂莫明,皆因不明阴阳大道。当“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是为上工。
人以天地之气生,人岂只有天道之东升西降?
至于少阴与少阳、太阴与太阳、厥阴与阳明,此为三阴三阳之阴阳别通,阴阳别通指相对于十二经脉六对表里阴阳之正通而言,别通阴阳亦为阴阳对待,但是是阴阳二气周天圆运动的对立性阴阳,是动态的阴阳对立。而正通是局部时空的阴阳对立,比如肝胆,是东方时空木的阴阳对立,肺与大肠是西方时空金的阴阳对立。
另外四象基础上加的厥阴与阳明,有两个用途:
一为交合天地阴阳二气,是为和。比如厥阴为风,是为和风,风为天地使,为天地阴阳二气交合之媒;阳明为胃为中,亦为和,是为和胃,胃也是天地脏腑阴阳二气之中和,亦曰冲和。
二为四方代表四象,少阳太阳是代表天地间的阳气,少阴太阴代表阴气。阴阳二气的出表入里就是厥阴和阳明,厥阴位东,代表阴尽阳生,与少阳阴阳配伍,在东方阖阴气的同时升发少阳之气。阳明位西为燥金,与太阴配伍为阴阳,代表阳尽阴升,阳明为阳气之阖,太阴为阴气之开,开者升也,西方为阴气之升发。
所以阳明与厥阴是阴阳二气在天地间出入的门户,四象的阴阳对待是静止的阴阳,但加上阳明厥阴就有了阴阳二气的对立出入。这个就是三阴三阳体系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