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朱纓花
[拼音]zhu ying hua
[药名]朱缨花
[别名]红合欢,美洲合欢,红绒球
[基源]为豆科朱缨花属朱纓花的树皮和带花花枝。
[学名]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Hassk.
[采制]夏、秋剥取树皮或花期采摘花蕾,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平,味甘。
[主治]肺痈,跌打损伤,小儿撮口风,中风挛缩。
[用法]内服煎汤6~12克。外用硏末调敷。
[应用]①肺痈:取朱缨花树皮一掌大,加水三升,煮成一半,分两次服。②跌打损伤:用朱缨花树皮,把粗皮去掉,炒成黑色,取四两,与芥菜子(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两钱,卧时服,温酒送下。另以药末敷伤处,能助接骨。③小儿撮口风:用朱缨花带花花枝煮成浓汁,揩洗口腔。④中风挛缩:朱樱花花枝、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各五两,生锉,另取糯米五升浸米和豆蒸熟,加酒曲与防风和羌活,照常法酿。封20日后,压汁饮服,每饮五合,常有酒气即可,不宜过醉至吐。
[考证]福建中医药大学网上植物园。
朱缨花.jpg
 
[植物]苦参 ☆
[拼音]ku shen
[药名]苦参
[别名]野槐,地槐,山槐子
[基源]为豆科槐属苦参的根。
[学名]Sophora flavescens Ait.
[采制]春、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沙地、向阳山坡丛中或溪沟边。
[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归经]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内服煎汤4.5~9克。外用煎洗。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苦参。
[注意]①不宜和藜芦同用。②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中毒后出现流涎、步伐不整、呼吸和脉搏急速、惊厥,最后因呼吸停止导致死亡。解救方法:未出现惊厥时可洗胃和导泻、内服蛋清、鞣酸和浓茶、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惊厥时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等解痉剂;呼吸障碍时用呼吸兴奋剂。
[应用]①急性菌痢:苦参实研末,分装胶囊或压制成片。每次服0.5克,日4次。②大便秘结:苦参实10粒,吞服。③急性传染性肝炎:苦参20克,郁金、龙胆草各10克,茵陈30克,柴胡8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为1疗程。④急性细菌性痢疾:苦参30克,大蒜7枚。水煎服,连用3天。⑤阴道滴虫病:苦参100克,蛇床子50克,水煎外洗患处。⑥皮肤瘙痒,疥癣:苦参100克,艾叶20克,水煎外洗患处,每日1次。
[附注]苦参的种子亦供药用,习称苦参实。性寒,味苦。归肝经,脾经,大肠经。有清热解毒,通便,杀虫的功能。治急性菌痢,大便秘结,蛔虫症。内服研末0.6~1.5克,每日4次。
[考证]中国药典&中华本草&中医宝典&中药大辞典。
苦参.jpg
 
[植物]紫藤 ☆
[拼音]zi teng
[药名]紫藤
[别名]招豆藤,朱藤,小黄藤
[基源]为豆科紫藤属紫藤的茎或茎皮。
[学名]Wisteria sinensis Sweet
[采制]夏季采收茎或茎皮,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微温,味苦、甘,有小毒。
[归经]肾经。
[功能]利水,除痹,杀虫。
[主治]浮肿,关节疼痛,肠寄生虫病。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
[注意]紫藤子内服必须炒透,以免中毒。
[应用]①食物中毒,腹痛吐泻,蛲虫病:紫藤子炒熟30克,鱼腥草12~15克,醉鱼草根21~24克,水煎(须煎透),早晚各服一次。②关节炎:紫藤根、枸骨根、菝葜根(均鲜品)各30克,水煎,米酒兑服。
[附注]紫藤的根和种子亦供药用。分别习称紫藤根和紫藤子&紫藤根性温,味甘。归肝经,肾经,心经。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能。治痛风,痹症。内服煎汤9~15克&紫藤子性微温,味甘,有小毒。归肝经,胃经,大肠经。有活血通络,驱虫解毒的功能。治筋骨疼痛,腹痛吐泻,小儿蛲(nao)虫病。内服煎汤(炒熟)15~30克,或浸酒。
[考证]中华本草。
紫藤.jpg
 
[植物]阔荚合欢
[拼音]kuo jia he huan
[药名]阔荚合欢
[别名]大叶合欢,印度合欢
[基源]为豆科合欢属阔荚合欢的树皮。
[学名]Albizia lebbek(L.)Benth
[采制]全年可剥取树皮,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肝经,肺经。
[功能]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青紫,肿胀,疼痛。
[用法]内服煎汤6~12克,亦外用。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心脏病患者均忌服。
[注意]①种子有毒忌内服。②男性服用可能导致不育。
[考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阔荚合欢.jpg
 
[植物]山槐
[拼音]shan huai
[药名]合欢花
[别名]山合欢,白夜合
[基源]为豆科合欢属山槐的花或花蕾。
[学名]Albizia kalkora(Roxb.)Prain
[采制]夏季花初开时采收,除去枝叶,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疏林中。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心经,肝经。
[功能]解郁安神。
[主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用法]内服煎汤4.5~9克。
[禁忌]阴虚津伤者慎用合欢花。
[应用]①风火眼疾: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②眼雾不明: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③跌打损伤疼痛:合欢花为末,酒调服。④心肾不交失眠:合欢花、肉桂、黄连、夜交藤,水煎服。
[附注]山槐的树皮亦供药用,习称合欢皮。性平,味甘。归心经,肺经,肝经。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能。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内服煎汤6~12g。外用研末调敷。
[备注]同属植物合欢亦同等入药,详情参考豆科合欢条。
[考证]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山槐.jpg
 
[植物]银合欢
[拼音]yin he huan
[药名]银合欢
[别名]白合欢
[基源]为豆科银合欢属银合欢的种子。
[学名]Leucaena leucocephala(Lam.)de Wit
[生境]常见栽培。
[功能]止渴。
[主治]消渴。
[考证]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银合欢.jpg
 
[植物]南洋楹
[拼音]nan yang ying
[药名]楹树
[别名]牛尾木,仁仁树
[基源]为豆科南洋楹属南洋楹的树皮。
[学名]Albizia falcataria ( Linn. ) Fosberg
[采制]全年可剥皮,洗净,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平,味淡、涩。
[归经]脾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能]固涩止泻,收敛生肌。
[主治]肠炎,腹泻,痢疾,外伤出血,疮疡溃烂久不收口。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煎水洗或研粉撒。
[应用]①肠炎,腹泻,痢疾:楹树皮15~30克,加白米6克,炒至米焦黄,加水一碗半,煎至1碗服。②外伤出血:楹树皮晒干研粉撒患处。③疮疡溃烂久不收口:楹树皮适量,水煎外洗。并用树皮研粉撒患处。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
南洋楹.jpg
 
[植物]藤黄檀
[拼音]teng huang tan
[药名]藤檀,红香藤
[别名]大香藤,痛必灵,丁香柴
[基源]为豆科黄檀属藤黄檀的茎或根。
[学名]Dalbergia hancei Benth.
[采制]夏、秋采收,切段或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林缘或灌木丛中。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理气止痛。
[主治]①茎用于胃痛,腹痛,胸胁痛。②根用于腰痛,关节痛。
[用法]内服煎汤茎3~9克,根2.4~4.5克。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
藤黄檀.jpg
 
[植物]殃青
[拼音]yang qing
[药名]殃青
[别名]思茅黄檀,紫花黄檀
[基源]为豆科黄檀属殃青的根。
[学名]Dalbergia assamica Benth.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河沟边干燥向阳处。
[性味]性温,味辛、淡。
[功能]发表,理气。
[主治]风寒头痛,食积胃腹胀痛。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
殃青.jpg
 
[植物]凤凰木
[拼音]feng huang mu
[药名]凤凰木
[别名]红花楹,火树
[基源]为豆科凤凰木属凤凰木的树皮。
[学名]Delonix regia ( Bojea ) Rofin.
[采制]夏、秋采收为好,剥取树皮,切段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寒,味甘、淡。
[归经]肝经。
[功能]平肝潜阳。
[主治]肝热型高血压,眩晕,心烦不宁。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
[应用]①肝热上扰眩晕、心烦:凤凰木树皮6~15g,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①册。
红花楹.jpg
 
[植物]刺桐
[拼音]ci tong
[药名]海桐皮
[别名]赤桐,七刺桐,空桐树
[基源]为豆科刺桐属刺桐的树皮或根皮。
[学名]Erythrina Variegata L.
[采制]初夏剥取有钉刺的树皮,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为行道树。
[性味]性平,味苦、辛。
[归经]肝经,脾经,胃经。
[功能]怯风除湿,舒筋活络,杀虫止痒。
[主治]风湿痹痛,肢节拘挛,跌打损伤,疥癣,湿疹。
[用法]内服煎汤6~12克,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浸酒搽或研末调敷。
[禁忌]血虚者不宜用海桐皮。
[应用]①风湿两腿肿满疼痛,百节拘挛痛:海桐皮30克,羚羊角屑、薏苡仁各60克,防风、羌活、肉桂(去皮),赤茯苓(去皮)、熟地黄各30克,槟榔30克,上为散。每服9克,水1盏,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渣温服。②风虫牙痛:海桐皮煎水漱之。③中恶霍乱:海桐皮煮汁服之。④风癣有虫: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以腊猪脂调搽之。⑤乳痈初起:海桐皮15克,红糖30克,煎水服。⑥手足拘挛:海桐皮、当归(去芦,洗净,焙干)、熟地黄、牡丹皮(去心)、牛七(去芦,酒浸,焙干)各30克,山茱萸、破故纸各15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用水200ml煎至140ml,去渣温服。⑦伤折:海桐皮30克(锉),防风60克(去芦),黑豆30克(炒熟),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上为细散。每服6克,以温酒下,日3~4次。
[附注]刺桐的叶和花亦供药用。分别习称刺桐叶和刺桐花&刺桐叶性平,味苦。归胃经,肠经。有消积驱蛔的功能。治小儿疳积,蛔虫症。内服研末2~3克&刺桐花治金疮,外伤出血。外用研末敷。
[备注]①同属植物乔木刺桐亦同等入药。②作海桐皮入药除本品外,尚有五加科植物刺楸;木棉科植物木棉;芸香科植物椿叶花椒的树皮或根皮。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医宝典→中药方剂。
刺桐.jpg
 
[植物]降香檀
[拼音]jiang xiang tan
[药名]降香,降真香
[别名]黄花梨,花梨母,紫降香
[基源]为豆科黄檀属降香檀的树干或根部心材。
[学名]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
[采制]全年可采,除去边材,劈成小块阴干。
[生境]生于山地林中,常见栽培。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行气活血,止血,止痛。
[主治]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入煎剂宜后下。外用硏末撒敷。
[禁忌]血热妄行、色紫浓厚、脉实便秘者禁用。
[考证]中国药典。
降香檀.jpg
 
[植物]刺槐
[拼音]ci huai
[药名]刺槐花
[别名]洋槐,刺儿槐,胡藤
[基源]为豆科槐属刺槐的花。
[学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
[采制]6-7月盛开时采收花序,摘下花,晾干。
[生境]生于公路旁及村舍附近,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肝经。
[功能]止血。
[主治]咯血,大肠下血,吐血,崩漏。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泡茶饮。
[应用]①痔疮下血:洋槐花、虎杖、吉祥草各20g,水煎服。②咯血:洋槐花10g,土大黄、反背红各20g,水煎服。③崩漏:洋槐花20g,马齿苋30g,石灰菜20g,水煎服。④疮痈肿毒:洋槐花适量,水煎外洗。
[考证]中华本草&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①册。
刺槐.jpg
 
[植物]台湾相思
[拼音]tai wan xiang si
[药名]台湾相思
[别名]相思树
[基源]为豆科金合欢属台湾相思的枝叶。
[学名]Acacia Confusa Merr.
[采制]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荒山坡,或栽培。
[功能]去腐生肌。
[主治]疮疡溃烂。
[用法]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贴患处。
[考证]泉港本草。
台湾相思.jpg
 
[植物]含羞草决明
[拼音]hán xiu cǎo jue ming
[药名]水皂角
[别名]山扁豆,软肝草,黄瓜香
[基源]为豆科决明属含羞草决明的全草。
[学名]Cassia mimosoides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田野或路旁。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清肝利湿,散瘀化积。
[主治]毒蛇咬伤,痈肿,夜盲,漆疮,水肿,黄疸,溃疡。
[用法]内服煎汤6~30g。外用捣敷。
[应用]①眼雾不明:水皂角、地星宿各30g,蒸鸡肝吃。②水肿:水皂角、水白菜、水车前各20g,水煎服。③淋症:水皂角、须须药、酸浆各20g,水煎服。④黄疸:水皂角、水葵花叶各30g,水煎服。⑤小儿疳积:水皂角研末,每次3g,蒸鸡蛋吃。
[考证]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①册。
含羞草决明.jpg
 
[植物]豆薯 ☆
[拼音]dou shu
[药名]地瓜
[别名]凉薯,凉瓜,沙葛,葛薯
[基源]为豆科豆薯属豆薯的块根。
[学名]Pachyrrhizus erosu(L.)Urban
[采制]秋季采挖,洗净,鲜用。
[生境]通常栽培。
[性味]性微凉,味甘。
[功能]生津止渴,解酒毒。
[主治]热病口渴,慢性酒精中毒。
[用法]生啖或煮食。
[应用]①慢性酒精中毒:鲜地瓜拌白糖吃。②酒醉口渴:鲜地瓜半斤嚼吃。
[附注]豆薯的种子亦供药用,习称地瓜子。有毒,忌内服仅外用。治疥癣,痈肿。外用研末调敷,亦可用醋煮后取汁外搽。
[考证]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豆薯.jpg
 
[植物]紫云英
[拼音]zi yun ying
[药名]红花菜
[别名]米布袋,翘摇,米伞花
[基源]为豆科黄耆属紫云英的全草。
[学名]Astragalus sinicus L.
[采制]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溪边或森林中潮湿处、山坡、山径旁。
[性味]性平,味甘、辛。
[归经]心经,肝经,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明目,凉血止血。
[主治]咽喉痛,风痰咳嗽,目赤肿痛,疔疮,带状疱疹,疥癣,痔疮,齿衄,外伤出血,月经不调,带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或捣汁。外用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应用]①疔毒:米伞花捣烂,敷疔疮周围,露头。②喉痛:米伞花和白果叶晒干,研成细末,加冰片少许,用纸筒吹入喉内,吐出唾涎。③痔疮:米伞花适量捣汁,外痔敷。内痔用30克煎水服。④齿龈出血:米伞花洗净,切碎捣汁服,1日3~5回,每回10~20公分,凉开水送服。⑤风痰咳嗽:紫云英(白花的干全草)30克,白马骨15克,莲蔂12克,水煎加白糖,早晚饭前各服1次。⑥疟疾:紫云英和鹅不食草各30克,煎水服。⑦火眼:紫云英捣烂敷。⑧外伤出血:紫云英叶捣烂敷。
[附注]紫云英的种子亦供药用,习称紫云英子。性凉,味辛。归肝经。有祛风明目的功能。主治目赤肿痛。内服煎汤6~9克,或研末。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紫云英.jpg
 
[植物]紫花野百合
[拼音]zi hua ye bai he
[药名]野百合
[别名]蓝花野百合,农吉利
[基源]为豆科猪屎豆属紫花野百合的全草。
[学名]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荒地杂草丛中。
[性味]性寒,味苦、微酸。
[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抗癌。
[主治]痢疾,疮疖,小儿疳积,癌症。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疖子:野百合鲜全草加糖捣烂,或晒干研粉外敷或水煎外洗。亦可配紫花地丁、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②小儿疳积,小儿黄疸:野百合全草30克,水煎服。③毒蛇咬伤:野百合鲜全草捣烂外敷。
[备注]紫花野百合的全草亦做响铃草入药,详情参考猪屎豆条。
[考证]中药大辞典。
紫花野百合.jpg
 
[植物]响铃豆
[拼音]xiang ling dou
[药名]黄花地丁
[别名]小响铃,狗响铃,马口铃
[基源]为豆科猪屎豆属响铃豆的全草。
[学名]Crotalaria albida Heyne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荒地。
[性味]性凉,味苦、辛。
[归经]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截疟。
[主治]尿道炎,膀胱炎,肝炎,胃肠炎,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疟疾,痈肿疮毒,乳腺炎。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鲜叶捣敷。
[应用]①尿道炎,膀胱炎:小响铃30~45克,水煎服,白酒引。②痈肿疮毒,乳腺炎:响铃豆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③疔疮,臁疮:鲜响铃豆适量,捣烂外敷。④牙痛:鲜响铃豆叶适量,煎水冲蜂蜜饮用。⑤久咳:响铃豆鲜叶适量煎煮浓稠膏状服用,每次1汤匙,每日2~3次。
[考证]鲜药图谱&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响铃豆.jpg
 
[植物]猪仔笠
[拼音]zhu zai li
[药名]猪仔笠
[别名]岗菊,毛瓣花,鸡头薯
[基源]为豆科毛瓣花属猪仔笠的块根。
[学名]Eriosema chinense Vog.
[采制]夏、秋采挖,多为鲜用,亦可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无荫山坡草地、干旱山顶。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肺经,大肠经,肝经。
[功能]清肺化痰,生津止渴,消肿。
[主治]肺热咳嗽,肺痈,发热烦渴,痢疾,睾丸鞘膜积液,食积不消,跌打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或炖肉。外用捣敷。
[禁忌]虚寒者忌用。
[应用]①新染痰火症:猪仔笠煲猪精肉服。②红白痢:猪仔笠同木棉花煲猪精肉服食。③伤风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烦渴:猪仔笠9~15克,水煎服。④跌打损伤:鲜猪仔笠捣烂外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猪仔笠.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