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豌豆
[拼音]wan dou
[药名]豌豆
[别名]寒豆,麦豆,荷兰豆
[基源]为豆科豌豆属豌豆的种子。
[学名]Pisum sativum L.
[采制]果实成熟时采收,收集种子,通常鲜用。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脾经,胃经。
[功能]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
[主治]霍乱转筋,脚气,痈肿。
[用法]内服煎汤鲜豌豆120克~250克,或煮粥。
[禁忌]①慢性胰腺炎患者忌食。②糖尿病患者慎食。
[应用]①嫩豌豆250克,加水适量,煮熟淡食并饮汤。该方有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的功能。可治烦热口渴、消渴口干、产后乳汁不下、乳房作胀。②产后乳少:豌豆50克,水煮熟,空腹食,每日2次。
[考证]中药大辞典&中医宝典→中药方剂→豌豆粥。
豌豆.jpg
 
[植物]蚕豆
[拼音]can dou
[药名]蚕豆
[别名]胡豆,罗汉豆,罗泛豆
[基源]为豆科野豌豆属蚕豆的种子。
[学名]Vicia faba L.
[采制]夏季豆荚成熟呈黑褐色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扬净后再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平,味甘、微辛。
[归经]脾经,胃经,心经。
[功能]健脾利水,解毒消肿。
[主治]膈食,水肿,疮毒。
[用法]内服煎汤30~60克,或研末或作食品。外用捣敷或烧灰敷。
[应用]①水肿:蚕豆60克,冬瓜皮60克,水煎服。②各种内出血:蚕豆茎焙干研细末,每日9克,分3次吞服。③水泻:蚕豆茎30克,煎服。④臁疮臭烂,多年不愈:蚕豆叶1把,捶烂敷患处。⑤咳血:蚕豆花9克,水煎去渣,溶化冰糖适量,1日2~3次分服。⑥天疱疮,水火烫伤:蚕豆荚壳炒炭研细,用麻油调敷。
[附注]蚕豆的茎,叶或嫩苗,花,果壳和种皮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蚕豆茎,蚕豆叶,蚕豆花,蚕豆荚壳和蚕豆壳&蚕豆茎性温,味苦。归脾经,大肠经。有止血,止泻,解毒敛疮的功能。治各种内出血,水泻,烫伤。内服煎汤15~30克,或焙干研末9克。外用烧灰调敷&蚕豆叶性温,味苦、微甘。归肺经,心经,脾经。有止血,解毒的功能。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臁疮。内服捣汁30~60。外用捣敷或研末撒&蚕豆花性平,味甘、涩。归肝经,脾经。有凉血止血,止带降压的功能。治劳伤吐血,咳嗽咳血,崩漏带下,高血压病。内服煎汤6~9克,鲜品15~30克,或捣汁或蒸露&蚕豆荚壳性平,味苦、涩。归心经,肝经。有止血,敛疮的功能。治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手术出血,烧烫伤,天疱疮。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炒炭研细末调敷&蚕豆壳性平,味甘、淡。归肾经,胃经。有渗湿利尿,止血解毒的功能。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吐血,胎漏,下血,天疱疮,黄水疮,瘰疬。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蚕豆.jpg
 
[植物]刀豆
[拼音]dao dou
[药名]刀豆
[别名]刀板豆,挟剑豆,刀巴豆
[基源]为豆科刀豆属刀豆的成熟种子。
[学名]Canavalia gladiata ( Jacq. ) DC.
[采制]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荚果,剥取种子,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脾经,胃经,肾经,大肠经。
[功能]温中下气,益肾补元。
[主治]虚寒呃逆,呕吐,腹胀,肾虚腰痛,痰喘。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烧存性研末。
[禁忌]胃热盛者慎服刀豆。
[应用]①肾虚腰痛:刀豆子2粒,包于猪腰子内,外裹叶,烧熟食。②百日咳:刀豆子10粒(打碎),甘草3克,加冰糖适量,水一杯半,煎至1杯,去渣,频服。③鼻渊:老刀豆文火焙干为末,酒服9克。④小儿疝气:刀豆子研粉,每次4.5克,开水冲服。⑤头风:刀豆根15克,酒煎服。⑥风湿性腰痛:刀豆根30克,酒水各半煎服。⑦肾虚腰痛:刀豆根30克,水煎去渣,将药液与糯米适量炖服,每日1次。⑧跌打损伤:大刀豆根,火麻梗各等量,烧灰泡酒,每次服1小杯,内服外搽。⑨嗝食呕吐,不能吞咽:刀豆壳15克,咸橄榄3粒,半夏9克,煎汤服。⑩颈淋巴结结核初起:鲜刀豆壳30克,鸭蛋1个,酒水煎服。
[附注]刀豆的根和果壳亦供药用。分别习称刀豆根和刀豆壳&刀豆根性温,味苦。有消炎,行血,通经的功能。治头风,风湿腰脊痛,疝气,久痢,经闭,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刀豆壳性平,味甘。有和中下气,散瘀活血的功能。治反胃,呃逆,久痢,经闭,喉痹,喉癣。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刀豆.jpg
 
[植物]野大豆
[拼音]ye da dou
[药名]野大豆藤
[别名]野毛豆,野黄豆,劳豆
[基源]为豆科大豆属野大豆的全草。
[学名]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
[采制]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100~800m的山野、路旁或灌木丛中。
[性味]性凉,味甘。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敛汗,舒筋止痛。
[主治]盗汗,劳伤筋痛,胃脘痛,小儿食积。
[用法]内服煎汤30~12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禁忌]脾胃虚滑者忌服野料豆。
[应用]①盗汗:野大豆藤30~120克,红枣30~60克,加糖煮,连汁吃。②伤筋:野大豆鲜根、蛇葡萄根皮,加醪糟或酒,捣烂,烘热包敷患处。
[附注]野大豆的种子亦供药用,习称野料豆。性凉,味甘。归肺经,脾经,肾经。有补益肝肾,祛风解毒的功能。治阴虚目昏,肾虚腰痛,盗汗,筋骨疼痛,产后风痉,小儿疳疾。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剂。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野大豆.jpg
 
[植物]大托叶猪屎豆 ☆
[拼音]da tuo ye zhu shi dou
[药名]大托叶猪屎豆
[别名]水蓼竹,猪屎青,白猪屎豆
[基源]为豆科猪屎豆属大托叶猪屎豆的全草。
[学名]Crotalaria spectabilis Roth
[采制]秋季采收茎叶,打去荚果和种子,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田园路旁和荒山草地。
[性味]性温,味辛,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活血化瘀。
[主治]症瘕积聚,气滞血瘀所致的经闭腹痛等症。
[用法]内服煎汤6~12克,或研末冲水服。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本品有毒,误食过量可能引起中毒。反应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水、肝硬化和肝昏迷。
[备注]近年来临床试用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有较好的效果,并对急性白血病、子宫颈癌和阴茎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考证]植物研究。
大托叶猪屎豆.jpg
 
[植物]猪屎豆 ☆
[拼音]zhu shi dou
[药名]猪屎豆
[别名]野黄豆,野花生,猪屎青
[基源]为豆科猪屎豆属猪屎豆的全草。
[学名]Crotalaria pallida Ait.
[采制]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打去荚果及种子,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或路边,亦有栽培。
[性味]性平,味苦、辛,有毒。
[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主治]湿热腹泻,小便淋沥,小儿疳积,乳腺炎。
[用法]内服煎汤6~12克。外用捣敷。
[禁忌]孕妇忌服全草。
[应用]①肾虚腰疼:猪屎豆种子30克,水煎,日服2次。②气虚耳鸣:猪屎豆全草30克,猪耳朵1对,加食盐炖服。③病后耳聋:猪屎豆全草24克,石菖蒲9克,水煎服。
[附注]猪屎豆的根和种子亦供药用,合称猪屎豆(全国中草药汇编)&猪屎豆根性平,味辛、微苦。有解毒散结,消积的功能。治淋巴结结核,乳腺炎,痢疾,小儿疳积。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猪屎豆种子性凉,味甘、涩。有补肝肾,明目,固精的功能。治头晕眼花,神经衰弱,遗精,早泄,小便频数,遗尿,白带。内服煎汤6~15克。
[备注]①猪屎豆的成熟种子可代中药沙苑子入药。②猪屎豆的带根全草亦作响铃草入药。
[追加]①中药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性温,味甘。归肝经,肾经。有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的功能。治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淋沥,眩晕目昏。内服煎汤9~15克。②中药响铃草为豆科植物假地蓝的全草或带根全草。性寒,味苦、微酸。归肺经。有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毒的功能。治久咳痰血,耳鸣,耳聋,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内服煎汤15~30克,或炖肉。外用捣敷。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国药典&中华本草。
猪屎豆.jpg
 
[植物]红车轴草
[拼音]hong che zhou cao
[药名]红车轴草
[别名]红三叶草,三叶草,红花苜蓿
[基源]为豆科车轴草属红车轴草的花序或带花枝叶。
[学名]Trifolium pratense L.
[采制]夏季采摘花序或带花嫩枝叶,阴干。
[生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或野生。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
[归经]肺经。
[功能]清热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感冒,咳喘,硬肿,烧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或制成软膏涂敷。
[应用]①痔疮出血:红三叶草30g,用酒、水各半煎服。②哮喘:红三叶草、五匹风各30克,水煎服。③疮痈溃烂难愈:红三叶草制成软膏外敷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①册。
红车轴草.jpg
 
[植物]白车轴草
[拼音]bai che zhou cao
[药名]三消草
[别名]白花苜蓿,白三叶,螃蟹花
[基源]为豆科车轴草属白车轴草的全草。
[学名]Trifolium repens L.
[采制]夏、秋季盛花期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栽培作绿化,亦有逸出野生在湿润草地、河岸和路边。
[性味]性平,味微甜。
[归经]心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宁心。
[主治]癫病,痔疮出血,硬结肿块。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癫病(神经失常):三消草30克,炖水服。并用全草15克捣绒包患者额上,使病人清醒。②痔疮出血:三消草30克,酒、水各半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白车轴草.jpg
 
[植物]田菁
[拼音]tian jing
[药名]向天蜈蚣
[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细叶木兰
[基源]为豆科田菁属田菁的根和叶。
[学名]Sesbania cannabina ( Retz. ) Pers.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田间路旁或潮湿地。
[性味]性平,味甘、微苦。
[归经]心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主治]①根用于下消,糖尿病,妇人赤白带。②叶用于发热,目赤肿痛,小便淋沥,尿血,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
[应用]①糖尿病:田菁鲜根15~30克,山药30克,猪小肚1个,水煎,饭前服。②尿道炎,小便尿血:田菁鲜叶60~120克,洗净,捣烂绞汁,约一小杯,调冰糖少许炖服。③毒蛇咬伤:田菁鲜叶60克,捣烂绞汁,入黄酒60克,炖服,渣敷患处。④男人下消,妇女赤白带:向天蜈蚣鲜根30克,银杏14粒,冰糖30克,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田菁.jpg
 
[植物]田皂角
[拼音]tian zao jiao
[药名]合萌
[别名]合明草,野皂角,水皂角
[基源]为豆科合萌属田皂角的地上部分。
[学名]Aeschynomene indica L.
[采制]9~10月采收,齐地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潮湿地或水边。
[性味]性寒,味甘、苦。
[归经]肺经,胃经。
[功能]清热利湿,祛风明目,通乳。
[主治]热淋,血淋,水肿,泄泻,疖肿,疮疥,目赤肿痛,眼生云翳,夜盲,关节疼痛,产妇乳少。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禁忌]溲多者忌用梗通草。
[应用]①小便不利:合萌6~15克,水煎服。②黄疸:鲜合萌150克,水煎服,每日1剂。③荨麻疹:合萌适量,煎汤外洗。④外伤出血:合萌鲜草适量,捣烂外敷。⑤血淋:合萌鲜根或茎30克,鲜车前草30克,水煎服。⑥胆囊炎:合萌鲜根或茎24~30克,水煎服。⑦小儿疳积:合萌鲜根15~60克,水煎服,日1剂。⑧眼睛视物不明:合萌根120克,炖猪蹄子服。⑨风火牙痛:合萌根21克,同鸭蛋炖服。⑩痈肿:合萌叶研末,调浓茶,敷患处。
[附注]田皂角的根,茎的木质部和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合萌根,梗通草和合萌叶&合萌根性寒,味苦、甘。归肺经,胃经,膀胱经。有清热利湿,消积,解毒的功能。治血淋,泄泻,痢疾,疳积,目昏,牙痛,疮疖。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梗通草性凉,味淡、微苦。归肝经,膀胱经。有清热利尿,通淋,下乳的功能。治水肿,热淋,热病烦渴,小便赤涩,乳汁不下。内服煎汤3~6克&合萌叶性寒,味甘。归肝经。有解毒,消肿,止血的功能。治痈肿疮疡,创伤出血,毒蛇咬伤。内服捣汁60~9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涂。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田皂角.jpg
 
[植物]草木樨 ☆
[拼音]cao mu xi
[药名]辟汗草
[别名]野苜蓿,拜毒草,铁扫把
[基源]为豆科草木樨属草木樨的全草。
[学名]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
[采制]6~8月开花期割取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200~3700m的山沟、河岸或田野潮湿处。
[性味]性凉,味甘、辛、微苦,有小毒。
[归经]肝经,脾经,胃经。
[功能]清暑化湿,健胃和中。
[主治]暑湿胸闷,头胀头痛,痢疾,疟疾,淋症,带下,口疮,口臭,疮疡,湿疮,疥癣,淋巴结核。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外用捣敷、煎洗或烧烟熏。
[禁忌]①脾胃虚寒者慎用。②孕妇禁用。
[应用]①疟疾:草木犀30克,煎汤,在疟发前1小时服用。②疳疮,坐板疮,脓疱疮:辟汗草、黄柏、白芷、雄黄、红砒、冰片、艾绒等磨粉,卷成纸条,点燃熏。
[考证]中华本草。
草木樨.jpg
 
[植物]河北木蓝
[拼音]he bei mu lan
[药名]一味药
[别名]长穗木蓝,野蓝枝子,马棘
[基源]为豆科木蓝属河北木蓝的地上部分。
[学名]L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um.
[采制]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林缘、溪边或灌木丛中。
[性味]性平,味苦、涩。
[归经]脾经,胃经。
[功能]清热解表,散瘀消积。
[主治]风热感冒,肺热咳嗽,烧烫伤,疔疮,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食积腹胀。
[用法]内服煎汤20~30克。外用捣敷或炒炭存性研末调敷。
[应用]①痒子初起,结核肿块:一味药、马桑根、何首乌,炖猪肉服。②小儿食积饱胀:一味药、刮筋板(大戟科草沉香)、石竹根(百合科万寿竹的根茎)、马兰、莱菔子,熬水服。③烂脚:一味药全草晒干,烧灰用青油调敷。④老人吼咳喘病:一味药根60克,炖五花肉服。⑤喉蛾:一味药根(去外表薄黑皮)90~120克,加米汤、冰糖或白糖,蒸汁服(5岁以内9克,5~10岁每次15克)。⑥疔疮:一味药根(去外表薄黑皮)60~90克,水煎服。并取洗净的鲜根,加白糖捣烂敷患处。⑦风气痛,跌打损伤:一味药根60克,浸酒服。
[附注]河北木蓝的根亦供药用,习称一味药根。性温,味苦、涩。归心经,肝经。有活血祛瘀,解毒的功能。治咳喘,喉蛾,疔疮,瘰疬,痔疮,跌打损伤。内服煎汤鲜品60~90克,或浸酒。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河北木蓝.jpg
 
[植物]木蓝
[拼音]mu lan
[药名]木蓝
[别名]小青,野蓝靛,槐蓝
[基源]为豆科木蓝属木蓝的茎叶。
[学名]Indigofera tinctoria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生境]野生于山坡或栽培。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乙型脑炎,腮腺炎,急性咽喉炎,淋巴结炎,目赤,口疮,痈肿疮疖,丹毒,疥癣,虫蛇咬伤,吐血。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预防乙型脑炎:木蓝鲜枝叶15~30克,水煎服。每3天1次,连服数次。②乙型脑炎:鲜木蓝全草60~90克,水煎服。③腮腺炎:鲜木蓝全草30,水煎服。另用木蓝鲜叶和醋捣烂绞汁,涂抹患处。④丹毒:大靛根30克,水煎服。⑤伤寒赤斑:青黛6克,水研服。⑥天疱疮:青黛适量,鲜丝瓜叶捣汁调敷患处。加少许菜油调和亦可。⑦产后发狂:四物汤加青黛,水煎服。
[附注]木蓝的根,茎叶加工制成品和制作青黛时的沉淀物亦供药用。分别习称大靛根,青黛和蓝靛&大靛根性平,味苦。归心经。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能。治丹毒,痈肿疮疡,蛇虫咬伤。内服煎汤15~30克&青黛性寒,味咸。归肝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能。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内服1.5~3克,宜入丸剂或散剂。外用干撒或调敷&蓝靛性寒,味苦、辛。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时行热毒,痈肿疔疮,丹毒,疳蚀,天疱疮。内服水调或入丸剂。外用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木蓝.jpg
 
[植物]木豆 ☆
[拼音]mu dou
[药名]木豆
[别名]三叶豆,豆蓉,观音豆
[基源]为豆科木豆属木豆的种子。
[学名]Cajanus cajan ( L. ) Millsp.
[采制]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300~1600m的山坡、砂地、丛林中或林边,亦有栽培。
[性味]性平,味辛、涩。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利湿消肿,散瘀止血。
[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衄血,便血,疮疖肿毒,产后恶露不尽,水肿,黄疸型肝炎。
[用法]内服煎汤根10~15克,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洗。
[应用]①肝肾水肿:木豆种子、薏苡仁各15克,合煎汤服,每日2次。服药期间忌食盐。②血淋:木豆种子、车前子各9克,合煎汤服。③痔疮下血:木豆种子浸酒1宿,取出焙干研末,泡酒服,每次9克。④痈疽初起:木豆种子,研末泡酒服,每次9克。另研末合香蕉肉共捣烂敷患处。
[附注]木豆的根和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山豆根和木豆叶&山豆根性平,味辛、涩。有利湿消肿,散瘀止痛的功能。治黄疸型肝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便血,衄血。内服煎汤9~15克&木豆叶性平,味淡,有小毒。归心经。有解毒消肿的功能。治小儿水痘,痈肿疮毒。外用捣敷或煎洗。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木豆.jpg
 
[植物]大叶山蚂蝗
[拼音]da ye shan ma huang
[药名]红母鸡草
[别名]恒河山绿豆,红毛鸡草
[基源]为豆科山蚂蝗属大叶山蚂蝗的全草。
[学名]Desmodium gangeticum ( L. ) DC.
[采制]9~10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草丛中。
[性味]性平,味甘、辛。
[归经]肝经。
[功能]祛瘀调经,解毒,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子宫脱垂,脱肛,闭经,牛皮癣,牙痛,头痛。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制成膏剂涂搽。
[考证]中华本草。
大叶山蚂蝗.jpg
 
[植物]长柄山蚂蝗
[拼音]chang bing shan ma huang
[药名]菱叶山蚂蝗
[别名]小粘子草,圆菱叶山蚂蝗
[基源]为豆科山蚂蝗属长柄山蚂蝗的根和叶。
[学名]Podocar Pium podocarpum ( DC. ) Yang et P. Huang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山地草坡或林下。
[性味]性温,味苦。
[归经]脾经,肝经。
[功能]散寒解表,止咳,止血。
[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刀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鲜叶捣敷。
[应用]①咳嗽:菱叶山蚂蝗根15克,煨水服。②刀伤:菱叶山蚂蝗鲜叶捣绒,敷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
长柄山蚂蝗.jpg
 
[植物]黄槐
[拼音]huang huai
[药名]黄槐决明
[别名]粉叶决明,豆槐,金药树
[基源]为豆科望江南属黄槐的叶或种子。
[学名]Senna surattensis ( Burm. f. ) H. S. Irwin et Barneby
[采制]全年采叶,果实成熟时摘取豆荚,打下种子,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寒,味苦、甘。
[归经]大肠经。
[功能]泻下导滯。
[主治]肠燥便秘。
[用法]内服煎汤3~10克,亦可用叶泡茶饮。
[考证]福建中医药大学网上植物园→时珍园→文化长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黄槐决明.jpg
 
[植物]双荚决明
[拼音]shuang jia jue ming
[药名]双荚决明
[别名]双荚槐,双荚黄槐
[基源]为豆科决明属双荚决明的种子。
[学名]Cassia bicapsulafis Linn.
[采制]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荚壳,收集种子,干燥。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大肠经。
[功能]泻下导滞。
[主治]便秘。
[用法]内服开水冲泡3~6克。
[考证]广州植物志。
双荚决明.jpg
 
[植物]翅荚决明
[拼音]chi jia jue ming
[药名]对叶豆
[别名]非洲木通
[基源]为豆科望江南属翅荚决明的叶。
[学名]Cassia alata L.
[采制]夏、秋季选晴天采摘,除去茎枝,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通常栽培。
[性味]性温,味苦、辛。
[归经]心经,脾经。
[功能]祛风燥湿,止痒,缓泻。
[主治]湿疹,皮肤瘙痒,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疱疹,疮疖肿疡,便秘。
[用法]内服煎汤3~6克,后下。外用鲜叶捣汁擦或调制成油膏敷。
[考证]中华本草。
翅荚决明.jpg
 
[植物]草决明
[拼音]cao jue ming
[药名]决明子
[别名]决明,假绿豆,小决明
[基源]为豆科望江南属草决明的种子。
[学名]Cassia obtusifolia L.
[采制]秋、冬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收集种子。
[生境]生于村边、路旁或山坡等地。
[性味]性微寒,味咸、苦、甘。
[归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目赤涩痛,目暗不明,急性眼结膜炎,角膜溃疡,视物不清,青光眼,大便秘结,痈疮疖疡。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研粉调敷或煎洗。
[禁忌]泄泻和血压低者慎用决明子。
[注意]决明子恶大麻子。
[应用]①急性结膜炎:决明子、菊花各9克,蔓荆子、木贼各6克,水煎服。②高血压:决明子15克,炒黄,水煎代茶饮。③小儿疳积:决明子9克,研末,鸡肝1具,捣烂,白酒少许,调和成饼,蒸熟服。④眼睛红肿: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消肿。⑤背疮初起:决明子1升(捣碎),生甘草30克,加水3升,煮成1升,分2次服。⑥流感,感冒:野花生15~30克,配甘草,水煎服。
[附注]草决明的全草或叶亦供药用,习称野花生。性凉,味苦、甘。有祛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能。治流感,感冒。内服煎汤15~30克。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
草决明.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