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广东金钱草
[拼音]guang dong jin qian cao
[药名]广金钱草
[别名]落地金钱,假花生,铜钱草
[基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山蚂蝗属广东金钱草的全草。
[学名]Desmodium styracifolium ( Osh. ) Merr.
[采制]夏、秋采收,除去杂质,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低海拔丘陵山地的荒地草丛中。
[性味]味甘淡,性凉。
[归经]肝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主治]热淋,砂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黄疸,尿赤,尿路结石。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泌尿系感染:广金钱草24克,车前草、金银花、海金沙各15克,水煎服。②黄疸型肝炎,湿热黄疸:广金钱草、茵陈蒿、栀子各9克,水煎服。③泌尿系结石:广金钱草、石韦、穿破石、冬葵子各6克,萹蓄、海金沙各12克,瞿麦、泽泻、茯苓各9克,木通4.5克,腰痛加牛七,体虚加党参,每日1剂,水煎服。
[考证]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广东金钱草.jpg
 
[植物]葫芦茶
[拼音]hu lu cha
[药名]葫芦茶
[别名]金剑草,螳螂草,龙舌癀
[基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葫芦茶属葫芦茶的地上部分。
[学名]Desmodium triquetrum ( L. ) DC.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切细,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野坡地。
[性味]性凉,味苦、涩。
[归经]肺经,肝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积杀虫。
[主治]中暑烦渴,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病咳血,肾炎,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小儿疳积,钩虫病,疥疮。
[用法]内服煎汤15~60克。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咽喉肿痛:葫芦茶60克,煎水含咽。②肺病咳嗽出血:葫芦茶干全草75克,清水煎服。③风湿性关节酸痛:葫芦茶茎,每次60克,合猪脚节炖服。④硬皮病:葫芦茶、糯米藤各等分,和食盐捣烂敷患处。⑤妊娠呕吐:葫芦茶干品30克,水煎分3次服。⑥产后瘀血痛:鲜葫芦茶全草15~30克,杵烂,酌加米酒炖服。⑦暑季烦渴:葫芦茶煎成日常饮料,以代茶叶,常饮服。⑧痈毒:葫芦茶叶捣绒,取汁滴于伤口,每日2~3次,每次适量。⑨荨麻疹:葫芦茶鲜茎叶30克,水煎服。或用鲜全草适量,水煎熏洗。
[附注]葫芦茶的根亦供药用,习称葫芦茶根。性平,味辛、微苦。归肺经,肝经。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风热咳嗽,肺痈,黄疸,痈肿,瘰疬,骨痨。内服煎汤15~30克。
[备注]腌制咸鱼或肉类时放进本品,可防蝇蛆。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葫芦茶.jpg
 
[植物]小槐花
[拼音]xiao huai hua
[药名]青酒缸
[别名]草鞋板,拿身草,羊带归
[基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山蚂蝗属小槐花的全株。
[学名]Desmodium caudatum ( Thunb. ) DC.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山谷、草地、林缘和村边,亦有少数栽培。
[性味]性平,味辛、微苦。
[功能]清热利湿,消积散瘀。
[主治]咳嗽吐血,水肿,小儿疳积,痈疮溃疡,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鲜品15~30克。外用煎洗、捣敷或研末敷。
[应用]①毒蛇咬伤:小槐花根15~30克,红管药(菊科三褶脉马兰)根9~15克,水煎服或鲜品捣烂绞汁服,每日2剂。伤口经外科常规处理后用药外敷。②小儿疳积:小槐花根30克,与猪瘦肉同炖,喝汤吃肉。③风湿腰痛:小槐花根15克,白马骨根、野荞麦根各30克,酒水各半煎服,每日1剂。④痢疾:小槐花根、野花生根、过坛龙各15克,水煎服,白糖为引。⑤黄疸型肝炎:小槐花根、虎刺根、三叶木通根各60克,淡竹叶30克,猪蹄1只,水煎,服汤食肉,日一剂。⑥瘰疬:小槐花根半斤,切片,烧酒两斤,同封浸七日以上,每次饮酒1两,每日两次。⑦寸白虫:小槐花鲜根12克,煎水服。早晚空腹时各服一次,每次1酒杯。⑧蕲蛇,蝮蛇咬伤:小槐花鲜根、山白菊(三脉叶马兰)鲜根各30克,捣烂绞汁服。另取上药捣敷伤口,每日两次。
[附注]小槐花的根亦供药用,习称青酒缸根。性温,味苦。有祛风除湿,活血解毒的功能。治风湿腰痛,赤白痢疾,黄疸型肝炎,痈疽,瘰疬,跌打损伤。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洗。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
小槐花.jpg
 
[植物]猫尾射
[拼音]mao wei she
[药名]虎尾轮,布狗尾
[别名]猫尾草,铁金锏,狗尾射
[基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狸尾豆属猫尾射的全草。
[学名]Uraria crinita ( T. ) Desv.
[采制]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灌木丛或杂草丛中。
[性味]性平,味甘、微苦。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
[功能]清肺止咳,散瘀止血。
[主治]肺热咳嗽,肺痈,积聚,乳吹,脱肛,子宫脱垂,吐血,尿血,外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9~30克,鲜品30~90克。
[禁忌]孕妇禁用。
[应用]①丝虫病:布狗尾60克,水煎冲酒少许1次服,连服10余天。②疟疾:布狗尾60~90克,煎水和白糖少许冲服,日1次,连服数天。③肺痈吐痰腥臭:鲜虎尾轮30~45克,洗净,切碎,水适量煎服。④横痃:鲜虎尾轮30~90克,洗净,切碎,水、酒各半炖服。⑤乳吹,乳癌:虎尾轮鲜叶每次30~60克,合牛肉炖食。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猫尾射.jpg
 
[植物]落花生
[拼音]luo hua sheng
[药名]花生衣
[别名]长生果,花生,地豆
[基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落花生属落花生的种皮。
[学名]Arachis hypogaea L.
[采制]在加工花生油时,收集红色种皮,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农作物。
[性味]性平,味甘、涩、微苦。
[功能]止血,散瘀,消肿。
[主治]血友病,类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病出血症,术后出血,癌肿出血,胃出血,肠出血,肺出血,子宫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3~6克。
[禁忌]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落花生。
[应用]①久咳,秋燥,小儿百日咳:落花生(去嘴尖),文火煎汤调服。②脚气:生落花生(带衣用)90克,赤小豆90克,红枣90克,煮汤,1日数回饮用。③乳汁少:落花生90克,猪脚1条(用前腿),共炖服。④高血压:落花生干全草30~45克,洗净切段,水煎当茶饮。⑤高血脂:花生壳50克,加水1000ml,煮沸后再用文火煮20秒,滤净残渣,取汁服用。每日1剂,连服1~2周,可见效。⑥失眠:取鲜花生叶40克,制成200ml煎剂,早晚2次分服。一般服药4~7剂后,睡眠情况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附注]落花生的茎叶,果实的荚壳,种子和种子榨出的脂肪油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落花生枝叶,花生壳,落花生和花生油&落花生枝叶性平,味甘、淡。归肝经。有清热解毒,宁神降压的功能。治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失眠,高血压。内服煎汤30~60克,外用捣敷&花生壳性平,味淡、涩。归肺经。有敛肺止咳的功能。治久咳气喘,咳痰带血。内服煎汤9~30克&落花生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有健脾养胃,润肺化痰的功能。治脾虚不运,反胃不舒,乳妇奶少,脚气,肺燥咳嗽,大便燥结。内服煎汤30~100克,或生研冲汤10~15克,或炒熟或煮熟食30~60克&花生油性平,味甘。归脾经,胃经,大肠经。有滑肠袪积的功能。治蛔虫性肠梗阻,胎衣不下,烫伤。内服煎汤60~125克,外用捣汁涂抹。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医宝典→中药方剂→民间方→花生叶茶&中医宝典→中医知识。
落花生.jpg
 
[植物]鸡眼草
[拼音]ji yan cao
[药名]鸡眼草
[别名]鸡骨草,掐不齐,人字草
[基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鸡眼草属鸡眼草的全草。
[学名]Kummerowia striata ( Thunb. ) Schind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路旁或田边,常成片生长。
[性味]性平,味甘、辛、微苦。
[归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
[功能]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止痛。
[主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黄疸,痈疖疮肿,痢疾,疳积,血淋,咯血,衄血,跌打损伤,赤白带下。
[用法]内服煎汤9~30克,鲜品30~60克,或研末或捣汁。外用捣敷。
[应用]①中暑发痧:鲜鸡眼草90~120克,捣烂冲开水服。②赤白久痢:鲜鸡眼草60克,凤尾蕨15克,水煎饭前服。③红白痢疾:鸡眼草15克,白马骨6克,水煎去渣,红痢加红糖,白痢加白糖服。④疟疾:鸡眼草30~90克,水煎,分2~3次服,日1剂,连服3天。⑤小儿疳积:鸡眼草15克,水煎服。⑥胃痛:鸡眼草30克,水煎温服。⑦小便不利:鲜鸡眼草30~60克,水煎服。⑧热淋:鸡眼草21~30克,米酒水煎服。⑨妇人白带:鸡眼草21~30克,用精猪肉60~90克炖汤,以汤煎药服。⑩跌打损伤:鸡眼草捣烂外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鸡眼草.jpg
 
[植物]丁癸草
[拼音]ding gui cao
[药名]丁癸草
[别名]苍蝇翼,丁贵草,人字草
[基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丁癸草属丁癸草的地上部分。
[学名]Zornia diphylla ( L. ) Pers.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丘陵、原野或旷地间。
[性味]性凉,味甘。
[归经]脾经,肝经。
[功能]清热解表,凉血解毒,除湿利尿。
[主治]风热感冒,咽痛,目赤,乳痈,疮疡肿毒,毒蛇咬伤,黄疸,泄泻,痢疾,小儿疳积。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汤熏洗。
[应用]①黄疸(阳黄):丁癸草15克,生鱼1尾,煎水服,每日1次。②中暑或食物所伤引起的腹泻:鲜丁癸草30~60克,洗净切碎,水适量煎服。③小儿疳积:丁癸草9~15克,瘦猪肉60~120克,水炖服。④白痢:鲜丁癸草15~24克,水适量煎,调蜂蜜服。⑤喉头炎:丁癸草调酸醋揉烂,放于口内含服。⑥治大疮,散痈疽:丁癸草叶连茎捣烂敷。⑦马嘴疔(生于上人中者是):丁癸草叶捣烂,加蜜糖少许敷。⑧痔疮:丁癸草120克,金银花120克,苦楝皮120克,以上煎出味,倒于浴盆内,乘热坐于盆上熏肛门,待水稍凉后,即坐于药水内浸洗,约浸半小时即可,每日1~2次。⑨竹叶青蛇咬伤:鲜丁癸草120克,捣烂绞汁服,渣外敷。⑩急性乳腺炎的早期:丁癸草干品30~60克,鲮鱼1条(约2两重),水煎顿服或2次分服。治疗18例,均有效。
[附注]丁癸草的根亦供药用,习称丁癸草根。性凉,味甘。归脾经。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痈疽,疔疮,脚气浮肿,瘰疬,蛇伤。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考证]中华本草。
丁癸草.jpg
 
[植物]美丽崖豆藤
[拼音]mei li ya dou teng
[药名]牛大力,山莲藕
[别名]猪脚笠,倒吊金钟,大力薯
[基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崖豆藤属美丽崖豆藤的根。
[学名]Millettia specisoa Champ.
[采制]全年可采,以秋季为佳,洗净,切片晒干或先蒸熟再晒。
[生境]野生于山坡草丛中,亦有栽培。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肺经,肾经。
[功能]补虚润肺,强筋活络。
[主治]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遗精,白带。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
[应用]①体虚白带:牛大力、杜仲藤各12克,千斤拔、五指毛桃各9克,大血藤15克,水煎服。后将上药炖猪脚,去药渣,吃肉喝汤。②胸膜炎:牛大力15克,一见喜3克,水煎服。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福建药物志。
美丽崖豆藤.jpg
 
[植物]大叶千斤拔
[拼音]da ye qian jin ba
[药名]千斤拔
[别名]千斤红,假乌豆草,皱面草
[基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千斤拔属大叶千斤拔的根。
[学名]Moghania macrophylla ( Willd. ) O. Kuntze
[采制]秋后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空旷草地或灌丛中。
[性味]性微温,味甘。
[归经]肺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祛风利湿,强筋壮骨,活血解毒。
[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四肢痿软,跌打损伤,咽喉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1~2两,或浸酒。
[禁忌]孕妇慎用。
[应用]①风湿筋骨痛,产后关节痛:千斤拔每次21~30克,猪蹄1只,水酒各半炖烂,去渣,食肉喝汤。②慢性肾炎,咳嗽:千斤拔30~60克,水煎服。③跌打损伤:千斤拔21~30克,水酒各半煎服。④妇人白带:千斤拔21~30克,猪瘦肉60~90克,加水同炖,去渣,食肉喝汤。⑤黄肿:千斤拔30克,酒磨服。⑥喉蛾:千斤拔研细末,吹入喉内。⑦肿毒:千斤拔,酒磨搽患处。⑧牙痛,牙痈:千斤拔30~60克,蜂房9~15克,水煎服。⑨蛇咬伤:千斤拔,水磨搽患处。
[备注]同属植物蔓性千斤拔的根亦做千斤拔入药,详情参考蔓性千斤拔条。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大叶千斤拔.jpg
 
[植物]蔓性千斤拔
[拼音]man xing qian jin ba
[药名]千斤拔
[别名]钻地风,一条根,金鸡落地
[基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千斤拔属蔓性千斤拔的根。
[学名]Flemingia prostrata Roxb.
[采制]秋后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路边草丛中等处。
[性味]性平,味甘、涩。
[归经]肺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祛风利湿,强筋壮骨,活血解毒。
[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四肢痿软,跌打损伤,咽喉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应用]①风湿筋骨痛,产后关节痛:千斤拔每次21~30克,猪蹄1只,水酒各半炖烂,去渣,食肉喝汤。②慢性肾炎,咳嗽:千斤拔30~60克,水煎服。③跌打损伤:千斤拔21~30克,水酒各半煎服。④妇人白带:千斤拔21~30克,猪瘦肉60~90克,宽水同炖,去渣,食肉喝汤。⑤黄肿:千斤拔30克,酒磨服。⑥喉蛾:千斤拔研细末,吹入喉内。⑦肿毒:千斤拔,酒磨搽患处。⑧牙痛,牙痈:千斤拔30~60克,蜂房9~15克,水煎服。⑨蛇咬伤:千斤拔,水磨搽患处。
[备注]同属植物大叶千斤拔的根亦做千斤拔入药,详情参考大叶千斤拔条。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蔓性千斤拔.jpg
 
[植物]腊肠树
[拼音]la chang shu
[药名]婆罗门皂荚
[别名]阿勃勒,牛角树,波斯皂荚
[基源]为豆科云实亚科决明属腊肠树的果实。
[学名]Cassia fustula L.
[采制]9~10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大寒,味苦。
[归经]心经,脾经。
[功能]清热通便,化滞止痛。
[主治]便秘,胃脘痛,疳积。
[用法]内服煎汤4~8克。
[应用]①胃脘痛:取腊肠果制成煎剂,每10ml含鲜果约50g,为1日量,日服3次,7日为1疗程。②便秘:腊肠树果仁1~2粒,嚼服或磨水服。③小便热涩疼痛,尿路结石:腊肠树根30克,煎汤加少许蜂蜜内服。
[附注]腊肠树的根或根皮、茎、枝叶亦供药用。习称锅拢良(傣药)。有清火解毒,利水化石,消肿止痛,除风通便的功能。治便秘,小便热涩疼痛,尿路结石,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痛,头晕目眩,无名肿毒。内服煎汤10~30克。
[考证]中华本草&中华本草傣药卷。
腊肠树.jpg
 
[植物]望江南 ☆
[拼音]wang jiang nan
[药名]望江南子
[别名]假决明,槐豆,羊角豆
[基源]为豆科云实亚科望江南属望江南的成熟种子。
[学名]Cassia occidentalis L.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果实,晒干,待荚壳裂开后,打取种子,簸去果壳,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溪边、林缘和灌丛中。
[性味]性凉,味甘、苦,有小毒。
[归经]肝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清肝明目,健胃润肠,解毒。
[主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腹痛,痢疾,便秘。
[用法]内服煎汤6~9克。
[应用]①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望江南子15克,冰糖50克,冲开水炖服。②疟疾:望江南子9克,炒后研末,每次服6~9克,日2次。③高血压:望江南子3克,炒焦研末,砂糖适量,冲开水代茶常服。④血淋:望江南全草30克,水煎服。⑤蛇伤:鲜望江南叶1握,捣烂绞自然汁服,渣敷患处。
[附注]望江南的茎叶亦供药用,习称望江南。性寒,味苦。归肺经,肝经,胃经。有肃肺,清肝,和胃,消肿解毒的功能。治咳嗽气喘,脘腹痞痛,小便血淋,大便秘结,头痛目赤,痈肿疮毒,虫蛇咬伤。内服煎汤6~9克,鲜品15~3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华本草。
望江南.jpg
 
[植物]羊蹄甲
[拼音]yang ti jia
[药名]老白花
[别名]弯叶树,洋紫荆,紫羊蹄甲
[基源]为豆科云实亚科显豆属羊蹄甲的花。
[学名]Baudhinia variegata L.
[采制]春、夏季开花时采收,烘干。
[生境]常见栽培于庭园或作行道树。
[性味]性凉,味淡。
[归经]肝经,肺经。
[功能]消炎解毒,止咳。
[主治]肺炎,气管炎,肺结核咳血,肝炎。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
[附注]羊蹄甲的树皮,根和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老白花树皮,羊蹄甲根和羊蹄甲叶&老白花树皮性平,味苦、涩。有收敛健胃,消炎解毒的功能。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内服煎汤15~30克&羊蹄甲根性微凉,味微涩。有止血,健脾的功能。治咯血,消化不良。内服煎汤15~30克&羊蹄甲叶性平,味淡。有润肺止咳的功能。治咳嗽,便秘。内服煎汤9~15克。
[考证]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羊蹄甲.jpg
 
[植物]龙须藤
[拼音]long xu teng
[药名]九龙藤
[别名]圆过岗龙,羊蹄藤,乌郎藤
[基源]为豆科云实亚科显豆属龙须藤的藤茎。
[学名]Bauhinia championii(Benth. ) Benth.
[采制]全年均可割取藤茎,斩成斜片或短段,晒干。
[生境]常生密林中。
[性味]性平,味苦、辛。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祛风除湿,行气活血。
[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偏瘫,胃脘痛,疳积,痢疾。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鲜品加倍,或浸酒。
[应用]①关节炎:鲜九龙藤60~90克,酒1斤浸,每次服1杯,每日2次。或九龙藤30克,猪脚节1只,水炖服。②痢疾:九龙藤30克,水煎服。③跌打损伤:鲜九龙藤30~60克,猪瘦肉适量,开水炖,冲酒服。④胃十二指肠溃疡:九龙藤30~60克,入地金牛6~9克,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⑤偏瘫:九龙根30克,黄酒、猪肉共煮熟,吃猪肉喝汤。⑥小儿疳积:九龙根9克,丁癸草6克,水煎当茶饮。或研末同猪肝或鸡肝蒸吃。⑦心胃气痛:九龙根15克,水煎服。⑧关节风痛:鲜九龙根30~60克,水煎服。
[附注]龙须藤的叶和根亦供药用。分别习称九龙藤叶和九龙根&九龙藤叶性平,味甘、苦。归肝经。有利尿,化瘀,理气止痛的功能。治小便不利,腰痛,跌打损伤。内服煎汤10~30克。外用捣敷&九龙根性温,味苦、甘。归肝经,肾经。有祛风湿,行血气的功能。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心胃气痛。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
[考证]晋江中草药手册&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龙须藤.jpg
 
[植物]云实
[拼音]yun shi
[药名]云实
[别名]员实,阎王刺,老虎刺尖
[基源]为豆科云实亚科云实属云实的种子。
[学名]Caesalpinia decapetala(Roth)Alston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
[生境]生于平原、丘陵地、山谷及河边。
[性味]性温,味苦、辛。
[归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解毒除湿,止咳化痰,杀虫。
[主治]痢疾,疟疾,慢性气管炎,小儿疳积,虫积。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剂。
[应用]①疟疾:云实9克,水煎服。②痢疾:云实9克(炒焦),红糖15克,水煎服。
[附注]云实的根或根皮,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云实根,云实叶&云实根性平,味苦、辛。归肺经,肾经。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的功能。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风湿痹痛,肝炎,痢疾,淋症,痈疽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捣敷&云实叶性凉,味苦、辛。归肝经。有除湿解毒,活血消肿的功能。归肝经。治皮肤瘙痒,口疮,痢疾,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尽。内服煎汤10~30克。外用煎洗或研末搽。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云实.jpg
 
[植物]亮叶猴耳环 ☆
[拼音]liang ye hou er huan
[药名]尿桶弓
[别名]亮叶围涎树,雷公柴
[基源]为豆科含羞草亚科围涎树属亮叶猴耳环的枝叶。
[学名]Pithecellobium lucidum Benth.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林中、灌丛中、山坡、路旁和河边。
[性味]性凉,味辛、微苦,有小毒。
[归经]心经,肝经,脾经,胃经。
[功能]祛风消肿,凉血解毒,收敛生肌。
[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烫火伤,溃疡。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煎洗或研末油调敷。
[注意]本品种子和豆荚有毒。中毒反应有呕吐、眩晕,严重中毒可导致死亡。
[考证]中华本草。
亮叶猴耳环.jpg
 
[植物]合欢
[拼音]he huan
[药名]合欢花
[别名]夜合树,绒花树,马缨花
[基源]为豆科含羞草亚科合欢属合欢的花序。
[学名]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采制]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及时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或栽培。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心经,肝经。
[功能]解郁安神。
[主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用法]内服煎汤4.5~9克。
[禁忌]阴虚津伤者慎用合欢花。
[应用]①心肾不交失眠:合欢花、官桂、黄连、夜交藤。煎服。②风火眼疾: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③眼雾不明: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
[附注]合欢的树皮亦供药用,习称合欢皮。性平,味甘。归心经,肺经,肝经。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能。主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内服煎汤6~12克。外用研末调敷。
[备注]同属植物山槐(山合欢)亦同等入药,详情参考豆科山槐条。
[考证]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合欢.jpg
 
[植物]含羞草 ☆
[拼音]han xiu cao
[药名]含羞草
[别名]知羞草,感应草,怕丑草
[基源]为豆科含羞草亚科含羞草属含羞草的地上部分。
[学名]Mimosa pudica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扎把晒干。
[生境]野生于山坡丛林、路旁或湿地,亦有栽培。
[性味]性微寒,味甘、涩,有小毒。
[归经]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镇静安神。
[主治]感冒,小儿高热,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结膜炎,泌尿系结石,水肿,劳伤咳血,鼻衄,血尿,神经衰弱,失眠,疮疡肿毒,带状疱疹,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或炖肉。外用捣敷。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本品有麻醉作用,内服不宜过量。
[应用]①神经衰弱,失眠:含羞草30~60克,水煎服。②带状疱疹:含羞草鲜叶捣烂外敷。③风湿痛:含羞草根15克,泡酒服。④经闭,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眼花:含羞草根9~15克,水煎服。
[附注]含羞草的根亦供药用,习称含羞草根。性温,味涩、微苦,有毒。有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明目镇静的功能。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疼痛,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闭经,头痛失眠,眼花。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60克,或浸酒。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草药大典。
含羞草.jpg
 
[植物]白苏
[拼音]bai su
[药名]白苏叶
[别名]野麻子,玉苏,荏
[基源]为唇形科紫苏属白苏的叶或嫩茎叶。
[学名]Perpilla frutescens ( L. ) Britt.
[采制]夏、秋采叶,或连嫩茎一起采收,切成小段,晒干。
[生境]野生于路旁,亦有栽培。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疏风宣肺,理气消食,解鱼蟹毒。
[主治]感冒风寒,咳嗽气喘,脘腹胀闷,食积不化,吐泻,冷痢,中鱼蟹毒,男子阴肿,蛇虫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4.5~9克,或研末。外用和醋捣敷。
[禁忌]久虚咳嗽、脾虚便滑者均不宜服苏子。
[应用]①冷痢:白苏茎叶9~15克,红糖少许,酌加开水炖服。②蛔虫:白苏叶,研末,每次用3克(小儿酌加),调白糖6克,用开水送下,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③胃肠型感冒:白苏叶、荆芥、防风、生姜各6克。水煎服。④胃肠型感冒恶心呕吐及腹泻:白苏叶4.5克,川连3克,水煎服。⑤鱼蟹中毒:白苏叶30克,水煎服。
[附注]白苏的老茎,果实和种子压榨出的脂肪油亦供药用。分别习称白苏梗,白苏子和白苏子油&白苏梗性温,味辛。归脾经,肺经。有顺气消食,止痛,安胎的功能。治食滯不化,脘腹胀痛,感冒,胎动不安。内服煎汤5~10克&白苏子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大肠经。有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能。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内服煎汤4.5~9克,或研末。外用捣敷&白苏子油性温,味辛。有润肠,乌发的功能。治肠燥便秘,头发枯燥。内服煎汤3~5克。外用涂抹。
[备注]白苏功同紫苏,唯药效稍逊。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草药大典。
白苏.jpg
 
[植物]野生紫苏
[拼音]ye sheng zi su
[药名]紫苏子
[别名]白丝草,红香师茶,蚊草
[基源]为唇形科紫苏属野生紫苏的成熟果实。
[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var. purpurascens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生境]野生于山地、路旁、村边或荒地。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主治]痰雍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剂。
[禁忌]①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紫苏叶。②体虚无外感者忌用苏头。③性主疏泄、气虚久咳、阴虚喘逆和脾虚便滑者皆忌用紫苏子。
[应用]①寒泻:紫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②食鱼蟹鳖中毒:紫苏叶60克,煎浓汤当茶饮,或加姜汁10滴调服。③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④水肿:紫苏梗24克,大蒜根9克,老姜皮15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
[附注]紫苏的根或近根老茎,茎,叶或带叶嫩茎,宿萼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苏头,紫苏梗,紫苏叶,紫苏苞&苏头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有疏风散寒,降气祛痰,和中安胎的功能。治头晕,身痛,鼻塞流涕,咳逆上气,胸膈痰饮,胸闷胁痛,腹痛泄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内服煎汤6~12克。外用煎洗&紫苏梗性温、味辛。归肺经,胃经,脾经。有理气宽中,安胎,和血的功能。主治脾胃气滞,脘腹痞满,胎气不和,水肿脚气,咯血吐衄。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 &紫苏叶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肺经。有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毒的功能。治风寒表证,脘腹胀满,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阻,食鱼蟹中毒。内服煎汤5~10克&紫苏苞性平,味微辛。归肺经。有解表的功能。治血虚感冒。内服煎汤3~9克。
[备注]①同属植物紫苏和回回苏亦同等入药。②同属植物白苏的叶、茎和种子亦和紫苏同等入药,唯疗效稍差。同紫苏混合使用,合称苏叶、苏梗和苏子。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野生紫苏.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