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回回苏
[拼音]hui hui su
[药名]紫苏梗
[别名]鸡冠紫苏
[基源]为唇形科紫苏属回回苏的茎。
[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var. crisp ( Thunb. ) Hand.-Mazz.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生境]通常栽培,为紫苏的栽培变种。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肺经,脾经,胃经。
[功能]理气宽中,安胎,和血。
[主治]脾胃气滞,胸腹痞满,胎气不和,水肿脚气,咯血吐衄。
[用法]内服煎汤5~10克,或入散剂。
[禁忌]①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紫苏叶。②体虚无外感者忌用苏头。③性主疏泄、气虚久咳、阴虚喘逆和脾虚便滑者皆忌用紫苏子。
[应用]①寒泻:紫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②食鱼蟹鳖中毒:紫苏叶60克,煎浓汤当茶饮,或加姜汁10滴调服。③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④水肿:紫苏梗24克,大蒜根9克,老姜皮15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
[附注]紫苏的根或近根老茎,叶或带叶嫩茎,宿萼和果实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苏头,紫苏叶,紫苏苞和紫苏子&苏头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有疏风散寒,降气祛痰,和中安胎的功能。治头晕,身痛,鼻塞流涕,咳逆上气,胸膈痰饮,胸闷胁痛,腹痛泄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内服煎汤6~12克。外用煎洗&紫苏叶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肺经。有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毒的功能。治风寒表证,脘腹胀满,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阻,食鱼蟹中毒。内服煎汤5~10克&紫苏苞性平,味微辛。归肺经。有解表的功能。治血虚感冒。内服煎汤3~9克&紫苏子性温,味辛。归肺经,大肠经。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能。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剂。
[备注]①同属植物紫苏和野生紫苏亦同等入药。②同属植物白苏的叶、茎和种子亦同等入药,同紫苏合称苏叶、苏梗和苏子。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回回苏.jpg
 
[植物]紫苏
[拼音]zi su
[药名]紫苏叶
[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
[基源]为唇形科紫苏属紫苏的叶或带叶嫩枝。
[学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
[采制]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山地、路旁、村边或荒地,亦有栽培。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肺经,脾经,胃经。
[功能]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胸腹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阻,食鱼蟹中毒。
[用法]内服煎汤5~10克。
[禁忌]①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紫苏叶。②体虚无外感者忌用苏头。③性主疏泄、气虚久咳、阴虚喘逆和脾虚便滑者皆忌用紫苏子。
[应用]①寒泻:紫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②食鱼蟹鳖中毒:紫苏叶60克,煎浓汤当茶饮,或加姜汁10滴调服。③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④水肿:紫苏梗24克,大蒜根9克,老姜皮15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
[附注]紫苏的根或近根老茎,茎,宿萼和果实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苏头,紫苏梗,紫苏苞和紫苏子&苏头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有疏风散寒,降气祛痰,和中安胎的功能。治头晕,身痛,鼻塞流涕,咳逆上气,胸膈痰饮,胸闷胁痛,腹痛泄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内服煎汤6~12克。外用煎洗&紫苏梗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肺经。有理气宽中,安胎,和血的功能。治脾胃气滞,脘腹痞满,胎气不和,水肿脚气,咯血吐衄。内服煎汤5~10克,或入散剂&紫苏苞性平,味微辛。归肺经。有解表的功能。治血虚感冒。内服煎汤3~9克&紫苏子性温,味辛。归肺经,大肠经。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能。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剂。
[备注]①同属植物回回苏(鸡冠紫苏)和野生紫苏亦同等入药。②同属植物白苏的叶、茎和种子亦同等入药,同紫苏合称苏叶、苏梗和苏子。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紫苏.jpg
 
[植物]齿苞筋骨草
[拼音]chi bao jin gu cao
[药名]齿苞筋骨草
[别名]齿苞白苞筋骨草
[基源]为唇形科筋骨草属齿苞筋骨草的全草。
[学名]Ajuga lupulina Maxim.
[采制]夏、秋植物生长茂盛时采割全草,晒干。
[生境]生于河滩沙地、高山草地或陡坡石缝中。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肺经,膀胱经,胃经,肾经。
[功能]清热消炎,活血消肿。
[主治]外感风热,痨伤咳嗽,吐血气痈,跌损瘀凝,面神经麻痹,梅毒炭疽。
[用法]内服煎汤6~9克。
[应用]①外感风热:齿苞筋骨草9克,水煎服。②跌打损伤,淤血肿痛:鲜齿苞筋骨草30克,捣烂敷伤处。③梅毒炭疽:鲜齿苞筋骨草10克,水煎洗患处;或干品研末撒敷患处。
[考证]中草药大典&云南药物志。
齿苞筋骨草.jpg
 
[植物]紫背金盘
[拼音]zi bei jin pan
[药名]紫背金盘草
[别名]破血丹,筋骨草,散血丹
[基源]为唇形科筋骨草属紫背金盘的全草或根。
[学名]Ajuga nipponensis Makino
[采制]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100~2300m的草地、林内或阳坡地。
[性味]性寒,味苦、辛。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肺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乳痈,肠痈,疮疖出血,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妇人血气痛:紫背金盘草洗净,焙干研末,温酒调服,每次1.5克。
[考证]中华本草。
紫背金盘草.jpg
 
[植物]金疮小草
[拼音]jin chuang xiao cao
[药名]筋骨草
[别名]苦草,白毛夏枯草,青鱼胆
[基源]为唇形科筋骨草属金疮小草的全草。
[学名]Ajuga decumbens Thunb. var. decumbens
[采制]春、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路旁、林边、草地、村庄附近和沟边阴湿处。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平肝。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疮疖疡,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6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痢疾:筋骨草、地锦草各30克,凤尾草15克,水煎服。②急性扁桃体炎:筋骨草、卤地菊各30克,马兰15克,水煎服。③毒蛇咬伤,痈疖肿毒:鲜筋骨草30克,生姜、大蒜少许,捣烂敷患处。④外伤出血:筋骨草适量,研粉,撒敷出血处。⑤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筋骨草4~5株,加豆腐共煮,吃豆腐并饮汤。
[考证]中草药大典。
金疮小草.jpg
 
[植物]筋骨草
[拼音]jin gu cao
[药名]筋骨草
[别名]缘毛筋骨草
[基源]为唇形科筋骨草属筋骨草的全草。
[学名]Ajuga ciliata Bunge
[采制]全年可采,以开花期为佳,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水边湿地或草地、林下。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
[主治]肺热咯血,扁桃体炎,咽炎,喉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痢疾:筋骨草,地锦草各30克,凤尾草15克,水煎服。②急性扁桃体炎:筋骨草,卤地菊各30克,马兰15克,水煎服。③毒蛇咬伤,痈疖肿毒:鲜筋骨草30克,生姜、大蒜少许,捣烂敷患处。④外伤出血:筋骨草适量,研粉,撒敷出血处。
[考证]中草药大典。
筋骨草.jpg
 
[植物]广防风
[拼音]guang fang feng
[药名]落马衣,防风草
[别名]臭苏,防风草,秽草
[基源]为唇形科广防风属广防风的全草。
[学名]Epimeredi indica ( L. ) Rothm.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村边、路旁或山坡湿地。
[性味]性温,味苦、辛。
[功能]祛风解表,理气止痛。
[主治]感冒发热,风湿性关节痛,胃痛,胃肠炎,皮肤湿疹,神经性皮炎,虫蛇咬伤,痈肿疮疡。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入丸剂。外用煎洗或捣敷。
[应用]①感冒发热:广防风15克,水煎服。②胃痛,胃肠炎:广防风15克,水煎服。③皮肤湿疹,虫蛇咬伤,痈肿疮疡:广防风适量,水煎洗患处;并研末撒敷患处。④神经性皮炎:防风草、生半夏、生南星各9克,薄荷脑1克,酒浸1周,取液搽敷患处。⑤高血压病:鲜防风草、鲜臭梧桐根15~60克,水煎服。⑥中风口眼歪斜:鲜防风草30~60克,红糖15克,水煎服。另用叶和蓖麻子仁共捣烂,贴麻痹侧。⑦痈肿:鲜防风草60克,捣烂绞汁调黄酒炖服,渣外敷。或用鲜防风草30克,鲜马鞭草9克,水煎调酒服。⑧毒蛇咬伤:鲜防风草30克,鲜豨莶草30克,水煎服。渣调食盐、米饭各少许捣烂外敷。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广防风.jpg
 
[植物]藿香
[拼音]huo xiang
[药名]藿香
[别名]排香草,野藿香,土藿香
[基源]为唇形科藿香属藿香的地上部分。
[学名]Agadtacge rygisa ( Fisch. et Mey. ) O. Kuntze.
[采制]6~7月花序抽出而未开花时,择晴天齐地割取全草,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或路旁,亦有栽培。
[性味]性微温,味辛。
[归经]肺经,脾经,胃经。
[功能]袪暑解表,化湿和胃。
[主治]暑湿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霍乱吐泻:藿香叶、陈皮各15克,加水2碗,煎成1碗,温服。②暑天吐泻:藿香7.5克,炒滑石60克,丁香1.5克,共研为末,内服3~6克,淘米水调服。③胎动不安:藿香、香附、甘草各6克,共研为末,每服6克,加一点盐,以开水调下。
[附注]藿香的根和茎叶蒸馏所得的芳香水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藿香根和藿香露&藿香根治霍乱吐泄,血气痛。内服煎汤4.5~9g&藿香露性微温,味辛。有消暑正气,芳香宣浊的功能。治暑湿气滞,胸闷呕恶。内服温饮60~120g。
[备注]同属植物广藿香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藿香.jpg
 
[植物]山香
[拼音]shan xiang
[药名]蛇百子
[别名]毛老虎,山薄荷,假藿香
[基源]为唇形科山香属山香的地上部分。
[学名]Hyptis suaveloens ( L. ) Poit.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阴干。
[生境]生于林边或路旁草地上。
[性味]性温,味苦、辛。
[归经]脾经,肝经。
[功能]解表利湿,行气散瘀。
[主治]感冒,风湿痹痛,腹胀,泄泻,痢疾,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胸膜炎,肺积水:山香12克,猪肺1付,同炖服,喝汤吃肉(猪肺使用前一定得灌水挤压,洗多次才可炖药)。②刀伤出血,跌打肿痛:山香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③皮炎,皮肤湿疹:山香全草,煎水洗患处。④蛇咬伤:山香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考证]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山香.jpg
 
[植物]香茶菜
[拼音]xiang cha cai
[药名]香茶菜
[别名]蛇总管,蛇通管,盘龙七
[基源]为唇形科香茶菜属香茶菜的地上部分。
[学名]Rabdosia amethystoides ( Benth. ) Hara
[采制]6~10月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200~920m的林下或草丛中的湿润处。
[性味]性凉,味苦、辛。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解毒消肿。
[主治]湿热黄疸,淋症,水肿,咽喉肿痛,关节痹痛,闭经,乳痈,痔疮,发背,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禁忌]孕妇慎服。
[附注]香茶菜的根亦供药用,习称香茶菜根。性凉,味甘、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的功能。治毒蛇咬伤,疮疖肿毒,筋骨酸痛,跌打损伤,烫火伤。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考证]中华本草。
香茶菜.jpg
 
[植物]石荠苎
[拼音]shi ji zhu
[药名]石荠宁,石荠苎
[别名]石荠苧,野香薷,痱子草
[基源]为唇形科石荠苎属石荠苎的全草。
[学名]Mosla scabra ( Thunb. ) C. Y. Wu et H. W. Li
[采制]7~8月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沟边、路边、田埂及村边潮湿的草地上。
[性味]性凉,味苦、辛。
[功能]疏风清暑,行气理血,利湿止痒。
[主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中暑,急性胃肠炎,痢疾,小便不利,肾炎水肿,白带,便血(炒炭),子宫出血(炒炭),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痱子,皮炎,湿疹,脚癣,多发性疖肿,毒蛇咬伤。全草点燃可熏蚊。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禁忌]表虚者忌用。
[应用]①受暑发高烧:石荠苎、苦蒿、灯心草。煎水加白糖服。②风疹,感冒:石荠苎9~15克,白菊花3~5朵,酌加开水炖服。③痈疽(未成脓阶段):石荠苎叶,加红糖15克,共捣烂,遍贴患处,日换1~2次。④湿疹瘙痒,脚癣:石荠苎全草1握,煎汤洗浴。⑤痱子:鲜石荠苎2斤,煎汤外洗。⑥疟疾:石荠苎捻烂塞鼻孔,并煎汤于疟发前洗脸。⑦蜈蚣咬伤:石荠苎鲜叶擦患处;或烧存性研末加麻油调敷。
[备注]同属植物小鱼仙草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石荠苎.jpg
 
[植物]华鼠尾草
[拼音]hua shu wei cao
[药名]石见穿
[别名]石打穿,紫参,脓毒草
[基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华鼠尾草的全草。
[学名]Salvia chinensis Benth.
[采制]夏、秋采收,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疏林下或草丛中。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便血,湿热黄疸,热毒血痢,热淋涩痛,带下,风湿骨痛,瘰疬,疮肿,乳痈,带状疱疹,麻风,跌打伤肿,癌症。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急慢性肝炎:石见穿60克,糯米稻草30克,水煎两次,煎液合并加红糖150克,两次分服(儿童减半)。②赤白带下:石见穿6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华鼠尾草.jpg
 
[植物]石香薷
[拼音]shi xiang ru
[药名]香薷
[别名]江香薷,青香薷,细叶香薷
[基源]为唇形科石荠苎属石香薷的全草。
[学名]Mosia chinensis Maxim
[采制]夏、秋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收,阴干。
[生境]生长于荒地、田边、山边草丛等地,亦有栽培。
[性味]性微温,味辛。
[归经]肺经,胃经。
[功能]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尿消肿。
[主治]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脚气水肿,肾炎水肿,脘腹疼痛。
[用法]内服煎汤3~9克。
[禁忌]表虚者忌服。
[应用]①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香薷4.5克,厚朴6克,炒扁豆18克,水煎服。②脚气水肿,肾炎水肿:香薷、茯苓、白术。水煎服。③口臭:香薷,水煎含漱。④中暑:香薷9克,杏仁、黄芩、黄连。水煎服。⑤防治感冒:香薷、薄荷、陈皮各6克,忍冬藤12克,葱白3个,煎水当茶饮。⑥中暑腹痛:香薷30克,水煎服,红糖为引。⑦阴部湿疹:香薷煎水洗患处。⑧蛇伤疖肿:鲜香薷捣烂外敷。
[备注]唇形科香薷属香薷的全草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
石香薷.jpg
 
[植物]细风轮菜
[拼音]xi feng lun cai
[药名]剪刀草
[别名]瘦风轮,野薄荷,塔花
[基源]为唇形科风轮菜属细风轮菜的全草。
[学名]Clinopodium gracilie ( Benth. ) Matsum
[采制]6~8月开花期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路旁草丛、林缘或荒地上。
[性味]性凉,味苦、辛。
[功能]祛风清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
[主治]感冒发热,食积腹痛,呕吐,泄泻,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痈肿丹毒,荨麻疹,毒虫咬伤,跌打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感冒头痛:剪刀草9克,生姜2片,葱白2个,水煎服,日1剂。②中暑腹痛:剪刀草15克,青木香根6克,水煎服,每日1剂。③痢疾:鲜剪刀草30克,水煎内服,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④乳痈:鲜剪刀草30克,红糖30克,酌加开水炖服。另用鲜叶1握,加红糖捣烂外敷。⑤跌打损伤,积瘀疼痛:鲜剪刀草绞汁泡酒服。⑥妇人血崩(属血热者):鲜剪刀草30克,生地黄、侧柏叶各15克,入冰糖少许,水煎服,日2次。⑦小儿食积:剪刀草、公母草各6克,白首乌4.5克,槟榔、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3次。⑧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剪刀草适量,煎汤洗。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细风轮菜.jpg
 
[植物]风轮菜
[拼音]feng lun cai
[药名]断血流
[别名]灯笼草,绣球草,山藿香
[基源]为唇形科风轮菜属风轮菜的地上部分。
[学名]Clinopodium chinensis(Benth.)O. Kuntze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路旁、林下、灌丛或草地。
[性味]性凉,味涩、微苦。
[归经]肝经。
[功能]止血。
[主治]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子宫肌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
[考证]中国药典。
风轮菜.jpg
 
[植物]地蚕
[拼音]di can
[药名]草石蚕
[别名]甘露子,土虫草,宝塔菜
[基源]为唇形科水苏属地蚕的块茎或全草。
[学名]Stachys siebolidii Miq.
[采制]春、秋采收,挖取块茎,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水边或湿地。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肺经,肝经,脾经。
[功能]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
[主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黄疸,淋症,疮毒肿痛,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全草15~30克,根30~60克,浸酒或焙干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洗。
[禁忌]因虚劳而致瘫痪者和脏寒者皆忌用。
[应用]①风热感冒:草石蚕全草30~60克,煎水服。②肺痨:草石蚕根120克,炖猪肺常吃。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地蚕.jpg
 
[植物]水苏
[拼音]shui su
[药名]水苏
[别名]鸡苏,龙脑薄荷,水鸡苏
[基源]为唇形科水苏属水苏的全草或根。
[学名]Stachys japonica Miq.
[采制]7~8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水沟边或河岸湿地。
[性味]性凉,味辛。
[归经]肺经,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止咳利咽,止血消肿。
[主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咽痛,失音,吐血,咯血,衄血,崩漏,痢疾,淋症,跌打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煎汤洗、研末撒或捣敷。
[禁忌]走散真气、虚者宜慎。
[应用]①感冒:水苏12克,野薄荷、生姜各6克。水煎服。②痧症:水苏15克。水煎服。③肿毒:鲜水苏全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同属植物华水苏和毛水苏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水苏.jpg
 
[植物]夏至草 ☆
[拼音]xia zhi cao
[药名]夏至草
[别名]白花益母草,假茺蔚
[基源]为唇形科益母草属夏至草的全草。
[学名]Lagopsis supina ( Stiph. ) IK. - Gal.
[采制]夏至前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旷野、路旁或水旁。
[性味]性寒,味辛、微苦,有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养血活血,清热利湿。
[主治]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血虚头昏,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疮痈,冻疮,牙痛,皮疹瘙痒。
[用法]内服煎汤9~12克,或熬膏。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月经不调:夏至草12克,红糖水煎服。③贫血性头晕:夏至草9克,红枣数枚,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夏至草.jpg
 
[植物]益母草 ☆
[拼音]yi mu cao
[药名]茺蔚子
[别名]茺蔚,益母蒿,益母艾
[基源]为唇形科益母草属益母草的成熟果实。
[学名]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采制]8~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捡去枝叶,筛净杂质。
[生境]生于田埂、路旁或旷野。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归经]心包经,肝经。
[功能]活血调经,清肝明目。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滯腹痛,肝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法]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散剂。
[禁忌]①肝血不足、瞳孔散大者及孕妇均忌服茺蔚子。②阴虚血少者及孕妇均忌服益母草。③煎茺蔚子或益母草时忌用铁器。
[注意]茺蔚子不可大量服用,有报道说服食大量茺蔚子可发生中毒。正常情况服食20~30克后即可于4~10小时发病,亦有人在10天内连续服至500克才开始发病。临床中毒症状为突然全身无力,下肢不能活动呈瘫痪状态,但神智言语清楚,苔脉多正常。
[应用]①产后恶露不绝:益母草9克,红枣20克,加红糖水煎服。②子宫脱垂:茺蔚子15克,枳壳12克,水煎服。③痛经:益母草15克,元胡索6克,水煎服。④闭经:益母草、乌豆、红糖、老酒各30克,炖服,连服1周。⑤瘀血块结:益母草30克,水酒各半煎服。⑥妇女分娩后,助子宫之整复:益母草27克,当归9克,水煎去渣,1日3次分服。⑦肾炎水肿:益母草30克,水煎服。⑧胎死腹中:益母草捣熟,以暖水少许和,绞取汁,顿服之。
[附注]益母草的全草和花亦供药用。分别习称益母草和益母草花&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心包经。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能。治月经不调,经闭,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水肿,痈肿疮疡。内服煎汤10~15克,或熬膏或入丸、散剂。外用煎洗或捣敷&益母草花性凉,味甘、微苦。有养血,活血,利水的功能。治贫血,疮疡肿毒,血滯经闭,痛经,产后瘀积腹痛,恶露不下。内服煎汤6~9克。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益母草.jpg
 
[植物]到手香
[拼音]dao shou xiang
[药名]过山香
[别名]过山香,粘指香,碰碰香
[基源]为唇形科马刺花属到手香的叶。
[学名]Plectramthus amboinicus ( Lour. ) Spreng.
[采制]全年可采,随用随采,通常鲜用。
[生境]常见栽培,为外来植物。
[功能]消炎止痛,止血消肿。
[主治]刀伤,碰伤,跌打伤,骨膜炎,皮肤损伤,外伤出血,无名肿毒,蚊虫叮咬。
[用法]外用揉碎贴敷或浸白米醋外搽。
[应用]①刀伤,跌伤,外伤出血:用草药叶稍捣碎(保持原叶型)贴在伤口处止血止痛,伤口愈合后无疤痕。②无名肿毒,红肿,骨膜炎,皮肤有烧灼感:鲜过山香叶稍揉碎贴患处,红肿消退。③皮肤瘙痒:鲜过山香叶揉碎抹患处,瘙痒既止,草药用至瘙痒痊愈为止。④头顶生小疖痛痒(皮溢脂):用草药叶片搓碎抹患处,直至痊愈。⑤缠身蛇(带状疱疹):用草药叶片轻轻捣碎泡白米醋,捞出叶片贴在患处。再配合内服金银花甘草茶,效果更佳。⑥手指头生疖(俗称生蛇):用草药叶片轻轻捣碎,泡上白米醋捞出叶片贴患处,见效快。⑦蚊虫叮咬:用鲜叶轻轻捣碎,浸白米醋中备用,被蚊虫叮咬后痒的地方捞出叶片轻轻搓患处。
[考证]厦门同安经验方。
到手香.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