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
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
详情查看
您正在使用一款已经过时的浏览器!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请尝试升级或使用
其他浏览器。
[植物]少花柏拉木
[拼音]shao hua bai la mu
[药名]少花柏拉木
[基源]为野牡丹科柏拉木属少花柏拉木的茎叶。
[学名]Blastus pauciflorus(Benth.)Guli-Laum.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低海拔山坡林下。
[性味]性平,味涩、微苦。
[功能]拔毒生肌,杀虫。
[主治]疮疖肿毒,疥疮。
[用法]外用捣敷、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楮头红
[拼音]chu tou hong
[药名]楮头红
[别名]风柜斗草,卫环草
[基源]为野牡丹科肉穗草属楮头红的全草。
[学名]Sarcopyamis nepalensis Wal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1300~3200m的密林下阴湿的地方或溪边。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
[归经]肺经,肝经。
[功能]清热平肝,利湿解毒。
[主治]肺热咳嗽,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目雾(眼花),肝炎,风湿痹痛,跌打伤肿,蛇头疔,无名肿毒。
[用法]内服煎汤6~15g。外用捣敷。
[考证]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植物]茉莉 ☆
[拼音]mo li
[药名]茉莉花
[别名]小南强,奈花,末梨花
[基源]为木樨科茉莉属茉莉的花。
[学名]Jasminum sambac(L.)Ait.
[采制]夏秋季当花初开时摘下,立即晒干或烘干。
[生境]常见栽培于庭院或花圃。
[性味]性温,味辛、甘,气香。
[归经]脾经,胃经,肝经。
[功能]清热解表,理气解郁,辟秽和中。
[主治]外感发热,腹胀腹泻,下痢腹痛,疮毒,结膜炎。
[用法]内服煎汤3~6克,或泡茶。外用煎水洗眼。
[应用]①外感发热,腹胀腹泻:茉莉花3~6克,与其他药配合,水煎服。②目赤肿痛:茉莉花适量煎水洗眼。③续筋接骨止痛:茉莉根捣绒,酒炒包患处。④失眠:茉莉根0.9~1.5克,磨水服。⑤龋齿:茉莉根研末,熟鸡蛋黄调匀,塞龋齿内。
[附注]茉莉的根和枝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茉莉根和茉莉叶&茉莉根性温,味苦,有毒。有麻醉,止痛的功能。治失眠,跌损筋骨,头顶痛,龋齿。内服煎汤3~6克。外用捣敷&茉莉叶性温,味辛、微苦。归肺经,胃经。有清热解表的功能。治外感发热,腹胀腹泻。内服煎汤3~6克。外用煎汤洗。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
[植物]女贞
[拼音]nv zhen
[药名]女贞子
[别名]女楨,贞女,冬青,蜡树
[基源]为木樨科女贞属女贞的成熟果实。
[学名]Ligustrum thibeticum Decne.
[采制]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
[生境]生于海拔2900m以下的疏林,亦多栽培于庭院或路旁。
[性味]性凉,味苦、甘。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
[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目暗不明。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或入丸剂。外用敷膏点眼。
[禁忌]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忌服女贞子。
[注意]清虚热宜生用,补肝肾宜熟用女贞子。
[应用]①神经衰弱:女贞子、墨旱莲、桑葚子各15~30克。水煎服。②视神经炎:女贞子、草决明、青葙子各30克。水煎服。③瘰疬,结核性潮热:女贞子9克,地骨皮6克,青蒿4.5克,夏枯草7.5克。水煎,一日三回分服。④干病经闭,咳嗽:女贞根150克,女儿茶根120克,红藤120克。泡酒,早晚各服一杯。⑤火烫伤:女贞叶、酸枣树皮、金樱子树皮。麻油熬成膏,搽患处。⑥口腔炎,牙周炎:女贞鲜味捣汁含漱。
[附注]女贞的根,树皮和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女贞根,女贞皮和女贞叶&女贞根性平,味苦。归肺经,肝经。有行气活血,止咳喘,祛湿浊的功能。治哮喘,咳嗽,经闭,带下。内服炖肉45克,或浸酒&女贞皮性凉,味微苦。有强筋健骨的功能。治腰膝酸软,两脚无力,水火烫伤。内服煎汤30~60克,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或熬膏涂&女贞叶性凉,味苦。有清热明目,解毒散瘀,消肿止咳的功能。治头目昏痛,风热赤眼,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疮肿溃烂,水火烫伤,肺热咳嗽。内服煎汤10~15克。外用捣敷、绞汁含漱、熬膏涂或点眼。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植物]小蜡
[拼音]xiao la
[药名]小蜡树
[别名]蚊仔树,指甲花,山指甲
[基源]为木樨科女贞属小蜡的树皮或枝叶。
[学名]Ligustrum sinense Lour.
[采制]夏秋采树皮和枝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地疏林下或路旁沟边,园林绿化常见栽培。
[性味]性凉,味苦。
[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湿热黄疸,痢疾,痈肿疮毒,湿疹,皮炎,跌打损伤,烫伤。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加倍。外用捣敷、煎水含漱、熬膏涂或绞汁涂敷。
[应用]①湿热黄疸:小蜡树鲜枝叶15~30g,水煎服。②湿热痢疾:小蜡树鲜枝叶30~60g(干品9~15g),水煎服。③跌打损伤,疮疡肿痛:小蜡树鲜枝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④烫伤:小蜡树鲜嫩叶适量,冷开水洗净,捣烂纱布包裹挤压取汁,用棉球蘸搽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4册。
[植物]华素馨
[拼音]hua su xin
[药名]华清香藤
[别名]九龙藤,吊三角
[基源]为木樨科素馨属华素馨的全株。
[学名]Jasminum sinense Hemsl.
[采制]全年或夏秋采收,洗净,切片或切段,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灌丛或林中。
[性味]性凉,味淡。
[归经]心经。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疮疡肿毒,金属刺伤,竹木刺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加倍。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迎春花
[拼音]ying chun hua
[药名]迎春花
[别名]清明花,黄素馨,金梅花
[基源]为木樨科茉莉属迎春花的花。
[学名]Jasminum nudoiflorum Lindl.
[采制]4~5月开花期采收花卉,鲜用或晾干。
[生境]栽培花卉,亦有逸为野生。
[性味]性平,味苦、微辛。
[归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小便热痛,恶疮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外用捣敷或调麻油搽。
[应用]①发热头痛:迎春花15克,水煎服。②小便热痛:迎春花15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③痈肿恶疮,无名肿毒:迎春花鲜叶30克,水煎服。或用鲜叶捣烂敷患处。④阴道滴虫病,外阴瘙痒:迎春花叶、苦参各适量,水煎冲洗阴道。
[附注]迎春花的根和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迎春花根和迎春花叶&迎春花根性平,味苦。有清热熄风,活血调经的功能。治肺热咳嗽,小儿惊风,月经不调。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研末撒或调敷&迎春花叶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能。治感冒发热,小便淋痛,外阴瘙痒肿毒恶疮,跌打损伤,刀伤出血。内服煎汤10~2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植物]木樨
[拼音]mu xi
[药名]桂花子
[别名]银桂,九里香,桂
[基源]为木樨科木樨属木犀的果实。
[学名]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
[采制]4~5月果实成熟时采收,用温水浸泡后,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于庭园和花圃供观赏。
[性味]性温,味甘、辛。
[归经]肝经,胃经。
[功能]温中行气止痛。
[主治]胃寒疼痛,肝胃气痛。
[用法]内服煎汤5~10克。
[应用]①虚火牙痛:桂树根60~90克,路边姜(姜花的根茎)、地骨皮,熬水或炖五花肉服。②风湿麻木,腰痛:桂树根粗皮1斤,麻油半斤,炒黄丹(铅丹)半斤,熬膏(黄丹要去渣后才下),取出冷后,贮入磁罐中。用时火炖化,摊贴。③大便下血:桂花根60~90克,落地金钱(茅膏菜科锦地罗),猪筒骨4节,炖服。
[附注]木犀的根或根皮,枝叶,花,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桂树根,桂花枝,桂花,桂花露&桂树根性温,味甘、辛。有通络止痛的功能。治胃痛,牙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内服煎汤9~15克,鲜用30~90克。外用研末调敷&桂花枝性温,味辛、微甘。有发表散寒,祛风止痒的功能。治风寒感冒,皮肤瘙痒,漆疮。内服煎汤5~10克。外用煎洗&桂花性温,味辛。有化痰,散瘀的功能。治痰饮喘咳,肠风血痢,牙痛,口臭。内服煎汤1.5~3克,或泡茶或浸酒。外用煎水含漱或蒸热外熨&桂花露性温,味微辛、微苦。有疏肝理气,醒脾辟秽,明目润喉的功能。治肝气郁结,胸胁不舒,齿龈肿痛,牙痛,咽干,口燥,口臭。内服炖温30~60克。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植物]无患子 ☆
[拼音]wu huan zi
[药名]无患子
[别名]木患子,桂圆肥皂,油患子
[基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无患子的果实。
[学名]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采制]秋季采收,需反复多次蒸晒去毒,晒干。
[生境]生于村边、路旁和山地疏林中,亦有栽培。
[性味]性寒,味苦、微辛,有小毒。
[归经]心经,肺经。
[功能]清热除痰,利咽止泻。
[主治]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急性胃肠炎(煅炭)。
[用法]内服果1~3个,水煎冲蜂蜜服。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无患子。
[应用]①外感发热,伤风咳嗽,劳伤咳血,消化不良:无患树蔃15~30克,水煎服。②白浊,白带:无患树蔃120克,晒干,煮鸡食。③白喉:无患树皮15克,水煎,含漱,日4~6次。④小儿白喉或口腔炎:无患树皮,煎水含口。⑤百日咳:无患树叶6克,水煎服。⑥心胃气痛,痧气,虫痛,食积腹痛,小便涩痛:无患子皮7只,各纳食盐少许,烧存性,研末,开水泡服。小儿酌减。⑦急性胃肠炎:无患子皮6克,煅炭煮水服,日2~3次。⑧哮喘:无患子煅灰,开水冲服,小儿每次1.8克,成人每次6克,每日1次,连服数天。⑨洗面祛斑:无患子捣烂,加白面和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祛斑,甚效。
[附注]无患子的根,树皮,嫩枝叶,果肉,种子和种仁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无患树蔃,无患树皮,无患子叶,无患子皮,无患子(种子)和无患子中仁&无患树蔃性凉,味苦、辛。归心经,肺经,肾经。有宣肺止咳,解毒化湿的功能。治外感发热,咳喘,白浊,带下,咽喉肿痛,毒蛇咬伤。内服煎汤10~30克,外用煎水含漱&无患树皮有解毒,利咽,祛风杀虫的功能。治白喉,疥癞,疳疮。外用煎洗或研末撒或煎水含漱或熬膏贴&无患树叶性平,味苦。归心经,肺经。有解毒,镇咳的功能。治毒蛇咬伤,百日咳。内服煎汤6~15克,外用捣敷&无患子皮性平,味苦,有小毒。归心经,肝经,脾经。有清热化痰,消积止痛的功能。治喉痹肿痛,心胃气痛,疝气疼痛,风湿痛,虫积,食滞,无名肿毒。内服煎汤6~9克,外用煎洗或捣汁涂&无患子(种子)性寒,味苦、辛,有毒。归心经,肺经。有清热祛痰,消积杀虫的功能。治喉痹肿痛,肺热咳喘,音哑,食滞,疳积,蛔虫腹痛,滴虫性阴道炎,癣疾,肿毒。内服煎汤3~6克,或研末。外用烧灰或研末吹喉或研末擦牙或煎洗或熬膏涂&无患子中仁性平,味辛。归脾经,胃经,大肠经。有消积,辟秽,杀虫的功能。治疳积,腹胀,口臭,蛔虫病。内服煎汤6~9克或煨熟服3~6枚。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植物]栾树
[拼音]luan shu
[药名]栾华
[别名]木栾,石栾树,黑叶树
[基源]为无患子科栾树属栾树的花。
[学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采制]7~8月花期时采收将开的花,晒干。
[生境]生于杂树林或灌木丛中,为常见的绿化树种。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肝经。
[功能]清肝明目。
[主治]目赤肿痛,多泪。
[用法]内服煎汤3~9克。
[应用]①风热咳嗽:栾树花3~9克,煎水服。②目赤肿痛:栾树花、黄连,煎汤内服。
[附注]栾树的根和果实亦供药用&根治风湿痹痛。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黄酒服&果实治疝气痛,腰痛。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华本草。
[植物]荔枝
[拼音]li zhi
[药名]荔枝核
[别名]丹荔,丽枝,香果
[基源]为无患子科荔枝属荔枝的种子。
[学名]Litchi chinensis Sonn.
[采制]夏季收集成熟种子,经沸水烫煮或蒸熟后晒干,用时捣烂。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温,味甘、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祛寒止痛,行气散结。
[主治]寒疝腹痛,睾丸肿痛,心胃气痛,小肠气痛,妇女气滞瘀积腹痛。
[用法]内服煎汤4.5~9克,最大用量10~15克。
[应用]①血气刺痛:荔枝核烧存性25克,香附子50克,研末,盐酒送下。②疝气,睾丸炎:荔枝核、陈皮、小茴香,研末糊丸,空心酒服。③心腹胃脘久痛:荔枝核3克,木香2.4克,研末,水调服。④脾虚久泻:荔枝核、大枣各7枚,山药、鸡内金各6克,水煎服。⑤血崩:荔枝根30克,酒煎服,连服2~3天。⑥胃寒胀痛:荔枝根30~60克,水煎服。⑦小儿遗尿:每天吃荔枝干10枚。⑧孕妇堕胎后下血不止,产后出血:荔枝干7枚(连壳带核一起打破),用2碗水煎至1碗服下。⑨妇女虚弱贫血:荔枝干、大枣各7枚,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荔枝的根,枝叶,果实或假种皮(果肉),外果皮(俗称果壳)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荔枝根,荔枝叶,荔枝,荔枝壳&荔枝根性温,味涩、微苦。归胃经,脾经,肾经。有理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能。治胃痛,疝气,咽喉肿痛。内服煎汤10~30克,鲜品60克&荔枝叶性凉,味苦、辛。归心经。有除湿解毒的功能。治烂疮,湿疹。外用煎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荔枝性温,味甘、酸。归脾经,肝经。有养血健脾,行气消肿的功能。治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内服煎汤5~10枚,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荔枝壳性凉,味苦。归心经。有除湿止痢,止血的功能。治痢疾,血崩,湿疹。内服煎汤4.5~9克,外用煎洗。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植物]龙眼
[拼音]long yan
[药名]龙眼肉
[别名]桂圆,桂元,圆眼
[基源]为无患子科龙眼属龙眼的假种皮。
[学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
[采制]7~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果皮及核,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亦有野生。
[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心经,脾经。
[功能]补心脾,益气安神,益血。
[主治]病后体虚,神经衰弱,健忘,心悸,失眠,食少体倦, 贫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久泻。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
[禁忌]内有痰火者及湿滞者忌用。
[应用]①崩漏,久泄:龙眼肉30克,大枣15克,水煎服。②血小板低,贫血:龙眼肉9克,花生米(连红衣)15克,水煎服。③产后血虚,浮肿:龙眼肉、生姜、大枣各适量,水煎服。④神经衰弱:龙眼肉、黄芪、白术、党参、茯神、酸枣仁各9克,当归6克,广木香1.5克(后下),远志3克,炙甘草、生姜各4.5克,红枣15克,水煎服。⑤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生姜3片,煎汤服。⑥妇人产后浮肿:龙眼干、生姜、大枣,煎汤服。⑦一切疮疥:龙眼核煅存性,麻油调敷。⑧丝虫病(流火):龙眼根120克,土牛七、枸骨根各60克,水煎服。⑨妇女白带:龙眼根二重皮(焙焦喷酒,再焙再喷,连续3次)60克,合猪肉(半肥半瘦)炖服。
[附注]龙眼的根或根的韧皮部,树皮,叶或嫩芽,花,种子和果皮亦供药用。分别习称龙眼根,龙眼树皮,龙眼叶,龙眼花,龙眼核和龙眼壳&龙眼根性平,味苦、涩。归大肠经。有清热利湿的功能。治丝虫病,白带。内服煎汤鲜品60~90克&龙眼树皮性平,味苦。归肺经,脾经,胃经。有杀虫消积,解毒敛疮的功能。治疳积,疔疮肿毒。内服煎汤6~15克,外用煎洗或煅存性研末撒&龙眼叶性平,味甘、淡。有发表清热,燥湿解毒的功能。治感冒发热,疟疾,疔疮,湿疹。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研末调敷&龙眼花性平,味甘、微苦。归肺经,肾经。有通淋化浊的功能。治淋症,白浊,白带,消渴症。内服煎汤9~15克,或合猪肉炖服&龙眼核性平,味苦、涩。归肝经,脾经,膀胱经。有止血定痛,理气化湿的功能。治创伤出血,疝气,瘰疬,疥癣,湿疮。内服煎汤3~9克,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或干撒&龙眼壳性温,味甘。归肺经。有祛风,解毒,敛疮,生肌的功能。治眩晕耳聋,痈疽久溃不敛,烫伤。内服煎汤6~9克。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植物]坡柳
[拼音]po liu
[药名]车桑子根,车桑仔根
[别名]车桑子,铁扫把,明子柴
[基源]为无患子科车桑子属坡柳的根。
[学名]Dodonaea viscosa(L.)Jacq.
[采制]全年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荒坡、沙地和小树丛中。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泻火解毒。
[主治]牙痛,风毒流注。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
[应用]①牙痛:车桑子鲜根30~60克,水煎服。②烫火伤:车桑子叶研细末,调蜜或茶油涂抹伤处。③小便淋沥,癃闭:车桑子鲜叶30~60克,水煎调冬蜜服。④风毒流注:车桑子根30~60克,酌加猪瘦肉同炖服。另取鲜叶和红糖捣烂敷患处。⑤会阴部肿毒:车桑子鲜叶、了哥王鲜叶各等量,红糖、冷饭各少许,同捣烂外敷。
[附注]车桑子的叶,花或果实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车桑子叶(亦称车桑仔叶),车桑子&车桑子叶性平,味辛、微苦。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能。治淋症,癃闭,皮肤瘙痒,痈肿疮疖,烫火伤。内服煎汤6~15克,鲜品15~30克。外用捣敷&车桑子有止咳的功能。治百日咳。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小果倒地铃
[拼音]xiao guo dao di ling
[药名]倒地铃
[别名]粽仔草,三角泡,包袱草
[基源]为无患子科倒地铃属倒地铃或小果倒地铃的全草。
[学名]Cardiospermum halicacabum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旷野阴湿地或人工栽培。
[性味]性凉,味苦、微辛。
[功能]消肿止痛,凉血解毒。
[主治]百日咳,糖尿病,咽喉炎,疔疮,湿疹,脓疱疮;制成药酒推擦患处可治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百日咳,糖尿病:小果倒地铃15~30克,水煎服。②咽喉炎:鲜小果倒地铃30克,水煎调冰糖服。③对口疮:小果倒地铃鲜叶加少许食盐、冷饭,捣烂外敷。⑤疔疮:鲜小果倒地铃加冬蜜,捣烂外敷。⑥背痈:鲜小果倒地铃30克,水炖服。另取鲜叶捣敷患处。⑦小儿阴囊热肿:小果倒地铃适量,水煎洗患处。⑧阴囊湿疹:小果倒地铃90克,蛇床子30克,水煎洗患处。
[附注]小果倒地铃的果实亦供药用,习称炮掌果。性寒,味微苦。有祛风解痉,解毒的功能。治小儿脐风,湿疹,皮炎,疮痈。内服捣烂拌蜜服5~8粒。外用煎洗。
[考证]中药大辞典。
[植物]枸骨
[拼音]gou gu
[药名]枸骨叶,功劳叶
[别名]八角刺,苦丁茶,鸟不宿
[基源]为冬青科冬青属枸骨的叶。
[学名]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
[采制]冬春两季剪取叶,去净枝梗,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溪涧、路旁的杂木林或灌丛中,亦有栽培。
[性味]性微寒,味苦。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滋阴清热,益肾,止咳化痰。
[主治]虚劳发热咳嗽,劳伤失血,腰膝痿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头晕耳鸣,高血压,白癜风等症。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或熬膏。外用捣汁或煎膏涂敷。
[禁忌]脾胃虚寒及肾阳不足者慎服。
[应用]①头痛:枸骨叶制成茶,泡饮。②风湿性关节炎:鲜枸骨叶120克,浸酒饮。③肺痨:枸骨嫩叶50克,烘干,开水泡,当茶饮。④小儿扁桃体炎:枸骨叶、朱砂根、岗梅根、栀子、淡竹叶、木通、射干、甘草各9克,生石膏12克,水煎服。⑤劳动伤腰:枸骨根30~45克,乌贼干2个,酌加水、酒各半炖服。⑥关节炎痛:枸骨根30~60克,猪蹄1只,酌加酒水个半,炖3小时服。⑦赤眼:枸骨根15克,车前草15~30克,水煎服。⑧百日咳:枸骨根9~15克,水煎服。
[附注]枸骨的根,树皮和果实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枸骨根,枸骨树皮和枸骨子(亦称功劳子)&枸骨根性微寒,味苦。归肝经,肾经。有补肝肾,清风热的功能。治腰膝痿弱,关节疼痛,头风,赤眼,牙痛。内服煎汤6~15克,鲜品15~45克,外用煎洗&枸骨树皮性凉,味微苦。归肝经,肾经。有补肝肾,强腰膝的功能。治肝肾不足,肾虚痿弱。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枸骨子性微温,味苦、涩。归肝经,肾经。有滋阴,益精,活络的功能。治阴虚身热,淋浊,崩带,筋骨疼痛。内服煎汤4.5~9克,或浸酒。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植物]毛冬青
[拼音]mao dong qing
[药名]毛冬青
[别名]细叶冬青,山冬青,毛披树
[基源]为冬青科冬青属毛冬青的根。
[学名]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
[采制]全年可挖,洗净,切块或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山野坡地、丘陵灌木丛中。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肺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脉。
[主治]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喉头水肿,扁桃体炎,痢疾,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烫伤,中心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烧烫伤,冻疮。
[用法]内服煎汤30~90克。外用煎洗或研粉调油搽。
[应用]①肺热咳喘:毛冬青15克,水煎,冲白糖适量,分3次服。②感冒,扁桃体炎,痢疾:毛冬青15~30克,水煎服。③血栓鼻塞性脉管炎:毛冬青90克,煨猪脚1只服食,每日1次。另取毛冬青90克,煎水浸泡伤口,每日1~2次,浸泡后外敷生肌膏(硼酸粉6725克,氧化锌16克,黄丹1.27克,梅片2.5克,石炭酸3毫升,凡士林375克)④跌打肿痛:毛冬青适量,水煎,待冷,每日涂3~6次。
[附注]毛冬青的叶亦供药用,习称毛冬青叶。性凉,味苦、涩。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能。治牙周炎,痈疖疔疮,带状疱疹,烫伤,外伤出血。内服煎汤3~9克。外用研末或煎水湿敷或捣汁涂敷。
[考证]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植物]铁冬青
[拼音]tie dong qing
[药名]救必应
[别名]白兰香,冬青子
[基源]为冬青科冬青属铁冬青的根皮或树皮。
[学名]Llex rotunda Thunb.
[采制]全年可采,去掉外层粗皮,切片,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荒山疏林中、丘陵或溪边,亦有栽培。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肺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急性肠胃炎,急慢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烧烫伤。
[用法]内服煎汤9~30克。外用捣敷或熬膏涂。
[应用]①癍痧,绞肠痧:铁冬青60克,山豆根30克,仙鹤草60克,路边菊90克,水煎服。②外感发热头痛:铁冬青30克,水煎,日服3次。③喉痛:干铁冬青9克,水煎作茶饮。④跌打肿痛:铁冬青树皮6克研粉,白糖30克,开水冲服。⑤烫火伤:干铁冬青研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日涂5~6次。⑥一般胃癌:铁冬青9克,鸡蛋壳15克,绯红南五味子9克,白芨9克,石菖蒲3克,共研细粉,每次服15克,每日2次,饭后服。⑦胃十二指肠溃疡:铁冬青60克,海螵蛸120克,绯红南五味子60克,竹叶椒30克,共研细粉,作成小颗粒,每服5分,每日3次。⑧急慢性肝炎:铁冬青45克,八角王15克,二药均用树皮,刮去粗皮,切片,加水2碗,煎至半碗,每日1剂,分2次服。⑨神经质皮炎:铁冬青皮90克,煎水外洗局部。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草药大典。
[植物]三花冬青
[拼音]san hua dong qing
[药名]小冬青
[基源]为冬青科冬青属三花冬青的根。
[学名]Llex triflora BL.
[采制]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300~3100m的山坡、沟边的阔叶林中。
[性味]性凉,味苦。
[归经]心经。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疮疡肿毒。
[用法]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捣敷。
[应用]①疮疡肿毒:三花冬青鲜根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称星树
[拼音]chen xing shu
[药名]岗梅根
[别名]梅叶冬青,岗梅,假青梅
[基源]为冬青科冬青属称星树的根。
[学名]Ilex asprella(Hook. f. et Arn.)Champ. ex Benth.
[采制]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山间坡地较疏松土壤。
[性味]性凉,味苦、微甘。
[归经]肝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生津利咽,散瘀止痛。
[主治]流感,感冒发热,舌干口燥,扁桃腺炎,咽喉炎,气管炎,百日咳,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外伤瘀血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禁忌]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服。
[应用]①流行性感冒:岗梅根400克,桉树叶、甘草各50克,水煎浓缩成500ml,加防腐剂,装瓶备用,每次服30~50ml,每日3次。②痔疮出血:岗梅根240克,去皮切碎,煮猪肉食。③妇人乳痈:岗梅根30克,青壳鸭蛋1个,炖服。④跌打损伤:岗梅根鲜品60克(切片酒炒),鸡1只,水酒各半炖服。⑤流感,感冒高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岗梅根15~30克,或鲜根30~60克,水煎服。⑥偏正头痛:岗梅鲜根90克,鸡矢藤60克,鸭蛋2个,水煎,服蛋喝汤。⑦头晕目眩:岗梅鲜根60克,臭牡丹根30克,水煎服。⑧小儿百日咳:岗梅根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酌加蜂蜜兑服。
[附注]秤星树的叶亦供药用,习称岗梅叶。性凉,味苦、甘。归心经,肺经,肝经。有发表清热,消肿解毒的功能。治感冒,跌打损伤,痈肿疔疮。内服煎汤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
[考证]中药大辞典&中草药大典&中华本草。
[植物]冬青卫矛
[拼音]dong qing wei mao
[药名]大叶黄杨
[别名]大叶黄杨,调经草
[基源]为冬青科卫矛属冬青卫矛的茎皮及枝。
[学名]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或树皮晒干。
[生境]生于土壤湿润的向阳地或庭院栽培。
[性味]性微温,味苦、辛。
[归经]肝经,脾经,肾经。
[功能]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血。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伤肿,骨折,吐血。
[用法]内服煎汤10~20克,或浸酒。
[禁忌]孕妇忌服大叶黄杨根。
[应用]①风湿痹痛:大叶黄杨30g,水煎取药汁内服,药渣外敷患处。②跌打伤肿骨折:大叶黄杨适量,泡酒饮服。③月经不调:大叶黄杨根30g,炖肉吃。
[附注]冬青卫矛的根和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大叶黄杨根和大叶黄杨叶&大叶黄杨根性温,味苦、辛。归肝经。有祛风湿,活血调经的功能。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内服煎汤15~30克&大叶黄杨叶有消肿解毒的功能。治疮疡肿毒。外用鲜品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北方药用植物&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