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请问夏天时后背比别人更容易出汗,如何用方呢?

白芍减半那可就是桂枝汤+饴糖了。也失去了芍药把桂枝圈在里面加热的效果。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是古代没有白芍,白芍是后来人把赤芍人工培育慢慢演化出来的品种,所以也有些人说伤寒论的芍药都是 赤芍
有这个可能,但是我更倾向于可能是另一个品种培育分化得到赤芍和白芍两种,原始的那个品种由于没有流传下来,不可考了,只能从文字中了解。因为赤芍本身在很多有芍药的经方里面替换,有些不大适合。从辅行诀记录芍药味酸属土,也就是金中土,而薯蓣是金中水。由此可见,古代芍药味酸,有收敛和平逆的作用,也就是对抗发散的作用。金中土则作用于太阴脉,太阴脉主要是将饮食所化精微营养物质传输到厥阴,以发散到全身,桂枝打通厥阴脉从,促进输运,而芍药就是加强太阴脉回收过程(同理,柔肝效果也是类似,肝发散太急,脾供给不足,用白芍就是缓解这个效果)。如今的白芍本身味道几乎没有,只是煎煮的水,稍微有一点点酸味(不明显),所以猜测是古芍药的一种退化品,如今的白芍也只能当作代替品。薯蓣,是山药,正宗的也是酸味,否则没有药效了,所以通常家中买菜的那种山药,药效几乎没有。山药属金中水,所以补肾填精。
 
芍药在体内循环层面的确很多人说是静脉回流,但在出入的纵向角度我觉得有收的感觉。有些医案治疗人出汗多也用芍药去敛阴,应该也是这种纵向收缩的原理吧,而且还有人用芍药收多了就会怕冷
它这个回流不是单纯的回流,而是会增加津液的,本身它补充一部分,其次它还会从毛细血管中收集营养以及防止血液中水分以汗液形式的散失,这就是它收的另一个微观作用。芍药用多了怕冷,可能是本身阳虚比较厉害,发散的力度不够,另一个就是白芍微寒,类似石膏,只不过石膏只有白芍补充津液的作用,而没收的效果。所以石膏适合那种有内热,或津液虚亏,但不阳虚的人,并非很多人以为石膏大寒那样可怕。
 
关于经方中药物的古今不同,比如桂、芍药、术、连轺、柴胡等等,学术界早有考证和研究,网上也颇多讨论。

这里只谈芍药的问题。

汤一笑在自己博客中写了一篇长文《芍药若干历史问题考究》,详细叙述了芍药的源流、古今名称的演变以及相关历史。这里节选部分来说明吧。
一)仲景时代所用芍药考究及药用芍药简史
芍药,中国原产的传统名花,据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百花之中,其名最古”),可以说,中国的芍药栽培对世界芍药品种的形成影响最大。我国何时开始栽培芍药很难确定,但花卉史研究表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中栽培观赏芍药就常见。南朝·陈朝的姚察(606年之前)在《建康记》中说:“建康出芍药极精好。”《晋宫阁名》记有:“晖章殿前,芍药花六畦”。所以,芍药最早的人工栽培主要是用于观赏和美化,求的是枝繁叶茂花盛。芍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取其根则死,取其部分根则影响其壮大,所以可以认为早期的芍药栽培一般不用于药用。无证据表明秦汉时代具有大规模栽培商品芍药,而且由于当时野生芍药资源丰富,所以秦汉时代的药用芍药主要来自野生品应该还是可靠的

尚志钧等学者认为,当时的药用芍药很可能来自于芍药属的多种芍药的根,其来源有一定的品种混杂性,包括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草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草芍药在中国地理分布最广,花多为白色)及其变种,可能还包括今天的牡丹花(历史上牡丹花有木芍药之名)。史料表明,大约五代时期,中国江南地区才开始大规模种植芍药,因此可以认为五代之前,医家所用的芍药基本都是野生品

东汉南阳人张仲景和张伯祖当年使用的会是何种野生芍药?先来看看我国野生芍药品种的地域分布。

我国产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其中通常直称为芍药的,是近代芍药品种群的主要原种。八种芍药分别是:草芍药、美丽芍药、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川赤药、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

草芍药(别名山芍药、野芍药),花白色、红色、紫红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东部、贵州、湖南西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陕西南部、山西、河北、东北。其变种有毛叶草芍药。该种是中国野生芍药中分布最广的一种。​
芍药,花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其变种有毛果芍药。本种在我国分布范围仅次于草芍药,但却在芍药属中栽培历史最悠久,是中国芍药品种演化的唯一种源,对世界芍药品种形成影响最大。​
美丽芍药,花红色,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
多花芍药,花白色,主要产于我国西藏南部。​
川赤药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西南部。其变种有毛赤药、光果赤药、单花赤芍。​
新疆芍药的花红色,产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
窄叶芍药花紫红,产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有变种块根芍药。​

《本经》记载“芍药生中岳川谷”(中岳即河南嵩山)。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公元502年)说:“芍药今出白山(今江苏南京市东)、蒋山(今南京钟山)、茅山(今南京句容县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对照上面中国各种原种野生芍药在今江苏河南一带的分布,主要就是野生草芍药和芍药,两者花多白色。《河南植物志》和《嵩山植物志》中的野生芍药花色都注明是白色或粉红色。《江苏植物志》中的野生芍药也是花瓣白色或粉红色。

野生芍药花主要为白色还可以从一些古书的记录中证实。《大金国志》卷一《太祖纪》:“是年(收国元年),生红芍药花,北方以为瑞(出现红色芍药算是天降瑞兆)。女真多白芍药花,皆野生,绝无红者……”《永平府志》(今河北省卢龙县,隶属于河北秦皇岛市)还记载明清时期“桃林关外有芍药川,花多白,花时弥漫十余里”。

今天野生芍药(药用赤芍)开花基本就是白花,内蒙一带的野生芍药花开时一片洁白花海,成为一大景观;而今天的栽培药用芍药(药用白芍)却开的是鲜艳的红花。现今毫芍药、杭芍药就是单瓣红花(红色或粉红色)的芍药为上品。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说的是野生芍药根肉色泽相对偏白而已,野生芍药的根再怎么白也不会白过今天栽培芍药去皮水煮后的色泽。不能简单将陶氏“白而长大”一说视为今天栽培芍药就是古芍药的根据。野生芍药也有些根比较粗直再经加工后肉色偏白的,如过去的宝鸡野生白芍。

唐代杜佑再801年的《通典.卷第六》:“榆林郡,贡青鹿角两具,徐长卿十斤,赤芍药十斤,今胜州”(今内蒙准格尔旗一带),而今天的赤芍药道地产地多伦县也在内蒙。《新唐书.地理志》也有相同的记载。除榆林郡外,唐代没有见其他地方是土贡芍药的,可见就算到了唐代,也认为最好的芍药就是今天内蒙一带的野生赤芍药。北宋也是仅见永兴军路的耀州土贡中有“芍药”。原向唐朝土贡芍药的胜州一带此时已经多属于辽和西夏。北宋的耀州就是陕西铜川市西南部,此地也是药王孙思邈的故乡,唐代此地肯定也产上好的芍药,孙思邈晚年还隐居于此地北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所以他所用的芍药,他所说的“……芍药,须白者……。”应该就是指野生芍药中质优偏白者,正如后世的野生陕西宝鸡白芍。按今天一般标准来说,其实都可视为赤芍药。

由于大约在清代药用芍药才取单瓣红花与观赏芍药分开种植。而在宋元明时期观赏芍药和药用芍药并不严格区分,为混同栽培。另一方面,野生芍药又以白花为主,红花少见。所以有理由怀疑清代单瓣红花的药用芍药大规模种源并不是直接来自野外,而是来自原本的观赏芍药栽培品(栽培白芍一般是无性繁殖,浙白芍采用分根繁殖,安徽白芍采用芍芽繁殖)。宋代王观的《扬州芍药谱》中就指出"排单叶,白单叶,红单叶,不六名品之内,其花皆六出,维扬之人甚贱之"。可见单叶红花芍药早有人工栽培。但现在有学者进一步化验分析各类芍药的遗传物质,发现野生芍药与栽培药用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栽培药用芍药与观赏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似乎也佐证了今栽培药用芍药可能是从观赏芍药引种,而不是直接引种自野生芍药

小结:《伤寒论》时代,仲景所用芍药,一是野生品(花多白),其来源应该有一定的品种混杂性;明清以前,我国野生芍药的分布很广,资源异常丰富。二是不经过“去皮水煮”的加工,药力强;三是四是从遗传物质角度分析,今“白芍”与野生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反而与观赏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所以我认为相对而言,仲景所用芍药更近似于今天野生的、加工简单的“赤芍”。而离今之人工栽培、过度炮制的“白芍”较远。

北宋初年,芍药被人工大规模栽培,估计相当部分用于药用,这跟当时朝廷重视医药或有关系。"芍药之盛环广陵四五十里之间",花开的时候,"自广陵南至姑苏,北入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 (刘攽《芍药谱》,1037年)。这种规模显然不可能是野生花卉,而应该是人工大规模的栽培的景象。当时的"真州"、"扬州"(即现江苏仪征、扬州)已成为中国芍药栽培的中心,栽培范围波及江淮广大地区。宋代时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说明当时扬州已成为中国芍药栽培的中心,扬州是最早栽培芍药并以此闻名的地方,在宋至明代也是药用芍药的产地,但没有成为现代药用白芍的主产区。

宋朝的芍药是各种花色芍药的混种,药用赤、白芍同源,但根皮以赤色居多。见《本草图经》(1061年)——“今处处有之,淮南者最盛。……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根亦有赤白二色”。《本草衍义》(1116年)——“花叶多即根虚,然其根多赤色,其味涩苦,或有色白粗肥者益好。”

宋代沈作喆(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47年前后在世)在《寓简·卷十》中说:“予官维扬,春暮纵观芍药,真一时胜赏。蕃厘祠殿之侧有老圃,业花数世矣。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因问之曰:‘人知赏花耳,吾欲知芍药之根。所以赤白,有异种耶?’曰:‘非也。花过之后,每旦迟明而起,斫土取根,洗濯而后暴之,时也遇天晴,日色猛烈,抵暮,中边皆燥,断而视之,雪如也。傥遇阴云,表里滋润,信宿然后乾,色正赤无疑矣。盖得至阳之气则色白而善补,医家用之以生血而止痛;其受阳气不全者则色赤而善泻。功用不侔,自然之理也。医家未有能知此者。’”也就是说,因晒制过程天气、日照的原因,导致芍药药材的品相有较白或偏赤的情况可能是古代芍药药材出现赤白色的真实原因之一。上面记载的宋代老花农所说应该属实,因为今天的药农也很注意这点,如果晒白芍的天气不好,会影响药材品相和价格的。那么这种最可能实际造成芍药赤、白区分的加工情况会持续很长的历史时段。

小结:从沈作喆所记也可以看出,宋代医家实际所使用的芍药,其实赤白同源,其差异不过是加工过程中的日照差异所致。其简单的“洗濯而后暴之”的加工方法近乎今天的赤芍加工法,不过药材来源多为栽培品。

明朝时期,芍药牡丹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亳州,清朝又转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后又转至北京丰台一带。明末清初周筼《析津日记》记载:“芍药之盛,旧属扬州,……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连畦接畛,倚担市者日万余茎,惜无好事者图而谱之。”可见当时种植之盛。基本在同时代,方以智 (1611—1671)在《物理小识·卷九·草木类》中写到:“种芍,春沃土种之,过三年,则大取单叶花者。赤、白,旧以花分;或以火酒浸根,一宿而辨之。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乾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

到了清代,安徽毫州已经种植单瓣花的芍药专供药用,与观赏芍药分别种植。见《毫州志·食货志·物产》(1895年)。按方以智所论推测,当时毫州所种植的药芍似乎也不是专制白芍,而是以加工差异出赤芍和白芍。

小结:从以上资料分析可知,明清时期,栽培芍药应该是药用芍药的主流,而且同样的栽培芍药被以不同的加工方法分别生产赤芍和白芍。“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乾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说明明末已经有近似今天的赤白芍的区分方法了。但当时的赤芍不必是野生品,白芍的加工还是采用传统的刮皮蒸晒法,没有采用后来的去皮水煮法。

20世纪以来,以野生还是栽培(产地)区分赤白芍药已经得到本草学界和药材界普遍认同,最早大概是源于张锡纯1909年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赤白芍药的地域区分法。一般认为,赤芍主要指芍药野生品,不刮皮不水煮加工者,肉红皮赤。白芍主要指药用芍药栽培品,刮皮(或擦皮)水煮加工者,肉白皮红。注意:以上所说并非绝对,赤芍也有刮皮的,也有栽培品制作的,浙江不刮皮的瘦小栽培白芍常代赤芍用;白芍也有野生品,如宝鸡白芍为野生品。另外,白芍色泽实际为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粉色,过于白者多为硫磺熏过的。

前些年有调查表明,来源于野生芍药的赤芍占商品药材的80%以上(20%为栽培芍药制做),并以内蒙古的多伦赤芍(野生、单瓣、白花的芍药)最为道地。关于白芍的主产区和道地药材的记载见于1930年《药物出产辨》记载:"白芍产四川中江,渠河为川芍,产安徽毫州为毫芍,产浙江杭州为杭芍"。在上世纪30年代大致形成了的白芍三大产地格局,并延续至今。

需要说明的是,2010版国家药典并没有明确规定赤芍为野生品,白芍为栽培品,突出的只是炮制方法的不同。随着野生芍药资源的日益枯竭,栽培品加工的赤芍应该会逐渐增加。
祝之友在《伤寒论药物古今变异与应用研究》中也得出跟上面一样的结论。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的刘鹏发文指出:
初步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表明,现代白芍(杭白芍、亳白芍、川白芍)是长江流域长期药用栽培驯化野生芍药的产物,其遗传分化后的特征不仅不同于野生芍药(赤芍),而且也不同于观赏的花卉芍药。

就花的表征而言,野生芍药花瓣是白色、单瓣,雄蕊绝不瓣化;药用栽培的芍药,花瓣基本上是红色(可能是从野生芍药中极少数粉色个体选育而成)、单瓣(顶多2路轮),雄蕊未瓣化或偶见轻微瓣化;观赏芍药的花瓣可谓五彩缤纷、层峦叠嶂(重瓣),雄蕊千奇百态的瓣化。

就根部特征而言,赤芍为主根型,淀粉粒少而草酸钙结晶多,芍药苷含量一般在3%以上,具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作用;白芍为主根型,淀粉粒极多而草酸钙结晶殊少(去皮故色白,水煮则淀粉粒糊化),芍药苷含量一般在3%以下,抗凝血、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作用不明显;观赏芍药为小根型,既不作赤芍,也不作白芍。


以上资料充分说明,赤芍和白芍、药用芍药和观赏栽培(技术方法各适应于用根和赏花的需要)芍药存在着显著差别。为完整准确地表达赤、白芍的来源,建议白芍定义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经药用栽培,采收后去皮、水煮等方法加工过的干燥根,赤芍定义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野生居群的干燥根。
结论同上面几个人。

简要总结一下芍药在本草药学上具体应用简史:

  五代以前医家所用的芍药基本都是野生品。当时的药用芍药很可能来自于芍药属的多种芍药的根,其来源有一定的品种混杂性。当时的自然环境野生芍药资源是异常丰富的。当时芍药根的加工方法是清洁、晒干。此期使用的药用芍药相当于今天的野生赤芍。

  宋代至清代早期,芍药大规模栽培鼎盛,医家实际所用的芍药是野生品和栽培品都用,栽培品应为主流,但医家更推崇野生品。当时的野生芍药资源也还很丰富。当时的栽培芍药赤、白芍同源,芍药花色多种混杂(与今栽培芍药基本都是红花不同)。当时芍药的加工方法主要是“洗濯而后暴之”(清洁、晒干),并无“去皮水煮”加工法。此期间使用的药用芍药相当于今天的栽培品制作的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的白芍在明末才见记载。)

  清朝后期安徽毫州已经出现单独种植单瓣花的芍药专供药用,20世纪以来以野生还是栽培(产地)区分赤白芍药已经得到本草学界和药材界普遍认同。赤芍主要指芍药野生品,不刮皮不水煮加工者,以内蒙古的多伦赤芍(野生、单瓣、白花的芍药)为道地。白芍主要指安徽、江浙一带栽培的单瓣红花芍药,加工方法已经由传统的刮皮蒸晒法转变为“去皮水煮干燥”法。
 
最后编辑:
都是在这里凭症状瞎猜呢
那应该怎么分析呢?还望不吝赐教,
前段时间舌象、脉象、自述,服药经历及前后效果均有详细陈述的。

前几天去云南旅游了5天,发现各种感觉大好,难道真像王老所讲,出去玩一玩,什么都好了?
解郁还是人自已开心比用药物代替要更有效哈 :021: ,不过出门前,我已经调了一段时间,应该还是有作用的,
今天早饭后,舌象基本上还可以(见附件),嫩而有印,苔薄白,没有以前老、红,只是舌根有白苔,脉细偏弱,大便轻度溏稀粘,小便正常,纳可,眠可,总体上感觉比前两个月好,前段时间知母和牡丹皮用得好吧。
不过总体上还是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基本平衡,舌嫩而有印,舌根有白苔,大便轻度溏稀粘,又从肾司二便上理解,还是应该调脾肾吧,但是附片、肉桂这些不好用,稍有过量,易致头晕,有精血不足的表现,各位老师怎么看?我是继续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加适度锻炼,还是要用点药呢,如果用药,怎么用呢?还望不吝赐教。
 

附件

  • 微信图片_20190919092621.jpg
    微信图片_20190919092621.jpg
    2.6 MB · 查看: 82
  • 微信图片_20190919092635.jpg
    微信图片_20190919092635.jpg
    2.7 MB · 查看: 89
从症状上看有湿气存在,只是不知道是湿在何处,白术去湿的功能不是很强,补气还可以,脾肾有湿吃附子不管用,这个是我的经验,多试试其他的药或许有转机。
 
从症状上看有湿气存在,只是不知道是湿在何处,白术去湿的功能不是很强,补气还可以,脾肾有湿吃附子不管用,这个是我的经验,多试试其他的药或许有转机。
生白术偏于利湿嘛,炒白术偏于补气,但白术茯苓服了会有头晕现象,不能单用
 
那应该怎么分析呢?还望不吝赐教,
前段时间舌象、脉象、自述,服药经历及前后效果均有详细陈述的。

前几天去云南旅游了5天,发现各种感觉大好,难道真像王老所讲,出去玩一玩,什么都好了?
解郁还是人自已开心比用药物代替要更有效哈 :021: ,不过出门前,我已经调了一段时间,应该还是有作用的,
今天早饭后,舌象基本上还可以(见附件),嫩而有印,苔薄白,没有以前老、红,只是舌根有白苔,脉细偏弱,大便轻度溏稀粘,小便正常,纳可,眠可,总体上感觉比前两个月好,前段时间知母和牡丹皮用得好吧。
不过总体上还是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基本平衡,舌嫩而有印,舌根有白苔,大便轻度溏稀粘,又从肾司二便上理解,还是应该调脾肾吧,但是附片、肉桂这些不好用,稍有过量,易致头晕,有精血不足的表现,各位老师怎么看?我是继续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加适度锻炼,还是要用点药呢,如果用药,怎么用呢?还望不吝赐教。
云南高原,你这身体没反应?
 
云南高原,你这身体没反应?
老师,真的没有反应啊,海拔2200~2800米,每天坐车3~5小时,我们另一同事有高原反应,上气不接下气,我上去之后反而头目更清醒了,不知道是不是肝郁解了,也没怎么感冒,脚也有力,晚上还到丽江陪几位年轻妹妹在酒店玩到晚上23点,喝了点低度酒,第二天感觉还好,超出我的预期。只是有晒伤,人本来肤白,细皮嫩肉的,没过2天就晒黑了,估计再晒几天就成他们那里的潘金哥了。
(不过为防晕车和感冒,我在饮食、睡眠、防雨、保暖等方面也早有准备,这方面有一些经验,比如坐车坐前排,不饱不饥,睡眠充足,带雨伞,少讲话,适度喝水,水不能过量,少剧烈活动等,水喝多了还是要晕)
上次去重庆黑山谷1500米海拔,也是这样的,去之前还晕晕的,结果到了高原,头脑就清醒了,去之前的最后一剂药我都用了点人参,但不多啊,才5g,不可能管5天的。
我就在琢磨,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后编辑:
到了高原头脑就清醒说明你目前的体质适合居住在高原地区,高原与平原主要的区别是气压与温度,高原气压低,使人体的气血更容易向上提升,使脑部氧气充足,因而更清醒。高原温度相对平原低,温度低有聚气作用,毛孔闭,出汗少,则气不散,身处高原环境犹如喝了提升与聚集气机作用的药物。这说明你目前有气血不足与气机下降的体征,所以你最好在高原地区生活工作,比你服用药物更能解决问题
 
到了高原头脑就清醒说明你目前的体质适合居住在高原地区,高原与平原主要的区别是气压与温度,高原气压低,使人体的气血更容易向上提升,使脑部氧气充足,因而更清醒。高原温度相对平原低,温度低有聚气作用,毛孔闭,出汗少,则气不散,身处高原环境犹如喝了提升与聚集气机作用的药物。这说明你目前有气血不足与气机下降的体征,所以你最好在高原地区生活工作,比你服用药物更能解决问题
感谢虚渡老师 的分析,以前我认为湿气重,宜居在西北,这么一分析,似乎又宜居在云贵,
高原因海拔高,气候变化频繁,我又有体虚的表现,本以为要感冒的,但是却没有感冒,难道气血升提是关键,不过以前重用黄芪时,超过5天,效果就不好了,我想这不是黄芪可以解决问题的。
综合评估,我认为住在1000米海拔的森林旁,可能比较合适
 
补气血药并不需要天天重补,如果天天重补都有效的话说明所补之气不能储存,即这边补了那边漏了。比如人参,喝一次至少可顶几天,党参则只能顶24小时,看药而定,自己总结,可以断断续续地补,另外佐以提升气机之药
 
补气血药并不需要天天重补,如果天天重补都有效的话说明所补之气不能储存,即这边补了那边漏了。比如人参,喝一次至少可顶几天,党参则只能顶24小时,看药而定,自己总结,可以断断续续地补,另外佐以提升气机之药
谢谢,提升气机就是要看时机,以前有名医一用药必重用,从无轻用,连升麻都用10g,一用就出问题,一剂不到就出问题,提升气机应该也要有源才行,这个断断续续地补,我非常赞同,王老曾经就怀疑过,我是不是药用重了,后来让我两天用一剂药
 
到了高原头脑就清醒说明你目前的体质适合居住在高原地区,高原与平原主要的区别是气压与温度,高原气压低,使人体的气血更容易向上提升,使脑部氧气充足,因而更清醒。高原温度相对平原低,温度低有聚气作用,毛孔闭,出汗少,则气不散,身处高原环境犹如喝了提升与聚集气机作用的药物。这说明你目前有气血不足与气机下降的体征,所以你最好在高原地区生活工作,比你服用药物更能解决问题
这个人看上去有阴虚不任升提的感觉,所谓的高原反应没仔细理解原理,但传闻高原反应是头疼,睡不着觉,想来也是跟气机升提有关,所以想象中这种下焦阴虚的人,上了高原应该更容易有反应才对,结果却是反过来。想不通
 
这个人看上去有阴虚不任升提的感觉,所谓的高原反应没仔细理解原理,但传闻高原反应是头疼,睡不着觉,想来也是跟气机升提有关,所以想象中这种下焦阴虚的人,上了高原应该更容易有反应才对,结果却是反过来。想不通
哈哈,你不是很能吗?咋就想不通了呢?不是悖论么?好奇怪啊!
 
这个人看上去有阴虚不任升提的感觉,所谓的高原反应没仔细理解原理,但传闻高原反应是头疼,睡不着觉,想来也是跟气机升提有关,所以想象中这种下焦阴虚的人,上了高原应该更容易有反应才对,结果却是反过来。想不通
高原反应有好有坏,因人而异,体质较好的人到了高原因气血升发太过而出现高血压、头晕头痛等症状,而楼主气血本来升发不到位,到高原之地却因气压低恰好升发到位,所以反应比平原更好
 
哈哈,你不是很能吗?咋就想不通了呢?不是悖论么?好奇怪啊!
瞧你这嘚瑟的样,这吃相实在。。。
如果连承认自己不懂的勇气都没有,的确没什么可能成长了
 
瞧你这嘚瑟的样,这吃相实在。。。
如果连承认自己不懂的勇气都没有,的确没什么可能成长了
随你怎么想,你懂你上啊,哈哈。如果你觉得激将法管用,你尽管用!我是绝对不会 上当了的!
咱俩路子不一样,你确定你看的出来我成长了没?
嗯,我成长不成长不劳你操心了,还是多操心点自己吧!
 
个人看了最后一张舌头的感觉就是病人热重湿轻,因为湿重身体不会只有一部分出汗严重,而是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的情况较常见,所以建议不要一味用排湿利水,而是考虑中和一下热盛的情况,可加点清热药效果会好一些,但是最好还是四诊齐全再说,毕竟谁知道病人是否染苔了?也不知道其他情况,急着下药不合适,其他情况如二便颜色如何,中医的十问这个是基本的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