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请问夏天时后背比别人更容易出汗,如何用方呢?

经过多次偿试从实热的角色考虑,我发现浙贝母,僵蚕,容易造成鼻干出血,清晨早醒,发热,后来换成川贝母,情况依旧,甚至还有易饥,胃疼(所谓肺胃同病,我想和白蒺藜的关系就不大了),
之前一直以为仅仅是白蒺藜造成的,但白蒺藜应该也有些影响,但不是主要的,

再回顾一年以前,桔梗和薏苡仁用量过大时,也易造成鼻干出血,清晨早醒,发热,
再回顾十年以前,肠镜结果,医生认为我大肠看上去是稚嫩透明鲜红又枯燥的那种,不像很多人的大肠看上厚实油腻,肺与大肠相表里,我想肺的情况应该也不是实热的情况,

而从王教授前后给我的17个方子来看,很少考虑实热,都是从阴虚的角度考虑,配伍得当,效果都还不错,

所以我分析,我体质根本上还是属于阴虚,

而江海老师理论中多次提到寒凉辛散的药可以产生热量,我也有体会,浙贝母,僵蚕的量一加,会有热象,但是如果伤阴,不也是会产生热象吗,所以从江海老师理论上讲,也能解释得通,

所以总体思路还是考虑阴虚,偶有郁象,也不可大力辛散,尤其不能辛温发散,至于如何配伍才更精准,应该还值得研究。

从1月22日方子,我再调了下,目前感觉更合适:
北柴胡15 百合30 川石斛15 白芍12 当归(头尾各半)12 生白术20 茯苓20 薄荷6 甘草10 醋香附15 山药22 小米15 黄花10
寒凉生热的理论我也是很无语。更同意楼上刘老师的解释。贝母之类还是挺寒凉的,我以前用过大便会很爽。我觉得在你身上可能就是寒则涩而不流,局部生热。
还有我自己的一种理解,我觉得内脏正常情况应该是阳气内守,寒凉的东西下去会导致阳气不守,跑出来就生热,但对内脏并不好,尤其是肝里面跑出来的,容易在早上醒过来
 
西医说牙周炎治不好,只能控制,可是按照我的理论,六年前治好了家人的牙周炎。当时牙周袋溢脓,他去洗了一次牙,回来说太难受了再也不洗牙了,我按照推理取的穴位,两次治疗,后来再没溢过脓,一两年间黑色的牙周袋也消失了,松动的牙齿紧固了,萎缩的牙龈慢慢恢复了一点,没掉过一颗牙。现在还没有任何牙齿的不适!
前几天也碰到一个人说满口牙齿烧坏了,他用生地和石斛来控制了半年。我很无语,实火不清当成虚火来滋阴,不异于杯水车薪,抱薪救火!我用了少量的石膏(和开你的方子差不多)给他清胃火实大便,连大便颜色都变成黄色的了。有人质疑我辩证实火和虚火,呵呵。还有人觉得石膏好寒凉,怕损阳气,呵呵,石膏用好了照样能健脾温肾。道理已经发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请问,牙周袋溢脓,用的哪几个穴位
 
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唉,没有基础,随便看两本治病的书,有点效果就开心,病情反复就心凉,看了多年的书了,各个门派都研究了,最后还是知道点皮毛
病是好是坏是深了还是浅了,服药的路对不对,不都看疗效就好了吗?真正的对路治好病,是病好了不需要吃药了。你这长年吃药,把药当饭吃,让你猜猜你病好了没?吃药吃对了没?
还有前几月的感冒症状应该是肺炎无疑
 
唉,没有基础,随便看两本治病的书,有点效果就开心,病情反复就心凉,看了多年的书了,各个门派都研究了,最后还是知道点皮毛
病是好是坏是深了还是浅了,服药的路对不对,不都看疗效就好了吗?真正的对路治好病,是病好了不需要吃药了。你这长年吃药,把药当饭吃,让你猜猜你病好了没?吃药吃对了没?
还有前几月的感冒症状应该是肺炎无疑

批评得对,说得恳切,
没有基础是短时间难以改变的,毕竟是人生中途业余自学,主要职业又不是干这一行的。
但是和前些年的自已相比,能感觉到有进步,尤其是最近两年,这增添了不少信心,

最近一年的状态大有好转,在处理各种不适症状时,有了更多认识和有效的手段,有三分之一时间已经停药了,停药时间占比还在延长,增加了一些约会和锻炼的时间,
感觉在配伍上面,至少表面上并不比专业医生的差,毕竟自身的感受和敏捷的调方存在巨大的优势,
在名医给父母开的方子,服后存在不适现象后,也能斟酌微调一下,常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认为王老的意思,还是值得深究,
首先我先天不足,难以改变,平时用点药,调节下阴阳,无可厚非,算不算病,不用过多想,
然后最根本的还是调节自身的心态,生活中不要过多计算,劳心劳神,适当锻炼,多和人交往,从“心”疗一切不适之症。
 
最后编辑:
我个人认为参苓白术是个脾的体用皆补的方,要用西洋参或者低剂量人参,人参做安五脏的用的话偏补本体,西洋参偏补津,两个都会补到太阴的肺和脾,如果用生晒参,极有可能补到脾的本身,修补五脏,跟理中汤用参的原因同(有待查证验证)。
白术茯苓总体来说作用于水,毕竟精微这些物质都得溶于水,白术用于把这些新能源按需求送到需要的细胞,茯苓去旧生新,把含有废料的水又拉回来,这样就是一个循环,所以说白术并不怎么祛湿,祛湿的都是些气味更大的药物,让水汽从表走一部分,茯苓也不利尿,排尿机制没问题的话,吸收进血液多余的水自己会排出,膀胱受限需要增加排尿的药一个是泽泻,把血中的水分离到膀胱,一个是猪苓,再把膀胱的水排出体外。这样看其他类似的药茅根车前基本都差不多,看作用于哪一段了。
这样来的话脾的体也有补,用也有补,应该算是一个非常中正平和的方子了。
 
现在都是党参,人参很少开了。
药房里的太贵,都是按需求自己换用,网上买人工种植白晒参和西洋参之类还是可以的,价格可以接受
 
用桂枝,不用肉桂。虽然有学者考证说伤寒论中的“桂”(原稿就是如此写的)在古时候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肉桂(但没那么厚),但如今的肉桂和古人所用的不是一个东西了,至少其作用已经有较大区别了。比如,如今的桂附地黄丸中用肉桂,而很多人用后出现问题。小建中以桂枝汤打底,而桂枝汤乃入厥阴肝经的药,此处取桂枝升发开散的作用,若用肉桂这种厚重浓郁的辛味,非其所宜(疗效可能会打折一些)。
赞同伤寒论中桂枝不是今天的肉桂的观点。我早就想驳斥那些把伤寒论中的桂枝说成是肉桂的观点,只是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那些把伤寒论中的桂枝说成是肉桂的专家,看上去他们的证据倒是很充分。
 
阴阳都不足的,恰恰很适合小建中。我是这么理解的:桂枝汤可以视为阳,甘草麦芽糖就是阴,供阳来使用,最后转化为身体所需的任何东西。芍药不是把桂枝的热往里收,它是促进静脉血回流的,也就是说,桂枝促进动脉血流动,芍药回收。这一发一收,营养物质比如甘草大枣麦芽糖就运输到各个部位了,这就是说桂枝汤厥阴药的意思。
对于有痰的人,小建中自然是不适合的,但是脾胃虚弱有的是气虚,有的是脾阴虚,也有脾阳虚。基本上脾阳虚的才会出现湿。这样在里面可以加一味茯苓就行,这是按照辅行诀用药来确定的。
跟我的想法一样,甘草在这里是个缓释剂,生姜大枣是太阴药,桂枝白芍是厥阴药,如果按照圆运动,桂枝白芍就是一个圆,生姜是太阴里的水,大枣是养分,两个和一起也就是阴,桂枝白芍带着这些走了一圈,白芍多一倍,那么走一圈以后拉回到太阴,太阴最大的部分就是人体的肌肉,加饴糖跟大枣同,大枣毕竟没法提供那么多能量,能量这么走一圈是可以滋养全身的。
加茯苓解决湿的办法学习了,其实我觉得应该也加白术的,毕竟这个是一对,一个进一个出。
 
楼主这个病主要是脾虚夹湿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彻底解决汗多、早泄、体瘦等等问题。
脾虚要补,不补则不能健脾;湿要除,不除也难以健脾。然而,补脾除湿,在用药上却非易事。因为,你补脾则湿重,除湿则阴伤。这事不好整,所以尽管找了不少医生其中不乏名医也难收良效。我觉得,只要把握好虚和湿这对矛盾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的主次轻重,同时做到选药用药恰当,那这病治起来就不难。
 
最后编辑:
  楼主有求医的痛苦经历,也有自治的深刻体验,加上自身悟性较高,广听而不盲从、自信而不固执,是学医的良才也!
  楼主若能在学医的道路不断前行,日后有望成为良医!
 
  楼主有求医的痛苦经历,也有自治的深刻体验,加上自身悟性较高,广听而不盲从、自信而不固执,是学医的良才也!
  楼主若能在学医的道路不断前行,日后有望成为良医!
感谢,非常感谢有此赞同,山外青山所言,必当记在心头,
最近一年,感觉为自已和身边的人解决疾苦,比往年更加平稳更加有成效一点了,也帮助周边社区的老人解释(或者说探讨)了不少身体的毛病,偶尔给一些建议,受到了一些小小的羡慕和尊重,
但仍有很多迷惑,等待我不断地探索。
 
背后汗出不止一方面是因为肺虚阳不固表,还有一个原因:背后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膀胱与肾相表里,说明也有肾阳虚因素在里面,所以要治一方面要补肾水之母——肺金,同时也要补肾阳
可以用金匮肾气丸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背后的督脉有伤,或者是未成年之前有干过重活,过于承重,筋骨有伤
 
其实就是药吃的多了就吃出经验来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东边碰壁了还有西边,自学中医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非要一条路走到底的,大概就把自己治死了。
 
感谢,非常感谢有此赞同,山外青山所言,必当记在心头,
最近一年,感觉为自已和身边的人解决疾苦,比往年更加平稳更加有成效一点了,也帮助周边社区的老人解释(或者说探讨)了不少身体的毛病,偶尔给一些建议,受到了一些小小的羡慕和尊重,
但仍有很多迷惑,等待我不断地探索。

感谢,非常感谢有此赞同,山外青山所言,必当记在心头,
最近一年,感觉为自已和身边的人解决疾苦,比往年更加平稳更加有成效一点了,也帮助周边社区的老人解释(或者说探讨)了不少身体的毛病,偶尔给一些建议,受到了一些小小的羡慕和尊重,
但仍有很多迷惑,等待我不断地探索。
中医博大精深,杏林谜团无限。在中医之路上攀爬,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若有可能建议你改行搞中医。我觉得你是搞中医的好材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