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请问夏天时后背比别人更容易出汗,如何用方呢?

楼主逼迫自学成才不简单啊!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现在进展如何?
 
楼主逼迫自学成才不简单啊!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现在进展如何?
最近一年感觉还不错,各种不适感大好,尤其是头晕、过敏性鼻炎和乏力等,相比往年好了10倍以上,
虽然仍然没有变壮,但人的总体状态好过过去20年!
父母健康也因此受益
 
最近一年感觉还不错,各种不适感大好,尤其是头晕、过敏性鼻炎和乏力等,相比往年好了10倍以上,
虽然仍然没有变壮,但人的总体状态好过过去20年!
父母健康也因此受益
总结下来大好的原因有哪些?用药的思路有哪些重点?
 
好的医生都是临床出来的。所以自学成才是中医培养的一个模式
 
总结下来大好的原因有哪些?用药的思路有哪些重点?

大好的原因
吸取梦回杏林老师和江海老师的部分观点,受益匪浅,

不过我认为江海老师的治疗思路比较激进,在某些情况下,其思路应该是可以治彻底的,但如果不是医患双方同时有足够的耐心,且医者在身边悉心照顾,随症遣方,那么风险应该是比较大,换句话讲,就是条件有限,所以我暂时是保守吸纳了其理论观点,至少从行动上释放了对扶阳和温燥思路上的绝对的单一的执着。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不管怎么样,都要感谢江海老师和梦回杏林老师。


明显变化
深感明显变化的,包含但不仅仅包含以下:
1. 过敏鼻炎(每天流清鼻涕5次以上算),
2019年8月之前(可追溯到1998年,20余年了),一年365天中通常有300天处于过敏鼻炎的困扰中,发病率80%以上,
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减少到20%以下,
2020年8月(即被江海老师首次批评后正好一年)至2021年1月(当前),减少到5%以下,也就是半年还不到10天。

2. 头晕乏力(不能长时间说话),
2020年4月之前,日常聊天,80%的时间,超过10分钟,便觉头晕,不敢再持续多说,
随后几月逐渐好转,
2020年8月之后,90%的时间,聊天长达2小时也基本能应付。

3. 干咳(每天咳20次以上算),
2014年11月之前,一年365天中通常有360天处于干咳困扰中,发病率98%,算是没好过,
2018年12月之前,发病率约70%,
2020年4月之后,发病率约5%,可以看作是很少咳过了,

4. 夏天易出汗,
本贴主题中提到的夏天容易出汗的问题,也大有好转,(有点搞笑吧,后来我突然发现,很多人没那么容易出汗是因为坐的空调车来上班,而我是骑自行车上班,本来就易出汗,再在高温中暴露20余分钟,更易出汗,也就是情况不是我想象中那么严重,但问题还是有的)


调理思路
在调理思路上,我重点理解了江海老师在本贴5楼的这段话:
你这个就是微循环障碍造成的,身体里面的痰瘀阻滞经络,上焦的阳气不能下行,君火不能生成相火,导致的体表湿重
再结合以下情况:
1. 在重庆本地我找的王教授的用方经验,
2. 脉细数弦,寸微滑,苔薄白质红有印,中裂纹,

我还是基于肝郁脾虚的基本情况,疏肝健脾,养阴清火利湿,
另外继续保持了适度运动,包括拉伸,负重,有养,徒步等,
征对过敏鼻炎,特地增加了面部清洁的流程,可能有些辅助作用(内经中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论述,让面部和鼻孔减少细菌病毒的袭扰,应该也是一种体现吧,就跟戴口罩一样,那也不仅仅是西方医学的范畴)。


用药重点
给自已和家人用药的思路也大都建立在逍遥散,血腑逐淤汤等基础上,也常应用玉液汤,百合汤,知柏地黄汤,柴葛解肌汤等等,僵蚕、龙胆草,石膏,酒大黄等消散清降药也用过,刺五加,柏子仁,首乌藤,黄精,桑椹,女贞子等补益药也用过,黄芪,各种参也用过,根据八纲之理,五脏之情况,圆机变通。
 
最后编辑:
大好的原因
吸取梦回杏林老师和江海老师的部分观点,受益匪浅,

不过我认为江海老师的治疗思路比较激进,在某些情况下,其思路应该是可以治彻底的,但如果不是医患双方同时有足够的耐心,且医者在身边悉心照顾,随症遣方,那么风险应该是比较大,换句话讲,就是条件有限,所以我暂时是保守吸纳了其理论观点,至少从行动上释放了对扶阳和温燥思路上的绝对的单一的执着。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不管怎么样,都要感谢江海老师和梦回杏林老师。


明显变化
深感明显变化的,包含但不仅仅包含以下:
1. 过敏鼻炎(每天流清鼻涕5次以上算),
2019年8月之前(可追溯到1998年,20余年了),一年365天中通常有300天处于过敏鼻炎的困扰中,发病率80%以上,
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减少到20%以下,
2020年8月(即被江海老师首次批评后正好一年)至2021年1月(当前),减少到5%以下,也就是半年还不到10天。

2. 头晕乏力(不能长时间说话),
2020年4月之前,日常聊天,80%的时间,超过10分钟,便觉头晕,不敢再持续多说,
随后几月逐渐好转,
2020年8月之后,90%的时间,聊天长达2小时也基本能应付。

3. 干咳(每天咳20次以上算),
2014年11月之前,一年365天中通常有360天处于干咳困扰中,发病率98%,算是没好过,
2018年12月之前,发病率约70%,
2020年4月之后,发病率约5%,可以看作是很少咳过了,

4. 夏天易出汗,
本贴主题中提到的夏天容易出汗的问题,也大有好转,(有点搞笑吧,后来我突然发现,很多人没那么容易出汗是因为坐的空调车来上班,而我是骑自行车上班,本来就易出汗,再在高温中暴露20余分钟,更易出汗,也就是情况不是我想象中那么严重,但问题还是有的)


调理思路
在调理思路上,我重点理解了江海老师在本贴5楼的这段话:

再结合以下情况:
1. 在重庆本地我找的王教授的用方经验,
2. 脉细数弦,寸微滑,苔薄白质红有印,中裂纹,

我还是基于肝郁脾虚的基本情况,疏肝健脾,养阴清火利湿,
另外继续保持了适度运动,包括拉伸,负重,有养,徒步等,
征对过敏鼻炎,特地增加了面部清洁的流程,可能有些辅助作用(内经中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论述,让面部和鼻孔减少细菌病毒的袭扰,应该也是一种体现吧,就跟戴口罩一样,那也不仅仅是西方医学的范畴)。


用药重点
给自已和家人用药的思路也大都建立在逍遥散,血腑逐淤汤等基础上,也常应用玉液汤,百合汤,知柏地黄汤,柴葛解肌汤等等,僵蚕、龙胆草,石膏,酒大黄等消散清降药也用过,刺五加,柏子仁,首乌藤,黄精,桑椹,女贞子等补益药也用过,黄芪,各种参也用过,根据八纲之理,五脏之情况,圆机变通。
激进?
那是不存在的,我的方子是一个整体。以后继续用温阳祛瘀等思路走不通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要想身体强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加油吧!
 
大好的原因
吸取梦回杏林老师和江海老师的部分观点,受益匪浅,

不过我认为江海老师的治疗思路比较激进,在某些情况下,其思路应该是可以治彻底的,但如果不是医患双方同时有足够的耐心,且医者在身边悉心照顾,随症遣方,那么风险应该是比较大,换句话讲,就是条件有限,所以我暂时是保守吸纳了其理论观点,至少从行动上释放了对扶阳和温燥思路上的绝对的单一的执着。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不管怎么样,都要感谢江海老师和梦回杏林老师。


明显变化
深感明显变化的,包含但不仅仅包含以下:
1. 过敏鼻炎(每天流清鼻涕5次以上算),
2019年8月之前(可追溯到1998年,20余年了),一年365天中通常有300天处于过敏鼻炎的困扰中,发病率80%以上,
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减少到20%以下,
2020年8月(即被江海老师首次批评后正好一年)至2021年1月(当前),减少到5%以下,也就是半年还不到10天。

2. 头晕乏力(不能长时间说话),
2020年4月之前,日常聊天,80%的时间,超过10分钟,便觉头晕,不敢再持续多说,
随后几月逐渐好转,
2020年8月之后,90%的时间,聊天长达2小时也基本能应付。

3. 干咳(每天咳20次以上算),
2014年11月之前,一年365天中通常有360天处于干咳困扰中,发病率98%,算是没好过,
2018年12月之前,发病率约70%,
2020年4月之后,发病率约5%,可以看作是很少咳过了,

4. 夏天易出汗,
本贴主题中提到的夏天容易出汗的问题,也大有好转,(有点搞笑吧,后来我突然发现,很多人没那么容易出汗是因为坐的空调车来上班,而我是骑自行车上班,本来就易出汗,再在高温中暴露20余分钟,更易出汗,也就是情况不是我想象中那么严重,但问题还是有的)


调理思路
在调理思路上,我重点理解了江海老师在本贴5楼的这段话:

再结合以下情况:
1. 在重庆本地我找的王教授的用方经验,
2. 脉细数弦,寸微滑,苔薄白质红有印,中裂纹,

我还是基于肝郁脾虚的基本情况,疏肝健脾,养阴清火利湿,
另外继续保持了适度运动,包括拉伸,负重,有养,徒步等,
征对过敏鼻炎,特地增加了面部清洁的流程,可能有些辅助作用(内经中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论述,让面部和鼻孔减少细菌病毒的袭扰,应该也是一种体现吧,就跟戴口罩一样,那也不仅仅是西方医学的范畴)。


用药重点
给自已和家人用药的思路也大都建立在逍遥散,血腑逐淤汤等基础上,也常应用玉液汤,百合汤,知柏地黄汤,柴葛解肌汤等等,僵蚕、龙胆草,石膏,酒大黄等消散清降药也用过,刺五加,柏子仁,首乌藤,黄精,桑椹,女贞子等补益药也用过,黄芪,各种参也用过,根据八纲之理,五脏之情况,圆机变通。
你会不会发现,大方向对了后,你的体质调整基本上是以伤寒论为底子,调到一定的程度就卡住了,然后开始换江海老师的思路,再细调然后打通的?
 
你会不会发现,大方向对了后,你的体质调整基本上是以伤寒论为底子,调到一定的程度就卡住了,然后开始换江海老师的思路,再细调然后打通的?
我感觉是稳起了,是把浅层次的阴阳平衡了,还没有体质上的根本性的大改变,那比较难;

一方面,我认为需要继续学习领悟,(因为我自已没想通的思路就拿去实践,有些抗拒,同时临床经验不够,配伍不当的概率偏大,(病患完全不懂,完全依赖医生,也许也是一条路,但这条路,感觉不完全适合我的心性,我总想搞懂点什么));

另一方面,体质上的改变,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也在路上,体质的改变是很漫长,但是我觉得把身体抵抗外邪的层次从三阴推到三阳,就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等闲不感冒,非的是特别厉害的受凉才发麻黄汤证,有的人就是桂枝汤证,还有的人直接就是麻附辛的少阴直中,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身体层次的变化,所以讲虚人外感建其中,太阴不行,也就无力抗邪,三阴调好了,我觉得也就算五脏平衡吧,剩下的就是六腑问题,也就是三阳问题,已经是比较浅表的事情了,微循环虽然难调,主要是难在于太过细微,不知道什么药才能准确的处理这个问题而不影响到其他。
 
你们也看出来啦, 我回复的很多!我是很愿意抛砖引玉的。
但我不太想拔苗助长,毕竟只有把伤寒学好了才能继续学其它的;但我真的不建议学了一点伤寒就自己试药的,尤其还用有毒之品的。
只不过如果连正确的观念都没有那学中医就没啥意义了。
症状都改善不了的也很容易陷入绝望!而在论坛求医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不少吧?有时候我也在想至少我提供了一条不一样的思路吧!
中医界包括论坛的主流一直都是伤寒,搞温病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还有很多搞温病的也转向中西医结合去了。
 
我感觉是稳起了,是把浅层次的阴阳平衡了,还没有体质上的根本性的大改变,那比较难;

一方面,我认为需要继续学习领悟,(因为我自已没想通的思路就拿去实践,有些抗拒,同时临床经验不够,配伍不当的概率偏大,(病患完全不懂,完全依赖医生,也许也是一条路,但这条路,感觉不完全适合我的心性,我总想搞懂点什么));

另一方面,体质上的改变,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追求总是好的。
不过有的人还真不适合学,因为很多人陷入误区!看看论坛的人,看看你自己!
俗话说满罐子不荡浅罐子荡,学了一点就认为很了不起的大把!
再说要学到能判断对错的程度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是很庞大的,你现在顶多就是按照服药后的反应来判断个对错,还是判断用药错误的时候多。更复杂的情况也判断不了因为你建立起来的体系还不全面,很多没见过的会被误判。所以你的抗拒实际上有时候就把正确的方案给拒之门外了;更别说还有就算方案正确还有正气冲击经络引起不适的情况,这时候你很可能就判断为用药有误而不继续,就会停留在这一层面很久!
 
你会不会发现,大方向对了后,你的体质调整基本上是以伤寒论为底子,调到一定的程度就卡住了,然后开始换江海老师的思路,再细调然后打通的?
我也在路上,体质的改变是很漫长,但是我觉得把身体抵抗外邪的层次从三阴推到三阳,就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等闲不感冒,非的是特别厉害的受凉才发麻黄汤证,有的人就是桂枝汤证,还有的人直接就是麻附辛的少阴直中,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身体层次的变化,所以讲虚人外感建其中,太阴不行,也就无力抗邪,三阴调好了,我觉得也就算五脏平衡吧,剩下的就是六腑问题,也就是三阳问题,已经是比较浅表的事情了,微循环虽然难调,主要是难在于太过细微,不知道什么药才能准确的处理这个问题而不影响到其他。
一开始的伤寒的路子也许对也许不对,不对的会给后续治疗产生阻碍。
但我一般不会阻止你们去试,因为只有亲身体验才更有说服力!
 
有追求总是好的。
不过有的人还真不适合学,因为很多人陷入误区!看看论坛的人,看看你自己!
俗话说满罐子不荡浅罐子荡,学了一点就认为很了不起的大把!
再说要学到能判断对错的程度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是很庞大的,你现在顶多就是按照服药后的反应来判断个对错,还是判断用药错误的时候多。更复杂的情况也判断不了因为你建立起来的体系还不全面,很多没见过的会被误判。所以你的抗拒实际上有时候就把正确的方案给拒之门外了;更别说还有就算方案正确还有正气冲击经络引起不适的情况,这时候你很可能就判断为用药有误而不继续,就会停留在这一层面很久!

这是两难的,跟我的经历有关系,
一两年以前,七八年间,基本上依赖三甲医院、名医诊所,经历10数位医生,从不过问方药,感觉好坏参半,其中几次问题直接逼迫我近两年不得不关注一下方药,为避免产生新的风险,又不得不去领悟一下,


以前遇到些什么问题呢,(以前贴中也提到过)
1. 2014年夏头昏,最严重时意识断绝,(我分析主要是医生长期用黄芪过量,开到80g了,还反复偿试确认过,最后用麦味地黄丸解决了);
2. 2014年秋初发烧,最严重时20分钟才能喝完一两米汤,半年才恢复(我分析是连续多次误治,(其中包括三甲医院的),最后是一火神派的用药,恢复正常生活,但愈后不好,有神昏眼花腰痛且易复感风寒的情况,另一医生以六味地黄汤、逍遥散等加减恢复如初);
3. 2015年底,前列腺炎,后腰右肾部疼,唇干(我分析诱因是医生用药燥湿过度);
4. 2016年初春,偏头痛,午后加重,凌晨最重,爆痛不能忍,(我分析是医生过于温补了,尤其是当时枸杞、当归龙眼的用量,我感觉有问题,开始有问题的方子始于2016年2月28日,见附件)

以上几个问题产生时,我还给了医生2~3次纠正的机会,没成功,还在加重,问题产生后几年多有反复,
当然经历远不止以上,只是以上几个是刻骨铭心的,


大概四五年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根据大数据统计,温病派的比伤寒派的寿命要长,我再想想,乌龟在寒凉的水中爬着不怎么动可以活几百年,虎豹活跃却只能活10~30年,在人类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案例,体格健壮的运动员未必就比文弱书生的生命力长,再看看自已瘦弱的体格,从哲理上去做个宏观的判断,我应该去温病的体系中去寻找养生之道,可惜现实中难遇这样的机会,刚一触碰到江海老师的理论体系,感觉到是一搜探索的小船触碰到了一未知大陆,有宝也有危险似的
 

附件

  • 79.5 KB 查看: 70
  • 130.5 KB 查看: 80
最后编辑:
你们也看出来啦, 我回复的很多!我是很愿意抛砖引玉的。
但我不太想拔苗助长,毕竟只有把伤寒学好了才能继续学其它的;但我真的不建议学了一点伤寒就自己试药的,尤其还用有毒之品的。
只不过如果连正确的观念都没有那学中医就没啥意义了。
症状都改善不了的也很容易陷入绝望!而在论坛求医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不少吧?有时候我也在想至少我提供了一条不一样的思路吧!
中医界包括论坛的主流一直都是伤寒,搞温病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还有很多搞温病的也转向中西医结合去了。
伤寒能搞懂的都十不存一,哪有那么多人能升级到后面
 
一开始的伤寒的路子也许对也许不对,不对的会给后续治疗产生阻碍。
但我一般不会阻止你们去试,因为只有亲身体验才更有说服力!
不对的情况肯定有,我是学到后来,再反思前面,发现辨证错误的情况还是挺多的,不过后来还是调回来了,说明功力还是有长进,如果真是一直往牛角尖里钻,的确也是不归路,所以也说,有些人是不适合学中医的,会偏掉,砍刀不行就上斧头,完全不管病人耐不耐的住。
 
这是两难的,跟我的经历有关系,
一两年以前,七八年间,基本上依赖三甲医院、名医诊所,经历10数位医生,从不过问方药,感觉好坏参半,其中几次问题直接逼迫我近两年不得不关注一下方药,为避免产生新的风险,又不得不去领悟一下,


以前遇到些什么问题呢,(以前贴中也提到过)
1. 2014年夏头昏,最严重时意识断绝,(我分析主要是医生长期用黄芪过量,开到80g了,还反复偿试确认过,最后用麦味地黄丸解决了);
2. 2014年秋初发烧,最严重时20分钟才能喝完一两米汤,半年才恢复(我分析是连续多次误治,(其中包括三甲医院的),最后是一火神派的用药,恢复正常生活,但愈后不好,有神昏眼花腰痛且易复感风寒的情况,另一医生以六味地黄汤、逍遥散等加减恢复如初);
3. 2015年底,前列腺炎,后腰右肾部疼,唇干(我分析诱因是医生用药燥湿过度);
4. 2016年初春,偏头痛,午后加重,凌晨最重,爆痛不能忍,(我分析是医生过于温补了,尤其是当时枸杞和当归用量,我感觉有问题,开始有问题的方子始于2016年2月28日,见附件)

以上几个问题产生时,我还给了医生2~3次纠正的机会,没成功,还在加重,问题产生后几年多有反复,
当然经历远不止以上,只是以上几个是刻骨铭心的,


大概四五年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根据大数据统计,温病派的比伤寒派的寿命要长,我再想想,乌龟在寒凉的水中爬着不怎么动可以活几百年,虎豹活跃却只能活10~30年,在人类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案例,体格健壮的运动员未必就比文弱书生的生命力长,再看看自已瘦弱的体格,从哲理上去做个宏观的判断,我应该去温病的体系中去寻找养生之道,可惜现实中难遇这样的机会,刚一触碰到江海老师的理论体系,感觉到是一搜探索的小船触碰到了一未知大陆,有宝也有危险似的
那肯定啊!机遇常常与危险并行!
不过我是觉得有希望总比绝望的好!
现在开始学,几十年后正好用!
中医发展的大趋势本就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几十年温病派大行其道,几十年伤寒派大行其道,现在是伤寒派为主流,几十年后该调换成温病派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温病派与伤寒派本就是依存关系!
 
那肯定啊!机遇常常与危险并行!
不过我是觉得有希望总比绝望的好!
现在开始学,几十年后正好用!
中医发展的大趋势本就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几十年温病派大行其道,几十年伤寒派大行其道,现在是伤寒派为主流,几十年后该调换成温病派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温病派与伤寒派本就是依存关系!
事物的发展不都是这样的吗,过犹不及,双螺旋结构,当一方过盛的时候,弊端也就开始显现,然后纠偏到矫枉过正,另一方再来一次,无数次重复。
 
嗯,有血虚表现,肤白,脉细弱,尺沉弱,左关细弦,右关细弱,指甲淡,和同龄人相比明显要淡些,并且指甲是飞起的,就是翘起的,我想这也是脾肺气虚和肝阴不足的表现,从小就这样,
2012年前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杭州市中医院的名医孙老,经常给我用补中益气汤和六君子丸(成药),指甲稍稍没那么翘了,也不软了,肚子也减下来了,没那么大了(当时就是小油壶吧),早上也没痰了,腿也有点力了,最关键的是大便粘缸开始出现好转,给了我对中医的信心,
(唉,当年问题真多,现在想想,好多毛病都没有了,现在也不干咳了),
不过补中益气汤和六君子丸服久容易上火,当时我没自学中医,医生开什么药我就吃什么药,上火了牙痛厉害了,就自已买点消炎药搞定的,然后孙老一把脉就说“你是不是吃凉的了”,:021:,我说牙痛得不得了。现在我晓得了,孙老升阳益气过度了,当年用抗生素的做法也不可取,可惜当年的药单被我妈扔了,要不然我还能回顾当年的一些问题,本帖附有指甲照片。

舌质淡,尤其热清下去后,舌尖也会变淡,但若长期不用药,舌质会变红,不是正常的淡红,肯定是有热,苔还算薄白,
顶楼和23楼分别有我近期的舌象:https://www.tcmbe.com/threads/431361/post-1460742



小建中汤,在2018年5月,我偿试过黄芪建中汤(现在我知道当时黄芪用得糟糕),当时并没有和外界交流,是我自已认为自已适合黄芪小建中汤,其实早在2017年初(当时接触中医才半年,因为平时要上班,只有业余有空就翻翻中医的书)我就有意偿试黄芪建中汤的,胎糖不好买,在网上买了几次,服了两周感觉还算平稳,第三周开始拉稀,我就把胎糖换成了怀山药,感觉还行,不过这期间伴随过敏性鼻炎,我就把白芍减量了,最后,感觉人还变瘦了,白芍减量那就不是建中汤了,
我有点小油壶嘛,虽然近两年不明显,但小建中汤在2000多年前是应对物质匮乏的饥民来的吧,所以我认为黄芪建中汤存在局限。


这也是我认为小建中汤存在局限的原因,

思绪良久,发现参苓白术的思路才适合我,于是就改方了,哟,参苓白术加白芍当归川芎,还挺平稳的,不过仍然伴随过敏性鼻炎,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因补血没经验嘛,当归被我换成了当归头,川芎也减了量,服了就出现头晕,现在我知道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活血,这就是初学者所经历的苦头啊,没有深厚的理论支撑,方药使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018年9月初,过敏性鼻炎严重发作,我果断用了桂枝汤,一举平复了持续半年的过敏性鼻炎,不过只维持了一个月,又翻了,改用小青龙汤,又维持了一个月,又翻了,这时候,我才认为应该向重庆市的名医讨教下,所以有了7楼王教授的调理记载,他居然也用了参苓白术,https://www.tcmbe.com/threads/431361/post-1459335
王教授的调理我认为存在局限,所以在此论坛讨论,

前不久看到江海老师的分析“上焦的阳气不能下行,君火不能生成相火,导致的体表湿重 ”,这个体表湿重,津液不能很好地分布,我琢磨了下,产生了认同,于是根据自已对药性的理解,用了一点寒凉药,泄热,然后就有了12楼的收获:https://www.tcmbe.com/threads/431361/post-1460487

因为把火降下来了,所以趁此机会去了口腔医院治牙周炎,所以大部分时间停药了,这个口腔医院做洁牙和龈下刮治,听说是非常痛的,所以我认为要在没有上火的时候去治,医生没有给我打麻药,不过我还是忍过来了,没有产生有些人说的剧痛。
时隔两年,又重新翻看这个帖子,学医真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前看不懂的东西现在明白了很多。

我和楼主不同的是,我是偏胖,能吃,而楼主是偏瘦,不能吃,除此之外症状蛮相似的。

也就是说我是消耗不足,楼主是消耗过大,我是脾胃亢盛,楼主是脾胃虚弱。

所以我一直没搞懂我这种情况,怎么出现的阴虚和痰淤,现在大致搞明白了。
 
微循环障碍这个说法蛮好,任何器官,任何部位都会发生,头吹到风,肩部受寒,胃吃到冷,脚受了冻,都会引起身体运行状态的改变。

体表的还能看见,五脏六腑的问题,只能靠外在在症状来推断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