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中大青龙汤疑问多

杏仁在此有何意?没有喘的征兆,可以不用吧?
麻黄宣肺,如果太过的话可能损伤肺阴,反而引起干咳。(这个我有切身体会)

杏仁润肺,可以中和麻黄的燥烈。

就类似于柴胡配白芍一样,可以护顾肝阴。
 
多谢你的“建议”!我想这条建议应该也适合你,毕竟不是哦发的疑问贴!
还免费送你另一条忠告,多学点中药学和方剂学,否则理解不了祖师爷的意思,那就是苔对不起他了!
你又错了,现代的中药学和方剂学不适合中医,其实要学中药还得从《神农本草》学,方为正宗。
 
你又错了,现代的中药学和方剂学不适合中医,其实要学中药还得从《神农本草》学,方为正宗。
你对?那是不可能的。
自以为是中医正宗那是偏执好不?
在你眼里大约是看不到也看不上除了本草经以外的本草和方剂著作的!
中医历来讲究理法方药,《神农本草经》仅仅是一部药物专著,谈不上成系统的方和法,更不要说系统理论。分清楚再来说大话吧!
中医也是不断发展的学科,抱残守缺没有任何好处!
何况,谁告诉你《中药学》和《方剂学》就是现代的?只有一个中医学吧?由古至今的一脉相承,在你眼里倒是另一种理论了?
我确实说错了一点,你所缺少的太多了,不仅中药学和方剂学,还有中医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怕你不明白只说了吧:你还在中医的门槛之外呢!
 
你对?那是不可能的。
自以为是中医正宗那是偏执好不?
在你眼里大约是看不到也看不上除了本草经以外的本草和方剂著作的!
中医历来讲究理法方药,《神农本草经》仅仅是一部药物专著,谈不上成系统的方和法,更不要说系统理论。分清楚再来说大话吧!
中医也是不断发展的学科,抱残守缺没有任何好处!
何况,谁告诉你《中药学》和《方剂学》就是现代的?只有一个中医学吧?由古至今的一脉相承,在你眼里倒是另一种理论了?
我确实说错了一点,你所缺少的太多了,不仅中药学和方剂学,还有中医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怕你不明白只说了吧:你还在中医的门槛之外呢!
你这种现代化的中医思想看上去正确,但仔细思考你没发现?现代人中医实践有古代人多吗?现代人看病首选西医,没有人相信中医,一说看病自然而然去看西医,你应该也有体会吧?现代人认识中药难道会比古人更深入?现在的中医无非是从理论上认识中药而已,古代中医自己还要去采药、制药,对中药认识是十分清楚的,而现代的中医有几个有接触过中药?更不要说对中药的深入认识,只不过是停留在书本的记录上,没有实践,没有和中药的深入接触,谈发展只是梦想。再说现在的中药种植、加工方式的变化,效果可以说差了很多,假药市场上多如牛毛,疗效可想而知,医生认真辩证,结果药物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不要讲病人不相信中医,我想中医自己都怀疑自己了。同时,这些假药也影响现代中医对中药的认识,打个比方,某种中药吧,因为中药书上说它有某种功效,因为是种植的不道地或者甚至是假药,它已没有了书上说的功效,你想医生会怀疑中药吗?我相信其它领域是像你讲的是不断进步,但我认为中医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倒退,不可能进步,甚至消失。所以中医是越早越正宗,中医著作也是如此。
再说,谁告诉你中药学还要讲理论、治法、方剂呢?中药学当然是药物专著喽,难道你还要理法方药都具备吗?那么完整的书能算中药专著吗?看上去什么都有实际不专业,不正宗。
 
最后编辑:
伤寒病,施治时青龙何有大小之异?全身曰 大,局部谓小。故: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及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两条中一曰身不痛但重,一曰 身疼痛,为风寒所伤有身疼身重证状,故大青龙汤主之。若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只一语代过表不解,未言身如何,意不在身。只以心下有水气,说出一些或有之证,故未用大青龙,而以小青龙主之。当知伤寒杂病论,惜字如金,字字金玉。
 
最后编辑:
你这种现代化的中医思想看上去正确,但仔细思考你没发现?现代人中医实践有古代人多吗?现代人看病首选西医,没有人相信中医,一说看病自然而然去看西医,你应该也有体会吧?现代人认识中药难道会比古人更深入?现在的中医无非是从理论上认识中药而已,古代中医自己还要去采药、制药,对中药认识是十分清楚的,而现代的中医有几个有接触过中药?更不要说对中药的深入认识,只不过是停留在书本的记录上,没有实践,没有和中药的深入接触,谈发展只是梦想。再说现在的中药种植、加工方式的变化,效果可以说差了很多,假药市场上多如牛毛,疗效可想而知,医生认真辩证,结果药物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不要讲病人不相信中医,我想中医自己都怀疑自己了。同时,这些假药也影响现代中医对中药的认识,打个比方,某种中药吧,因为中药书上说它有某种功效,因为是种植的不道地或者甚至是假药,它已没有了书上说的功效,你想医生会怀疑中药吗?我相信其它领域是像你讲的是不断进步,但我认为中医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倒退,不可能进步,甚至消失。所以中医是越早越正宗,中医著作也是如此。
再说,谁告诉你中药学还要讲理论、治法、方剂呢?中药学当然是药物专著喽,难道你还要理法方药都具备吗?那么完整的书能算中药专著吗?看上去什么都有实际不专业,不正宗。
我想你需要再看一下我的回复,我说的是中医讲究理法方药,药物只是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也有必要回顾一下中药的定义!
中药造假,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而是古已有之。很多中药的不同来源原先都是从类似或者代替某药开始的,比如白术和苍术,羌活和独活等等,包括现代的金银花和山银花。你能说谁是假药呢?不要盲从那些悲观主义者的论调!有人甚至提出中医将亡于中药!这么久以来中医消亡了吗?我觉得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有高潮就有低谷,现在中医的发展确实处于低谷时期。但是也要看到,这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历史因素,第二是西医的冲击,第三自身因素。每一个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如果中医内部不是伤寒派和温病派,学院派和经验派长期的内耗,而是把吵架的精力拿来研究医术,怎会有现在的状况?
 
麻黄宣肺,如果太过的话可能损伤肺阴,反而引起干咳。(这个我有切身体会)

杏仁润肺,可以中和麻黄的燥烈。

就类似于柴胡配白芍一样,可以护顾肝阴。
谢谢,应该也可以有其他的替代吧?
 
既然说是中风,当是脉缓,汗出,此言脉紧必是风气太盛敛其营血。而后也言其伤寒,脉缓,营血盛则气不能敛。气中有阴,盛则寒。血中有阳,盛则热。是故中风脉紧,伤寒脉缓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为风寒较重,而与大青龙汤,当识脉不微弱,为阴阳不虚。方可与之。若脉微弱,阴阳俱虚,则大青龙汤不可与。至于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便与大青龙汤,而与用药时,未言不可与,何也?这是因为伤寒脉浮缓,已为阳明胃家实倾向。在阳明篇中有: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在太阴篇中亦有 :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此可想,伤寒脉浮缓,这与太阳中风脉浮紧者不同,浮缓之脉实证多之。所以用大青龙汤汗解,而无亡阳之顾,故不言不可与之。
 
最后编辑:
大青龙汤好像可以治瘟疫,一般突发性的,非常严重的热才用到,普通感冒发热很少用到这个吧
 
今天用的电脑,不想另外回答,所以把原来的回答修改一下。谈谈我对这个条文的看法。
《伤寒论》第38条:“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药:
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枚,石膏如鸡子大。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多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为什么叫太阳中风,而又脉浮紧?因为原本是太阳中风症。太阳病脉浮,中风脉缓。太阳中风实际上就是脉浮缓。如今脉转化为浮紧,乃是阳气来复。也就是比起原来开始渐渐变旺盛。发热乃是正邪交争所致。恶寒乃是因为身体寒气更甚。阳气虽然来复,却不能胜之。身疼痛是因为体寒血脉凝滞不畅,同时阳气来复,导致津血消耗增加。烦躁也是因为津血消耗增加,导致脑供血不大充足。

中风本来会自汗,为什么这时候不出汗?因为阳气来复,身体机能自我调整,在外部营养供应不足之时,必然导致身体肌肉分解,形成能量物质。这一来,导致津血相比以前更加充足。这一点可以参看现代生理学里面交感神经原理。其实太阳中风所以自汗,其实就是津血不足。所谓津血不足并不是血量不足,而是血液和组织液里面各种供给身体组织吸收使用的各种能量物质减少。身体机能为了自保,就会自动作出调整,优先供应心脑等重要器官。这时候就会自动出汗。

因为寒气颇重,所以桂枝加麻黄。桂枝加麻黄功同发汗,必然伤津液,甘草重用能够轻微导致水液潴留,减少水液消失。所以甘草二两。生姜健脾和胃,还能助阳。大枣提供及时的营养,杏仁润肺化痰,能够增加肺部活性,使得肺部换气效率增加。而石膏这时是因为本证已经阳气来复,津血消耗增加,导致烦躁产生。如今桂枝加麻黄,阳气提升更加巨大。若是不加以压制,必然导致津血更大更猛烈的消耗。为了平衡,所以加石膏抑制。

石膏善于抑制气分之热。其实所谓气分,应当是神经传导。石膏虽然能够抑制却并不能真正的阻止。只有在身体机能相对正常才能起到作用。这一点可以从汗多亡阳,遂虚,导致恶风烦躁不得眠看出来。

为何汗多亡阳?因为汗液过多,必然导致血量急剧下降。血量减少,导致供血不足,各器官正常功能随之丧失。所谓虚,乃是津血亏虚也。大汗导致津血减少,不能正常供应,自然为虚。血不足,不能温暖身体,自然恶风怕冷。脑供血不足自然会烦躁。不得眠也是因为血不足也。

本条和太阳中风条为什么都要加大枣?因为自汗本身就是津血不足。本条虽然之后又不出汗,也只是阳气才刚来复。本身津血相对还是不足。桂枝麻黄能够温阳散寒,提升阳气,必然加快代谢消耗,必须增加外部营养时刻供应。若是等到以后再加大枣,或者不用大枣,等到饮食的营养来补充。这已经太晚了。就好比一个饥饿昏迷的人一剂强心针打下去,醒过来了,你不立即给他东西吃,他很快会再次昏迷。

一点浅见。这是我个人的研究解释方式。
 
最后编辑:
当知太阳中风脉浮紧与伤寒脉浮缓,便识为大青龙汤有可用之机。在大青龙汤证中,只有太阳中风脉浮紧,并无太阳中风脉浮缓之论。辨脉法: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阳明篇中:伤寒上三日,阳明脉大。 缓脉中兼有浮,大而濡,故伤寒脉浮缓,有趋向阳明之势。太阴篇中: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紧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 ,虽暴烦下利日 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阳明篇中亦有: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 ,大便硬者,为阳明病。此伤寒脉浮缓为趋向阳明之证据。系太阴势 趋阳明而言手足自温。手足者,诸阳之本也;系三阳,势趋 阳明观其身。身之躯壳,为体之表。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能食而不呕者,此为三阴不受邪,那末,伤寒脉浮缓用大青龙汤,也应当是在伤寒能食不呕,三阴不受邪的情况下,即制大其剂发汗而治之。小青龙汤的应用就不同了,因 有干呕而渴等等,已不能食而及三阴,即制小其剂,虽伤寒表不解,也要从里来治了。
 
最后编辑:
你这种现代化的中医思想看上去正确,但仔细思考你没发现?现代人中医实践有古代人多吗?现代人看病首选西医,没有人相信中医,一说看病自然而然去看西医,你应该也有体会吧?现代人认识中药难道会比古人更深入?现在的中医无非是从理论上认识中药而已,古代中医自己还要去采药、制药,对中药认识是十分清楚的,而现代的中医有几个有接触过中药?更不要说对中药的深入认识,只不过是停留在书本的记录上,没有实践,没有和中药的深入接触,谈发展只是梦想。再说现在的中药种植、加工方式的变化,效果可以说差了很多,假药市场上多如牛毛,疗效可想而知,医生认真辩证,结果药物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不要讲病人不相信中医,我想中医自己都怀疑自己了。同时,这些假药也影响现代中医对中药的认识,打个比方,某种中药吧,因为中药书上说它有某种功效,因为是种植的不道地或者甚至是假药,它已没有了书上说的功效,你想医生会怀疑中药吗?我相信其它领域是像你讲的是不断进步,但我认为中医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倒退,不可能进步,甚至消失。所以中医是越早越正宗,中医著作也是如此。
再说,谁告诉你中药学还要讲理论、治法、方剂呢?中药学当然是药物专著喽,难道你还要理法方药都具备吗?那么完整的书能算中药专著吗?看上去什么都有实际不专业,不正宗。

很赞同你的看法,就跟宗教一样,越是离创始人越近,越能出好多得道的高人。就比如黄帝内经,离成书时间越近,越是大医辈出,越到后面,和尚的经就越念越歪了。中医需要的不是发展,而是能好好的继承就不错了。别说什么他奶奶的中医是劳动人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种幼稚的话了。我始终相信上古有跟现在大家认知的爱因斯坦似的人物,这种人物出一两个,他们研究出的成果就够后人吃多少辈了。
 
很赞同你的看法,就跟宗教一样,越是离创始人越近,越能出好多得道的高人。就比如黄帝内经,离成书时间越近,越是大医辈出,越到后面,和尚的经就越念越歪了。中医需要的不是发展,而是能好好的继承就不错了。别说什么他奶奶的中医是劳动人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种幼稚的话了。我始终相信上古有跟现在大家认知的爱因斯坦似的人物,这种人物出一两个,他们研究出的成果就够后人吃多少辈了。
哈哈,你们没听过一种中医的起源假说吗?什么上古大能那简直弱爆了!
据说中医是史前文明的遗迹,不一定是地球上的哟!
 
伤寒病,施治时青龙何有大小之异?全身曰 大,局部谓小。故: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及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两条中一曰身不痛但重,一曰 身疼痛,为风寒所伤有身疼身重证状,故大青龙汤主之。若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只一语代过表不解,未言身如何,意不在身。只以心下有水气,说出一些或有之证,故未用大青龙,而以小青龙主之。当知伤寒杂病论,惜字如金,字字金玉。
那大小柴胡、大小承气、大小陷胸汤也是如此吗?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为风寒较重,而与大青龙汤,当识脉不微弱,为阴阳不虚。方可与之。若脉微弱,阴阳俱虚,则大青龙汤不可与。至于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便与大青龙汤,而与用药时,未言不可与,何也?这是因为伤寒脉浮缓,已为阳明胃家实倾向。在阳明篇中有: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在太阴篇中亦有 :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此可想,伤寒脉浮缓,这与太阳中风脉浮紧者不同,浮缓之脉实证多之。所以用大青龙汤汗解,而无亡阳之顾,故不言不可与之。
有些人认为是文字流传抄错,“中风”应该是“伤寒”,表现出类似麻黄汤证,但有往阳明化热方向发展的迹象(与麻黄汤证比较,多出“烦躁”异象),故加石膏清里热,开表以散寒退热。

如果条文并无传抄错误,那么就需要另外去理解了。“中风”和“伤寒”本身在伤寒论中是有定义的: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也就是说,它首先是太阳病,即满足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三要点,其次还兼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症状,就是太阳中风。伤寒则是兼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的情况。

由此可见,太阳伤寒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体痛,恶寒严重,且脉阴阳俱紧(紧说明阴阳脉都不弱),中风则是恶风恶寒没那么严重,且脉阳浮阴弱(也就是津液亏虚,所以比麻黄汤证多了大枣芍药)。

前面说太阳中风,后面又提到脉浮紧,这说明仲景想表示的是这个病的演变过程,刚开始时太阳中风的征兆,然后变为类似伤寒证但又不是伤寒证(因为有烦躁征兆),所以他不说太阳伤寒,以免引起误会。这一条反映的是太阳病传变比较迅猛的过程,因为几乎越过伤寒阶段,快到达阳明化热了,所以用大青龙汤(脉紧与烦躁是要点)。于是石膏清阳明热去烦躁,麻黄汤开表散寒,大枣则是为了制约六两麻黄大量的开表损耗津液的顾虑,二来是因为前面说有太阳中风了,已经损失了不少津液,此时传变为伤寒快要化热症状,所以也要补充津液。

后面说伤寒脉浮缓,指的是先有了伤寒证,但脉又变为浮缓,且身也不痛了,说明病有可能由太阳伤寒退往太阳中风方向,也可能是往太少阴方向发展。此时还有身重,乍有轻时的情况,这说明尚未完全退入太阳中风或未完全进入太少阴,考虑到大青龙汤适合脉浮紧证,这里变为缓(阴证主静),如果能排除是进入阴病方向(无少阴证,因为太少互为表里),那么就可以确定尚在太阳伤寒内往太阳中风退阶段。身重说明毛孔还是没有打开,内部水汽无法排出,这是寒湿所致。故大青龙汤可与(这里的石膏就不是用来清热了,而是配合补充津液,因为脉缓了,防止麻黄消耗津液太过)。
 
那大小柴胡、大小承气、大小陷胸汤也是如此吗?
而谓伤寒,原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 伤寒。伤寒病,全身体痛而恶寒,多以太阳该之。故大青龙汤治风寒两伤之体痛。而不该之者,那就不为伤寒,而是太阳病,或太阳之为病了。金匮要略心典:痰饮 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病溢饮 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尤氏注:大青龙合桂麻去芍药加石膏,则水气不甚而挟热者宜之。倘饮 多而寒伏,则必小青龙为当也。在大青龙汤中,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于桂枝汤中剂量同。桂枝却是麻黄汤中用量。如此是不是防麻黄发其阳过甚。
 
最后编辑:
而谓伤寒,原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 伤寒。伤寒病全身体痛者多以太阳该之。故大青龙汤治风寒两伤之体痛。而不该之者,那就不为伤寒,而是太阳病,或太阳之为病了。
有趣的是,《辅行诀》中的小青龙汤与《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药物相同《辅行诀》中的大青龙汤与《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药物相同。
从后续的大小承气、柴胡、陷胸汤可知,伤寒论中“大”、“小 ”都是就病的深浅传递而言的,“大”指的是相对于“小”更深一层次的病。比如伤寒论中小青龙是风寒痰饮对应证,而大青龙则是寒久化热证(寒包火)。辅行诀里面大小则指的是药方大小和疾病复杂程度问题,比如小阳旦汤相当于桂枝汤,大阳旦汤相当于黄芪建中汤加人参。辅行诀中小汤所治为外感实证,大汤则是外感内伤兼治;小方汤证病程较短,大方汤证大多病情较重或经久不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