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分析古代文集中的判断句时,必须十分注意它的逻辑结构。
例如我假设一个判断句:“扁鹊者,华夏之人也。”这话本身没错。
而显然,这与“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是同一句型结构,也是同一逻辑结构。
那么,如果现在出个考题:“华夏之人是什么?”
必须回答:“扁鹊”,其它全都算错,是否荒唐至极?难道除了扁鹊,我们全都不是华夏人么?那还搞什么“华夏中医论坛”?
可见,如同“阴阳的道路”必须回答“左右”一样,其荒诞之处在于最基本的逻辑错误!
外国人说“中国没有逻辑”那是偏见,可中医学界自己就真的没逻辑可讲吗?不服者,且看《阴阳应象大论》相关原文: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
这句完整的话中具有多处判断句,但全都具有统一的逻辑句式,那就是“者”前的概念外延要比“者”后的概念外延小。
比如;
万物之上下不止于天地;
血气之刚柔不止于性别;
阴阳之道路不止于左右;
阴阳之征兆不止于水火;
“万物之能使”(运动)其概念也大于阴阳,阴阳只是稳态运动的两种动向,非稳态运动(混沌)不在其内。
或许有人会说:“血气之男女”的概念比“阴阳”要小吧?
不,这里的阴阳是狭义概念,(1)仅指性别;(2)是为八卦的震、巽两卦特征(后面将谈到)。
因为,一般说来,古人的行文习惯,很少出现两个相同的主语指代型判断。既然最后已经有“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中间又有“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那么,它到是万物之能使,还是血气之男女?对于古人来说,如果两个阴阳是同一概念,就属于明显的语言逻辑错误,不要以为古人没有逻辑!
因此,这两个“阴阳”不是同一概念,很显然,以“血气之男女”来说明者,比用“万物之能使”来说明者,其概念外延要小得多。这是联系上下文的逻辑分析所得,并非“夏器通”式的胡猜。
从行文过程来看,作者首先说明了阴阳有上下的动向,再说明了阴阳有刚柔的动向(前后动向?),再说明了阴阳有左右的动向,再用水火来表达阴阳运的的收聚与发散特征,最后又强调阴阳主使一切运动。以此来看,观点十分明确,阴阳的道路根本不止左右,哪里都有!古人逻辑如此明显,现在之人反倒退化成了“逻辑盲”乎?
当然,如果遍查内经其它文章,另有说法的也是不少,这基于内经实有多人编写,各篇之间自然也就存在不同意见。
比如,《五运行大论》便说:
“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
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这里所描述的是“五运六气”,与《阴阳应象大论》并非同一客观对象,或者说“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引用的文句也是“断章取义”,抽掉了“血气之男女”、“阴阳之征兆“与”万物之能使“,可见大相庭径!为了紧扣主题,这里不做旁论。
那么,与《五运行》的引用相比,《阴阳应象》为什么会多出“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三项?这是因为,《阴阳应象大论》的这些观点,其实是从《易经》八卦当中移裁过来的。
且看:
浏览附件93142
《易经》对于先天八卦空间方位特征的说明文字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博,水火相射”。
所以,
(1)天地定位。八卦之中,由乾卦和坤卦确定总体方位,就是阴阳应象所说的“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2)风雷相博。《易·说卦》 :“震一索而得男,巽一索而得女”,意为:风雷者,天地之子女也。
到了《内经-阴阳应象》这里,就转而成为“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这中间的“阴阳”其实特指血气的风雷之性:既可柔若轻风,又可刚如迅雷。
(3)山泽通气。山泽即艮、兑二卦。而既言“通气”,当然就得有道路。山泽者,天地之通道也。而到了《内经-阴阳应象》这里,也就衍化成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或许这位内经作者一时想不出山泽对应于人体应该怎么说,因八卦图中泽在左上,山在右下,便照搬直叙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图中兑于左者偏上,亦可代表“左升”,艮于右者偏下,亦可代表“右降”。迷惑中医千百年的“左升右降”便以此而来(但其实远古八卦所表达的并非平面,而是三维立体空间!)
浏览附件93143
(4)水火相射。图中可见,天在上,地在下,相互处于对角线;火在上,水在下,相互也处于对角线。水火与天地,均可表达阴阳性状,不可偏坦于任何一方。这便成为《阴阳应象》的“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至此八卦全都说完,既无增项,也无漏项。若说《阴阳应象》不从易经中来,岂有如此巧合?
(5)“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易经八卦的每个卦象都有三道笔划,有的是直线,有的断线,直线为阳,断线为阴。而《易》所表达的,就是宇宙变化模式,易者,运动变化也。所有的变化取决于三个方向(X、Y、Z轴,也可称为太、少、厥之轴)的阴阳。其中,
最底下的笔划称为“底爻”,也即“太轴”,其阴阳表达收聚与发散(在天之道)。比如火是发散的,其底爻便为直线(阳);水是收聚的,其底爻便是断线(阴)。
最上面的笔划称为“上爻”,也即“少轴”,其阴阳表达升浮与沉降(在地之道)。比如火是上升的,其上爻便为直线(阳);水是沉降的,其上爻便是断线(阴)。
在中间的笔划称为“中爻”,也即“厥轴”,其阴阳表达定向前进与停止不前(在人之道)。比如火是停止不前的,其中爻便为断线(阴);水是定向前进的,其中爻便是直线(阳)。
《易-系辞》说:“在天之道,曰阴曰阳;在地之道,曰柔曰刚;在人之道,曰仁曰义。”这里说的就是阴阳在三维立体空间的方向变化。
A)在天之道,曰阴曰阳。这是宇宙空间的原始阴阳,称“太”,各向同性地收聚与发散。在没有引力的太空之中,这种收聚与发散就是圆形的火球。
B)在地之道,曰柔曰刚。这是原始阴阳遇到下方引力而形成的衍生阴阳,称“少”,在收聚与发散的基础上,变生出了升浮与沉降两个矢量。这使得原始的火球变为向上的火苗。为什么称为曰柔曰刚?柔者下伏,刚者上亢,以此指代引伸少阴少阳。
C)在人之道,曰仁曰义。这又是一指代引伸之义:仁者谦退,义者勇进,所谓“曰仁曰义”其实便指前后进退,这主要是生物特有的现象,所以称为“在人之道”。
好了,需要注意的是“三阴三阳的空间占位与空间退让”。就阴阳发展来说,一开始的太阴太阳,各向同性地收聚与发散,是占有全部空间方向的;而少阴少阳出来之后,占有了空间的上下方向,太阴太阳便还剩四周;当厥阴厥阳再出现的时候,四周的前后方向又被其占有,原始的太阴太阳还剩下什么方向了呢?左右!在天之道的原始阴阳,在空间变易之后,上下前后给儿孙之辈瓜分去了,竟然只剩下了左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这就是另一种解释,而且似乎这才是最终正解?没有任何一个古人和今人能够想到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