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说要统一标准。认为中国的这些东西近代开始落后于西方。我觉得这个问题恰恰是很多中医人的通病。想标准化。想有套路。想一劳永逸。仅在我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的结论目前还是,没有标准,只有理论。所有复杂系统都不可能有套路来解决问题。如果不介意中间的治疗过程,那么慢性病的治疗是开放性的。你可以天马行空。只要把邪气祛除就行。内经的用药在阴阳应象里就有选择。不单单是五味选择,四气原则也很重要。而从本经来看,更是形质色性等等种种皆有效用。
中医的有效性,仍然是思维方式的胜利。使用方法必须在思维方式指导之下。所以,搞懂阴阳,同一味药,同一个方,别人用了没效,结果一个服药方式的改变就能效果斐然。
医学的下一次飞越,还是得靠科技,基础物理的突破才是所有学科大飞跃的前提。
别浪费脑力了。
除了下面这个论断,其他的观点基本认同。我想了想,确实难回答。首先,庄子的齐物论得懂。其次,得知道医学发现历程。最后,实践得多。这三样都了解得差不多才能理解为何标准没用,经验没用,一切得靠悟性。流传最广延续最久的书就是金标准。有的人提出了一些理论,煊赫一时,不出几十年,淹没于时间。为何?三四十年前的人和现在一样吗?古人和现在的人的体质又一样吗?气候一样吗?保暖程度一样吗?脑力和体力活动一样吗?得的病能一样吗?你怎么判断你得到的经验是符合真理的?看疗效吗?内经有运气理论,后人发现不好用,陆懋修又开发出六百年还是九百年一换的大运气。有用吗?有用,却也没用。楞严经里有个以手指月的例子。庄子的南华经也过去两千年了,可人类还是只看手,别人让他看月亮时,他却拒绝了。学经典的文字是手,经典的内涵是月。试问,有多少忘了手而去理解月的人呢。送给有缘人。
医学的下一次飞越,还是得靠科技,基础物理的突破才是所有学科大飞跃的前提。
每一代人的生命,都会经历从“出生->小孩->成年->老人->死亡”的全过程的轮回。
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和亲身实践,都会经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全过程的轮回。
所以,如同田径赛接力棒的传递需要“跟跑”一样,文化的传承和科技的发展,都不可能实现“一步一个台阶”式的“无缝对接”,只能在“循环往复”中“螺旋式的上升”。
对于前人留下的“文化、哲学、科技”遗产,只有“不断的温习才能理解,反复的实践才能感悟”,认知的“重复”和“弯路”是“文明的薪火传承之路”上难以避免的。
有幸的是人类是一个群体,在任何一个短暂的时间点上,我们就可以观察、认识、思考、和规划人生未来的整个过程。
从小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回顾和总结自己的过去,从同龄人身上我们可以欣赏和借鉴生命的多样,从老年人身上我们可以预见和谋划我们的将来。
就像一个科学家也是普通人,只有不足百年的生命长度,却可以观察和认知“恒星从星际气体、到星云、到原始星、到主序星、到红巨星、最后到白矮星(中子星、黑洞、星际物质)的整个演化过程”。
因为我们在一个瞬间所能观察到的宇宙,也是“天体无数、星光璀璨”,他们有的正在诞生、有的正是如日中天、有的正在走向衰亡。
不好意思,又把话题扯远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