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内经一处出现错误。或可以理解,但多处出现一致的。就要排除错简。有空读一下至真要大论。同样是一篇五味用药的经典如果从五行完备性来说,辅行诀理论是最完整的。我们将补泻助各味列表如下:
浏览附件93000
其中括号里是内经中记录的与辅行诀中不同的文字,其他都是相同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辅行诀和内经补味都一致,不同的地方在于泻味和助味。我们来看一下各脏补泻诸味的顺序。以补味为标准,“辛咸甘酸苦”为五行依次相生的顺序。泻味按照辅行诀记录来看,是“酸苦辛咸甘”,也是五行依次相生顺序(即补味的一个循环排列)。内经泻味的记录则是“酸甘苦辛咸”,这不是五行顺序相生规律,而是反序相生的序列。
再看助味,前面三个辅行诀和内经都是“甘酸苦”,它们是五行相生顺序,因此按照这个规律,后面应该是辅行诀记录的“辛咸”而不是内经中的“苦辛”。
既然补味和助味都是五行相生顺序的某个排列,那么泻味很大可能也是相生顺序的某个排列,或者是相克顺序排列——若是前者,那就是辅行诀的记录,若是后者,那么应该是“酸辛甘苦咸”,而不是内经记录的“酸甘苦辛咸”。
由此可见,内经记录是有错简的可能。
你说的没错,也就是说多出出现同样抄写错误的概率应该非常小才对,但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是,内经流传的版本是原版的。要知道,《素问》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少缺失和错误,而传世本也有很多。其中王冰对《素问》传世本进行了篇卷的较大调整和文字的校注增删,并补入了七篇大论,即《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政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七篇大论(因为都有大字,故称之)。如果内经一处出现错误。或可以理解,但多处出现一致的。就要排除错简。有空读一下至真要大论。同样是一篇五味用药的经典
内经与辅行诀不同之处在于:如果从五行完备性来说,辅行诀理论是最完整的。我们将补泻助各味列表如下:
浏览附件93000
其中括号里是内经中记录的与辅行诀中不同的文字,其他都是相同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辅行诀和内经补味都一致,不同的地方在于泻味和助味。我们来看一下各脏补泻诸味的顺序。以补味为标准,“辛咸甘酸苦”为五行依次相生的顺序。泻味按照辅行诀记录来看,是“酸苦辛咸甘”,也是五行依次相生顺序(即补味的一个循环排列)。内经泻味的记录则是“酸甘苦辛咸”,这不是五行顺序相生规律,而是反序相生的序列。
再看助味,前面三个辅行诀和内经都是“甘酸苦”,它们是五行相生顺序,因此按照这个规律,后面应该是辅行诀记录的“辛咸”而不是内经中的“苦辛”。
既然补味和助味都是五行相生顺序的某个排列,那么泻味很大可能也是相生顺序的某个排列,或者是相克顺序排列——若是前者,那就是辅行诀的记录,若是后者,那么应该是“酸辛甘苦咸”,而不是内经记录的“酸甘苦辛咸”。
由此可见,内经记录是有错简的可能。
就事论事,比如上面说的心脾肺肾,各自虚实该用何味补何味泻?是按内经来还是辅行诀来?或者你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分享一下。
要是《素问》有民间有流传其他更早版本的就好了,可以对照看看错误之处在哪。不然真的有妨理解,遗殆不止。内经与辅行诀不同之处在于:
内经: 酸-木 苦-火 甘-土 辛-金 咸-水
辅行诀; 酸-金 苦-水 甘-土 辛-木 咸-火
也就是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不同。内经补泻与五行排列很杂乱,辅行诀则排列很规整。
读过辅行诀的应该都明白,无需多说,临证应用自当以辅行诀为准则。
举例来说:内经泻心以甘,好像找不到适当的药物,也没见合适的方剂,若以辅行诀泻心以苦,则黄连 栀子等摇笔可来,泻心汤,茵陈蒿汤铺纸暨得。
由此可知,内经五脏补泻方法有些与临证治疗不符,错简的可能性很大,即使确属原文,吾辈当实事求是,不能以古简经文生搬硬套。
不要忘了我在8楼回复的内容,表明我并未坚定一定就是辅行诀正确的立场。这才导致我提出“可能是补泻”定义不同导致内经和辅行诀论述不一致。而你用哲学概念“体用”来定义补泻(体补用泻)。本想进一步讨教,你却置之不理,直接说什么补不足泻有余 。于是想让你就具体脏而谈补泻(而不是泛泛而说什么“补不足,泻有余”这种谁都知道的话)。然后你一直不回答,因此补泻定义未能确定之前,我只能从列表顺序上进行观察规律进行不完全归纳。“就事论事”?玩“五行五脏”与“五味补泻”的“逻辑拼盘”,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哲学是对科学实践的理论总结,价值在于指导科学实践,纯五行生克哲学上的推演没多大实际用处。
从“五行生克”上来“推演编排”五味与五脏之间的“补泻”关系,
不如从阴阳(营卫|气血<如楼上十三刀老师所言>)的化生上来判别五味对五脏的补泻。
甘辛化阳、甘酸化阴,皆促进“阴阳(营卫|气血)”的生成,所以“甘、酸、辛”三种味道属于“补味”。
苦能降火下气,咸能软坚散结,皆致使“阴阳(营卫|气血)”的耗散,所以“苦、咸”两种味道属于“泻味”。
营卫(气血|阴阳)生成于中焦脾胃,布散于上焦心肺,纳藏于下焦肝肾。
甘味滋养,辛味发散,酸味敛藏,故“甘+辛”补脾心肺(如小建中汤),“酸”补肝肾(如肾气丸)。
苦抑阳气,咸软阴结,故苦和咸可泻五脏;心生君火,肾为水主,故苦尤泻心(泻心汤、黄连阿胶汤),咸尤泻肾(泽泻汤、牡蛎泽泻散)。
个人浅见,仅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