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集解》补遗:《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

生气通天论57.jpg

[FONT=仿宋]【筋脉横解】程士德说:横,放纵。解,通“懈”,松弛。经脉横解,筋脉纵驰不收。

【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森立之说:案:已有风邪伤肝,而饱食则脾土实,而乘肝木。故筋脉横解,血液下流。在肠中襞积不通,遂为痔疾下血之证也。凡筋脉皆是纵理通行,今肝气不顺理而妄行,故筋脉中之血,横散溃解,畜在肠中而渐下也。肠澼者,谓肠中之气襞积不通也。《太阴阳明篇》云:“下为飧泄,久为肠澼。”《大奇论》云:“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心肝澼亦下血。”据此,则“肠澼”二字联语,谓病机而非病名。此云:“肠澼为痔。”《通评虚实论》云:“肠澼便血,肠澼下白沫,肠澼下脓血。”并非病名明矣。唯杨上善注《太素》云:“澼,音僻。泄脓血也。”恐非古义,何以知然?《太素·阴阳杂说》云:“阴道虚,肠辟死。”杨注:“肠辟叠死。”《阴阳别论》载此文,亦作“肠辟”,而《新校正》云:“全元起本辟作澼。”共可徵古作“肠辟”,而杨注尚传古义。王冰注《阴阳别论》云:“肠开无禁。”是以开训辟,非其训也,不可从也。《灵·根结篇》“肠胃(亻聶)(键盘无此字,需造这个字)辟”,《太素》作“攝”,《甲乙》作“懾”。盖“肠胃(亻聶)辟”者,谓肠中不舒畅而缩襞。虽云“肠胃”,实专指肠,犹“脾胃者仓廪之官”,专谓“胃”之例也。

胡天雄说:肠澼二字,后世多作痢疾解,唯马云:“筋脉横解而不属其肠,日常澼积,渐出肛门而为痔。”张山雷云:“以滞下之病而名肠澼,颇难索解。今按辟有积聚之义,此病实因肠有积聚使然,幸仿宋在此处有一不加水旁之辟字,而命名之义昭然若发蒙。”天雄按:因饱食而澼积,因澼积而为痔,理有可通。考《内经》论肠澼者,凡十余处,唯《阴阳别论》“肠辟死”作“辟”,据林校、全元起本仍作“澼”,顾从德翻宋本,此处亦作澼,不作辟。则全部《内经》皆作“澼”也。此处可作澼积解,其他如《灵·论疾诊尺》篇“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澼”,则非其义。《太素》作“夏生飧泄肠澼”,又“肠澼为痔”,亦作“澼”,他出则多作“肠辟”。

金栋按:肠澼,亦作肠辟。《内经》全书“肠澼”共见14次,“肠辟”1次,“澼”1次。因《素问·通评虚实论》有“肠澼便血、下白沫、下脓血”和《素问·大奇论》有“肠澼下血”等文字描述,使“肠澼”有了“便血、下白沫、下脓血和下血”的症状。因痢疾一病,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等症状,所以才有了“肠澼”系现今痢疾之古称。肠澼,《内经》他处或可作“下痢便脓血”等肠道病变而解,而《素问·生气通天论》“肠澼为痔”中之“肠澼”,根据经文旨意,不宜作“下痢便脓血”而释,应作“肠中澼积”解。

澼,同辟,通襞,音闭(bi)。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辟,假借为襞。”襞,原指衣服上的皱褶,引申为叠积。襞(辟)积连字,系叠韵连绵字,表示一个整体之义,义为重复、郁积、积聚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高世栻说:“辟积,重复也。”肠澼,即肠中澼(辟)积,指肠中气血积聚、壅滞。澼,《内经词典》说:“通辟,气血积滞。”故马莳、张山雷、森氏说、胡氏说等所说为是。与上句“筋脉横解”亦相吻合。

筋脉,《内经》全书共见16次,指筋与血脉、经络,此处单指脉络,即今之静脉血管。《内经》别处亦有类似记载,如《灵枢·水胀》说:“鼓胀何如?……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筋,《太素·卷二十九·胀论》作“脉”。腹筋(脉),指腹部青筋脉络,即今之腹部表浅的静脉血管,成语有“青筋暴露”可证。青筋,指表浅的静脉血管,因色青而名,即浮络也。《现代汉语词典》:“青筋,指皮肤下可以看见的血管。”又《灵枢·九针论》说:“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筋脉,《素问·血气形志篇》作“经络”。

横解,即横懈,指松弛、弛缓不收,引申为扩张、曲张。筋脉横解,即静脉曲张也。饱食,指暴饮暴食、饮食不节、过量等。饱食后,肠胃横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导致肠胃功能紊乱,静脉曲张而失去正常功能(筋脉横解而不属),大肠气血积聚、壅滞(肠澼),下注(渐出)肛门而为痔。如此,始合“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之经旨。

此段经文主要论述了痔疮等肛肠病变的病因(饱食)、病机(筋脉横解、肠澼)。肠澼,即肠中澼(辟)积, 指大肠气血积聚、壅滞,非专指下痢便脓血之痢疾病。

(亻聶)辟,通“聂辟”,即皱褶、缩短之义。喻僻(辟)积不舒展。《素问·调经论》“虚者聂辟气不足”,其“聂辟气不足”,正短气不足。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四·释诂》中释“聂辟”为“短”义,正引《调经论》此句作书证。[/FONT]
 
[FONT=仿宋]【因而大饮,则气逆】森立之说:案:大饮者,非专云酒,谓凡酒浆之属也。既有风邪客于内,因而大饮,则其水留滞肺部,为上气咳逆也。气逆,即上气咳逆之略言。犹《本草经》省“肠澼泄利”云“肠泄”之类耳。“大饮”与“饱食”相对成文。

程士德说:大饮,一指饮酒太过,酒味辛,入肺,太过反伤本脏,即后文所谓“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肺伤则失其肃降之职故气上逆。《素问直解·卷一》:“因而大饮,风邪未去而过饮也。酒气先行肺主之皮毛,不由脾气之散精,脾肺不交,则气逆也。”一指饮水太过,津液敷布失常而致气逆。《素问集注·卷一》:“夫饮入胃,脾为输转,肺气通调,肺主周身之气,气为邪伤,而复大饮,则水津不能四布,而气反逆矣!”

金栋按:“气逆”又何尝不是胃气上逆?非为“肺气上逆”之一端耳![/FONT]
 
[FONT=仿宋]【强力】胡天雄说:王云:“强力入房也。”吴、张并从王注。马云:“过于强力。”志、高谓:“强用其力。”基本上同意马说。简《识》据下文有“肾气乃伤”句,以为“王注似为得”。考《邪气藏府病形》篇云:“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则伤肾。”就知道“强力”当包括二者而言,故下文有“高骨乃坏”之语。王、马两家之注,各有得亦各有失。

程士德说:强力,一指劳力过度;一指房劳太过。[/FONT]
 
[FONT=仿宋]【高骨】森立之说:犹云大骨,斥身中诸大骨而言也。

程士德说:一指腰间高骨,即髂前上棘;一指耻骨。

郭霭春说:顾观光说:“此指腰间脊骨之高者,自第十三节至第十六节皆是。”

金栋按:依顾氏说,则程氏说“髂前上棘”、“耻骨”皆不当,因皆不位于腰部。顾氏所本当为沈彤(1688~1752)《释骨》。[/FONT]
 
[FONT=仿宋]【阳密乃固】胡天雄说:《诸病源候论》、《太素》均作“阴密阳固”,全元起本未见,《新校正》有按语,知《素问》在隋唐以前,至少有两种传本,王冰次注《素问》是以全本为蓝本的。据下文有“阳强不能密”句,则王注本义胜。阳密之义,张云:“阳气闭密于外。”天雄按:张注误。密,是“蛰虫周密”、“君子固密”之密。密者,是密藏于内,与后文“阳秘”是同义词。如理解为“闭密于外”,则后文“阳强不能密”就说不通了。阳气闭密于内,说明五藏精气充足,精足而后生命的根基才能巩固,是即阳密乃固之义。盖阳即精气,阴即形体,精气和形体的紧密结合,标志着机体的健康无病。明乎此,则后文“阴平阳秘”、“阴阳离决”各义就可迎刃而解了。[/FONT]
 
[FONT=仿宋]【两者不和】胡天雄说:和与合同义,不和即不合。合,指阴平阳秘;不合,指阴阳离决。古人论阴阳,以两者统一则治,对立则病,两者不合,即对立也。王注以房中家言释医经,未确。

郭霭春说:不和,是说偏胜,指阴阳偏胜。[/FONT]
 
【若春无秋,若冬无夏】高世栻说:如阴不胜其阳,而阳气胜,若春无秋矣;阳不胜其阴,而阴气胜,若冬无夏矣。
 
[FONT=仿宋]【圣度】森立之说:案:《四气调神》云“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又云“道者圣人行之”,本篇亦云“圣人陈阴阳”,此云“圣度”,并同义。

程士德说:指圣人调摄阴阳的法度。《素问吴注·卷一》:“能于阴阳而和之,则圣人陈阴阳之法度也。”[/FONT]
 
[FONT=仿宋]【阳强不能密】森立之说:案:上文所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与此同义。《太素》“阳”、“密”二字无,恐误脱也。

胡天雄说:阳气强于外而不能密藏于内,则外亢内虚,阴中无阳,故下文曰“阴气乃绝”。此阴即指五藏,五藏之阳即是精气,亦即阴气。阳强不能密和前文“烦劳则张,精绝”义同。[/FONT]
 
[FONT=仿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森立之说:案:《上古天真》所云:“精神内守,精神不散。”本论所云:“圣人传精神”皆与此同义。

胡天雄说:《太素》无此两句。王云:“阴气和平,阳气闭密,则精神之用,日益治也。”马云:“彼之阴气得其平和,此之阳气知所秘密,则精神乃治。”天雄按:古代以男女交会,谓之合阴阳,文中有“两者不和”之语,故王、马两家于此,皆以男女为释,其实非是。古代养生家强调人体的健康与长寿,来自于精气与形体的紧密结合,《吕览·尽数》:“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即此之类,《内经》是医学书,故其说较具体。此处阴平指五藏和平,未受邪气伤害;阳秘是阳气秘藏,精不外泄。阴气和平,阳气秘藏,精气安乎形体之内而获健康长寿之效。五藏为藏精气之大本营,藏之所以供一身之用,五藏精气充足,则周身生机旺盛。此即所谓精神乃治。精神、精气、神气,在古代皆同义而无别,阴平阳秘即指精气和形体的紧密结合。

程士德说:阴平阳秘:《读古医书随笔》认为:“平”、“阳”二字误倒,当乙转。阴平阳秘,当作阴阳平秘。方与下文“阴阳离决”为对文。阴阳平秘,即“阴阳清静宁谧”。否则,阳气烦劳则张,阴气躁则消亡。[/FONT]
 
[FONT=仿宋]【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森立之说:案:前文“阴平阳秘”之反对,即谓为天地否之象。王注非是。上文所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病久传化,上下不并”,与此同义。

胡天雄说:王云:“若阴不和平,阳不闭密,强用施泻,耗损天真,二气分离,经络决惫,则精气不化,乃绝流通也。”天雄按:王注误以房中家言释此处之阴阳,以为此节所言,乃“阴阳和合之道”,因而以“强用施泻,耗损天真”释阴阳离决,显得牵强之至。盖文中既无“强用施泻”之辞意,而“强用施泻”亦不致遽变阴阳离决,徒然自创前提,增文为释,不足取也。阴阳离决即阳气不能密藏于五藏,造成精气和形体的分离,五藏无阳,故曰精气乃绝。即《灵·本神》所谓“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也。自“风客淫气”至此,经文从正反两个方面讨论五藏精气之存亡。

金栋按:《集解》上句引王冰说及引《千金方·房中补益》,本句又引《房中补益》来解释这句话,实属不当,胡氏上文已驳其非。可从。[/FONT]
 
生气通天论58.jpg

[FONT=仿宋]【露风】丹波元简说:马云:“此上文见雾露之谓,王注以露为裸体者,非。”志云:“露,阴邪也。风,阳邪也。在天阴阳之邪,伤吾身之阴阳,而为寒热病矣。”张云:“因露于风者,寒邪外侵,阳气内拒,阴阳相搏,故生寒热。”简按:张注与王意稍同。

森立之说:案:风邪侵肌表,则发恶寒发热之证也。王注可从。露,是发露、暴露之义。王、张二氏为得矣。马、吴、志聪以为雾露,非是。

胡天雄说:“因于露风,乃生寒热”两句,后世注家或以之接“阴气乃绝”句下,或属于“春伤于风”句上,要之,此有韵之文,“热”字与上文之“绝”,下文之“泄”,古韵皆在灰部。《绍识》以露风为劳役疲惫而乘风凉,以寒热为虚劳寒热,未确。露,是《岁露论》之露,据《官能》篇“是得天之露”,杨注云:“天露者,岁之八正虚邪风雨也。”张云:“天之风雨不时者,皆谓之露。”是露风即邪风,指病因。寒热是症状,指邪气在表。《脉要精微论》所谓“风成为寒热”也。

金栋按:露,乃露水潮湿之邪气,阴寒之属。感受风寒之邪而发热,临床观察,未必皆因暴露身体而罹患,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矣,故王注“露体”、森氏说“暴露”等皆不可从。胡氏说为是。[/FONT]
 
[FONT=仿宋]【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王冰说:风气通肝,春肝木旺,木胜脾土,故洞泄生也。

张介宾说:春伤于风,木邪胜也,留连既久,则克制脾土,故为洞泄。

金栋按:历代注家多以五脏附五行胜克(相乘)来解释这句病理,即肝木乘脾土,致脾虚失运,水谷下注肠道而为腹泻。然临床是否皆如《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与《灵枢·论疾诊尺》所说“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澼”,即夏季之腹泻是否与春季受风有关?则全然不顾。[/FONT]
 
[FONT=仿宋]【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王冰说:夏热已甚,秋阳复收,阳热相攻则为痎疟。

张介宾说:夏伤暑邪,若不既病而留延至秋,寒郁为热,故寒热交争而为痎疟。

金栋按:如果不参以西说(现代医学),经典的解释则会永远模糊下去。试问:秋季之疟疾,与夏暑有关吗?现代医学认为,疟疾是经按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故《集解》引余岩说“所以多于秋者,以秋多蚊故。疟,蚊所传授也”,甚确。[/FONT]
 
生气通天论58.jpg

生气通天论59.jpg

[FONT=仿宋]【秋伤于湿,上逆而咳】王冰说:湿,谓地湿气也。秋湿既胜,冬水复旺,水来乘肺,故咳逆病生。

丹波元简说:张云:“湿土用事于长夏之末,故秋伤于湿也。秋气通于肺,湿郁成热,则上乘肺金,故气逆而为咳嗽。”简按:《溯洄集》云:“湿乃长夏之令,何于秋言?盖春夏冬,每一时各有三月,故其令亦各就其时而行也。若长夏则寄旺于六月之一月耳,秋虽亦有三月,然长夏之湿令,每侵过于秋而行,故曰秋伤于湿。”秋令为燥,然秋之三月,前近于长夏。其不及则为湿所胜,其太过则同于火化,其平气则又不伤人。此经所以于伤人,止言风暑湿寒,而不言燥也。或问余曰:五运六气七篇所叙,燥之为病甚多,何哉?余曰:运气七篇,本非《素问》原文也。余今所推之义,乃是《素问》本旨,当自作一意看。此当只以秋发病为论,湿从下受,故于肺为咳,谓之上逆。夫肺为诸气之主,今既有病,则气不外运。又湿滞经络,故四肢痿弱无力,而或厥冷也。《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冬生咳嗽”,既言过时,则与本篇之义颇不同矣。简按:安道此论极精,兹揭其要。当熟玩全篇。

金栋按:以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脏(肝、心、脾、肺、肾)附五行之归类(同气相求)而言,当如喻氏《医门法律》所说“秋伤于燥”,这成熟的说法,见于运气七篇大论。赵洪钧先生说:“‘九篇大论’之外的外邪说,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最系统。即所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该篇总结外因为风、寒、暑、湿四种,已是受五行说启发,相当进步了。其中秋(金)为什么不和燥联系,从而使外因与五行合拍呢?这是用定型的观念苛求旧说。试想金和燥是很难挂钩的。又何况与四时难相应呢!”(《内经时代》)然历代注家皆百方弥缝以维护经旨。殊不知,四时为了附五行、五脏而人为地加上一个长夏,结果导致“四时之气,更伤五藏”推演的不那么合理!因为本是一年四季,每季各三个月,突然加上一个长夏,这时间问题就不均等了,结果出现了矛盾的说法,一是农历六月为长夏,一是每季之末各十八天为长夏。依常识而言,秋季无论感受了哪种外邪,若伤了肺,皆会出现“上逆而咳”的表现,并非由于“邪气留连”之故。但受“五行说启发”,为了与五行之推演配合,而说“秋伤于湿”,可湿又不是秋之时令,结果出现了矛盾。[/FONT]
 
[FONT=仿宋]【痿厥】胡天雄说:杨云:“至冬寒湿变热,四肢不用,名曰痿厥。”天雄按:厥本义为气逆上之病,又有蹶字则是足疾,两字音同形似,故古书常混用而无区别。尸厥是气逆上之病,而《史记》作尸蹶;痿蹶是足疾之证,而《素问》作痿厥。《吕览·季春纪》:“郁处足则为痿为蹶。”即蹶为足疾之证。此痿厥与洞泄、痎疟、温病并列,则即足疾一病,非痿与厥为二病也。杨注四肢不用,亦未切。

程士德说:古病证名称,此为复词偏义,义偏于痿,即指痿证。《太素·调阴阳》杨上善说:“至冬寒湿变热,四肢不用,名曰痿厥。”王冰:“湿气……外散于筋脉,则痿弱也。”

金栋按:痿厥,又见《四气调神大论》补遗。[/FONT]
 
[FONT=仿宋]【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张介宾说:冬伤寒邪,则寒毒藏于阴分,至春阳气上升,新邪外应,乃变而为温病。

金栋按:此即后世“伏邪温病”的理论导源。

【春必温病】胡天雄说:天雄按:作病温,文意自胜。《太素》作“春乃病热”。但据上文洞泄、痎疟、痿厥皆是病名,则此处温病当是有意安排以期与上文保持一致。

金栋按:温病与病温意思相同。温病是一个名词;病温则是两个名词连用,其中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病,罹患之义,用如动词,即患病。病温,即患温病。[/FONT]
 
[FONT=仿宋]【四时之气,更伤五藏】森立之说:案:以上并谓四时之气留连,互相伤害五脏之气也。《金匮真言论》所云“触五脏邪气发病”者是也。更,是更互、更番之更也。

郭霭春说:“更”应依《太素》作“争”,属上读。杨上善说:“风寒暑湿四时邪气争而不和,伤五藏也。”

金栋按:更,《说文》:“改也。”更改、更换,即王注“递相”、张注“迭相”之义。四时之气风暑湿寒,迭相而侵害五脏。然时有四而脏有五,故以五脏言之,缺长夏之脾(湿);以四时言之,缺秋令之(肺)燥,而成本篇与《阴阳应象大论》、《论疾诊尺》篇经旨之说。若以此附五行之说,虽“受五行说启发”,亦不成熟之推演。如《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接下文就有“四时之气,更伤五藏”与本段相同的四句三十二字之内容。[/FONT]
 
生气通天论60.jpg

[FONT=仿宋]【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胡天雄说:阴指形体,具体指五藏。五藏为五味生成,故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阳应象大论》已具体指出“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

程士德说:阴,此指藏蓄阴精之五脏。本,本源,在,介词,相当“于”。五味,指饮食物酸、苦、甘、辛、咸,在此借指饮食物。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五脏所藏阴精,本源于饮食,即饮食物化生人体五脏所藏之精。[/FONT]
 
[FONT=仿宋]【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森立之说:案:王氏以五宫为五脏之别名,似是。但他书所未见,未能无疑也。(眉)《黄庭经》以五脏及胆,称之宫。

胡天雄说:五宫即五藏之宫。因为五藏为精神魂魄之所居,故曰五宫。“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即下文所云。王云:“正为好而过节,乃见伤也。”[/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