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集解》补遗:《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

[FONT=仿宋]【烦则喘喝】胡天雄说:王训烦为烦躁,张训喝为“大声呼喝”,均不可从。时贤史常永训烦为劳,实得其义。喘喝,言喘之有声,《经脉》篇所谓“喝喝而喘”即是。《本神》“实则喘喝”,《本藏》“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刺节真邪》“大气逆上。喘喝坐伏”,《金匮·血痹虚劳》“其人疾行则喘喝”,皆指喘喝有声音。

【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森立之说:[张]暑有阴阳二证,阳证因于中热,阴证因于中寒。此节所言,言暑之阳者也。案:多言者,谵语之谓。《说文》:“詹,多言也。”《热论·音释》:“谵,之阎切。多言也。”可以证矣。喝者,呼气有声也。喘者,吸气有声也。(眉)喝,哮也。谓水鸡声也。

程士德说:烦,躁扰不宁。喘喝,喘息而喝喝有声。暑迫心肺,故烦躁喘息而喝喝有声。《素问集注·卷一》注:“气分之邪热盛,则迫及所生。心主脉,故心烦。肺乃心之盖,故烦则喘喝也。”“壮火之气衰”,暑耗气阴,故安静嗜卧而多言。《类经·疾病类·五》注:“若其静者,亦不免于多言,盖邪热伤阴,精神内乱,故言无伦次也。”《伤寒论》210条说:“……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FONT]
 
[FONT=仿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丹波元坚说:朱震亨曰:“夫寒邪初客于肌表,邪郁而为热,有似燔炭,得汗则解,此仲景麻黄汤之类是也。

森立之说:案:据前后文例,则汗出而散者,盖谓汗出而阳气浮散竭绝,非谓治法也。凡暑邪多侵脾胃,故甚则肌热如火,大汗如雨,阳气煎迫,津液枯涸。古方白虎加人参汤,后世清暑益气汤,是其治也。

胡天雄说:王注《热论》“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条云:“暑病当与汗之令愈,勿反止之,令其甚也。”注此云:“此重明可汗之理。”知王氏把“汗出”二字当作一种治法来理解。王非临床家,不知暑病身热自汗者,只宜清热,热清则汗自止,止汗固然不对,发汗同样是错误的。丹溪等人也把“汗出”作治法理解,但知暑病不宜发汗,因将此两句移至“因于寒”条下,以为因伤寒而发热,才能“汗出而散”。其实,上文“喘喝”、“多言”及下文“首如裹”、“软短”、“驰长”、“为肿”,都是在一定病因之下描述症状,不会独于此处突然提一治法,自乱其例。此两句应该是对上文“暑汗”二字机理的解释,说明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自我救济作用,与《举痛论》“炅则腠理开,汗大泄”义同。《太素》作“汗出如散”,是。古语“而”、“如”通用。

程士德说:《素问吴注》将此二句移于“因于寒”句下,可从。燔,焚烧之意。本句形容身体高烧如同燔烧的炭火,汗出之时,热随汗而外散。

“因于寒,欲如运枢……汗出而散”的文字错简问题。本段文字,历代注家看法不一。有的注家认为文字有错简,如《素问吴注》直接将“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三句移至“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之后……又说:“旧本欲如运枢至此三句,误在因于寒下。”……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生气通天论病因章句辨》中,将“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移至“因于寒”句下,并删去“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三句。按全篇和本段的文意,《吴注》的文字调整是比较合理的。因本段首论阳气的重要性及生理功能,次言阳气失常的原因,再论阳失卫外而感受寒、暑、湿、风四种邪气所致的病证。从生理到病理,由理论到临床,上下连贯一体,一环紧扣一环。若起居、生活没有规律,就会耗散人体阳气,以致卫外不固。至于“因于寒”则“体若燔炭”,得“汗出而散”,更是符合临床实践。因寒主凝敛,人体感受寒邪,则肌腠闭塞,卫阳失宣,郁而化热,故身热如燃炭。当此之时,汗法最宜,故云“汗出而散”。若果为暑邪所伤,本自汗多,安有再汗之理?故当从《吴注》。

金栋按:据森氏及胡氏分析,此句不当移于“因于寒”句下,应保持原文次序为是。程氏所说非是。[/FONT]
 
[FONT=仿宋]【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丹波元简说:朱氏《格致余论》云:“湿者土浊之气,首为诸阳之会,其位高而气清,其体虚。浊气熏蒸,清道不通,沉重而不爽利,似乎有物以蒙冒之。失而不治,湿郁为热,热留不去。大筋软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驰长者,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因于湿,首如裹,各三字为句,文正而意明。”高云:“大筋连于骨肉,软短则屈而不伸;小筋连于骨外,驰长则伸而不屈。”朱氏新定章句:“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因于气为肿。”云云。简按:马、张、志、高并循原文而释,吴及九达、薛氏《原旨》等,从朱氏改定。

丹波元坚说:《太素》此七句作“因于湿,首如裹攘,大筋软短,小筋驰张,弛张者为拘”二十字。坚按:《太素》盖属讹脱。

胡天雄说:胡澍云:“此言病因于湿,头如蒙物不瞭了耳。注:蒙上文为说。按:指王注。谓‘表热为病,当为汗泄之,反湿其首,若湿物裹之’,则是谓病不因于湿邪之侵而因于医工之误矣。”

金栋按:攘,除,祛除之义。

【大筋软短,小筋驰长】程士德说:二句为互文,意为湿热久留不除,大小筋脉或者收缩变短,或者松弛变长。

金栋按:互文,修辞术语。即把一个完整的意义拆开、分置,形式上是在连贯的语言里本当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上下文各出现一[/FONT]个而省去一个,解释时,要把两个词语合起来讲。(班兆贤著《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FONT=仿宋]【因于气,为肿】丹波元简说:张云:“卫气、营气、脏腑之气,皆气也。一有不调,皆能致病。因气为肿,气道不行也。”简按:高云:“气犹风也。《阴阳应象》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不言风而言气。因于气为肿者,风淫末疾,四肢肿也。”此注难从。震亨云:“脱简。”误。

丹波元坚说:《说文》曰:肿,痈也。《周官·疾医》注曰:“肿,疡痈而上生疮者。”先兄曰:“古单称肿者,皆谓痈肿也。若谓胕肿、水肿、浮肿者,水病也。”

胡天雄说:气字杨注为邪气,马注为水气,张为营卫脏腑之气,志为阳气,高为风气,胡漱为热气,众说纷纭如是。天雄按:《广雅·释言》:“风,气也。”可见古代风气二字可通用。详考文义,四个“因于”指四时之气,上文已言因于寒、因于暑、因于湿,则此处作“因于风”,实无疑义。因于风为肿者,如“面胕庞然”为肾风之类,高注为是。

程士德说:《素问直解·卷一》:“气,犹风也。《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不言风而言气。因于气为肿者,风淫末疾,四肢肿也。”风肿并非只见于四肢,周身亦可见肿,风客肌腠,营卫郁滞,故肿可见于头面四肢,然肿多兼有皮肤瘙痒。

金栋按:有比较才有鉴别,谁是谁非?明眼人一览便知!丹波氏否高氏之说,经胡氏考证及通过医理分析,可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FONT]
 
[FONT=仿宋]【四维相代】丹波元简说:高云:“四维相代者,四肢行动不能,彼此借力而相代也。”简按:马、张并以四维为四肢,是也。王注筋骨血肉,未允。志聪、汪昂并云:四时也,亦未详何据。《痹论》云:“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四维相代,与此同义。震亨以为衍文,误。

森立之说:案:四维,见《气交变大论》云:“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淫之复,其眚四维。”王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也。维,隅也。谓日在四隅月也。”又云:“其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王注:“四维中央,脾之主也。”据此,四维在乾坤则谓四隅,在人身则谓四肢也。此云“四维相代”,亦当斥四肢而言,必矣。王注以筋骨血肉解之,吴同。杨上善、张志聪引朱济公说,并以四时之气释之,非是。但滑、马、张、李、志、高、尤,并以四肢解,可从。

胡天雄说:杨注“四时之气,各自为守”;王注“筋骨血肉,互相代负”;朱丹溪以为衍文;马注“手足先后肿”;张注“四肢更迭为病”;志注“四肢之阳,交相代谢”;高注“四肢行动不能,彼此借力相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集注》朱济公引《至真要大论》“谨按四维,斥候皆归”,以四维为四时,近是。详考四维本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角,见《淮南·天文训》。此谓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冬春之交,即谓之四时也亦可。《庄子·则阳》已有“四时相代”之语。此节自“阳气者,若天与日”句起,至此告一段落,此两句是总结上文,非专指“因于气为肿”而言,全文始终是围绕“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一中心思想来立论的。总的意思是说,人体阳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如果起居如惊,神气浮越,致使阳气运行,失其常所,则外邪可随时侵袭,所以列举因于风、因于暑、因于湿、因于寒,说明四时之气,都可随时为病,伤人阳气。如果春、夏、秋、冬更迭受邪,这就是“四维相代”,就会招致“阳气乃竭”的严重后果。在文法上与上文“折寿而不彰”句遥遥相应。读汪昂注,义亦如此。

李今庸说:这里“四维”二字,不是一个词,和本书《气交变大论》中“其眚四维”的“四维”一词不同。所谓“四”,是指上文所说的“风”、“寒”、“暑”、“湿”等四种邪气;维,即“维系”。所谓“四维相代”,是说风寒暑湿等四种邪气维系不离而相互更代伤人。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体的阳气就乃告竭尽。

金栋按:《庄子·则阳》:“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指四时相互更迭,春夏生长,秋冬肃杀。胡氏之说甚确,李氏之说亦通。然若以五行四时之推衍,则四时之邪气春风、夏热(暑)、秋燥、冬寒与本节“风、寒、暑、湿”等四种邪气未尽相同。[/FONT]
 
[FONT=仿宋]【阳气者,烦劳则张】丹波元简说:王氏《溯洄集》云:“夫阳气者,人身和平之气也。烦劳者,凡过于动作皆是也。张,主也,谓亢极也。精,阳气也。辟积,犹积叠,谓怫郁也,衣褶谓之襞积者,亦取积叠之义也。积水之奔散曰溃,都,犹堤防也。汩汩,水流而不止也。夫充于身者,一气而已,本无异类也。即其所用所病而言之,于是乎始有异名耳。故平则为正,亢则为邪,阳气则因其和以养人而名之。及其过动而张,亦即阳气亢极而成火耳。阳盛则阴衰,故精绝,水不制火。故亢火郁积之甚,又当夏月火旺之时。故使人烦热之极,若煎迫然。厥,气逆上也。火炎气逆,故目盲耳闭,而无所用。此阳极欲绝,故其精败神去,不可复生。若堤防之崩坏,而所储之水,奔散滂流,莫能以遏之矣。夫病至于此,是坏之极矣。王氏乃因不晓都字之义,遂略去此字,而谓之若坏,其可乎哉!又以此病,纯为房患。以胀为筋脉(月真)(键盘无此字,需造这个字)胀,以汩汩为烦闷,皆非是也。”简按:《圣济总录》载人参散,治煎厥气逆,头目昏愦,听不闻目不明,七气善怒。人参、远志、赤茯苓、防风各二两,芍药、麦门冬、陈皮、白术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日再服。

丹波元坚说:先兄曰:“《后汉·班超传》:‘雄张南道。’注:‘雄张犹炽盛也。’盖此张字义相近。”

【烦劳则张】程士德说:烦,通“繁”,《释名·释言语》:“烦,繁也。”《字汇·火部》:“烦,不简也。”烦劳,即劳累过度。张,强盛,在此有亢盛的意思。烦劳则张,是指劳累过度,则阳气亢盛于外而失其所用。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森立之说:[张]人以阳气为生,惟恐散失,若烦劳过度,则形气弛张于外,精神竭绝于中。此说可从。

胡天雄说:俞樾云:“张字之上夺筋字。筋张、精绝两文相对,今夺筋字,则义不明。”天雄按:俞据王注有“筋脉(月真)胀,精气竭绝”之语,故谓“张字之上夺筋字”,此不明《内经》精气之义所致也。《内经》作者认为人体阳气,静则藏,藏则为精气;烦则张,张则为亢阳。绝者离绝之义,阳张于外则离于内,阳离于阴,使阴中无阳,故曰精绝,与后文“阴阳离绝,精气乃绝”义同。此张字与后文“阳强不能密”之强字义同。要之此条主语是阳气,作“筋张精绝”则“阳气者”三字为赘文矣。王履《溯洄集·煎厥论》释张字甚是,可参,唯不知精气内藏之义,以后世阳盛阴衰释精绝,为失当耳。

金栋按:《集解》据俞樾说依王冰注校补“筋”字,而径直将原文改为“烦劳则筋张精绝”,据胡氏分析,亦失当耳。[/FONT]
 
[FONT=仿宋]【辟积于夏】胡天雄说:《太素》以“精绝辟积”四字为句,“煎厥”作“前厥”,注云:“夏日阳气盛时,入房过多则阳虚起,精绝辟积,生前厥之病。”又云:“前厥即前仆也。”天雄按:杨注误以精为男性之精液,故以入房过多释烦劳;辟积之义,简《识》考证甚精,当从王本与“于夏”二字连文,《太素》文注并误。夏月阳气本发泄于外,如果再加烦劳以摇阳根,天人相加,所以用“辟积”二字,如此则亢张更剧,其人必有煎厥之变。《庄子·在宥》:“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以长生。”义盖同此。煎是煎迫之煎,张注:“五心烦热,如煎如熬。”盖就夏月炎热而言,非是。观《脉解》篇“善怒者,名曰煎厥”便知。

程士德说:辟,通“襞”。襞,即衣裙褶。辟积,有重复积累的意思。辟积于夏,是指上述烦劳则张的情况延续到炎热夏暑。[/FONT]
 
[FONT=仿宋]【煎厥】森立之说:案:善怒亦煎厥之一端,不可以煎厥为善怒也。

程士德说:古病证名。是由于繁劳伤阴,阴虚阳亢,逢夏之盛阳,煎熬阴精,而致气逆昏厥的一种病证。

傅景华说:病名。由于阴精耗竭所致。主要表现为目盲、耳聋、突然昏厥等。

郭霭春说:李笠说:“作‘煎’字讹,‘前厥’即前仆。”

金栋按:煎厥,目前中医谓之中风病,与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病变相近。除了气候因素外,主要与精神情志(如生气,郁怒)、饮食(过食高粱厚味,嗜酒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FONT]
 
[FONT=仿宋]【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森立之说:自堤防坏败谓之溃,自畜水散流谓之汩。若坏都者,若都塘之坏也。不可止者,谓流水之不可止也。案:此文亦倒草法。言“溃溃汩汩乎如坏都不可止”也。

程士德说:溃溃,水奔流貌。都,水停聚的地方。溃溃乎若坏都,形容煎厥证来势凶猛,如洪水泛滥,江河横溢一样。汩汩(gu,音骨),水流疾貌。汩汩乎不可止,形容煎厥证发展迅速,如同水流急速而不可遏止。《楚辞·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王逸注:“汩,去貌,疾若水流也。重言之则曰汩汩。”

金栋按:《集解》引马莳说“都所以防水”,即都,犹堤防也。(王履《医经溯洄集》)此“都”,非聚水之渚处,乃防水之坝堤。[/FONT]
 
生气通天论50.jpg

[FONT=仿宋]【形气绝】胡天雄说:张云:“人之阳气,唯贵冲和。若大怒伤肝则气血皆逆,甚至形气俱绝,则经脉不通故血逆妄行,菀积于上焦也。”天雄按:古代有立形定气之法,《灵·寿夭刚柔》篇云:“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决死生。”《玉机真藏论》云:“形气相得,谓之可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此“形气绝”亦属“形气相失”之类。

程士德说:指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形气,此指脏腑经络之气。绝,阻绝不通。

金栋按:形,指形体。气,指脏腑经络之功能。功能属阳。

【血菀于上】杨上善说:血之宛陈,上并于头。

程士德说:菀(音韵yun),通“蕴”,积聚,郁结。血菀于上,即血郁结于心胸。王冰注:“大怒则气逆而阳不下行,阳逆故血积于心胸之内矣。上谓心胸也。”

郭霭春说:“菀”与“宛”通。古书多假“宛”为“郁”。“上”引申与“囟”通。《说文·囟部》“囟,头会脑盖”。“血宛于上”即血郁于头部。

金栋按:据杨注、郭氏等及临床观察,上尚应包括头部,即颅脑,非唯指心胸。

【薄厥】胡天雄说:薄厥的薄和煎厥的煎,都和迫字同义,故此处大怒为薄厥,《脉解》篇又说“善怒者名曰煎厥”。刘熙《释名》云:“厥,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胁也。”《脉要精微论》云:“厥成为巅疾。”所以不论是煎厥或薄厥,都是由气机逆乱所煎迫而出现的昏仆不知人的病状而言。在病因上,煎厥为烦劳所致,薄厥为大怒所致,似乎不同,其实二者同样处于一个气逆阳亢、下虚上实的病理过程中,都是情志为病,病从内发,和《调经论》的“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同属一类病证。

程士德说:古病证名。即因大怒迫使气血上逆于心胸或头部所致的突然昏厥之证。

金栋按:按现代理解,煎厥、薄厥、大厥之类,即中风病证,皆与急性脑血管病相近。若“是情志为病”,所谓“怒则气逆”、“怒则气上”,即怒则气逆于上而伤脑所致诸病证。“病从内发”属内风为患。胡氏说甚确。怒生而肝伤,肝伤则肝气升发、疏泄太过,气机逆乱,亢逆化风,或阳亢化火,灼液为痰,气血运行不畅,形成风火痰瘀交结,而上冲于脑,痹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导致中风昏厥等病症。[/FONT]

张伯龙《雪雅堂医案·类中秘旨》:“《素问》所谓气血并走于上之大厥,于西医所谓血冲脑气筋,信而有征。盖肝风内动,气血上冲于脑,扰其后脑则昏不知人;扰其前脑,在一边则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在两边则为全身瘫废。”

]张山雷《中风斠诠》:“肝胆火升,风阳陡动,扰乱神志,成为暴仆昏厥,或为目瞑耳聋、强直猝死诸般症状,皆有气血并走于上,冲击入脑,震动神经而失去其知觉运动之机理。”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夹气血上冲脑部,以致昏厥……盖血不自升,必随气而上升,必至脑中充血。至所谓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者,盖气反则下行,血即随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气上行不反,血必随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犹能望其复苏乎。”

此即“怒—肝气上逆—脑”轴系统:怒为病因,而肝气亢逆起中介作用,脑系靶器官。
 
[FONT=仿宋]
生气通天论51.jpg

【纵,不容】森立之说:“容”与“颂”、“庸”古通用。因考“其若不容”者,筋纵之分解,而谓其状如此“不成用”也。诸注家皆失解。

程士德说:《释名·释姿容》:“容,用也。”不容,此指肢体不能随意活动。

郭霭春说:筋伤则纵,“纵”谓驰纵、痿废。“不容”谓肢体不受意志支配,不能运动自如。[/FONT]
 
[FONT=仿宋]【汗出偏沮】程士德说:沮(ju),阻止。汗出偏沮,谓应汗而半身无汗,乃因邪气留滞,正气不能周行全身所致。

金栋按:历代注家及当代学者对于“偏沮”的解释莫衷一是,主要是对于“沮”所释各异。如王冰、张志聪、高世栻、李戎《中医难字字典》、金寿山《中国医籍字典》、王洪图等认为沮是湿润;马莳、吴昆、黄元御、姚止庵、《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内经词典》、高校教材与教参《内经》、《黄帝内经素问译注》等认为沮是阻止;杨上善、张介宾则认为沮是败坏;森立之、范登脉认为沮是“袒”字之讹。偏沮,当为“偏袒”,即脱掉衣服,露出半身。袒,脱衣袒露。《集解》作“汗出偏袒”为是。所谓“汗出偏沮(袒),使人偏枯”,指大汗出后若脱衣袒露半身,容易感受风邪,(日久)使人偏枯-——半身不随。即如《千金方》所云“凡大汗勿偏脱衣,喜得偏风,半身不遂”是也。

【偏枯】王冰说:半身不遂。

张介宾说:偏枯者,半身不遂,风之类也。

金栋按:半身不遂是偏瘫的俗称,指左侧肢体(上下肢)或右侧肢体随意运动的功能减弱或丧失,由于肢体失去了随意运动,后期会逐渐出现废用性萎缩。为何称为“偏枯”?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说:“盖所谓‘枯’者,言气血失养致肢体废用,本一如草木失荣而无生机也。”[/FONT]
 
[FONT=仿宋]【汗出见湿】胡天雄说:王注:“阳气发泄,寒水制之,热怫内余,郁于皮里。”四语最精,不可草草读过。“热怫内余”描写痤痱成因,是汗出之时,正当体内热气发散之际,骤受湿邪,使余热内怫,不得发泄,热与湿合,郁于皮肤所致。有些语译本对此二语,都作出“汗出之后,骤受湿邪侵袭……”据王注,当译作“汗出之时”为是。汗出之时与汗出之后,虽仅一字之差而意义迥别。

金栋按:《集解》引马莳说“汗出之时,玄府未闭,乃受水湿”与胡氏说义同。[/FONT]
 
生气通天论52.jpg

[FONT=仿宋]【足生大丁】吴崑说:足,能也。

金栋按:足,于此是能愿动词,足够、能够、可以之义,与“生”构成能愿词组,即“能生大疔”。丁,通疔,疔疮。所谓“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即长期过食膏粱厚味、肥美精细食品、油脂油膏、海鲜等富含嘌呤饮食和或饮酒,则可郁久化热,热炽皮肤肌肉,则为痈疽疔疮之患。《灵枢·痈疽》“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正此之谓也。《集解》据胡澍、俞樾说校改作“是”,或有不妥。[/FONT]
 
生气通天论53.jpg

[FONT=仿宋]【精则养神】胡天雄说:张云:“神之灵通变化,阳气之精明也。”天雄按:此处精字有爽慧之意,和《灵·本神》“魄伤则狂妄不精”及《营卫生会》篇“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的“精”字同义。“精则养神”实即养神则精。

【柔则养筋】胡天雄说:张云:“筋之运动便利,阳气之柔和也。”天雄按:“柔则养筋”实即养筋则柔,张注极明确。阴虚不能养筋,人皆知之,阳虚不能养筋,则人多未知。唯仲景撰用《素问》、《九卷》以著《伤寒杂病论》,独传薪火。《伤寒论》20条之“四肢微急,难以屈伸”,38条之“筋惕肉瞤”,67条之“身为振振摇”,82条之“身瞤动,振振欲擗地”,268条之“恶寒踡卧”,无一非阳气虚衰,不能柔养筋脉所致。

金栋按:胡氏说“唯仲景撰用《素问》、《九卷》以著《伤寒杂病论》,独传薪火”,或有不当。中医训诂大家钱超尘先生及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以为《伤寒杂病论》原序非全系张仲景所为。见前文《素问书名解》补遗。[/FONT]
 
[FONT=仿宋]【开阖不得】程士德说:开阖,此指肌腠、汗孔的开闭。不得,不能也。开阖不得,是谓卫气逆乱,肌腠、汗孔启闭功能失常。

【大偻】程士德说:偻(lou),背曲而不伸。大偻,形容背部极度躬曲而不能伸直。

金栋按:大偻,即驼背,俗称罗锅。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程士德说:为,成,变成,成为。瘘,瘘管。留连,阻滞、稽迟。肉腠,肌肉、腠理。

【俞气化薄】森立之说:案:“俞气”亦阳气也,而出于俞穴者也。化者,施化之化。言寒气中身,若俞气之化薄乏,则遂传而及于藏,故为善畏及惊骇之状也。

程士德说:俞,《太素》作“输”,即输穴,为经气流行出入之处,也为邪气所注之处,内连脏腑。杨上善说:“输者,各系于脏。化,变化。薄,迫也。俞气化薄,即寒邪侵袭输穴变化而内迫。”《素问直解·卷一》注:“言寒邪入于穴俞,则俞气变化而内薄。”

郭霭春说:是说寒邪之气,通过背俞,而内迫藏府。

金栋按:临床观察,寒邪之气未必皆通过脏腑的背俞,内迫脏腑,亦或由他处的俞穴侵袭脏腑。所以丹波元简说“王以俞为背俞,恐非也”。

【及为惊骇】胡天雄说:“及”字义不可通,考《太素》“及”作“乃”。杨注云:“故善畏而好惊也。”据上文“乃生大偻”,下文“乃生痈肿”,则此当云“乃生惊骇”,及与乃,因形似而误。《太素》为是。

郭霭春说:王肯堂说:“惊,是瘘疮所为之惊骇。盖俞则瘘疮之俞窍,其痛气留连肉腠之间,恐人触着而痛,故化惕惕然之心,内薄而传为‘善畏’、‘惊骇’之疾也。”
[/FONT]
 
生气通天论54.jpg

[FONT=仿宋]【痈肿】傅景华说:痈,病名。为气机内壅所致,可酿成脓血,肿胀而溃。《释名·释疾病》:“痈,壅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肿,病名。泛指风寒湿热等邪气引起的肿胀。《释名·释疾病》:“肿,鐘也,寒热气所鐘聚也。”

金栋按:以现代理解,所谓“痈肿”,指皮肉之间(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属外痈。[/FONT]
 
[FONT=仿宋]【魄汗】森立之说:案:魄汗,王、杨、马、张辈皆斥凡所汗出而言,非是。《淮南·修务训》云:“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楚策》载此文。而鲍彪注云:“白汗,不缘暑而汗也。”《阴阳别论》云:“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令人喘鸣。”《经脉别论》云:“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疒肙)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金匮》:“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逆。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病源》:“历节风之状,短气白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并谓不缘暑而汗出,痛苦劳动之汗。“白”、“魄”古多通用。盖白之为言迫也。阳气不堪苦恼,迫切而出之汗,故名曰“白汗”。白汗出而不止,则阳气渐亡厥逆等证叠起。此云“未尽”,《阴阳别论》云“未藏”义,可以见矣。吴以为阴汗,程林《金匮》注以为冷汗,共是白汗之一端耳。[/FONT]
 
[FONT=仿宋]【形弱而气烁】程士德说:烁,通“铄”,销熔。形体虚弱而阳气耗损。

【穴俞以闭,发为风疟】程士德说:风寒外束,阳热内郁,寒热交争,而为风疟。

傅景华说:风疟,疟疾的一种。由于阴暑内伏,复感风邪所致。主要表现为烦躁、头痛、自汗、先热后寒等。[/FONT]
 
[FONT=仿宋]【风者,百病之始也】程士德说:《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百病,泛指许多疾病。始、长义近,均有发端、起始之义。风者,百病之长,意为风邪是许多疾病的先导。《素问集注·卷一》:“夫寒暑始伤于皮毛,风邪直透于肌腠,风者善行而数变,入于肌腠,则及经脉,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偏枯,或成积聚,或入腑而生,或干脏而死,邪气淫佚,不可胜论,故曰风者,百病之始也。”[/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