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集解》补遗:《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龙伯坚、龙式昭编著《黄帝内经集解》

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补遗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

【补遗】


[FONT=仿宋]【生气通天论】程士德说:生气,诸注不同。《素问经注节解·卷一》注:“生气者何?生生之气,阳气也。”又《素问直解·卷一》云:“生阳之气,本于阴精,互相资益,以明阴阳之气,皆为生气。”按:生气,即生命之气。此指阴阳二气。因本篇篇首即指出:“生之本,本于阴阳。”故《直解》注义长。然本篇以较大篇幅论述了阳气在生命(包括生理、病理)中的重要性,故生气作阳气解义亦通。通,相应,贯通之义。天,指自然界。本篇主要讨论人体阴阳与自然界阴阳息息相应,互相贯通的道理和意义,故以《生气通天论》名篇,正如《素问直解·卷一》所云:“生气通天者,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于天气也。”[/FONT]
生气通天论44_看图王.jpg

生气通天论45.jpg

生气通天论46.jpg

[FONT=仿宋]【夫自古通天者】胡天雄说:杨云:“古,谓上古中古者也。调阴阳而摄其生,则通天之义。”张云:“凡自古之有生者,皆通天元之气以为生也。天元者,阴阳而已。”《集注》朱济公云:“曰自古者,言自上古天真所生之气也。”天雄按:诸注义皆不明。杨以古为上古中古,言之太凿,朱注则荒谬。主要在“通天者”三字理解未彻。“通天”在我国古代是一门专项学问,《病能论》:“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上经》就是古代一部专门阐述生气通天理论的书,自古以来,凡是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就是所谓“自古通天者”。与下句“生之本,本于阴阳”联系起来,就是:自古以来,懂得生气通天这一理论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生命的来源,来自于阴阳二气。

金栋按:《灵枢经》有《通天》篇第七十二,与此“通天”义异。[/FONT]
 
最后编辑:
[FONT=仿宋]【生之本,本于阴阳】丹波元简说:志云:“凡人有生,受气于天,故通乎天者,乃所生之本。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故生之本,本乎阴阳也。”简按:吴以“生”字接上句,未稳帖。

淮南子·天文训》: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FONT]
 
[FONT=仿宋]【六合】王冰说:谓上下四方也。

金栋按:六合指东、南、西、北四方及上、下六个相对应的方位。六合之内,即宇宙之内。《内经》他篇的六合说,含义均同。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战国秦汉文献颇多见六合之说且含义与《内经》同。如
《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成玄英《疏》:“六合者,谓天地四方也。”
《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
《淮南子·地形训》:“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
《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集解》引丹波元简说“高诱注《淮南》云”,见《淮南子·原道训》。但引文“故曰六合”后脱落“言满天地间也”六字。[/FONT]
 
【九州】王冰说:谓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

[FONT=仿宋]金栋按:王冰说乃据《尚书·禹贡》记载,《禹贡》篇是战国后期学者所作。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人将全国划分九个区域,即所谓“九州”。九州制只是当时学者对统一后中国的规划,是一种政治理想。九州具体所指,战国秦汉各家说有异同。这说明九州之说出现得相当晚。

《尚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其九州为:“冀州既载”,“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惟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何谓九州?江、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试列表比较如下:

书名 —— 九州名称
《尚书·禹贡》 冀 兖 青 徐 扬 荆 豫 梁 雍
《尔雅·释地》 冀 兖 徐 扬 荆 豫 雍 幽 营
《周礼·职方》 冀 兖 青 并 扬 荆 豫 雍 幽
《·吕氏春秋》 冀 兖 青 徐 扬 荆 豫 雍 幽

又,《淮南子·地形训》:“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兖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对于《禹贡》九州,史学大师吕思勉说:“州、洲本系一字,亦即今之岛字,……《说文》川部:‘州,水中可居者。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此系唐、虞、夏间的真相,决非如《禹贡》所述,跨今黄河、长江两流域。同一时代的人,知识大抵相类。禹的治水,能否一变共工及鲧之法,实在是一个疑问。”(《中国通史·第三章 古代的开化》)[/FONT]
 
[FONT=仿宋]【九窍】《新校正》云:按:郑康成云:“九窍者,谓阳窍七,阴窍二也。”

森立之说:《周礼·疾医》:“九窍之变。”注:“窍之变,谓开闭非常,阳窍七,阴窍二。”《正义》曰:“阳窍七者,在头露见,故为阳也。阴窍二者,在下不见,故为阴。”

胡天雄说:古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故常以人与天地对举,如天圆地方、头圆足方之类。此处下文云:“皆通乎天气。”则知此以上皆指人体而言,不应该九窍之上,又加“九州”字样。俞樾云:“按:九窍二字,实为衍文,九州即九窍也。《尔雅·释兽》篇:白州驠。郭注:川,窍也。《山海经·北山经》:伦山有兽如麋,其川在尾上。郭注:川,窍也。川,即州字之误。是古谓窍为州,此云九州,不必更言九窍,九窍二字,疑即古注之误入正文者。”按:俞说是。九州即九窍。《山海经》“其州在尾上”,是说肛门长在尾巴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人州出不可入者”,即指肛门脱出不得上。《悬解》知“其气九州九窍”不可解而删去气字,未可从。

赵洪钧说:洪钧按:无论“九州”还是“九窍”是衍文,《内经》都给后人开了一个大玩笑。假如“九州”就是“九窍”,以地理学说九州,无疑是把肛门、尿道等视为方域,岂止是谬以千里。这样一个字耗费了那么多人的脑筋和笔墨,我则认为无关宏旨。学者当于大处着眼而不拘于个别字句。朴学常把简单问题弄复杂,搞得支离破碎,不得其要,由此可见一斑。其实,俞樾之说漏洞也很明显。且不说他引用文献不确,且拐弯抹角,试看他据《尔雅》等解“州”为窍,实际上“州”都指肛门或臀部。故耳目口鼻不得为“州”,即九州不宜解作九窍。人不会有九个肛门也。(赵洪钧著 金栋补注《内经时代补注》)

金栋按:俞氏引《尔雅·释兽篇》,篇名有误,当为《尔雅·释畜篇》。[/FONT]
 
[FONT=仿宋]【五藏】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

白虎通·五行篇·论人事取法五行》: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白虎通·性情篇·论五性六情》:性所以五,情所以六何?人本含六律五行之气而生,故内有五藏六府,此情性之所由出也。

白虎通·性情篇·五藏六府主性情》:五藏者何也?谓肝心肺肾脾也。

萧吉说:藏则有五,禀自五行。藏者,以其藏于形体之内,故称为藏。亦能藏受五气,故名为藏。(《五行大义·第十四论杂配·论配藏府》)

余云岫说:肝、心、脾、肺、肾者,剖之而肥厚多实质,或不见空洞,不睹他物,又不得其出入之路,于是以为但有精气流行充满于其间,而无传化疏泄之用,藏而不泻,故名之为藏。(《灵素商兑》)

金栋按:脏者有五,肝心脾肺肾也,皆实质器官,但藏精气,“藏精神魂魄者也”,皆藏阴象地,其气象地,“所谓藏精气而不泻也”。五脏之名称,本源于古代粗疏的解剖知识。但五脏之五,来自五行。由天人相应、人应于天之比附推演而来,即天有五行,人有五藏(《阴阳应象大论》、《天元纪大论》)。《春秋繁露》、《白虎通》及萧氏之说,甚确。[/FONT]
 
[FONT=仿宋]【十二节】森立之说:《弘决》云:“大节十二,法十二月。”《外典抄》云:“十二大节,左右肩肘腕大节,左右髀枢膝踝大节,合十二。”

张志聪说:十二节者,骨节也。两手、两足各三大节。

高世栻说:十二节,两手、两肘、两臂、两足、两腘、两髀,皆神气之游行出入也。

金栋按:骨节,指关节而非指骨。现代解剖学认为,关节是连结骨与骨之间的间接连结。人体四肢各有三个大关节,即双上肢肩、肘、腕,双下肢髋、膝、踝。《内经》理论认为,十二节等人体组织器官是“天人相应”比附推演而来,确切地说是“人应于天”。即“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人副天数”、“求天数之微,莫若于人。人之身有四肢,每肢有三节,三四十二节,十二节相持而形体立矣”(《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淮南·天文训》)、“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灵枢·邪客》)。《集解》所引《淮南子·天文训》、《精神训》、《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篇》等汉初古籍所充斥的天人相应之比附推演,《内经》中亦有相同论调。赵洪钧说:“《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内经时代》),《内经》中(如《灵枢·邪客》篇)“天人相应”之理论体系是否与此有关?特别是是否受汉初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的影响?!因为董氏的代表作《春秋繁露》就充斥着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和气化思想。正如近代人梁启超所说:“两汉所谓今文家经说,其能脱阴阳五行臭味者十无二三,大率自仲舒启之。”(《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所以,可以毫无疑义地断言,《内经》体系受董仲舒思想的影响最大,因而带有典型而深刻的汉代儒家思想烙印。[/FONT]
 
生气通天论47.jpg

[FONT=仿宋]【其气三】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列子·天瑞》: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

许慎《五经异义》:“古者圣贤言事,亦有效三者,取象天地人也。”

傅景华说:《易·系辞》:“三五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三为通变之数。易始于一,分为二,通于三。《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凡有形质者,莫不资生于三。此论阴阳与天、地、人关系,应指《易》所谓天、地、人三才。在人则指形、气、神三元。《六节藏象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而为九。”

金栋按:三,《说文·三部》:“数名。天、地、人之道也。”段注:“陈焕曰:‘数者,易数也。’三兼阴阳之数言。一下曰:道立于一;二下曰:地之数;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释三之义。”可见,“三”的本义是指天、地、人的。据《集解》所引,“其气三”,指太阴、太阳与中和之气,正以配天、地、人也。可从。[/FONT]
 
[FONT=仿宋]【苍天之气清净】胡天雄说:张曰:“天色深玄,故曰苍天。”天雄按:“圣人之术,为万民式。”《疏五过论》用不着把天色描写一番。其实,这里是一个比喻,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意思是既然生气通乎天气,那么,人的思想境界就应该像空阔无边的万里蓝天一样,毫无私心杂念,则志意自然安定下来。故马云:“吾能法天地道之清净,则志意自治。”也就是《管子·心术》篇所说的“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之意。[/FONT]
 
[FONT=仿宋]【此因时之序】郭霭春说:“此因”五字是衍文。涉后“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致误。盖贼邪弗能害,是由于阳气固护,与“因时之序”文义无关。

金栋按:此五字当是错简。应移于“顺之则阳气固”之后,则文通义顺。[/FONT]
 
[FONT=仿宋]【传精神】胡天雄说:《太素》“传”作“搏”。杨注云:“搏,附也。圣人令精神相附不失。”按:字书,搏有伯各切、匹各切、方遇切等读音。杨念方遇切,故曰“搏,附也”。搏,当是抟字之误,抟即专也。《管子·内业》:“能抟乎?能一乎?”《心术下篇》作“能专乎?能一乎?”《荀子·儒效》篇:“亿万之众而博若一人。”王念孙注云:“博,抟字之误也。抟即专一之专,亿万之众而专若一人,即所谓和专如一也。《管子·幼官》篇曰:‘抟一纯固,则独行而无敌。’今本抟误作博。《吕氏春秋·决胜》篇曰:‘积则胜散矣,抟则胜离矣。’《淮南·兵略》篇曰:‘武王之卒三千人,皆抟而一。’古书皆以抟为专。”是抟与专、博、搏,外形皆相似,故易致误,杨本误为“搏”,王本误为“传”,杨注“精神相附”,王注“精神可传”,都是因其误而误之。“专精神”即《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独立守神”之意。

金栋按:専与耑古通。耑,段注《说文》:“古废端字作此,今则端行而耑废,乃多用耑为専矣。”専与耑现皆简化为“专”。専与尃形体相似,传抄每易致讹,故凡用専、尃、耑作声符者,如传、抟、转、傅、搏、博、揣等字,传抄极易相混。古籍文章中凡用此等文字,其义若有难通之处,或系通假或为错讹。如因声(专)求义而理通当属通假字,若因声求义而理未通则属错讹字。传,《太素》作搏,错讹。因搏与传(傅)、或与抟(摶)形似致讹。故《素问》之传,非为抟、搏,本字为专。[/FONT]
 
生气通天论48.jpg

[FONT=仿宋]【服天气】胡天雄说:杨云:“服清净之气。”王云:“服天真之气。”张云:“服天之元气。”志云:“服,餐服也。”如果作“天食人以五气”来理解,这些注释,都是可通的,但是这样的“餐服”,是人人可能和必需的,何必圣人?多纪元胤以为是“服膺之服”,义亦难通。考此句紧接上文,是围绕生气通天这一主旨来立论的。服,有顺从之义,“服天气”即顺从天气,因为“顺之则阳气固”,不服天气就是“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专精神,服天气”是上文“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二语的重复交代,强调内则志意清净,外则顺应自然,是摄生防病不可分割的两大关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则是“服天气”的具体化。[/FONT]
 
[FONT=仿宋]【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张介宾说:九窍通于内,肌肉卫于外,其行其固,皆阳气为之主也;失之则失其清阳之化,故九窍肌肉皆为闭壅矣。

胡天雄说:不能“专精神”则志意不治,故“内闭九窍”;不能“服天气”则贼邪为害,故“外壅肌肉”。这些,都是自作自受,所以说“此谓自伤”。全节说明在对待“寿命之本”这一重要问题上,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作用。[/FONT]
 
[FONT=仿宋]【卫气散解】张介宾说:人之卫气,本于天之阳气,阳虚则卫虚,卫气散解则天真失守,故本篇所重者特在卫气,正所以重阳气也。

郭霭春说:“卫气”是阳气的变文,“散解”同义复词。《广雅·释诂二》:“解,散也。”阳气散与上阳气固对文。[/FONT]
 
[FONT=仿宋]【若天与日】森立之说:案:与犹“有”也,言天中有日也。天之空暗中有日,故诸星诸物得照明也,得生活温养也。(眉)《类经附翼》卷三·大宝论曰:“天地之和者,惟此日也。万物之生者,亦惟此日也。设无此日,则天地虽大,一寒质耳。岂非六合尽冰壶,乾坤皆地狱乎!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

胡天雄说:“与”,古义通“有”,“与”、“有”一声之转。《韩非·十过》:“夫虞之有虢。”《淮南·人间训》作“夫虞之与虢”。《史记·商君传》:“秦之与魏,若人之有腹心疾。”《韩非·存韩》作“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疾也”。与、有文例皆同。若天与日,即若天有日。[/FONT]
 
[FONT=仿宋]【失其所】胡天雄说:《太素》作“失其行”,义同。行是运行,所是常所,阳气的运行是有常所的。人体阳气藏于五藏,白天阳气由五藏发出,作为五藏藏精的一部分,运行于体表,以卫外而为固;到了晚上,仍然要回到五藏,以藏精而起亟。这种发出和回归的过程,叫做“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灵·邪客》。人体阳气的运行和自然界阳气的运行,是相通应的,如果不能和自然界相通应,如《灵·邪客》篇所说的“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而不得入于阴”,或如《卫气失常》篇所说的“卫气留于腹中,畜积不行”之类,就叫做“失其行”或“失其所”。

【折寿而不彰】程士德说:折,折损,减少之义。不彰,不显著,意即死亡。[/FONT]
 
[FONT=仿宋]【天运】程士德说:天体的运转。

傅景华说:此处理解为日地空间的天体运行,而非广义的自然运动。

【阳因而上】胡天雄说:张云:“清阳为天,包复万物,故阳因于上而卫于外。”天雄按:“而上”之“上”是动词,释为“于上”,则词义骤变,尽失原意。这是对此处“因”字的实际所指,不免一间未达。此“因”字有“依靠”、“凭借”之意,和“为上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的“因”字义同。此语接上文“若天与日”句来。“阳因而上”是说人体阳气藏于五藏,是凭借着太阳的上升而上升,以发挥卫外功能的。联系后文“平旦人气生”一节关于人体阳气由生而隆而虚的全过程理解,就知道此处因字的含义所在。这是一个涉及《内经》生气通天论的基础问题,必须弄清,不能模糊。沈尧封《医经读》改作“阳引而上”,误。

郭霭春说:因而上,《太素》作“而上”互乙。作“是故阳因上而卫外者也”。

【卫外】姚止庵说:阳气轻清上浮,善养之,则气自周密,足以卫固夫一身;不善养之,则寒暑湿气诸邪,乘之而入。[/FONT]
 
生气通天论49.jpg

[FONT=仿宋]【欲如运枢】胡天雄说:全本、杨本均作“连枢”,张文虎《舒艺室素问随笔》力持此说,以为“寒气收敛,阳为所束,故不能适意,则劳扰不安而神气不得静也。王本误连为运,而强为之说,非经义也,欲字疑误。”天雄按:“欲如运枢”句接上文阳气卫外而言,后文又有“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之语,详开阖之义则王本作运枢,文从义顺,实无可议,如作连枢,则“欲”字费解。如又改“欲”字以迁就己意,则不是考据家应有的态度了。

程士德说:运,旋转。枢,天枢,即北斗星中第一星,斗柄常绕其旋转。欲如运枢,比喻人身阳气,像北斗一样运转不息。《素问吴注·卷一》:“运,旋转也;枢,天枢也,是为北极。言阳气卫外为固,欲如天运于上,枢机无一息之停,昼夜五十度运行于身,如天之运枢则能卫外为固,若一息不运,则机缄穷而卫气紊矣!安望其通天而生也。”

【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程士德说:《素问吴注·卷一》将此三句移于“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句下,且“欲如运枢”属上,即为“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文通理顺,可从。[/FONT]
 
[FONT=仿宋]【起居如惊,神气乃浮】胡天雄说:王、张、马均释为起居卒暴则神气浮越,志、高则释为神气浮出以应之。详考此节文意,强调人体阳气的重要性,此两句实指摄生而言,故前说似较通顺。古代善于养生的人,懂得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道理,所以强调“清净则志意治”,“静则神藏,躁则神亡”《素问·痹论》。“起居如惊”指生活上经常处于慌张忙乱状态,即所谓躁。这种人志意不治,所以神气浮越。志注:“神气,神藏之阳气。”于义为长。神气浮越,等于阳气失所,因而欲如运枢的卫外功能被消弱。此两句虽接“因于寒”句下,其实是对所有外邪而言,包括后文暑湿风邪在内。神气浮越,阳气失所,外邪易于乘虚而入,则折寿损生,就是很自然的了。可能是寒邪伤人,为一般人所共知,故此处不出症状。

程士德说:起居,泛指作息。如,如果,假如。惊,纷乱貌。《吕氏春秋·慎大》:“莫敢直言,其生若惊。”高诱注:“惊,乱貌。”起居如惊,即生活作息纷乱没有规律,与《素问·上古天真论》“起居如常”相对。神气,《素问吴注·卷一》注:“神脏之阳气也。”实即阳气、卫气;浮,浮越,耗散。神气乃浮,即阳气浮越耗散,而失去卫外为固之用。如《素问吴注·卷一》:“然养此阳气,正在起居之时,若于此时不能清净,烦扰如惊,则神气乃浮散而不固,不固则失其卫外之用,而有下文外感之患。”[/FONT]
 
[FONT=仿宋]【因于暑,汗】丹波元简说:王注云:“此则不能静慎,伤于寒毒,至夏而变暑病也。”此说非也。朱震亨详辨之,当考《格致余论》。

胡天雄说:于鬯云:“汗字盖衍,下文云:汗出而散,则因于暑者,正取于汗,何得云烦则喘喝乎?”天雄按:“因于暑”三字为句,汗字当从王注另作一句,和后文“有伤于筋,纵”的“纵”字,同一句法,不得以“汗”字与下句连文。《热论》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观“勿止”二字,则暑病原自有汗可知,若暑而无汗,热不得泄,则太阳中热,民多暍死,又不止于喘喝多言等证之轻快也。[/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