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论大柴胡汤乃和解剂非泻下剂,兼析经方大黄量效病位主证关系

按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5克计算:
如果说“大柴胡汤原方30g大黄够泻得受的”,
那[大黄甘草汤]里面大黄有四两,即为60克,只配了一两(15克)甘草,胃热呕吐能用这么多大黄?

一种药的效果,不只看它自身的用量,更要看它在方子的配伍、煎服方法等。
大柴胡汤中大黄泻下之力较弱,原因有:
1、同下久煎;
2、一剂三服;
3、与小柴胡汤相比,大柴胡汤中的大枣一枚都没有少:12枚,就算一枚只有2.5克,也是30克,与大黄等量了。
4、同样与小柴胡汤相比,大柴胡汤虽然去掉了三两甘草,但又将生姜从3两增加5两,75克了,是大黄的两倍半。

张锡纯对大柴胡汤的看法:
  《伤寒论》大柴胡汤,少阳兼阳明之方也。阳明胃府有热,少阳之邪又复挟之上升,是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欲用小柴胡汤提出少阳之邪,使之透膈上出,恐其补胃助热而减去人参,更加大黄以降其热,步伍分明,出奇致胜,此所以为百战百胜之师也。乃后世畏大黄之猛,遂易以枳实。迨用其方不效,不得不仍加大黄,而竟忘去枳实,此大柴胡一方,或有大黄或无大黄之所由来也。……大柴胡汤中用大黄,诚不如用石膏也……。
你连伤寒原文的意思不清,谈不上研究伤寒了,
先要懂得常规,再去明变规。每天找别人的资料,那只是参考,不一定可信。
学伤寒要熟读,熟背,前后对照,才有新的发现,新的心得,,才发现有许多名家,教科书说的是错的。
我都学了二十几年了,还不愿写书立说,因为写不好,会误后人的…
 
最后编辑:
你连伤寒那些条文,当用大柴胡汤下,
那些条文,用大承气下,还分不清,
还在这里跟着别人说大柴胡汤是和解剂
当然这种说话,不是你首创。
说直了,你还发脾气,不喜欢。
……
 
最后编辑:
退一步说:若大柴胡真的没有大黄,那是大柴胡的变规,或变方。有大黄是常规,大柴胡没有大黄,就不能说下,故大柴胡是有大黄。
 
最后编辑:
其实伤寒的许多条文的方,只是举例,还有它方,有一次我看了见一个老太婆久咳半个月,问了他大便七天一次,伴喘,就想起伤寒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此有燥屎也,急下之,宜大承气,当时,我用的是大柴胡三剂下之,治好的,
你还能说大柴胡是和解剂吗?
257条,不是可用大柴胡下吗?394条不是可用大柴胡下吗?
金匮……妇人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这一条不可以用大柴胡汤下吗?
你还说大柴胡是和解剂吗?
伤寒条文,你读懂了多少?
 
最后编辑:
谢谢阳老师分享临床经验,学习了。

一、《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放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
  这几条所指的“大柴胡汤证”或为伤寒外感引起,
  加之当时民贫,缺衣少食而易感寒邪,
  传至少阳恐胃中已无宿食,不至于引发消化不良,
  所以《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还真有不用大黄的可能性: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二、《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放在{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病因已经比较明确了,暴饮暴食化生湿热结于少阳胆腑所致,
  湿重者出现下利,热重于湿者阳明燥化腑实便结。
  患者多为达官富贾、将相王候,是内伤引起的心下满痛和发热汗出,
  有饮食积滞的实邪阻塞胆、胰、十二指肠,故必须用大黄清胆下积,
  如果宿食时间较长、或者多次叠加,食积热结通过上消化道进入了大肠,也会引发阴明热结,造成少阳阳明合病: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这是我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对。

退一步说:若大柴胡真的没有大黄,那是大柴胡的变规,或变方。

前面已经说明了,此议是针对含有大黄的大柴胡汤而论的,我支持“大柴胡汤用用了二两大黄”这种观点。
上帖所言的“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还真有不用大黄的可能性”,只是一种假说,臆测,或许存在一点可能性。

你连伤寒那些条文,当用大柴胡汤下,
那些条文,用大承气下,还分不清,
还在这里跟着别人说大柴胡汤是和解剂
当然这种说话,不是你首创。
说直了,你还发脾气,不喜欢。
……

我没轻信别人的观点,所述看法都是自己考查、辨析过的。

其实伤寒的许多条文的方,只是举例,还有它方,有一次我看了见一个老太婆久咳半个月,问了他大便七天一次,伴喘,就想起伤寒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此有燥屎也,急下之,宜大承气,可当时,我用的是大柴胡三剂下之,治好的,
你还能说大柴胡是和解剂吗?
257条,不是可用大柴胡下吗?394条不是可用大柴胡下吗?
金匮……妇人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这一条不可以用大柴胡汤下吗?
你还说大柴胡是和解剂吗?
伤寒条文,你读懂了多少?

讨论大柴胡汤的性质是泻下剂还是和解剂,不能用加减、变药量之后的个案作为主要例证,
以伤寒金匮中的原方原剂量和仲景立方的本意为凭,以伤寒体系的通则贯例作推,以大柴胡汤在临床上的主要运用印证。
才能得到客观、中肯、全面的看法。

伤寒没读透的人,也可以针对具体的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所提观点或有可取之处。
讨论问题要针对具体问题,专家教授也有不擅长的领域,草根赤脚也有精专善长的方面。
三人行必有我师,比我研究伤寒论水平高的大师,我要向他们学习,
研究水平不如我的人,只要他在某个问题上比我看得更明白、更合理,我同样会向他们虚心学习。

按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5克计算:
如果说“大柴胡汤原方30g大黄够泻得受的”,
那[大黄甘草汤]里面大黄有四两,即为60克,只配了一两(15克)甘草,胃热呕吐能用这么多大黄?

一种药的效果,不只看它自身的用量,更要看它在方子的配伍、煎服方法等。
大柴胡汤中大黄泻下之力较弱,原因有:
1、同下久煎;
2、一剂三服;
3、与小柴胡汤相比,大柴胡汤中的大枣一枚都没有少:12枚,就算一枚只有2.5克,也是30克,与大黄等量了。
4、同样与小柴胡汤相比,大柴胡汤虽然去掉了三两甘草,但又将生姜从3两增加5两,75克了,是大黄的两倍半。

张锡纯对大柴胡汤的看法:
  《伤寒论》大柴胡汤,少阳兼阳明之方也。阳明胃府有热,少阳之邪又复挟之上升,是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欲用小柴胡汤提出少阳之邪,使之透膈上出,恐其补胃助热而减去人参,更加大黄以降其热,步伍分明,出奇致胜,此所以为百战百胜之师也。乃后世畏大黄之猛,遂易以枳实。迨用其方不效,不得不仍加大黄,而竟忘去枳实,此大柴胡一方,或有大黄或无大黄之所由来也。……大柴胡汤中用大黄,诚不如用石膏也……。

引张氏大柴胡汤之论,
只是因为他也认为“大柴胡汤中有大黄一药,而且作用不是在于泻下”。
至于他说的“大黄的用处在于降阳明胃热”我并不认同,大黄主要是清胆腑热、活血止痛的:
1、少阳胆腑在在阳明胃腑之下,
  如为内伤,热邪已结于胆腑,
  说明宿食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胆道胰腺附近了,
  大柴胡汤证的“呕不止”主要是少阳胆腑热结所致,而不是阳明胃热呕吐。
2、阳明胃热呕吐是“大黄甘草汤证”、“调胃承气汤证”,这两个方子里面,大黄都是与甘草相配的。
  经方中,药势主要入气分、走胃的方子,多配甘草,而药势主要入血分、走肝的方子,多配大枣。
  原因在于:甘草大枣虽然都是脾胃之药,但甘草质清色黄,偏入气分,大枣质腻色红,偏入血分。
  比如:大柴胡汤证病位在肝胆,要粘住大黄的药力,入血走肝去清胆腑、活血止痛,故用枣12枚,兼缓和泻下之力。
  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胆热脾寒挟饮,但头汗出(汗为心之液,心阳已虚),故不用大枣,而用甘草桂枝助心阳;甘草干姜扶脾胃之阳。

我看到了你的百度资料,那你更是胡搅满渗,你说说伤寒未出方的条文中,还有多少可以用大柴胡汤攻下?你要是说大柴胡汤是和解少阳通腑之下剂,这个还有可信,因为现在教材是这么说的。

如果说照您所说“大柴胡汤是和解少阳通腑之下剂”,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更下得更厉害了:
1、除枣外,温药、补药:“人参一两半,桂枝一两半,生姜一两半”,加起来才四两半,不及大柴胡汤中“生姜五两”;
2、“大枣六枚”,只有大柴胡汤的一半;
3、“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
而[柴龙牡]方药中有桂枝茯苓平冲定悸,其证显然比“大柴胡汤证”偏虚,且柴龙牡方证中还没有“有燥屎、此为实也、当下之”等表述。
 
前面已经说明了,此议是针对含有大黄的大柴胡汤而论的,我支持“大柴胡汤用用了二两大黄”这种观点。
上帖所言的“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还真有不用大黄的可能性”,只是一种假说,臆测,或许存在一点可能性。



我没轻信别人的观点,所述看法都是自己考查、辨析过的。



讨论大柴胡汤的性质是泻下剂还是和解剂,不能用加减、变药量之后的个案作为主要例证,
以伤寒金匮中的原方原剂量和仲景立方的本意为凭,以伤寒体系的通则贯例作推,以大柴胡汤在临床上的主要运用印证。
才能得到客观、中肯、全面的看法。

伤寒没读透的人,也可以针对具体的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所提观点或有可取之处。
讨论问题要针对具体问题,专家教授也有不擅长的领域,草根赤脚也有精专善长的方面。
三人行必有我师,比我研究伤寒论水平高的大师,我要向他们学习,
研究水平不如我的人,只要他在某个问题上比我看得更明白、更合理,我同样会向他们虚心学习。



引张氏大柴胡汤之论,
只是因为他也认为“大柴胡汤中有大黄一药,而且作用不是在于泻下”。
至于他说的“大黄的用处在于降阳明胃热”我并不认同,大黄主要是清胆腑热、活血止痛的:
1、少阳胆腑在在阳明胃腑之下,
  如为内伤,热邪已结于胆腑,
  说明宿食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胆道胰腺附近了,
  大柴胡汤证的“呕不止”主要是少阳胆腑热结所致,而不是阳明胃热呕吐。
2、阳明胃热呕吐是“大黄甘草汤证”、“调胃承气汤证”,这两个方子里面,大黄都是与甘草相配的。
  经方中,药势主要入气分、走胃的方子,多配甘草,而药势主要入血分、走肝的方子,多配大枣。
  原因在于:甘草大枣虽然都是脾胃之药,但甘草质清色黄,偏入气分,大枣质腻色红,偏入血分。
  比如:大柴胡汤证病位在肝胆,要粘住大黄的药力,入血走肝去清胆腑、活血止痛,故用枣12枚,兼缓和泻下之力。
  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胆热脾寒挟饮,但头汗出(汗为心之液,心阳已虚),故不用大枣,而用甘草桂枝助心阳;甘草干姜扶脾胃之阳。



如果说照您所说“大柴胡汤是和解少阳通腑之下剂”,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更下得更厉害了:
1、除枣外,温药、补药:“人参一两半,桂枝一两半,生姜一两半”,加起来才四两半,不及大柴胡汤中“生姜五两”;
2、“大枣六枚”,只有大柴胡汤的一半;
3、“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
而[柴龙牡]方药中有桂枝茯苓平冲定悸,其证显然比“大柴胡汤证”偏虚,且柴龙牡方通正阳明的下剂,你说的病位在胆腑只说对了一部分,胆石证中还没有“有燥屎、此为实也、当下之”等表述。
明知道自己错还在狡辨
大柴胡是解少阳通阳明的下剂。
你说的大柴胡病位在胆腑只是大柴胡汤证的一种,是针对胆襄炎胆石证来讲的,那胰腺炎,阑尾炎,高血压的大柴胡汤证,病位变了?在腹,?右下腹麦氏点?……正因为大柴胡有解少阳通阳明的作用,故用大柴胡治胆襄炎有效,可你却死咬住不放,胆热移于阳明,泻阳明就是清胆热,临床对那些不是大柴胡证的胆襄炎,用大柴胡无效,我遇过,其病位有乍解释?
大柴胡汤证的大黄意义主要是通阳明之腑。
柴胡龙骨牡蛎汤证,病机是少阳陷下证,病机不同,它那里大黄是根据澹语一设,这里不说,说了没完没了。
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是邪结少阳,胆热脾寒津虚,不是夹饮,花粉牡蛎是生津止渴的,病人苦渴花粉牡蛎散主之,牡蛎泽泻散利水剂的花粉牡蛎是起软坚散结,和反佐的作用,并不是助利水。
大黄甘草汤的甘草是护胃气,缓和大黄药性。
大柴胡生姜大枣也是护胃。
……
 
最后编辑:
五版教材<方劑學>大柴胡湯是攻下,小柴胡是和解.
 
五版教材<方劑學>大柴胡湯是攻下,小柴胡是和解.

高校教材《方剂学》第五版[大柴胡汤]归类为“表里双解剂”


高校教材《方剂学》第五版[大柴胡汤]归类为“表里双解剂”.jpg




[大柴胡汤]高校教材《方剂学》第七版.jpg
 
高校教材《方剂学》第五版[大柴胡汤]归类为“表里双解剂”


浏览附件83630



浏览附件83631
现在总结一下:
五版教材说的更适合于临床,对。
七版教材说的是乎也对,因少阳为半表半里,禁用汗吐下法,故有和解法,而大柴胡是少大黄多柴胡,下阳明力小,偏于和解少阳力大,故大柴胡是和解剂,或者说少量的大黄在该方里不是泻阳明的作用,是泻热利胆的作用,则大柴胡汤的主要作用在少阳胆腑,是一个新发现,创新,的确如此,故大柴胡说成和解剂也有道理,可是局限了大柴胡汤的实用性,好象大柴胡只是胆襄炎胆石证的专方,此意按到仲师伤寒原文去读也闹出了笑话。
而我的观点是:因为仲师只说邪结少阳,没有半表半里一说,故没有和解一法,所以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大柴胡汤是:解少阳通阳明的下剂。凡西医所有的疾病只要是少阳阳明腑实证,都可用大柴胡汤治。
杏林辛苦了。
 
最后编辑:
现在总结一下:
五版教材说的更适合于临床,对。
七版教材说的是乎也对,因少阳为半表半里,禁用汗吐下法,故有和解法,而大柴胡是少大黄多柴胡,下阳明力小,偏于和解少阳力大,故大柴胡是和解剂,或者说少量的大黄在该方里不是泻阳明的作用,是泻热利胆的作用,则大柴胡汤的主要作用在少阳胆腑,是一个新发现,创新,的确如此,故大柴胡说成和解剂也有道理,但按到仲师伤寒原文去读就闹出了笑话。
而我的观点是:因为仲师只说邪结少阳,没有半表半里一说,故没有和解一法,所以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大柴胡汤是:解少阳通阳明的下剂。
杏林辛苦了。
五版教材實用性不容質疑,大柴胡下面的防風通圣散也是攻里熱,不管哪種類型的牙疼,用了之後半個小時就能啃骨頭了,當然這是治標,要治本還是要分析引起牙痛的本原
 
  我也总结一下个人的看法:

  “半表半里”与“少阳枢机”说法不同,但理解起来也是一个意思:表为阳、里为阴;少阳为一阳,人每天的阳气始发于胆经;少阳病,病进则入太阴,病退则返阳明、出太阳。
  可见少阳枢机就是半表半里之地。少阳是身体内外的交通要道,气机升降、津液上下的隘口,所以疏通少阳枢机能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少阳之地位于上下之间、表里之间、阴阳之间,一点连两面,故单攻单补都有失偏颇,只能用和解之法。“解少阳”与“和解少阳”实质相同,省略了一个”和“字而已。

  判断某个经方的主治和性质:除了分析它的组成和药量;以及考察它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范围;另一方面是根据它的方证,即仲师立此方的条文。
  何为立方的条文,就是含“主之”的条目,以此为准。
  其它言“可与”、“宜”的条文,是对此方的灵活运用,是仲师对此方的功效范围的拓展。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只有一句“大柴胡汤主之”的条文: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足见仲师立大柴胡汤方的主治是“和解少阳、通腑下结”,这个腑是少阳腑不是阳明腑,这个结在胆不在大肠。[大柴胡汤]的主证是“少阳胆腑热实证”,不是“阳明腑实证”。
  当然,要下胆腑热结,必借道大肠腑,而少阳热移阳明易形成燥屎,就需疏通阳明的药,故用少量大黄,一清热消痞、二活血止痛、三通腑下结。

  再看《伤寒论》398条中的余下2条: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我认为此条省略了一些字:为{柴胡证}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胆腑热结}则愈,可见[大柴胡汤]在此条中主要作用是和解少阳)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此处用[大柴胡汤]也是解少阳证、柴胡证,下胆腑热结)

  接着看《金匮要略》中的唯一1条{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此为实也”中的“此”字指前句的“心下”,“当下之”的“之”字同样是指胆腑热结)

  当然,既然[大柴胡汤]有大黄、有通大便的功能,适当的化裁运用(大黄后下或者加量)也可以用作泻下剂。仲师有明言,大柴胡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替[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来使用,用于治疗阳明腑实以及杂病腹满的实证。
  比如《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篇》说: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在《阳明病篇》中用的只是大承气汤)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宜大柴胡汤。”(此条“宜大柴胡汤”在太阳病篇为“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

  [大柴胡汤]有的情况下可以代替[大承气汤]用于“阳明腑实证”,但[大承气汤]却不能用来代替[大柴胡汤]来治疗“邪郁少阳、热结胆腑”。这也反证了[大柴胡汤]的立方本意和主治功能。所以[大柴胡汤]当然属于“少阳和解剂”,而非“解少阳通腑实之泻下剂”了。
 
  我也总结一下个人的看法:

  “半表半里”与“少阳枢机”说法不同,但理解起来也是一个意思:表为阳、里为阴;少阳为一阳,人每天的阳气始发于胆经;少阳病,病进则入太阴,病退则返阳明、出太阳。
  可见少阳枢机就是半表半里之地。少阳是身体内外的交通要道,气机升降、津液上下的隘口,所以疏通少阳枢机能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少阳之地位于上下之间、表里之间、阴阳之间,一点连两面,故单攻单补都有失偏颇,只能用和解之法。“解少阳”与“和解少阳”实质相同,省略了一个”和“字而已。

  判断某个经方的主治和性质:除了分析它的组成和药量;以及考察它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范围;另一方面是根据它的方证,即仲师立此方的条文。
  何为立方的条文,就是含“主之”的条目,以此为准。
  其它言“可与”、“宜”的条文,是对此方的灵活运用,是仲师对此方的功效范围的拓展。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只有一句“大柴胡汤主之”的条文: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足见仲师立大柴胡汤方的主治是“和解少阳、通腑下结”,这个腑是少阳腑不是阳明腑,这个结在胆不在大肠。[大柴胡汤]的主证是“少阳胆腑热实证”,不是“阳明腑实证”。
  当然,要下胆腑热结,必借道大肠腑,而少阳热移阳明易形成燥屎,就需疏通阳明的药,故用少量大黄,一清热消痞、二活血止痛、三通腑下结。

  再看《伤寒论》398条中的余下2条: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我认为此条省略了一些字:为{柴胡证}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胆腑热结}则愈,可见[大柴胡汤]在此条中主要作用是和解少阳)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此处用[大柴胡汤]也是解少阳证、柴胡证,下胆腑热结)

  接着看《金匮要略》中的唯一1条{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此为实也”中的“此”字指前句的“心下”,“当下之”的“之”字同样是指胆腑热结)

  当然,既然[大柴胡汤]有大黄、有通大便的功能,适当的化裁运用(大黄后下或者加量)也可以用作泻下剂。仲师有明言,大柴胡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替[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来使用,用于治疗阳明腑实以及杂病腹满的实证。
  比如《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篇》说: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在《阳明病篇》中用的只是大承气汤)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宜大柴胡汤。”(此条“宜大柴胡汤”在太阳病篇为“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

  [大柴胡汤]有的情况下可以代替[大承气汤]用于“阳明腑实证”,但[大承气汤]却不能用来代替[大柴胡汤]来治疗“邪郁少阳、热结胆腑”。这也反证了[大柴胡汤]的立方本意和主治功能。所以[大柴胡汤]当然属于“少阳和解剂”,而非“解少阳通腑实之泻下剂”了。
虽然你有些论点,对我开了眼界,辛苦了,但你真是糊涂,谁说大柴胡汤可代大承气汤的?
我当时那久咳的病案,是低热,便秘,咳喘,我是受242条启发,但我并不是用大承气汤,而
是用大柴胡汤治好,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伤寒164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是邪结少阳),呕(邪结少阳)而下利(是热迫阳明),大柴胡汤主之(解少阳,通阳明)。
你不经临床不知道,大柴胡汤要有少阳证,又要有阳明证(大便秘,或热迫阳明)才有效果。
真是不可教也,
但我还是谢谢你的资料,使我对大柴胡多有了认识。但但太偏面了。
没有时间给你拌嘴,并来是想向你道声谢,没想到看你的言帖,心又火了。
……
 
最后编辑:
虽然你有些论点,对我开了眼界,辛苦了,但你真是糊涂,谁说大柴胡汤可代大承气汤的?
我当时那久咳的病案,是低热,便秘,咳喘,我是受242条启发,但我并不是用大承气汤,而
是用大柴胡汤治好,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伤寒164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是邪在少阳),呕(邪结少阳)而下利(是热迫阳明,大柴胡汤主之(解少阳,通阳明)
你不经临床不知道,大柴胡汤要有少阳证,又要有阳明证(大便秘,或热迫阳明)才有效果。
真是不可教也,
但我还是谢谢你的资料,使我对大柴胡多有了认识。但太偏面了。
没有时间给你拌嘴,并来是想向你道声谢,没想到看你的言帖,心又火了。
……

我说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大柴胡汤可代大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
这个观点是郝万山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

郝教授没有详细论述什么情况下可以,只是列举的仲景原文为证。
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当然是“要有少阳证”,或属少阳阳明合病的情况。

阳老师如果感兴趣,可看一下郝教授的原文:
《论少阳腑实证和仲景用大柴胡汤》http://guoyitang.org/jkdt/html/?247.html
 
我说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大柴胡汤可代大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
这个观点是郝万山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

郝教授没有详细论述什么情况下可以,只是列举的仲景原文为证。
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当然是“要有少阳证”,或属少阳阳明合病的情况。

阳老师如果感兴趣,可看一下郝教授的原文:
《论少阳腑实证和仲景用大柴胡汤》http://guoyitang.org/jkdt/html/?247.html
郝万山老师,是乎圆了各家的学说,临床也却是如此,学习了,但我看的都是宋版的《伤寒杂病论》,医宗金鉴《伤寒论》看了,也忘了。我认为大柴胡汤证是小柴胡汤证的加重,病位都是少阳胆腑,少阳阳明腑实证,只是它病理变化的一个证,故仲师釆用解少阳通阳明这个法治这个病。故大柴胡法是还是解少阳通阳明的下法。
32l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大承气主之,这一条除郝老师的认识外,我还认为是少阴热化证,阳明热结旁流,心下必结是三焦不通,气机不利,没有呕吐证(少阳证)除用大柴胡下外,也可用大承气汤治。
……
谢谢你。
 
最后编辑:
郝万山老师,是乎圆了各家的学说,临床也却是如此,学习了,但我看的都是宋版的《伤寒杂病论》,医宗金鉴《伤寒论》看了,也忘了。我认为大柴胡汤证是小柴胡汤证的加重,病位都是少阳胆腑,少阳阳明腑实证,只是它病理变化的一个证,故仲师釆用解少阳通阳明这个法治这个病。故大柴胡法是还是解少阳通阳明的下法。
32l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大承气主之,这一条除郝老师的认识外,我还认为是少阴热化证,阳明热结旁流,心下必结是三焦不通,气机不利,没有呕吐证(少阳证)除用大柴胡下外,也可用大承气汤治。
……
谢谢你。
阳老师客气了:061:
感谢您一直耐心的指导,受益良多。
 
五版小柴胡和解,大柴胡解表攻下,用药方向不同
是的,小柴胡解少阳兼健脾补气。
大柴胡解少阳兼攻通阳明之腑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