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阳老师分享临床经验,学习了。
一、《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放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
这几条所指的“大柴胡汤证”或为伤寒外感引起,
加之当时民贫,缺衣少食而易感寒邪,
传至少阳恐胃中已无宿食,不至于引发消化不良,
所以《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还真有不用大黄的可能性: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二、《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放在{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病因已经比较明确了,暴饮暴食化生湿热结于少阳胆腑所致,
湿重者出现下利,热重于湿者阳明燥化腑实便结。
患者多为达官富贾、将相王候,是内伤引起的心下满痛和发热汗出,
有饮食积滞的实邪阻塞胆、胰、十二指肠,故必须用大黄清胆下积,
如果宿食时间较长、或者多次叠加,食积热结通过上消化道进入了大肠,也会引发阴明热结,造成少阳阳明合病: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这是我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对。
退一步说:若大柴胡真的没有大黄,那是大柴胡的变规,或变方。
前面已经说明了,此议是针对含有大黄的大柴胡汤而论的,我支持“大柴胡汤用用了二两大黄”这种观点。
上帖所言的“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还真有不用大黄的可能性”,只是一种假说,臆测,或许存在一点可能性。
你连伤寒那些条文,当用大柴胡汤下,
那些条文,用大承气下,还分不清,
还在这里跟着别人说大柴胡汤是和解剂
当然这种说话,不是你首创。
说直了,你还发脾气,不喜欢。
……
我没轻信别人的观点,所述看法都是自己考查、辨析过的。
其实伤寒的许多条文的方,只是举例,还有它方,有一次我看了见一个老太婆久咳半个月,问了他大便七天一次,伴喘,就想起伤寒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此有燥屎也,急下之,宜大承气,可当时,我用的是大柴胡三剂下之,治好的,
你还能说大柴胡是和解剂吗?
257条,不是可用大柴胡下吗?394条不是可用大柴胡下吗?
金匮……妇人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这一条不可以用大柴胡汤下吗?
你还说大柴胡是和解剂吗?
伤寒条文,你读懂了多少?
讨论大柴胡汤的性质是泻下剂还是和解剂,不能用加减、变药量之后的个案作为主要例证,
以伤寒金匮中的原方原剂量和仲景立方的本意为凭,以伤寒体系的通则贯例作推,以大柴胡汤在临床上的主要运用印证。
才能得到客观、中肯、全面的看法。
伤寒没读透的人,也可以针对具体的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所提观点或有可取之处。
讨论问题要针对具体问题,专家教授也有不擅长的领域,草根赤脚也有精专善长的方面。
三人行必有我师,比我研究伤寒论水平高的大师,我要向他们学习,
研究水平不如我的人,只要他在某个问题上比我看得更明白、更合理,我同样会向他们虚心学习。
按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5克计算:
如果说“大柴胡汤原方30g大黄够泻得受的”,
那[大黄甘草汤]里面大黄有四两,即为60克,只配了一两(15克)甘草,胃热呕吐能用这么多大黄?
一种药的效果,不只看它自身的用量,更要看它在方子的配伍、煎服方法等。
大柴胡汤中大黄泻下之力较弱,原因有:
1、同下久煎;
2、一剂三服;
3、与小柴胡汤相比,大柴胡汤中的大枣一枚都没有少:12枚,就算一枚只有2.5克,也是30克,与大黄等量了。
4、同样与小柴胡汤相比,大柴胡汤虽然去掉了三两甘草,但又将生姜从3两增加5两,75克了,是大黄的两倍半。
张锡纯对大柴胡汤的看法:
《伤寒论》大柴胡汤,少阳兼阳明之方也。阳明胃府有热,少阳之邪又复挟之上升,是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欲用小柴胡汤提出少阳之邪,使之透膈上出,恐其补胃助热而减去人参,更加大黄以降其热,步伍分明,出奇致胜,此所以为百战百胜之师也。乃后世畏大黄之猛,遂易以枳实。迨用其方不效,不得不仍加大黄,而竟忘去枳实,此大柴胡一方,或有大黄或无大黄之所由来也。……大柴胡汤中用大黄,诚不如用石膏也……。
引张氏大柴胡汤之论,
只是因为他也认为“大柴胡汤中有大黄一药,而且作用不是在于泻下”。
至于他说的“大黄的用处在于降阳明胃热”我并不认同,大黄主要是清胆腑热、活血止痛的:
1、少阳胆腑在在阳明胃腑之下,
如为内伤,热邪已结于胆腑,
说明宿食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胆道胰腺附近了,
大柴胡汤证的“呕不止”主要是少阳胆腑热结所致,而不是阳明胃热呕吐。
2、阳明胃热呕吐是“大黄甘草汤证”、“调胃承气汤证”,这两个方子里面,大黄都是与甘草相配的。
经方中,药势主要入气分、走胃的方子,多配甘草,而药势主要入血分、走肝的方子,多配大枣。
原因在于:甘草大枣虽然都是脾胃之药,但甘草质清色黄,偏入气分,大枣质腻色红,偏入血分。
比如:大柴胡汤证病位在肝胆,要粘住大黄的药力,入血走肝去清胆腑、活血止痛,故用枣12枚,兼缓和泻下之力。
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胆热脾寒挟饮,但头汗出(汗为心之液,心阳已虚),故不用大枣,而用甘草桂枝助心阳;甘草干姜扶脾胃之阳。
我看到了你的百度资料,那你更是胡搅满渗,你说说伤寒未出方的条文中,还有多少可以用大柴胡汤攻下?你要是说大柴胡汤是和解少阳通腑之下剂,这个还有可信,因为现在教材是这么说的。
如果说照您所说“大柴胡汤是和解少阳通腑之
下剂”,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更下得更厉害了:
1、除枣外,温药、补药:“人参一两半,桂枝一两半,生姜一两半”,加起来才四两半,不及大柴胡汤中“生姜五两”;
2、“大枣六枚”,只有大柴胡汤的一半;
3、“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
而[柴龙牡]方药中有桂枝茯苓平冲定悸,其证显然比“大柴胡汤证”偏虚,且柴龙牡方证中还没有“有燥屎、此为实也、当下之”等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