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条,也是疑有阳明腑实证,用小承汤轻泻试探,而且小承汤大黄量也要45g,而不是你说的几克,累了,休息了。
现在给大柴胡定个性吧,
大柴胡汤是:解少阳通阳明的下剂。
伤寒论还有那些条文,可用大柴胡汤下之?谁说说?
我举例说一个: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
你真是越学越糊涂。热结在那里?是阳明里证,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这一条就是讲,伤寒呕多,病在少阳,又有阳明里证,故可用大柴胡汤下之,两解表里,不可用承气汤类攻之。汉代一两换算成今天的多少克,这个问题先暂且不论,
在仲景伤寒、金匮经方同一体系、同一参照系内,
观察药物之间的用量比例,总结其规律才有实际的意义,才能发现其药物用量与方剂功效之间的关系。
[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相当于半张[小柴胡汤]与半张[小承气汤]的合方。
其原始用量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大黄二两。
由药物的分量比例,也可以推知[大柴胡汤]是以和解少阳为主的,泻热通腑只是解决阳明兼证。
因为[大柴胡汤]中虽然包含了半张[小承气汤]方,但去掉了厚朴,大黄减半,由四两改为二两,还另加了缓急的芍药。
再说“大柴胡汤证”的主证:“心下急”、“心下痞硬”、“按之心下满痛”,可见其主要病位在肝胆区域,此证主要的邪气还结于少阳枢机,只是兼有阳明热化,有腑实的趋向而已。
从165条“呕吐而下利者”,已经可以明确的看出[大柴胡汤]方中用枳实四枚、大黄二两的作用是“解热除满”,而不是泻下。
所以,退一步讲,即使[大柴胡汤]不是和解剂,也不可能是泻下剂,仲师所言的“用大柴胡汤下之”,恐为“下热结之邪”,而非“下阳明腑实”。
现在给大柴胡定个性吧,
大柴胡汤是:解少阳通阳明的下剂。
伤寒论还有那些条文,可用大柴胡汤下之?谁说说?
我举例说一个: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
你真是越学越糊涂。热结在那里?是阳明里证,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这一条就是讲,伤寒呕多,病在少阳,又有阳明里证,故可用大柴胡汤下之,不可用承气汤类攻之。
你说说伤寒还有那些未出方的条文,用大柴胡治疗。
大柴胡汤证:是少阳阳明腑实证,我又那么多病案,还是搞不尽。
邪结的轻重,或是以那方为主体,要看病情如何,结得重,大黄可用多的,结的少可少用的,甚至可加点芒硝,我就是用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治愈阑尾炎。
阳老师这条举得好:“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为什么“呕多虽有阳明证也不能攻”,原因在于:呕多说明少阳证未解,虽然已经出现传阳明,出现阳明腑热证、甚至阳明腑实轻证了,但主要的邪气还郁结于少阳,主要的病位还在心下,必先和解少阳,用药自当以和解少阳为主。
邪结少阳,所以要用柴胡解表开郁,散邪退热;枢机不利,必生湿、热、痰,所以要用生姜散湿、黄苓清热、半夏化痰;心下满痛,故用枳实行气消胀、芍药止痉缓急;阳明热化趋实,故用少量大黄泻热通腑;大枣用以保护胃气、滋助阴液。
“呕”是少阳证的主证之一,邪结少阳而生湿、热、痰所致。
从“小柴胡汤证”的“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到“大柴胡汤证”的“呕不止,心下急,心下痞硬、按之心下满痛”,说明邪结少阳的程度加重了,而且开始传阳明了,所以[大柴胡汤]不再用滋腻敛邪的人参和甘草,加芍药以缓心下急痛,加枳实破气以化心下痞硬,再加大黄泻热通腑以解阳明兼证。
之所以少阳病禁汗、禁吐、禁下,是因为从病性上看,少阳病属“半表半里”,从病位上看少阳证的主证,其病位在“心下”,即“不上不下”,只有用攻补兼施、表里双解的“和解之法”。
[大柴胡汤]用于邪结少阳的重证(可兼阳明腑轻证),怎么能说[大柴胡汤]不是“和解剂”而是“泻下剂”呢?
如果你完整系统的学习了刘胡等人的伤寒讲课,应该不会有这么多疑问,他们都有各自的思想体系,不要把他们当做工具书。先一家一家的学,再旁通,最后建立自己的认识体系。
如果心中没有疑虑,你没有必要把这些东西发出来我上面所述中用了些反问句式,但观点还是明确的。
大师泰斗的课程确实要系统学习,用作工具书恐难免断章取义,谢谢老师指点、提示。
读伤寒、金匮原文也是这样,要前后联系,全篇贯通。
谢谢老师推荐伤寒学习方法:“先一家一家的学,再旁通,最后建立自己的认识体系。”
对于中医经典,个人喜欢在览其概要,了解其框架体系之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推进。
针对某一个方、证、法,先自己通参原文,理解、分析、比对、综合,总结出研习心得。
再同时参阅古往今来一些名师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及他们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案例,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认识。
我觉得针对一个问题,同时参看不同宗派的观点,可以获得广阔的视野和不同的角度,尽可能“思通千载,视接万里”,得出深入、全面、客观的认识,并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
如果把一家之言先全面学习一遍,再学另一家,个人担心少许偏颇之见会有“先入为主”之弊,日后不易校正。
当然,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谈不上优劣对错。
刘胡都讲到大黄最重要特性是推陈致新,与什么搭配就祛什么,故可去热,祛水,祛瘀,祛实...,胡老经验小剂量6克以下,大剂不过9克,都讲的很清楚,比你自己琢磨要好啊
如果心中没有疑虑,你没有必要把这些东西发出来
另外“先入为主”,你想多了,学一遍就能形成定见?话说回来,如果真学到精髓,那就了不得了,别家不学也可以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推进”,你想毕其功于一役啊。所谓问题,多是互相关联的,哪有那么多孤立性的问题给你琢磨,很可能过个一年半载你就会发现前面认识有问题了。胡老80多还在反思
我的想法仅供你参考
关于经方的用量,我赞同仝小林教的观点:
药物有一个范围较大的“剂量域”,以适用于内伤、外感、急症、缓症等不同的临床需要。
比如黄连,其剂量域可能是1克-120克。
另外,据最新拷证,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3.8克,而非以前认为的15.6克。
汉代一两换算成今天的多少克,这个问题先暂且不论,
在仲景伤寒、金匮经方同一体系、同一参照系内,
观察药物之间的用量比例,总结其规律才有实际的意义,才能发现其药物用量与方剂功效之间的关系。
地上本无路,因为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就好象"荨"字,本来读"qian",后来大家读"寻",也就读"寻"了。
在伤寒邪结少阳,仲师说,不可发汗,吐,下,故后世就创出了,邪在半表半里,有和解一法,这些都是邪说,仲师没有这么说过,解少阳,只要柴胡黄芩就够了,柴胡解表退热,疏肝,黄芩清胆热。
这是什么和解法,也闹出了今天大柴胡汤解表通腑法也是和解法的笑话。还上了教材,这是中医的误区,……
中医的误区还有多少?……
伤寒柴胡剂柴胡与黄芩比例约是3比1,柴胡半斤(120g)黄芩三两(45g)《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中[桂枝茯苓丸]的方证是:“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癓不去故也,当下其癓,桂枝茯苓丸主之。”
仲师没说过[桂枝茯苓丸]能治男人的前列腺增生肥大、以及其它瘀血证,现在临床上不是也在用,且管用吗?能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算是用“歪”了吧?
后世医家2000年来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理解和认识,及其所载经方的运用,都是结合临床实践,对仲景学术思想及理论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挥,来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
仲师的原意要尽可能忠实的还原,但也不能画地为牢,伤寒学一直都是在不断的丰满和发展的,正如仲师对《黄帝内经》中“六经”的继承与拓展一样。
解少阳,柴胡和黄芩的确是最重要的,而且其用量比例也很关键,应当为8:3,但仅此两味药是不够的,前面已经分析了,邪郁少阳、枢机不利会产生“热、湿、痰”,还得用生姜散湿、半夏化痰,这是大小柴胡汤都共有的。
个人理解“和解”就是“缓冲、双调、兼顾、妥协”的治疗策略和配药方法。
《孙子兵法》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发兵、其下攻城”。在没有力量一举荡平敌寇、或者强攻代价太大的情况下,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收获,这就是“和”的智慧。用兵如此,用药也是如此。
戴北山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我再加一句:“峻缓相济谓之和”。
[大柴胡汤]里面,寒凉有黄苓、温热有生姜;发散有柴胡、收敛有大枣;攻下有大黄、缓急有芍药;解表有柴胡生姜、通里有枳实大黄;补虚有芍药大枣、泻实有大黄黄苓。
这难道还不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