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泻下攻积、活血化瘀。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经方中大黄用量与功效、病位、主证之间的关系分析:
微剂量(1两)大黄用于清热除烦,主要病位在胆心(胸肋),用于“酒黄疸证”:
栀子大黄汤(3)
小剂量(2两)大黄多用于清热通腑,主要病位在胆胃(心下),主要用于“少阳胆热腑实证(郝万山)”兼“阳明腑实轻证”:
大柴胡汤(6,同下,去滓再煎)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6,后下,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 厚朴七物汤(6) 大黄黄连泻心汤(6) 附子泻心汤(6) 茵陈蒿汤(6) 桂枝加大黄汤(6) (三黄)泻心汤(6) 下瘀血汤(6)
中剂量(3两)大黄多用于缓下腑实,主要病位在胃肠(腹部),主要用于“阳明腑实轻证”:
厚朴三物汤(9) 小承气汤(9) 抵挡汤(9) 大黄附子汤(9)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9) 增液承气汤(9)(温病条辨)
大剂量(4两及以上)大黄多用于峻泻逐瘀,主要病位在胃肠(少腹),主要用于“阳明腑实重证”、“实热结胸重证”、“下焦蓄血证”:
大承气汤(12) 调胃承气汤(12) 大陷胸汤(18) 厚朴大黄汤(18) 大黄甘草汤(12) 桃核承气汤(12)
和法,具有和解表里寒热,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其方药组成以寒热并 用,攻补兼施为特点。
正如戴北山云:“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
又如《成方切用》所云:“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
《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没有大黄,而《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虽然用了大黄,条文也明确提到了“当下之”(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但其大黄的用量只有二两(6克,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且煎煮方法中并未说大黄后下或者制用,而是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大柴胡汤]两方中的大黄用量是相同的,均为二两(6克),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煎煮方法中,大黄是生用、切碎、后下,可见其泻下力道是强于[大柴胡汤]的。然而梅国强教授在讲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仍然强调说此方用6克大黄非为泻下。
用[大柴胡汤],当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
可见其主要功效是“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
所以个人认为[大柴胡汤]当为“和解剂”而非“泻下剂”。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经方中大黄用量与功效、病位、主证之间的关系分析:
微剂量(1两)大黄用于清热除烦,主要病位在胆心(胸肋),用于“酒黄疸证”:
栀子大黄汤(3)
小剂量(2两)大黄多用于清热通腑,主要病位在胆胃(心下),主要用于“少阳胆热腑实证(郝万山)”兼“阳明腑实轻证”:
大柴胡汤(6,同下,去滓再煎)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6,后下,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 厚朴七物汤(6) 大黄黄连泻心汤(6) 附子泻心汤(6) 茵陈蒿汤(6) 桂枝加大黄汤(6) (三黄)泻心汤(6) 下瘀血汤(6)
中剂量(3两)大黄多用于缓下腑实,主要病位在胃肠(腹部),主要用于“阳明腑实轻证”:
厚朴三物汤(9) 小承气汤(9) 抵挡汤(9) 大黄附子汤(9)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9) 增液承气汤(9)(温病条辨)
大剂量(4两及以上)大黄多用于峻泻逐瘀,主要病位在胃肠(少腹),主要用于“阳明腑实重证”、“实热结胸重证”、“下焦蓄血证”:
大承气汤(12) 调胃承气汤(12) 大陷胸汤(18) 厚朴大黄汤(18) 大黄甘草汤(12) 桃核承气汤(12)
和法,具有和解表里寒热,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其方药组成以寒热并 用,攻补兼施为特点。
正如戴北山云:“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
又如《成方切用》所云:“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
《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没有大黄,而《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虽然用了大黄,条文也明确提到了“当下之”(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但其大黄的用量只有二两(6克,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且煎煮方法中并未说大黄后下或者制用,而是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大柴胡汤]两方中的大黄用量是相同的,均为二两(6克),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煎煮方法中,大黄是生用、切碎、后下,可见其泻下力道是强于[大柴胡汤]的。然而梅国强教授在讲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仍然强调说此方用6克大黄非为泻下。
用[大柴胡汤],当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
可见其主要功效是“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
所以个人认为[大柴胡汤]当为“和解剂”而非“泻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