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论大柴胡汤乃和解剂非泻下剂,兼析经方大黄量效病位主证关系

梦回杏林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5
帖子
17558
获得点赞
9461
声望
113
所在地
 
大黄的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泻下攻积、活血化瘀。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经方中大黄用量与功效、病位、主证之间的关系分析:

微剂量(1两)大黄用于清热除烦,主要病位在胆心(胸肋),用于“酒黄疸证”:
  栀子大黄汤(3)

小剂量(2两)大黄多用于清热通腑,主要病位在胆胃(心下),主要用于“少阳胆热腑实证(郝万山)”兼“阳明腑实轻证”:
  大柴胡汤(6,同下,去滓再煎)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6,后下,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 厚朴七物汤(6) 大黄黄连泻心汤(6) 附子泻心汤(6) 茵陈蒿汤(6) 桂枝加大黄汤(6) (三黄)泻心汤(6) 下瘀血汤(6)

中剂量(3两)大黄多用于缓下腑实,主要病位在胃肠(腹部),主要用于“阳明腑实轻证”:
  厚朴三物汤(9) 小承气汤(9) 抵挡汤(9) 大黄附子汤(9)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9) 增液承气汤(9)(温病条辨)

大剂量(4两及以上)大黄多用于峻泻逐瘀,主要病位在胃肠(少腹),主要用于“阳明腑实重证”、“实热结胸重证”、“下焦蓄血证”:
  大承气汤(12) 调胃承气汤(12) 大陷胸汤(18) 厚朴大黄汤(18) 大黄甘草汤(12) 桃核承气汤(12)


  和法,具有和解表里寒热,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其方药组成以寒热并 用,攻补兼施为特点。
  正如戴北山云:“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
  又如《成方切用》所云:“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


  《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没有大黄,而《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虽然用了大黄,条文也明确提到了“当下之”(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但其大黄的用量只有二两(6克,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且煎煮方法中并未说大黄后下或者制用,而是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大柴胡汤]两方中的大黄用量是相同的,均为二两(6克),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煎煮方法中,大黄是生用、切碎、后下,可见其泻下力道是强于[大柴胡汤]的。然而梅国强教授在讲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仍然强调说此方用6克大黄非为泻下。

  用[大柴胡汤],当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
  可见其主要功效是“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
  所以个人认为[大柴胡汤]当为“和解剂”而非“泻下剂”。
 
“生大黄8克后下”与“制大黄5克同煎”的实际效果对比:

1、“8克,生大黄,后下”的泻下效果
  https://www.tcmbe.com/threads/422666/page-4#post-1380880

“8克生大黄后下”的泻下效果--“生大黄8克后下”与“制大黄5克同煎”的实际效果对比.jpg




2、“5克,制大黄,同煎”的通便效果
  https://www.tcmbe.com/threads/422666/page-7#post-1384222

“5克制大黄同煎”的通便效果--“生大黄8克后下”与“制大黄5克同煎”的实际效果对比.jpg
 
一点个人的初浅看法,不当和错误之处望各位老师斧正。
 
大黄的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泻下攻积、活血化瘀。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经方中大黄用量与功效、病位、主证之间的关系分析:

微剂量(1两)大黄用于清热除烦,主要病位在胆心(胸肋),用于“酒黄疸证”:
  栀子大黄汤(3)

小剂量(2两)大黄多用于清热通腑,主要病位在胆胃(心下),主要用于“少阳胆热腑实证(郝万山)”兼“阳明腑实轻证”:
  大柴胡汤(6,同下,去滓再煎)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6,后下,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 厚朴七物汤(6) 大黄黄连泻心汤(6) 附子泻心汤(6) 茵陈蒿汤(6) 桂枝加大黄汤(6) (三黄)泻心汤(6) 下瘀血汤(6)

中剂量(3两)大黄多用于缓下腑实,主要病位在胃肠(腹部),主要用于“阳明腑实轻证”:
  厚朴三物汤(9) 小承气汤(9) 抵挡汤(9) 大黄附子汤(9)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9) 增液承气汤(9)(温病条辨)

大剂量(4两及以上)大黄多用于峻泻逐瘀,主要病位在胃肠(少腹),主要用于“阳明腑实重证”、“实热结胸重证”、“下焦蓄血证”:
  大承气汤(12) 调胃承气汤(12) 大陷胸汤(18) 厚朴大黄汤(18) 大黄甘草汤(12) 桃核承气汤(12)


  和法,具有和解表里寒热,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其方药组成以寒热并 用,攻补兼施为特点。
  正如戴北山云:“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
  又如《成方切用》所云:“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


  《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没有大黄,而《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虽然用了大黄,条文也明确提到了“当下之”(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但其大黄的用量只有二两(6克,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且煎煮方法中并未说大黄后下或者制用,而是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大柴胡汤]两方中的大黄用量是相同的,均为二两(6克),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煎煮方法中,大黄是生用、切碎、后下,可见其泻下力道是强于[大柴胡汤]的。然而梅国强教授在讲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仍然强调说此方用6克大黄非为泻下。

  用[大柴胡汤],当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
  可见其主要功效是“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
  所以个人认为[大柴胡汤]当为“和解剂”而非“泻下剂”。
你这种钻研精神可佳,但我看你的标题好伤心,看不下去,大柴胡汤的大黄原量明明是二两(30g),你为什么只说成6g,难道30g大黄不够你下的,伤寒104条,明明说了:伤寒过经十余日,医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此为未解也,宜大柴胡下之者愈,这一条明说了大柴胡是解少阳通腑之下剂。并与小柴胡及承气汤类,作了区别。
金匮要略又说了: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又说了大柴胡是解少阳通阳明之下剂。
你说大柴胡不是下剂,是和解之剂,那小柴胡是什么剂?这不乱套了。
大柴胡是少阳阳明腑实证,用体实之人
小柴胡是少阳太阴脾虚证,用体虚之人
学伤寒要遵原文,还要结合临床。
……
 
最后编辑:
我也看不下去,不说标题,引用的文献及名言也是断章取义!
广义的和,可以包含一切治法;是否汗下吐都是和呢?这还让人怎么去分辨?
概念的混淆在学习中医的路上是难免的,但是混成这样的就很......
 
少阳的半表半里证,都说不可下不可汗,唯有和之。然小柴胡汤中,不下而下,不汗而汗,阴阳通调的道理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吧?
 
你这种钻研精神可佳,但我看你的标题好伤心,看不下去,大柴胡汤的大黄原量名是二两(30g),你为什么只说成6g,难道30g大黄不够你下的,伤寒104条,名说了:伤寒过经十余日,医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此为未解也,宜大柴胡下之者愈,这一条名说了大柴胡是解少阳通腑之剂,也是下剂。并与小柴胡作了区别。
金匮要略又说了: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又说了大柴胡是解少阳通阳明之剂,也是下剂。
你说大柴胡不是下剂,是和解之剂,那小柴胡是什么剂?这不乱套了。
大柴胡是少阳阳明腑实证,用体实之人
小柴胡是少阳太阴脾虚证,用体虚之人
学伤寒要遵原文,还要结合临床。
……

谢谢阳老师鼓励、指点。

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大黄的用量,正是基于当今临床实际情况的
[大柴胡汤]中的大黄用6克的多,用30克的少,您可能也不会开这么大的量吧,如果大黄用30克,那柴胡该用120克。
即使大黄用30克,久煎之后也相当于制过了,[大柴胡汤]中大黄并不后下,而且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黄煌教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医案中制大黄非用于泻下,其量也多在10-15克左右。

[大柴胡汤]是不是少阳和解剂,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一下其他医家的观点:
http://cn.bing.com/search?setmkt=zh-CN&q=大柴胡汤是少阳和解剂吗

另外,夏质彬的《金匮要略治法类疏》一文谈论和解法时,有这样两段论述:
  “黄疸病,腹痛而呕者,是邪在少阳,宜柴胡汤,然《黄疸病篇》原文中未明示是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医宗金鉴》对此认为:“呕而腹痛,胃实热也,然必有潮热便硬,始宜大柴胡汤两解之;若无潮热,便软,则当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和之可也”。因此,临床可根据具体病情。斟酌选用。”

  “[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治。证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宜用大柴胡汤两解表里。目前临床上运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急腹症,取得了良好疗效。”

中药和解少阳剂:大柴胡汤.jpg
 
大柴也算和解剂。毕竟还有柴胡姜枣。药量大则直下下焦,丸散则散逸于上。这个是符合临床的。
条文言大柴胡下之,的确是下了,重结果。不过往往邪气未全入腑。
不过楼主你啥事儿都问百度的学习方法的确不值得提倡,专业的问题,科普类的解释能权威?条文都在去找来看看是不是有表里症,不就知道是不是和解了吗?
 
谢谢阳老师鼓励、指点。

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大黄的用量,正是基于当今临床实际情况的
[大柴胡汤]中的大黄用6克的多,用30克的少,您可能也不会开这么大的量吧,如果大黄用30克,那柴胡该用120克。
即使大黄用30克,久煎之后也相当于制过了,[大柴胡汤]中大黄并不后下,而且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黄煌教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医案中制大黄非用于泻下,其量也多在10-15克左右。

[大柴胡汤]是不是少阳和解剂,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一下其他医家的观点:
http://cn.bing.com/search?setmkt=zh-CN&q=大柴胡汤是少阳和解剂吗

另外,夏质彬的《金匮要略治法类疏》一文谈论和解法时,有这样两段论述:
  “黄疸病,腹痛而呕者,是邪在少阳,宜柴胡汤,然《黄疸病篇》原文中未明示是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医宗金鉴》对此认为:“呕而腹痛,胃实热也,然必有潮热便硬,始宜大柴胡汤两解之;若无潮热,便软,则当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和之可也”。因此,临床可根据具体病情。斟酌选用。”

  “[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治。证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宜用大柴胡汤两解表里。目前临床上运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急腹症,取得了良好疗效。”

浏览附件83555

从大柴胡汤的主证病位:“心下”,
及现代重要应用范围:“肝胆病、胰腺炎”,
也可以看出它的主要作用是“和解少阳”而非“泻下”。
连小承气汤中的大黄也是三两,多于大柴胡汤,而小承气汤也才是个缓下剂,仲师用来“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
 
大柴也算和解剂。毕竟还有柴胡姜枣。药量大则直下下焦,丸散则散逸于上。这个是符合临床的。
条文言大柴胡下之,的确是下了,重结果。不过往往邪气未全入腑。
不过楼主你啥事儿都问百度的学习方法的确不值得提倡,专业的问题,科普类的解释能权威?条文都在去找来看看是不是有表里症,不就知道是不是和解了吗?


刘老师说话好滑啊!
你说柴胡剂要有姜枣才是和解剂,那柴桂姜汤没有人参生姜大枣,就不能解少阳了(和解少阳了)?其实,观其伤寒柴胡剂方子,解少阳只要有柴胡黄芩就够了,其它药就是对症而没。
关于和解一法,仲师在伤寒金匮里没有说过,是后人强加的,是个邪说。
说大柴胡汤是和解剂,就是说,一边里向敌人开跑,一边喊敌人讲和,这可能吗?
小柴胡汤,也不是和解剂,实是解少阳实脾补气之剂,也就是扶正攻邪之剂,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凡柴胡证而下之,柴胡证不罢,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这就是说一个小柴胡证服小柴胡汤后出现阳气来复(目瞑反应)战汗而解。……
 
最后编辑:
现在给大柴胡定个性吧,
大柴胡汤是:解少阳通阳明的下剂。
伤寒论还有那些条文,可用大柴胡汤下之?谁说说?
我举例说一个: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
 
最后编辑:
谢谢阳老师鼓励、指点。

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大黄的用量,正是基于当今临床实际情况的
[大柴胡汤]中的大黄用6克的多,用30克的少,您可能也不会开这么大的量吧,如果大黄用30克,那柴胡该用120克。
即使大黄用30克,久煎之后也相当于制过了,[大柴胡汤]中大黄并不后下,而且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黄煌教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医案中制大黄非用于泻下,其量也多在10-15克左右。

[大柴胡汤]是不是少阳和解剂,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一下其他医家的观点:
http://cn.bing.com/search?setmkt=zh-CN&q=大柴胡汤是少阳和解剂吗

另外,夏质彬的《金匮要略治法类疏》一文谈论和解法时,有这样两段论述:
  “黄疸病,腹痛而呕者,是邪在少阳,宜柴胡汤,然《黄疸病篇》原文中未明示是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医宗金鉴》对此认为:“呕而腹痛,胃实热也,然必有潮热便硬,始宜大柴胡汤两解之;若无潮热,便软,则当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和之可也”。因此,临床可根据具体病情。斟酌选用。”

  “[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治。证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宜用大柴胡汤两解表里。目前临床上运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急腹症,取得了良好疗效。”

浏览附件83555
伤寒的用药剂量,要研究还是以他的原量为好,只要证辩对了,真的只要一剂愈,学习李可老先生吧,你用现代的换算剂量,去研究伤寒,永远得不到真谛。说老实话,我也时常用一些大剂量的霸药,黄芪用到250g,鸡血藤用到150g,生地用到100g以上,地骨皮是用到90g……病案我不发表,怕人骂,现在人学伤寒不去钻研伤寒的原文,到去找资料,找名家,抄袭别人的,这是很容易误入支途的。
仲师没有讲和解一法,和解一法,是后人强加的,是邪说。
仲师也讲顾阴的,尤其是阳明病,伤寒110条111条113条116条,尤其火邪所致病,仲景都要求顾阴,阴促了,得汗而解,阴复了,得利而解,阴复了得小便而解,阴复了得屎了而解,后世一些补阳派,说什么以阳主阴,仲师只顾阳,是对仲师理论的歪曲,而后代的温病学,充实了这一理论,……
 
邪去则化源不绝。党参用之气喘神昏,痰闭涎流,化源决绝的情况,说明这个养正和人体的正不是完全符合。
同理,大黄也有用之神清气爽,纳食加增的。
那么说药物不能完全脸谱化。
从伤寒全书看加党参,渴,化燥。大黄,治气入腑的承气,治血结在腑的抵挡,陷胸,泻心。给邪出路嘛。是不是有麻子仁的下燥热互结。
和解,这是合邪治法。一面寒一面热,所以柴桂姜,一面食结一面浮散,所以大柴胡,一面风一面燥,所以小,一面浮散一面水结,所以加芒硝,一面浮散一面痰火上冲,所以加龙牡。大概这么个意思吧,不见得准确。
这是我的理解。
 
邪去则化源不绝。党参用之气喘神昏,痰闭涎流,化源决绝的情况,说明这个养正和人体的正不是完全符合。
同理,大黄也有用之神清气爽,纳食加增的。
那么说药物不能完全脸谱化。
从伤寒全书看加党参,渴,化燥。大黄,治气入腑的承气,治血结在腑的抵挡,陷胸,泻心。给邪出路嘛。是不是有麻子仁的下燥热互结。
和解,这是合邪治法。一面寒一面热,所以柴桂姜,一面食结一面浮散,所以大柴胡,一面风一面燥,所以小,一面浮散一面水结,所以加芒硝,一面浮散一面痰火上冲,所以加龙牡。大概这么个意思吧,不见得准确。
这是我的理解。
和解,是合邪的治法,那大青龙,表寒里热,小青龙,表寒里饮,麻附细,太少两感,……这些治法,都叫和解法了,
 
所有的方剂都是和解剂,都是和解阴阳嘛!
所有的治法都是扶阳,都是使身体健康,阳气复旺嘛!
那还学个啥呀?
 
第一方,桂枝汤就是和解剂。
有的东西,讲再多估计大家也会有争论。
为何要和解,因为邪气有复合型的。比如说风,邹澍说,内寒,外之阳气不能入内,盘旋为风,内燥,阴不能载阳,阳化为风。暑,易化燥,有湿抟结,燥湿热同在。
不是说在那条经的事儿,是邪气类型。阳明经就不用桂枝汤了?
老有事儿,有时间再聊。
 
伤寒的用药剂量,要研究还是以他的原量为好,只要证辩对了,真的只要一剂愈,学习李可老先生吧,你用现代的换算剂量,去研究伤寒,永远得不到真谛。说老实话,我也时常用一些大剂量的霸药,黄芪用到250g,鸡血藤用到150g,生地用到100g以上,地骨皮是用到90g……病案我不发表,怕人骂,现在人学伤寒不去钻研伤寒的原文,到去找资料,找名家,抄袭别人的,这是很容易误入支途的。
仲师没有讲和解一法,和解一法,是后人强加的,是邪说。
仲师也讲顾阴的,尤其是阳明病,伤寒110条111条113条116条,尤其火邪所致病,仲景都要求顾阴,阴促了,得汗而解,阴复了,得利而解,阴复了得小便而解,阴复了得屎了而解,后世一些补阳派,说什么以阳主阴,仲师只顾阳,是对仲师理论的歪曲,而后代的温病学,充实了这一理论,……

关于经方的用量,我赞同仝小林教的观点:
药物有一个范围较大的“剂量域”,以适用于内伤、外感、急症、缓症等不同的临床需要。
比如黄连,其剂量域可能是1克-120克。

另外,据最新拷证,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3.8克,而非以前认为的15.6克。
 
大柴也算和解剂。毕竟还有柴胡姜枣。药量大则直下下焦,丸散则散逸于上。这个是符合临床的。
条文言大柴胡下之,的确是下了,重结果。不过往往邪气未全入腑。
不过楼主你啥事儿都问百度的学习方法的确不值得提倡,专业的问题,科普类的解释能权威?条文都在去找来看看是不是有表里症,不就知道是不是和解了吗?

原来常用谷歌学术搜索,现在谷歌网站打不开了,就用的微软的必应,百度我很少用。

大柴胡在《方剂学》中就是归为和解剂,可以参看邓中甲教授《方剂学》讲义中的相关章节。
 
从大柴胡汤的主证病位:“心下”,
及现代重要应用范围:“肝胆病、胰腺炎”,
也可以看出它的主要作用是“和解少阳”而非“泻下”。
连小承气汤中的大黄也是三两,多于大柴胡汤,而小承气汤也才是个缓下剂,仲师用来“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
关于阳明泻下剂三大承气汤用法,
满大于热(或只满不热,)用小承气汤,
热大于满(或只热不满)用调胃承气汤
热满都实的用大承气汤。
仲景是讲究护胃气的。
在疑有腑实证,而又不感觉定的,以小承气探之,转气,有燥屎可用攻,反之不能,不要把伤寒的一些话断章取义,而扭曲,208条,就是讲若腹大满不通者,是个小承气证,只能用小承气攻,不能用大承气大泻,不要把这个微和胃气,就觉定小承气证,不适。
 
从大柴胡汤的主证病位:“心下”,
及现代重要应用范围:“肝胆病、胰腺炎”,
也可以看出它的主要作用是“和解少阳”而非“泻下”。
连小承气汤中的大黄也是三两,多于大柴胡汤,而小承气汤也才是个缓下剂,仲师用来“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
209条,也是疑有阳明腑实证,用小承汤轻泻试探,少少与之,而且小承汤大黄量也要45g,而不是你说的几克。这一条是讲:阳明病,潮热,是每到下午晡时发热,大便微硬,是稍硬,可以用大承气攻下,不硬者,不要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怀疑是热结阳明有燥屎的,欲知之法,可给小承气少少与探之,汤入腹中,若矢气了(打屁了),就可用大承气攻,若不矢气,必初硬后溏,是中阳虚,就不要用大承气攻,若攻了,中阳脾更伤,一定腹胀满不能食,如果渴了饮了水,饮水了也要哕,因为是中阳脾太虚不能运水,以后发热,大便又硬而少的,可与小承气轻泻微和胃气,服了不打屁,千万不要用大承气去攻伤中阳。累了,休息了。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