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灵枢集解>补遗》九针十二原第一

[FONT=仿宋]【取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满(澄),切之独坚】刘衡如说:澄,应据《甲乙》卷五第四改为“满”。《素问·刺腰痛》篇“刺直阳……横居,视其盛者出血。”王注“谓刺其血络之盛满者也。”故以“满”为是。《太素》缺卷正作“满”。

杨鹏举说:视之独澄:看得很清楚。

金栋按:此句《太素·卷第二十一·九针要道》作“血脉(所)在输,横居,视之独满,切之独坚”,杨上善说:“血脉,络脉也。有脉横居输穴之中,视之满实,切之独坚者,是横居络脉也。”[/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07.jpg

[FONT=仿宋]【九针之名,各不同形】程士德说:现代中医临床所用针具,可以说就是在古代九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鑱针,近代发为皮肤针;锋针,即现在用的三棱针;现在用的毫针,即是古代毫针的改进;现代应用的芒针,就是古代长针的演变;古代的铍针,则是皮科切开脓疮之手术刀的前身;而员针则演变按摩用的器具等。九针之中,毫针应用最多、最广,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观其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现将张介宾《类经图翼》所载九针之形状仿于下(见下图),以供参考。
九针图_看图王.jpg

金栋按:程氏将《图翼》大针改为火针,不当。火针之名见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之四·九针图》,说:“火针,一名燔针,长四寸,风虚肿毒,解肌排毒用此。火针即焠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而《针灸大成》将大针改为火针,本于杜思敬《针经节要》(此处《针经》乃指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针经》、《铜人图经》,非指《灵枢经》)之燔针。杜思敬辑注《针经摘英集·九针式》黄幼民、黄龙祥校注:“燔针:《灵枢》、《太素》均作‘大针’。《摘英集》载‘燔针法’颇多,盖皆以‘大针’为之。而宋以前用于火针法针具有锋针、铍针、大员利针等,因病选针,而不限于‘大针’一法也。”
[/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08.jpg

[FONT=仿宋]【镵针】杨鹏举说:针尖锐利的针。《广雅·释诂四》:“镵,锐也。”

【鍉针】郭霭春说:《类说》卷三十七“鍉”作“提”。鍉(di滴),丹波元简曰:“鍉,镝也,箭镞也。”鍉针,喻其针似箭头。

【铍针】刘衡如说:铍,《太素》卷二十二《九针所主》、《素问·针解》王注及《医心方》卷二第五作“钅非”(金栋按:键盘无此字,需造这个字),音义并同。

《灵枢经校释》说:铍(pi皮)针:剑如刀装者称铍。《左传》:“以铍杀诸卢门。”因其针锋如剑而得名。

【去泻阳气】刘衡如说:去,应据《太素》卷二十二《九针所主》杨注改为“主”。

郭霭春说:按:“去”、“主”形近致误。

【针如卵形】刘衡如说:针,应据《太素》卷二十二《九针所主》杨注改为“锋”。

【揩摩分间】郭霭春说:揩摩:“揩磨”同义复词。慧琳《音义》卷四十三引《古今正字》云:“揩,摩也。”卷十六引《考声》云:“摩,拭也。”引申有“摩擦”之意。

【不得伤肌肉】刘衡如说:《太素》卷二十二《九针所主》杨注作“内不伤肌”,文句似胜。

【主脉按勿陷,以致其气】郭霭春说:《太素》杨注作“主脉按取气,令邪气独出”。

金栋按:《集解》引《九针论》与郭氏说义同。

【刃三隅】郭霭春说:按:《九针论》两云锋针是“筩其身锋其末”,与“刃三隅”不合。考《太素·九针所主》、《热病说》两篇杨注皆云是刃三隅,因此“热病数惊,瘈瘲而狂”用它泻热出血。张介宾谓“筩其身者,似或有误”,其说是。……刃三隅,即三棱针。

【大如氂】刘衡如说:大,本书《九针论》及《甲乙》卷五第二均作“尖”,应据改。《太素》缺卷正作“尖”。

《灵枢经校释》说:氂(有两种读法:一为li厘,一为mao毛,义同):这里指长毛。《后汉书》:“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郭霭春说:《太素·九针所主》杨注“大”作“状”。按:《九针论》“大”作“尖”是。“大”、“尖”形近致误。……“氂”(mao毛),《广雅·释器》:“氂,毛也。”[/FONT]
 
[FONT=仿宋]【以取暴气】郭霭春说:按:“气”应作“痹”。当据《太素·九针所主》杨注改。《九针论》亦误。

【尖如蚊虻喙】郭霭春说:按:“蚊虻”下,脱“之”字,应据《太素》杨注补。

《灵枢经校释》说:蚊虻(meng朦)喙:指蚊子、虻虫的嘴。虻,亦吸血小飞虫,如牛虻等均属此类。

【微以久留之而养】刘衡如说:久留:此后应据本书《九针论》补“正气因”三字。之,此后应据本书《九针论》补“真邪俱往,出针”六字。

郭霭春说:按:本句文义不明。《九针论》作“微以久留,正气因之”。《太素》杨注作“留之养神”。

【锋利身薄】郭霭春说:覆刻《太素·九针所象》“薄”作“博”。按:“薄”、“博”似均不合,疑当作“长”。《九针论》谓长针“必长其身锋其末”是可证。

【尖如梃】郭霭春说:胡本、熊本、周本、统本、金陵本、藏本、日抄本、日刻本“铤”并作“挺”。按:《九针论》亦作“挺”。《后汉书·方术传序》贤注:“挺,专折竹挺也。”“尖如梃”谓大针尖如折竹之锐。至《太素·九针所主》杨注作“筳”,其义与“挺”近。

【以泻机关之水也】郭霭春说:“机关”指关节言。《邪客篇》:“机关不得屈伸。”

金栋按:机关,泛指关节。《素问·厥论》:“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09.jpg

[FONT=仿宋]【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小针解》说:言邪气之中人亦高,故邪气在上也。

【浊气在中】《小针解》说: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名曰浊气在中也。

【清气在下】《小针解》说: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

【故针陷脉则邪气出】《小针解》说:取之上。

【针中脉则浊气出】《小针解》说:取之阳明合也。

【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甚)】《小针解》说: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

刘衡如说:病益:《甲乙》卷五第四及《素问·长刺节论》王注引《针经》文此后均有“甚”字,应据补。《太素》缺卷正有“甚”字。

郭霭春说:按:本经《小针解》无“病益”二字。周学海以此二字为衍文,似是。

金栋按:《集解》引钱氏说据《甲乙》已补。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小针解》说:言经络各有所主也。

【病各有所舍】刘衡如说:病:此后应据《甲乙》卷五第四补“各有所舍,针”五字。《太素》缺卷正有此五字。

郭霭春说:《甲乙》卷五第四“宜”作“舍”,下有“针各有所宜”五字。

金栋按:《集解》已据《甲乙》将“宜”改为“舍”,但“舍”字下未补“针”字,当依刘氏说补入。

【无实实,无虚虚】金栋按:无,勿也,没有之义。实实,第一个“实”字,使动用法,使……实,实实,使实者(证)更实。虚虚同此,使虚者(证)更虚。“无实实,无虚虚”,即下文没有“损不足而益有余”之所说。

【是谓甚病】刘衡如说:甚:应据《甲乙》卷五第四改为“重”。《太素》缺卷正作“重”。

【取五脉者死】《小针解》说: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

【取三脉者恇】《小针解》说:取三阳之脉者,恇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

金栋按:上文据刘衡如校勘本已校改。

杨上善说:恇,区方反,怯也。气少故怯。

金栋按:《说文·心部》:“恇,怯也。”《集解》引张志聪说“恇,怯也”与杨氏说皆本于《说文》。据《集解》所引注家,恇有二义:①不足、衰残;②胆怯、恐惧。《汉语大字典·心部》:“恇(kuang):①胆怯;恐惧。《说文·心部》:‘恇,怯也。’《玉篇·心部》:‘恇,怖也。’《正字通·心部》:‘恇,恐也。’……②虚弱貌。《素问·通评虚实论》:‘尺虚者,行步恇然。’张隐庵《集注》:‘恇,虚恇也。’《灵枢经·寒热病》:‘精泄则病甚而恇。’”

【夺阴者死】《小针解》说: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丹波元简说:《甲乙》“死”作“厥”。简按:与《小针解》之义不合。

郭霭春说:夺:王冰曰:“夺,谓精气减少如夺去也。”死:《甲乙》卷五第四“死”作“厥”。

金栋按:郭氏引王冰曰,见《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王冰注语。

【夺阳者狂】《小针解》说:正言也。

【针害毕矣】杨上善说:针害者,前所禁甚也。[/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10.jpg

[FONT=仿宋]【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杨上善说:针入不得其气,无由补泻,故转针以待气,不问其数也。

郭霭春说:而,《素问·诊要经终论》王注引《针经》无“而”字。数,谓息数。马莳曰:“凡刺之而气尚未至,当无问其数以守之。所谓如待贵人,不知日暮者是也。”

【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杨上善说:得气行补泻已,即便出针。

郭霭春说:而,《素问·诊要经终论》王注引《针经》无“而”字。

金栋按:复刻缺卷《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无“而”字。

【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灵枢经校释》说:此十四字疑衍。此十四字与上下文义均隔,张志聪以为“上文言病各有所宜,此言针各有所宜”,乃未审此论刺之气至与不至,不应又以用针之宜,横截其中。“刺之要”紧接“去之勿复针”,正言“气至”之效,详绎上下文义,则此十四字之为衍文,似甚明。

金栋按:复刻缺卷《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虽有此十四字,但无解,且据杨注文分析,“刺之要”乃紧接“勿复针”连贯而释,似乎忘去了此十四字。

【效之信(候),明(照)乎若见苍天】杨上善说:其病愈速,故譬恶风吹云,见苍天也。

《灵枢经校释》说:信,覆刻《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作“候”。明乎若见苍天:《甲乙》卷五第四作“昭然于天”,覆刻《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明”作“照”。

杨鹏举说:信:征信,征验。

【刺之道毕矣】郭霭春说:《甲乙》卷五第四“刺”上有“凡”字。[/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11.jpg

[FONT=仿宋]【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灵枢经校释》说:指脏腑各自联属的经脉脉气所出之处。

杨鹏举说:处,处所。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希望了解五脏六腑的井、荥、腧、经、合、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出现所处的位置。

金栋按:名义上讲“五脏六腑”之十一经脉,实际上是讲“六脏六腑”之十二经脉。“脏五腑六”,法天人相应体系之“天六地五”而来;十二经脉,法阴阳说而来,即阴阳一分为三——三阴三阳。结果导致二说矛盾。这是因为中医理论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先后有三种哲学思想在起作用:即阴阳说、五行说和天人相应说。以阴阳说而言,人体当为六脏六腑(为与十二经脉相配);以五行而言,人体当为五脏五腑;以天人相应而言,人体却是五脏六腑(天六地五)。实际上,阴阳五行暗含天人相应之义。它们之间虽有联系,却非同时出现,结果导致矛盾说法。[/FONT]
 
[FONT=仿宋]【以上下】刘衡如说:《太素》缺卷同。《甲乙》卷三第二十四作“上下行”。

郭霭春说:出入于上下手足之间。

金栋按:《集解》以“以上下”属上句连读,疑未确。“以上下”三字之前当句读。

【五腧】郭霭春说:“腧”是“俞”的借用字。慧琳《音义》卷五十四云:“诸方书,明堂图,俞皆针灸之穴,作腧非也。”又借用为“输”,如《太素·本输》“五输之所留止”即其例。但俞穴本字,仍以作“俞”为是。五俞,是指每脏各有井荥俞经合五个俞穴。

金栋按:《内经》中输与腧、俞三字常混用。田代华、刘更生说:“按:输、腧、俞三字古通,本书中常混用。今以总论腧穴者为‘腧’,四肢末端特定五输穴为‘输’,五输穴中之一及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脏腑诸穴为‘俞’,并律之。”[/FONT]
 
[FONT=仿宋]【五藏五腧、六府六腧】《素问·气穴论》说:“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王冰说:五藏之俞,藏各五穴,则二十五俞,以左右脉具而言之,则五十穴。六府之俞,府各六俞,则三十六俞,以左右脉具而言之,则七十二穴。

《素问·气府论》说:五藏之俞各五,六府之俞各六。

《难经·六十二难》曰:脏井荥有五,腑独有六者,何谓也?然: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

王九思等《难经集注》杨曰:“五脏之脉皆以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谓五俞,以应金木水火土也。六腑亦并以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其俞亦应五行。惟原独不应五行。原者,元也。元气者,三焦之气也。其气尊大,故不应五行。所以六腑有六俞,亦以应六合于乾道也。然五脏亦有原,则以第三穴为原,所以不别立穴者,五脏法地,地卑,故三焦之气经过而已,所以无别穴。六腑既是阳,三焦亦是阳,故云共一气也。”

金栋按:天阳地阴,天尊地卑。天人相应体系,天六地五之推演。《国语·周语下》:“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汉书·律历志上》:“传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

张寿颐(山雷)《难经汇注笺正》说:“六阳经有所谓原穴者,而六阴经无之,其义殊不可晓。意者阳经之隧道孔长,非阴经可比,则经气所流注,而较为重要者,必视阴经为多,故古人更有此原穴之命名。观《灵枢·十二原篇》,所谓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则原穴之大有关系可知。虽彼之十二原,皆指阴经之俞,然既连举五脏六腑言之,则六腑之疾,自当别取阳经之原。所知‘过为原’一说,自别有所用之,非支指骈拇可比。

此节所谓三焦行于诸阳者,乃指人身上中下三部之阳气而言,非手少阳三焦一经,故曰行于诸阳。否则,三焦经亦诸阳之一,何可浑漠言之,竟谓三焦能行于诸阳?

《六十六难》又谓三焦之气行,气之所留止。又谓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三气。则且明示以上中下三部之气,其非手少阳经之三焦,尤为不言可喻。所以此节谓腑有六,亦与三焦共一气,正以六腑皆属阳,而上中下三部之阳气,皆为齐下元阳之别使,故可称为共一。其旨宁不瞭然?”[/FONT]
 
[FONT=仿宋]【所出为井】《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

杨上善说:井者,古者以泉源出水之处为井也,掘地得水之后,仍以本为名,故曰井也。人之血气出于四肢,故脉出处以为井也。

【所溜为荥】《难经·六十八难》曰:荥主身热。

丹波元简说:据《六十三难》杨注:“泉水既生,留停于近,荥迂未成大流,故名之曰荥。荥,小水之状也。”此溜读为留也。然《六十八难》明言“所流为荥”,今从史说。

刘衡如说:溜:本书《本输》篇及《太素》卷十一《本输》同,《素问·气穴论》王注作“流”,新校正谓《甲乙》作“留”。《难经·三十六难》杨注“泉水既生,留停于近,荥迂未成大流,故名之曰荥”与《甲乙》合。今本《六十八难》经文作“流”,疑是后人所改,若原作“流”,杨氏不当以“留停”释之也。

【所注为输】《难经·六十八难》曰:俞主体重节痛。

杨上善说:输,致送聚也。

【所行为经】《难经·六十八难》曰:经主喘咳寒热。

杨上善说:经者,通也。

【所入为合】《难经·六十八难》曰:合主逆气而泄。

杨上善说:脉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脏之气,故名为合。

徐大椿《难经经释》说:出,始发源也。流,渐盛能流动也。注,流所向注也。行,通达条贯也。入,藏纳归宿也。五句本《灵·九针十二原》。经文流作“溜”,义同。……

金栋按:《难经》所说五输穴所主治疾病乃五脏附五行之推演而来,即井、荥、俞、经、合配肝(心下满)、心(身热)、脾(体重节痛)、肺(喘咳寒热)、肾(逆气而泄)。

王九思等《难经集注·六十八难》丁曰:“经言井主心下满者,为肝病,即逆满,当取其诸井,以主气心下满也。荥主身热者,荥者火也,故身热,当取其诸荥,以主其热也。俞主体重节痛,俞者土也,故令体重节痛,当取其诸俞以主其体重节痛也。经主喘咳寒热,经者金也,故喘咳而发寒热,当取其诸经,以主其喘咳寒热也。合主逆气而泄,合为水,水主泄,当取其诸合,以主逆气而泄也。”

徐大椿《难经经释》说:“由《六十四难》五行所属推之,则心下满为肝木之病,身热为心火之病,体重节痛为脾土之病,喘咳寒热为肺金之病,逆气而泄为肾水之病,然此论亦论其一端耳。两经辨病取穴之法,实不如此,不可执一说而不知变通也。”

又,详“黄帝曰: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这一大段八十三字,“言藏府有井荥输原经合之穴”,而下文所言“节”及“用针”事宜,横截其中,上下文义不相接,疑有错简。当移至下文“五藏有六府”之前,则上下文义相贯。通观本篇全文,关于十二原之内容,实际上共三大段,余皆与针刺有关。将有关十二原这三大段之内容,移至最末,则上下文义相贯,甚为允当。[/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12.jpg

[FONT=仿宋]【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小针解》说: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杨上善说:数人骨节,无三百六十五,此名神气游行出入之处为节,非皮肉筋也,故络脉渗灌三百六十五空穴,以为节会也。

《灵枢经校释》说:“节之交……非皮肉筋骨也”:《素问·调经论》王注引作“所谓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皆神气出入游行之所。非骨节也。”《小针解》篇并无“知其要”四句释文,且此四句与上下文语意不合,疑系窜误,《素问》王注所引似是。汪昂《素灵类纂约注》卷上引此,即略去“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十六字,似有所见。……节:指关节肌肉等各部分而言。节之交,即人类关节等各部相交接之处,尤指其交接处的间隙,这些间隙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为经脉中的气血渗灌各部位的会合点。

郭霭春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按:“知其”十六字,与上下文,语意不蒙,未知何篇之语窜移至此。汪昂《灵枢约注》卷上略去此,“知其”十六字,似有所见。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谓人体经络之气所聚之处,即三百六十五个气穴。

金栋按:略去“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误窜移至此之十六字,尚剩二十八字,亦与上下文语意不合。通观全篇经文,与“节”有关系之处,唯有下文“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据上下文意,将这二十八字移至于此后,则文通语顺。“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据下文郭氏引孙鼎宜曰“气当作之,草书形误。味当作会,声误”,则当作“三百六十五节之会也”。兹结合上下文意,并据相关校勘,整理如次:“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之会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以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节,《集解》伯坚按认为是溪谷,即关节,非当。因本句自释“非皮肉筋骨也”,而王冰注《调经论》亦明释“非骨节也”。龙先生“说人身有三百六十五个关节”,以现代解剖言之,龙先生于此对“节”的认识,尚不如古代杨上善明智。杨上善说“数人骨节,无三百六十五”,这充分说明杨上善对人体骨骼解剖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那么此处之“节”到底指什么?张介宾已明释“以穴腧为言也”。

《集解》引张志聪说“血者,神气也”,即《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之意。[/FONT]
 
[FONT=仿宋]【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小针解》说: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又)知调尺寸大小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

郭霭春说:散复:散,谓血气之耗散。复,谓血气之还复。一其形:《吕氏春秋·举难》:“一,分也。”一其形,是说分别形体之肥瘦强羸。[/FONT]
 
[FONT=仿宋]【知其邪正】《小针解》说: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小针解》说:言持针而出入也。

郭霭春说:右主推之:谓右手主推而进针。左持而御之:《汉书·刘向传》颜注:“持,谓扶持佐助。”左持云者,谓左手扶助而护针身。

【气至而去之】《小针解》说: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终始。[/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13.jpg

[FONT=仿宋]【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郭霭春说:必先诊脉:《甲乙》卷五第四“先”下无“诊”字,“脉”字下与下“视”字胡乙,两句作一句都,为“必先视脉气之剧易”。

《灵枢经校释》说:《甲乙》卷五第四作“必先视脉气之剧易”。

金栋按:据马莳说,此句或可作“必先诊脉,视脉气之剧易”,或依《甲乙》。[/FONT]
 
[FONT=仿宋]【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小针解》说: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又)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

《灵枢经校释》说:实:按:“实”字疑误,似应作“虚”,方与下“重竭”义合。

郭霭春说:反实其外:外指阳,内指阴。“反实其外”与下“反实其内”对文。

金栋按:虽有《小针解》之“解”,但义仍不甚明。《集解》引张介宾说甚明。“实”字不误。据经文分析,重竭指阳盛,一般认为阳盛当躁,阴盛当静,但不知为何此言“静”、而下文言“躁”?或阴阳格拒矣。[/FONT]
 
[FONT=仿宋]【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小针解》说: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又)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

郭霭春说:按:“则”字衍文。以上文“重竭必死”律之可证。逆厥:《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脏气已绝于外,反补脏阴,阳气益竭,而发逆厥。[/FONT]
 
[FONT=仿宋]【刺之】刘衡如说:本书《寒热病》篇及《太素》卷二十六《寒热杂说》此前均有“凡”,应据补。

【精泄】郭霭春说:谓伤气。《淮南子·精神》高注:“精者,人之气。”

【病益甚】刘衡如说:益,本书《寒热病》篇及《太素》卷二十六《寒热杂说》均无,应据删。《太素》缺卷《九针要道》亦无。

《灵枢经校释》说:益:《甲乙》卷五第四无。“益”字疑衍,“益”、“甚”义同。本书《寒热病》篇正无“益”字。

【痈疡】郭霭春说:疡,本经《寒热病篇》“疡”作“疽”。

金栋按:作“疡”是。疡与上句“恇”协韵。痈疡与痈疽义同。[/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14.jpg

[FONT=仿宋]【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难经·六十六难》: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何也?然: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徐大椿《难经经释》说:“按此又错中之错。《灵·本输篇》五脏止有井荥输经合,六腑则另有一原穴,然则五脏以俞为原,六腑则俞自俞,而原自原,‘皆’何字著?至以俞为原之说,则本《灵·九针十二原篇》,云:‘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则十二原之名,指脏不指腑,共十二穴,非谓十二经之原也。但所指太渊至太溪十穴,则即《灵·本输篇》所谓俞穴,盖五脏有俞无原,故曰以俞为原,岂可概之六腑乎?何其弗深考也!”

杨上善说:《八十一难》五脏皆以第三输为原,各二,以为十原也。又取手少阴经第三输二,为十二原。六腑皆以井荥输经四穴之后别立一原,六腑各二,为十二原。然则,五脏六腑合有二十四原。原者,脐下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为原。三焦行原气,经营五脏六腑,故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行气。故五脏第一输、第三输名原,六腑以第四穴为原。夫原气者,三焦之尊号,故三焦行元气,止第四穴输名为原也。今五脏六腑有十二原者,言五脏六腑各有十二原也,合而言之,亦有二十四原。文言六腑有十二原者,后人妄加“二”字耳。

郭霭春说:五藏有六府:脏腑之气,表里相通。

《灵枢经校释》说:原,即原穴。原穴是脏腑之气表里相通之处,本篇所论,是指五脏所属经脉的俞(左右各一,共十个)加鸠尾、气海。

金栋按:原穴,石学敏《针灸学·上篇 针灸理论》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六腑为何又多置一原穴?因脏五腑六,腑多一孤府三焦,而“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故五脏置五输而六腑设六输多置一原穴矣!与“天六地五”之推演有关。见《本输第二》补遗。

五脏经脉之原穴,即本脏经脉五输穴(井荥输经合)中之第三输(俞)穴。所谓“以俞为原”是也。王九思等《难经集注》虞曰:“《针经》言,五脏有俞无原,原与俞共一穴所出。《难经》又言,五脏有原所出,乃亦《针经》中俞穴也。两义皆通也。”

又,“以俞为原”四字,见于《难经·六十六难》,非见于《内经》。[/FONT]
 
[FONT=仿宋]【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藏】杨上善说:四关,四肢也。此中唯言五脏有十二原,生病所由,不言六腑十二原也。五脏在内,原在于外,故五脏有腑,皆从外入,所以五脏皆禀十二原也。

【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郭霭春说:禀:“禀”即“廪”之省文。《素问·皮部论》王注:“廪,聚也。”气味:孙鼎宜曰:“‘气’当作‘之’,草书形误。‘味’当作‘会’,声误。”

金栋按:“气味”二字,《内经》所言多指药、食,与十二原无关。《集解》虽引马、张、志三家之说,然并无具体解释。孙鼎宜曰,甚当。“三百六十五节之会也”,正与上文“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吻合。上文“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二十八字,当移至于此句后,文通语顺。[/FONT]
 
[FONT=仿宋]【十二原各有所出】杨上善说:原之脉气,皆出其第三输。

刘衡如说:二:应据《甲乙》卷一第六改为“而”。《太素》缺卷《诸原所生》正作“而”。

郭霭春说:而原:周本、日抄本、日刻本并作“十二原”。

金栋按:原经文作“二(而)原各有所出”,《集解》据他本径校为“十二原各有所出”,是。[/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