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灵枢集解>补遗》九针十二原第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1303.jpg

【邪胜则虚之】
《素问·针解》篇
说: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

《小针解》: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

[FONT=仿宋]金栋按: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虚。虚之,即使之虚,当泻也。《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实则泻之”及《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正此之谓也。[/FONT]
 
【大要曰】郭霭春说:《千金翼方》卷二十八《杂法》九,无“曰”字。按“大要”犹“大略”。《孟子·滕文公上》赵注:“略,要也。”“大略”就是大概的意思。旧注以“大要”为古经篇名,似因原衍“曰”字致误。

杨鹏举说:大要:要旨;概要。《尹文子·大道上》:“人君有术……大要在手先正名分。”

田代华、刘更生说:大要:大略,要领。一说为古医经篇名。

[FONT=仿宋]金栋按:张灿玾认为《大要》是书名。张灿玾说:“《大要》之名,见于《素问》有《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灵枢》有《九针十二原》、《卫气行》等。……《大要》一书,涉及的范围较广……即有天文、组方、治则、病机、刺法等,特别是与运气有关的一些内容。因此,似可认为《大要》一书,当系医学理论方面的一部综合性著作,其中有关气象方面的内容,为《素问》运气七篇大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示,并提供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他有关内容,也反映了医学某些方面的成就。其成书年代,当在《素问》、《灵枢》成书之前,故《灵枢》中有所引用。”[/FONT]
 
训诂第一,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经验的收集。如熊继伯运用的案例一样。这样的案例收集更利于内经的传承和训诂。更能避免流于文字。
 
[FONT=仿宋]金栋按:医经校勘与训诂,乃治《经》之一流派也,亦治《经》之一学术方法。虽非临床,然一字之差,义或相反,于愈疾无益,甚或危及性命,不可不知。专门从事于研究《内经》者,在中医各家学说中谓之医经学派。医经校勘与训诂,则属于医经学派的一个流派,一个分支,代不乏人。

“医经学派”是在研究《黄帝内经》方面有比较突出成就的,重要的是研究《黄帝内经》的方法上有独到之处的。大凡有三种情况,形成了三个流派:一是校订注释注家(按:校勘训诂派);二是分类研究诸家;三是专题发挥诸家。“医经学派”分成这样三个类型,也可以说是三个流派,三个分支,分支要点是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黄帝内经》。(任应秋《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

训诂即解释词义,校勘乃纠错复原,皆与文字有关。若非精于文字,无文字功夫,则很难训诂与校勘。

训诂,亦名诂训,指“以今言释古语,以通言释方言”之义,通俗的说就是注释的意思。汉代对古书注释有“诂训”、“训诂”、“故训”、“笺”、“章句”等不同称谓。注释又称“疏证”,即把古代文献中之精神、意义全面理解后,加以补充、发挥、解释。王冰说:“标格亦资于诂训。”而其次注《素问》,既未见有临床病例收集,亦未见有临床案例报道,并非“验于临床”,乃以“小学”文字训诂之功底诠释《素问》而传承至今,则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医经校勘与训诂,必须具备“小学”文字功底。汉代以“小学”作为文字训诂学的专称。《汉书·艺文志》所收的“小学”十家都是字书和训诂之类。“校勘”不仅需要具备文字功夫,而且还要掌握资料,并能进行对比分析。故医经校勘与训诂,必须具备“小学”文字功底,不是流于文字,而是要精于文字,并能更好地驾驭文字、利用文字,去纠错复原、正解其意。

此乃所谓“文字医”也!?[/FONT]
 
[FONT=仿宋]金栋按:医经校勘与训诂,乃治《经》之一流派也,亦治《经》之一学术方法。虽非临床,然一字之差,义或相反,于愈疾无益,甚或危及性命,不可不知。专门从事于研究《内经》者,在中医各家学说中谓之医经学派。医经校勘与训诂,则属于医经学派的一个流派,一个分支,代不乏人。

“医经学派”是在研究《黄帝内经》方面有比较突出成就的,重要的是研究《黄帝内经》的方法上有独到之处的。大凡有三种情况,形成了三个流派:一是校订注释注家(按:校勘训诂派);二是分类研究诸家;三是专题发挥诸家。“医经学派”分成这样三个类型,也可以说是三个流派,三个分支,分支要点是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黄帝内经》。(任应秋《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

训诂即解释词义,校勘乃纠错复原,皆与文字有关。若非精于文字,无文字功夫,则很难训诂与校勘。

训诂,亦名诂训,指“以今言释古语,以通言释方言”之义,通俗的说就是注释的意思。汉代对古书注释有“诂训”、“训诂”、“故训”、“笺”、“章句”等不同称谓。注释又称“疏证”,即把古代文献中之精神、意义全面理解后,加以补充、发挥、解释。王冰说:“标格亦资于诂训。”而其次注《素问》,既未见有临床病例收集,亦未见有临床案例报道,并非“验于临床”,乃以“小学”文字训诂之功底诠释《素问》而传承至今,则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医经校勘与训诂,必须具备“小学”文字功底。汉代以“小学”作为文字训诂学的专称。《汉书·艺文志》所收的“小学”十家都是字书和训诂之类。“校勘”不仅需要具备文字功夫,而且还要掌握资料,并能进行对比分析。故医经校勘与训诂,必须具备“小学”文字功底,不是流于文字,而是要精于文字,并能更好地驾驭文字、利用文字,去纠错复原、正解其意。

此乃所谓“文字医”也!?[/FONT]
嗯,训诂很重要,至少先尽可能还原其原貌,能让人读。但更希望有更进一步:经方运用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历代这方面很少。我都有点怀疑,这内经能不能实战?为什么历代医案这么少?历代名家是用得少,还是记录得少呢?更有很多医案,明明是运用了明清以后,或伤寒的理法方药在治病(当然这些理论和内经有点关系),医案的按语却硬要扯上一句:经云:.........。这实则不是运用内经,不过和内经拉亲亲戚而已,这样没什么意思,对于内经原文的理解运用帮助不大。下午在网上看到一贴:标题是“五脏皆令人咳临床运用”,随后例了五个医案,有个是麻杏石甘汤的医案。看后不觉好笑,你用的是张仲景,还是内经,说清楚点,对不对,明明用的是伤寒论的病脉证治,偏偏要戴个内经的大帽子。
 
[FONT=仿宋]《内经》是中医典籍,治病之法书,然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人学《内经》不仅仅或主要不是为了做中医临床大夫,比如医学史家、《内经》教学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人员等。当然,理论造诣高深的中医大夫,也要精研《内经》。正如时贤廖育群说:“如果认为中医学是一门科学与实用技术,学习的目的在于治疗疾病,自然可以脱离《内经》原文;而如果想要明其源流、知其所以,则必需研读经典。”(《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走下神坛的<黄帝内经>》)

故学习和研读《内经》对于中医临床大夫而言,选取其与治病的理论即可,而对于《内经》科研人员、中医文献史者、中医爱好者、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及欲穷《内经》之所以然者等,则是各取所需而深研《内经》。[/FONT]
 
[FONT=仿宋]【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素问·针解》篇说: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

《小针解》说:徐而疾则实者,言徐纳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纳而徐出也。

杨鹏举说:徐而疾则实:是慢进针,快出针,针出,急按针孔的刺法,为补法。马莳云:“徐纳其针,而疾出之,则为补。”疾而徐则虚:是快进针,慢出针,针出不闭针孔的刺法,为泄法。马莳云:“疾纳其针,而徐出之,则为泻。”

金栋按:此即徐疾补泻法。然《针解》与《小针解》对这句话之“解”正相反,究其因,乃家技师承有别,流派传授各异,张灿玾说“显系出于两家之言,不同解也”,《集解》引马、张二说补泻之法宗之。而目前中医之临床,当尊哪家?石学敏《针灸学·中篇 针灸技术》说:“徐疾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为泻法。”出针后,是否按压穴位?则未论及。[/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04.jpg

【言虚与实,若有若无】《素问·针解》篇说: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

《小针解》说: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

《灵枢经校释》说:针下有气的为实,针下无气的为虚。

杨鹏举说:说到虚证和实证,实证觉手下充实,虚证觉手下空虚。
 
【察后与先,若亡若存】《素问·针解》篇说: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

《小针解》说: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以下与常存也。

《灵枢经校释》说:察先与后:分清疾病的缓急,而决定治疗的先后次序。若存若亡:根据气之虚实,而决定是否留针,及留针的久暂。若,有或义,若存若亡,犹言或去或留。

杨鹏举说:辨别补泻以前和以后,原为实证的,医生用针以后,若邪气已泻,则手下有散失感;若邪气尚存,则手下尚觉充实。原为虚证的,医生用针补后,若正气已经来复,则手下有充盈感;若正气尚未复,则手下尚觉空虚。察:辨别;区分。《淮南子·说林》:“秋毫之末,视之可察。”若存若亡:用针后(虚者)若有所存,(实者)若有所亡。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素问·针解》篇说: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

《灵枢经校释》说:这是形容针刺补泻的效果。实证,泄而去之,使患者若有所失。虚证,补而实之,使患者若有所得。

杨鹏举说:施用补法后患者感到正气充满而似有所得;施用泻法后患者感到轻松而若有所失。
 
【以针为之】郭霭春说:汪机曰:“九针各不同形,长短锋颖不等,或补或泻,宜随其疗而用之。”
 
【泻曰迎之,迎之意必持而内之】刘衡如说:泻曰,据《甲乙》卷五第四及《素问·离合真邪论》王注引《针经》文,此后应补“迎之,迎之意”五字。

杨鹏举说:持内:内,通纳。持内,拿针向里扎。

[FONT=仿宋]金栋按:《太素·卷第二十一·九针要道》作“泻曰必持而内之”,杨上善说:“凡泻之道,内针必持。”刘氏说与《集解》引钱氏说“共脱五字”相合。而,原文无此字,《集解》径补入。[/FONT]
 
【放而出之】杨上善说:出针必放之,摇大其穴。

《灵枢经校释》说:即摇大针孔,使邪气得出之意。

郭霭春说:孙鼎宜曰:“《汉书·艺文志》集注:‘放,荡也。’谓放荡而出,以泄其邪,即摇大其穴之意。”

杨鹏举说:指摇大针孔,使邪气出来。
 
[FONT=仿宋]【排阳出(得)针】杨上善说:排阳邪而出针。

刘衡如说:阳得:据《甲乙》卷五第四,应改作“扬出”。《素问·离合真邪论》王注引《针经》作“阳出”,“出”字未误,可资参考。《太素》缺卷亦作“阳出”。

《灵枢经校释》说:排阳得针:排阳有三解,一种认为,阳在这里指皮肤的浅表部位,排开浅表部位,使邪气随针外泄。另一种认为,阳,即表阳,排阳即排开表阳,以去邪气。第三种,排阳作推扬解,如孙鼎宜曰:“排阳犹推扬,谓转针也,转针得法,邪自随出。”兹从排开表阳作解。

杨鹏举说:排阳:排,劈分。……阳,通扬,张大。《周礼·考工记·梓人》:“其声清阳而远闻。”孙诒让《正义》:“阳与扬通。”故排阳得针,指将针孔分开、摇大,使邪气排解于外即得针泻之法。

田代华、刘更生说:得针,《太素·九针要道》作“出针”,义胜。此指排开表阳使邪随针出。

金栋按:出针与得针,何者为是?《集解》依《甲乙经》径改为“出针”。叶德辉说:“书不校勘,不如不读。”(《藏书十约·校勘》)无论“出针”与“得针”,注家百方弥缝给予解释,且皆有其解。由此是否可补充叶氏说“书不校勘,亦可一读”?然其意乖矣![/FONT]
 
[FONT=仿宋]【邪气得泄】刘衡如说:邪,《甲乙》卷五第四及《素问·离合真邪论》王注引《针经》文均作“疾”,应据改。《太素》缺卷正作“疾”。

金栋按:这一段话,《太素·卷第二十一·九针要道》作“泻曰必持而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出针,疾气得泄”。杨上善说:“凡泻之道,内针必持,出针必放之,摇大其穴,排阳邪而出针,疾病之气得泄,谓之泻也。”[/FONT]
 
[FONT=仿宋]【按而引针,是谓内温】杨上善说:以手按其所针引之后暖气内聚。

郭霭春说:引针,即出针。“温”与“蕴”同。《说文·草部》:“蕴,积也。”此言泻法出针,不应按闭针孔,否则,邪气就会蕴积于体内而不得泻。

杨鹏举说:内温:温,通蕴,积藏。内温,意为使邪气包藏于内。《荀子·荣辱》:“其流长矣,其温厚矣,其功盛姚远矣。”

金栋按:此言出针若按闭针孔,则会出现邪气内蕴。内温,杨上善说“暖气内聚”,张志聪说“针下热也”,皆望文生训,是否已失经旨?《集解》引丹波氏说“温,蕴同……谓血气蕴蓄于内而不得散泄也”,甚确。[/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05.jpg

[FONT=仿宋]【补曰随之】《灵枢·终始》篇说:补者随之。

郭霭春说:孙鼎宜曰:“《易·系辞下传》注:‘随,宜也。’补法不拘时间,故曰随。”

金栋按:《集解》引《终始》篇文作“补者迎之”。迎,当作“随”。抄写致误。

【若行若按】《灵枢经校释》说:行,指行针导气。按,指按压孔穴以下针,都要很轻巧。

【如蚊虻止】杨上善说:针在皮肤之中,来去微动,如彼蚊虻止,又皮肤微觉有之也。

【令左属右,其气故止】杨上善说:左手按穴,右手行针,内气已补;右手出针,左手闭门,使气相续不灭也。属,续也。

杨鹏举说:令左属右:属,统属,率领。左,左手,又称押手。右,右手,即刺手。使押手统领刺手。

【外门已闭,中气乃实】杨上善说:痏孔为外门也,补已不泄,故内气得实也。

杨鹏举说:中气:中者,正也。中气,正气。

【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杨上善说:补者,留其气也,不可留于客邪血也。邪血留者,可刺去之,故曰急诛之也。

郭霭春说:《国语·晋语》韦注:“诛,除也。”此言邪血留者,应速刺除。

【坚者为宝】杨上善说:持针不坚,则气散不从针。

刘衡如说:宝,《素问·针解》篇王注引《针经》作“实”,《太素》缺卷亦作“实”。形近而误,“宝”与“道”协韵,当依《新校正》引《甲乙》作“宝”。

《灵枢经校释》说:指针刺时,持针一定要紧固有力。

杨鹏举说:坚:持针坚牢而不摇动。

金栋按:《素问·针解》:“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王冰说:“壮,谓持针坚定也。《针经》曰:‘持针之道,坚者为实。’”《集解》引张志聪说“坚者,手如握虎也”,则源于此。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杨上善说:刺者欲中其病,若针入左右不当于穴,其病不愈也。

金栋按:无针左右,复刻缺卷《太素·卷第二十一·九针要道》作“针无左右”。[/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306.jpg

[FONT=仿宋]【神在秋毫】杨上善说:秋毫,谓秋时兔新生毫毛,其端锐微也。谓怡神在针端调气,故曰神在秋毫也。

【属意病者】杨上善说:念其针下病无邪也。

杨鹏举说:属,注也。指医生精神集中注意患者。王冰:“目绝妄视,心专一务,则用之必中,无惑误也。”

【审视血脉,刺之无殆】杨上善说:审视十二经脉及诸络虚实,刺之无殆也。殆,危也。

金栋按:《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此篇“经脉”与“血脉”并提,可见二者所指非一。“血脉”可以“审视”,当属有形,即“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灵枢·经脉》),据此,则杨氏说“审视十二经脉”者,非是,而下文杨氏说“血脉,络脉也”则是。以现代解剖言之,则属表浅之静脉。

原文“血脉”二字后有“者”字,《集解》径删,未作说明。刘衡如说:者,应据《甲乙》卷五第四删,《太素》缺卷亦无“者”字。[/FONT]
 
[FONT=仿宋]【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两卫(衡)】杨上善说:以所言方刺之时,先观气色者也。悬阳,鼻也,悬于衡下也。鼻为明堂,五脏六腑气色皆见名堂及与眉上两衡之中。

刘衡如说:必,《太素》缺卷同,应据《甲乙》卷五第四改为“心”。卫,应据《甲乙》卷五第四改为“衡”,与“阳”、“亡”协韵。《太素》缺卷正作“衡”。《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孟康注“眉上曰衡”(本书《五变》篇及《论勇》篇“长衡直扬”,“衡”字义同)。上文“悬阳”谓目。本书《邪气脏腑病形》篇“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称目为悬阳,亦犹谓“目如悬珠”(《汉书·东方朔传》)。此句总谓刺时当一心注视病者眉目间神气之变化,方知针刺之效应。与本篇下文“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义合。《素问·针解》“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灵枢经校释》说:两衡:眉上的部位称为衡。这里泛指眉间与面部。

金栋按:刘氏说为是。[/FONT]
 
[FONT=仿宋]【神属勿去,知病存亡】杨上善说:故将针者,先观气色,知死生之候,然后刺也。

郭霭春说:“属”有“聚”义。《周礼·遂大夫》郑注:“属犹聚也。”神属勿去,是说方刺之时,精神凝聚而不分散。与《素问·针解篇》“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之义相互发明。

杨鹏举说:神属勿去:医生精神专注于患者的神态变化,不要离开。[/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