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灵枢集解>补遗》九针十二原第一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黄帝内经灵枢集解>补遗》前言

龙伯坚 龙式昭编著 金栋补遗

前言

综观《黄帝内经集解》(简称《集解》,分《素问集解》和《灵枢集解》两部著作),内容可谓洋洋大观,鸿篇巨著。所谓《黄帝内经集解》,即编著者龙伯坚、龙式昭父子汇集历代《内经》注释者研究之精华,据经文旨意,参以别本,广征博引,或校勘,或训诂,择善而从,或兼采众家,对随文敷衍、曲说臆解者概不采取,并加按语(编著者的考证、评论等),历经数十年,呕心沥血,编纂而成。任应秋先生认为这种形式属于“医经校订注释”派(《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即医经校勘训诂派。在清代学者眼中属于考据之学,乃诸学问之根源。钱超尘先生说:“清代学者将学问分为三大类型:义理之学、词章之学、考据之学。又谓义理之学从考据出者,则义理深雅淳厚;词章之学从考据出者,则非浮泛轻艳之词。则考据者,乃诸学之根源者也。”(《素问考注·钱序》)考据,又名考证。即依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刘因《夏日饮山亭》诗:“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姚鼐《复秦小岘书》:“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趣而同为不可废。”(《辞海》)

龙伯坚先生说:“本书除了注重校勘和训诂外,还特别注重了本经前后经文的互证和同时代其他书籍的旁证。……对于同时代其他书籍的旁证工作,日本的丹波元简父子做了不少。现在只在他们几位已有的基础上做了若干补充。”(《集解自序》)龙先生虚怀若谷的道白,一丝不苟,皓首穷经,治学求真的科学精神,可谓大师风范。值得我辈敬重,是我辈之楷模。龙先生在自序中充分肯定了“日本的丹波元简父子”所做的工作。这是因为“丹波元简《素问识》、《灵枢识》……运用选注而不自注之法,取前人之注释考证精确、说理入微、符合经旨而有发挥者入选,以王冰、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吴崑等人为多。对各注有分歧时,则以‘简按’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孰是孰非。如有未能肯定,或可并存者,则以疑似口吻,径曰‘恐非’或‘似是’或‘可并存’,俾学者进行思考抉择。本书在阐述自己的见解时,旁征博引,采撷广泛,处理态度又极为严谨,对学者分析诸注,深入体会经旨,有一定帮助,因而为学习《内经》者所重视。”(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主编《内经》)

从沈其震、张孝骞两位先生之序及龙伯坚先生自序落款时间可知,《集解》实际上在三十多年以前(1983年)已定稿,但未出版发行。《集解》第1版第1次印刷,是2004年1月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其后三十多年来又有多种相关著作问世,研究论述及结论可圈可点。另外,详玩《灵枢集解》全书,龙氏疏于校勘而详于集解,集解中以杨(上善)、马(莳)、张(介宾)、志(张志聪)四家之说为主体,稍佐丹波氏《灵枢识》等注家。校勘犹显不足,现代学者如刘衡如校勘本《灵枢经》、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及郭霭春《灵枢校注语译》等三家之校勘,被学界誉为最权威的通用标准版本,可补其不足。故余沿着前辈先贤之芳躅,读他们已读之书,学习并采用他们已经掌握之治学方法,不揣固陋,广征博引,凡对此书有裨益者,无不采撷,仿《集解》体例,给予拾遗补缺以完善之,名之《<黄帝内经灵枢集解>补遗》,欲使之发扬光大,启迪后学。

历代以《集解》命名的《内经》注本,本《集解》是首次编纂。其他如中医经典《八十一难经》有郭霭春、郭洪图编《八十一难经集解》。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以《集解》命名的经典古籍,如儒家经典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诸子百家有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等。亦有以《集释》、《集注》等为名称者。

补遗凡例

仍遵《集解》所用凡例,就自己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再补遗他家。

一、《灵枢》的注解

《八十一难经》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萧延平校正,王洪图、李云增补点校2000年科技文献版)

王冰次注 林亿等《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孙国中、方向红点校2007年学苑版)

张介宾《类经》(1965年人民卫生版)

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孙国中、方向红点校2006年学苑版)

黄元御医学全书《灵枢悬解》(1999年中国中医药版2版)

丹波元简《灵枢识》(1959年上海科技版)

刘衡如校勘本《灵枢经》(1964年1版,2013年刘山永补入人民卫生版)

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1982年1版,2016年人民卫生版2版)

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1982年版,2010年贵州教育修订版)

高校教参第2版程士德主编《内经》(1987年1版,2008年人民卫生2版)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1990年人民卫生版)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1995年人民卫生版)

周海平、申洪砚、朱孝轩《黄帝内经大词典》(2008年中医古籍版)

杨鹏举《灵枢经校注》(2008年学苑版)

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校注》(2011年人民军医版)

刘明武《换个方法读内经·灵枢导读》(2012年中南大学版)

张灿玾《黄帝内经文献研究》(2014年科学出版社修订版)

朱燕中《灵枢真意集成》(2014年辽宁科技版)

二、采用原则

仍遵《集解》所列原则。然关于历代注家对于经文解释的取舍问题上,除择善而从外,或尚罗列诸家旧注“随文敷衍、曲说臆解”者,以“评说是非,纠错正缪,不避狂妄之嫌,意在畅发经义而已”(胡天雄《素问补识·凡例》)。由于个人学识水平不足,或有未尽人意之处。

三、按语

所谓按语,《现代汉语词典》说:是“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也作案语。”无论是对《集解》,还是对选注,有时加以按语(金栋按)考证、评论或引申发挥给予补遗。由于《补遗》涉及面很广,资料量很大,加之个人学识水平不足,仍会有不少粗疏或不当之处,欢迎读者不吝赐教。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栋

九针十二原第一1298.jpg

九针十二原第一1299.jpg

《<黄帝内经灵枢集解>补遗》

九针十二原第一

【补遗】

[FONT=仿宋]金栋按:本篇见复刻缺卷《太素·卷第二十一·九针要道》。《集解》说“今存残本《黄帝内经太素》没有收载本篇的文字”,此说不当。因龙先生所见是民国黄陂萧延平校刻本,而卷第二十一萧本全卷皆佚。王洪图、李云增补点校《太素》已据“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补入”后,复刻缺卷而传世。

《集解》全书“释题”,所《集》多主马莳说,故广搜博徵,再摘引诸家对篇名解释有裨益者,补录于下。余皆仿此。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FONT]
 
最后编辑:
【九针十二原】丹波元简说:简案:本经多不下篇字、论字,乃所以为古书也。

李经纬、邓铁涛说:篇内有九针、十二原穴之论,故名。本篇首先论述了上工守神、守机,粗工守形、守关,以及迎、随、徐、疾、补、泻、候气等针刺手法及适应病证。其次讨论九针的名称、形状和用途,以及五俞的循行趋向和十二原的名称及所属之经。最后指出了用针必观色、察脉、视病之剧易以为治,若治反其病,反致为害等注意事项。

郭霭春说:本篇首先说明九针的不同形状和不同用途,以及有关针刺的疾徐手法,迎随补泻的作用,其中“气至有效”的论点,更突出候气在临床上的重要,对于提高针刺疗效有一定积极意义。其次,介绍了十二原穴。十二原穴是全身气血、经气会集之处,与五脏六腑相通,五脏六腑有病,必然反应到十二原穴上,因此它是主治脏腑疾病的重要穴位。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它提出了针刺治病,犹拔刺雪污、解结、决闭,言不可治,未得其术的一段议论,那是说任何疾病都是可以治疗、任何疾病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刘明武说:针者,针刺之器具也。九针者,九种针具也。《素问·异法方宜论》:“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东西南北中,五方有五方的发明,南方发明的是九针。十二原,十二个原穴也,分布在脏腑经络上的十二个穴位也(金栋按:此说不当。十二原穴,本篇所讲主要指五脏经脉之原穴各二,膏、肓各一,共计十二穴,不包括六腑之原穴,与络脉亦无涉)。讲针必须讲穴,不讲穴位,针刺就失去了目标。一种针具一种用途,十二原穴十二个部位。九针治病,有疾、徐、迎、随、开、阖六中手法。十二原穴在外,五脏六腑在内。内外相通,刺体表之穴,治体内五脏六腑之病。一讲九针,二讲穴位,这是《灵枢》开篇的特色。《灵枢》开篇讲器,目的有二:一是讲述中医文化对器具的重视;二是希望后人能够在中医领域内发明器、运用器。

“法天”解 本篇的题目后缀有“法天”二字,这是应该特别重视的。第二篇至第九篇题目之后分别缀有“法地”“法人”“法时”“法音”“法律”“法星”“法风”“法野”,这“九法”里面,隐藏有中华先贤发现经络与穴位的思路与方法,这个思路与方法就是“以大宇宙论小宇宙”。天体大宇宙,人体小宇宙,大小两个宇宙之间存在着对应性关系。在几千年的中华大地上,在没有现代实验室、没有精密仪器的条件下,中华先贤依照“大宇宙论小宇宙”的思路与方法,发现了经络,发现了穴位。

实证的方法,可以发现果,但发现不了因;可以发现具体,可以发现精细,但无论如何发现不了大小两个宇宙之间的相互联系。

比,可以知长短。衡,可以知轻重。“大宇宙论小宇宙”,无论从历史角度上看,还是现实角度上看,都是一种优秀的思路,一种优秀的方法。利用这种思路与方法,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可以解答很多问题。尤其会发现、会解答外因与人体相连的问题。

要弄懂本篇哲理,要弄懂中医之哲理,必须弄懂弄通“法天”的来龙去脉。

法,效法也,比照也。法天,是按照书外天理、天时、天则、四时之序来论证书内的问题。

法天,准确地说是以天理论人理,是以天体论人体,这一思路是从《周易》开始的。在《换个方法读内经》的开篇处,笔者曾写过一节“效天法地的文化,效天法地的中医”,这里再作简单的回顾。

以天理论人理,论人必先论天,是《周易》所开创的论证模式。

人德应该合于天德,《周易·乾文言》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之论。

人行应该合于天行,《周易·乾·象传》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论。

天地变化,圣人应该效法,《周易·系辞上》有“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之论。

人道应该合于天道之道,《周易·说卦》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之论。

圣人之理源于天理,大人之德源于天德,君子之行源于天行。圣人、大人、君子,都应该以天为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以天理论人理,道家文化的开创者老子延续了“以天论人”的论证模式。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记·礼乐》)儒家文化的开创者孔子延续了“以天论人”的论证模式。

以天体论人体,《黄帝内经》延续了“以天论人”的论证模式。以天体论人体的模式,是人类先贤的共同模式。希伯来文化《圣经》,以上帝的模样论人体的模样。印度文化《五十奥义书》以大梵的成分《地火水风》论人的成分,《周易》以八卦论天体,又以同一个八卦论人体。以天体论人体论出了人体结构,印度、希伯来文化都达到了这一点,但唯有我中医文化论出了经络,论出了穴位。

论证经络、穴位的坐标,在天文历法。十二月十二经络,365天365个穴位,闰年384天人体中实际应该有384个穴位。经络与穴位,是时间在人体中的对应。天体大宇宙,宇宙由时间与空间所组成,空间有形而时间无形。人体小宇宙,人体有形而经络无形。

朱燕中说:九数为阳之极,应在天为气,九针调气;十二数应月为阴,十二原穴主藏精。九应天之气,十二应地之泉。本篇论述九针之道与阴阳血气之相合。

[FONT=仿宋]金栋按:针具为什么必须是九种?与汉代尊崇“黄钟数”有关,因黄钟是六律之首,为制事立法、典章制度之准则。

司马迁《史记·律书》:“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百王不易之道也”,“律数:九九八十一以为宫……黄钟长八寸十分一宫”。司马贞《史记索隐》:“黄钟长八寸十分一宫。案:上文云‘律九九八十一以为宫’,故云长八寸十分一宫。《汉书》云黄钟长九寸者,九分之寸也。刘歆、郑玄等皆以为九寸即十分之寸,不依此法也。云宫者,黄钟为律之首,宫为五音之长,十一月以黄钟为宫,则声得其正。”

刘安《淮南子·天文训》:“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三月而为一时,……以三参物,三三如九,故黄钟之律九寸而宫音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黄者,土德之色;钟者,气之所种也。”何宁《淮南子集释》:“唐都落下闳造《太初历》亦曰律容一籥,积八十一寸,则一日之分也。《史记》言黄钟八寸十分一,则约九十分为八十一分,使外体中积相应,以便布算,而后人言《史记》用十分寸,《汉志》用九分寸,误矣。《淮南》寸法,与《史记》、《汉志》同。”

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书》曰:‘先其算命。’本起于黄钟之数,始于一而三之,三三积之。……黄钟:黄者,中之色也,君之服也;钟者,种也。……故黄钟为天统,律长九寸。九者,所以究极中和,为万物元也。”

黄钟,六律之首,声调洪大响亮,为古代矫正音律的乐器。黄钟长九寸,每寸九分,共计八十一分。即黄钟数八十一,由九而来(九而九之),以此引申为事物的标准、典范,凡制事立法、典章制度等必须遵之。张介宾说:“自一至九,九九八十一而黄钟之数起焉。黄钟为万事之本,故针数亦应之而用变无穷也。”(《类经·针刺类二》)

古人认为,九为数之极、数之大,取最多至广之义。且又为万物之本元,用变无穷,凡制事立法、典章制度等必须遵之,所以,九针乃应“天地之大数”九及“黄钟数”八十一(九而九之)天人相应、取象推演而来。因“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而有“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素问·离合真邪论》)之圣训典范说。故九和八十一在汉代有很重要的意义,《素问》和《灵枢》都是各九卷、各八十一篇,“九卷八十一篇是西汉中期以后的思想给《内经》留下的烙印。”(赵洪钧《内经时代》)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所载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必经九九八十一难,功德圆满,始得真经,方可成佛。可见佛教亦如此。

《灵枢·九针论》:“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发音,七以法律,八以法风,九以法野。……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素问·针解篇》:“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另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

,张灿玾认为,“九针”曾是《内经》之前一部书名,故多引之。张灿岬说:“《九针》之名,见于《素问》有《八正神明论》、《针解篇》、《离合真邪论》等,《灵枢》有《根结》、《口问》、《病传》、《外揣》、《禁服》、《行针》、《九针论》等。……《九针》一书,原有九篇。……今《灵枢·九针论》,当是《九针》内容之综合论述。至其具体内容,当收于《素问》、《灵枢》之有关篇章中。”

,神话传说中有“伏羲制九针”之说,本于皇甫谧《帝王世纪第一》,说:“伏羲氏……所以六气、六府、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据考古学家研究,伏羲氏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距今5万年以前),若九针皆由石器所制,此说或可从。然“九针”非惟石器所制,当为金属针。而金属针应属于青铜器时代,即周秦之际(公元前1122~公元前207年)。故“伏羲制九针”之说,不可从。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伏羲考》说:“古代帝王,踪迹多在东方,而之后率傅之于西,盖因今所传者,多汉人之说,汉世帝都在西,因生傅会也。而伏羲之都邑,亦不能外此。……皇甫谧因此附会,以为伏羲都陈,以为非是。……盖自女娲以上,无不为之伪造都邑矣。女娲本创造人物之神,其后附会,以为伏羲之妹。”伏羲氏,或是秦汉人之伪撰。因(战国)秦汉之士好古,或出于政治需要,或出于学术原因,故有好古之士伪造圣贤之人神(如三皇效三才、五帝附五行)。顾颉刚《古史辨自序·上册》及吕思勉、童书业《古史辨·第七册》有详考,感兴趣者可参阅。

刘衡如说:法天,马莳谓“乃后人袭本经七十八篇用针之意而分注之。殊不知彼乃论针而非论篇目也。”应据删,以下八篇并同。
张灿玾说:详前九篇之附文,自第一篇始至第九篇,依次为“法天”、“法地”、“法人”、“法时”、“法音”、“法律”、“法星”、“法风”、“法野”。细审此附文,与本篇内容,并无直接联系,如《九针十二原》第一篇曰“法天”,该篇亦非论九针十二原与天的关系;《本输》第二篇曰“法地”,该篇亦非论本输与地的关系;余篇亦皆如是。又详《九针论》有文云……从而说明前九篇之附文,正同此文。此所以应前九篇及该书之作九卷、八十一篇者,皆赋有象征性意义,以应黄钟之数也。此亦《针经》与《灵枢》所以皆作九卷、八十一篇之理论依据。至于此九篇之附文,确系一特殊体例,然其是否是经文所云古《九针》九篇,抑或成编之初,或后世整复时仿此义而附,现已难详。
据上刘、张二氏所说,刘明武“法天解”以《易》、《老子》、《论语》等先秦典籍附会于此,非当。当附于《九针论》“一者,天也”则妥。

[/FONT]
 
最后编辑:
【子】杨上善说:子者,圣人爱百姓,犹赤子也。

[FONT=仿宋]金栋按:赤子,《辞海》:“①初生的婴儿。《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②古代指百姓。《汉书·龚遂传》:‘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横池中耳。[/FONT]’”

《灵枢经校释》说:深切的抚爱,像爱自己的子女那样。

郭霭春说:爱的意思。《礼记·中庸》:“子庶民。”郑注:“子,犹爱也。”

[FONT=仿宋]金栋按:子,意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简称“以为式”。子万民,以万民为子,即爱民如子。子,子女。[/FONT]
 
【百姓】《灵枢经校释》说:这里指百官。《书》尧典:“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

张登本、武长春说:[百姓]10次。平民,庶民。

周海平、申洪砚、朱孝轩说:[百姓]名词。众民。《灵枢·九针十二原》:“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

田代华、刘更生说:古代对贵族的总称。《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

[FONT=仿宋]金栋按:《集解》引丹波氏转《国语》注及《书·尧典》孔传,给予解释,甚当。《国语》、《书》、《诗》中“百姓”注疏如下:

⑴《国语·周语中·襄王拒晋文公请隧》:“以备百姓兆民之用。”韦昭注:“百姓,百官有世功者。”

《国语·楚语下·观射父论祀牲》:“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百姓、千品、万官、亿丑、兆民经入垓数以奉之,明德以昭之,和声以听之。……王曰:‘所谓百姓、千品、万官、亿丑、兆民经入垓数者,何也?’对曰:‘民之彻官者。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姓有彻品,十于王谓之千品。五物之官,陪属万为万官。官有十丑,为亿丑。天子之田九垓,以食兆民。王取经入焉,以食万官。’”

韦昭注:“百姓,百官受氏姓也”,“彻,达也。自以名达于上者,有百官也”,“质,有贤质。能言,能言其官职也”,“物,事也,以功事赐之姓。官有世功则有官族,若太史、司马之属”。

⑵《书·尧典》:“平章百姓。”孔安国《传》:“百姓,百官。”孔颖达《疏》:“‘百姓’,谓百官族姓。……百官谓之百姓者,隐八年《左传》云:‘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建立有德以为公卿,因其所生之地而赐之以为其姓,令其收敛族亲,自为宗主。”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注]郑康成曰:‘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疏]郑云‘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者,《周语》:富宸曰:‘百姓兆民。’注:‘百姓,百官也。官有世功,受氏姓也。’《楚语》:观射父曰:‘民之彻百官。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郑说所本也。《白虎通·姓名篇》云:‘《尚书》曰:平章百姓。姓所以有百者何?以为古者圣人吹律定姓,以记其族。人含五常而生,声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转而相杂,五五二十五,转生四时异气,殊音悉备,故姓有百也。’”

⑶《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瑞辰按:《尧典》‘平章百姓’,百官也。而毛《传》言‘百官族姓’者,《楚语·观射父》曰:‘民之彻百官。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韦昭注:‘百姓,百官有世功者。’又曰:‘百姓,百官也。官有世功,受氏姓也。’又郑康成曰:‘百姓,群臣之父兄子弟。’《管子·君臣上篇》云:‘百姓量其力于父兄之间。’是百姓本百官赐姓之称,故曰‘百官族姓’,后遂通以为百官之称。”

工具书对“百姓”解释如下:

⑴《辞源·白部》:“㈠指百官。《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皆以百姓与黎民对称。㈡指平民,庶民。《论语·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疏》:‘百姓谓众人也。’《荀子·彊国》:‘入境,观其风俗,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或谓古代民无姓,有姓者皆有土有官爵。其后民亦有姓,故民庶亦称百姓。《四书》中百姓凡二十五见,惟‘百姓如丧考妣三年’指百官。”

⑵《辞海》:“①古代对贵族的总称。《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毛传:‘百姓,百官族姓也。’《国语·楚语下》:‘民之彻百官,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②战国后用为平民的统称。《墨子·辞过》:‘当今之主……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

⑶《汉典》云:“1.普通人——相对于官员、干部而言。‘并皆暴犯百姓。’(《世说新语·自新》)‘百姓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2.古代百姓是百官贵族的统称。”贵族,《汉典》云:“权贵的家族。多指帝王的内外亲族,或中央或地方的大豪族。”

范文澜说:百姓是西周社会的统治阶级(层),庶民是被统治阶级(层)。百姓是“禅让”时代流传下来的旧族,《盘庚篇》百姓与万民相对,《诗·小雅·天保篇》百姓与群黎相对,百姓是贵族的统称。在商为奴隶主阶级,在周为封建领主阶级。直到春秋后半期,宗族逐渐破坏,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代土地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兴起,百姓才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普通庶民相似,本来不同含义的两个名词也就可以通用。百姓里面也有贵贱的区别,这就是名位不同,占有土地大小不等的各级领主。(《中国通史·第一册·第三章 封建制度开始时代——西周》)

经文“万民”与“百姓”对举,百姓指古代贵族。那些将百姓释为“平民、庶民、众民”者,乃因不明古今词义之变迁,非是。[/FONT]
 
【租税】郭霭春说:《急就篇》颜注:“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FONT=仿宋]金栋按:《集解》引丹波氏说“租税,田赋也”。可见,租、税、田赋,三者为同义词,可以互训。

租,《汉语大字典·禾部》:“①田赋。《说文·禾部》:‘租,田赋也。’《急就篇》卷三:‘种树收敛赋税租。’颜师古注:‘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②税。《广雅·释诂二》:‘租,税也。’”

税,《汉语大字典·禾部》:“①田赋。《说文·禾部》:‘税,租也。’②泛指一切赋税。”

田赋,《辞海》:“中国历代对田地征收的税。春秋中期后,田地渐变为私产,产生向臣属土地征收的谷物税。”[/FONT]
 
【哀其不给】杨上善《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给”作“终”。杨注说:不终天年。

杨鹏举说:给,丰足。《说文》:“给,足也。”《孟子·梁惠王下》:“秋省敛而助不给。”

[FONT=仿宋]金栋按:哀,怜悯,同情。据杨鹏举说,经文原作“给”是,作“终”非。[/FONT]
 
【属】郭霭春说:不断之义。《仪礼·丧服记》郑注:“属,犹连也。”

杨鹏举说:佩,带,系。此引申为牵连;患。唐·韩愈《送郑尚书序》:“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

田代华、刘更生说:属(zhu主),连续不断。《说文·尾部》:“属,连也。”《广雅·释诂二》:“属,续也。”

[FONT=仿宋]金栋按:属,《汉语大字典·尸部》:“归属;附属。《广韵·灼韵》:‘属,附也。’”据经文内容,《集解》引丹波氏说“属,附也”为是。根据其义引申,此指发生、罹患。[/FONT]
 
【被】郭霭春说:按:“被”与“服”通。《孝经》:“无思不被。”《释文》:“被本作服。”

[FONT=仿宋]金栋按:被,通“服”。服用之义。[/FONT]
 
【微针】张志聪说:能通调血气者也。按:篇名九针,而帝曰微针,伯曰小针,是九针之外,又立小针也。九针者,圣人起天地之数,始于一而终于九,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之数。用九针而合小针者,以阳数五,阴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以应《河图》之数。帝继伏羲神农氏而作,即以两仪四象《河图》奇偶之数,用法于针。

郭霭春说:细小之针。王冰曰:“微,细小也。细小之针,调脉衰盛也。”

[FONT=仿宋]金栋按:《集解》引丹波氏说“微针,小针,盖谓九针中之毫针”,而注《素问·异法方宜论》则说“则微针即是九针,对砭石而言,非九针之外有微针”,二说是否矛盾?

《素问·异法方宜论》:“南方者……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高世栻说:“按《灵枢·九针论》:‘黄帝欲以微针通其经脉。’微针,小针也。岐伯论小针而及于九针,故曰九针者亦从南方来。”据此,微针治南方之疾病,当然是从南方而来。微针属九针之一,由此而及彼,引申义可以借代为九针,故曰九针亦从南方来,丹波氏说不矛盾。可见,微针指微小之针,即九针中之毫针。微针,《内经》全书共见4次,皆毫针之义。[/FONT]

[FONT=仿宋]九针,张志聪说“以起黄钟之数”,而又说“九针之外,又立小针”以凑十数而附会《河图》之十数,两者矛盾。以《河图》数“十”而附会九针之“九”,非是。后文尚有刘明武氏附会《洛书》之数。总有注家附会《易》学,来说明《内经》与《易》有关系,实非如此。

河图、洛书是什么?据儒家经典《书·顾命》、《论语·子罕》、《礼记·礼运》及《易·系辞传》等记载,清儒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及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等认为是古代地理书。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说:“河图洛书,在中国古代,最初指天赐的祥瑞。《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易·系辞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人则以河图洛书来解释《周易》八卦和《尚书·洪范》的来源。认为伏羲时有龙马出于河,伏羲取法于其身上的花纹而画八卦。夏禹时有神龟出于洛,禹根据其身上的文字而作洪范九畴(据《汉书·五行志》、《尚书·顾命》伪孔安国传)。另有人认为河图洛书均为伏羲作《易》之根据。南宋朱熹本道士陈抟及邵雍等人所说,于其《周易本义》首列‘河图’、‘洛书’,以九为洛书,十为河图。明清之际黄宗羲、清胡渭等均对宋儒说表示疑义。据近人高亨推测,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汉书·五行志》曰:‘《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虑羲(伏牺)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书·顾命》伪孔安国传曰:‘伏牺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又《洪范》曰:‘天乃赐禹《洪范》九畴。’伪孔安国传曰:‘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此皆汉人始创之说也。”

河图、洛书,所谓“汉人始创之说”,即汉代治《易》学者认为,河图是八卦、洛书是《洪范》九畴,并非后世流传之图像。殊不知,后世流传《河图》《洛书》之《易》图图像,至宋代始有。首见于宋儒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之中,乃宋儒附会前人《易》注推演发明出来的《易》图。清儒已否定其说。据现代学者考证,朱熹《周易本义》卷首《河图》《洛书》,源于彝族文化中“付拖”图(亦名《天数》图)与“鲁素”图(亦名《地数》图)。由当时朱熹弟子(学友)蔡季通(元定)入蜀搜寻传抄而来。(见下图:左河图,右洛书)[/FONT]
河图_看图王.jpg
洛书_看图王.jpg


[FONT=仿宋]若以宋儒以后流传之《河图》《洛书》图像律之,《内经》确有此“图”、“书”之数。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有所谓《河图》之数,《灵枢·九宫八风》有所谓《洛书》之数。殊不知,《金匮真言论》所谓《河图》之数,与《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及《淮南子·时则训》之数有关,且是一脉相承,但此等数当时也未称《河图》数,汉代名之五行生成数(亦名天地数)。《河图》图像原型当是由《管子·幼官图》、《太玄·玄图》发展演变而来。《灵枢·九宫八风》所谓《洛书》之数,即九宫数,或源于东汉时期谶纬之书《易纬·乾凿度》郑玄注,最早可追朔至《大戴礼记·明堂》“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这九个数字,后人附会谓之“九宫数”,而汉人亦未名《洛书》九宫数。(见下图)
郑注九宫图_看图王.jpg

又,1977年,在阜阳县双古堆发掘了西汉淮阴侯墓,在出土文物中,有一面“太乙九宫占盘”,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九宫八风篇》首图完全一致。这就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早在西汉之初,或者更早,就已有了与“洛书”相同的图形。(刘大钧《周易概论》)即便如此,亦未名之“洛书”,而称“太乙九宫”。[/FONT]
 
【逆顺出入】郭霭春说:按:“逆顺”承上经脉言,“出入”承上血气言。“出入”犹言往来,见《左传》成公十三年杜注。

[FONT=仿宋]金栋按:《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杜预注:“出入,犹往来。”[/FONT]
 
【法令】杨上善说:即针经法也。
 
【经纪】《灵枢经校释》说:条理、纲纪的意思,这里指条理清楚的理论体系。

郭霭春说:此指微针之进退深浅度数言。
 
【异其章】刘衡如说:异其,准下句,此后当有脱字。本书《小针解》篇谓“声章者,言声与平生异也。”应据补“声”字。《太素》缺卷(指缺卷复刻《黄帝内经太素》)作“篇”,义亦未安。

《灵枢经校释》说:“篇”,原脱,据覆刻《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补,以成四言。

郭霭春说:“异其”下脱“篇”字,应据《太素·九针要道》补。据杨注:“篇章,指篇目章句。”“异”与下文“别”字异文同义。《广雅·释诂一》:“异,分也。”
 
【表里】杨上善说:腑输为表,脏输为里。
 
【终始】杨上善说:微针之数,始之于一,终之九也。

《灵枢经校释》说:指气血终而复始地运行于脏腑经脉阴阳表里的规律。

[FONT=仿宋]金栋按:杨氏说“微针”,此借代九针。终始,即终而复始,《汉典》:“依次输毕,再重新开始循环。”[/FONT]
 
九针十二原第一1299.jpg

九针十二原第一1300.jpg

【先立针经】
黄元御
说:《针经》,即《灵枢经》。帝欲不用毒药砭石,而以微针除百姓之病,先立《针经》,故咨岐伯,而作《灵枢》。

郭霭春说:《广雅·释诂三》:“立,成也。”

[FONT=仿宋]金栋按:《灵枢》即《灵枢经》。《灵枢》书名沿革如次,即汉末名《九卷》,晋代名《针经》,唐代名《灵枢》。

《灵枢》之名始见于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序》,疑由王冰所定。王冰“弱龄慕道”,由《九卷》、《九灵》、《针经》结合道家《玉枢》、《神枢》、《灵轴》等名称而来。

丹波元简说:若《灵枢》之称,昉于唐中叶王冰注《素问》引本经文,或曰《灵枢》,或曰《针经》是也。林亿等因谓王冰名为《灵枢》,不可定然也。其命名之义,马氏云:“《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神至玄之称。此书之功,何以异是。”张氏云:“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王九达亦云:“枢,天枢也。天枢运于上,枢机无一息之停,人身如天之运枢,所谓守神守机是也。其初意在于舍药而用针,故揭空中之机以示人。空者灵,机者枢也。既得其枢,则经度营卫,变化在我,何灵如之?”今考《道藏》中有“玉枢”、“神枢”、“灵轴”等经,意者《灵枢》之称,岂出于道流欤?

钱超尘说:《针经》之所以又称为《灵枢》(或称《九虚》《九灵》),与道家思想颇有关系。我国道家书籍,自东晋以来数量日增,《隋书·经籍志》四载道家书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一十六卷,这类书籍,常将“灵”“宝”“枢”“玄”等字冠于书首,构成书名。……《针经》虽然是医学经典著作,与道家讲符箓之书具有根本区别,但在讲养生保健、治病疗疾方面却有相通之处,因此亦被道家者流所重视,而命以带有明显道家色彩的名称——“灵枢”。唐代道教思想极盛一时,《灵枢》之名大约产生于此时。王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见王冰《素问》自序),对于《灵枢》之名,雅有所好,故采用当时已有之称,谓《针经》曰《灵枢》。……丹波氏的分析是颇有见地的。(《中国医史人物考》)可见,钱氏并非认同《灵枢》之名称,由王冰所定。

今本《灵枢》,乃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乙亥——公元1155年)四川锦官(今成都)史崧校正之家藏旧本(见《集解·史嵩序》)。所谓“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是指“北宋校正医书局在校定医籍时,因《灵枢》不全而未校定,当时朝鲜(金栋按:古称高丽国)闻知此事,特送来十卷本《灵枢》(金栋按:此当说《针经》),欲交换宋代古书,苏轼屡次上表言其不可,最后虽终于交换图书,但北宋时期对朝鲜送来的《针经》十卷,未加详细校定,只委医官二三员敷衍了事。南宋史崧附以释音之本即北宋医官二三员仓促校定之本。此本在北宋曾经雕版刊行,而数量不多。北宋靖康之难,徽钦二宗被掳,图籍散亡殆尽,故至南宋初,《灵枢》极为罕见,史崧乃以家藏之本进献之,刊刻之。所谓‘家藏’之本非他,乃北宋二三医官仓促校勘雕印之本,但史崧对‘家藏’之本重加分卷,以与《素问》之卷数、篇数相配”。(钱超尘《中国医史人物考》)[/FONT]
 
【推而次之】杨上善说:次之者,推九针之序,纲纪之次也。

杨鹏举说:推,扩展。

[FONT=仿宋]金栋按:次,次序,顺序。[/FONT]
 
【始于一,终于九焉】刘明武说:这就是针经之纲纪。“一”与“九”,属于洛书之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就是洛书之数。九个数中五个阳数一三五七九,四个阴数二四六八。阴阳奇偶之数,构成了洛书的基本成分。奇偶之数在四方四隅的分布,构成了洛书的基本图形。后人将洛书之数编成了歌,歌曰:“上九下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见下图)。洛书,是表达史前天文历法的,具体是表达十月太阳历的。“始于一,终于九”中的一与九,实际上是十月太阳历的代名词。以太阳历为针经纲纪,一与九本身可以表达五行中的水火两极,二可以表达五方中的北南两极,三可以表达节令中的冬至与夏至,四可以表达气候中的寒暑两极,五可以表达阴阳二气升降两极,六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太阳回归年,间接表达的则是无限循环的时间与空间。
刘明武洛书_看图王.jpg

[FONT=仿宋]金栋按:最重要的自然数,从一开始,到九终止。《素问·三部九候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张介宾说:“数始于一而终于九,天地自然之数也。……九数之外是为十,十则复变为一矣;故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而终于九焉。”九针之一至九,《灵枢·九针论》及《素问·针解》篇皆有明示,“以针应数”,所应乃“黄钟数焉”,非为其它。见前文《九针十二原》补遗。可见,刘氏引洛书之数附会于此,非当。若附会于《九宫八风》篇,或可从。

洪钧按:天地之大数——自然数,始于一终于九,说明那时没有零的概念。0是否自然数,有争论。我国今小学数学教材,规定0是自然数。常识中的一至九,很简单——掰掰手指头的事。但是,人类认识自然数却经历了很艰难的过程,故古人认为自然数很神秘。关于自然数的讨论,也是现代数学数论的重要内容。自然数是十进位制,显然来自人有十个手指头。故数学是拟经验的。从一至九,古人最重视的有一、三、五、九。这是因为一是最早认识到的自然数,从一到三的认识过程也很艰难。那时大概用上下肢计数,两上肢用完了,要添上一个下肢。三有多的意思。这应该是因为,认识到三以后有个长时期停滞过程。从三认识到九,用手指计数最方便。五恰好是一手手指之数。九在十进位制每一个循环中都是最大的数。古时的太一说、三生万物说、五行说、九野说、九针说、九脏说等等都是重视这几个数的表现。它们大体都见于《内经》。(赵洪钧著,金栋补注《内经时代补注》)

《内经》全书中,“始于一,终于九”共4见。1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与九针无关。3见于《灵枢经》,即分别见于《九针十二原》、《外揣》和《九针论》篇,皆与九针有关。

又,《集解》引张介宾说“天地云全数也”,当作“天地之全数也”。云,当作“之”,形似抄写致误。[/FONT]
 
【道】杨鹏举说:技术;技艺;体验。《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使教焉。”郑玄注:“道,多才艺者。”
 
九针十二原第一1301.jpg

【小针】刘衡如说:小:《甲乙》卷五第四作“夫”,文义俱胜,应据改。此“小”字似是后人据本书第三篇篇目而改。顾彼篇之所以名《小针解》者,由于《灵枢》《素问》本是一部《内经》,恐因《素问》中已有《针解》一篇,故于此篇《针解》之前加“小”以别之耳,意谓“小”的“针解”。马莳以来,注家多谓“小针”之“解”,甚至有说“九针之外又立小针”者(张志聪《灵枢集注》卷一),恐未必为是。篇首帝言微针,自是泛指诸针。本书《玉版》篇有小针,《太素》卷二十三《疽痈逆顺刺》杨注亦以九针释之,皆非谓九针之外,别有小针也。《太素》缺卷作“小”,则此误已在隋唐以前。

《灵枢经校释》说:小,《甲乙》卷四第五“小”作“夫”。按:作“小”是。小针解篇即据此名篇,《玉版》篇亦出“小针”二字。《甲乙》作“夫”恐不合,但以文论之,“夫”字作发语词,似亦差可。

郭霭春说:《甲乙》卷五第四“小”作“夫”。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