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说说256条。

很多人都把解为“肝脾的问题”。而其实,在临床中,这种伤寒【在经】的疾病,往往都是不涉及脏腑变化的。也就是说,疾病并没有对脏腑产生影响。所影响的,还只是通过“经络”,影响到脏腑的生理机能而已。

在这里,阳明、少阳合病,有种很常见的症状,是阳明经和少阳经经两者先后被寒邪入侵,从而出现两经疾病。与脏腑盛衰生克,并没有直接关系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阳明受邪”,并不等于“胃受邪”或者“大肠受邪”。

就像“太阳受邪”,与“膀胱受邪”,基本是两个概念。虽然“太阳受邪”,也可以导致小便出现异常,但是此时的疾病,并没有入侵个到“膀胱腑”。出现的症状,也仅仅只是“太阳”的症状而已。
同样道理,阳明受邪,与胃受邪、大肠受邪,都可以导致“下利”,但三者也各有区别。——虽然都看到“肠容物”的异常排出,貌似症状一样,但发病的部位、作用的机理,都是不同的。

所以,为什么“阳明少阳受邪”,就一定会有“木克土”的症状出现呢?道理在哪里?从哪里推导出这种观点来的呢?
即使“阳明受邪”而导致“虚弱”,这也只是“阳明经(层)”而已,阳明腑(胃、大肠)未必就是“虚”的,怎么就一定会出现“木克土”?

再说了,阳明、少阳,都在先后受邪发展到同时受邪的局面,要说“虚”,此时既然已经是“合病”,两者的正气应该都会被削弱,从而出现的情况,应该是两者都会出现“正虚邪实”的局面。那么,既然是“同虚”的局面,为何就一定会出现“木克土”?

为什么非要把“经病”绑在“脏腑五行”上?
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呀。虽然有内在连系,但这种连系,未必就是指绝对可以相互代替的。

经症和脏(腑)症并不能截然分开,如果说经症和脏腑无关,也是要不得的。我们虽然是分开讲的,只是为了好区分,就比如阴阳,并不能分开,那我们为了某些目的把阴阳分开来讲,只是希望讲清楚一些。实际上阴阳分离,人还在么?
经病必然影响脏腑,只不过是多少程度上的差别,有可能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而且经病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变为腑(脏)病啊!
阳明与少阳合病,并不能说邪气抵消正气,正虚邪实,而是正气和邪气在这两经(包括皮部)抗邪,这两经是正邪的战场,以何经为主战场何经为辅战场,谁胜谁败,还是未知之数呢,正胜病就痊愈,邪胜病就传往下一经。并不是一定正虚邪实吧?
 
我记得前贤有分六经的经症,脏(腑)症,脏症寒而腑症热;只不过经症轻而脏(腑)症重而已,并不算是奇谈怪论吧?
刚查了书,正好看到刘渡舟《伤寒通俗讲话》说:“伤寒脉弦,为邪传少阳之征”,阳明与少阳合病,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那么就是邪往外传,如何是负呢?恰恰是正气抗邪,邪往外而出的顺证!
说了一大圈了,这个脉负还是搞不清,这个脉负是"相互克贼"木乘土为负,不是正气抗邪胜为正,败为负。
我并不反对经络学说,我有时对伤寒论解释不通的,联系到脏腑经络学说去,又想通了,可有些老师他明明看到一条道通这个理,他硬要去胡撤搅昏水去作那些虚无漂渺的理论,这就是邪论,中医,就是科学,它有一个理,它虽有不足,我们要完善它,做到有效的更适合临床。
 
最后编辑: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是指特殊体质而言。论中阳明少阳合病并非此一条。如: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身()然汗出而解。
 
最后编辑:
咱也凑个热闹,沒看完,不知有人提过沒。此处讲脉证相符问题。
原文:阳明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相互克责,名为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负,某负某,当有宾主,其脉不负者为顺也,省宾,故后文讲负者失也,脉丢失了,也就是脉不负证为顺,那么丢失了阳明少阳之脉即为阳证见阴脉,脉证相克。仲景所重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此外,为什么一提到少阳 肝胆,脉就是 弦 呢?
少阳病,一样可以出现 紧 脉的。

弦为 肝胆 主脉

肝胆病中当然也会出现其他脉象,并且就算弦脉为主,也会兼滑、兼实、兼虚、兼弱等等变化

记得以前有搞脉象的把弦分为 点弦,点点弦,实际就是这种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是指特殊体质而言。论中阳明少阳合病并非此一条。如: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身()然汗出而解。

老先生引用的这两条,对阳明少阳合病的下利认识更深入了:080:
不过是否能证明 “”下利呢?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说明阳明少阳合病,邪气并非只有‘下利’这一个途径,有些还可从表解的:023:
 
说了一大圈了,这个脉负还是搞不清,这个脉负是"相互克贼"木乘土为负,不是正气抗邪胜为正,败为负。
我并不反对经络学说,我有时对伤寒论解释不通的,联系到脏腑经络学说去,又想通了,可有些老师他明明看到一条道通这个理,他硬要去胡撤搅昏水去作那些虚无漂渺的理论,这就是邪论,中医,就是科学,它有一个理,它虽有不足,我们要完善它,做到有效的更适合临床。

理论也是实践的工具,哪个顺手用哪个,重在实效:080:
 
互相克贼,不是一个克,另一个受着就完事儿。所以,负是失,是错误,是争端。
这在临床上有病人下利,脉没有残贼,所以该缓。湿嘛,蠕动差,吸收不行。如果有残贼,下利脉还数,或弦,或滑,或浮,它就是争端,是失,是错误,那它就负。为啥叫负,它不是吸收不行,不是湿多,是残賊之邪影响,于是人体得排出去,给局部腾地方恢复。
有呕重的,病在半表上,得兼解表。有下利和呕同见的,和为主。脉里有非常重的阻碍,就得用大破。
 
少阳篇的提纲并没有讲脉(指寸口).在欲愈时讲到一个少阳脉.少阳脉小为欲愈.那么反推说明少阳病时少阳脉是比平时大的.少阳脉在上部.这与伤寒提纲口苦咽干目眩是对应的.这此都是气血上盛的表现.内经难经中提到少阳脉至是乍大乍小(指寸口).乍大乍小是指脉不固定.或沉或浮或弦都有可能.而在讲阳明篇的时候也提到一个阳明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那么两病合并这两个脉都会大..顺负应该是以少阳脉与阳明脉的比较是为正解
 
最后编辑:
阳明与少阳合病是什么病,是一种既有阳明病的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腹满等症,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状的病。即为合病。阳明与少阳合病必下利有怎么解释。参看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病下利吗。不下利,阳明病更不下利了,必自下利就是太阳病和阳明病合病,必须有自下利的症状才可以用葛根汤,否则不能用。那同理就是有下利症状的阳明与少阳合病。其脉不负者为顺也,其脉不负就是正常脉,人下利时的正常脉应该是沉而迟。是一派虚像。否则就是负。脉滑而数肯定不是下利的正常脉。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门。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明显是一种热痢。泻出燥粪就好了,也就是上文说的宿食。就是告诉学者,有些下利的病也可以用泻药来治疗,诊断一定要看脉像。
 
抄一段别人的解释:
1.阳明与少阳合病,若其脉不负,则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可知必下利,邪从下利尽去。
2.若其脉负,则相互克贼,木克火而火克金,金又克木,阳明少阳相失不相得。则宿食不能化,脉法:滑为实。
3.脉数为热,又为虚,可知阳明少阳之相失乃热邪之作祟。
4.伤寒脉数无主以承气之例,本条用大承气从治因阳明少阳虚之宿食,以对上条正治最实之实邪,可见大承气汤之泛用不穷。
 
  一、“负”字在伤寒论中只出现过2次,皆言“脉象”之间的“自比”,而“非脉与证”之间的“他比”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二、这两条中,“负”字一句之后,均接“为顺也”,著述风格何其相似,可推断出自仲师一人手笔

  三、“负”字在文言文中只有5种常用字义:“背驼、背靠、背弃、失败、欠债”,无“相反、不符、不合”之意

  四、“克贼”是损伤之意,阳明与少阳、土与木之间可以“互相克贼”,而“脉与证”之间相互损伤则解释不通

  五、如果仲师之意为“脉证不符”,何不明言,而要先用语隐晦,然后又加自注《伤寒论》中表述“脉证不符”的惯例是先述证,后言“脉反……”,这样的条文有4句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六、医家务实求真、著述严谨明确。一部临床医书如果没有统一的著述规范,就可能出现一些歧义,大大折损其实用价值。“可与、宜、主之”等语术在伤寒论中有严格的区分,仲师的传世之作,文字一定经过千锤百炼,他不会让自己一生的心血化为一屡炉烟的

  七、中医大道至简,经典言语朴实,应无晦涩虚浮。有些情况下想得太复杂、联想太丰富,反而容易偏离原文的本意,把自己绕进去了。
 
少阴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何以知暴出与微续之分,惟以肤阳少阴也。少阴负肤阳则胃气胜脏气,反之则为真脏脉。此条举肤阳少阴以概厥阴,更概三阴三阳。
何以阳明少阳合病,又以其脉不负为顺?盖土为万物之母,木火克金土,不仅谓之克,更谓之克贼,其负必不顺。
负与不负,一言其得,一言其失。
 
  一、“负”字在伤寒论中只出现过2次,皆言“脉象”之间的“自比”,而“非脉与证”之间的“他比”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二、这两条中,“负”字一句之后,均接“为顺也”,著述风格何其相似,可推断出自仲师一人手笔

  三、“负”字在文言文中只有5种常用字义:“背驼、背靠、背弃、失败、欠债”,无“相反、不符、不合”之意

  四、“克贼”是损伤之意,阳明与少阳、土与木之间可以“互相克贼”,而“脉与证”之间相互损伤则解释不通

  五、如果仲师之意为“脉证不符”,何不明言,而要先用语隐晦,然后又加自注《伤寒论》中表述“脉证不符”的惯例是先述证,后言“脉反……”,这样的条文有4句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六、医家务实求真、著述严谨明确。一部临床医书如果没有统一的著述规范,就可能出现一些歧义,大大折损其实用价值。“可与、宜、主之”等语术在伤寒论中有严格的区分,仲师的传世之作,文字一定经过千锤百炼,他不会让自己一生的心血化为一屡炉烟的

  七、中医大道至简,经典言语朴实,应无晦涩虚浮。有些情况下想得太复杂、联想太丰富,反而容易偏离原文的本意,把自己绕进去了。
“负”字的五个定义是东汉时期的字典查的吗?那时写书不用圆珠笔,用的是竹简刻刀,一个字能讲通的决对不会用两个字,怎么可能出现“脉证不符”的现代化名词?解古文不能完全依赖百度和字典,要前后对照参悟,如果百度能把伤寒论解释通透,大家还费这么大劲干嘛?伤寒论就是阴阳为纲,六经为序,论述伤寒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演变过程。写法不离“病脉证治”四字,后世解释不通就套用五行学说,是取巧欺世的行为。
 
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责,名为负也。
拜读各位老师理论往来,看来这个脉不能当作指定一个脉来看,要是能当作一个脉来看,仲景应该不会费这么多字来写,说明中间的变化很大。
承乃制,亢则害。正常克则为顺,贼则不顺,互相克贼,则是相互克贼,变化多端。
 
可能只是用来说明变化多,而不是直指木克土,条文中也有直接写明肝乘脾的,这里没有直接写明。
 
“负”字的五个定义是东汉时期的字典查的吗?那时写书不用圆珠笔,用的是竹简刻刀,一个字能讲通的决对不会用两个字,怎么可能出现“脉证不符”的现代化名词?解古文不能完全依赖百度和字典,要前后对照参悟,如果百度能把伤寒论解释通透,大家还费这么大劲干嘛?伤寒论就是阴阳为纲,六经为序,论述伤寒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演变过程。写法不离“病脉证治”四字,后世解释不通就套用五行学说,是取巧欺世的行为。
老师您误会了,以上七条均为己见,没有百度过一次。
古汉语字典倒是查了。
 
老师您误会了,以上七条均为己见,没有百度过一次。
古汉语字典倒是查了。
古汉语字典解不了伤寒论,它太古远了。并且经过战乱、传抄、点校。错误繁多,孰真孰假谁也不敢说的太绝对。
 
“负”字的五个定义是东汉时期的字典查的吗?那时写书不用圆珠笔,用的是竹简刻刀,一个字能讲通的决对不会用两个字,怎么可能出现“脉证不符”的现代化名词?解古文不能完全依赖百度和字典,要前后对照参悟,如果百度能把伤寒论解释通透,大家还费这么大劲干嘛?伤寒论就是阴阳为纲,六经为序,论述伤寒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演变过程。写法不离“病脉证治”四字,后世解释不通就套用五行学说,是取巧欺世的行为
老师您一句话把后世诸贤的思悟都给驳倒了啊!
可我个人认为解释本条可不用五行生克理论,而以六经传变的规律,分析病势向阳明或少阳归转时的顺负守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