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3/11/10
- 帖子
- 8385
- 获得点赞
- 1651
- 声望
- 113
还有一段:
脾胃虚弱的人,就是再冷也不能扶阳,他仅仅是个脾胃虚,虚到极点,他的营卫调动不起来,常常带着桂枝汤的表证,他能不怕冷么?这种怕冷是胃里无饭,能吃饭就是最好的扶阳,这不是四逆汤证。这种人怕冷是肾虚已久,脾胃太虚,不是寒,就是虚狠了,虚只能补,不能扶阳,扶阳人更虚,脾胃之气再也升不起来了,只能用桂枝汤,桂枝倍芍汤。用桂枝回太阳之阳,用白芍补太阴之阴,用党参来补胃气不足,用炙甘草来扶脾回阳,生姜量大,姜性为暖,能酿白芍,白芍大了,没有生姜不酿,不能转化营卫,姜芍合用,化出来营卫,跟着通阳的桂枝来调动脾胃之气,叫你营卫再生再造。大枣甘甜入脾,脾喜温,大枣是甜的,里面有糖,糖分是脾的能源。
这个不敢苟同,温病的阴虚最终会损及阳,如果身体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比如消化道出血,也会慢慢表现为虚寒证。所以温病远比伤寒要复杂的多。
伤寒的热症是寒邪束表,毛窍闭塞之后的内生热郁,不能说是伤寒入里化热(古人不能解释,可以这样认为)。而温病的热症是整个身体的阴虚,也就是说表现的是上中下三焦分界,或整个人体的热象,或上热下寒的征象,可以说是局部的寒与整体的热的对比。当然这个热有程度差别,所以用药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