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请问这种情况究竟应该怎么治疗

就本案来讲,我认为还是胆经淤阻,血瘀成分有但是不大,主要还是痰阻,也就是说痰瘀互结偏痰阻。
老师所用的方子主要是降胃,胆胃一体,可以解决一些症状,最后可能还会有一部分症状遗留。
但是我所想的是整体的痊愈,所以目前也在思索中,呵呵。多指教啊!
痰阻是确定的,但燥痰利湿法有点对上焦过燥。
楼主说舌根黄,估计得加去痰食的药。
 
痰阻是确定的,但燥痰利湿法有点对上焦过燥。
楼主说舌根黄,估计得加去痰食的药。
嗯,舌根黄厚苔是肾和膀胱湿热,有泽泻应该差不多了,可以加丹皮,黄柏之类的。
 
0607年,我是火神派,09年搬到城市,发现原先的原则都不好用了。12年开始注意内热的存在,15年开始才能准确分清如何使用寒温两派的方法。
接触中医25年,学医至今19年,业医快12年了。我不准备让下一代学医,这个周期,煎熬。
如果你想搞明白,还是得临床,多碰壁,就会继续看书,想把它搞明白了。
谢谢先生的提醒,可我不是火神派哦。
多年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兴趣,注定我要走一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唉,总是那么多的人喜欢温补,潜在的思维真可怕,完全不顾现在的气候条件和社会变迁么?
俺喜欢温通,不喜欢温补,呵呵。
 
谢谢先生的提醒,可我不是火神派哦。
多年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兴趣,注定我要走一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记得我大学的高数老师曾说过,中庸不是二分之一,而是黄金分割。大概零点六一八。公式我就不列了。
人的差别来源于人对周围的世界的看法。啥世界观啥的,宗教文化啥的我就不提了。
还是回归到所谓阳虚。
伤寒一书没有痰字。阳明篇中有阳明中寒,其中条文我不罗列了。其实这个寒,就是痰。
阳明有寒,多气多血,收引成痰。
所有一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久了,怎么治?
 
平地起高楼,没基础,或者空中楼阁,迟早垮掉。只能磨练。弯路走完了才知道是弯路,在路上的时候没感觉。
路无曲直,曲直在人心。
 
谢谢先生的提醒,可我不是火神派哦。
多年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兴趣,注定我要走一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呵呵,“中庸不是二分之一,而是黄金分割”,“不偏不倚”非中庸也。
 
记得我大学的高数老师曾说过,中庸不是二分之一,而是黄金分割。大概零点六一八。公式我就不列了。
人的差别来源于人对周围的世界的看法。啥世界观啥的,宗教文化啥的我就不提了。
还是回归到所谓阳虚。
伤寒一书没有痰字。阳明篇中有阳明中寒,其中条文我不罗列了。其实这个寒,就是痰。
阳明有寒,多气多血,收引成痰。
所有一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久了,怎么治?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是这条吧?先生?
 
唉,加味保和丸都吃了6包了
“胃中冷”,食不化,而生的湿热。
中焦虚寒的人,用消食导滞的药是不管用的,正气越是虚弱,消食药越没有效果,虚到极点的人用了反而伤脾胃。
 
“胃中冷”,食不化,而生的湿热。
中焦虚寒的人,用消食导滞的药是不管用的,正气越是虚弱,消食药越没有效果,虚到极点的人用了反而伤脾胃。
唉,我说的呢,以前还吃过【柴胡舒肝丸】,吃了几天身上开始没劲,吓得我赶紧就停了。
 
痰成已久,正气乖张,饮食不化正气,只聚成痰。治法如何?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剃络之药。
别温了,看看王孟英的医案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