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河间金栋辑录)

说起“考证”,以今本《内经》而言,梦回杏林先生,读过古今哪些学者有关考证的书籍?先生喜欢读考证之书籍吗?
俺对考证是门外汉,自学中医的时间也不长,《中国医学通史》也未读完整。
精力有限,主要学点最接近实用的知识,对《内经》没有深入的探究。
 
俺对考证是门外汉,自学中医的时间也不长,《中国医学通史》也未读完整。
精力有限,主要学点最接近实用的知识,对《内经》没有深入的探究。
考证离临床较远,且非常枯燥乏味,所以临床大夫有时很难用心钻研。但考证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无论是搞这项研究的人,还是读此类文章著作的人,都必须有相当的相关文化功底,才能读懂、吃透,从而知其所以然。
 
最后编辑:
俺对考证是门外汉,自学中医的时间也不长,《中国医学通史》也未读完整。
精力有限,主要学点最接近实用的知识,对《内经》没有深入的探究。
因说“对《内经》没有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此推荐赵洪钧《内经时代》对《内经》扼要概括的三句话:
《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内经》的方法是取象比类,《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
戴着上述观点去读《内经》,无往而不适,对如何学习《内经》,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赵洪钧《内经时代》对《内经》扼要概括了三句话:
《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内经》的方法是取象比类,《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
戴着上述观点去读《内经》,无往而不适,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另外,《内经》不仅是医书,非医学内容还很多,但这些非医学内容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真正弄明白、读懂、吃透《内经》一书之思想内容、学术体系,无论是精华还是糟粕,还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所熟悉。
 
俺对考证是门外汉,自学中医的时间也不长,《中国医学通史》也未读完整。
精力有限,主要学点最接近实用的知识,对《内经》没有深入的探究。
对看《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得知,在先秦两汉时期,与生命健康有关的学派有四家,即医经家(学派)、经方家、房中家和神仙家。从临床实用(诊治疾病)而言,与医经和经方两家关系最大。
医经(如《内经》)家和经方(如《汤液经》、《伤寒论》)家本不属于一个理论体系,本属两家,这在《汉志》有交代。如从临床实用角度而言,可以不读《内经》原文,学习最新版本高校教材如《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即可。这是因为教材“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叙述了《内经》的主要内容,在大部分概念和理论上都比《内经》更全面、系统、准确。它避免了大量重复,统一了《内经》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适当补充了一些后世学说,因而使中医理论更完善。”(赵洪钧《内经时代》)另外,再学习经方家如《伤寒论》等临症实用经典。
再有,还必须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体系。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黄帝素问》,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以《灵兰秘典论》此篇而言,有学者考证认为,当是魏晋以后撰写的。
《灵兰秘典论》可能也原有所本,只是后来经过修改,如“州都”是曹魏官职。
王叔和独取寸口是承袭难经学派,但奇怪的是《脉经》将“三焦”匹配在右尺,若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就不应当参与匹配。
《灵兰秘典论》将“三焦”视作一个独立的器官,显然未受“难经学派”的影响。难经学派的“位置三焦论”在南朝时到底有多大影响?
 
对看《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得知,在先秦两汉时期,与生命健康有关的学派有四家,即医经家(学派)、经方家、房中家和神仙家。从临床实用(诊治疾病)而言,与医经和经方两家关系最大。
医经(如《内经》)家和经方(如《汤液经》、《伤寒论》)家本不属于一个理论体系,本属两家,这在《汉志》有交代。如从临床实用角度而言,可以不读《内经》原文,学习最新版本高校教材如《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即可。这是因为教材“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叙述了《内经》的主要内容,在大部分概念和理论上都比《内经》更全面、系统、准确。它避免了大量重复,统一了《内经》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适当补充了一些后世学说,因而使中医理论更完善。”(赵洪钧《内经时代》)另外,再学习经方家如《伤寒论》等临症实用经典。
再有,还必须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体系。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赵洪钧《内经时代》对《内经》扼要概括了三句话:
《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内经》的方法是取象比类,《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
戴着上述观点去读《内经》,无往而不适,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抓住核心理论框架,可以把厚书读薄、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真传一句话,感谢金栋老师指点迷津,受益菲浅。
 
就今本《内经》(《素问》、《灵枢》》的成书年代而言,同道若有感兴趣者,可以对看先秦(春秋)战国、秦、两汉时期的典籍,以求证其成书年代。实际上,古人的考证大多简略,有时很随意,如丹波元胤《医籍考》所列举的古人。
 
最后编辑:
《灵兰秘典论》可能也原有所本,只是后来经过修改,如“州都”是曹魏官职。
王叔和独取寸口是承袭难经学派,但奇怪的是《脉经》将“三焦”匹配在右尺,若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就不应当参与匹配。
《灵兰秘典论》将“三焦”视作一个独立的器官,显然未受“难经学派”的影响。难经学派的“位置三焦论”在南朝时到底有多大影响?
右尺好像可以候左下腹(大肠、膀胱等)。
 
《灵兰秘典论》可能也原有所本,只是后来经过修改,如“州都”是曹魏官职。
王叔和独取寸口是承袭难经学派,但奇怪的是《脉经》将“三焦”匹配在右尺,若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就不应当参与匹配。
《灵兰秘典论》将“三焦”视作一个独立的器官,显然未受“难经学派”的影响。难经学派的“位置三焦论”在南朝时到底有多大影响?
《灵兰秘典论》,全元起本名《十二藏相使》。以人体十二藏比附国家的官职,或与西汉大儒董仲舒思想有关。其代表著作《春秋繁露·通国身》则有相关比附。也可以认为是天人相应思想的一种变通。很可惜,可类比性太小、太少。
 
最后编辑:
感谢金栋先生的考证分享,受益受益!

考证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工作,不但要自身的学术功底扎实,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还有财力,光是搜集资料已经很不容易了(尽管现今查阅、购买资料比以前方便)。

我自己对考据只是粗知皮毛,但已知考据之难:不但要求详尽的占有资料(一手),还要求考据者要有扎实的文字训诂知识、历史文化知识、一定的考证方法等等。

所以要继承和发扬中医,需要一部分学术人才专门从事文献整理和考证,这是个基础工作,是在为中医向前发展铺路。

以临床为主的中医工作者因为工作关系,不大注意文献的问题,但要想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不钻研阅读中医古典著作恐怕也不行。在阅读这些文献时,借鉴和参考文献工作者的整理和考证结论,省时省力,常常会得到有益的启发。
 
除了文献考证、临床实践,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内证!

这在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中就专门探讨过,后来有无名氏的《内证观察笔记》。

近几天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讲座,引起很大的争论。这不过是国人的少见多怪,因为国外科学和医学界在人体生物场能和心灵精神领域不知做了多少研究了,只是我们自己思想观念封闭、视野狭窄而已。
 
最后编辑:
除了文献考证、临床实践,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内证!

这在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中就专门探讨过,后来有无名氏的《内证观察笔记》。

近几天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就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讲座,引起很大的争论。这不过是国人的少见多怪,因为国外科学和医学界在人体生物场能和心灵精神领域不知做了多少研究了,只是我们自己思想观念封闭、视野狭窄而已。
刘先生相信“内证”吗?
 
相信!

经络与内证应该有关系,但需要很多人的共同总结和修正才能接近客观。
祝总骧院士多年研究发现经络反射在有些人身上不敏感。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撰成于公元前168年以前)也与《内经-灵枢》和现在使用的经络穴位不符。
个人猜想这也许可佐证《内经》的成书年代晚于西汉初年。
 
经络与内证应该有关系,但需要很多人的共同总结和修正才能接近客观。
祝总骧院士多年研究发现经络反射在有些人身上不敏感。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撰成于公元前168年以前)也与《内经-灵枢》和现在使用的经络穴位不符。
个人猜想这也许可佐证《内经》的成书年代晚于西汉初年。
大名鼎鼎的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廖森医生,《开启数码中医之门》的作者,从蝴蝶丛到强盗书生到梦回杏林......,大概有几十​
个用户名了吧?
说“经络与内证应该有关系”,用“应该”二字,好像底气不足吧?
当今之世,有几个人内证到了经络?
请内证到经络的朋友,说说十二正经中哪条经络最粗,哪条经络最细?

.
 
经络与内证应该有关系,但需要很多人的共同总结和修正才能接近客观。
祝总骧院士多年研究发现经络反射在有些人身上不敏感。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撰成于公元前168年以前)也与《内经-灵枢》和现在使用的经络穴位不符。
个人猜想这也许可佐证《内经》的成书年代晚于西汉初年。
能例举一二,说明经络与内证有关系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