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河间金栋辑录)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3-1 22:57 编辑

程颢曰:观《素问》文字气象,只是战国时人作,谓之三坟书则非也。《二程全书》

金栋按:三皇之书谓之三坟,五帝之书谓之五典。孔安国《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三、当代《内经》研究大家及学术权威的说法略例:

1、龙伯坚的说法(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

又,《素问》这一部书是战国时代的许多医学家将以前历代口耳相传的经验汇集作出的书面总结,后来又搀入了西汉医学家和东汉医学家的作品。

它的最早的著作时代大概是公元前四时纪,最晚的著作时代大概是公元二世纪,其中也有个别的公元三世纪以后的作品搀入在内。

这是一集体劳动的成果,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黄帝素问》条说:“其书云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述旧闻,著之竹帛。”这一说法基本是正确的。

《灵枢》和《素问》一样,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也不是成于一个时代的。它的著作时代也有早晚之分。

早期的部分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中某些篇可能比《素问》某些篇还早些。晚期的部分其中有西汉的作品,也有东汉的作品。

最早的著作时代大概是公元前三世纪,最晚的著作时代大概是公元一世纪。

《素问遗篇》的著作时代,肯定是在王冰以后,高保衡、林亿以前,大概是公元第九、第十世纪前后。
 

附件

  • 37黄帝内经概论封面.JPG
    37黄帝内经概论封面.JPG
    142.1 KB · 查看: 84
  • 37黄帝内经概论扉页.JPG
    37黄帝内经概论扉页.JPG
    147.1 KB · 查看: 90
  • 37黄帝内经概论定价.JPG
    37黄帝内经概论定价.JPG
    147 KB · 查看: 77
2、李今庸的说法(李今庸《读古医书随笔》,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及《古医书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黄帝内经》成书的确凿年代现在是无法考证的。然我们从大量的古代文献中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查出它成书的大致时间来。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后期,成书地点可能在秦国。
 

附件

  • 读古医书随笔封面.JPG
    读古医书随笔封面.JPG
    144 KB · 查看: 77
  • 读古医书随笔扉页.JPG
    读古医书随笔扉页.JPG
    150.4 KB · 查看: 57
  • 读古医书随笔定价.JPG
    读古医书随笔定价.JPG
    147.6 KB · 查看: 87
  • 古医书研究封面.JPG
    古医书研究封面.JPG
    141.7 KB · 查看: 73
  • 古医书研究扉页.JPG
    古医书研究扉页.JPG
    149.2 KB · 查看: 64
  • 古医书研究定价.JPG
    古医书研究定价.JPG
    145.4 KB · 查看: 33
3、王洪图的说法(王洪图总主编《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出版社,1997年及《王洪图内经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⑴《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前言(代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与防治疾病技术的渊源。该书由《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62篇文章组成,其文章为春秋战国时代作品,而该书成编则于战国至西汉之际。

⑵《王洪图内经讲稿•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成书与流传》

关于这部书的成书年代,古来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那是非常伟大的书,所谓“三坟之书”,就是黄帝、伏羲、神农文化,那叫三坟,最大之意,黄帝之书是三坟书之一,认为是黄帝时候写的书,别人写不出这么高明的著作。当然说是黄帝所写的书看来也不是太靠谱,因为黄帝那个时代文化创始阶段,没有可能写成这样完善的医学著作。

第二种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书有没有可能呢?有可能。因为我们读《黄帝内经》一百六十二篇文章中,确实有些篇从文字、语言、用词以及社会背景,确实涉及到春秋战国了。但是话说回来,文章可能是那个时候的,因为春秋战国本身就几百年了吧!《黄帝内经》里,据考甲篇是在前几百年的,乙篇是后几百年的,相差时间很长,所以说春秋战国文章是有可能的,但是它没有形成一部书。换句话说,那个几百年当中所形成的东西,它不可能是一个人写的。所以有一个最简单的结论,就是《黄帝内经》“不是一时之作,亦非出自一人之手”。但是到底应该是什么时候才把它汇集成册的?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或者是论文汇编吧!什么时候编成而作为一部书出现的?这个就是要研究的问题了。

《黄帝内经》这个书名最早是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班固是根据《七略》这部书“删其要”而成。《七略》是什么时候写的?这个书是刘向和刘歆父子作为图书分类目录来做的,刘向和刘歆父子领导这项工作,主持这项工作。而分工来校正医技类的是李柱国。李柱国校医书的时间,是西汉成帝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黄帝内经》最晚它也得在公元前26年就成书了,不然的话,《七略》上不可能写,《七略》不写,《汉书•艺文志》也不可能写。这是说《黄帝内经》成书的下限问题。而上限在什么时候呢?最早应该在什么时候呢?我们分析,认为最早也早不过司马迁写《史记》那个时候。为什么呢?司马迁写《史记》记载的医学专家不少,如公乘阳庆、仓公、扁鹊等,可是就没有记《黄帝内经》。司马迁他把全国的很多书都搜罗过来,作为皇家收录应该收得很全的,所以说早不过司马迁写《史记》。司马迁《史记》是在监狱里写的。他什么时候入的狱呢?是公元前99年,这样推论的话,《黄帝内经》这部书最早的出现时间也不可能早于公元前99年,最晚出现的成书时间也不会晚于公元前26年,就在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26年这段时间,《黄帝内经》问世。……因此说《黄帝内经》这部书的形成,我们现在把它定到西汉时期。而且所收录的这一百六十二篇文章,前后可以相差几百年。
 

附件

  • 35王洪图内经讲稿封面.JPG
    35王洪图内经讲稿封面.JPG
    146.3 KB · 查看: 64
  • 35王洪图内经讲稿扉页.JPG
    35王洪图内经讲稿扉页.JPG
    145.2 KB · 查看: 78
  • 35王洪图内经讲稿定价.JPG
    35王洪图内经讲稿定价.JPG
    146.1 KB · 查看: 73
金栋按:孔安国《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三皇之书谓之三坟,五帝之书谓之五典。)唐王冰序文中言及者,则本于此。

刘熙《释名•释典艺》:“三坟,坟,分也,论三才分天地人之始,其体有三也。五典,典,镇也,制教法所以镇定天下,差等有五也。……此皆三王以前上古羲皇时书也。”
 
《周礼•春官•外史》:“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郑玄注:“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

贾公彦《疏》云:“按《孝经纬》云:‘三皇无文,五帝画象,三王肉刑。’又《世本•作》云‘苍颉造文字’,苍颉,黄帝之史,则文字起于黄帝。今此云五帝之书为可,而云三皇之书者,三皇虽无文,以有文字之后,仰录三皇时事,故云掌三皇之书。按昭十二年,楚灵王谓左史依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彼《三坟》,三皇时书。《五典》,五帝之常典。《八索》,八王之法。《九丘》,九州亡国之戒。下有延叔坚、马季常等等,所说不同。惟孔安国《尚书序》解《三坟》、《五典》与郑同。”
 
《春秋左传•昭公十二年》:“左氏依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注:“皆古书名。”

孔颖达等《正义》:“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贾逵云:‘三皇之书。’(《文选注》)‘坟,大也,言三王之大道。’又云:‘素王之法。’又云:‘孔子作《春秋》,素王之文也。’又云:‘《三坟》,三王之书。《五典》,五帝之典。……’延笃曰张子平说:‘《三坟》,三礼。礼为人防。《尔雅》曰:坟,大防。《书》曰:谁能典朕三礼。三礼,天、地、人之礼也。《五典》,五帝之常道。……’马融云:‘三坟,三气,阴阳始生,天地人之气也。五典,五刑。’”
 
又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存目四》:“《古三坟》一卷。案:三坟之名,见于《左传》;然周、秦以来,经传子史,从无一引其说者;不但汉代至唐,咸不著录也。此本,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张商英得于比(北)阳民舍,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毛渐得于唐州。盖北宋人所为。……古来伪书之拙,莫过于是。故宋、元以来,自郑樵后,无一人信之者。至明何镗刻入《汉魏丛书》,又题为晋阮咸注,伪中之伪,益不足辨。
案:《左传》称依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安国《书序》所解,虽出依讬,至刘熙《释名》确属古书,据所训释,则《三坟》乃书类。”
 
就《内经》之托名黄帝比较而言,因黄帝系五帝在先,三皇在后,此乃“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顾颉刚语),故三皇、五帝拙见如下:

⑴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风俗通义•皇霸篇》:“《易传》、《礼记》、《春秋》、《国语》、太史公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是五帝也。”)。三皇: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春秋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

班固《白虎通•谥》:“黄帝先黄后帝者何?古者质,生死同称,各持行合而言之。美者在上,黄帝始制法度,得道之中,万世不易,后世虽圣,莫能与同也。后世德与天同,亦得称帝,不能制作,故不得复称黄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黄帝之先谥,四帝之后谥,何也?曰:帝号必存,五帝代首天之色,号至五而反。周人之王轩辕,直首天黄号,故曰黄帝。云帝号尊而谥号卑,故四帝后谥也。”

⑵三皇: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氏(伪孔安国《尚书序》、《帝王世纪》)。五帝:少昊(青阳)→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唐尧(掏唐氏)→虞舜(有虞氏)(伪孔安国《尚书序》、《帝王世纪》)。

:有云孔安国《尚书序》乃伪撰之文,故又有“伪孔安国《尚书序》”之称。
 
《内经》书名为何要托名黄帝

据先秦古籍及史书记载,黄帝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人。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看来,黄帝既不是天生的一个圣人,亦不是一个人,而是远古时代一个伟大的氏族,即黄帝氏族。历史中的“仰韶文化”,就是黄帝氏族文化的代表。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人物•先秦》:“黄帝: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华夏诸族共同尊奉的祖先。父少典为有熊国君,故号有熊氏。生存年代距今约4700年左右。本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祭享先祖与神灵,是神权时代最大的道义,也是民心之所向,故轩辕用干戈‘征不享’,得到了多数诸侯(部落首领)的支持。他‘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先‘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打败炎帝;复‘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时代,有苍颉造字,嫘祖养蚕,以及天文历算、百谷播种等多项成就,华夏后人乃奉黄帝为人文始祖。又其时多有部落战争,自黄帝始修德振兵,除暴安民,后世又奉黄帝为兵家始祖。黄帝及其大臣风后、力牧等均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著录:‘《黄帝》十六篇,《风后》十三篇,《力牧》十五篇。’其中或系后人依托,并且多以失传,然《黄帝兵法》之思想内容仍为后人称引。《尉缭子•天官》:‘黄帝邢德,可以百姓’,‘黄帝者,人事而已矣’,反映了黄帝兵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战国以后,又与老子并称为黄老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战国时齐稷下学者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等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又相传《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等六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著作。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今陕西黄帝陵已成为炎黄子孙祭祖的主要场所。”

其所以冠以“黄帝”书名,是因为黄帝氏族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她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历代都以自己是黄帝子孙为荣。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学者为了使自己的学说更容易为世人所接受,将其著作冠以“黄帝”以取重,也就成为一种风气。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当时书以“黄帝”名,仅是托名而已,为了追本溯源,托名黄帝,以资尊崇。托名是那个时代的特点,有其时代背景。

查阅班固《汉书•艺文志》,以神农、黄帝托名的书籍实在不少。如

道家有:《黄帝四经》四篇,《黄帝铭》六篇,《黄帝君臣》十篇,《杂黄帝》五十八篇。
阴阳家有:《黄帝泰素》二十篇,《黄帝》十六篇。
农家有:《神农》二十篇。
小说家有:《黄帝说》四十篇。
兵法家有:《神农兵法》一篇,《黄帝》十六篇。图三卷。
天文家有:《黄帝杂子气》三十三篇。
历谱家有:《黄帝五家历》三十三篇。
五行家有:《黄帝阴阳》二十五卷,《黄帝诸子论阴阳》二十五卷,《神农大幽五行》二十七卷。
杂占家有:《黄帝长柳占梦》十一卷,《神农教田相土耕种》十四卷。
医经家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经方家有:《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
房中家有:《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
神仙家有:《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黄帝岐伯按摩》十卷,《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黄帝杂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神农杂子技道》二十三卷。
 
金栋按: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即怎样才算“成书”?
必须对《内经》“成书”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也就是今《内经》
体系的天人相应学说、气化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脉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诊法学说等大体完成(运气七篇大论除外),一般说来也编纂在一起了,算是成书。
 
金栋按: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即怎样才算“成书”?
必须对《内经》“成书”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也就是今《内经》
体系的天人相应学说、气化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脉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诊法学说等大体完成(运气七篇大论除外),一般说来也编纂在一起了,算是成书。
《内经》中有些篇章内容可能写成于先秦战国之时,或战国秦汉间,但成书与成篇不一样。能将这些内容完全编纂在一起,才算成书。因此,据上述的“成书”标准,《内经》当成书于西汉中后期~东汉时期,始妥。
 
最后编辑:
请版主将这篇文章转入“经典研读”板块,谢谢!
 
不必 你这全是百度复印机 没啥原创 凭什么放经典里面去
 
《内经》中有些篇章内容可能写成于先秦战国之时,或战国秦汉间,但成书与成篇不一样。能将这些内容完全编纂在一起,才算成书。因此,据上述的“成书”标准,《内经》当成书于西汉中后期~东汉时期,始妥。
认同金栋老师的考证。
可能从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历史就能推测出内经成书的大致年代。
 
认同金栋老师的考证。
可能从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历史就能推测出内经成书的大致年代。
说起“考证”,以今本《内经》而言,梦回杏林先生,读过古今哪些学者有关考证的书籍?先生喜欢读考证之书籍吗?
 
我的看法是:
《素问》在西汉末基本定型;《灵枢》或原有所本,但东汉加入的东西很多,应视作在东汉成书,但是风水、音律等部分是六朝人掺进去的。
经络学的发展一度远远领先药物学和其它理论。马王堆汉墓医书已有手足十一经络,但是药物和理论却在初级水平。
 
我的看法是:
《素问》在西汉末基本定型;《灵枢》或原有所本,但东汉加入的东西很多,应视作在东汉成书,但是风水、音律等部分是六朝人掺进去的。
经络学的发展一度远远领先药物学和其它理论。马王堆汉墓医书已有手足十一经络,但是药物和理论却在初级水平。
《黄帝素问》,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以《灵兰秘典论》此篇而言,有学者考证认为,当是魏晋以后撰写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