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之意,怎么识别,通过症状体征的组合,结合中医理论做出疾病病位病性病机等推导。
论治,从医理和辨证论述其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到此为止,这里没有辨病辨药辨方。
温阳药有那么多种,并非只有桂附椒姜雄黄
养阴药有那么多种,并非只有胶芍地冬百合
其他很多非伤寒论的药物,都需要合理的通过仲景辨证体系,得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疾病中。
同辨为阴虚,适合用龟鳖的,用胶芍肯定不佳
同辨为阳虚,适合用巴戟天肉苁蓉的,用桂附效果也不一定会好。
同理
同辨为阳虚,天魂汤和四逆汤不同
同辨为阴虚,地魄汤和六味地黄治也不同
可见,辨证论治对了,不辨病辨药辨方,依然不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小医愚见,啰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