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8/05
- 帖子
- 100
- 获得点赞
- 2
- 声望
- 18
中医的核心应该是:整体认知而后辨证论治。没有整体认知基础,空谈辨证论治,本身就站不住脚。试问没有整体认知,这证从何而辩,辩出来的不过只是一点经验认知而已!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将病证分出有限的几个证型,而后将病患向这几个证型靠拢,得以幸中则沾沾自喜!这个正是现在中医教育包括一些师传家传出来的中医的整体现状,疗效不高,医者自己也没谱,甚至怀疑中医的正确性,却不知在开始学习的时候,知道学习的思想都错了。蒲辅周(还是施今墨我记不清了)治疗一个病症,一百多号人用了八十余个处方,疗效不错,试问难道我们治疗一个病症要记住八十几个证型么?恐怕不现实,那一辈子我们恐怕就治一个病了。何况这个八十余处方,八十余证型也未必能将哪一个病完全涵括,那我们又从何记起?经验不足恃!如何才能正确而清晰的把握辩证,就是整体认知!中医是一个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体系,只是这个理论体系庞大而又有些分散,就如同华罗庚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稿纸有几麻袋,需要花费精力与时间去整理,整理成我们所习惯的认知体系。本来古圣先贤已经给我们做完了,我们连整理的认识都没有还有什么可说!
总之:整体认知而后辩证论治才是中医的精髓与核心!天地人是一个整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都是一个整体,辩证统一的认知,我们学习的过程正是建立这个整体体系的过程!
顺便说一句:中医院校的教材连中医体系的框架都不是,最多只是一个残缺的框架图,所以不要认为中医院校的教材能高分毕业了就能治病,否则中医学院这多年数百万的毕业生怎么就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中医呢!
总之:整体认知而后辩证论治才是中医的精髓与核心!天地人是一个整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都是一个整体,辩证统一的认知,我们学习的过程正是建立这个整体体系的过程!
顺便说一句:中医院校的教材连中医体系的框架都不是,最多只是一个残缺的框架图,所以不要认为中医院校的教材能高分毕业了就能治病,否则中医学院这多年数百万的毕业生怎么就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中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