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素灵词汇日知录 系列

素灵词汇日知录(344)

肾脉博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耎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

脾脉:《素问。三部九候论》:下部地,足少阴也。地以候肾。王冰注:谓肾脉也。在足内踝跟骨上陷中,大溪之分,动应手。
当病折腰:杨上善:病腰痛。王冰:腰如折也。
渔翁:《素问。刺腰痛论第四十一》: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如折腰状。
 
素灵词汇日知录(345)

胃脉实则胀,虚则泻。

王冰:脉实者气有余故胀满;脉虚者气不足故泄利。
 
素灵词汇日知录(346)

帝曰:病成而变何谓?
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癫疾,久风为飧泄, 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张景岳:成言病之本,变言病之标。
《素问。风论》:“风之伤于人也,成为寒热,其热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
王冰:瘴,谓湿热也。热积于内,故变为消中。消中之证,善食而瘦。
吴崑:巅、癫同。气逆上而不已,则上实而下虚,故令忽然跌仆。
张志聪:风乃木邪,久则内于脾土,而成飧泄矣。
《风论》“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癞风。”
 
素灵词汇日知录(346) 参考资料


目录[隐藏]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相关词语


基本释义
zhàng (1) ㄓㄤˋ (2) 〔~气〕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中医中的瘴, 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多指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 简称“瘴”,如“~疠”,“毒~”,“~雨蛮烟”。 (3) 郑码:TSKE,U:7634,GBK:D5CE (4) 笔画数:16,部首:疒,部首笔画:5 部外笔画:11 笔顺编号:4134141431251112 (5)四角号码:0014 参考词汇 ----- miasma 详细释义
瘴 zhàng [名] (1) (形声。从疒(chuáng),章声。“疒”与疾病有关。本义:瘴气,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2) 同本义 [miasma]。如:瘴烟(湿势蒸发而致人疾病的烟气);瘴氛(犹瘴气);瘴雨(指南方含有瘴气的雨);瘴茅(芒茅黄枯时节之瘴疠);瘴海(南方海域;指南方有瘴气之地);瘴乡(南方有瘴气的地方) (3) 瘴疠[communicable subtropical diseases]。亦作“瘴厉”。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亦泛指恶性疟疾等病。如:瘴色(因瘴厉患病的气色) 汉译英 ----- 瘴 miasma English ----- 瘴 Zh à ng The tropical hot and damp in the forest of[ miasma] steams the 郁 with the result that person paroxysm spirit.Brief name" 瘴 ", such as" attributed to miasma"," poison 瘴 "," rain of 瘴 pretty smoke ". miasma 相关词语
作瘴 瘴雨 瘴乡 瘴厉 瘴气 瘴川花
瘴雨蛮烟 瘴毒 瘴雾 瘴云 瘴疠 瘴氛
瘴色 瘴母 瘴海 瘴暍 瘴茅 瘴蛮
瘴乡恶土 灾瘴 瘴歊 云瘴 鹦鹉瘴 烟瘴
炎瘴 雾瘴 乌烟瘴气 山瘴 蛇瘴 春瘴
毒瘴 氛瘴 灰烟瘴气 黄芒瘴 黄茅瘴 黄瘴
江瘴 椒瘴 旧瘴 岚瘴 蛮烟瘴雾 蛮瘴
蛮风瘴雨 蛮烟瘴雨 蛮云瘴雨 迷瘴 魔瘴 青草瘴
百度百科
 
素灵词汇日知录(346) 参考资料

消中:郭霭春主编《黄帝内经辞典》:病证名。热积中焦,津液耗伤所致,主证见身体消瘦,尿多等。一说是消瘅病。
 
素灵词汇日知录(346) 参考资料


试论孙思邈对精神病学的贡献
作者:作者:郁保生 来源:医学期刊 / 中西医结合收藏本文章
【关键词】 精神病

【摘要】 本文论述了孙思邈在精神病学方面的贡献:(1)确定了癫病这一病名;(2)探究病理及疾病预后、预后与发病时证候有关。(3)提高辨证施针药。凡骤然发作者,以灸为快捷,推陈十三鬼穴。据证候不同,中药选“温胆汤”、“定志小丸”、“镇心丸”、“薯预丸”。由于对孙思邈学术思想了解不深入,所以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加以提高,使其伟大医学思想发扬光大,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 孙思邈; 精神病学

孙思邈是我国公元六七世纪时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对医药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下面仅就孙思邈对唐代医学精神病学的贡献及学术影响,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1 确定癫病之病名

在中国医学史上,癫病作为病名由来很久远,但在先秦时期,“癫”病是指形体颠仆的癫痛之病。《吕氏春秋知接篇》称为“苛疾”,高诱注曰:“苛,鬼神下(烧)人病也。”当时认为精神病为超自然之物所致。又有“蛊”、“痴疾”、“狂易”、“丧心”等名。在《黄帝内经》中,“癫”几乎是现代意义上的“痫证”,癫由癫痫之癫而转指癫狂之癫,盖始于唐代。具体而论,当首推孙思邈。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府”中列有“风癫第五,狂邪针灸图诀附”,论六首、方三十四首、针灸法四十八首。指出:“凡诸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或复多言而漫说(虚妄之言),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眼坐沟渠,吠食粪秽,或裸形露体,或昼夜游走,或嗅骂无度,或是飞蛊精灵,手乱国急,如斯种类癫狂之人,今针灸与方药并主治之。”从而使癫病的理论与疗法自成一体,既有发病的原因,临床上的种种表现,诊治原则,又列举出一系列的诊断预测方法、方药、针灸等疗法。对原先称之为“瘤病”的“癫痛”虽在“风癫”门中就其伴发精神症状的病证有所论治,但孙思邈则在《备急千金要方风眩》中指出:风眩病“大人日癫,小儿则为辅”。可能因为小儿病症初发而病史短,而成人则病程长,常伴有某些精神症状故也。在“风癫”门中引述医论说:“……阳癫,发时如死人,遗溺,有顷乃解”类似癫病发作时的症状而最典型的是一风癫,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急强,羊鸣,食顷方解。很明显,孙思邈是把“癫狂”与“风癫”区分论治,而且各自自立门户,从而为唐代及其以后对精神病论治与科学命名奠定了基础,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主神明,故在当时的学科归属上虽将精神病与癫病都归于小肠腑,但两者又是各自不同的病种。

2 探究病理及疾病预后

关于癫狂的病因病机,孙思邈既遵从医经的理论,又从大量的临床经验出发,进一步探讨发病的原因及机理。

2.1 先天禀赋因素 孙思邈引述《黄帝内经》关于癫疾发作的理论说:“此得之在腹中时其母有所数(频数)大惊也,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这种病因学说虽不可盖全,但长期被沿用,所以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风癫》开卷伊始就从这里论起。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精神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与倾向,已为学术界所证实和认同。

2.2 阴阳失调 中医典籍早就有“重阳者狂,重阴者癫”。《难经二十难》孙思邈对这一病因学说的论述往往从临床实践出发,指出:“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日证。……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者,候之手阳明太阳”,患者的脉象有左右手强弱之异,盖阴阳失衡之象。

2.3 脏腑功能失司 《备急千金要方风癫》说:“厥成为癫疾,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厥者,逆也,气则乱,所以“厥”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气机突然过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所致。情志活动,精神现象,都与脏腑功能有极为密切的直接关系,如医学歌诀所述:肝怒声呼心喜笑、脾为思念发为歌,肺金忧虑肾恐多一。即是阐发脏腑与情志关系的。精神病人的言语、行、心理反常,莫不与此有关。

2.4 精神刺激 孙思邈认为癫狂“起于心气不定” 《备急千金要方风眩》。所谓“心气不定”,主要指因精神刺激为主要诱发本病的心理因素癫狂的病理基础依孙思邈的论述,一是厥逆所致的阴阳气机紊乱。厥可使人“暴不知人”,“……邪气逆,逆则阳气乱,乱则不知人”。“阳明之厥,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故经言久厥则成癫,是以知似也”。《备急千金要方风癫》二是气、痰、火郁致使脏腑主司情志的功能失常。因而发生癫狂。关于这一病理学思想,散在于孙思邈的脏腑理论中,其论述主要集中于《备急千金要方》之中,如卷十三心藏心藏脉论说。“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汤心,呕吐咳逆,狂语”又说“笑而呻,呻而反忧。此为水克火,阴击阳,阴起而阳伏,伏而实,实则伤热,热则狂。门乱冒昧,言多谬误,不可采听,此心已伤” 《备急千金要方肝藏脉论》说;“金克木,阴击阳,阴气起而阳气伏,伏则实,实则热。热则喘,喘则逆,这则问,门则恐畏,目视不明,语声切急,谬说有人”在卷十五《脾藏上》中说:“木克土,阳击阴,阴气伏,阳气起,起则实,实则热,热则问乱,体重不以转侧,语声拖声气深不转而心急。”在卷十七《肺藏脉论》中说:“火克金,阳击阴,阴气沉,阳气升,升则实,实则热,热则狂,狂则闭眼悸言,非常所说,口赤而张,饮无时度。”在卷十九《肾藏脉论》中指出:“土克水。阳击阴,阴气伏而阳气起,起则热,热则实,实则怒,怒则忘,耳听无闻,四肢满急,小便赤黄。言音动而不出,笑而看人。”依五脏五行相克制化的理论,五脏之气道乱阻滞,首先会出现气郁,其次郁久化火,火灼而痰生,痰蒙心窍,肝火狂越,皆可生成癫狂。所以孙思邈认为“五脏不平,六腑闭塞,”是造成癫疾的重要的病理机制。依据病理机制与临床经验,孙思邈还进一步推断癫疾的预后情况。《备急千金要方风癫》中指出:病发在诸阳脉,针刺而虚热散尽则病愈。癫证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四五日发”。“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直视,举目赤,其作极己而烦心,侯之于颜,……引日啼呼者,……”皆可刺灸治疗。难治的情况多见于:癫证但见骨节强直,屈伸不利,“汗出烦闷,呕多涎沫,气下泄”者;“身倦挛急,脉大,针刺治疗后仍呕多涎沫,气下泄”者;若“病发而狂,面皮厚敦敦者,死不疗凡癫发则卧地,吐涎沫。无知,若强掠起如狂及遗屎者,难疗。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已;脉沉小急实,死不疗;小牢急,亦不可治,脉虚可疗,实则死矣。”此为孙思邈的经验之谈,提示癫证也有一些难治的证候,治疗尚需下功夫探索。

3 提倡辨证施针药

癫狂的证候与症状很复杂,变化较多,孙邈在《千金》两方中对癫狂的治疗方药与针灸疗法列述颇详,据统计〔1〕,《备急千金要方》中治疗精神病的方剂近60首,针灸治法30余条。《千金翼方》中治疗精神病的方剂50余首,针灸治法40余条,单验方4首。这些方剂与针灸疗法,有不少是孙思邈亲自总结或独创的。在治疗原则大法方面,孙思邈总结自《黄帝内经》以来的医学理论与治疗癫狂的大原则,凡骤然发作者,孙思邈主张急则以针灸为快捷。故治法中所采用的针灸疗法且多实用,为后世所继承沿用最著名者莫过于孙真人十三鬼穴。所谓的“鬼穴”其名虽俗,但却是治各类精神病症的特效穴法,兹列述如下:孙思邈引述名医扁鹊的话说:“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蛊之精。便自言说,论其由来,往验有实,立得精灵,未必须尽其命,求去与之,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备急千金要方风癫》所谓十三鬼穴〔2〕,依次为:(1)人中:名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2)鬼信:大拇指甲下,入肉三分。(3)鬼垒:足大拇趾甲下,入肉二分。(4)鬼心:掌后横纹,入半寸。(5)鬼路:外躁下赤白内际,足太阳处,行火针。(6)鬼枕:大椎上入发际一寸,行火针。(7)鬼床:耳前发际宛究中,耳垂下五分,行火针。(8)承浆:又名鬼市穴,从左出右。(9)鬼路: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即劳宫穴。(10)鬼堂:直鼻上入发际一寸,行火针。(11)鬼藏:即女人玉门头;行灸法。(12)鬼臣:尺泽横纹外头接赤白肉际,即曲池穴,行火针。(13)鬼封: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去上,仍以一板横口吻,安针头,令舌不得动。以上若是四肢穴位皆用双穴;若是孤穴即单用之。这十三穴很值得研究并试用。(1)温胆汤组成:半夏二钱,竹茹二钱,枳实二钱,陈皮三钱,生姜四钱,甘草一钱。功用:清胆和胃,理气除痰,主治:痰热内扰,胆胃不和,虚烦不眠,或呕吐,以及惊悸不宁,癫狂等。现代用于精神分裂症等,本方“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候。”温和实际在于清凉胆热。(2)定志小丸组成:菖蒲、远志各二两,茯苓、人参各三两。功用:定志安神,调理脏腑主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狂眩,现代用于心因性抑郁性精神病。以上四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7个,日3次。散服亦佳。(3)镇心丸组成:紫石英、茯苓、菖蒲、苁蓉、远志、大黄、大豆卷、麦门冬、当归、细辛、卷柏、干姜各三分,防风、人参、泽泻、秦艽、丹参各六分,石膏、芍药、柏子仁各三分,乌头、桂心、桔梗、甘草、薯预各七分,白蔹、铁精、银屑、前胡、牛黄各二分,白术、半夏各八分,干地黄十二分,虫二十枚,大枣五十枚。功用:补心安神,解忧定志。主治:男子、妇人虚损,梦寤惊悸,或失精神,妇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利,风邪鬼注,寒热往来,腹中积聚、忧恚结气,诸病皆悉治之。现代试用于治疗周期性精神病(此病女多于男子千倍)。以上三十五味共为末,蜜枣和捣五千杵,酒服如梧子五丸,日3次,逐渐加量,最大量可日服二十丸。(4)薯预丸组成:薯预十八分,桂心、大豆黄卷、鹿角胶各七分,当归、神曲、人参、干地黄各十分,防风、黄芩、麦门冬、芍药、白术各六分,甘草二十分,柴胡、桔梗、茯苓、杏仁、川芎各五分。白蔹、干姜各3分,大枣一百枚。功用:除烦解郁,定志安神,主治:头目眩晕,心中烦郁,惊悸狂癫,现代也用于情感性精神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1 严善余.论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思想.中国针灸,2000,(2):121-122.

2 韩红.孙思邈十三鬼穴在中医急症中的救治作用.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 (9):213.

作者单位:410007 湖南长沙,湖南中医学院

(编辑:悦 铭)
 
素灵词汇日知录(346) 参考资料

对《内经》“巅疾”的再认识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评论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全文收藏本文
顾洪
邳州卫校,江苏邳州221300

《甘肃中医》
2006年第19卷第2期摘要:《内经·奇病论》中的“巅疾”一病,自张介宾注为“癫疾”后,一直被沿用至今。某《内经选读及研究》教材将有关原文概括为“论癫疾”,并直接注释为“癫疾,即癫痫病”,并据此引发评论。本文对张介宾的注释存在异议,并认为有关教材的注释和评论也存在不妥。张介宾将“巅疾”注释为“癫疾”,其理由是《内经》“巅、癫同用”,但分析与此有关的一系列原文,事实证明,“巅、癫同用没有依据”:张氏以“未闻有病顶巅者也”为由否认前人的注释,而临床事实证明,此解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教材在接受张氏注释的基础上发表的评论也和临床实际不符。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个疾病病名的探讨,引发中医同仁对如何正确理解和继承古典医籍的思考及中医古典医籍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探讨。
页数:共2页
页码范围:34-35页
关 键 词:巅疾 《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学科分类:R221[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内经]
相关文章:主题相关
 
素灵词汇日知录(346) 参考资料

飧泄

飧泄


飧(sūn)泄,本病是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等。此名取自《内经》:春伤于风者,乃即病之新感也,即二卷中伤风冒风之证;今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者,此不即病之伏气也。盖风木之气,内通乎肝,肝木乘脾,脾气下陷,日久而成泄泻。
 
金匮翼·卷七·泄泻诸症统论·飧泄

飧泄

飧泄,完谷不化也。脾胃气衰,不能熟腐水谷,而食物完出。经所谓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不化是也。又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者,谓阳气虚则下陷也。又风气入脾,亦令飧泄。夫风者木气也,而行于土中,风性善行,传化疾速,则熟腐不及,经所谓久风入中,为肠风飧泄是也。又脾所生病,为胸满呕逆飧泄者,亦木气制土之所致也。又虚邪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者,土性喜温而恶寒,多寒则变化无权也。故飧泄之病,约有三端,一曰虚,二曰风,三曰冷,而皆以虚为本也,亦曰虚泄。

胃风汤治风冷虚气,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鸣?痛。

人参茯苓川芎官桂当归白芍白术(各等分)

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粟米百余粒,同煎七分去渣,稍热空心服。若虚劳嗽,加五味子;若有痰,加半夏;若发热,加柴胡;若有汗,加牡蛎;若虚寒,加附子;若寒甚,加干姜,皆依本方等分。

防风芍药汤治飧泄脉弦,身热腹痛而渴。

防风芍药(各二钱)黄芩(一钱)苍术(三钱)

水煎服。此治风入脾之法也。

鞠丸(方见濡泄。)

吴茱萸散(方见肠痹。)

升阳除湿汤治胃气不升,清气在下,飧泄不已。

苍术(一钱半)柴胡升麻羌活防风泽泻猪苓神曲(各七分)麦芽陈皮(各五分)甘草(三分,炙)

水二盏,煎一盏,去滓,空心服。如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各五分),姜枣同煎。

《灵枢》云:头有疾,取之足,谓阳病在阴也。足有疾,取之上,谓阴病在阳也。中有疾,傍取之,中者脾胃也,傍者少阳甲胆也。脾胃有疾,取之足少阳甲胆也。甲风木也,东方春也。胃中真气者,谷气也。饮食不化,谷气下流者,湿胜故也。故曰,湿多成五泄,宜助甲胆风以克之。又是升阳助清气上行之法也。大抵此症,本胃弱不能克化,夺食少食,欲使胃气不困也。若药剂大,则胃不胜药,泄亦不止,当渐渐与之,不可多服饵也。

经云:飧泄取三阴。三阴者,太阴也。宜补中益气汤去当归,加白芍。东垣云:清气在下者,乃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甘辛之味,以引元气之升,不令下陷为飧泄也。

加味四君子汤治气虚泄泻。

四君子加肉豆蔻(煨)诃子(泡,各一钱)姜枣煎。一方加缩砂、藿香、炮姜各五分,山药、莲子、陈皮各一钱,乌梅一个,名参苓莲术散。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 (347)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王冰:胜,谓胜克也,如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此则相胜也。
张介宾:四时之病,即时气也。治之以胜,如《至真要大论》曰:至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
张志聪:以胜治之者,以五行气味之胜治之而愈也。如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胜酸,辛胜酸之类。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 (348)

帝曰:有故病,五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马莳:此言征之脉色,可以知有故病暴病之异也。故病者,即下文所谓久病也。
张景岳:有故病,旧有宿病也。五藏发动,感触而发也。
高士宗:人身之病,久暴不同。有五藏故病,发动于外,因伤脉色,非一时生变之暴病,各何以知其久至与暴至之病乎?
吴崑:征,验也。
马莳:征其脉小,小则虚也,而色则不夺,神气如故,正以其暂时得病,颜色无改,脉则一时之虚,所以谓之新病也。
张介宾:脉小者,邪气不盛,色不夺者,形神未伤,故为新病。
郭霭春:夺,即伤、损害。
《医宗金鉴》:久病不进,故脉不夺;久病受邪已久,故色夺也。色夺者,色不泽也。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 (349)


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素问识》:此节与上文不相顺承,疑有脱误。
杨上善:弦石俱至而色见青赤,其人当病被击内伤。其伤见色,故青赤也。
马莳:肝之脉弦,肾之脉沉,则肝与肾脉并至,宜乎肝之色苍,肾之色黑,其二色当并见也。今则见其苍不见其黑而见其赤,有心血之意参焉者何也?须知肝脉而见脉色,必曾有恚怒,当病毁伤之疾。
张介宾:赤者心火之色,心主血也,脉见弦沉而色苍赤者,筋骨血脉俱病,故心当为毁伤也。凡毁伤筋骨者,无论不见血已见血,其血必凝,其经必滞,气血凝滞,形必肿满,故如湿气在经,而同于中水之状。
 
因故停录近一年了,近日努力续出。
 
期待,请问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 这个怎么解。 有说鼻子的,有说阳气的。
 
《尔雅。释诂》:“在,察也。”杨上善曰:“悬阳,鼻也。鼻为明堂,五藏六府气色皆见明堂及眉上两衡之间。故将针者,先观气色,知生死之候,然后刺之。”据《甲乙经》“卫”作“衡”。后世注家确有作“心”解悬阳者。似不若《太素》所解通。
 
《尔雅。释诂》:“在,察也。”杨上善曰:“悬阳,鼻也。鼻为明堂,五藏六府气色皆见明堂及眉上两衡之间。

谢谢,那我这样理解他:引申来讲,就是刺之前要先查舌按脉。
 
平人气象论第十八

郭霭春:本篇说明平人的脉息至数与其变化,及其各种疾病的脉象和诊察方法。其中阐述脉从四时之理,指出四时五藏的平脉、病脉、死脉。归结到底,总以胃气为本。
龙伯坚:内容可分为五节。第一节讲健康脉与病脉的博动次数。第二节讲脉和胃气的关系,来判断是健康脉、是病脉,还是死脉。第三节讲某些个别的脉象是一些什么疾病的象征。第四节讲脉与四时的关系。第五节再讲脉和胃气的关系,讲健康人和病人的心、肺、肝、脾、肾五脉的分别。本篇特别着重脉象里的胃气,有胃气的就生,没有胃气的就死。
 
关于脉之胃气:《素问。玉机真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张介宾说:“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雍容和缓之状者。”
难经:十五难曰:

经言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是王脉耶?将病脉也?

然:弦、钩、毛、石者,四时之脉也。

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

,故曰弦。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

钩,故其脉之来,来疾去迟,故日钩。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

所终,草木华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

以浮,故曰毛。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藏也,盛冬之时,水凝

如石,故其脉之来,沈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时之脉也。如有变奈何?

然:春脉弦,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

;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厌厌聂聂,如循榆叶曰平;益实

而滑,如循长竿曰病;急而劲益强,如新张弓弦曰死。春脉弦曰平,弦

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夏脉钩,反者为病。

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

病在内。其脉来累累如环,如循琅玕曰平;来而益数,如鸡举足者曰病

;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

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秋脉毛,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

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蔼蔼如

车盖,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按之萧索,如风吹毛

曰死。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但毛无胃气曰死,秋以胃气为

本。冬脉石,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

;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喙曰平;

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冬脉微石曰平,

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胃者,水谷之海,

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脾者,中

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来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

见也。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平人:张介宾:谓气候和平之常人也。
丹波元简:《调经论》云:阴阳和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终始篇》云: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

郭霭春:调,有计算的意思,诊脉的法则,应该以无病人的呼吸计算病人的脉博至数。
吴崑:医不病,则呼吸调匀,故能为病人平息以调脉,为法为则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