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揭开《伤寒论》真相的不二法门

壬 太阳病——温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什么是经典呢,本来象对《黄帝内经》,尤其是《伤寒论》来说,真的是不应该在这里指指画画。为什么呢,就像刘渡舟老先生在讲《黄帝内经》的时候说的,经典的东西都是很严谨的,你怎么讲都没有原意贴切,那是需要用心去体悟的。但现在也只能是勉为其难,明知故犯了。
这里要注意什么呢,就是最后这三个字,“为温病”。为什么呢,因为在中风和伤寒的条文里呢,最后三个字分别是“名为中风”, “名为伤寒”。这有区别吗,有啊。在前篇说过,“名为中风”条文并不是对中风的定义,同理,“名为伤寒”也不是对伤寒的定义。但是这里这个“为温病”就不一样了,这条呢就是对温病的定义。
上一篇呢,同时也明确了心肺是属于太阳的:肺者气,气者卫。呵呵,河洛真人不会也是近来闲的无聊,学那些个专家教授大师,又胡扯了个六气的新名目,在这里玩玩文字游戏,给《伤寒论》乱上添乱,忽悠大家伙寻开心吧?
说到温病,在大家熟悉的《素问——热论》的篇尾,黄帝提到过这个。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这里黄帝已经明确过,温病是天之六气所致来着,是属于伤寒,而且还明确了它的时间特性,“先夏至日者,为病温”,过了这个夏至日的就不再是温病,“为病暑”。
现在的问题是,到了《伤寒论》,医圣为什么就又明确的把它放在了太阳病里呢?
其实啊,关于这个温病,早在清朝的时候,吴鞠通在他的专著《温病条辩》里就已经讲的很清楚啦,而且认识定位的很具体。
“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怎么样,讲的够明确吧。手太阴是什么,外而经络,内而脏腑,上属肺而下络大肠。温病为何是太阳病呢,因为心肺是属于太阳的。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灵枢——经脉第十》
宋朝的时候,有个极具个性的医家叫窦材。为什么这样评价他呢,因为他把自己自比为“当世扁鹊”。就是这样一位恃才傲物的狂人,在他的著作《扁鹊心书》里,开篇第一句就是“谚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所以说学中医不学经络,不学《灵枢》,不学《黄帝内经》,能行吗?
还是接着说吴鞠通,上来直接就明言手太阴,厉害吧,至少比那些出口闭口言必膀胱的高明多了吧。但是就是这么一位温病大家,对温病定位都已经精确到了手太阴了,却仍然没能弄明白医圣讲的何为人身六气,何为太阳之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自序里,吴鞠通明言该书是模仿医圣《伤寒论》写法写作, 而且从体例上一看就能明白。因为在接下来的条文,就是太阴之为病,太阴病云云。虽然真的是极力在模仿,但恰恰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首犯手太阴就是太阴病了吗?手太阴和太阴病是一回事吗?在这里,这位吴大掌门和当年的太医令犯了同样的错误,同样都是望文生义。不同的是,王叔和依照的是内经的热论,而吴鞠通参考的却是医圣的《伤寒论》。
关于温病和伤寒,现在依然有很多争论。真正弄明白真相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伤寒补内经之不及,温病补伤寒之不及,这才是真正的功德圆满啊,这是医界应该庆幸的大好事,还争什么啊。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无限放大。如果弄不清理论真相,执温病而统百病,走胡万林一样的路子,那就又另当别论了。
 
癸 太阳病——痉、湿、暍

伤寒所致太阳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太阳病痉、湿、暍这三种有意思哈,既然说它们是太阳病,当是伤寒无疑。可是却又出现在了《金匮要略》里面,而且还“宜应别论”。
前面我们已经明白了什么伤寒,什么是太阳病。太阳病开篇已经讲了中风、伤寒、温病三种,这里怎么又跑出来个痉、湿、暍?关于这些,古今历代医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乏论述,那么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伤寒不解,求诸内经”,我们依然也只能在《黄帝内经》里找答案。
先来看这个痉吧。痉和痓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在有些版本里两者是通用的。
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有这样一段论述:
“赫曦之纪,是为蕃茂。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暑施化,物得以昌。其化长,其气高,其政动,其令明显,其动炎灼妄扰,其德喧暑郁蒸,其变炎烈沸腾,其谷麦豆,其畜羊彘,其果杏栗,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咸,其象夏,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脏心肺,其虫羽鳞,其物脉濡,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上羽与正征同。其收齐,其病痓?,上征而收气后也。暴烈其政,藏气乃复,时见凝惨,甚则雨水,霜雹、切寒、邪伤心也。”
“上羽与正征同。其收齐,其病痓。”这里的 “赫曦之纪”:是火运太过的年份。“帝曰:太过何谓?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上羽与正征同”:中运火太过,谓之太征。若逢太阳寒水司天,中运太过之火,被司天太阳寒水制约,就成为了平气——“正征”。
本来是火运太过,现在成了平气,于是金燥之气就凸显出来了——“其收齐”。什么是“收”啊,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生长化收藏。
这里运气发生了变化,反应在人身上,导致的疾病也随之改变——“其病痓”。不再是中风了,不再是伤寒了。
火运本来太过,现在被寒水抑制,变为平气了。运气本来是火克金,现在火不能克金了,燥气就偏盛,就会出现金反侮火的现象。火对应的是什么,是心啊,又是水克又是金侮的,心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这种情形再感受天行之气的话,可就不再是通常的中风伤寒了。
为什么医圣还把它们归于伤寒,归于太阳病呢?因为心肺属于太阳。为什么还“宜应别论”呢?因为这几种是特定运气条件所致,和普通伤寒有差别。那医圣明言太阳病,为什么又收录入了《金匮》呢?因为编者真的搞不明白。
但是作为医生,学人,却必须要搞明白这些。理论搞明白了,就不用在那里盲人摸象瞎猜测了。因为一个赫曦之纪,一个上羽与正征同,没看病之前你早已经心中有数了。在六十甲子周期里,只有戊辰、戊戌两年,是符合导致这个“其病痓”的运气条件的,而且这两者整整相差了三十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明白了痓是戊辰、戊戌这些特定运气条件下的病,但是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因为接下来还有两条,就不是这么个情况了。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太阳病”,心肺属太阳。“发汗太多”,汗为心之液。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这又是为什么呢?《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篇十九病机讲,“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同样还是汗为心之液。
明白了吧,虽然说“上羽与正征同。其收齐,其病痓”,但并不是所有的痓都是“上羽与正征同”。普通的太阳病过汗会有,疮家发汗同样也会导致这个痓。
为什么古人强调学医要贵在明理呢,道理就在这里。
但是现在情形变了。有些人用《伤寒论》的方子取得了疗效,自己对理论却又一无所知。不知道反省自身也就罢了,反过来却在那里大言不惭的污蔑医圣和他们一样,搞的也是“经验医学”。俗话说“知耻近乎勇”,如今到了连羞耻都不知道的程度,真的也就无可救药了。
好了,读到这里,大概了解了太阳病,你回头再看《伤寒论》序言的时候,估计就应该是另一种感受和理解了。医圣为何那么重视伤寒?可就不仅仅是前面说过的那个疫疬之气那么简单了。因为伤寒首伤的是人体太阳之气,首伤的是心肺,首伤的是人体君相之官。
看到这里,坚守奉行六经的人估计却要难过了。我那伟大了一千多年的膀胱经啊,原来真的只是一个传说,一个令人笑不出来的幽默。
关于这个湿和暍的真相呢,大家就如法炮制,自己动手吧,答案同样就在这篇“五常政大论”里。不光是这两条,整部《伤寒论》的所有理论真相都在《黄帝内经》里。
伤寒不解,求诸内经;内经不解,求诸易经。
只要你尊经奉教,一门深入,你会发现,千百年来,中医殿堂的大门一直在为你我敞开;中医真正的“师”者,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守望期盼后学的到来。不要你才高八斗,更无需中西汇通,因为中医学到极致,不过是河洛九数,阴阳两画而已。
无量劫前,观音菩萨在“干光王静住如来”处学习“大悲心陀罗尼”,即从初地菩萨顿超入八地菩萨。学医能够登堂入室,亲拜医圣为师,聆听岐黄教诲,何乐而不为呢!
 
子 瓜蒌薤白治遗精解疑
《伤寒论》虽然真相隐匿不现,但医界却历代不乏名家辈出。说起当代伤寒名家,除了刘力红博士笔下的“南陈北刘”,还有一位名家不能不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希恕。
“诊余,胡老谈及自己的老师一事,上中学时,胡老曾患遗精病,王祥徵老师开了瓜蒌薤白加四逆散、山栀,服一剂即愈,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在《胡希恕》这本书的诊余漫话部分,继厥阴病解疑,少阴病解疑,桂枝解疑,生石膏解疑诸篇之后的一篇,不过题目不是“解疑”,因为“胡老”“至今百思不得其解”。而作为本书主编,作为胡希恕高足的冯世纶主任医师,采用这个题目,显然也没能开疑解惑,告慰九泉下的师父。
按照书中记载,胡希恕1898年3月10日出生于辽宁沈阳,1915年——1919年就读于奉天省立第一中学,患遗精病就在这段时间。文中为其治疗的王祥徵老师就是引导胡希恕走上中医之路的中学国文老师,一个被辛亥革命断送前程的前清举人。
对于自己恩师开的方子,既然“服一剂即愈”,药到病除了,“胡老”又为何会“至今百思不得其解”呢?
因为对于遗精病,“胡老”自己也会治疗。因为在《金匮要略》里,有个对证的方子——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而作为“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家、经方家”, “胡老”不仅会用这个方子,而且还会讲,还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见解。
但问题是,“自己的老师”当年给自己用的偏偏却不是这个方子,而是“瓜蒌薤白加四逆散、山栀。”这是胡闹吗?显然不是。因为文中的王祥徵老师可不单是前清举人,胡希恕的国文老师那么简单,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清末名医,以善用经方名著于时。而且看起来和遗精风马牛不相及的方子,疗效却又摆在那里——“一剂即愈”。
这就更加难怪要让“胡老”这位伤寒名家困惑不解啦。因为对于这个瓜蒌薤白的方子,“胡老”同样也会用,同样也会讲,同样也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见解。但是无论再独特,那都是针对胸痹、心痛啊之类的,可从来都没有治疗遗精这一说法啊。
至今“胡老”已经作古半个甲子,真人也不忍心这位伤寒大家在九泉之下仍然继续困惑迷茫,姑且胡乱解释一番,聊以安慰吧。
按照书中年谱记载,胡希恕出生于清末戊戌年,正是前文中那个“上羽正征同”的年份。是年上太阳水司天,中太征火运,下太阴土在泉。按照方子用药记载推算,胡希恕患遗精当在1916丙辰年。是年上太阳水司天,中太羽水运,下太阴土在泉。
太阳是什么,在天为寒,在地为水。五行生克怎么讲,水克火。什么是火,心属火。
一个天生心火被抑的人,遇到了寒水司天的年份,中运又是水太过,双重打压之下,小心脏的日子真的不好过。那怎么会遗精呢?“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现在君火被抑制住了,看看历史上的赵高和曹操就不难明白,遗精那都还只是小意思啊。
王举人当时的方子为什么有效呢?因为它刚好调整了当时的运气,本命和流年运气。不管是出于本意还是偶然巧合,那个瓜蒌薤白确实有画龙点睛点睛之妙,用的恰到好处。所以虽然这个方子尽管那个四逆散用的不伦不类,但对于正值青春的胡希恕来说,依然还是能够“一剂即愈”。
以“胡老”的聪明,本来是不至于“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的。因为按其高足冯世纶在书中描述,他也是精于经典,读过《黄帝内经》的,对五运六气应该是有所了解的。但或许真的是太过聪明了,“胡老”偏偏却从经典中读出了不同的东西,认为《伤寒论》和《黄帝内经》存在两种不同的体系。
吃着老祖宗的饭,但是却又极力反对崇古。医圣的方子明明好用,但是从黄帝那里又找不到答案。于是“胡老”就自己创造了一套“独特理论体系”。此举一出,《人民日报》高度评价也就罢了,日本人尤其对此称赞不已。这又为什么呢?
因为日本中医界和中国同行一样,同样也知道医圣方子好用而其理难明。如果按照医圣序言,《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依据是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呢,从头到尾又讲的都是天地之道。什么是天道啊,日本人可根本就不想承认有天道存在。因为近百年来,它不止一次的试图逆天而行,虽然终究都未能成功。
所以“胡老”的言论一出来,日本人就乐坏啦。因为要是日本人得出这个结论来,中国中医和民众肯定骂他们欺师灭族,居心叵测。那要是一人一脚,还不把琉球弹丸孤岛真给踩到海底了啊。但是这话从中国名家胡希恕的嘴里说出来,那可就大不一样啦。于是日本人就投桃报李,感恩戴德的送了一顶大大的高帽子——“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但是无论理论体系再怎么独特,无论你承认与否,天地之道都丝毫不为之所动,运气依然一次又一次的轮转加临。1984年到了少阴君火司天的年头, 3月1日,在太阳寒水之气加临的初气,这颗原本就被寒水之气抑制的心脏,再次感觉不堪重负。不过这次不再是遗精,干脆就罢工了。
在《伤寒杂病论》里,医圣是把五运六气掰开揉碎来讲的。每个方子具体对应特定运气条件所形成的病和证,但并不是说那个方子就只能治疗那个,只能那么用。瓜蒌薤白为什么不能治疗遗精呢,完全可以的。不仅可以治疗遗精 ,遗尿也能治啊,晕厥也能用啊,休克也可以啊。不过医圣不讲这些,在书里只是用来治疗胸痹、心痛罢了。
但遗憾的是,一代伤寒名家胡希恕,到死也没能明白这一点。其实从他生下来的那一天起,这剂瓜蒌薤白就成了他这一生的护身符,这就是中医里讲的运气。既然一辈子对自己的遗精都搞不明白,就更难明白1984年这次,依然还能依赖这剂瓜蒌薤白起死回生。这大概就是世俗所说的命吧。
胡希恕搞不明白,他这位高足就更难明白。他“不忘师恩,继承师说,谆谆好学,复有发展”,带着胡希恕那套“独特理论体系”,离老祖宗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医越走越远。用宋丹丹的说法,那是相当的远。
 
道可道非常道!
我凡夫听的一知半解,却也津津有味。
等待再续。
 
丑 四逆汤解疑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理论搞不明白,就去创造,方子搞不明白,就去猜测。医圣一部《伤寒论》,可真的忙坏了一大帮人。
说过了瓜蒌薤白,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很有名气的方子——四逆汤。还是先来看看历代各家论述吧。
①《伤寒明理论》:此汤申发阳气,却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甘草味甘平,《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却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干姜味辛热,《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附子味辛大热,《内经》曰:辛以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此奇制之大剂也。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剂则不能达,《内经》曰: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
②《伤寒论集注》张志聪:夫元气发原于下,从中上而达于四肢。脉沉乃生气不能从下而中,故用下焦之附子配中焦之炙草、干姜;若中焦为病而生原无恙者,止用理中丸而不必附子矣。后人有附子无干姜则不热,得甘草则性缓之说。此撰不经之语而贻误后昆者也。如当急用附子而先以桂试之者,亦误事匪浅。
③《医方集解》:此足少阴药也。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以姜、附大热之剂,伸发阳气,表散寒邪(附子生用亦能发表)。甘草亦补中散寒之品,又以缓姜附之上僭也(甘草为君,干姜为臣,附子为使)。必冷服者,寒盛于中,热饮则格拒不纳,经所谓热因寒用,又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
④《千金方衍义》:四肢为诸阳之本,故能运动不息,今因阳气乖离,所以四肢厥冷。用黑附子温补下焦之真阳,干姜温散中焦之寒逆,甘草温养三焦之元气,为直中阴寒之专药。
⑤《古方选注》:以生附子、生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归舍,交接于十二经。反复以炙草监之者,亡阳不至于大汗,则阳未必尽亡,故可缓制留中,而为外召阳气之良法。
⑥《金鉴》: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阴中外皆寒,四肢厥逆也。君以炙草之甘温,温养阳气;臣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肾阳鼓,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升,手足温矣。
⑦《寒温条辨》:此方通治三阴脉沉,恶寒,手足厥逆之证,故用附于之生者,上行头顶,外彻肌表,以温经散寒;干姜亦用生者,以内温脏腑;甘草独用炙者,以外温荣卫,内补中焦也。
⑧《衷中参西》:干姜为温暖脾胃之主药,伍以甘草,能化其猛烈之性使之和平,更能留其温暖之力使之常久也。然脾胃之温暖,恒赖相火之壮旺,附子色黑人肾,其非常之热力,实能补助肾中之相火,以厚脾胃温暖之本源也。方名四逆者,诚以脾主四肢,脾胃虚寒者,其四肢常觉逆冷,服此药后,而四肢之厥逆可回也。

呵呵,历代名医在那里竞相猜测,又是少阴,又是相火,忙得是不可开交,解释也可谓是五花八门。那么四逆汤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呢?
四逆汤只是用来治疗人体左侧足阳明胃经虚寒的这么一个方子。
左侧足阳明胃经虚寒为什么会出现四逆呢?因为四肢为诸阳之本,四肢皆禀气于胃,这是内经里面讲的。再来想想:
善用干姜和附子的火神派源于何处?四川。
四逆汤的主药附子和干姜产于何处?四川。
四川在中国的什么方位?在西南。
在后天八卦里,西南方对应的是坤卦。
坤卦在人体代表的是什么?是胃。
这是巧合吗?这就是典型的天人合一。可以说,干姜和附子就是上天馈赐于四川人的一份厚礼。
读懂医圣《伤寒论》,明白了一个方子的真实含义和用途,火神派就不至于要四处放火啦。
读懂《伤寒论》,各位医家也就不用在那里瞎忙活啦。
 
振聋发聩,学习中医的好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河洛真人 于 2014-6-2 09:18 编辑

寅 河洛易——先天八卦
伤寒不解,求诸内经;内经不解,求诸易经。
那么揭开《伤寒论》真相千古之谜,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有人说,是为了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医术。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还远不止此。
等你真正弄明白了《伤寒论》的真相,你会发现,中医里蕴藏着更大的秘密,更多的秘密。《伤寒论》只是医圣在一千八百年前,用来指导我们敲开中医殿堂大门的一块敲门砖而已。
整理在博客里的这些《中医术数基础》的内容呢,是真人学习中医这二十多年来,从一无所知开始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现在借助医圣《伤寒论》真相的支持,把易经八卦的源头——河图洛书的内涵搞清楚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我们知道,易经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河图洛书。“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依此创立先天八卦,文王演绎后天八卦,孔子系辞而成《周易》,而之前的连山易和归藏易失传已久。所以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就只有伏羲依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
《系辞》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在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古人就很成功的传承和保留了易经的这种象的观念。除了最明显的脏象说,很多论述都突出了这个象的应用。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八卦在中医里象的具体的应用也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说法。
比如对脏腑比类取象的时候:乾卦,乾为大肠;兑卦,兑为肺;离卦,离为心;震卦,震为肝;巽卦,巽卦为胆;坎卦,坎为肾;艮卦,艮为胃;坤卦,坎为脾。这是我们传统的认识,已经形成共识的东西,并且流传已久。但遗憾的是,这些也同样是以讹传讹罢了。
现在按照河图洛书所揭示的真相的指引,脏腑正确的比类取象应该是这样的:
乾卦,乾为大肠;兑卦,兑为肺;离卦,离为心;震卦,震为肝;巽卦,巽为心包;坎卦,坎为肾;艮卦,艮为脾;坤卦,坤为胃。
下面这幅这是先天八卦图。当你把修正过的脏腑取象和图中八卦的位置对应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卯 河洛易——后天八卦
这一幅是后天八卦图。你再把修正的脏腑取象和图中八卦的位置对应看看。
有什么发现吗?
 
寅 河洛易——先天八卦
伤寒不解,求诸内经;内经不解,求诸易经。
那么揭开《伤寒论》真相千古之谜,到

画蛇添足,医者不易。
 
先生宏论,让人耳目一新,不知先生临床,功效如何?
 
辰 中国汤液经方
应如此解读医圣书——评《中国汤液经方》
作者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张仲景是中医之圣,《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医之魂,万世不衰,然向称难读。近读冯世纶主任医师《中国汤液经方》,久蓄胸中积疑,顿有涣然冰释之感。
一、《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法》关系考
1 .确证《伤寒杂病论》据《汤液经法》而成书
仲景《伤寒论序》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所谓“古训”“众方”何指,久求其书,终未得获。魏晋时期皇甫谧《甲乙经序》:“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考《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有“经方类”若干家,其书均不传。曾疑《汤液经法》或为仲景所求采者,然无确据。梁阮孝绪《七录》乃通记梁以前目录书,久佚,今存序,而无具体书目,不能确指著录何书。继考《隋书经籍志》医方类,亦无《汤液经法》,是该书亡佚久矣。后读南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云:“《内经•素问》有《汤液醪醴论》。《事物记原》云:《汤液经》出于商伊尹。《汉书•郊祀志》:莽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于宫中,作乐其上,顺风作《汤液》。皇甫谧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北宋林亿《伤寒论序》云:“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清目录学家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条云:“按后汉张仲景取是书论次为十数卷。”姚振宗《后汉艺文志•张仲景方十五卷》条指出:“按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引皇甫谧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按,汉志经方家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仲景论定者,盖即是书。”《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从皇甫谧至清姚振宗凡1600余年均称仲景所勤求博采者为《伊尹汤液》,则绝无疑义。寻求《伊尹汤液》之遗痕,乃至关重要之大事。
也许天不丧斯文,《伊尹汤液》遗痕出现了。这是中医界的一件重大事件。
198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马继兴教授《敦煌古医籍考释》在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内有《辅行诀脏府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一卷,梁•陶弘景撰。《辅行诀》原为法国传教士伯希和于1907年从敦煌莫高窟所盗掠,请莫高窟道士王园箓装箱,王氏暗藏之,1915年为河北威县张渥南所购,传于嫡孙张大昌,“文革”被毁,今有弟子传抄件存世,马继兴据传抄件整理成书,公诸于世。陶弘景曾亲见《汤液经法》,从中摘取若干方剂,写于《辅行诀》,作为隐居修道之用。陶弘景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味,以应周天之数,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皆当代名医,咸师式此《汤液经法》”,“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晰,后学咸尊奉之。”冯世纶先生对《辅行诀》研究多年,从1992年至2003年10余年间发表多篇论文,今将论文结集成本书第一章,以确凿的证据与严密的逻辑,证明《伤寒论》据《汤液经法》而成书。这一论断是完全可信的。
2.确证《伤寒杂病论》许多方剂来源于《汤液经法》
《中国汤液经方》第一章《伤寒杂病论溯源》一文指出:“汉晋许多名医都看到过《汤液经法》,陶弘景从《汤液经法》中检录60首,记录于《辅行诀》中,张仲景主要依此撰写《伤寒杂病论》。《辅行诀》中许多方剂和其适应证都可以在《伤寒杂病论》中找到相应的方剂和适应证。如《辅行诀》小补心汤方证即栝楼薤白半夏汤方证;《辅行诀》小泻心汤方证即泻心汤方证;《辅行诀》建中补脾汤即小建中汤方证;《辅行诀》小阳旦汤方证即桂枝汤方证;《辅行诀》大阳旦汤方证即黄芪建中汤加人参汤方证;《辅行诀》小阴旦汤方证即黄芩汤加生姜方证;《辅行诀》小青龙汤方证即麻黄汤方证;小朱鸟汤方证即黄连阿胶汤方证……尤其是二旦、六神、大小等方证,从方剂配伍、药量、炮制、服法等来看,均与《伤寒杂病论》相符。因此马继兴等人认为:本书此节各方与仲景著作相似,足以证明两者确实同源于《汤液经法》。”
3.证明《伤寒杂病论》属于“经方”类著作
《伤寒杂病论》与属于“医经”类的《内经》不是同一学术体系。《中国汤液经方》指出:“随着考古学、考证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明了《伤寒论》是属《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经方学派。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源自于《汤液经法》的大小、二旦、六神等方剂和适应证。如桂枝汤方证源自于小阳旦汤方证;麻黄汤方证源自于小青龙汤方证;小青龙汤方证源自于大青龙汤方证;黄芩汤方证源自于小阴旦汤方证;小柴胡汤方证源自于大阴旦汤方证;白虎汤方证源自于小白虎汤方证;竹叶石膏汤方证源自于大白虎汤方证;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方证源于小朱鸟(雀)汤方证;真武汤方证源自于小玄武汤方证。由《辅行诀》可以清楚看到,《汤液经法》的主要内容是记述某个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张仲景主要依据这些方证撰成《伤寒论》。”进而指出:“张仲景主要依据《汤液经法》、《神农本草经》而并不是依据《内经》。《伤寒杂病论》应隶属于《汉书》所载的经方家派系。”引申出来的另一个必然观点是:“由于《汤液经法》久已失传,遂多以为张仲景独出心裁,因有方剂之祖、医中之圣等过誉无稽之推崇。其实张仲景不过是《汤液经法》的杰出传人。”
4.发现陶弘景《辅行诀》的意义
陶弘景《辅行诀》的发现,对于考证《伤寒杂病论》所勤求博采之作、中国方剂学形成与成熟之时代、探讨《汉书》所载医经派、经方派之区分等重大学术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汤液经方》对《辅行诀》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许多发人深省的重大学术问题,非常值得重视。本人对《辅行诀》探研有年,最近又收集到马继兴先生整理《辅行诀》时所未见到的重要资料,正在重整之中。由于对《辅行诀》有所研考,所以对冯世纶先生所论述的几个重要观点,不仅表示赞同,而且亦有相同见解。
二、条分缕析解读《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1.《中国汤液经方》全书四编,首编是《伤寒杂病论》探源,确认该书主要依据《汤液经法》而成书。第二编是《伤寒论传真》,第三编是《金匮要略传真》,第四编是冯世纶先生的老师胡希恕(1898~1984年)老大夫的重要著作《伤寒约言录》。这三部分是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分析与解读。
2.《伤寒论传真》、《金匮要略传真》所用底本为明•赵开美《仲景全书》所刻之本。赵本《伤寒论》据北宋元佑三年(1083年)小字本翻刻,《金匮要略》据元•邓珍本翻刻,皆为佳本。《仲景全书》为治仲景之学者首选之本。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云:“近世治经籍者,皆以得真本为亟,独医家为艺事,学者往往不寻古始,方喻以下,恣意颠倒,清世唯有成无己本为稍完善,然尚不能窥其本源,是本之出(按:谓赵开美本),非论古方技者之幸欤?”冯先生以《仲景全书》中之《伤寒》《金匮》为底本,真可谓传其真矣!
3.《伤寒传真》在仲景原文下设“解析”,在原方下设“方解”与歌括,皆为深思博考、读书得间之论,非泛论无实之比。如《伤寒论•厥阴篇》向称难解,考宋本《伤寒论》将《厥阴》4条提纲证(326~329条)与《厥利呕哕》篇合而为一,然于小注仍明确言之:“厥利呕哕附”,示人以考查之线索。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将此小注删之,遂令后人坠于五里雾中。《厥阴篇》4条提纲证与《厥利呕哕》病证分为两篇,其来久矣。林亿谓《金匮玉函经》为叔和撰次之书,太炎先生谓为“江南范汪以下诸师别得旧本,而采叔和校语及可不可诸篇以附之”,“王叔和生魏晋间,佛法未盛,不容言此,以此知为江南诸师所述,《千金方》又敷畅之”,又云:《金匮玉函经》“厥阴篇唯录纲领四条,而厥利呕哕自为篇”。考其合并之始,当始于孙思邈《千金翼方》。由于误合,乃令眉目不清。冯世纶先生及其师胡希恕先生对此进行多方研考。冯先生云:“后世对厥阴病争论最多,对厥阴病的提纲更是争论焦点。胡老对此历尽心血”,根据胡希恕先生的研究心得,冯世纶“受到胡老的启发,通过临床实践,在判断厥阴病上得心应手,认识到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是厥阴病之一,通过应用本方及乌梅丸等体会到,表阴证可从汗从表解,里阴证可从吐下解,邪有直接出处,……厥阴病邪无从出,故极易寒郁化热,呈现上热下寒之证”等等,这些精辟之论,对于深入研究厥阴病极有启发。
4.《金匮要略传真》条文之解析与方剂之方解,将理论与临床紧密联系于一,言而未尽之处,则加按语申说之,务使仲景之理论与方剂之精华尽量显示出来。不仅如此,对一些重大学术问题能够提出鲜明观点,极有继续深入研究价值。《金匮要略》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脉证》从“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至“夫诸病在藏故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一大段文字,冯先生说:“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指出,这篇文章的声调与学术源流显与《伤寒例》诸篇为一家之言,而与仲景所论大相径庭,当系叔和撰次之文”,《中国汤液经方》据其先师所论加以考证云:“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本来是经方六经辨证,注重辨八纲、方证之旨,本篇却引导后世辨脏腑、经络,对正确理解仲景学术、经方理论,设置了不少障碍”。
胡老是清末名医王祥徵的弟子,王老先生以善用经方名著于时。胡老承其师说,深研经方,对经方理论有独到见解。他说:“《伤寒论》自成经方理论体系,《伤寒论》的六经,不是经络的六经,而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发展的理论总结,即人体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反应于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的六类证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观点。柯琴《伤寒论翼》谓“六经”之“经”非经络之经,而为“经界”之“经”,即界限之意。从1899年至20世纪30年代,章太炎先生对《伤寒论》文献进行穷尽性的研究,撰写论文134篇,所论基本皆为《伤寒》。太炎先生在经学、史学、文学、文字学、音韵学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成就与学术声望淹没了他在《伤寒论》文献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与影响,而就其在《伤寒论》文献研究方面取得的学术成就而论,当时无出其右者。现在太炎先生的医学论文集已经结集成册,见上海人民出版社《章太炎全集》第八册《医论集》。他在《论旧说经脉过误》一文指出:“《伤寒论》所以分六部者,各有所系,名目次第,虽袭《内经》,固非以经脉区分也。按《伤寒》太阳等六篇,并不加经字,犹曰太阳部、阳明部耳。柯氏《论翼》谓:经为经界。若其云过经不解、使经不传、欲作再经者,此以六日、七日为一经,犹女子月事以一月为经,乃自其期候言,非自其性质言矣。”胡老通过运用仲景经方的体会,认为《伤寒论》“六经”与《内经》之“六经”迥然有别,不是同一概念,这一观点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上个世纪50年代,胡老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写有《伤寒约言录》、《金匮要略约言录》两部珍贵油印讲稿,冯世纶将他珍藏的《伤寒约言录》收在《中国汤液经方》中,《金匮要略约言录》已经残缺不全,没有收进书中。《伤寒约言录》将《伤寒论》丰富的内涵以提纲挈领的简明方式予以概括,按照三阴三阳的顺序,解读各部疾病之类型、治疗法则、方剂之宜忌、表里之关系等等,详加解析,使繁复的内容,若网在纲,一目了然。谨以太阳病为例,胡老之解析如下(仅举提纲,不录其解):太阳病的意义、太阳病的三大类型、太阳病的治疗原则、发汗剂的禁用、表证与里证的关系、证与半表半里证的关系、表证与停饮的关系、表证与虚寒的关系、表证与瘀血的关系、表证与虚热的关系、表证与下利证的关系、表证与结胸证的关系、表证与痞证的关系、表证与风湿的关系。
胡老通过理论的综合,结合临床治验,将太阳病的种种关系,加以分析综合,叙述得深入浅出,十分明白。
5.《中国汤液经方》是融会师生两代人研究仲景著作的学术之作,冯世纶先生是胡希恕老大夫的弟子,几十年来,不忘师恩,继承师说,谆谆好学,复有发展。这部书是一部深入解读医圣学说的好书,既为初学《伤寒论》、《金匮要略》者之津梁,又为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之宝筏。
我对全书总的印象是:讨源纳流,执要说详,条分缕析,纲举目张,巨细不遗,尤执弘纲,既有医理,尤近临床,高瞻远瞩,大论皇皇。
 
本帖最后由 226291 于 2014-6-4 10:06 编辑

先生诚是深于内经者。愚见,内经也只是根据河图洛书,阴阳五行推演而成。《伤寒》之理论是否来源于《内经》抑或根于失传之他经,不得而知,因为伤寒中实在找不到内经的影子。
《伤寒》中方剂之来源,,则确乎来源于《辅行诀》(若《辅行诀》为真),兼旁采诸家。而其剂量之推算又与辅行诀不同,似是据河图数而来。
辅行诀中还有药物之五行学说,内经中便寻不见,且以味定五行之体,形色花叶定五行之用。如地黄味苦其体属水,色黑其用为水,属水中水,又如细辛味辛其体属木,为叶类,其用属金,为木中金。等等。并以此作为组方的依据。举例如下:

附子(木中土) 生姜(木中火)甘草(土中金)
其法为辛 辛 甘,泻脾法,泻脾中之寒实也。至于体用之间之五行生克,明于理者,自可知晓。《内经》中似无此法。
 
先生诚是深于内经者。愚见,内经也只是根据河图洛书,阴阳五行推演而成。《伤寒》之理论是否来源于《内经》

内经的确是依据河洛八卦论述而成,帖子从开首就一直在探讨。
至于《伤寒》出处,真正弄明白伤寒、杂病和论这三个概念,不用医圣序言讲明,也可以清楚知道是出于内经五运六气。
这些内容前面帖子里都有的,先生不妨再看看。
至于《伤寒》方子和《辅行诀》有吻合之处,随后帖子会专门说这些,到时候你自然会明白。
因为大家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辅行诀》的内容到底又出于何处。
 
弱问一问,就一个病人,35岁,女身体肥胖,吃食,吃药都易吐,头痛每月都会出现两三次,痛起来汗直流,月经以4,5过月没来。舌苔中后微白腻,舌前微红。脉微沉。望你结合伤寒的真相给说说。如何用伤寒论分析或怎样借用内经或其他。希说道说道。闲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