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寻找经络

有中医大师说,胃镜是中医望诊的延续,讲的太好了。中医为什么要拒绝现代科学呢?你号脉再准,也号不出肿瘤长了几个公分。
 
wlsq2013; 说:
wlsq2013 发表于 2015-6-2 22:32
经络再弄不明白,中医的现代化又从何谈起。

中医不需要现代化,中医急需复古,中医遇到的不是要不要创新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继承的问题。凡是说中医现代化的,中西医结合的,客观上都起到消灭中医的作用。
 
1978年6月第1版的《中医基础学》,第50页,附:《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有这样的话:研究“得气”的资料发现,给下半身神经功能丧失而截瘫的病人进行针刺,无论刺什么穴位,手法多强,病人都不会产生“得气”感觉,而针刺其上肢穴位时,病人就产生“得气”感觉,说明“得气”和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如半身麻醉的病人,针刺其腿部穴位,同样不能“得气”。用局麻药物注射穴位深部,使该处神经暂时麻痹,然后在该穴位扎针,也不能“得气”。从以上实验结果证明,针刺“得气”,是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完整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四肢上的经络循行与周围神经和其伴行的脉管分支大体一致。在躯干部分,各经络穴位主治病症作用的分区情况,大体上符合神经节段的划分。
几十年前就证实了针刺的“经络”是神经,却被某些专家又否定了,把经络说成“看不见,摸不着”。这是拉历史的车轮倒转。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5-6-28 06:35 编辑

话:研究“得气”的

他们这种研究方向进入了一个大误区。
首先,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算不算经络,如果算的可以从这里举例。经络在传统五术上(不单是中医,在修行家导引一类等)一般指的是气血通道,而中医的气(炁、氣、气等字加以区别,)是多类表达方式的,在小周天所走的通道(任督脉)来看,它是区别于神经系统,通过炁气的特定路线游布,带动血液,它充养着神经系统,炁的路线并无单一的物质结构作承载体,它可以通过组织、神经、体液、、、、等各个系统,它更可以穿出穿入人体内外,当气功师为他人发功治病或做其他时,它是可以离开气功师的身体,它在人体与大自然相呼应,自然而然所走的路线应是中医经络的本义,它如太阳系的黄道一样,一旦有参照物,你似乎觉得参照物就是它的实质,一旦脱离参照物,似乎它无所在,而实质的黄道实有,而通道固定难以质释,人体的经络就是一样,那怕是十二正经,很多时候它是闭塞着的,它的闭塞并不是意味着神经、组织、等出现问题,它非那个东西,当气功练起来后,它重新开通,它就区别于人体那些现时认识的东西。所以一般的人是很难理解得到它的存在,同时如果用一个经络未打通的普通人或尸体作实验,根本就是盲人摸象。所以这类研究很多时候是似是而非,引人入胜而又最易误导人群,很容易把人的思想教成固执。
 
古代没有太多的医学术语,古人把血管,神经,淋巴管,统称为“脉”,如奇经八脉。今天有了现代医学,我们就可以区分开了,循行气血的“经络”是血管,针刺的“经络”是神经。
 
1979年7月第1版《针灸学》第3页,有:督脉循行腰背正中,上至头面。诸阳经均来交会,故有“阳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 “诸阳经均来交会”,很显然,这是古人的认识。今天看来,是由脊髓发出了诸多的脊神经,古人把神经的行走方向都给弄反了。
是否无血的脉(神经)是阳经,有血的脉(血管)是阴经?
 
说经络是血管和神经就不能解释经络的起始,和脏府的表里关系,经络实际上是先人开天眼后透视所得
 
经络

是人身的大气流、洋流

是按气血运行规律来总结的

不是按解剖基础来划分的
 
在古代,由于科学的不发达,人们对解剖学的认识,有不正确的地方,难道今天不该纠正过来吗?
 
针刺内关,神门穴,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非常好,是通过调节神经来起作用的。
 
经络是客观存在的,普通人无法直视,只有少数得道高人依据反观內视而画。我也认同这种观点。穴位是孔穴,跟血管关系不大,部分穴位跟神经走向一致,如果将穴位等同神经,针刺到神经会是什么感觉,我觉得只有麻木,触电,穴位则没有这种感觉,如果将穴位等同血管,针刺以后几乎不出血,又作如何解释。所以经络只能是经络,而不是其他。
 
针刺内关穴,会感到针刺部位酸、沉、麻且放射到中指和食指,看看解剖学,正中神经就分布在这里,针刺的“经络”是神经。
 
《针灸学》引用了《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指出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循环系统有这样的功能,经络是血管毫无疑问。
 
看看《说文解字》是怎样讲“脉”的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派”的本字,表示水系。脉,籀文 (血) ( ,即“派”,水系), 造字本义:比喻系统分布于全身、提供血液循环的血管。篆文 的结构与籀文相反。篆文异体字 (肉,代身体) (永,与“派”同源,水系),强调“脉”是身体的一部分。
 
经有明言:365穴者,365络也。
络是在表可视见的。
 
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
 
有人说“经络起源于脏腑”。
以肾脏为例,看看肾脏上是不是有肾动脉和肾静脉,古人没有弄明白血液的流动方向,误以为肾动脉和肾静脉都是起源于肾脏,所以就有了”经络起源于脏腑”这一说法,这观点不正确,应予以纠正。
 
学习学习……共同进步……赞一楼……
 
经络和血管神经不是一回事,血管和神经只是经络中的一小部分,不能等同
 
古代没有太多的医学术语,古人把血管,神经,淋巴管,统称为“脉”,如奇经八脉。今天有了现代医学,我们就

这一点是不敢苟同的,据解剖发现凡经脉循行的路线多是结缔组织,并无神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