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古代经方一两究竟折算现在的几克

同意3克,那些临床名医的药方可以验证。
 
真不必在意古代一两是几克。药是救急的,中病即止。
人有胖瘦,高矮,用药量不同。
主要是要看“配伍”,看的是比例。 用药量要可以“理经”“和脉”,药量就是“平”脉量。所以一两是15克,5克不很重要。
 
从来考古方权量者,人各言殊,大半误以汉制当之耳!岂知经方传于仲景,而不自仲景始。

《外台》卷一谓桂枝汤为歧伯授黄帝之方,而分两与《伤寒论》悉同。可见经方传自上古,所用权量,亦上古制,非汉制也。《千金》备详神农秤及古药升之制。盖古医权用神农、量用药升,于一代常用权量外,自成一例。仲景而下,讫于《外台》,所集汉晋宋齐诸方皆然。迨隋唐人兼用大两大升,而后世制方遂有随代为轻重者,此古权量所由湮也。国朝吴王绳林所考,宗法《千金》,参以考订,定为古一两,当今七分六厘;古一升,当今六勺七抄。

洵不刊之论,无间然矣。其书载在《吴医汇讲》中。

至少现在,‘古秤’如何尚不可考,折中后‘糊涂’着用算了,按李时珍的说法就是‘..可以’

古代的剂量是多少,已经糊涂了,但方证是非常严谨的,古剂量糊涂了不等于古方就可乱用,守方证,定方治,剂量上据实取用,不可偏执的固守15g或3g就好
 
据柯雪帆教授考证,汉时一两相当于今之15.625克,我也是按着这个来用的
 
其时剂量的多少争起来没意义,重要的是各位在临床上的效果如何,毕竟用的多的人可能有过尝试,这样的结果才对初学者有指导意义。
 
古代经方一两折算现在的多少克,这个问题有点大。不过,按汉方单位比例不会有错。比如,附子一枚,干品按3-5克计算就非常合适。
 
不同时期相差大,应该现在的15克合理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