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飞龙心语---个人临床心得

宅心仁厚,谦虚有大家之风
 
如果能多一些像你这样的医德,哪天下苍生有望脱离看病难,看病贵。谢谢
 
我对“医者意也”的理解

“意”之一字,颇有深意。很多人理解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这种理解就太肤浅了。《内经》中说“心有所忆谓之意”。如果没有很好的学习,掌握很多医疗的知识,有何忆可言,也就更谈不上“意”了。我的理解是,“意”就是意识,是人体知觉器官所有的知觉能力。“意”为认识作用的源泉。“意”在道教认为是意念,是由神发出的思维活动。“意”在佛教为八识的第七识。佛教认为“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以心意识之体是一,然通常皆以意为过去,识为现在,而为识所依止者,即云为‘意’。“意”之一字,不论在儒、佛、道、医。其都是人体的一种思维活动,通过思维才会有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把握。“医者,意也。谓以我之意,消息病人之气机,审其盈缩,相其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以施攻补,症有千变,药亦千变,而其收效则如一。 ”这一句话应该很好的概括了“医者意也”。其也就是说为医者通过自己所学,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推敲疾病的病机。

欢迎大家探讨交流。
https://www.tcmbe.com/threads/131871
 
王家祥; 说:
王家祥 发表于 2011-1-25 00:47 踝关节错缝引起的思考 从医多年,在临床上踝关节错缝的人太多太多,不能胜数。临床很多医生摄x片见没有骨折

想坐在地板上看帖都难,强帖呀!谢谢分享,学习了
 
王家祥; 说:
王家祥 发表于 2011-8-7 23:51 前几天和一个叫“枫叶”的网友交流,他是从事推拿专业的,他向我提了一个关于滚法的问题。他说发现现在从事

只要主意真,铁棒能磨针,呵呵支持一下!
 
知道老师需要《一针疗法》,我这里有pdf的,希望对老师有用。
 

附件

很严谨的学术态度,很勤奋的人。

飞龙在天,期待冲天一飞。
多少年后,当心境平复,当知上善若水为人生最重。然年轻意气风发,后生情怀,可静可畏复钦佩,异日有缘得见,当悉心侯教,则欣且喜之,问好。
 
很严谨的学术态度,很勤奋的人。

飞龙在天,期待冲天一飞。

多谢评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定学习水的包容。水堪为道。
 
五虎定通散
在骨伤科外用方中,各门各派都有其独特用药。而大多数外用药的配方,都含有生川乌、生草乌等剧

请问老师,这个直接用粉,不加其他的辅助材料的吗?
 
请问老师,这个直接用粉,不加其他的辅助材料的吗?

泡酒外搽也可,用蜂蜜调敷也可以,在其他外敷方药里加入也可,临床贵在活用。
 
泡酒外搽也可,用蜂蜜调敷也可以,在其他外敷方药里加入也可,临床贵在活用。

用蜂蜜调敷需要再包纱布吗?
 
二、从腰椎间盘突出的几个医案谈起

案一:患者杨某,女,25岁。2011年5月17日初诊,患者于5月17日

请问外敷中药用什么药物效果好呢 ?请楼主一般用多久?
 
伤寒学习笔记-----对六经的从新思考

六经之论,古今众说纷纭,不知宗于谁家,各说均觉有理而又不能具体明了。有讲由外到内分为六个层次的,有认为是足之六经的,看多了反而不慎了之。《伤寒》一书由汉至今近千年而仍然为临床医家所推崇,是世人公认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那么他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古人学习《伤寒》易,现在真正理解难,难道现在学习它就没有捷径可走吗?六经是指的六条经吗?这个问题从学习伤寒之初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一直认为真正理解了六经才会真正体会《伤寒》条文的真实意义所在,也才会在临床中灵活发挥拓展运用。

在《伤寒论》中只是提到六病而并未言及六经,大多都认为六经是后来加的,而六经与足的经络病变又不完全相同,可见此六经亦非足之六经。“经”者,经典也,《伤寒论》称之为四大经典之一,那么这个“经”就是经典的“经”,其六经之谓我觉得就是经典中的六部小经,每一部小经就是一个病,可以理解为一个系统的病,也就是太阳系统、阳明系统、少阳系统、太阴系统、少阴系统、厥阴系统这六个系统出了问题,每一个系统出问题就有一套不同的解决方案。

学习《伤寒论》时我多是结合《内经》在学习的,在张仲景《伤寒论》原序中,其提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由他的原序可以看出他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和《难经》等,用药来源于《神农本草》和《伊尹汤液》,其理论既然来源于内经与难经,也就是说他的理论就在这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里面讲了,故而他不再重复理论的问题而直接讲临床的症候问题了。以前我曾经认为他的六经就是运气学说的一种演绎,我也曾经在五运六气中摸索了一段时间,而没有得到具体的答案,而通过一段时间对内经的温习,觉得并未有五运六气那么复杂,只是他借鉴了六气而已,也将《内经》的天人统一思想融合在一起了,将四时划分为了六个小段。在《内经》中记载的皇帝在给雷公传授医学方法时强调说:“圣人治病,一定要遵循法度,要善于取类比象,将幽深的医理简单化,不要死守教条,方为学医的至道。”中医有一种思维叫做象数思维,其理论就是源于《内经》,在内经中言及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内部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是极为相似的,这就是取类比象。张仲景就是充分运用了这种取类比像的方法,将四象变为具体的六个象,也就是将阴阳的老少分为了阳的少阳、阳明与太阳,由二阳变为了三阳,将阴分为了太阴、少阴与厥阴这三阴,亦是由二阴变为了三阴。

在《伤寒论》的条文中,每一病都有一个欲解时的条文,很多人对于这个条文都不重视,而我在学习《伤寒论》时,认为这个欲解时的条文就是破解《伤寒论》六经的密码。这六个欲解时是“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而对这六个欲解时的说法有很多,我认为他们都没有提到这个欲解时的重点,没有认识到这六个欲解时的真实意义。中医强调一个气的变化,这个气也就是阳气在自然界的变化而由春、夏、秋、冬化生的升、长、收、藏。自然界中阳气有升降浮沉,而其在人体对应的阳气也一样的有升降浮沉。春夏秋冬为四时,亦是四象,而张仲景将这四时转化为了六气,也就是四象变为了六象。阳气的升降浮沉亦划分为了六个小段,大都知道在阳的方面其太阳就是代表阳气多的阶段,阳明代表阳气极盛的阶段,少阳代表阳气少的阶段。在阴的方面其太阴代表阴气多的阶段,少阴代表阴气少的阶段,厥阴代表阴气趋于最衰的阶段。而且这三阴三阳都有“开、阖、枢”。其在三阳,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其在三阴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开与阖就如门之开与关,枢则是开与关之枢纽。而通过六经的欲解时,将六经的欲解时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发现这六个欲解时就是一天的十二个时辰。由此我对六经之三阴三阳有一个新的推论,也就是阳气的升降浮沉。在少阳这个时间段就是阳气由阴刚刚出阳,好比太阳刚刚冒出地平线,阳气就如刚刚出土的嫩芽那般娇嫩,这个阶段故而阳气少。在太阳这个时间段刚好是中午,太阳正旺,艳阳高照,就如夏天的树木那样枝繁叶茂,故而这个阶段为阳气最多的阶段。阳明这个时间段就是太阳西下的时间段,就如到了秋天的收藏季节,阳气开始收敛了,故而天气本应凉爽。我将三阴都归为阳气收藏的阶段,太阴我现在的理解不是阴气的太多,既然太阴为开,开的什么,就是开门让阳气进入一个藏的阶段。少阴就是阳气潜藏的具体阶段,厥阴就是阳气由阴转阳的一个阶段,可以理解为太阳即将出地平线的阶段。其对应于人体也就是阳气的升降出入。六病也就是这阳气升降出入的这六个阶段出现了故障而引起的问题,少阳病就是阳气的上升过程出现了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反应,阳气不能正常的上升或是上升太过,故而会有口苦、咽干、目眩的症状。太阳就是阳气释放的这个阶段发生了故障,阳气不能正常释放或是释放太过,故而有发热,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本为阳气收敛的阶段,如果阳气不能正常的收敛,就会出现高热,如果由热而致津液大伤,则就会有胃家实的现象。太阴这个阶段如果不能让阳气潜藏,则阳气不能温眴内脏,故而会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这一系列症状出现。少阴为阳气潜藏的具体阶段,如过这个阶段阳气不能正常潜藏,则会脉微细,但欲寐,想睡觉又睡不着了,而且临床症状错综复杂,有生命危险。厥阴这个阶段是阳气由阴出阳的阶段,如果阳气不能正常的由潜藏转化为阳气外出,就如土里的种子不能发芽一样烂掉,这也真如黎明前的黑暗,厥气来复,故而会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的相应症状。

《伤寒论》之六病就是阳气的六个阶段的不同问题,而人体各个脏腑都是由阳气来濡养的,虽人体有不同的脏腑之气,而每个脏腑之气均有升降出入,只要是这个升降出入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不管它属于哪一个脏腑,在《伤寒》来说都是六经病之一,故而有六病统万病之说,其个中滋味全在自己体会。

https://www.tcmbe.com/threads/190190
 
南宫门秘传方用的是地方草药吗?这些药名不常见,也许难以配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