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弱弱的问一下

回复 190# 老姬


所以理气药里面常带补血药,用意一也。
 
回193楼的朋友:
1:西医是西医,虽然和中医一样都是治疗人体疾病的,但思维和认知方式不一样,故而,虽有中西结合,但一定要找到结合点,且知道怎么结合才是。
2:是肾纳气,而不是藏气,人体没有藏气的功能,道理很简单,正常情况下,只要呼吸,就有外来之气,何必藏那?不像血,藏血实际上就是藏营养物质和水液,而营养物质和水液并不是很快能产生且随时都有的,藏精也是一样。人体本能就是这么聪明。
3:肾藏的是精,至于什么是精,怎么理解,以后老姬会告诉自己的理解的。
4:五脏之病变和“气”的关系,中基里已经谈的和详细,临床上可根据五行相克来治疗情志太过的病症,也可以根据五行相生的关系来治疗情志不及的病症,更可以根据“气”的升降来治疗一些病症,如你所说的“怒则气上”,上行之气只要下行即可,1:悲则气消,可以用;2:恐则气下,也可以用,不过,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的是对度的掌握。
 
还有,不是肝藏血,而是心藏血,至于道理,老姬在这个脏腑功能里会详谈的。
 
二、肺的功能只是排浊气。
1、直接功能:排出浊气。
人要生存,则体内的浊气就必须外排;人要健康,则体内的浊气就必须要有规律的定量排出。你把汽车的排气筒堵住,试试汽车还能正常的发动前行吗?
那么,肺是怎样排浊气那?
肺主皮毛,而皮毛,不但包括与外界相接触的皮,更包括皮之毛孔。喉管张开,鼻腔通利、口上下之“皮”张开,浊气就从鼻、口外排;前后二阴口打开,浊气就从肠道和膀胱外排;皮之毛孔打开,浊气就从皮肤外排。
这就是肺的排浊。
2、间接功能:代谢谢浊物和发声说话。
人体之中,只有气具有自主运动性,其余所有的物质都是随着气的运动而运行,代谢谢产物亦不例外:汗液就是随着浊气的外出而外排的;粪便也是随着浊气的外出而外排的;尿液还是随着浊气的外排而外出的;涕液、泪液包括妇女的经、带等都是随着浊气的外出而外排的。
人的正常说话发声,也是在浊气的外出带动下进行的。做做看,吸气时你能正常说话吗?肯定不能。
所以,如果肺气不足,肺的功能下降,浊气郁结而不能外排,人体就会出现多种病症:浊气郁结于胸中,则会出现胸闷;浊气郁结于皮中,则会出现皮肤发胀、发痒等症状;浊气郁结于肠道,则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浊气的不能外排,则出现代谢谢废物的不能正常外出:大便不能畅排,可导致便秘;小便不能畅排,可出现淋漓不净之感觉;汗液不能畅排,可出现少汗、无汗,甚者可出现皮下水肿等病症;说话发声失常,可导致喑哑等病症。
我们传统中医基础理论课本上在肺的功能里写道“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实际上这些都可用“肺排浊气”来做解释。
能不能呼气在于肺,能不能吸气在于肾,所以,这里的主气、司呼吸就是外排浊气。
宣发,就是说肺将浊气由上面的口鼻呼出、皮中散出;肃降,就是说肺将浊气由下面的肠道外排。
通调水道,就是说随着浊气的外排,体内的无用之水液也随着外出。旧的外出,新的补充,水道通调。
朝,为聚会之意。朝百脉,就是说所有经脉中的浊气都先聚集于皮部,然后由肺通过特定的渠道比如口鼻、皮肤或肠道等行外排之意。
治节,即治理和调节。肺主治节,就是说肺治理着浊气的外排,调节外排量,该多的多,该少的少。
至于中基课本上谈的“肺为娇脏”,那是对肺的冤枉,是对肺的曲解。何来此说?
在中医五脏之中,肝为将军,属五行中之木。我们都知道,金克木,即金对木有约束和监督作用,而金就是五脏中的肺。既然肺对身为将军的肝有约束和监督作用,那么,肝对肺能好吗?故而,一是让肺远离肝,以降低约束和监督力;二是让肺做最艰苦的事。于是,将“皮”给肺。这样做,对肝而言,更大的好处在于:重负之下,只要“皮”出现问题,不但可以追究肺的责任,更因为肺的功能低下而导致对肝的约束和监督功能下降。一石二鸟,这就是肝的“谋略出焉”所为。
所以,肺在体为皮。而皮,指的是与外界能接触的部分,不仅仅是指体表之皮,还包括与外界相通的体内之“皮”:如西医上的口腔粘膜、鼻腔内粘膜、胃肠内壁、阴道壁等等。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然要受到更多邪气的侵害。而邪气的侵害,首先损伤的就是人体之“皮”而使肺先受累。试想,除了情志和劳倦所伤之外,其余的六淫、饮食和外伤等等,哪一个不是先侵“皮”犯肺那,说肺是娇脏,他能不“娇”吗?
如果邪气侵犯,“皮”受损伤,这时的肺不但要增强皮的功能来抵抗外邪,而且还要发挥自身功能来修复受损之皮,这样一来,肺的排气功能必然减弱,胸中浊气郁结增多之后,肺以“命”拼之,故而,咳喘是常事。这也是更多的人误会肺为“娇脏”,说其遇热遇冷都可能咳喘的原因。岂不知,咳喘正是排浊气的一种主要方式。
所以,肺的“娇”不是真娇,而是重压之下的易伤害。
悲则气消,和肺之排气相类,故而,悲为肺所主。在生活当中经常能见到肺虚之人的悲伤痛哭,其实,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我们应该提倡这种做法,因为这样做了之后对身体的健康特别好,原因是:肺虚之后,排气不力,浊气滞留,势必会引起人体的很大不适,但偶尔的悲伤痛哭可使“气消”,让浊气得以消耗。想想看,失声痛哭时是不是有更多的浊气外排?所以,临床上对于胸部胀满之咳喘病人,酌情刺激让其痛哭一场之后,病情即刻得到缓解的道理就在于此。由于这个方法毕竟属于人体的不良情绪反应,故而只可暂用,绝不可常用。另有,忧和悲虽略有不同,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却是大体相同的,故而他们一并为肺所主。
高枕无忧这个词,我们都听过,常意是说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然而,垫高了枕头,真的就能无忧无虑吗?醉酒都解不了忧愁,更何况垫高枕头睡觉那?肯定不能解忧愁,还有,枕头过高,更会损伤脊椎,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创造这个词那?
原因很简单,这个词的原意是高枕之后可以减少肺病的发作。忧,是忧愁、忧虑,为肺所主,而肺主排气,垫高枕头之后,下半身的浊气由皮肤和肠道外排,不至于返行至胸中而增加肺从口鼻排浊的负担。试看现在的老慢支、肺气肿等病人,睡觉平躺之后则胸闷、上不来气,但半坐之后,病情缓解甚则平安无事,就是这个道理。
 
看先生对肺的讲解,我觉得说肺藏气还是可以的(是内经讲的吗,记不清了)。肺治节,此节与“时穷节乃现”的节意思相差多远呢?
先生讲的好,期待更多。谢谢!讲脏腑顺带列举一些常用药,不知是否合适。
 
先生对中医融合了不少自己的理解,或许这是成就中医的必须之路。
 

言他人之未言,期待中。
 
呵呵,说的好,大家就要多来鼓掌及支持。
楼主才更有动力来讲更多的东西。
搬小板凳坐好,鼓掌。
 
哈哈哈,谢谢。
只要能让中医真正的发展,只要同道朋友觉得还行,老姬下来就继续谈。
本来药物方面是专有论述的,既然大家觉得很有必要,那么,老姬就和药物一起论述,朋友们觉得如何。
哈哈哈,这些可都是老姬临床多年之后所想、所悟、所言啊。
先谈脏腑新解,再谈两大系统,最后谈论形体和功能,如何?
当然,有任何疑问,随时提出,老姬也随时解答,哈哈哈,老姬的思路是不会被打断的。
 
脾的功能只是运化。
运化:运,是运送;化,是转化之意。脾的“运化”说的就是脾具有运送物质到某处并把其转化成另一种物质的功能,如把从饮食物中吸收而来的营养物质和水液进行运送并转化为血;把津液中的无用水液运送到皮下并转化为汗液等等。
如果脾的运化功能下降,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及时的运走,就可导致积食证;饮食物中的水液不能及时的运送到血中而滞留于肠道,就可出现泄泻证;血液不能及时的得到补充,则可出现血虚证。
我们传统中医书上在脾的功能里还谈到“升清和统血”,“升清”是对的,但“统血”却是错误的,何以言之?
清升浊降,自然之理。这里的清,是指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升,是上达之意。升清,就是说脾只是“运化”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液,但不运送饮食物中的浊物。这是对脾主运化的进一步解释。
由于血由脉所统,脉为心所主,故而,血之所统在于心,并不在脾。脾统血里的“统”,实为“充”之意,即脾具有补充血液不足的作用。人体中的血液,不只含有营养物质,更含有大量的水液。脾,在运化营养物质的同时,更是运化水液入血,以补充血液的不足,所以,脾之充血实际上是运化的目的。
思则气结,结为郁结不通,而脾主运化,可运而化之,故,脾主思。思虑之病可健脾开之;脾虚之人也易导致气结而常思虑。
在吃饭时看书思考,会导致气的郁结,致使脾的运化功能下降,很有可能会出现积食证,故而,不到万不得已时,最好不要边吃饭边看书。
 
回复 208# 老姬


脾统血是脾气固摄血液的意思?
 
回楼上朋友:你说的对,就是这个意思。
二:《谦斋医学讲稿》中脏腑用药法
一):肝
《内经》上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又“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这是肝病用药的原则。肝脏病变主要是血和气两个方面,血虚、血滞、气逆、气郁等,不仅引起本身发病,也能影响各组织功能异常及其他内脏为病。故治疗肝病应着重补血、和血、调气,再从其病因及特殊现象,使用清肝、温肝、镇肝等法。
1:补血:如当归、白芍、首乌、阿胶、潼蒺藜、菟丝子。
2:和血:包括活血,如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进一步即为行血去瘀,如红花、桃仁、泽兰、茺蔚子。
3:理气:如郁金、香橼、白蒺藜、金铃子、橘叶、路路通、玫瑰花、柴胡、青皮、枳壳、香附、元胡、沉香。
4:清肝:如丹皮、黄芩、山栀子、夏枯草、青黛、牛黄。进一步为泻肝,如龙胆草、芦荟。(清胆同)
5:温肝:如肉桂、仙灵脾、艾叶。(温胆是助其升发之气,与此意义不同)
6:镇肝:包括潜阳,如菊花、钩藤、天麻、桑叶、牡蛎。进一步为熄风,如龟板、鳖甲、玳瑁、羚羊角、珍珠母、蝎尾。
以上是肝脏发病的一般用药(以下诸脏同)。所有肝胆病,均可适当的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目赤:青箱子、密檬花、木贼草、菊花。
2:目糊雀盲:羊肝、菊花、石斛、枸杞子。
3:瘰疬:海藻、昆布、山慈菇。
4:癥瘕痃癖:三棱、莪术。
5:疝气:荔枝核、橘核、小茴香。
6:拘挛:木瓜、怀牛膝、续断。
7:月经过多:乌贼骨、血余炭、陈棕皮、侧柏叶、炮姜炭。
 
老姬辛苦所写,可没人发表意见,错,说错的理由,对,就说对的理由。哈哈哈,同道们如此不爱劳动---打字,说说你们的看法,如果这样,那就让这个帖子沉了吧。
 
先生如此划分脏腑的功能,对于临床的意义在哪里呢?先生临床用脏腑辨证的时候多吗?我感觉脏腑功能似乎是见仁见智妙存一心的东西,想说清楚准确很难。比如肺癌,明明看到了病灶在肺,但其症状似乎多千变万化。
先生说的这些药,在临床上决定用药时,究竟如何考虑取舍?比如活血,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进一步的细致思路会在哪里?还有,先生把药如此分成大类,是基本固定其使用范围和位置呢,还是也常常作为他用(如某方剂固定有某一药)?
大概这里初学或爱好者居多,对中医本来就学习的不多,又没有临床,要指出您文中的不妥,实在是难为我们了。见谅见谅。
 


我天天在仔细看呢,聆听您的教诲,是混混一大爱好~

先生理解得非常好,您肯定是个非常动脑筋的人,脑袋灵活的很

您对气的理解,就不拘泥于书本,其中有很多您自己的创造~!!
 
哈哈哈,确实不错,你们说出自己的疑问、困惑,老姬来谈自己的看法,这样也有动力啊 哈哈哈。
在辩论中可以更好更快的提高。
说说老问的问题吧:
1:诊断不清,怎么用药?
2:所有外围的诊断,比如八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诊断最后都要进入核心诊断,即脏腑辩证。脏腑功能不清,何以诊断?
3:中医理论,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一定要能指导临床,即防治疾病是我们的目的。既然脏腑辩证是所有辩证的最后归宿和辩证的核心,那么,我们首先就必须准确的掌握脏腑的功能。至于有人总是从一个脏腑入手来治疗更多的疾病,如朱进忠老先生更多是从肝入手来治病很多疾病,看看《中医辨证心法》一书,则明白的更多,然而,当我们准确掌握脏腑功能的时候,就可以更快更简洁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用绕弯子。
4:至于用药,没有固定的模式,你所说的活血药,这些又都活血作用,就好像特种兵都会射击一样,单纯需要射击教练,你可以随便找一个特种兵,如果你想单纯活血,你就随便找一个活血药,虽然这些药有活血力度的不同,有活血部位不同,有活血作用时的副作用不同。老姬要说的还有,虽然单方很多,不过更多时候中药应用讲究的是配伍,即阴阳结合、动静结合、气血结合、补泻结合,这些东西不是很简单就能谈完的,需要时间,如果可以,老姬以后会慢慢谈的。
5:老姬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更多的是和不懂中医的人谈,原因很简单,让他们对我们的中医提意见,然后我们要说一些能让他们听得懂的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知识,这样,我们的中医才有群众基础,也只有这样,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才能接受中医,也只有这样,中医才能更好的发展。想想看,更多的人能接受西医,只要是能接受西医的理论,不能接受中医,是不能接受中医的理论,不是吗?
大道至简,古老的中医理论,高深的中医理论,凡是系统学过中医的人,谁不会谈,老姬好歹也是中医学院医疗系临床专业本科毕业生,然而,谈一些更多人听不懂的有用吗?中医,理论是衣服,临床是身体,有好的身体,没有合适的衣服,你能走出去吗?裸奔,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穿不合适的衣服上街,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在民间,更多的中医都是在裸奔中前行,因为只有好的疗效而没有好的理论;在更多的“那些”地方,中医理论很多,然而实用的很少,中医在负重和穿了好多不合适的衣服中前行。
老姬有些辛苦,不为别的,只为中医能穿好衣服,可以在街上堂堂正正的前行,这就足矣。
 
回复 214# 老姬


"老姬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更多的是和不懂中医的人谈,原因很简单,让他们对我们的中医提意见,然后我们要说一些能让他们听得懂的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知识,这样,我们的中医才有群众基础,也只有这样,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才能接受中医,也只有这样,中医才能更好的发展。"

用心良苦啊。

把人体功能进行分类总结,从而理解人体,治疗人体,这个工作已经做了几千年了。中医难学的原因就是这个工作没有完全做好。人们总说中医理论好,事实也证明,可是学起来又这么容易误解,于是几千年来不停解释内经,解释伤寒论,不停地创建新理论。甚至到了这个地步:最顶尖的中医师对一个症状都有不同的见解。叫我等初学者何去何从。只能从基本案例总结起,归纳成自己的中医学问。

老姬的工作就是试图解释一下他的人体图像。这个题目好大好难。

大凡一个系统,都必须是个完整的,完全集,可以解释所有现象,也就是可以解释现有所有案例(为检验说),首先是一堆基本概念的定义,然后才是结构、关系。老姬在前面讲了个气的感念(重新解释),大概他认为可以作为他的系统的基础,这可能有点不够,气就是功能,那人体有多少种气呢,分别是什么?其功能又是什么?讲了肝,讲了肺。只有等你讲完了,再用来解释案例,才能鉴别。
现在要理解你的“肝气”,只能用现有的个人所学到的理解,这样讨论就乱了。

我认为,老姬先提出一个结构,然后我们拿这个结构先来解释伤寒论和金匮上所有案例,不停修改补充完善,成功后,再来解释其它一些大家认为可靠的案例,执业的可以拿他来实践检验,如此等等,不亦乐乎。
 
回复 214# 老姬


这样的一个结构,我想首先在张仲景结构的基础上来进行,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一个清楚表达张仲景的人体结构的权威说法。

几千年来智慧者无数,同样的问题许多人都问过,努力过,结果也摆在我们的面前,就是中医还这么难学难用。

我们就比前人更智慧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们有一个优势:现代科技对人体的了解。

所以我认为,要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不引入现代对人体的知识,光靠古书上的人体五行阴阳等等,可能是实现不了的。

当然,即使兼用了,也可能没有结果,现代科技对人体的了解也不是最终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