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探讨

在一般情况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补肾壮骨药中佐以祛痰除湿药,如瓜络配炒白芥子走气,红花配水蛭走血。瓜络甘平入肺、胃、肝,通达全身之经络;白芥子子辛温入肺,辛散利气,温通祛痰,能消皮里膜外及经络筋骨间之痰结;红花辛温入心、肝,活血祛瘀,通经达络;水蛭咸苦平,入肝、膀胱,活血逐瘀,通经散癥,四药合用以扫除全身各个角落的痰浊瘀血。
另外,顺便请教一下版主,中药有入气分与入血分之别。怎样知道是入气分,还是入血分?在这里先谢谢各位版主。
 
至于药物的入气分与血分的问题,需要结合药物的功能与特性来区分,
如三黄来说,黄芩入气分,主要治疗肺气,胃气,肝气引起的湿热或者实热,我认为他的治疗机理就是清燥肺胃胆道的表面的湿热邪气。而黄连则是入血分,凡是血分的湿热均可用,上部的头目舌,中部的心胃,下部的大肠子宫等。而黄柏也是入气分药,主要入大肠与子宫的偏于下部的表面之湿热邪气。
其次,关于活血化瘀的药物大多数是入血分药,分别为入心与入肝之不同
还有,行气药大多数是入气分
补益药物除补气药入气分,其他的补阳,补阴,补血的药物多数入血分。这和气在脉外,营在脉内是一致的。

其次还要根据药物的形态来区分,如:栀子,连翘入血分等
已上是个人浅见,仅作参考。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生白术适用于益气生血;炒白术适用于健脾燥湿;焦白术适用于助消化、开胃口,散癥癖;土炒白术适用于补健脾胃而止泄泻。白术健脾益气,能运化水湿,杜绝生痰之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白术通过健脾益气,能发挥益气生血的效用。根据这一理论,常用它配合益气养血药,治疗各种贫血。另外,白术是治疗腰痛特别是风寒湿腰痛的要药。
治疗便秘可重用生白术为主,少则30-60克,多则120-150克。便干结者加生地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
健运脾胃,安定中州,以助气血生化之源;中州安定,则五脏安和,冲、任、督、带各有所守,气充血足,循行有序,诸症自然消除。
 
真是不好意思,烦请柴桂方应版主能否详解什么是中药的气分?什么是中药的血分?与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有何不同?与人体的精气血津液中气血是否相同?在这里先谢谢版主。真是太麻烦了。因为这是困扰我多年的难题。
 
当归配川芎:当归养血活血,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乃血中之气药,上窜头目,下行血海,二药合用,既能通达气血,散瘀止痛,又能补而不滞,治血虚偏寒夹瘀的证候效如桴鼓,为养血行血之良药.
 
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活血祛瘀润肠;红花辛温,入心、肝,活血祛瘀通经,二药合用,外伤、疮疡、妇女经闭证均可运用,强直性脊柱炎有经常应用此药对。桃仁有潜肠副作用,临床应用不能不知。
桃仁有潜肠副作用,请问各位版主“潜肠”是什么意思?
 
潜肠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有较好的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桂枝通过不同的配伍有较好的发汗解肌作用。桂枝的解热作用系通过中枢及末梢使血管扩张,调整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体表,而起到发汗散热作用。桂枝汤对体温有双向调节作用。桂枝具有温通心阳、推动血行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不可缺少的药物。桂枝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桂皮油被吸收后,经肺排泄,可稀释其分泌液的粘稠度,出现祛痰、止咳作用。
 
你说的这句话来解释续命汤中用麻黄汤的最好
“桂枝的解热作用系通过中枢及末梢使血管扩张,调整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体表,而起到发汗散热作用。“
 
续断苦微温,补肝肾,强筋骨,入肾经血分,长于活血通络,以续接骨伤为其特长,偏治腰膝关节不利、行起艰难。本品功近杜仲,但杜仲补肝较好,续断则以通血脉见长。杜仲入肾经气分,偏治腰膝痠痛。续断与杜仲常同用,补肝肾,壮腰膝之力倍增。
续断生用补肝肾,强筋骨,炒用治崩漏。
 
凤凰衣为鸡蛋膜衣,味甘、淡、性平,归脾、胃、肺经。以身干、色白、完整、无碎壳者为佳。功能与主治:养阴清肺,敛疮,消翳,接骨。内服:煎汤3-9克,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敷贴或研末撒。脾胃虚弱,有湿滞者慎用。主治久咳气喘,咽痛失音,淋巴结核,溃疡不敛,目生翳障,头目眩晕,创伤骨折。朱老用此味药,可能是因为其余治疗AS的药伤胃,用此药来保护胃。
 
凤凰衣主要成份为角蛋白,其中夹有少量粘蛋白纤维。本品为高度胶原化的纤维结缔组织,是由致密的与表面平行的纤维组织组成,贴敷于清创良好的烧伤表面,因其薄而柔软,占位性强,抗原性弱,是一种良好的天然生物性敷料。本品能为创面提供一层新的保护膜和屏障,使创面暂时封闭,减少水分蒸发及污染和感染的机会,使自然愈合过程不受干扰,愈合后创面光滑平整,减少疤痕形成.
 
生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书称“干地黄”。生地既能凉血,又有滋补的功效。生地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入煎剂9-15克,大剂量可用30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用。脾胃虚寒,经常腹泻者慎服。不论外感内伤,凡发热过久,体衰,脉细弱而数,均宜用生地滋阴养血。盖热久血必亏耗,非此不能扶助本原。对风湿病,经斑狼疮等疾而见血沉增快者,可以鲜生地30克为主治之(鲜生地偏于清热凉血)。热势不高、舌绛不甚者则改用生地15克,同时配赤芍、丹皮各6-9克,忍冬藤30克,蒲公英、板蓝根各15-30克,随证加减,一般十余剂血沉得降,重者二三剂或数十剂亦终见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以生地为主,每用50-150克,本品治痹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亦认为本品可治类风湿关节炎,能代激素,有其功而无其弊。
 
生地用到150,也太多点了吧
 
忍冬藤,又名银藤,甘寒,入肺、胃。功能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治疗急性风湿的理想药物,般用30-45g,没有副作用,只要是有热象,不论虚热实热均可用,是一味清热通络,消肿止痛的平稳药,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经常应用,尤其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者,当为首选药。功同银花,解毒之力虽不及银花,但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可消除经脉、关节中风、湿、热邪而舒筋骨,止疼痛,治疗风湿热痹,并节经肿疼痛,屈伸不利等证之要药。
 
2000年7月20日,药后近两日疼痛渐减,口苦仍见,舌苔薄白黄腻,脉细小弦,续以原法治之。
R:1、上方1加土茯苓30g,以上处方为14天,早晚各一次。
2、益肾蠲痹丸4gx42包,一天三次,一次一包。
3、消炎痛栓,每晚睡前肛门用一粒。
 
大活络丹对于西医诊为脑血管意外、癔病性昏厥、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等均可用此药。大活络丹:
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两头尖(俱酒浸)、草乌、天麻(煨)、全蝎(去毒)、首乌(黑豆水浸)、龟板(炙)、麻黄、贯仲、甘草(炙)、羌活、官桂、霍香、乌药、黄连、熟地黄、大黄(蒸)、木香、沉香(用心各2两)、细辛、赤芍药、没药(去油)、丁香、乳香(去油)、僵蚕、天南星(姜制)、青皮、骨碎补、白豆蔻仁、安息香(酒熬)、黑附子(制)、黄芩(蒸)、茯苓 香附(酒浸焙)、玄参、白术(各一两)、防风(二两五钱)、葛根、虎胫骨(炙)、当归(各一两五钱)、血竭(七钱)、地龙(炙)、犀角、麝香、松脂(各五钱)、牛黄、片脑(各一钱五分)、人参(三两)
以下为我对大活络丹的分类整理:
[td=1,1,88]祛风湿[td=1,1,99]温里[td=1,1,120]四君子四物汤气血双补[td=1,1,84]补阳[td=1,1,96]补阴[td=1,1,110]平肝熄风[td=1,1,110]驱虫药[td=1,1,88]白花蛇
乌梢蛇
威灵仙
虎胫骨(炙)
两头尖(俱酒浸)




[td=1,1,99]草乌
黑附子(制)
丁香
官桂


[td=1,1,120]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熟地黄
当归
赤芍药
首乌(黑豆水浸)

[td=1,1,84]骨碎补








[td=1,1,96]龟板(炙)








[td=1,1,110]僵蚕
地龙(炙)
全蝎(去毒)
天麻(煨)




[td=1,1,110]贯仲



[td=1,1,133]开窍
[td=1,1,119]祛痰
[td=1,1,54]祛风
[td=1,1,96]清热
[td=1,1,109]理气
[td=1,1,108]活血
[td=1,1,84]祛湿
[td=1,1,133]片脑(各一钱五分)
麝香
松脂(各五钱)
安息香(酒熬)

[td=1,1,119]天南星(姜制)




[td=1,1,54]麻黄
羌活
细辛
防风
葛根


[td=1,1,96]犀角
牛黄
玄参
大黄(蒸)
黄连
黄芩(蒸)



[td=1,1,109]乌药
木香
香附(酒浸焙)
青皮
沉香

[td=1,1,108]血竭(七钱)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td=1,1,84]白豆蔻仁
霍香
 

本草书上写着某药入某经、某脏、气分、血分,这就涉及到中医的解剖生理知识,这里的气分、血分是精气血津液中的气血。在中医学中,用气来解释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营气和津液两部分。营气能化生血液,津液调和,渗入脉中,亦能化生血液。
但是药物入气分、入血分,在临床应用中有何作用,因为实际应用中,我看许多中医没有注意此方面。希望各位版主指教。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现代己经通过实践证明,不能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来治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