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探讨

本人在朱良春处口服汤药治疗4年左右,然后自制丸药口服,不时请老中医以及自学中医进行调整丸药方,本人就是这样治疗的.
 
能把你的主要表现说说看,这样有利于辩证用药
根据个人理解,组一方,仅供参考
葛根30白芍30桂枝10甘草10蜈蚣2炮山甲5(为末冲服)当归20川芎20知母10薏米30连翘20川续断20骨碎补20
 
对你的康复表示祝贺,也希望你能把心得体会,以及用药后的感觉说出来,能对更多的患者有所帮助。
 
本人发一份治疗病历,请大家进行讨论.患者口服此类中药而治愈.2000年7月5日,两膝关节疼痛在余年,伴腰骶疼痛。患者上初中时,两膝关节疼痛,腰骶疼痛十余年,现翻身困难,晨起腰部僵硬,局部得温则舒,纳可便秘,口苦而干,苔薄白腻,燥黄,衬紫,中裂,脉细小弦,此乃肾虚督痹,经脉痹阻,痰瘀阻络,治宜益肾壮督,蠲痹通络,佐以化痰和瘀。
R:1、痹通汤加青风藤30g,金刚骨50g,炒白芥子15g,陈胆星10g,苍白术各10g,桃红各10g,川桂枝10g,川断15g,凤凰衣6g,生地黄15g,忍冬藤30g,以上处方为14天,早晚各一次。
2、益肾蠲痹丸4gx42包,一天三次,一次一包。
3、消炎痛栓,每晚睡前肛门用一粒。
4、保暖。
X线摄片,两侧骶髂关节炎。诊断为:骨痹,强脊炎早期。
 
谢谢你的病例,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下面我们将对上类药物进行逐一讨论,分析朱老用药.第一进行讨论炒白芥子.欢迎各位大侠发表通俗易懂的见解.
 
谢谢,
我对白芥子的理解不是很好,对白芥子的作用机理(中医)中的“祛皮里膜外之痰”不是很明白,希望能得到帮助,不能想出它是如何祛除这个痰的。
 
"百病多由痰作崇",“怪病多痰”,痰就是体内津液被热所耗,被寒所凝,留滞在体内的一些废物,阻碍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可以产生的多种多样病变。强直性脊柱炎也有这方面的问题——骶髂、腰背,上自颈椎,下至尾椎,疼痛时发时愈,虽然没有痰浊症状,也应该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在急性发作期,当佐以清热化痰剂,到了稳定期当用温化痰湿、健脾制痰、益肾消痰(脾健痰自消,肾强则痰除)。
白芥子辛温入肺,辛散利气,温通祛痰,能消皮里膜外及经络筋骨间之痰结.
另外,希望能将常用药讨论坚持下去,通过互相讨论进行提高,以便更多的人得到实惠。毕竞常用药不过100种左右.
 
温化寒痰用:炒白芥子、半夏、南星、皂刺、陈皮;
 
温化寒痰用:炒白芥子、半夏、南星、皂刺、陈皮;
 
谢谢“人间如画”的精彩发言
看到“久病多痰”“久病多瘀”,对于痰的治疗,能否配以具有利湿,活血之品,有利于痰瘀的排出,也有利于组织的营养,对于这个病机的治疗,不知道有没有比较合适,比较有特效的药物或药物组成。
 
先生发言切中要害,是的,对于痰的治疗是要加些利湿、活血之品,本人整理的王为兰所开的丸药方中所用活血药基本都用了水蛭,另外请先生能讲一些利湿药的使用常识。另外,下面将对胆南星与制南星进行讨论。还有,此话题参与的人太少了,没有一点儿人气。考虑是否置顶,诚邀各位专家进行讨论
 
希望管理员能够顶置,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也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交流指导。不论中西均可。
 
通过对AS的并发症的理解,可以看出此病的病机为
感受风寒,郁束经脉,腠理闭塞,津液不能渗出以濡养,阳气不能透散以温养,导致阳气存储与脉内,灼津为痰,痰阻腠理,导致肌体失养,首先是负重的骨关节。此时病机并非虚弱,而是年轻人对身体不注重保养,导致上述病机的形成。
《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上)补益脑髓而下流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则腰背痛而胫酸”这个骨空就是骨关节,津液的内渗来濡养骨关节。
郁于脉内的阳气,郁而化热,痰热上扰则出现眼病,耳病,心脏病,肺病,下则肾病,外则神经病变,因此,在治疗上要重视清化痰热,通腠理,活血脉等治疗方法,因此用补肾强筋骨与祛风湿已经没有效果了,只有把脉内的病变 治疗好了,其他的就好说了。
说的不一定对,希望指正。
 
以上是看到资料乘兴而写,不知对错,特此在22楼的方剂中加入石菖蒲20远志15以增加化痰开窍的作用
 
天南星苦辛温,其性燥烈,专走经络,为开结闭、散风痰之良药。配川草乌、地龙、乳香、没药,即《局方》小活络丹,为痹证常用成药之一,专治痰瘀阻于经络,肢体关节疼痛、麻木。久痛多瘀、亦多痰,凡顽痹久治乏效,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多是病邪与痰瘀凝聚经隧,胶结难解,故常规用药,恒难奏效。必须用透骨走络、涤痰化瘀之品,如蜈蚣、全蝎、水蛭、僵蚕、白芥子、蜂房、天南星之属,始能搜剔深入经隧骨骱之痰瘀,痰去瘀消,则肿痛可止。另外现代药理研究,天南星确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故用之多效。
 
苍术辛苦温,入脾、胃二经,主要功效是燥湿健脾,苍术统治上、中、下三部之湿,凡证见舌体中部及根部有厚腻或黄腻苔者,用苍术尤为合拍,用量宜掌握在15-20克,若为薄白苔可换白术。苍术同黄柏,则治下焦湿热。黄柏味苦,苦胜热,故可以去湿中之热;苍术性燥,燥胜湿,故可以去热中之湿,两者相须妙用,故其方呼为二妙。另外,苍术有良好的行气解郁之功,临床每以脘腹胁胀、舌苔厚腻为应用指征。胃下垂多属脾虚中气下陷之候,恒嘱患者每日以苍术20克泡茶饮服。少量频饮(不宜一饮尽杯)。服后并无伤阴化燥之弊,盖以其能助脾散精也。
 
乳香、没药这么难吃的药,患者能坚持多久,AS这样的病都是长期吃药,还是味道不要太难吃才能坚持下去.
 
乳香︰气香窜,味淡,故善透窍以理气。没药︰气则淡薄,味则辛而微酸,故善化瘀以理血。其性皆微温,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又善治女子行经腹疼,产后瘀血作疼,月事不以时下。其通气活血之力,又善治风寒湿痹,周身麻木,四肢不遂及一切疮疡肿疼,或其疮硬不疼。外用为粉以敷疮疡,能解毒、消肿、生肌、止疼,虽为开通之品,不至耗伤气血,诚良药也。
乳香、没药不但流通经络之气血,诸凡脏腑中,有气血凝滞,二药皆能流通之。医者但知其善入经络,用之以消疮疡,或外敷疮疡,而不知用之以调脏腑之气血,斯岂知乳香、没药者哉。
乳香、没药,最宜生用,若炒用之则其流通之力顿减,至用于丸散中者,生轧作粗渣入锅内,隔纸烘至半熔,候冷轧之即成细末,此乳香、没药去油之法。另外本人没有使用此两味药,如果使用则制成胶囊,而此两味药是小活络丹中成份之一,是治疗痹证常用药.
 
乳香没药确实是好药,就因为味道而常置之不用。我也常用之,只是对于服药不怕的患者。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经验,当归与川芎为活血通脉的药对。我在应用时有瘀血者必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