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风病”识 河间金栋

15.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参阅历代医家的相关注释并经相加考证后认为,“皆鬲偏枯”,当为“皆为偏枯”。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之说,系偏枯病证“男子发左,女子发右”的发病形式,是顺证,此句可单独成立,并非“纯粹是胡扯!……取章断义,妄谤经典”。此段经文,主要论述了“偏枯”病证的脉象、发病形式及预后转归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484-485
[2]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69,169
[3] 马莳.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15,415
[4] 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08,208
[5] 高士宗.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第3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29,329
[6] 张志聪.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418
[7] 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179
[8]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2,2
[9] 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318,318,319
[10] 王冰注解,林亿补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07,307
 
16.“鬲偏枯”之“鬲”字小考

(文章来源:《中华医史杂志》2010年第40卷第1期P12 )

金 栋

DOI:10.3760/cma.j.issn.0255-7053.2010.01.01
作者单位:062450 河间,河间市人民医院


《素问•大奇论》云:“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对于引处的“鬲偏枯”一词,谢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云:“鬲偏枯,鬲部之偏枯也。人身荣卫血气,皆由鬲肉以外达于躯壳,荣卫不足,则鬲气虚,鬲虚则胸胁肩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之证”,《中医大辞典》则云:“鬲偏枯,古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

细究上述两家之解释,谢谢观之注当出自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胃外以候形身之中,其脉鼓大,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外矣,是以成膈偏枯。膈者,里之膈肉……膈气虚,是以胸胁脊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之症,故名曰膈偏枯也……膈偏枯者,只病在胸胁腰脊之间,而不及周身之上下也”,将“鬲”作部位解;《中医大辞典》的观点当出自张介宾《类经》,“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致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将“鬲”释为“上下痞隔不通”,是作病机解。

考《内经》论述偏枯之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②暴怒伤肝,气机逆乱;③火热亢盛,上扰神窍;④饮食伤脾,痰湿阻络;⑤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⑥体质因素(金栋.《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457-458.)。据此,上述对“鬲”的解释恐有不当之处。那“鬲”应当作何解呢?

胡天雄《素问补识》云:“皆鬲偏枯:诸注皆委曲求通而终不可通,难在‘鬲’字上。郭氏《素问校注》云:‘鬲字误,应作为,二字古文形似致误。皆为偏枯,与上皆为瘕、皆为疝,句法一致。《全生指迷方》引,鬲作为,亦可证。’其说当是。”(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318.)意思是“鬲偏枯”之“鬲”字当系“为”字之讹,因“鬲”字与繁体字之“爲”形似而传抄致讹。

又《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亦作“为偏枯”(补考:另,《外台秘要方卷第十九•风偏枯方二首》亦作“为偏枯”。原论文未有,今补入,用小字标出)。又据《素问•大奇论》“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的句义及用字,可知“鬲偏枯”当系“皆为偏枯”。如此,则与“皆为瘕”、“皆为疝”的句式相同。

综上所述,《素问•大奇论》中“鬲偏枯”之“鬲”当作为“为”字解。
 
17.中风后遗症很难再治愈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何谓后遗症?后遗症是指在病情基本好转后遗留下来的某种组织、器官的缺损或者功能上的障碍。如患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后的下肢瘫痪,面神经炎后的面肌痉挛,脑中风(指急性脑血管病变如脑出血、脑梗塞等)后遗留的偏瘫、麻木、言语不利、痴呆等。后遗症是很难再治愈的,若能治愈,则不称其为后遗症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4~49---2008)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中称“均有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临床确实如此。

患中风病后是否遗留后遗症,主要与病变部位(如大脑半球、基底节内囊区域、脑干、小脑)和出血的量或梗塞的面(体)积有关;其次与是否积极、合理、规范的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临床上中风病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发病后若病人无意识障碍(中医称中经络)者,急性期的时间大约是2周;若有意识障碍(中医称中脏腑)者,急性期时间大约在2—4周。恢复期是指急性期过后的半年以内。而中风病后遗症的时间则是发病后半年以上。

通过临床观察,中风病恢复的过程主要是在恢复其内,并且疾病本身还有一个自然恢复的功能。但半年以后遗留的部分功能障碍,经过药物、康复、功能锻炼等,或可得到程度不同的好转,而终很难治愈。后遗症时期的药物治疗可以说效果不著或者无效,而康复、功能锻炼只能维持肌肉不萎缩,增加生活能力,增加抵抗力,但并不能愈病康复。

目前无论是各类传播媒体的药物、保健品广告,还是民间偏方、验方等,都大肆宣传可以治疗中风后遗症,而且效果甚佳,并有实例验证。其实这是一种误导宣传,“三人成虎”焉!病人治病心切并怀有侥幸心理,万一能治好呢?结果钱没少花、药没少吃,与广告宣传大相径庭,无济于事。世界上哪有什么神医神药!所以对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莫要轻信那些虚假的医疗广告。
 
18.“偏枯痛”者辨析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偏枯;半身不遂;疼痛;

偏枯,偏瘫之古称,俗称半身不遂,是中风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王冰注云:“偏枯,半身不随。”明•张介宾《类经•针刺类•刺诸风》云:“偏枯者,半身不随。”偏枯,即半身不遂是否有疼痛表现?历代医家观点认识不一。究其因,主要是因为中风病的时期病程不一所导致。

认为“偏枯痛”者,当首推《内经》。如《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后世医家多宗此说,认为有“疼痛”症状者,如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云:“偏枯,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隋唐•杨上善《太素•调阴阳》:“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第一》云:“偏枯者,半身不随,肌肉偏不用而痛。”明•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云:“偏枯者,半体不能举用而疼痛。”但亦有持否定者,认为半身不遂无疼痛表现,如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辨》云:“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症而得半身不遂者。”[1]那么半身不遂到底有无疼痛表现呢?

中风病,又名脑卒(猝)中,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变相同。中风病根据病程长短,临床分为三期,即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急性期为发病后二周以内,中脏腑可至一个月;恢复期指发病二周后或一个月至半年内;后遗症期指发病半年以上[2]。临床观察,在中风病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侧肢体疼痛、麻木、肿胀或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状,乃肢体失用、筋脉拘挛、气血运行不畅的结果……而中风病之急性期或首发症状是“无疼痛”症状的……由于历代医家所诊治中风病之时期不同,是否有疼痛症状,所见不一,故而说法认识不一[3,4]。由此可见,半身不遂是否有疼痛症状,由于中风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时期不同,故而导致说法认识不一。

综上所述,中风病之急性期或首发症状是“无疼痛”表现的,而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侧肢体疼痛,乃肢体失用、筋脉拘挛、气血运行不畅的结果。如此始与临床相吻。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 医林改错注释[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5.
[2]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 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8.
[3] 金栋.古病名痱病探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5):311.
[4] 金栋.内经中风病病症名探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11):
 
19.“风懿”考识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摘要】 风懿,亦名风癔,乃中风病中脏腑之症状。该名称源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因“懿”、“癔”与“噫”相通,故将“咽中塞,窒窒然”和“喉里噫噫有声”作为“风懿”、“风癔”名称之由来耳。通过检阅历代相关文献后发现,上述名称之由来,终属牵强。经相加考证后认为,懿、癔,当通殪。殪者,死也。风懿(癔)者,即风殪,指风中脏腑,奄忽不知人,昏迷欲死而气不绝之谓也。
【关键词】 风懿;风癔;考识

19.1 风懿概念与源流

“风懿”,亦名风癔,乃中风病之一症状。《中医大辞典》云:“风懿:病名,一作风癔。症见猝然昏倒,不知人事,伴见舌强不能言,喉中有窒塞感,甚则噫噫有声等。属于风中脏腑的范围。”[1]此解释乃源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

《千金方•卷八•诸风》云:“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疆不能言,病在脏腑。”[2]《诸病源候论•风癔候》云:“病发于五脏者,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3]后世医家多宗其说,将“咽中塞,窒窒然”和“喉里噫噫有声”或作“痰涎潮塞、喉中痰鸣”而释。

如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料简类例》云:“风癔者,以心肺间闭不能言,但噫噫作声。盖肺气入心则能言,邪中心肺,涎潮逼塞,故使然也。”[4]
明•楼英《医学纲目•中风》云:“风癔者,以心闷闭不能言,俱噫噫作声。盖肺气入心则能言,邪中心肺,涎潮塞,故使然也。”[5]
而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在“涎潮塞”前加一“痰”字,而成“痰涎潮塞”。
清•沈金鳌云:“风懿,亦名癔,其病在脏腑间。由痰水制火,闭塞心窍,故猝然昏倒,舌强不言,候中窒塞,噫噫有声是也。”[6]沈氏有所发挥增益病机学说,直言风懿乃由“痰水制火,闭塞心窍”所致。但历代医家亦有未言及“懿(癔)”之“咽中塞,窒窒然”和“喉里噫噫有声”者,如明•虞抟《医学正传•中风》云:“风懿,谓奄忽不知人也。”[4]无“舌强不能言”及“喉里噫噫有声”等伴随症状,等于说“风懿者,猝然昏不知人也。”
 
19.2 疑义

临床观察,中风病中脏腑昏迷后,可出现喉中痰鸣、痰声漉漉、痰涎潮塞者,但非“风懿(癔)”之“咽中塞,窒窒然”和“喉里噫噫有声”之义,即懿(癔)非指“咽中塞,窒窒然”和“喉里噫噫有声”。何也?

中风病之病因,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即“正气不足,风邪入中”。因中风病系风邪伤人,起病急、发病迅速,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而得名,故亦称卒(猝)中、卒中风。当时大小“续命”汤、西州“续命”汤等,为治风中脏腑的通用方剂。因风中脏腑,而“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其状即昏迷欲死而气不绝,病情危重,唯恐命难再续,故方剂之名曰“续命”汤。

通观大小续命汤、西州续命汤等方所主治之病症,未见言及“咽中塞,窒窒然”和“喉里噫噫有声”者。如《千金方•卷八•诸风第二》云:“小续命汤,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小续命汤,治中风冒昧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四肢缓急,遗失便利。”、“大续命汤,治大风经脏,奄忽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痛痒不自知。”、“西州续命汤,治中风痱一作入脏,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得转侧方。”[2]及《千金方•卷八•风懿第六》云:“治风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亸曳,独活汤方。”[2]故以懿(癔)之名为“咽中塞,窒窒然”和“喉里噫噫有声”,欠妥。此其一也。
 
因卒中风后,可出现“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等症,或见痰涎潮塞、壅盛,喉中痰鸣等。后世方书多用“(痰)涎潮昏(壅)塞”者,即“涎潮昏塞不知人”,未见有风懿(癔)之名称者。

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治法》云:“生姜生附汤:治卒中风,涎潮昏塞不知人……白散子:治肝肾虚,为风所袭,卒中,涎潮昏塞不语……小竹沥汤:治中风,涎潮谵语昏塞……雄朱丸:治中风,涎潮,咽膈作声。”[4]
《和剂局方•治诸风》云:“碧霞丹,治卒中急风,眩运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三生饮,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壅。”[4]
《和剂局方•指南总论•论中风证候》云:“风邪之气中于人也,其状奄忽,不省人事,涎潮昏塞,舌强不能言。”[4]等。虽有风懿(癔)之名为“咽中塞,窒窒然”和“喉里噫噫有声”称谓者,但皆未见言及。此其二也。
 
风懿之名称首见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为中风后常见四大病症之一。

《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第一》云:“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宜速与续命汤……夫风者百病之长。岐伯所言四者,说其最重也。”[2]因文中有“岐伯曰”,及遍寻《内经》之《素问》和《灵枢》经,未见岐伯曰有“风懿”之一称谓,可见非《内经》之名称,或是孙思邈托名而已。诚如张纲云:“《千金要方》中,以中风之痹、偏枯、痱、癔分类,为源出于‘岐伯’之说者,即所谓依托之说也。”[7]而孙氏“风懿”之词,实源于《诸病源候论•风癔候》。因“喉里噫噫有声”,故以“风癔”之名为源于噫,“噫”省口而从“疒”为“癔”者,若以此而释“癔”亦不妥。此其三也。
 
19.3 释疑与考识

按:懿,通噫。《集韵•之韵》云:“噫,或作懿。”如《尚书•金滕》云:“噫!公命,我勿敢言。”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噫,马本作懿。”懿、噫,乃通假字。因“喉里噫噫有声”而名风癔,噫与懿相通,则癔、噫、懿三字相通,实皆与“殪”通,本字当为殪,即通假、假借之字。

古籍通假,非常普遍流行,乃古代一种用字现象。清•王引之云:“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通假。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释,则诘屈为病。”(《经义述闻》)清•肖延平云:“古文字多假借。”[8]

殪,《说文•歺部》:“死也。”《尔雅•释诂》云:“死也。”懿(癔)之为言殪也。殪者,死也。由此可见,风懿(癔)者,即风中脏腑,奄忽不知人,昏迷欲“死”而气不绝之谓也。故虞抟《医学正传•中风》云:“风懿,谓奄忽不知人也。”无伴随症状。

中风病,临床根据有无神识昏蒙(神志障碍)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中脏腑则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9]因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发病急速,若风邪伤人,可中于脏腑,出现猝病欲死,奄忽不知人,即“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故名卒中、卒中风,可谓风懿(殪)者,即风殪。时贤张纲云:“风中入脏、昏迷垂危之病古称为癔者,本由‘癔’‘殪’声通,以‘癔’为‘殪’,而取其殪死之义以为名也。盖风中入脏、昏迷垂危之病,其奄忽昏迷之状本既类死,而其为病又命难再续多不免死,故隋之以前之俚俗,初即以言死之‘殪’而为其名。然殆又以病以‘殪’称而直斥为死,有伤大雅,而为当时之方家所不取,故遂以其声通,或借‘癔’字而言‘殪’,或假‘懿’字而谓‘殪’,此中风入脏之本称为‘殪’者,时至于隋唐固已有‘癔’之或‘懿’之名耳。然‘殪’之易为‘癔’‘懿’者,其字形虽变,而音义无异,乃由其‘癔’‘懿’虽缘于避俗就雅权且为此,而其声所表其名所源之‘殪’死之义则未尝有变。此癔(殪)之言殪,而名由殪来之故也。”[7]即以“咽中塞,窒窒然”和“喉里噫噫有声”之为“懿”或“癔”者,皆非也,实当为“殪”,张说焕然冰释。因病已昏迷欲死、奄忽不知人,故谓之殪。
 
19.4 结语

综上所述,风懿(癔)者,当为风殪,乃中风病中脏腑之症状,指风中脏腑,奄忽不知人,昏迷欲死而气不绝之谓也。懿、癔,通殪。殪者,死也。懿、癔,非指“咽中塞,窒窒然”和“喉里噫噫有声”。

参考文献
[1] 李经纬,邓铁涛主编.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7
[2] 孙思邈.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7,153,155—156,158,153
[3]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1
[4] 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7488,8336,7485—7486,4079—4086,4213,
[5] 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63,
[6]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9
[7] 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1,245—246
[8]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肖氏例言[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8
[9]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8
 
20.中风-半身不遂 是“出汗、中风”而得吗?

半身不遂,古称偏枯,是中风病的一个主要症状。中医经典《内经》、《金匮要略》认为与“中风”有关,其理论到唐宋以前一直指导临床,至金元时期,始有质疑者。
 
20.1 请看《内经》经文及历代注释:

经文:⑴《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偏沮,隋唐•杨上善《太素•调阴阳》作“偏阻”,注云:“阻,坏也,慈吕反。……阳气盛者必伤筋痿缓,其若不缓,则冷汗偏出坏身。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
唐•王冰注云:“夫人之身,常偏汗出而湿润者,久久偏枯,半身不随。”《新校正》云:“按:‘沮’,《千金》作‘祖’,全元起本作‘恒’。”

明•吴昆《素问吴注》:“沮,慈吕切。沮,止也。身常汗出而偏止者,久久偏枯,半身不遂,此由中于风邪使然。”
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人当汗出之时,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所谓半身不遂者是也。”
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五》注云:“沮,伤也,坏也。有病偏汗者,或左或右,浸润不止,气血有所偏沮,久之则卫气不固于外,营气失守于中,故当为半身不随偏枯之患。”

清•张志聪《素问集注》:“沮,音疽。沮,湿也。如汗出而止,半身沮湿者,是阳气虚而不能充身遍泽,必有偏枯之患矣。”
清•高士宗《素问直解》:“沮,犹湿也。汗者,水谷之精,从内出外,若汗出偏沮,则气血不周于身,故使人偏枯。”

日人•丹波元简《素问识》:“简按:沮,王为‘沮泄’之义,诸注不一。考《千金》作‘袒’。又《养生门》云:‘凡大汗勿偏脱衣,喜得偏风半身不遂。’(《巢源》引《养生方》同)《灵•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乃其作‘袒’似是。下文曰‘汗出见湿’,曰‘高粱之变’,曰‘劳汗当风’,皆有为而发疾者,其义可见也。”

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沮是湿润的意思,偏沮就是半边有汗。身体半侧有汗,另半侧无汗,一边湿一边干,所以叫偏沮。”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主编第2版《内经》:“沮(ju),阻止。汗出偏沮,谓应汗而半身无汗,乃因邪气滞留,正气不能周行全身所致。”

金栋按:

文字“沮”之义如上述,所言不一,或湿或止,其义正相反。何者为是?何者为非?很难定夺。考证从略。

【语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由于半身出汗过多,或半身不出汗,(日久)使人发生偏枯--半身不遂。

如果不参以西说,很难证明这句话的准确性,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八个字,文理、义理皆通。但若参以西说,医理并非如此。半身不遂,是中风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其病位在脑,目前看来,与出汗与否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历代(不包括近代中医)《内经》注家没有一个人提出疑问者。

若联系经文中“薄厥”之表现,似可通,但与下文“汗出见湿”、“高粱之变”、“劳汗当风”之句式,又似不可通。
 
经文:⑵《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五脏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杨上善《太素•诸风数类》注云:“是以风为百病之长,故伤人也,有成未成。伤人成病,凡有五别:一曰寒热,二曰热中,三曰寒中,四曰疠病,五曰偏枯。此之五者,以为风伤变成。”

偏风,吴昆《素问吴注》:“此明风为偏枯之故。”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风中五脏六腑之俞穴,各入其门户,则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偏于一所,是之为偏风也。此正所以答首节偏枯之问耳。”

张志聪《素问集注》:“此论风邪偏客于形身,而为偏风也。‘门户者’,血气之门户也。夫上节之所谓风伤血气者,乃通体之皮肤脉络也。如各入其门户而中其血气者,则为偏枯,谓偏入于身形之半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风之伤人,或为偏枯者,或上或下,或外或内,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枯之风。”

经文:⑶《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居,发为偏枯。”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言虚邪之入人深,则为偏枯。”

张介宾《类经•疾病类四》注云:“虚邪若中于半身,其入深而重,则营卫衰,真气去,乃发为偏枯。”

何谓虚邪?虚邪,邪气也,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泛指六淫,狭指风邪。《灵枢•刺节真邪》:“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马莳注云:“‘邪气’者,即下文之虚邪也。盖虚邪贼风,善行而数变,故为病之多有如是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王冰注云:“邪乘虚入,是谓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高士宗《素问直解》:“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

金栋按:

从以上注家分析,偏枯,即半身不遂,亦名偏风,为风邪所中。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侵入人体半身深部,导致经络营卫气血不畅,肢体失于濡养,发为偏枯--半身不遂。历代医家多遵之。妥否?

即便不参以西说,金元以后的中医学者、著名医家,就曾怀疑其正确性而质疑之。若再参以西说,半身不遂是由中风引起,明眼人一看便知。
 
病人与十天前发病右腿无力,能走,入院治疗现在已不能行走。核磁显示脑动脉两处狭窄医生建议做支架治疗,请问金老师中医治疗能恢复吗?病人69岁
 


病史交代太简单。根据病史描述“病人于十天前发病右腿无力,能走,入院治疗现在已不能行走”,说明病人血栓已形成,头颅CT/MRI平扫应有“脑梗死”诊断。如果是单纯右下肢功能障碍的话,病灶当位于左侧大脑半球皮层下(脑叶梗死),如果病情不再进展,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措施,预后可能都会好,但或多或少可能要留下后遗症。“核磁显示脑动脉两处狭窄”,应是头颅核磁血管造影(MRA)的诊断结果,并非是核磁平扫的结果。此两处狭窄处,可能与此次发病无关,或是非责任病灶。
 
回复 74# 虚静


“病人于十天前发病右腿无力,能走,入院治疗现在已不能行走”,对此,病人或家属可能或误认为为什么“越治越厉害?”其实不然,这是因为血栓在时间上来说,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有的病人发病过程可能是发病后即刻或24小时以内到达高峰,有的可能是2-3天到达高峰,甚至还有到一周者。这部分病人称为进展性(型)卒中,据不完全统计约占脑梗死病人的20%-30%左右。

请看拙稿:脑CT无异常,也有可能是脑卒中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10-02-09)

患者,张某,男,38岁,突发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无力10小时就诊。经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未规范用药,就诊时测血压为170/110mmHg.,建议住院治疗。病人因自己感觉症状轻微、年轻,而头CT又未见异常,所以强烈要求回家治疗。回家后按“脑梗塞”在本村输液治疗。第2天,症状加重,出现完全性失语,右侧肢体完全瘫痪,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等症状和体征,后经头CT、MRI检查报告: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住院治疗。

该病人属于典型的进展型(进行性)卒中病例。进展型卒中,属缺血性卒中,指初发症状轻微,病情不断进展,并逐渐加重,可持续2—3天,或一周左右达到高峰,最后出现完全性卒中。据不完全统计,在缺血性卒中里,进展型者占20%—30%以上。

头颅CT在当时为什么没有异常发现?这是因为虽然病后6小时,缺血区逐渐出现脑水肿,12小时以后即有脑组织坏死,但无论肉眼或头颅CT检查难以与正常脑组织区分,所以脑梗死在发病后第一天即24小时以内,头颅CT可无异常发现。在24小时以后,脑梗死区域内才出现低密度病灶阴影。因病人急性起病,已经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如言语不利、肢体无力等,虽头颅CT未发现异常病灶,检查阴性也有临床意义。可以帮助排除了脑出血与脑占位,这样该病人自然就属于缺血性脑卒中了。发病后到底是不是进展型卒中,很难正确预料,只能通过临床观察治疗后得知。而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即便是这种病人在当时住院规范治疗,有时也很难控制住病情进展。
 
“请问金老师中医治疗能恢复吗?”

⑴中风病有一个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⑵中风病还有一个病愈标准: 可以查看相关标准。是否能恢复?看您如何定标准了。有的同道网友发帖子说“中药汤剂可以治愈中风后遗症”,待我一看病史交代,病人是一个恢复期的治疗时间,怎么能算是后遗症呢?恢复期内,病人本身有自然恢复倾向,再加上合理有效的治疗,恢复的可能会更好。
 
谢谢金老师。病人男性十年前有过病史,昏迷,言语不清上肢不利,经治疗恢复没留后遗症。后每年用药预防(脉路宁)今年改用(雪乐通)用药期间出现症状入院治疗。现右腿无力右手时好时坏言语清楚。急性期内用药控制不了吗?
 
情志不调、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调(肝、肾、脾)---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动脉硬化---外感---中风。
还是“病从口入”。和遗传因素有无关系?
 
回复 79# 虚静


急性期有的病情能控制,有的不能控制,说明治疗也是有限度的,预防是第一位的。是否能控制住病情的进展,有时并不能完全预料,个体有差异,只是个概率问题。

该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症状入院治疗”,说明脑血栓预防用药有时候也是预防不住的。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西医有一级和二级预防用药,比如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和治疗脑血栓,对于脑血管的复发,能完全预防的住吗?那些复发的脑血管病人有多少是在服药如阿司匹林期间仍然复发的呢?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患病后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必须的,但是否能完全治好?只是个未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