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风病”识 河间金栋

11.2.2 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称谓

半身不遂是中风病一个重要症状,无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皆可见到。半身不遂一词,《内经》未载,但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记载。

偏枯者,如《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等。唐•王冰注:“偏枯,半身不随。”

偏风者,如《素问•风论》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偏风,乃偏枯之因风而罹患,偏枯之别名。如明•秦景明《症因脉治》云:“此言风邪中于各经之俞,或左或有,则为卒中偏风,半身不遂之症也。”[9]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云:“特此偏风,乃为仲景所谓半身不遂之风矣……《神巧万全方》云:经有偏风候,又有半身不遂候,又有风偏枯候。此三者大要同,而古人别为之篇目。盖指风则谓之偏风,指疾则谓之半身不遂,其肌肉偏小者,呼为偏枯。”[10]

身偏不用而痛者。中风病半身不遂症是否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临床观察,在中风病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侧肢体疼痛、麻木、肿胀或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状,乃肢体失用、筋脉拘挛、气血运行不畅的结果,《灵枢•热病》称之为“身偏不用而痛”。偏枯本身或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亦有记载,如隋•杨上善《太素•调阴阳》:“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11]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风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12]及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偏枯者,半身不随,肌肉偏不用而痛。”[13]等。而中风病之急性期或首发症状是“无疼痛”症状的,如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辨》:“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症而得半身不遂者。”[14]由于历代医家所诊治中风病之时期不同,是否有疼痛症状,所见不一,故而说法认识不一[15]。
 
11.2.3 (喑)痱,乃“偏枯、失语和神志昏蒙”之中脏腑

《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喑徘(痱)。”喑(瘖),《太素》:“不能言也。”[10]痱,即风痱。《说文•疒部》:“痱,风病也。”《汉语大字典》云:“痱,中风病。”因(中)风而痱,故称风痱、中风痱,据经旨之义,痱病之表现有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及神志和语言障碍[15]。
 
11.2.3.1 肢体运动、感觉障碍

“身无痛者,四肢不收”者,既可是肢体运动、感觉障碍,也可是或左或右之偏枯。

身无痛者,非指身体无痛,乃系感觉障碍即感觉缺失、不知痛痒。张介宾:“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16]

四肢不收者,指肢体运动障碍,即肢体全瘫或偏瘫。如《医学纲目•中风》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6]《丹溪心法•中风》云:“四肢不收举,俗曰瘫痪。”[9]《中医百病名源考•痱》云:“‘四肢不收’者,本非谓肢体‘全废’之四肢瘫(当仍系或左或有之偏瘫,与偏枯无异),特以神志昏迷,形若无主,体失收持,而一似于四肢全瘫耳。”[8] 《内经词典》:“痱,病名。症见四肢软瘫不能活动。”[17]
 
11.2.3.2 神志、言语障碍

“智乱不甚,其言微知”者,即神志迷乱但不严重,语言障碍但可交流,乃神志昏蒙之浅者;若智乱甚,“甚则不能言”,即神志迷乱严重、冒昧不识人,口不能言、失语,乃神志昏蒙之深者。此神志、语言障碍正仲景所谓邪中脏腑,《金匱要略•中风历节病》:“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痱》:“先秦时期初以‘痱’而名病者,则本谓‘神识昏迷,无所觉知’之风中脏腑之证也。”[8]故经旨(喑)痱,乃中风病“偏枯、失语和神志障碍”之中脏腑也。
 
11.3 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中所称之“中风”,是指病因,即外受风邪,而后世所称的中风病,在《内经》中有不同称谓。中风昏迷期有“大厥、薄厥、煎厥、仆击、击仆”之称谓;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之称谓;言语障碍有“瘖(喑)”之称谓和既有偏瘫(枯)、又有言语及神志障碍的“痱”病之称谓。

参考文献
[1] 周仲英主编.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4.
[2]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3,60—61,49—53.
[3] 金栋.卒中病名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3):156--158.
[4] 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5.
[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
[6] 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5.
[7] 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62,164.
[8] 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5,237,234.
[9] 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5037,7901.
[10] 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049.
[1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9,188.
[12]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2.
[1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7,153.
[14]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医林改错注释[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5.
[15] 金栋.古病名痱病探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5 ):310-311,310-311
[16]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86.
[17]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59.
 
12.古病名“痱病”探源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5期P310-311)

金 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摘要】 “痱病”一词,首见于《内经》。根据经旨之义,参以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家的认识,经详加考证后认为,“痱病”是中风病之古称。其症状表现有偏枯(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知人)及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等,是中风病之中脏腑症也。同时文章将“痱病”与“偏枯”给与鉴别。
【关键词】 痱病;中风病;偏枯;神志障碍;言语障碍

12.1 关于痱病的病名

痱病一词,首见于《内经》。《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瘖徘(痱),此肾虚也。”

按:痱,音fei肥,《说文•疒部》:“风病也。”《尔雅•释诂》:“痱,病也。”《汉语大字典》:“痱,中风病。”因(中)风而痱,故后世医家有“中风痱”、“痱风”、“风痱”等名称。

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太素•热病说》:“痱风之状,凡有死别。”[1]744《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第一》:“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2]153《风痱第五》:“夫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2]167《诸风第二》:“中风痱(一作入脏),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语,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得转侧方。”[2]156

由此可见,痱即痱病,亦名风痱、中风痱、痱风等,乃中风病之古称。
 
12.2 关于痱病的临床表现

据经旨痱病的临床表现有三个方面,即肢体偏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神志障碍及语言障碍等。

12.2. 1. 肢体感觉障碍(不知痛痒)和运动障碍(偏瘫或全瘫):

经文“身无痛者”,非指身体不痛,而是指肢体感觉障碍、缺失,即不知痛痒之义。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风痱……冒昧不知痛处。”明•张介宾云:“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3]张纲云:“痱者,以无所知觉为主,因其邪入内里,心伤神昏,故痛觉不存。”[4]237

经文“四肢不收”者,指瘫痪,即四肢瘫或偏瘫;而瘫痪或系痉挛之硬瘫,或系弛缓之软瘫。如《千金要方•风痱第五》:“夫风痱者……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2]167《丹溪心法•中风》:“四肢不收举,俗曰瘫痪。”[5]7901《医学入门》云:“四肢瘫,此名风痱。”[5]8433《医学纲目•中风》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6]164《中医百病名源考•痱》云:“‘四肢不收’者,本非谓肢体‘全废’之四肢瘫(当仍系或左或右之偏瘫,与偏枯无异),特以神志昏迷,形若无主,体失收持,而一似于四肢全瘫耳。”[4]237《内经词典》:“痱,病名。症见四肢软瘫不能活动。”[7]

由此可见,古今学者对于“四肢不收”,到底是四肢瘫还是偏瘫,是硬瘫还是软瘫,认识不一。临床观察,中风病昏迷后,由于病变部位不一,发病时间及病程不同,既可以出现四肢瘫,亦可见偏瘫;而偏瘫侧肢体既可是痉挛之硬瘫,亦可是弛缓之软瘫。

12.2.2. 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

据经文“痱之为病也……其言微知……甚则不能言”可知,痱病有言语障碍,即喑(瘖)之义。喑(瘖),音yin音,《说文•疒部》:“不能言也。”《太素•经脉病解》云:“瘖,不能言也。”[1]188《医学纲目•中风》云:“其舌强不语,唇吻不收者,经称为痱病。”[6]162故《素问•脉解》有“喑徘(痱)”连词。日本•伊泽赏轩《素问释义》云:“痱,即仲景中风篇所谓‘邪入于脏,舌即难言’者。”[8]

12.2. 3. 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识人):

经文“智乱不甚,其言微知”者,即神志迷乱但不严重,言语障碍但可交流之义,乃神志昏蒙之浅者也。而若智乱甚,“甚则不能言”者,即神志迷乱严重而冒昧不识人,口不能言或失语之义,乃神志昏蒙之深者也。此正张仲景中风病之中脏腑也,“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医学纲目•中风》云:“痱病有言变志乱之症。”[6]166《杂病证治准绳•中风》云:“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喑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5]4723明•秦景明《症因脉治•中风总论》:“中风之症:猝然倒仆,身热口噤,志乱神昏,四肢俱废,良久不醒,《内经》名曰风痱。”[5]5043“中脏腑,则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9]
 
12. 3 关于痱病的鉴别

痱病与偏枯在《灵枢•热病》篇中是对举论述的,二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灵枢•热病》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偏枯,半身不遂也,偏瘫之古称。据经旨之义,偏枯是半身不遂而痛,言语、神志正常,病变部位轻浅,在分腠之间,如《太素•热病说》:“偏枯病有五别:有偏一箱不收,一也;有偏不痛,此不用并痛,二也;其言不异于常,三也;神志不乱,四也;病在分肉间,五也。具此五事,名曰偏枯病也。”[1]744此正后世中风病之中经络之症也。而痱病是偏枯(瘫)或全瘫,不知痛痒,言语、神志异常,在脏腑,此正后世中风病之中脏腑之症也。张纲云:“病有深浅,其所别者主在于神昏与否,而不在其废。”[4]235

中风病半身不遂症是否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临床观察,在中风病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侧肢体疼痛、麻木、肿胀或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状,乃肢体失用、筋脉拘挛、气血运行不畅的结果,《灵枢•热病》称之为“身偏不用而痛”。偏枯本身或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亦有记载,如隋•杨上善《太素•调阴阳》:“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1]69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风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遂,肌肉偏枯小而痛。”[10]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2]153等。而中风病之急性期或首发症状是“无疼痛”症状的。如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辨》:“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症而得半身不遂者。”[11]由于历代医家所诊治中风病之时期不同,是否有疼痛症状,所见不一,故而说法认识不一。
 
12.4 关于今人对痱病认识的比较

对痱病的认识,今人亦不一致。

如李戎云:“痱,病证名。相当于现代医学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一种。”[12]
《中医大辞典》:“痱,义同废。是一种中风后遗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瘫痪,身无痛,或有意识障碍。以手足痿废而不收引,故名。”[13]解释前后矛盾。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徘,通痱,废也。瘖徘,病名。《奇效良方》云:‘瘖痱之状,舌瘖不能言,足废不为用。’”[14]
罗石标云:“徘。当为痱。偏瘫。”[15]
《内经词典》:“痱,病名。症见四肢软瘫不能活动,神志稍乱,轻者能言,重者不能言。”[7]
而对痱病认识最合理的当属张纲的《中医百病名源考•痱》,有云:“先秦时期初以‘痱’而名病者,则本谓‘神识昏迷、无所觉之’之风中脏腑之证也。”[4]234
 
12.5 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痱病”乃中风病之古称,系中脏腑之症。临床表现为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识人),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及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偏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如此始合经旨之义。

参考文献
[1]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2]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7:
[3] 张介宾. 类经[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25
[4] 张纲. 中医百病名源考[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5] 何清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6] 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7] 张登本、武长春. 内经词典[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59
[8] 日本•伊泽赏轩.素问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202
[9] 周中瑛.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8
[10]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2
[11]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医林改错注释[M]. 第2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5
[12] 李戎.中医难字字典[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5
[13]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27
[14]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41
[15] 罗石标.说医解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63
(收稿日期:2009-02-05)
 
13.“怒则气逆伤脑”病机探讨

(文章来源:《甘肃中医》2010年第23卷第2期 P9-10)

金 栋 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 河间 062450)

【摘要】 “怒则气逆”除伤肝外,还通过气的中介作用即肝气上逆的病理过程而伤脑。以《内经》理论“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等为依据,参以晚清医家如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之观点,来说明“怒则气逆伤脑”的病机,即“怒—肝气上逆—脑”轴系统。其中怒为病因,而肝气亢逆起中介作用,脑系靶器官。从而引起猝暴中风昏厥等病变,出现脑病症状。

【关键词】 怒则气逆伤脑;肝气上逆;中医病机

怒,俗称生气、气愤,系人在情绪激动时一种正常的情志变化。由于愿望受阻、行为受挫而致的紧张情绪之体验,人皆有之。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对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有重要意义。即当怒则怒,怒而不过,才为最佳。所愿不遂、言语不良刺激、话不投机等,可致怒生。但若大怒、暴怒,则可导致气机逆乱,百病丛生。如《素问•举通论》:“百病皆生于气也。”而怒后所伤之靶器官较多,“怒则气逆伤脑”,可通过起中介作用的脏腑肝气的病理过程而实现,即“怒—肝气上逆—脑”轴系统。
 
13.1 怒则气逆上冲于脑

大怒、暴怒则气逆上冲,如《素问•举通论篇》载:“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载:“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篇》载:“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但经文中气逆冲“上”之具体部位,概念模糊。目前看来其“上”应定位于元神之府的大“脑”[1]。

脑为奇恒之腑,位居头颅之内,位置最高为人之巅,故名上。脑为人元神之所居,清窍之所在,故名神窍。《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头者,精明之府。”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与运动、感觉等功能。明清以前观点认为,此为大脑之功能,属于心即心主神志而藏神,并分属五脏。明清以后,脑之功能才逐渐得到重视。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辛夷》云:“脑为元神之府。”[2]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云:“灵记之性不在心在脑。”[3]。
 
13.2 “怒---肝气上逆-脑”轴系

怒则气逆伤脑,中医认为非直接伤之,是通过肝气亢逆的中介作用而完成。中介作用系人体之气的功能之一,即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之载体[4]。既可以是脏腑经络之正常功能表现,也可以是脏腑经络的异常病理变化,即肝气的病理变化。怒为肝之志,大怒、暴怒首先伤肝。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肝……在志为怒,怒伤肝。”肝藏血,怒由肝血、肝气所化,若肝血充足,肝气亢盛,稍有刺激,即易发怒。《灵枢•本神》篇曰:“肝气……实则怒。”《素问•调经论篇》曰:“血有余则怒。”而肝病亦让人易怒,《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肝病者……令人善怒。”

怒生而肝伤,肝伤则肝气升发、疏泄太过,气机逆乱,亢逆化风,或阳亢化火,灼液为痰,气血运行不畅,形成风火痰瘀交结,而上冲于脑,痹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导致中风昏厥等病症[1]。对此后世医家多认同并有所发挥,如晚清及近代医家三张(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参以西说,发挥至极,创“内风脑病”学说。张伯龙《雪雅堂医案•类中秘旨》云:“《素问》所谓气血并走于上之大厥,于西医所谓血冲脑气筋,信而有征。盖肝风内动,气血上冲于脑,扰其后脑则昏不知人;扰其前脑,在一边则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在两边则为全身瘫废。”[5]张山雷《中风斠诠》云:“肝胆火升,风阳陡动,扰乱神志,成为暴仆昏厥,或为目瞑耳聋、强直猝死诸般症状,皆有气血并走于上,冲击入脑,震动神经而失去其知觉运动之机理。”[5]《素问•脉解篇》载:“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云:“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夹气血上冲脑部,以致昏厥……盖血不自升,必随气而上升,必至脑中充血。至所谓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者,盖气反则下行,血即随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气上行不反,血必随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犹能望其复苏乎。”[6]此即“怒—肝气上逆—脑”轴系统:怒为病因,而肝气亢逆起中介作用,脑系靶器官[1]。
 
13.3 脑病症状

怒则气机逆乱,上冲于脑,导致脑神被扰、清窍被蒙,出现头胀头痛,眩晕欲仆,失眠,烦躁易怒,激动亢奋,脉络怒张,面红目赤等阳亢症状。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气逆则头痛。”《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曰:“(肝脉)太过则令人喜怒(忘),忽忽眩冒而巅疾。”《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曰:“岁木太过……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

甚则气逆上冲,血随气涌,逆乱加重而化风,或阳亢化火,灼液炼津为痰,气血运行不畅,形成风火痰瘀交结,而上冲于脑,痹(闭)阻脑络,或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引起猝暴中风、昏(晕)厥,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肢体拘急强直、或纵缓瘫软、或偏瘫抽搐等症。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素问•调经论篇》曰:“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13.4 结语

综上所述,大怒则伤脑,通过肝气上逆的病理过程而实现,此“怒则气逆伤脑”之病机,当为“怒—肝气上逆—脑”之轴系。怒系病因,肝气上逆为中介作用,而脑是靶器官。

参考文献

[1] 金栋.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457.
[2]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936.
[3]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医林改错注释[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8.
[4]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7.
[5]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2-61.
[6]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
(收稿日期 2009-08-27)
 
14.偏瘫一定是男左女右吗

文章来源:《健康报》2009-03-12(4版)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老百姓有一种说法: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症,男的是左瘫,女的是右瘫,即男左女右,这种说法正确吗?

在民间,特别是农村老百姓对医学的认识和了解,有很多是来自于中医的理论。中医是实践医学,其理论来自实践,源于民间。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是科学的,是经得住考验的。但历代中医书籍中有许多理论、认识和观点等,现在看来有些是片面的,并非完全正确。如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隋代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中也说:“偏枯,男子则发左,女子则发右。”偏枯,即偏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得了偏瘫,男的是左瘫,女的是右瘫。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第一部病因病理学专著。这两部著作,对历代医家影响深远,其中的很多论述和观点至今仍沿用。可见“偏瘫分男左女右”的说法是有根据的,在民间这种说法一直流传,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却是不正确的。

偏瘫即半身不遂,中医古称偏枯。偏瘫是指一侧肢体(上下肢)肌力的减弱或消失。临床所见,偏瘫无论男女都可能发生,可左可右。现代解剖学认为,偏瘫的病位主要是大脑半球深部的内囊区域或脑干。无论是颅脑外伤、占位、感染或血管病变等,凡是损害了内囊或脑干,都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偏瘫即半身不遂症。因为大脑半球、脑干都有交叉支配对侧肢体的功能,所以左侧病灶,可以出现右侧肢体瘫痪;而右侧病灶,则可以出现左侧肢体瘫痪。神经(脑)解剖,无男女性别差异,因而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症,是不分男左女右的,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5.“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辨析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第n期 待发表)

金 栋 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 河间,062450)

【摘要】 《素问•大奇论》所云“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之说,系由“男左女右”之客观规律推演而来。而此规律乃源于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之“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从而来说明偏枯病证“男子发左,女子发右” 的发病形式即为顺证。经参阅历代医家的相关注释认为“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此句可单独成立。另外对“皆鬲偏枯”给予小考后认为是“皆为偏枯”。

【关键词】 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辨析

笔者曾在《健康报》(2009-3-12)发表一篇名为“偏瘫一定是男左女右吗?”的文章后,有同道在互联网上发帖子,对此文引证文献的合理性提出质疑,甚至有的说“纯粹是胡扯!……取章断义,妄谤经典”。为此撰写此文愿与同道切磋。

“偏瘫一定是男左女右吗?”引证文献来源于《素问•大奇论》和《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素问•大奇论》云:“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膈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瘖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瘖,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对于此段经文的解释,历代注家所释不一,争议焦点大体有两处:即对“皆鬲偏枯”和“男子发左,女子发右”的注释不同。
 
15.1 “皆鬲偏枯”小考

15.1.1 历代注家所释

经文中“皆鬲偏枯”历代注家所释不一。

如唐•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五•五脏脉诊》云:“胃之与心,二者同病,名鬲偏枯。”[1]484-485
明•张介宾《类经•六卷•脉色类》:“胃为水谷之海,心为血脉之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致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2]169
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此言胃心之脉,有为膈证与偏枯者……盖膈者,膈膜也。”[3]415
明•吴昆《素问吴注》:“隔,阴阳闭绝也;偏枯,手足不用也。”[4]208
清•高士宗《素问直解》将“皆鬲偏枯”径改为“背鬲偏枯”,注云:“心脉复小坚急,不能合胃脉而行于前后,则背膈偏枯。”[5]329
清•张志聪《素问集注》:“胃外以候形身之中,其脉鼓大,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外矣,是以成膈偏枯。膈者,里之膈肉……膈气虚,是以胸胁脊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之症,故名曰膈偏枯也……膈偏枯者,只病在胸胁腰脊之间,而不及周身之上下也。”[6]418
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研》云:‘鬲是胃病,不与偏枯相类。盖鬲字句绝,偏枯连下读。”[7]1179《研》指日本•稻叶通达的《素问研》。

由上述注释可以看出,主要是对“鬲”字解释不一,属强解而难懂。综合上述诸家之注,其义有:①鬲通隔,指隔绝不通。如张介宾、吴昆等。②鬲通膈,指膈膜、膈证。如马莳。③鬲通膈,指膈(鬲)偏枯。如杨上善、张志聪等。④指胃病。如日人•伊泽裳轩。笔者认为上述诸解皆欠妥,何也?

1.2 释疑

按:皆鬲偏枯,《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作“皆为偏枯”[8]2。经文中之“鬲”字,当系“为”(爲)字之讹,因形似致传抄致讹。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皆鬲偏枯:诸注皆委曲求通而终不可通,难在鬲字上。郭氏《素问校注》云:‘鬲字误,应作为,二字古文形似致误。皆为偏枯,与上皆为瘕、皆为疝,句法一致。《全生指迷方》引,鬲作为,亦可证。’其说当是。”[9]318

根据本篇经文“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之句义,此当系“皆为偏枯”,即“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为偏枯”,正三句对举,句法相同,经义甚明。《巢氏病源》所载为是。
 
15.2 “男子发左,女子发右”辨析

15.2.1 历代注家所释

经文中“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历代注家所释不一。

如唐•王冰注:“阳主左,阴主右,故尔。《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此其义也。”[10]307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偏枯者,亦谷气失养,血脉不和所致耳。且此偏枯也,男子当发于左,以左为阳也;女子当发于右,以右为阴也。”[3]415
吴昆《素问吴注》:“男子阳也,故发左;女子阴也,故发右。”[4]208
张介宾《类经•脉色类•诸经脉证死期》云:“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今以偏枯而男子发左,女子发右,是逆证也。”[2]169
高士宗《素问直解》云:“《玉版论要》:男子右为从,女子左为从。‘其从者’,谓男子发于右,女子发于左。不同于上文之发也。上文‘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则不瘖,此男子发右,女子发左,故瘖。”[5]329

由上述注释可以看出,“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其义有二:⑴指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即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并遵“男左女右”之客观规律,将“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作为顺证,如王冰、马莳、吴昆等;⑵指遵《素问•玉版论要》所云“女子右为逆,左为从(顺);男子左为逆,右为从(顺)”,将“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作为逆证,如张介宾、高士宗等。那么哪种说法准确呢?

15.2.1 释疑

按:《素问•大奇论》“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与《素问•玉版论要》“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所述内容不同。

《素问•大奇论》所述系偏枯病证“男子发左,女子发右”的发病形式,实乃遵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及“男左女右”之客观规律推演至人体,来说明偏枯病证“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即为顺证。王冰注云:“顺,谓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也。”[10]307《素问补识》亦云:“此男子发左、女子发右,正是从(顺)证。”[9]318

而《素问•玉版论要》所述是指病色见重阴重阳为逆证、死证。《素问•玉版论要》云:“色现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以男女分阴阳,则男为阳,女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则左为阳,右为阴。据经旨,女子病色见于右,则是“重阴”,重阴死,故为逆;男子病色见于左,则是“重阳”,重阳死,故为逆。此与《素问•大奇论》所述偏枯病证“男子发左,女子发右”所指不一,正所谓“风马牛不相及”也。

由此可见,对“男子发左,女子发右”的注释,历代医家如王冰、马莳、吴昆等注为是,而张介宾、高士宗等所注为非。
 
15.3 偏枯病证的脉象、发病形式及预后转归

据经旨“男子发左,女子发右”的此段内容,当指“偏枯”病证的脉象、发病形式及预后转归等。诚如《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所云:“偏枯,其状半身不遂……诊其胃脉沉大,心脉小牢急,皆为偏枯。男子则发左,女子则发右。若不瘖舌转者,可治,三十日起。其年未满二十者,三岁死。”[8]2 即“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之说,并非“纯粹是胡扯!……取章断义,妄谤经典”。

15.3.1 偏枯之脉象 偏枯之脉象为“胃脉沉(鼓涩)大、心脉小牢(坚)急”。

15.3.2 偏枯的发病形式 发病形式为“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因发病遵“男左女右”之客观规律,即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此为顺证。故云“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耳!

15.3.3 偏枯的预后及转归 据经旨这段文字共三个意思即偏枯病证的三种预后及转归。“第一层,病顺左右而能言者为上,故治疗时间最短,三十日可愈;其次,病顺左右但不能言,较重,须三岁始能治愈;第三,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9]319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