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风病”识 河间金栋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中风病”识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1.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

(中华中医药学会 发布 ZYYXH/T4~49---2008)

1.1 概述: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猝cu)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或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疼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愦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多难救治;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均有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2 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以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3 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或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1.4 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以下内容是本人拙见,一个红色标题是一个内容。不当之处请拍砖。

2. 中风病“中风”病因学说探讨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摘要】 中风病是以外受风邪命名的内科疾病,其病因学说是否与外受“风邪”有关?经检阅历代医籍发现,在历代医家中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与金元以后的“内风”理论,时至清代的医家,由于西学渐进则参以西说,提出“内风脑病”学说。实际上“风邪”是外感病邪之统称,代表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可以成为中风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可能与之有关。
【关键词】 中风病;中风病因学说;风邪

中风病是以病因命名的内科疾病,即感受风邪、中风而已,至今一直沿用。是否与“中风”有关,历代医家的观点不一。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探讨和发挥,就病因学说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1];至明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导“内风脑病”说,实为近代医家对中风病的重大贡献[2]。近代学者多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3]。兹不揣浅陋,探讨如下。
 
2.1 中风病“中风”病因源流略考

2.1.1 中风病“外风”病因学说

在唐宋以前,中风病以“外风”病因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以中医经典《内经》和《金匮要略》为理论依据。《内经》认为中风病之发生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有关,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居,发为偏枯。”《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等。纵观《内经》全书,有关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论述,非只限于外受风邪一种,尚有如“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4]内风因素。医圣仲景秉承经旨,明确提出中风病之病名及中风病与中风有关,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并创“络脉空虚”,外(寒)邪入中论,此后隋、唐、宋时期之医家皆宗之,而很少有质疑者。如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孙思邈《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王焘《外台秘要》及宋代方书如《和剂局方》等,皆强调外受风邪,而其治法方药亦多温燥祛风之剂,如大、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
 
2.1.2 中风病“内风”病因学说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至明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导“内风脑病”说。

2.1.2.1 金元医家的“内风”学说

时至金元,用温燥祛风之剂治当时之中风病,结果多变证或死亡,故此时有金元四大家的三子“内风”学说,即刘完素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热生风”及王履“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别,是中风病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

首先金代医家刘完素力劈时弊,倡言新说。刘氏认为中风病既不是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乃由于将息失宜,五志过极,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约的“内风”论[5]。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6]及《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悲》云:“中风偏枯者,由心火暴甚,水衰不能制之……则卒暴僵仆,多因五志七情过度,而卒病也。”[6]对后世医家影响巨大。

其次是李东垣的“正气自虚”的内风学说。李氏认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如此。”[7]虽主张“正气自虚”、本气自病之气衰病因学说,但未有明确的病机阐述,所用之方药大多系续命汤之类,如小续命汤、加减续命汤(麻黄、桂枝、白虎、葛根、附子、桂附、羌活连翘诸续命汤)及羌活愈风汤和大秦艽汤等,终究未脱“温燥祛风”之窠臼。但其气虚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最后朱丹溪提出中风病“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学说,并指出半身不遂在左侧属血虚有痰挟瘀血,治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在右侧属气虚有痰挟热邪,治以二陈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如《丹溪心法•中风》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属虚,挟火(一作痰)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一作少)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左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右以二陈四君子等汤加竹沥、姜汁。”[7]

元•王履从中风病因学出发,首创“真中风”与“类中风”,将内风与外风做了本质上的区别。如《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云:“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8]对明清的中风理论有很大影响。
 
2.1.2.2 明清医家的“内风”学说

明清时期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中风病病因的认识则更加完善。比较有影响的有缪希雍的“内虚暗风”学说、张景岳的“非风”学说、王清任的“气虚血瘀”理论和叶天士的“肝阳化风”之说等。

缪希雍承前人中风病有内风、外风之论,并在河间火热之说及丹溪湿、痰、热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虚暗风”之说。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风》云:“凡言中风,有真假内外之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亦致猝然僵仆类中风证……刘河间所谓此证全是‘将息失宜,水不制火’;丹溪所谓湿热相火、中痰中气是也。此即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者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9]

张景岳认为中风病与外风无关,而创“中风非风”学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观点。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云:“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10]并提出本病乃由真阴亏损,元气虚脱所致,“凡病此者,多有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再或内外劳伤,复有所触,以损一时之元气;或以年力衰迈,气血将离,则积损为頽,此发病之因也。盖其阴亏于前,而阳伤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此非阳气暴脱之候乎?”[10]

张景岳的非风之说,颇为清代王清任所推崇,王氏在《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论》中说:“独张景岳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易中风之名,著非风之论。”王氏对中风病病机以气虚血瘀立论,并创补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治疗半身不遂之证[2],至今仍沿用,疗效确切。

叶天士秉承缪希雍“内虚暗风”之说,遂创“肝阳偏亢,阳化内风”理论,始明确提出中风病“内风”学说。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11]
 
2.1.2.3 晚清及近代医家的“内风”学说

时至晚清及近代,由于西说渐进,受其影响,晚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内风脑病”说,实为近代医家对中风一病之重大贡献。而影响最大者则属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三张之参以西说、中西汇通,创“内风脑病”学说,即肝阳化风,挟气血上逆,直冲犯脑。至此中风病病因之认识渐趋深化和完善。

首先张伯龙师承前哲,对河间刘完素中风病“火热”学说,甚为推崇,云:“惟刘河间谓‘将息失宜,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丹溪又赞之曰:河间谓中风由‘将息失宜,水不制火’极是……河间属火之说,最为允协。但火亦有二,有肝木自旺之火……有肾水不能制灭之火,则即此病之类中风是也。”[2]又参以西说,中西汇通,倡“肾虚肝旺,内风脑病”之说,如其云:“中风一证,肾水虚而内风动者多,若真为外来之风所中者则甚少……其内动之中风,是为肝风自中而发。由于水亏木动,火炽风生而气血上奔,痰涎猝壅,此即《素问》气血并走于上之大厥,亦即西医所谓血冲脑经。若激扰后脑,则昏不知人;激扰前脑,则肢体不动;激扰一边,则口眼歪斜,或为半身不遂,左右瘫痪等证。”[2]

而后张山雷加以扩充发挥,完善其说。如《中风斠诠》云:“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中风,皆由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犯冲脑,震扰神经,而为昏不识人,?斜倾跌,肢体不遂,言语不清诸证,皆脑神经失其功用之病。”[2]

张锡纯则以《内经》“大厥、煎厥、薄厥”之论,并衷中参西,提出了“内中风”与“脑充血”、“脑贫血”之病证名,对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发挥至极。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云:“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夹气血上冲脑部,以致昏厥……盖血不自升,必随气而上升,必至脑中充血。至所谓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者,盖气反则下行,血即随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气上行不反,血必随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犹能望其复苏乎。”[12]

其“脑充血”相当于出血性脑血管病变,而“脑贫血”则相当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在当时无头颅CT的情况下,详细区分实属罕见。如其云:“夫人身之血,原随气流行,气之上升者过多,可使脑部充血,排挤脑髓神经,至于晕厥……若气之上升者过少,又可使脑部贫血,无以养其脑髓神经,亦可至于晕厥。……脑充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多,固能伤其脑髓神经。脑贫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少,又无以养其脑髓神经。是以究其终极,皆可使神经失其所司也。”[12]
 
2.2 中风病“中风”病因新识

2.2.1 风之概念

风是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一,而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正常情况下,六气不会使人患病。但在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13],亦称六邪。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13]

《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因风(邪)为百病之长及百病之始,风邪既常兼他邪(如寒湿暑燥热等)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又袭人致病最多,故风邪是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因六淫是气候异常变化的结果,而风邪又是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风邪则代表异常的气候变化。
 
2.2.2 中风病与中风有关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而得名,此“风邪”非指风邪一种,当是外感六淫之统称,实指气候的异常变化。

通过流行病学观察发现,中风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从时间分布看,脑血管病(CVD)发病高峰在1月中上旬。”[14]而这个时间气候最为寒冷,即在冬寒季节气候寒冷时最易发生,说明气候异常变化与中风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冬寒季节,气候寒冷,气温低下,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导致血管痉挛、收缩,血液黏稠度加大,机体抵抗力低下。在原有心脑血管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糖尿病等,容易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的缺血,诱发或发生中风。中医则认为:血液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侵犯人体,可导致经络、筋脉凝滞,拘急,挛缩等,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凝结瘀阻,相应脏器发生缺血,诱发或发生中风[15]。另外在夏暑季节,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大气压低下,空气中氧气相对不足,加之出汗过多,血液浓缩、粘滞,血流缓慢,气血运行不畅,在原有心脑血管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糖尿病等,容易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的缺血,此时亦最易诱发或发生中风。

实际上“中风病的形成,有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原始病因有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亢为主。诱发因素主要为烦劳、恼怒、醉饱无常、气候变化等。”[1]此系今之高校本科教材《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病病因学说最科学、客观、合理的解释。其中气候的异常变化,是中风病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则可能成为病因之一,故云中风病与“中风”有关。
 
2.3 结语

综上所述,中风病病因学说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唐宋以后,突出以“内风”立论,时至明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则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导“内风脑病”说。而外风之风邪,当是外感六淫之统称,实指气候的异常变化。气候的异常变化,是中风病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则可能成为病因之一,故云中风病与“中风”有关。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 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4,312
[2]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3,49-52,52,56-57
[3] 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1
[4] 金栋.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458
[5] 范永升.素问玄机原病式新解[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98
[6] 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47,27
[7] 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4669,7898
[8] 王履.医经溯洄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
[9] 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
[10]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88,189
[1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4
[12]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114-116
[13] 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M].第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7,218
[14] 韩仲岩,唐盛孟,石秉霞主编.实用脑血管病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8
[15] 金栋.输血栓预防药有益处吗[N].健康报,2009-03-04(4版)
 
3. “卒中”病名考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3期P156-158)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摘要】 “卒中”一词,目前各类医学杂志、报纸等多认为系西医病名而给予论述。通过对历代有关医籍的检阅及考证后发现,“卒中”原是中医名词(病因)。卒,通“猝”,二字先古今字,后通假字;本字为“猝中”,指“突然受到……伤害”“突然被……击打”之义。后演变为中医症状名称,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之义;最后发展成为中医疾病名称。即“卒中”本是中医病名,亦称中风病,又名卒中风,对其沿革给与详细阐述。此等名称与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病变相近。
【关键词】 卒中;中风;急性脑血管病变;脑卒中

卒中,指急性脑血管病变。“卒中”一词,目前在各类医学刊物中,出现频率较高,由“卒中”组成的词亦较多,如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静止性卒中、亚临床卒中、小卒中、大卒中、脑卒中等。并有许多由“卒中”一词命名的刊物,如《中国卒中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及一些三甲医院开设有“卒中病房”。而且国际上尚有国际卒中学会(ISS)、世界卒中联盟(WSF)和世界卒中组织(WSO)等,并且将从2008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29日定为“世界卒中日”等。那么“卒中”究竟是中医病名,还是西医病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病学专家王忠诚教授在《名医名家谈脑血管病》中云:“脑卒中是由外文stroke 翻译而来,可确认为是脑血管病,并以急性脑血管病变为主。”[1]高校本科、硕本连读教材《神经病学•脑血管疾病》一章中,对病名“脑卒中”的论述,后面括号内有一外文名称stroke[2-3],显然是指舶来品,一个洋名称。而对“卒中”之读音,读“足钟,zu zhong”者多,对此笔者认为欠妥。兹不揣浅陋,陈述于下。
 
3.1 卒中,当为“猝中”,原是中医名词

卒中一词,本是中医名词,首见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该书有“救卒中恶死方”“治卒中五尸方”“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治卒中风诸急方”等记载[4]3777-3790。该书多系“卒中、卒得、卒发”等多种危重疾病之急救方法,故原名称《肘后救卒方》。

按:卒,通猝,音“促,cu”,猝然、突然、急暴之义。中,音“众,zhong”,被击打、受伤害之义。卒中,当为猝中,指“突然被……击打”“突然受到……伤害”。如卒中风,指突然受到风邪伤害;卒中暑,指突然受到暑邪伤害;卒中恶(感受秽毒或不正之气),指突然受到秽毒或不正之气伤害等。此乃“卒中”之本义,后起之词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卒中,当读“促众,cu zhong”,非读“足钟,zu zhong”。
 
3.2 卒中又是中医症状名称

卒中后,即“突然受到……伤害”以后,可以出现“欲死”等症状,如《肘后备急方》有“卒中恶、短气欲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卒中风,瘫,身体不自收,不能语,迷昧不知人”等记载[4]3779-3791。此“死”非指死亡,指猝然如死而气不绝也,即“迷昧不知人,不省人事、昏厥是也”,西医称意识障碍者,后世有“卒中暴厥”之名称。如明•王肯堂《证治准绳•诸中门•卒中暴厥》云:“暴病卒死……俗有中风、中气、中食、中寒、中暑、中湿、中恶之别,但见猝然仆倒、不省人事。”[4]4723即无论受到什么伤害,凡出现“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者,皆可称为“卒中”,非限于风邪一种。

由此可见,卒中由原来的中医名词,逐渐演变成症状名称。卒中某种病邪,如卒中风、卒中气、卒中食、卒中寒、卒中暑、卒中湿、卒中恶等,皆可简称中风、中气、中食、中寒、中暑、中湿、中恶等名称。中这些病邪后,皆可出现“猝然昏仆,不省人事”。
 
3.3 卒中本是中医疾病名称

卒中还是中医病名,即中风病,又称卒中风。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症状。《中医大辞典》云:“卒中(促众,cu zhong),即中风……一作猝中,又称卒中风。因中风是猝然发生昏仆,不省人事等症,故名。”[5]

3.3.1 中风病导源: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6]。此今之中风病的病名解释,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相近。

中风之病名,虽首见于《内经》,但非指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急性脑血管病,系指外受风邪而言。等于《内经》无中风病名,但对中风论述甚详。在病名方面,根据症状和发病阶段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卒中昏迷期有击仆、大厥、薄厥等;半身不遂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名称。中风之病名,实首见于汉代张机《金匮要略》,该书有“中风历节病”一章。根据病邪的深浅与病情的轻重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等四种,历代医家多沿袭而用其名称。后世医家将中风病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实导源于此。

《内经》认为,半身不遂(偏枯)等症发生原因,或系外受风邪而得。如《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也……发为偏枯……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汉代张机《金匮要略》秉承经旨,认为中风病系“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正因为如此,在唐宋以前,中风病的病因,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此正是称为中风病之缘由。现今看来,上述两部经典之理论,对中风病病因的认识,认为是“外受风邪”欠准确。所以唐宋以后的医家,则提出质疑,持不同观点。如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在其《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云:“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7]而明代医家张介宾则认为中风病与风邪无关,提出“非风”病名。《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云:“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竟以非风名之,庶乎使人易晓,而知其本非风证矣。”[8]
 
3.3.2. 卒中风之导源:

卒中风之病名,首见于《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云:“卒中风,瘫,身体不自收,不能语,迷昧不知人。”[4]3791后世或有沿用其病名者。如《千金要方•卷八•诸风第二》云:“小续命汤,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9]《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治法》云:“生姜生附汤,治卒中风,涎潮昏塞不知人。”[4]7485《医学启源•六气方治》云:“花蛇续命汤,治卒中风,牙关紧闭,精神昏愦,口眼歪斜,不知人事,痰涎不利,喉中作声。”[4]7657等。

卒中风作为中医的病名至今仍沿用,如现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将“卒中风”作为中医急症之疾病来论述。《中医急诊学》云:“卒中风,是指……发病迅速,突然出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舌蹇语塞或失语,甚则神昏……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可参照本篇内容进行急救。”[10]
 
3.3.3. 卒中病名导源:

卒中作为中医的病症名,首见于宋代方书。如《和剂局方•治诸风》云:“至宝丹,疗卒中急风不语……乌犀丸,治丈夫妇人,卒中诸风,牙关紧闭,膈上多痰,或语言蹇涩,或口眼歪斜……三生饮,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涌。”[4]4076-4086《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治法》云:“白散子,治肝肾虚,为风所袭,卒中涎潮,昏塞不语。”[4]7485从以上诸方所治病证来分析,卒中既是一个中医名词(指病因),又是一个病(症)名。三生饮所治之病证,乃系“卒中”病名之始端。而在历代医籍中,多系将“卒中”一词,或指病名,或指症名,或指病因来论述,无明确的命名标准。

由于古代病、证、症、因,四者名称使用不规范,无严格的区分标准,多混称,所以卒中、卒中风、中风病在历代医籍中多相提并论而混称并存。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治法》云:“铁弹丸,治男子妇人一切风疾,无问远近,瘫痪中风,口眼歪斜,言语蹇塞……卒中,不语迷闷。”[4]7486-7487《医学启源•六气方治》云:“至宝丹,治卒中风急不语,中恶气绝,中物诸毒……风热卒中、客忤。”[4]7658《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11]

至明代,卒中病名基本确立,或是中风病一症状。如《医学纲目•中风》云:“中风,世俗之称也。其症卒然仆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言,唇吻不收是也。然名各有不同,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乃初中风时如此也。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经称为偏枯,世又称为左瘫右痪及腲腿风,乃中倒后之症,邪之浅者如此也。其舌强不言,唇吻不收者,经称为痱病,世又称为风懿风气,亦中倒后之症,邪之深者如此也。”[4]8164《医学正传•中风》云:“曰卒中,曰暴仆,曰暴喑,曰蒙昧,曰?僻,曰瘫痪,曰不省人事,曰语言蹇涩,曰痰涎壅盛,其为中风之候不过如此,无此候者非中风之病也。”[4]8837《症因脉治》中论《内经》、《金匮》中风卒中症因各别治法不同云:“风邪中于各经之俞,或左或右,则为卒中偏风,半身不遂之症也……至《千金方》,则以《内经》风论发卒中四条,立名中风……《内经》之论中风,总述风邪致病,非专言卒中暴仆之症。”[4]5034-5038

卒中之病案,明代医籍多有记载。如《内科摘要•元气亏损内伤外感等症》云:“车驾王用之,卒中昏愦,口眼歪斜,痰气上涌,咽喉有声,六脉沉伏。此真气虚而风邪所乘,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煎服即苏……一男子,卒中,口眼歪斜,不能言语,遇风寒四肢拘急,脉浮而紧。此手足阳明经虚,风寒所乘,用秦艽升麻汤治之稍愈,乃以补中益气汤加山栀而痊。”[12]或卒中、中风并称之病案亦有记载,如《名医类案•中风》云:“吴能三,患中风,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厥气厥,二陈汤加……邱敏六年三十六岁,患中风,四肢如瘫,此人好色,从幼做买卖,有外事(此风非自外来,由内燥火而卒中也)。[4]6770

中风之病名,首见于汉代张机《金匮要略》,因该书理、法、方、药具备,是历代医家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故历代医家多沿袭而用其名称。因“风为百病之长”,历代医家多将中风病列为篇首,当作重要的章节来论述,并成为中医“风、痨、鼓、膈”四大难症(病)之首位,从而使中风之病名一直沿用至今,而“卒中”之病名间或提及。如新世纪高校二版教材《中医内科学》云:“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之为‘卒中’。”[6]
 
3.4 结语

综上所述,卒中,当为猝中;应读“促众,cu zhong”,非读“足钟,zu zhong”,本是中医病名。卒中,即中风病,亦称卒中风,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相近。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名医名家谈脑血管病[M].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8:48
[2] 王维治.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
[3] 吴江.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4] 何清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5]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971
[6] 周中瑛.中医内科学[M]. 第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4,304
[7] 王履.医经溯洄集[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
[8] 张介宾.景岳全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88
[9]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155
[10] 任继学.中医急症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4
[11]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47
[12] 薛己.内科摘要[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
 
4. 卒中“脑病”说探讨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摘要】卒中,当为猝中,指急性脑血管病变。明清以前医家皆将其病因病机、定位与心、肾、肝、脾等脏腑密切相关,明清以后定于脑。由于心、肾、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卒中,属气的中介作用,即通过中介作用,导致脑功能失调,出现脑病症状,此即“病因—中介作用—脑”轴系统。例举晚清及民国医家三张“内风脑病”学说,乃卒中“脑病”学说之端始。
【关键词】卒(猝)中;中风病;中介作用;脑病

4.1 卒中概念与病机

卒中,当为猝中,应读促众(cu zhong),即中风病,亦称卒中风,本是中医病名[1],指急性脑血管病变。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症状得名,故病位在脑。是由多种致病因素,通过气的“中介作用”,即脏腑的病理变化、功能失调,亢逆上冲于“脑”,导致脑络痹阻或血溢脑络之外,从而引起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

中介作用系人体之气的功能之一,即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之载体[2]。中介作用既可以是脏腑经络之正常功能表现,也可以是脏腑经络的异常病理变化。此即“病因---中介作用(脏腑功能失调)---脑(靶器官)”轴系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