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字讲完[物极必返]!大到不能再大谓之"太",因此太=大到极点。
老有快要死的可能,但无缩小(反老还童乎?)的可能,反而有缩水的可能。老是生、长、壮、老中的一个状态,老不一定是大到极点,从自然来看,老显示出枯败,有缩小的可能。
先生乃是持太=初之论点也。太阳,本义是最初的阳。太,是最初的意思。宋太祖,意思是宋朝最初的祖宗,第一代祖宗。
没有这种说法吧?就阴阳的变化关系来说,由于阴变成阳,或阳变成阴,都是突然产生最强的阳气或阴气,然后阳气或阴气递减的(命名的时候人们是这样认为的)。
若太阳为日出,阳明为日中,少阳为日入。所以,太阳又意味着最强的阳气,阳明次之,少阳又次之。
这里为何不是太阴去厥阴,再去少阴呢?太阴又意味着最强的阴气,少阴次之,厥阴又次之。
在这儿怎么忽然又变成厥阴去少阴,再去太阴的呢?太=终了吗?所以太阳是三阳,阳明是二阳,少阳是一阳。太阴是三阴,少阴是二阴,厥阴是一阴。
已经说得够乱了,就别再枝蔓了,好吗?伤寒传变顺序是邪气突然使人体产生最强的阳气,于是在三阳阶段是随着邪气内传而阳气越来越弱的,进入三阴阶段也是阴气越来越弱的。
叫圆运动不太精准,更好的叫法是螺旋运动,因为日出是初,而再次日出则是另一个初的开始,它只是似一个圆运动而已。即是初,也是终,圆运动。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太阳就是太阳,不是日出的意思。取名把太阳叫做太阳,意思就是最阳的阳和最初的阳,认为最初的阳即是最强的阳,至于说最初的阳是不是最强的阳,这是当时的古人的认识是不是正确的问题。
这是人大,还是天大?古人把阳区分为太阳、阳明和少阳,这个阳指的是人体的正气中的阳气。遭受细菌病毒感染后,发病最初被命名为“太阳病”,意思是说最初时人体的阳气(不是指邪气)是最强的。过一段时间,阳气就减弱,变成阳明。再过一段时间阳气又减弱,变成少阳。再减弱就变成太阴,接下来少阴,接下来厥阴。这是普遍的变化顺序,变化的是病人自身的阳气强弱,由强到弱。这是古人在命名三阳三阴时对于变化顺序的认识。至于说这个认识正确还是不正确,是另一个问题。
生病是常,还是不生病是常?所以,不能把太阳看做是日出,阳明看做是日中,少阳看做是日落。因为生病后人体阳气的变化不是这样的顺序。而是突然阳气升到最强,然后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弱下来。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
歧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日出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既然可以《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那自然一日也可以分为六节,对吧?
而六节就是三阴三阳,且三阳就是太阳丶阳明丶少阳,但如今问题的核心,乃在于三阳是以太阳,还是以少阳为纪首的呢?
凭什么就必得选太阳,而不得选少阳为纪首呢?
再者若在四时之年代,中医学是以少阳为春(日出),那为何到了六节之年代,会改为以太阳为春(日出)的呢?
这岂不是推倒了过往的认知,重新再创建新的丶与旧的不兼容的中医学了吗?
这是人大,还是天大?
是从[大天地]得出一个道,再将这个道推衍到人的这个[小天地]丫,还是反过来,由[小天地]得出一个道,再将这个道推行到[大天地]去呢?
生病是常,还是不生病是常?
什么是[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是顺着平常的气丫,还是顺着不平常的气呢?
不能把春(三阳之纪首)看做是日出,理由呢?能再多说一个理由吗?
春是日出,而太阳病不是日出。明白吗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
歧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日出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既然可以《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那自然一日也可以分为六节,对吧?
而六节就是三阴三阳,且三阳就是太阳丶阳明丶少阳,但如今问题的核心,乃在于三阳是以太阳,还是以少阳为纪首的呢?
凭什么就必得选太阳,而不得选少阳为纪首呢?
再者若在四时之年代,中医学是以少阳为春(日出),那为何到了六节之年代,会改为以太阳为春(日出)的呢?
这岂不是推倒了过往的认知,重新再创建新的丶与旧的不兼容的中医学了吗?
这是人大,还是天大?
是从[大天地]得出一个道,再将这个道推衍到人的这个[小天地]丫,还是反过来,由[小天地]得出一个道,再将这个道推行到[大天地]去呢?
生病是常,还是不生病是常?
什么是[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是顺着平常的气丫,还是顺着不平常的气呢?
不能把春(三阳之纪首)看做是日出,理由呢?能再多说一个理由吗?
生、长、杀、藏,是自然界气的运动的表达,而生、长、壮、老是自然界生物演变的表达,二者不能混淆。这里的杀你可以理解为刹车,不能再长,而是减速到成熟(果实充满)为止,藏是收藏、封藏(叶落,果实落,化为营养为下一次再生做准备)。因此,杀是长到壮的过程。藏是老到下一次新生的过程。四个字讲完[物极必返]!
这是《易经》的观点,用的应该是太字。
老有快要死的可能,但无缩小(反老还童乎?)的可能,反而有缩水的可能。
也用四个字来讲即[生长杀藏]!
这是《内经》的观点,用的应该是老字或杀字(死字或许更好)。
但在现实里却是用反了,为何会是这样?
两者事实上并无矛盾,若由生去长=由杀去藏,则是生长杀藏同于物极必返也,所以老=太,太=老(在这里老=终,而终=初,即阳之初为生丶极为长,阴之初为杀丶极为藏)。
先生认同上面这个论点的吗?
赞同,其与春丶夏丶秋丶冬可说是同义,指的乃是天之气。四气调神之四气是也。生、长、杀、藏,是自然界气的运动的表达,
在动物上来看,就是生长壮老已;而生、长、壮、老是自然界生物演变的表达,二者不能混淆。
不赞同刹车之喻,杀气就是死气,其与生气相对相冲,这个相冲相对,乃是休王之滥殇,而这个滥殇,却是医易之共同根源也,是之谓道也。这里的杀你可以理解为刹车,不能再长,而是减速到成熟(果实充满)为止,藏是收藏、封藏(叶落,果实落,化为营养为下一次再生做准备)。因此,杀是长到壮的过程。藏是老到下一次新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