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健闻杂记

  
1. 起死回生的“神医”

  孙思邈(miao)是中国隋唐时代的一个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对祖国医学、药学和养生学都有许多重大贡献。

  有一次,孙思邈在路上看到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往前走,一位老太婆跟在后边,哭得非常伤心。他忽然发现有些颜色鲜红的血液从棺材缝里滴下来,便心中一动,赶忙追上去问。老太婆告诉他说,她的女儿因为生孩子难产,死有大半天了。孙思邈听了这段话,又仔细察看了棺材缝里流出的血水,就认为这个产妇还没有死,忙叫开棺抢救。棺盖打开了,只见那妇人脸色蜡黄,没有一丝血色。孙思邈仔细摸脉,发觉脉搏还在微弱地跳动,就赶紧选好穴位,扎下一根金针。不一会,产妇便苏醒过来,一个婴儿出生了。大家见孙思邈把行将人土的人都救活了,而且一针救活了两条性命,都情不自禁地赞佩他是个“起死回生”的神医。

  其实,这个产妇并没有真正死去,只不过是由于难产而窒息,或者叫假死。一个人如果真正死了,又经过了那么长时间,就不可能再流出鲜红色的血液来,这就是孙思邈判断产妇没有死的根据。今天看来,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可见,孙思邈是个经验多么丰富的好医生啊!

  孙思邈所以能有这么高明的医术,与他一生刻苦好学,并具有不慕名利、心怀黎民的高尚品德是有密切关系的。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即现在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他生于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六八二年,长寿一百零一岁,经历了隋唐两个朝代。孙思邈自幼用功读书,二十岁时便熟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同许多有名的人(如诗人卢照邻等)相互交往。由于他很有学问,隋文帝曾经征召他去做国子博士,这是一种主管教育行政及给王侯公卿的弟子教书的官职,但他推托有病没有去。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召他到京,要封他官爵,他仍坚辞不受。到唐高宗时又召见他,要拜为谏议大夫,他也拒绝了。他不求名利,不做官,却用毕生精力一心一意地钻研医学,立志以医学为业去解除人们的疾病痛苦,终于在医学上作出了伟大贡献。他研究了雀盲眼、粗脖子病、脚气病的起因和治疗方法,是我国最早的营养病学家;他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对许多药物的性能及各种药物相互配伍关系进一步做了系统的研究,写下了专著,成为集前代药学之大成,并有所发明创造的药学家;他特别重视妇产科病和小儿科病,明确主张独立设科,并在专著中作了专门论述,是中国最早专门研究妇产科和小儿科疾病的医学家;他系统整理了前代针灸学遗产,重新编著了《明堂针灸图》,详细阐述了针灸穴位和疗法,提出了针灸与药物并用的综合治疗的独到见解,并首创了疗效显著的“阿是”穴,是个针灸专家;他还特别重视卫生工作,对于如何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养生之道”,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他自己也亲自实践,获得长寿,因而可以说他又是个养生学家。他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科学史上,也是一位很有地位和影响的医药科学家。
  
 

  
2. 百岁老人著书立说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孙思邈却活到一百零一岁。我们看到,许多人不要说活到这么大年纪,往往年过半百就已衰老,干什么事都力不从心了。有的不仅自已不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还由于疾病缠身,遭受痛苦,为亲友和社会带来许多负担。而孙思邈不仅长命百岁,并且直到晚年,还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在我国中医学宝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药学著作,就是孙思邈在晚年写成的。其中《千金翼方》这部书,竟是他百岁时写成的。

  孙思邈这个人很富于独立思考和革新精神。他既注重向前辈学习,又从来不把古“圣人”当作偶像崇拜。他并不认为凡是古人说过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古代医书药奥中记载的就不能改变。相反,孙思邈对于古代医理和药方,总要通过亲身实践去检验一下,吸取合理部分,纠正谬误之处。他又很注重采纳当代医学上的新成就,特别是注重向民间学习,广泛搜集民间同疾病斗争的宝贵经验这样,他就突破了不少旧框框,进行了许多革新创造。经过多年的医疗实践,孙思邈从生理、病理、治疗、药物、方剂等理论基础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以及针灸、按摩等各科,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于是他一面行医,一面勤奋写书,到他七十岁那年,终于写成了第一部医学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全书三十卷,分为二百三十二个门类,辑录和分析了五千三百条验方。内容包括了“脏脉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辩,食治之宜;先妇女而后婴孩,先脚气而后中风、痈疽、水肿;七窍之病,五石之毒,备急之方,养生之木”等各方面,十分丰富。可是孙思邈并不就此止步,他在治学上坚持不懈,有着惊人的毅力。又过了三十年,他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百岁老人了,他又把后三十年所积累的验方,编成为另一部医书《千金翼方》。在这部书中,他对前书中一些不够准确的地方还做了修改和更正。比如,人的全身有六百四十九个穴位,其中身体左右两侧位置相对、名称相同的双穴三百对,位于身体中线不对称的单穴四十九个。但在他七十岁所写的《千金要方》中,他弄错了,把双穴写成三百零一对,单穴是四十八个。后来他发现了错误,到百岁时所写的《千金翼方》中,便一一加以更正了。

  孙思邈这两部医药学专著,可说是集七世纪以前中国医学之大成,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并写进了他自己的许多切身经验和革新创造。宋朝时有人就曾评价说:“从有了文字起,到隋朝止,无论医学的理论和方剂,没有不被采录的,它收集了各医学家的精华,而且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这两部书出版不久,就被日本人带回国去,对日本医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孙思邈在七十岁到一百岁这样大的年龄时,不仅能继续行医,视力、听力都正常,而且还能写书,这除了他有坚强的毅力外,健康的身体显然也是个极为重要的条件。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思想品质和学识之外,健康与年龄对一个人的治学与成就的影响有多么大!我们看到有些人,虽然也有为人民事业多做贡献的雄心壮志,但由于忽视了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身体不好,便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工作,也就掌握不到更多的本领;有的人,虽然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了真正的本领,可是又往往由于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也只有“望年兴叹”,而不能把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总结出来,留给后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志气和理想的培养,主要是在青年时期;智力发展成熟,主要在壮年时期;而经验丰富,则在老年。按理说,六七十岁以后,正应当是总结一生经验,更多地做贡献的时候。事实上,孙思邈若不是七十岁犹如壮年,长寿百岁而犹神智清醒,也就不会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宝贵著作遗留于后世了。所以注重卫生保健,力争长寿,这是为社会多做贡献的重要条件。
  
 

  
3. “照邻投水”的触动

  孙思邈身体健壮,活到一百多岁还能著书立说,是不是他天生体质就好呢?完全不是。孙思邈家境贫困,衣食不周,因而,自幼就瘦弱多病,经常陷人疾病的痛苦折磨之中。他自从立志学医后,终日博览群书,但却常常体力不支。他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没有强健的身体,就很难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医学成就。特别是他的好朋友卢照邻因病早亡,对他触动很大。卢照邻是唐初有名诗人之一,与王勃、杨炯、骆宾王等四人并称“初唐四杰”,著有诗集《幽忧子集》。其中象《长安古意》等篇章,对唐代“歌行体”诗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卢照邻从小智虑聪慧,喜欢写诗。他所写的诗,词句凝练而情景交融。可是这样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却由于他身体衰弱,在三十几岁时便患了重病,虽经孙思邈精心治疗,甚至请他住在自己家里,日夜护理,也不见好。因此,卢照邻心情十分忧郁,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他诗歌创作才能的发挥,使他的诗歌内容和情调也都充满了消沉伤感的色彩。他自号“幽忧子”,曾作《五悲文》、《释疾文》自述疾病折磨的苦楚。后来,终于不堪疾病折磨,心情极度忧郁,投颍(ying)水自杀。死时才四十多岁,正当壮年。

  这件事,使孙思邈进一步认识到: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即使再有才能,终难发挥。而要身体好,防止疾病发生,必须在预防方面下功夫,也就是必须经常运动和保养身体。从此以后,孙思邈就更加重视健身活动。他认为,人的健康和生命比黄金还贵重,黄金可以用钱买到,而人的健康和生命是金钱买不到的。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健身活动。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每天都坚持不懈地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天天打两遍拳。他吸收前人“导引术”中的一些传统动作,又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和习惯,自编了一套健身拳法。他打拳时精神很集中,有时别人喊他,他都听不到。第二件事是,天天做一次按摩。除了头部按摩、眼浴、耳浴、叩齿外,着重各关节的按摩。第三件事是,天天做一遍气功。练功时注意精、气、神的锻炼,做到动静相兼,练内与练外相结合。

  孙思邈当时所做的体操、按摩、气功,具体到底怎么做法,我们虽然知道得不详细,但从现在流传下来的各家拳术、按摩、气功来看,那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孙思邈所做的头部按摩、眼浴、耳浴和叩齿等,这些动作在今天流传下来的许多按摩方法中都有所保留。就拿谷岱峰编著的《保健按摩》来说,就有浴头、旋眼睛、叩齿、浴膝、浴腿、搓腰眼等动作的介绍。据不少人体会,这些办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比如,读书和写文章时间久了,头脑疲劳,感到昏眩发胀,做做头部按摩,便会顿感神智清爽。晚间睡觉前,搞搞按摩,也会感到关节和肌肉疏松,产生一种麻热感,很舒服,容易入睡。

  孙思邈由于长期坚持锻炼,他的身体便由少年多病,变为老而犹壮。别人是“人逾中年天过午”,而他到九十多岁以后,仍然耳不聋、眼不花,胃肠消化力强,筋骨健壮。身体健康状况的好坏,对一个人的脑力有直接影响,孙思邈直到老年,仍保持惊人的记忆力。公元六七九年时,魏征编写齐、梁、周、隋历史,苦于有许多史实不清。有人向魏征建议,请孙思邈来协助,说他虽然年已九十,但记忆力仍很好,并且他知识渊博,是个活字典。起初,魏征不信能有这样的人。后来请到孙思邈,见他全凭记忆口述,就能把前代的社会变动和风俗人情,说得十分清楚,魏征大为惊服,当即拜孙思邈为师,以后遇到问题,也多次向孙思邈请教。
  
 

  
4. 人不卫生要短寿

  除了体育锻炼之外,能否培养自己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好坏,关系甚大。今天,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着许多有关卫生保健的谚语,如:

  机器不擦要生锈,人不卫生要短寿。

  洗脸要洗脖颈,扫地要扫墙根。

  干净一身轻。锅灶净,少生病。

  冬天打扫尘,春天不得瘟。

  少吃香,多吃伤。

  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


  这些谚语,说的都是卫生保健,是人民群众切身经验的生动总结。而孙思邈在公元六世纪前,就曾系统地阐述过这方面的道理。他认为,预防疾病,只注意身体锻炼还不够,还必须讲究卫生。他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都很留心,提出了许多符合科学的见解。

  比如:他在强调人们要保持环境卫生时说:“常习不唾地”。就是说,大家平时都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痰是人的呼吸道排出的分泌物,在这种粘液中含有大量细菌,随意吐到地上,干燥后就会随着尘土飞扬在空气中,被别人吸到肺里,就有可能传染疾病。

  孙思邈在说到饮食卫生时说:“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贪食美味而吃得过饱。”我们知道,咀嚼是帮助消化的重要环节。细嚼慢咽不仅可把食物嚼碎,减轻胃肠消化的负担,而且在咀嚼过程中,还可使口中的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有助于消化吸收。如果见到好吃的,吃得过饱,超过胃的正常容量,就会妨碍胃的蠕动,有碍于正常消化。他还说:“不要吃半生不熟的肉,肉食一定要煮烂再吃,不要吃没有受伤而自己死亡的禽兽肉。”因为肉不煮熟,不仅不易消化,而且有的肉里有囊虫,如未煮死,人吃下会得绦虫病。因病致死的禽兽肉类,含有某些病毒,吃了就有中毒的危险。

  在睡眠方面,他说.“睡眠时不要张着口,不要把头放在被窝里;更不要在冬日为取暖,在头前放置火炉。”这些话都是有科学根据的。有些人,张着嘴睡觉,醒来便会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口舌苦涩,喉头和气管都很不舒服。这是因为口腔较宽阔,冷空气或热燥空气都流经口腔的缘故。如果用鼻孔呼吸,人的鼻腔宽窄适中,鼻腔粘膜微血管较多,又能分泌出一些液体,就象一个恒温调节器,会把冷空气加热,使干燥空气变得湿润。另外,蒙头睡觉,吸入的大部分是自己呼出来的废气,当然也就不利于健康。

  他还极力主张,儿童和少年不要衣着过厚,要经常到外面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他把不见风日,着衣过分厚暖的小儿,比做阴地里的花草,身体会软弱。我们知道,儿童和少年身体新陈代谢比老年人旺盛,又喜动不喜静,衣着过厚,就不便运动,稍作激烈运动,就要出很多汗,容易感冒。至于经常晒太阳,还可以增强皮肤健康,防止儿童软骨病,这更是有道理的。

  孙思邈还十分注重精神卫生。当有人问他:“您有什么高明的养生方法吗?”他回答说:“天有灾情,人也有危难;如果不注意个人思想修养,就不能更好地战胜疾病,成为一个十分健壮的人。”他这段话说得很有辩证法。他没有绝对化地认为,只要注意卫生就保证不会得病;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于战胜疾病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对王观澜同志说的“既来之,则安之”,要充分调动主观积极性去战胜疾病的那段话,我们都熟悉。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我们已经明白,不仅物质可以转化为精神,精神也可以转化为物质。思想狭窄或精神忧郁悲观,能够致病;反过来,意志坚强、心胸开阔、处事积极乐观、性格豁达,也可以少生病或更快养好病。孙思邈的一生,很少忧郁悲观,优柔寡断,做事总是坚定乐观,勇往直前,并热心宣传精神卫生的重要。有一次,他给一个叫做阿生的孩子治病。阿生久病,性情骄横暴躁,甚至骂人打人。孙思邈并不忙于给他开方下药,而是首先从精神上给他以安慰。他一面抚摩着阿生,一面慈爱地告诉他要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生病不要烦恼,要好好睡,好好吃,尤其不能胡思乱想。这样病就会好起来。经孙思邈的耐心说服,阿生的心情变好了,再配合药物治疗,不久,病就治好了。孙思邈当然不能象我们今天这样,站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高度,去自觉地认清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但是,他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已经看到,人的精神面貌,能左右疾病,能影响健康,这在当时,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5. “药王”的来历
  

  在五台山上有座“药王庙”,里面供奉着一位药王,那就是孙思邈。把孙思邈奉为药王,虽然是种迷信活动,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反映了人民对他的纪念。人们往往把一些在某方面有过重大贡献的人奉为神明,比如对传说中最早发明取火、筑屋、耕种的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就是如此。

  孙思邈的故乡,是盛产药材的著名地方。他终生行医民间,又十分热爱劳动,经常进山采药。上山采药虽然艰苦又有危险,但他从不顾忌这些。他反把到深山去采药,沐浴蓝天上的骄阳,呼吸山区的新鲜空气,喝几口峭壁下涌出的甘泉,作为一种难得的享乐;把吹一阵山风,淋一场急雨,趟一腿晨露,踏一脚秋霜,作为承受大自然对自己身体的锻炼和考验。事实上,他常年在山区采药劳动,对他能够成为一位体魄健壮并获得高寿的医学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706584242287.png

  孙思邈进山采药,经常是步行。他手执小镐,身背药篓,穿山越岭,攀登陡崖,采挖药材,足迹踏遍了家乡各大名山。回到家来,又进行晾晒、加工,有时还亲自试用。尝试药材,那可是要有点勇气。苦辣酸甜,究竟是那种滋味?寒、热、敛、泻,究竟对人体能发生什么作用?要亲自去感受,这对身体健康也是一种考验。鲁迅先生就曾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英雄,就是这个道理。孙思邈还在自己田园里种植了许多药材,经常除草、浇水、施肥。他在长期采药、种药的劳动实践中,细心研究了各种药材的特性。他能在《千金要方》一书中列出二百三十三种药材的采集季节,说明何时采花,何时采茎、采果,并且列举常见常用药材三百八十三种,叫人们随时采集,以备急需。可见他一生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

  正因为他对我国药物学有突出贡献,所以人们才把他称为“药王”,并将他经常去采药的五台山称做“药王山”,山上的“药王庙”里,立有他的塑像。庙旁修个亭子,竖立八块“千金宝要碑”,刻着《千金要方》中一部分药方。在药王山的南山头上,还立了一块石碑,详细地记载了孙思邈的生平事迹。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址,充分说明了人民大众对他的崇敬。一九六一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纪念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的邮票,其中有两枚就是纪念孙思邈的。
  
 

三、雄姿利剑刺猛虎

——爱国诗人陆游锻炼身体的故事


1706754391604.png
  
 
  
1. “六十年间万首诗”


  公元一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大年除夕的那一天,在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脚下的一座茅屋里,一位年已八十五岁高龄的白发老人,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案前。他研好了墨,试了试笔,由于卧病数日,手有些颤抖。但是,他仍然坚持着把这几天在卧病中构思的六首诗写了下来。只见他写的最后那首诗是: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当他在这首诗的前边,又用苍劲有力的书法郑重地写下《示儿》两个字的诗题时,忽听背后传来“嘘嘘”的饮泣声。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子虚、子适两个儿子站在身后。老人放下笔,指了指案旁那层层叠叠的诗稿和文稿说:这是我一生的心血所在。我死后,你们可以再整理编排一下。所有的诗稿,包括我卸官回家后写的在内,都以《剑南诗稿》命名,文章就叫《渭南文集》吧。因为渭南和剑南一带,是我从事抗金活动最难忘怀的地方。歇了一会儿,他指了指刚刚写完的那首《示儿》诗,又无限感慨地说:你们不要哭泣,人是迟早要死的。对于个人的生死,我没有什么留恋。我感到最为遗憾的,是生前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现在,北方还在金人蹂躏之下,那里的黎民百姓成年累月地南望恢复啊。将来有一天,如果宋军北伐,从胡人手中收复了失地,你们在祭奠我的时候,万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呀。说完以后,他就在辞送旧岁的爆竹声中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这位老人,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生于公元一一二五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生活的年代,正当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女真族(后来建立金国亦称金人)兴起,大举南侵时期。他一心要在抗金复土的斗争中,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可是,由于南宋王朝主和派的君臣们只想维持偏安江南的局面,一味地向金人屈膝投降,打击主战派,陆游的雄心壮志至死未得实现。但他却把一生忧国忧民的深切感情,全部写进了他的诗词中,成为南宋许多爱国诗人中最杰出的一个。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爱国主义思想为主要创作内容的许多爱国诗人中,陆游的创作不仅思想鲜明,内容丰富,而且也是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个。他在七十多岁时所写的一首七言诗中曾说:“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在这两句诗的后面,他自己还有个注解:“予自十七八学作诗,今六十年,得万篇”。自此以后,他又写了不少,有些虽然已经散失,但经他自己和后人编辑成卷的,仍有九千三百多首。这些诗歌的内容,既有自己对渴望参加抗敌斗争英雄怀抱的抒发,也有对统治阶级屈膝苟安醉生梦死腐朽生活的揭露和谴责;既有对沦陷区人民疾苦生活的反映和同情,也有对下层人民群众勤劳品质及淳厚感情的热情赞美;还有对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描绘和歌颂。他的许多诗歌风格豪迈、语言精练,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陆游在八十四岁时说:“无诗三日却堪忧”。我们可以粗略地计算一下,陆游从十七、八岁开始写诗,到终年八十五岁,在这六十八年间,他写了一万多首诗,那就是说,平均两天多一点时间就写一首诗。这是多么惊人的创作数量啊!况且这还不包括他写的许多其他文章在内哩。

  陆游之所以能有这样大量的创作,除了他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时时激励着他倾吐胸怀,他的坎坷不平的身世和深切感受给了他十分丰富的创作素材之外,一个能够承受得起这样繁重脑力劳动的健康身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陆游自幼就经常舞剑、骑马、射箭、打猎、打球。到老年罢官回乡后,又十分热爱农业劳动,经常从事栽桑、养蚕、种菜、筑桥、酿酒等多种劳动。这样就使他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从而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创作精力。
  
 
  
2. 雄姿利剑刺猛虎


  一提起文人,往往给人的印象是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弱无缚鸡之力。可是,陆游虽然是个诗人,却有一段南郑山中仗剑刺虎的佳话。要知此事来龙去脉,须得从头说起。

  原来陆游自幼就胸怀抗金复土的壮志,十分注重习剑练武。他诞生那年,正值金人大举南侵,直到他九岁以前一直在逃难中度过。他在一首诗中曾写道: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

  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爨(Cuan起火作饭)。

  这首诗写的就是当年他们一家人逃难的情景。陆游刚一降临人世,就赶上了金人人侵的荒乱年月。他一家人在父亲陆宰带领下,在江准一带到处逃难。深夜里,一阵人喊马叫,金兵来了,他们不等鸡叫天明就慌忙出走,怀揣个麦饼充饥,往往十来天也不能生火做饭。他六岁那年,一家人逃到浙江金华地方,在一个熟人陈彦声家里寄居了三年。陈彦声当时曾组织地方武装,保卫了乡土,免遭金人烧杀抢掠。逃难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陆游的幼小心灵上铭刻了对敌人的深切仇恨;陈彦声豪侠义勇保境安民的爱国行动又使他深深赞佩。他想:不能只是一味的死读经书,当文弱书生,一定要锻炼身体,习练武艺,做个文武兼备的人,为国家出力。于是,在他回到家乡定居后,便一心要拜师学艺。经过访求,他拜到一个被人称为“白猿公”的人的门下学剑。白猿公收了好几个徒弟,陆游每天总比别人早到,先练一阵拳脚。“白猿公”知道他习武的用心,又见他练习十分认真,进步很快,更是特别喜欢他,便经常向他传授一些怎样练才能使筋骨强壮、剑术高明的方法。陆游跟“白猿公”学剑十年之久,而且以后也坚持不断地练习。他的诗文中就有:“读书三万卷”“学剑四十年”的记载。因而,他不仅身体强壮,剑术也刚健有力,很有功夫。

  陆游胸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文武兼备的远大志向,极力主张抗战。但由于当时南宋朝廷内投降派占上风,他一直不被重用。虽曾几任文官,都是在后方,不能施展自己到前线杀敌立功的抱负。后来,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当他四十八岁那年,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为官三年任满,恰逢王炎出任四川宣抚使(一个地区的军政长官)时,聘请他担任“干办公事”的职务。王炎是主战派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很有政治、军事才能,他的官署就设在南郑,西北一带的军力、财力和人力都归他统管。陆游非常高兴地答应了这个聘请,到了南郑。南郑在今陕西省南部,城临汉水,东下长江可直通江浙;北出褒斜道可通长安,西出金牛道可通巴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陆游得到王炎的信任,认为,从此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志愿可以实现了,精神非常振奋。他不仅经常给王炎谋划进取中原收复国土的策略,帮助他处理一些日常公务,还亲自深入兵营指导士兵操练武艺。起初军中官兵以为他不过是个舞文弄墨的文官,并未把他放在眼里,可是,自从他山中刺虎之后,便都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他带领一些官兵去南郑山中打猎。那时的打猎和现在扛条猎枪打打野鸭子不同,而是要跃马围山,追捕野兽,实际上是军队平日的一种作战演习。那天,正值深秋季节,落叶飘飘。他们一伙踏着早霜上路,把鞭梢一扬,马蹄嗒嗒,来到沮(ju)水边上的一座大山里。士兵们摆开阵势,前堵后截,东追西捕,兴致十分浓烈。不觉之间,日已偏西。大家觉得有些倦意,便下马休息,准备赶路回营。刚刚坐下,忽然一阵冷风吹起,传来几声虎啸。陆游的伙伴们,虽然都身佩刀剑弓箭,但由于一天的奔波围猎,已经人困马乏。恰在这时遇到猛虎,也都有些惧怕。虎吼声愈来愈近。只见陆游一跃而起,拔出利剑迎了上去。虽然这时陆游也有些劳累,但由于他平日锻炼有素,身强力壮,显然还有余力。只见老虎从林中突然窜出,张开血盆大口,向陆游扑来。陆游敏捷地来个侧闪身,将虎躲过。随从的官兵们怕他孤身受伤,回营难以交待,正要跟上去,可是来不及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陆游一个箭步跳到一块大青石的后面,怒目持剑而待。这时,老虎转过头来,怒吼一声,震得树叶唰唰直落,接着又是腾空一跃,向陆游再次扑来。陆游手持利剑,瞅准时机,来了个前弓步突刺,那把利剑便直刺虎嘴,当即戳进了老虎的喉咙,接着趁势将剑一拧,老虎挣扎了一下,便倒在大石旁边。赤血象喷泉似的从虎喉冒出,溅得陆游一身。当时,那些随从官兵见陆游与猛虎撕搏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及至见老虎被刺死,一个个才倒抽了一口冷气,深为陆游的勇猛精神和高超的剑术而震惊。陆游独身仗剑刺猛虎的英勇行为和惊人体力,在军中和当地民众中很快传开。从此以后,官兵们对陆游都十分敬服,他们在练兵中也常常请陆游指教。陆游自己对这件事也十分得意,他在以后所写的诗歌中,曾十分自负地提到这次壮举:“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g11皮衣)殷,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他把猛虎说成是乳虎,显示了他蔑视虎威的气概。同时他又为自己一身武艺空怀将才,却未能在抗金战场上施展雄威,而时常愧作不安。
  
 
  
3. 跃马踏冰过渭水


  陆游不但精通剑术,又是骑马射箭的能手。他在诗中写下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实际上,也是他精于骑术的自述。

  陆游在青少年时期,就喜欢骑马,但对骑术并不精通。到了王炎部下之后,他虽然身为文职幕僚,但由于他一直胸怀驰骋疆场的壮志,便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习练骑术。除了平日向一些骑术较好的官兵学习外,他不放过每次游猎机会。骑马游猎,一般要经过侦察、布署、合围、射击等过程。他对这一切都非常感兴趣。本来那是各有分工负责的,他作为一个文官,虽不承担具体责任,但他总是事事都要亲身观察和体验。从侦察线路、场地,到合围追捕,他都自始至终地参加。有时飞马奔到山顶,有时穿越深沟莽林。因而,他跑的路最多。他游猎的范围也很广,中梁山、嶓冢(zhong)山、定军山一带是他经常去的地方。

1706754603910.png

  一次,他得到允许,带领一些随从士兵到与金兵交界的前线去进行一次侦察活动。那是一个秋末冬初的夜晚,西北的雪下得早,夜沉沉,雪茫茫。他们一行人来到渭水南岸,只见河面已经结冰,要过河是有危险的。当时,部下有的人建议勒马回营。可是这时忽听河对岸传来一阵马嘶,还伴有妇女小孩的哭叫声,显然是小股金兵到交界地带来窜扰了。陆游早就渴望杀敌,怎能忍得下去。于是,他不顾水滑水深,把马鞭一扬,毅然跃马飞越渭水,骏马风驰般地掠过,竟然安然过河。由此可见,他的骑术已经很不一般了。后来陆游在一首诗中曾经反映过类似的一段生活,他写道:

  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

  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

  那时的战斗生活是艰苦的,穿戴铁制的盔甲,爬山越岭,踏冰过河,有时三两天吃不上一顿饱饭。但陆游身强力壮,精神饱满,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陆游到五十岁时,还经常同一些人去四川广汉一带打猎。他骑着白蹄毛的骏马,奔驰在郊野,射鸟、猎兔、捕熊。他几乎箭不虚发,猎获了大量禽兽;有综色的熊,有苍鹰、鹘鸟、狐兔,堆积在一起象个小山一般,用人和马往回拖。陆游见打了这么多禽兽,高兴地说:“我还可以手持弯弓射百箭呢!”在骑马游猎时,他还经常登山。有一次他去四川青城山,独自登上了很艰险的灌口。随人都佩服他到这个年龄体力仍然这样好。陆游站在山顶,见巍峨的雪山耸立在白云上头,山下是浩浩荡荡的泯江,白浪奔腾,没有片刻宁静。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而狂胡仍盘踞北方,于是写下了“姓名未死终磊磊,要与此江东注海”的诗句,表明他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象江河波涛不息地奔流,把余生精力奉献到抗金事业中去。
  
 
  
4. “年事依稀鬓复青”


  许多人到六七十岁,就白发苍苍,体力不支,耳聋眼花了。而陆游年近七十,却仍然鬓发未白,耳聪目明,看起书来,连蝇头小字都清清楚楚。他的一个门生苏河在写给他的祝寿诗中曾赞扬他:“年事依稀鬓复青,看书细字眼犹明。”后来在他八十高寿时,苏洞又说他“六十还朝今八十,却归修史几人知?”就是说,陆游到八十岁时,还在从事撰写史书这样艰巨的脑力劳动,可见他在老年时,精力仍然相当旺盛。陆游能有这样好的身体,除了他从青少年时期起,就一直习演武功使身体得到锻炼以外,他到老年时又从事了农业生产劳动,并注重卫生保健,也是重要的原因。

  陆游在王炎部下正满怀壮志准备着出师北伐的时候,朝廷忽然下了一道命令,把王炎调回。此后,陆游曾多次给朝廷上书主张抗战,而结果却是惹恼了皇帝和当权人物,终于被罢官回家。

  陆游为官几十年,既未得到高官厚禄,也无钱财积蓄。罢官后,生活立即陷入贫困之中。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刈(yi割)草以苫屋,缚柴以为门。

  故人分禄米,邻父饷鱼飧(sun晚饭)。

  前门吏征租,后门质襦(ru短衣)裙。回到乡下,他住的是柴门茅屋,吃的是靠朋友邻居接济的粮米菜蔬,公差来催租要税,只好抵押衣服换点钱来对付。但陆游是个硬骨头,他宁肯忍饥挨饿,也绝不改变抗战的主张,更不去趋炎附势,乞求达官贵人们的怜悯。为了维持一家的生活,他顾不得自己年事已高,不得不尽力参加一些农业生产劳动。

  贫困的生活和亲自参加劳动,使他和农民有了接触,天长日久,很自然地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并从他们那里学会了许多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他身着民服,口诵农书,栽桑、种菜、养牛、喂猪,十分勤劳。他曾在许多诗歌中记叙了当时务农的情景。在《晚秋农家》中有“身杂老农间”“扶衰业耕桑”“夜半起饭牛”等诗句;在《幽居》中又说“种菜三四畦,畜豚七八个”。种上三四畦菜,养上七八头猪,又栽了些桑树准备养蚕,深更半夜还要给牛添草加料....长期劳动的磨练,大自然风雨阳光的洗礼,活动了他的筋骨,对他老年仍能保持相当健康的身体也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另一方面,陆游又特别注重饮食起居的卫生保健。这在他所写的《居室记》《斋居记事》等文中,曾有过详细记载。他曾写道:“休息取调节气血,不必成寐”,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注意休息,但休息不一定就非得抱头大睡不可。还说;“读书取畅适性灵,不必终卷”,意思是说,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因贪多而搞得过分劳累。他还指出,衣服加减要看气候而变换;饮食方面要“少饱则止,不必尽器”,反对暴饮暴食。他还主张,“吃完饭要出去散散步,走上五、七十步,然后解开衣扣和腰带,抵枕少许卧睡”。这些说法,是他几十年健身经验的总结,它摒弃了那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极端行为,体现出了一些辩证法,今天看来,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这对后人是很有启发的。

  陆游非常喜欢读书,直到老年还几乎天天读书,“出寻邻叟语,归读古人书”。读一会书,感到累了,他就出去散散步,或访友谈心,头脑得到休息而清醒之后,再回来读书。在《闲泳》一诗中,他提到,“导引何仿效五禽”。在《病中》一诗中写道:“不动成罴卧,微劳学鸟伸”,讲的都是“五禽戏”。他到了八十多岁以后,体力渐衰,并且老病上身了。但他只要能动弹,就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有时带着小孙子,扶着拐杖到湖边渡头去散步,甚至乘船出访。《茅舍》诗中有“出有儿孙扶儿杖,归从邻曲话桑麻”,《舟中作》诗中有“病骨未成松下土,老身常伴渡头云”,这些诗句都记录了他当时活动的情景。

  陆游在八十五岁时,也就是他病逝那年的夏末秋初,得了一场重病。许多亲友都来看望他,大家都以为他“一病七十日,共疑无复生”。但到寒露时候,他竟然又转危为安。他在病情稍微好转时,就坚持在床上活动,进行按摩。刚刚能爬下床来,又高高兴兴地乘船出游,去拜谢那些曾经来看望过他的亲友了,甚至还进城去办了一趟公事缴纳拖欠的租税。到他病故的那天,他还满怀忧国忧民的深情,写下了那首绝笔之作《示儿》诗,集中地反映了这位坚强的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
  
 
四、神箭奋威退敌兵

——爱国词人辛弃疾苦练武功的故事​



1. 从“挑灯看剑”谈起

  在江西省铅山县东北面,有一座风景秀丽的鹅湖山山上有一汪湖水,碧波荡漾,清澈照人,名叫鹅湖。公元一一八八年冬季的一天,有两个五十来岁的人坐在湖边楼台上,正在饮酒。他们时而举首北望,透过层叠青山,瞩目北国,那里有沦陷于金人铁蹄下的万里江山,有千万黎民百姓在金人贵族的统治奴役下挣扎呻吟;时而又情不自禁地握剑捶胸,慷慨悲歌,想到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的腐败现状,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一群昏君奸臣,把江山沦落和人民疾苦完全置于脑后,只想向金人屈膝投降,以保住自已醉生梦死的腐化生活,不禁仰天叹息,热泪纵横。猛然,其中一人拍案而起,大呼:“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这个人,就是南宋时代文武兼备的民族英雄,中国词坛上态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另一个人,是与他志同道合的好友,爱国词人陈亮。当时,辛弃疾满怀抗金复土的雄心壮志却不受重用,心情郁闷而致病,陈亮闻讯赶来看望他。就在这次鹅湖相会不久,辛弃疾写下了那首充满爱国思想和英雄主义精神的词《破阵子》寄给陈亮。词中写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从这首词里,我们似乎看到一位曾经身经百战的骁将,被迫离开战场而气恨难平。深夜里,他借酒浇愁,喝得大醉,仍心怀国事,挑灯看剑。想当年,他就是手持这把利剑,驰骋疆场,率领义兵与入侵的金人进行了浴血战斗。他好象又回到那号角齐鸣的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烤熟的牛肉,奏起鼓舞斗志的军乐,点兵出征了。他想象着自己又象当年一样,骑着骏马驰人敌群,手挽强弓,弦声响处,敌酋落马,群贼震惊。他是多么渴望自己能在收复大好山河、解救黎民的战斗中,建立丰功伟绩啊!一可是,腐朽的南宋统治者不让他的才能得到发挥。可叹鬓边白发已在悄悄地夺走了他的壮盛年华,怎能不令人义愤填膺。

  这里边饱含着多少爱国雄心,又饱含着多少悲愤之情。这首词,可说是辛弃疾一生的思想写照,也是他所写的许多爱国诗词的基调的概括。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生于公元一一四●年,卒于公元一二O七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情文并茂的诗词和散文,现存词作就有六百余首。他的爱国词章,一扫两宋词坛描写风花雪月、离别之情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慷慨悲壮的战斗歌声,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把宋词创作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作为南宋时期一位坚定的爱国志士,能文能武的军事家,他自幼就胸怀杀敌复土的壮志,积极从事身体锻炼和习练武艺。他的剑术、骑术、箭术都相当熟练,身体十分健壮,直到老年,仍然“精神不老健如虎”这对他反金抗敌和从事文学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2. 意气风发初试剑

  夏日的夜晚,繁星满天。临到黎明时分,北风骤起,天空中涌起团团乌云,顷刻间便吞噬了群星,掩没了夜空。接着,一连串霹雳又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天空中轰然作响。在耀眼的电光下,一个少年正在庭院里的苍松下舞剑。只见他矫捷的身躯,忽上忽下、忽疾忽徐地旋转跳跃,那挑刺、劈杀的动作是那样干净利落。利剑在他手里,发出嗖嗖声响,送出道道寒光,好象有意同那雷鸣闪电比试高低。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位身材魁梧的老汉,他悄悄地站在檐下看着少年舞剑。天上的雷声一个接一个滚滚而来,预示着要有一场暴雨降临。于是,他紧走几步,来到少年面前说:“暴雨要来了,今天就练到这里吧1”“不!”少年昂头挺胸,倔强地说:“刘老爹,你不是常说,宝剑要经烈火,雏鹰要经风雨吗?我不怕!”于是又继续舞起剑来。老汉听了少年的回答,点点头爽朗地笑道;“好孩子,说得好,你继续练吧!”这时,狂风夹带着雨点扑面而来,刹那间,雨点变成了瓢泼大雨。只听那少年大吼一声,“杀贼!”随着喊声,举剑直刺前方,敏捷地做了个大鹏展翅的动作,在闪电中,犹如一个搏击暴风雨的雏鹰正待飞翔。

  这个少年就是辛弃疾。当时他虽只有十岁,但学剑已有三年。辛弃疾的父亲叫辛文郁,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从此以后,他的祖父辛赞便担负起抚养和教育的责任。那位招呼辛弃疾的老人刘老汉,在金人南侵中,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三年前被辛赞所收留。他有一身好武艺,特别是精通剑术,平时就用自己收藏着的一把宝剑,指导辛弃疾习练剑术。在刘老汉的影响和指导下,辛弃疾学剑毅力很强,他学习古人“闻鸡起舞”的精神,天天坚持练习,剑术提高很快。由于持久锻炼,身体长得结实强壮,比与他同岁的孩子高过半头。习练剑术,又培养了他勇猛无畏的精神,虽然只有十来岁。却“胆气过人”。一天晚上,辛弃疾正在刘汉老爹指点下练剑,突然从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和一片凄厉的哭叫声。辛弃疾收剑走出门外,只见一群双手背绑的村民,在金兵扬鞭抽打下,正向村头走去,他们的爹娘妻儿跟在后面,牵衣顿足,哭声不绝。

  “刘老爹,金兵为什么抓人?”

  刘老汉叹口气摇摇头说:“还不是因为交不上金人的租税。”

  “唰”的一声,辛弃疾拔出宝剑,飞步跑向村头一堵高墙后面躲藏起来。当被捆绑的村民从墙边路过时,他躲过金兵,闪身上前,拉住一个被捆绑的青年,迅速用宝剑割断绳子,放跑了这个人。当辛弃疾正要再去拉另一个被绑的村民时,一只有力的大手,从背后抓住了他,把他拉了回来。刘老爹疼爱地抚摸着辛弃疾的头说:“孩子,危险!你不明白的事情还多着呢!”接着刘老爹就把金人怎样占领大宋京城汴京,又怎样把徽宗和钦宗两个皇帝虏去人民怎样惨遭屠杀等事说了一遍。辛弃疾默默地听着,两只眼睛里象要喷出怒火,小拳头攥得咯咯直响。

  辛弃疾的祖父辛赞,本是宋朝官员,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人。济南沦陷时,因家族人多,不能脱身,而留在了北方。辛赞对孙子寄予很大希望,时常启发他的爱国思想,并带着他登高望远,指出祖国山河的壮丽和攻守形势,希望他将来能够反正。有一次,金人贵族中的一个中下级军官完颜千户到辛赞家来吃饭,饮酒中间,辛赞提出要小孙子辛弃疾来舞剑助酒。辛弃疾带着刘老汉的宝剑匆匆来到客厅,只见酒菜满桌,满嘴黄牙的完颜千户正在咧着嘴狂笑,看样子酒已喝得半酣。辛赞把辛弃疾拉到身边,介绍给宾客说:“这是我的孙子,刚刚学剑,趁着诸位酒酣耳热,想让他舞几招,给大家开心助兴。”在一片喧哗声中,辛弃疾挥剑起舞。只见他有时轻似燕子点水,有时重如泰山压顶。舞到兴头上,剑人合而为一,只有剑光闪闪,不知人在何处。正在这时,忽听辛弃疾猛然大喝一声,“看剑!”一个大鹏展翅,宝剑直指完颜千户的脑门。“啊!”完颜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连人带椅仰倒在地,桌子上的杯盘叮当落地打得粉碎。辛弃疾急忙收剑做了个干净洒脱的收势,说了声“莽撞了!”从容地站立一旁。完颜千户惊魂未定,还呆呆地坐在地上。等到奴仆们赶忙上前扶起,他才不得不尴尬地说出话来:“舞得好,好厉害的英武少年!”
 
3. 自找苦吃练硬功

  后来,辛赞全家搬到亳州谯县。这里有一个名叫刘瞻的善于作田园诗词的文人,在当地很有名望。辛赞便叫辛弃疾拜他为师,跟他学习诗文。辛弃疾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学习中进步很快。当时刘瞻门生很多,只有辛弃疾和党怀英两人学习最好。刘瞻常常叹息说:“将来能继承我的学业的,恐怕只有辛、党二生了。”当地读书人也都将他俩并称为“辛党”。但是辛弃疾和党怀英的学习志向和方法却截然不同。辛弃疾既刻苦学习诗文,又努力锻炼身体,沿着能文能武的方向培养自己。而党怀英却重文轻武,只是埋头读书。

  辛弃疾在学习之余,很喜欢登山。他想到小时候爷爷给他讲的“飞毛腿”的故事,“飞毛腿”为了锻炼腿力,在腿肚子上绑上沙袋子,逐渐加重分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之后,解下沙袋便能疾走如飞。于是,辛弃疾也效仿“飞毛腿”的办法,做了一个大沙袋,在袋子上面和侧面缝上便于提拉和背负的布带子,既能背负着它登山,又能提拉和举起以锻炼臂力。乍一开始,他只能背着沙袋子在平地上走,然后再背着沙袋跑,后来就背上沙袋登山。沙袋的重量也由十几斤逐渐增加到近百斤。有一次,辛弃疾读完书,背着沙袋登山,回来时累得满头大汗,正赶上党怀英来找他商量去燕京参加三年一度的进士考试的事。党怀英见辛弃疾汗流浃背地从外面跑回来,身上还背着个袋子,便很惊异地问:“出了什么事,你怎么这个模样?”辛弃疾故意地挑逗说:“党哥,我招架不住了,快来帮个忙,把身上袋子卸下来。”辛弃疾一面说,一面摇摇晃晃装做站不住的样子。党怀英赶忙上前去提袋子,提了一下,纹丝不动,把吃奶的劲儿都拿了出来,才算将袋子卸到地上,但却已经累得脸色发白,气喘吁吁了。“什么东西?这么沉!”党怀英解开沙袋子一看,原来是一些白沙粒。他十分惊奇地说:“你疯了,辛弟,看你这个样子,那里象读书人,你怎么竟自找苦吃?”辛弃疾忍不住大笑起来:“你说得对,我就是要自找苦吃。不然,就象你一样,手无缚鸡之力,将来怎么能更好地为国出力呢。”党怀英听了辛弃疾的话很不理解,快快不乐地离开了辛家。

  第二天上午,刘瞻给学生讲完了《论语》中“侍坐”一章后,特地将辛弃疾和党怀英两人叫到书房里,非常关心地问道:“你们俩学业已经有很大长进,将来出去准备做什么呢?”党怀英抢先说:“读书就是为了取得功名富贵,如果有那么一天....”他沉醉在幸福的幻想中,兴奋地说,“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做了大官,就要穿着锦绣衣裳,乘坐高车大马回到家乡光宗耀祖。”“万一考不中呢?”刘瞻追问一句。“如果考不中,我就回家隐居,学老师写田园诗。”

  刘瞻听着,含笑点头。党怀英接着说,“老师的田园诗写得多好啊!我最喜欢老师‘厨香炊豆角,井臭落椿花”这两句,不但对仗得天衣无缝,且意境幽雅恬静。”

  刘瞻听了,更加高兴,连说:“好1好!你的志愿高洁得很,进能取仕,光宗耀祖,退可老守田园,恬淡终生。你所选择的道路,正是一般读圣贤书的儒生所走的路。”接着又问辛弃疾,“辛生,你呢?”“我?”辛弃疾摇摇头说:“我不想做官!”“想作一个词人罗!”刘瞻平时总夸奖辛弃疾才华横溢,填词出手不凡,将来一定能因写得一手好词而出名。

  辛弃疾又摇摇头说。“我也不愿做一个吟风弄月的词人。

  “那你想干什么?”党怀英在一旁着急地问。

  辛弃疾挺胸昂首地回答:“我既要习文填词,用厉词骂尽天下的贼,又要锤炼身体,演习武艺,学万人敌,用利剑杀尽天下豺狼。”

  刘瞻大吃一惊,“啊!荒唐,荒唐已极,你,你,今天怎么啦!”

  “我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说完,辛弃疾就回家又背起沙袋去登山了。而这时正值盛夏,酷热的天气,已使人喘不过气来,人们都三五成群地在树阴下乘凉,有的还在不断地摇动着扇子哩。

  这种远大的志向,正是辛弃疾坚持自找苦吃,磨练硬功的原动力。一次他到燕山一带旅行,途经东流村。这个村庄是宋朝皇帝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父子俩当了金人俘虏,被押解北去途中停留过的地方。乡人们向他描述了当年金人入侵时烧杀抢掠的情景,诉说了在金人贵族奴役下的种种苦难。辛弃疾身临其境,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在墙壁上挥笔写下了他最早的一首词《念奴娇》,其中有两句是:“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充分表现了他将个人哀愁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的壮烈情怀。山河破碎,人民遭难,更加激发着辛弃疾为国健身和为国献身的决心。他立即又背起行装,象着了迷似的,一口气跑了几里地。鞋子跑破了,衣服上全是汗渍泥土。同他一起旅行的人,好容易追上来,见他这个样子,很不理解地说:“这是何苦呢,总是这样自找苦吃,真是个怪人!”辛弃疾结束了这次旅行后,一回到家,立即去找和他很知心的刘老爹,述说了他的旅行见闻,并且勇敢地提出了“要反抗金人,必须起义暴动”的主张。刘老爹静静地听着,不时望着眼前这个青年人;高大的身躯,宽阔的肩膀,看上去有用不完的力气。在那长方脸上,一对大眼睛放射出逼人的光芒,两道又宽又黑的浓眉,给这英俊健美的脸庞,添上了几分粗犷的气概。刘老爹默默地思忖着:“多么健壮有朝气的青年人啊!”
 
4. 只身飞马斩叛贼

  公元一一六一年,辛弃疾已经二十二岁了。夏往秋来,不觉炎威渐退,凉风送爽。这时金主完颜亮征集六十万大军,搜括了大批粮食和马匹,准备大举南下,消灭南宋,沦陷区里的汉族人民忍无可忍,到处燃起抗金保宋的烈火。时机到了,不能再等待了。于是,辛弃疾回到济南,秘密从事起义准备工作。他一边广泛地联系、组织群众,一边积极地习练骑术。为了能骑马上阵,还是以他那种自找苦吃的劲头,专挑桀骜不驯的烈马来骑。一开始,他不止一次地从马上跌落下来,但他从不灰心。经过一段苦练之后,他终于掌握了骑术,可以驯服烈马了。但他并不以此为足,他又继续习练更困难的骑术,练习在烈马奔驰中跃上马背冲杀。一天晚上,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半边天,村头打谷场上,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一位青年正在为一队骑士示范骑术。只见他轻捷得象只燕子,凌空上马,骏马疾驰如飞,而这青年却如胶似漆地贴在马背上。他不断地挥舞着利剑,左挑右劈,好似手里有一条银龙飞舞。绕场三圈后,他轻盈地翻身跳下马来,动作又是那么从容自如。年轻人的表演,赢得了围观的乡亲们的齐声喝彩。这个英勇的骑手,就是辛弃疾。由于辛弃疾抗金意志坚定,体魄健壮,又有一身好武艺,乡亲们都拥护他,愿意跟他起义抗金。大家都称赞他是能文能武的好领头人。不久,辛弃疾便组织起了两千人的起义队伍。起事那天,他率领义军一马当先,一举攻入济南,烧掉了衙门,放走了监狱里受难的老百姓,打开了收藏兵器的仓库,武装了队伍。等到金兵来到时,他们已经安然撤退。后来,他就率领这支队伍投奔到自称为“太平节度使”的耿京部下。耿京是农民起义军头领,他的义军已有二十万人,是活动在北方许多支起义军中较大的一支队伍。

  耿京起义军占领了泰安以后,便在泰山山麓的平原驻扎下来。泰山是我国著名大山,景色壮丽,气象万千。天气晴朗时,一层层薄如轻纱的白云在山巅飘忽缭绕;阴雨天,那巍峨的群峰在云雾缥缈中若隐若现,真是一个神话般的境界。喜欢登山运动的辛弃疾到了这里,兴趣更浓。他在耿京起义军中担任掌管书记的职务,一方面要草拟书函、文告,协助耿京制定军事计划;另一方面又要带领兵苦练武艺。他经常同战士们一起爬山和露宿野营,指点战士习练骑射。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由于辛弃疾带头苦练武艺,起义军的战斗力有很大提高。正在这时,耿京起义军中发生了义端叛敌事件。那是在一天夜里,义端这个投机分子从辛弃疾床上偷走了“太平节度使”大印,骑马出走投敌。辛弃疾发现后报告给耿京。耿京大怒,责问辛弃疾说:“大印是你管的,义端当初是你收来的,现在跑了义端,丢了大印,该当何罪!”辛弃疾坦率地承认了错误,说道:“是我错了,按军法斩首,万死不辞。只是有一件,不捉住义端叛贼,夺回大印,我死不瞑目。”

  耿京答应了辛弃疾的请求,给他三天期限,让他去捉回义端。辛弃疾谢了耿京,心想,义端肯定是投降金人去了。于是他翻身上马,顺着去济南的驿道风驰电掣般追去。再说义端,他认为自己武艺高强,无人敢来追赶,便放缓马速,洋洋自得地想着自己到了济南之后,向金人献上大印,便可请功受赏了。他万没想到,辛弃疾由于平时苦练,体力超群,而且骑术高明,正骑上枣红马,日夜兼程,一直飞奔而来。第二天黄昏,辛弃疾不仅追上了义端,而且已悄悄绕到前边去了。叛徒义端正走间,忽听前面传来一声“站住!”他猛地一惊,勒住马头,定睛看时,见只有辛弃疾一人立马拦路,心上的石头落了地,于是笑嘻嘻地说,“辛公子吗?对不起,真连累你了,你也逃出来了?”

1706840351794.png

  “住口,可耻叛徒,今日是你的末日到了!”辛弃疾跃马挺剑直刺义端。义端拔出腰刀,哈哈大笑说:“辛公子,放下你的剑吧,要比武,你是手下败将,还是同我一齐去济南府请功,岂不妙哉!”辛弃疾满腔怒火,猛劈一剑。义端赶紧招架,两人在大路上你来我往格斗起来。交手十几回合,义端见辛弃疾力大而剑术非凡,心中胆怯,虚晃一刀,调转马头就跑。辛弃疾那里肯放,直追到一片树林边,义端突然跳下马来,逃入林中。他自以为得计,狡诈地嘶喊说:“你敢下马与我步战?!”辛弃疾见林中无法骑马追赶,便冷笑道;“不管你是马战还是步战,今夜你逃不出我的手中。”于是,翻身下马继续追杀。

  辛弃疾同义端又步战了十几个回合,义端终于体力不支,脸色蜡白,大口喘气,两手也颤抖起来。辛弃疾愈战愈勇,猛然高喊一声:“看剑!”当的一声,手起剑落,义端的腰刀已被砍成两截。叛徒胆丧魂飞,跪倒在地央求道:“啊!我认出你的真象,你是大青牛投胎的,所以力大穷,请你饶过了我,日后定有你的好处。”辛弃疾怒气冲天,大喝一声;“可耻叛徒!”剑起头落,杀了这条癞皮狗。

  辛弃疾带着大印和义端的狗头,飞马回营。耿京十分高兴。自此在义军中到处传诵着辛弃疾勇猛无畏追杀叛徒的英雄事迹。
 

5. 神箭奋威退敌兵

  黎明,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那巍巍泰山的群峰秀峦,在朝阳的照射下,仿佛是一架架红玛瑙雕成的巨大屏风。耿京大寨兵马已经醒来,在炊烟缭绕中,号角声声,战马嘶鸣,从各个山坳中传来“杀!杀!”的阵阵喊声。

  山坳中有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一支队伍正在练习射箭。场上,辛弃疾正在给战士们讲解射箭的要领:满开弓,急放箭,后手放箭,前手不知,目勿瞬视,身勿后坐,出弓如怀中吐月,平箭求舒徐稳静。他先教口诀,然后逐句加以解释。有个敢讲话的战士,等辛弃疾解释完后开口说:“书记官,你给我们表演表演,让咱开开眼界。”辛弃疾含笑点头,从一个战士手中接过弓来,将弓弦拉了拉,回头笑着摇了摇头。辛弃疾的亲兵刘忠知道他是嫌这张弓太软,便赶忙跑去取来辛弃疾的硬弓。这张特制硬弓,一般两个人都拉不开。辛弃疾接过弓并三支翎箭,笑着说。“习练射箭必须先练臂力和目力,才能够射中目的。”说完翻身上马,把缰绳轻轻一提,那马甚解人意,跳了一下,缓跑两三步,接着四蹄腾空,疾驰而去。兜了一个圈子,重新转来,距离箭靶百步开外时,只见辛弃疾将马缰绳丢在鞍桥上,左手举弓,右手搭箭,人们还没来得及看清箭是怎样射出去,只听弦声“嘣”地一响,箭已射中靶心。如此往返三趟,靶心三箭簇集一处,紧紧相靠。战士们欣喜若狂,连声叫好。辛弃疾翻身下马,微笑着说,“我的箭法功夫不深。你们听说过纪昌学射的故事吗?就得象他那样下苦功夫练习才行。你们要立志超过古人,练出硬功夫,杀敌立功。”说完,就走向另一处练兵场去了。这时亲兵刘忠却被正在休息的战士们团团围住。有个战士问:“唉!小刘忠,咱们辛书记官不是个文人吗?什么时候练就这一手好箭法?”刘忠瞪着两只大眼,神气活现地说:“什么时候?他天天扔沙袋、举石担、骑马、爬山,你们都没看着咋的?辛爷还经常在满天星斗的夜晚,到外面闭上一只眼睁开一只眼看星星,练习目力,那小小星星,在辛爷眼里就象笆斗那么大!”有个战士有些怀疑地说:“星星就是星星,怎么能象笆斗那么大?”刘忠说:“你刚才没听见辛爷说纪昌学射的事吗?听辛爷说,古代有个善射的人叫甘绳,教会飞卫射箭,纪昌又向飞卫学射。飞卫叫纪昌先练目力,纪昌回家,就躺在他老婆的织布机下看机梭飞动,看了二年,就是锥子尖刺到眼睫毛上,也不眨巴一下眼睛。飞卫说,还不行,你再练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纪昌又回去把虱子拴到一根牛尾巴毛上,挂在窗户口天天看,越看越大,看了三年,那个虱子就有车轮那么大。经过这样苦练,纪昌学成了个神箭手。”战士们听了,赞不绝口,都认真学起射箭来。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到了公元一一六二年。正当正月十五那天,辛弃疾被耿京派去找宋高宗,商量恢复中原大计。就在辛弃疾离开后,耿京军营中发生了张安国叛变、耿京被害事件。辛弃疾从江南归来,闻此噩耗,十分怒,发誓要活捉张安国。于是,他亲自率领马全福等四十九骑精悍人马,突袭金营。夜幕渐渐垂下来,五十骑人马,直奔济南金营。他们带着复仇除奸的决心,奔驰在原野上。到第三天起更时,逼近了济南城外金营驻地。当时金营有五万人马驻守。这天夜晚,张安国正被邀进金营饮酒庆“功”。夜过三更,酒已喝到七八成。可他们万万想不到,就在这得意忘形、想人非非之时,守营的岗哨已被一一摸掉。忽然,营门大开,五十名复仇的铁骑,刹那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军营。“啊!一一辛弃疾!”张安国霎时吓得魂不附体。几名金将仗着几分酒意,抡起椅子,扑上前来,但交手不到几个回合,就被砍倒在地。张安国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磕头如捣蒜。辛弃疾将他一把抓起,夹在左腋下,右手挥剑,继续抵挡、砍杀前来的金兵。在一片嘈杂声中,辛弃疾“嗖”地一下,跳上桌子大喊:“告诉你们,大宋的十万军马已经包围了你们,谁敢抵抗挡路,就要他的狗命!”金兵见辛弃疾等人如此英武,又不知外面虚实,听了这话,顿时骚动起来。这时,人群中忽有人喊:“咱们是大宋人,为啥要给金人卖命,咱们跟书记官走啊!”不少人随声响应:“走啊!”辛弃疾这时当机立断,将张安国按绑在马背上,兵分两路,迅速突围。兵惊魂稍定,方知受骗,立即集合精锐骑兵,拚命追赶,眼看快要追上了。这时天已黎明,辛弃疾向后望去,追兵有几百人之众,心想,如不计谋,很难走脱。便故意放慢马速,瞥了金兵一眼,然后镇静地取弓搭箭,猛一转身,只听“嘣”的一声弦响,为首金将应声落马。追兵猛吃一惊,纷纷勒马。辛弃疾趁势又从箭壶里拔出一箭,厉声喝道:“看我取那大胡子的狗命!”又一声弓弦响起,那个满脸大胡子的金将随之中箭落马。惊惶失措的金兵顿时乱作一团。这时,有个大脑袋金将,仍然挥剑逼迫部下拚命追赶。第三支箭又搭上了辛弃疾的弓弦,只听“啊!”一声惨叫,那金将脖子上端端正正被穿了个透眼。此刻,金兵完全乱了阵脚,纷纷调转马头逃命。辛弃疾这才率领随从扬长而去。他们日夜兼程,飞马急奔了两天一夜,终于渡过淮河,安全地进入南宋境内。把张安国押交南宋朝廷,当众处死了这个可耻叛徒。辛弃疾后来回首这段往事时,曾在一首《鹧鸪天》词的前半阕中写道: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chan衣前摆襟)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如(chuo意同捉)银胡棘(lu,镶银的箭壶),汉箭朝飞金仆姑。

  辛弃疾闯金营,擒叛贼,神箭退金兵的英勇事迹,很快在军民中传诵开来。辛弃疾部下好友马全福,有一次问他:“您作战勇猛,箭法熟练,骑术高超,身体又壮得象个水牛,你有什么诀窍吗?”辛弃疾笑了笑说;“没有春风,焉能有秋雨1我的诀窍,就是苦练再苦练!”

  黎明,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那巍巍泰山的群峰秀峦,在朝阳的照射下,仿佛是一架架红玛瑙雕成的巨大屏风。耿京大寨兵马已经醒来,在炊烟缭绕中,号角声声,战马嘶鸣,从各个山坳中传来“杀!杀!”的阵阵喊声。

  山坳中有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一支队伍正在练习射箭。场上,辛弃疾正在给战士们讲解射箭的要领:满开弓,急放箭,后手放箭,前手不知,目勿瞬视,身勿后坐,出弓如怀中吐月,平箭求舒徐稳静。他先教口诀,然后逐句加以解释。有个敢讲话的战士,等辛弃疾解释完后开口说:“书记官,你给我们表演表演,让咱开开眼界。”辛弃疾含笑点头,从一个战士手中接过弓来,将弓弦拉了拉,回头笑着摇了摇头。辛弃疾的亲兵刘忠知道他是嫌这张弓太软,便赶忙跑去取来辛弃疾的硬弓。这张特制硬弓,一般两个人都拉不开。辛弃疾接过弓并三支翎箭,笑着说。“习练射箭必须先练臂力和目力,才能够射中目的。”说完翻身上马,把缰绳轻轻一提,那马甚解人意,跳了一下,缓跑两三步,接着四蹄腾空,疾驰而去。兜了一个圈子,重新转来,距离箭靶百步开外时,只见辛弃疾将马缰绳丢在鞍桥上,左手举弓,右手搭箭,人们还没来得及看清箭是怎样射出去,只听弦声“嘣”地一响,箭已射中靶心。如此往返三趟,靶心三箭簇集一处,紧紧相靠。战士们欣喜若狂,连声叫好。辛弃疾翻身下马,微笑着说,“我的箭法功夫不深。你们听说过纪昌学射的故事吗?就得象他那样下苦功夫练习才行。你们要立志超过古人,练出硬功夫,杀敌立功。”说完,就走向另一处练兵场去了。这时亲兵刘忠却被正在休息的战士们团团围住。有个战士问:“唉!小刘忠,咱们辛书记官不是个文人吗?什么时候练就这一手好箭法?”刘忠瞪着两只大眼,神气活现地说:“什么时候?他天天扔沙袋、举石担、骑马、爬山,你们都没看着咋的?辛爷还经常在满天星斗的夜晚,到外面闭上一只眼睁开一只眼看星星,练习目力,那小小星星,在辛爷眼里就象笆斗那么大!”有个战士有些怀疑地说:“星星就是星星,怎么能象笆斗那么大?”刘忠说:“你刚才没听见辛爷说纪昌学射的事吗?听辛爷说,古代有个善射的人叫甘绳,教会飞卫射箭,纪昌又向飞卫学射。飞卫叫纪昌先练目力,纪昌回家,就躺在他老婆的织布机下看机梭飞动,看了二年,就是锥子尖刺到眼睫毛上,也不眨巴一下眼睛。飞卫说,还不行,你再练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纪昌又回去把虱子拴到一根牛尾巴毛上,挂在窗户口天天看,越看越大,看了三年,那个虱子就有车轮那么大。经过这样苦练,纪昌学成了个神箭手。”战士们听了,赞不绝口,都认真学起射箭来。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到了公元一一六二年。正当正月十五那天,辛弃疾被耿京派去找宋高宗,商量恢复中原大计。就在辛弃疾离开后,耿京军营中发生了张安国叛变、耿京被害事件。辛弃疾从江南归来,闻此噩耗,十分怒,发誓要活捉张安国。于是,他亲自率领马全福等四十九骑精悍人马,突袭金营。夜幕渐渐垂下来,五十骑人马,直奔济南金营。他们带着复仇除奸的决心,奔驰在原野上。到第三天起更时,逼近了济南城外金营驻地。当时金营有五万人马驻守。这天夜晚,张安国正被邀进金营饮酒庆“功”。夜过三更,酒已喝到七八成。可他们万万想不到,就在这得意忘形、想人非非之时,守营的岗哨已被一一摸掉。忽然,营门大开,五十名复仇的铁骑,刹那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军营。“啊!一一辛弃疾!”张安国霎时吓得魂不附体。几名金将仗着几分酒意,抡起椅子,扑上前来,但交手不到几个回合,就被砍倒在地。张安国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磕头如捣蒜。辛弃疾将他一把抓起,夹在左腋下,右手挥剑,继续抵挡、砍杀前来的金兵。在一片嘈杂声中,辛弃疾“嗖”地一下,跳上桌子大喊:“告诉你们,大宋的十万军马已经包围了你们,谁敢抵抗挡路,就要他的狗命!”金兵见辛弃疾等人如此英武,又不知外面虚实,听了这话,顿时骚动起来。这时,人群中忽有人喊:“咱们是大宋人,为啥要给金人卖命,咱们跟书记官走啊!”不少人随声响应:“走啊!”辛弃疾这时当机立断,将张安国按绑在马背上,兵分两路,迅速突围。兵惊魂稍定,方知受骗,立即集合精锐骑兵,拚命追赶,眼看快要追上了。这时天已黎明,辛弃疾向后望去,追兵有几百人之众,心想,如不计谋,很难走脱。便故意放慢马速,瞥了金兵一眼,然后镇静地取弓搭箭,猛一转身,只听“嘣”的一声弦响,为首金将应声落马。追兵猛吃一惊,纷纷勒马。辛弃疾趁势又从箭壶里拔出一箭,厉声喝道:“看我取那大胡子的狗命!”又一声弓弦响起,那个满脸大胡子的金将随之中箭落马。惊惶失措的金兵顿时乱作一团。这时,有个大脑袋金将,仍然挥剑逼迫部下拚命追赶。第三支箭又搭上了辛弃疾的弓弦,只听“啊!”一声惨叫,那金将脖子上端端正正被穿了个透眼。此刻,金兵完全乱了阵脚,纷纷调转马头逃命。辛弃疾这才率领随从扬长而去。他们日夜兼程,飞马急奔了两天一夜,终于渡过淮河,安全地进入南宋境内。把张安国押交南宋朝廷,当众处死了这个可耻叛徒。辛弃疾后来回首这段往事时,曾在一首《鹧鸪天》词的前半阕中写道: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chan衣前摆襟)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如(chuo意同捉)银胡棘(lu,镶银的箭壶),汉箭朝飞金仆姑。

  辛弃疾闯金营,擒叛贼,神箭退金兵的英勇事迹,很快在军民中传诵开来。辛弃疾部下好友马全福,有一次问他:“您作战勇猛,箭法熟练,骑术高超,身体又壮得象个水牛,你有什么诀窍吗?”辛弃疾笑了笑说;“没有春风,焉能有秋雨1我的诀窍,就是苦练再苦练!”
 

五、英勇无畏探险穴

——地理学家徐霞客旅行探险的故事



1. 奇人奇行写奇书

  我们的伟大祖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山河壮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满怀深情地描绘和赞美过祖国的奇山异水。其中,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明朝末期被称为“奇人”的徐霞客及其所写的一部“奇书”《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的一生,奇就奇在他不应科举,而去旅行,走了一条同一般文人截然不同的道路。徐霞客本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公元一五八六年生于江阴县南阳岐。他本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封建家庭里,祖先是江阴地方的大族,富有田产和声望,家中藏书很多。他从小就博览群书,学识丰富并享有才名。当时一般的读书人,或苦读应考而进取,或巴结权贵而为官。按徐霞客的出身和学识,这两条路都可以走。但是,摆在面前的这两条路他一条也不走,既不参加科举考试,也不介入官场竞争,终身不肯做官,却以毕生精力去考察祖国山川形势,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徐霞客从小就特别喜欢看那些有关历史和地理方面的书。但他读书既不是单纯从兴趣出发,看看热闹了事,也不是迷信书本,不加思索地兼收并蓄,而是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他发现,过去留下来的某些地理书中关于山系、河源的记载,不仅只限于中国的东半部,并且有不少错误。有的原先就没有深入考察,多有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牵强附会之处。有的经辗转抄袭,更是错误百出。针对这种情况,他决心遍览群山大川,从实际考察中弄清真相,探求真实可靠的地理知识。于是他从二十一岁开始,就到各处旅行。起初,因有老母在堂,他每次出游都是定期往返,时间也不长。老母去世后,他便开始从事长期的、深人的野外考察,直到一六四一年五十五岁去世前从未停止。在这三十四年中,他几乎年年在外游历,登悬崖,涉急流,探险穴,顽强地进行地质、水文、气象及动植物等方面的科学考察。他先后到过今天的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十七个省区,行程数万里,把他考察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全部如实记录了下来,这就是经后人整理编辑而成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这部书确实很新奇。全书用优美的散文和日记体写成,文字清新流畅,绚丽多彩,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珍贵遗产;它记载详实精确,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因而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野外考记录和优秀地理著作。这部书,在当时就得到很高评价,同代人钱牧斋称赞它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誉为“古今纪游第一”。《徐霞客游记》还可以说是世界上对于石灰岩地貌进行考察和研究的最早的科学文献。徐霞客在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旅游时,对这个地区岩溶现象(石灰岩地貌)的分布、类型、成因以及农业利用,都作了细致的考察和认真的记录,并在类比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名称,如峰林称石峰,圆洼地称环洼,落水洞称眢(yuan)井,天然桥称石梁等。在外国较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广泛考察和记述的,是欧州人爱斯培尔,时间是公元一七七四年,比徐霞客要晚一个世纪。另外,徐霞客在水文方面的贡献也是重大的。大家现在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一条江河。可是在徐霞客之前,一直把岷江作为长江的上游,这样,长江就比黄河还短了。徐霞客最先对此发生了怀疑,并且“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经长途跋涉实地考察,终于否定了传统认识,确定了长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的金沙江。这样,长江就比原知长度多出一千余里。他经过考察,还纠正了关于南北盘江上源的错误。徐霞客对许多河道的起源和发展,水系的演变及流水浸蚀等,都作了详细探索和分析。他在这方面的考察成果,不仅超过了他同代人的认识,对于今天考察水系源流及变迁沿革,进一步开发水利资源,也提供了宝贵的水文资料。

  除地貌和水文,徐霞客对所到地区的气候、各地特种植物和自然地理的垂直变化等,也有许多考察和记载,指出了山顶和山下在气温、风速及植物分布上的不同及其原因。《徐霞客游记》中还有大量关于农业、手工业、矿产的记载,有对西南少数民族经济、历史和风俗习惯,以及一些城镇、村落的盛衰兴替等考察,这对研究我国民族,历史、地理都是难得的珍贵资料。

  徐霞客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把一生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既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同时又是我国杰出的登山运动员和旅行家。为了纪念徐霞客的历史成就,我们国家于一九七九年特意修建了一座徐霞客纪念堂,堂址就在他的家乡,即现今江苏省江阴县马镇公社湖庄大队。
 
2. 英勇无畏探险穴

  人们在一些彩色纪录片或彩色画报上,常常能够看到一些奇妙的岩溶洞穴的镜头或图片。如果走进这些山洞,就会象进入一个别有洞天的神话世界。这种由于地下水长期溶蚀石灰岩而形成的地下岩洞,有的地方委曲弯转,十分狭窄,须蛇行而入,有的地方,又豁然开阔,有如巨大的石厅,可容数百人。石灰岩溶解后再凝结,倒挂洞顶的为石钟乳,或如檐前冰锥,或如倒垂莲花;滴落地面的逐渐凝结长高,形成石笋;有的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衔接,则形成顶天立地的石柱。在岩穴缝隙里,往往有地下水涌出,有的汇成巨大的地下湖泊,湖中巨石耸立;有的形成地下暗河,穿洞入穴而去。有的石洞顶上裂缝外通,一缕阳光射入,照得这个地下世界红蓝绿紫,五彩缤纷,光华夺目。象桂林七星岩的那样一些岩溶洞穴,今天已经开发为游览胜地,洞里修整起供人通行的道路,险要处还设置了扶手、栏杆,并有电灯照明,人们可以忧无虑地出入其中。

  可是,当你愉快地欣赏这些电影镜头或图片时,或者有幸亲临其境怡神畅游时,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先辈为探索、考察这些洞穴,曾经付出怎样艰辛的劳动,经历了多少危险?要知道,在徐霞客那个时代,要进人这类山洞可没那么容易啊!在三百二十年前,徐霞客就曾对桂林“七星岩”这个巨大而复杂的洞穴体系先后进行过两次考察。当时,他在既无助手又仪器的情况下,仅凭目测步量,对十五个洞穴的分布、规模、结构和特征,都作了细致的记叙和分析。一九五三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对“七星岩”溶洞进行勘察和测绘制图后,证实了徐震客当时观察和描述的正确性,而这种正确性,却是当年徐霞客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坚强的体力进行艰苦探索的结果。

  我们从徐霞客在湖南茶陵地方探索山洞的一则日记中,就可以看到那种艰苦情景。那是公元一六三七年正月十七日那天,徐覆客经长途跋涉,来到湖南茶陵境内的上清潭边。他听当地人说,潭水是从一个石洞中流出,但洞门狭窄,无法进入。还说,这个山洞与另一个山洞(“麻叶洞”)相通,都是神龙居住的地方,人不能入。徐霞客并不惧怕,他和姓顾的仆人来到洞口,果然见有三股清水从洞中流出,水流十分湍急。徐霞客探险心切,当即脱衣伏水,象蛇一样爬行而人。他把身子匍匐在水中,一只手撑在地面上,抬起身体,口鼻刚能露出水面,另一只手伸向前上方,将火把擎出水面照明。就这样一点点爬进洞去查明了洞里情况。接着他又爬山越岭找到麻叶洞。当地人都不肯当向导领他入洞,说“此中有神龙奇鬼,非符术不能服。”后来,他用重金雇了一个胆子稍大一点的人为向导,但在脱衣服时,那人发现徐客只不过是个普通读书人,非常吃惊地说:“我还以为你是个大法师呢,跟你进去那不是玩命吗!”于是说什么也不愿意进洞。徐霞客只好自己进去。村里人听说有人进洞,老老少少好几十人聚在洞口,既好奇又为他担心。这个洞口很小,象个竖井,黑洞洞的不知深浅。徐霞客两手扶住洞口伸下脚去,接着用手抠住洞壁,把身子悬吊在空中。幸亏他常年攀山爬坡身体素有锻炼。俗话说,力大心不慌。他沉着地靠臂力撑住身体,用两脚探索岩壁,寻找落脚地方,一步步地往下倒换着手脚。就这样,他终于下到洞底一个稍微平坦的地方,再把仆人接应下来。他们用火四处照着,继续寻找通向深处的洞穴。有的地方,仅有尺来宽的缝隙可入,便腹背摩贴着洞壁挤进去。他们来到一个豁然开阔的地方,见两壁石色石质,晶莹欲滴,垂柱倒莲,如同雕刻。还有许多怪石,呈现各种形状,有的象各种动物,栩栩如生。他们走到深处,忽见一缕光线从洞顶弯月形裂缝中透人,脚下有一股大水从一块巨石下流过。他根据方位判断出,这就是在洞外看到的那股钻进石崖下的水,原来从这里穿山而过。他们在山洞中兴致勃勃地极力探索,直到手中火把已烧去大半,才恋恋不舍地寻旧路返回。这时,守在洞口的村民又增多了数十人,见他们两人爬出洞口,都说:“等了这么久不见出来,以为被什么怪物吃掉了呢!”

  徐霞客每找到一处岩溶山洞,都要进行这样认真的考察,总是不畏艰险,尽可能进入岩洞深处,度量岩洞的大小深广,探索洞内各部分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分析研究形成的原因。他察看了云南保山水帘洞后说;“崖间有悬干虬(qiu)枝,为水所淋漓者,其外皆结肤为石,盖石膏久凝胎而成。”就是说,当时他已经认识到,石钟乳是由于含钙质的水滴蒸发后,钙质附着洞顶,逐渐重新结晶凝聚而成的。在当时条件下,能够得到这种比较科学的认识是很不容易的。据《徐霞客游记》所载,他在西南地区,象这样深人考察过的洞穴就有一百多个。这要经历多少危险,要具有多么惊人和顽强的毅力啊!同时,若不是长年的锻炼,有着强健的身体,又怎能担负得起这样繁重的工作!徐霞客将科学考察工作和身体锻炼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这是很值得学习的。
 
3. 不惧艰险攀高峰

  从电影或照片上,不难看到登山运动员勇攀高峰的镜头或画面。那既是一种艰险的体育运动,又是一种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科学考察实践。从事这种运动,既可锻炼人的体力,又可培养人的顽强毅力和勇敢精神。徐霞客当年就曾从事过这种登山运动,可说他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登山运动员。只不过他登的不是喜马拉雅山,而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另外,他所处的时代,既没有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其他科学设备,也没有国家从人力、物力上的各种支援,常是他一人,有时搭上两个伙伴,肩负行李和干粮,靠两条腿拚体力去进行。这需要多么坚强的体力和顽强的毅力啊!

  徐霞客登山,不仅不避艰险,有时还故意寻找险路。一次,他到河南登上了中岳嵩山,返回时已经十分疲劳。人家告诉他有两条下山道路,一条是较平坦的山路,另一条是险峻的小路,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其实那根本就没有路,沿途到处是悬崖绝壁,很难容足。他找到一条石峡谷,手拉荆条,足踏险石,一步步往下挪动。走到一个陡坡地带,既无草木可攀,又停不住脚,就索性半蹲半坐地往下滑动,一直溜了十多里山路才到达平地。连挂带磨,不仅衣服全破了,身上也到处是伤,但他仍非常愉快地继续赶路。

  浙江省有个雁荡山,山前挂下一条很长的瀑布,长年流水不停,十分壮观。徐霞客二十八岁那年,为了探求这条瀑布的源流,便和仆人一起去攀登雁荡山。他们遇到一座峭壁挡住去路,便砍木头插在石缝里,一点点向上攀登。来到一个山涧前,朝下望悬崖峭壁,前行又无路了。他们就将两个人的包脚布撕成布条,拧成布绳,从高耸的悬崖上垂下,然后手拉布绳,脚蹬峭壁,悬空而下。当时有个采药老人,在对面山上看到这种情景,竟作为奇迹到处传诵。

  徐霞客由于长年旅游登山,直到中年以后,身体仍然十分健壮。一六三九年,他已经五十三岁了。这年四月,他来到云南腾越一带,西上尖峰山、打鹰山,南越雅乌山又继续向北攀登石房洞山。四月二十七日,他有一则旅游日记,如实地记载了他登山险:

  “及环其麓(山脚),仰见其盘亘之崖,层耸叠上。既东转北向,忽见层崖之上,有洞向东,欲一登而不见其径,欲舍之又不能竟去。遂令顾仆停行李、守木胆(指三天前在登山中发现的一种奇特植物)于路侧,余(我)竟仰攀而上。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意思是石头松动不坚固,一踏足就坠落,用手攀附也往下掉)。间得一少粘者(偶而得到一块稍微坚固些的石头),绷足挂指,如平帖于壁,不容移一步(是说紧绷着脚跟,贴紧双手,人就象挂在山壁上)。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盖峭壁有之,无此苏土(指松散的土质)。流土有之,无此苏石(指苏松的石块)。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足。幸石不堕,又手足无力,欲自堕。久之,幸攀而上,又横帖而过(是说紧贴在石壁上斜着身子蹭过去),共半里,乃抵其崖(象这样攀援了半里多远,才到达北边的一个石崖上)。”

  我们读《徐霞客游记》中这段登山的惊险文字,如临其境,如历其险,就象眼见他在险途上,手攀足瞪,每移一手,踏一足,落一石,都为之胆战心惊。直到他双足踏上北崖之后,才算松了一口气。类似这种惊险的攀登场面,我们在《智取华山》影片中,人民战士勇攀西峰,智取干尺疃时见过;这种手攀足移和悬身吊体动作,我们在解放军练武和消防队员演习中见过。那是稍一疏忽或体力不支,就会跌落深渊而粉身碎骨的。我们不禁对徐霞客的英勇果敢精神十分赞佩,也对他有那样良好的耐力和惊的体力而吃惊。
1706919387517.pn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