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母亲小腹疼痛27年,夏天亦感身体冒冷气。

大柴胡汤,如果把伤寒论原文的剂量比较准确地在方中体现出来,再加上一些扶正的药物,那是相当安全的和解攻里的方子。
 
自述 10多年年用过大黄,其他的药物记不清了。 对大黄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用了就拉肚子,不敢天天用。
然后过几天又拉不出来。

没阳之前用过白胡椒,也能解大便。还能在空调房里睡几个小时。

阳过之后,现在用白胡椒就效果不好了。
 
我早就说过了,有一方可用,要他出问诊单,他不当回事。我还说这就是天意
老师说的是 私信填问诊单吗,当时我只看到了这个id名字的的私信。 和老师的id名字不同,我就没有理会。。。


IMG_20230528_205003.jpg
 
自述 10多年年用过大黄,其他的药物记不清了。 对大黄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用了就拉肚子,不敢天天用。
然后过几天又拉不出来。

没阳之前用过白胡椒,也能解大便。还能在空调房里睡几个小时。

阳过之后,现在用白胡椒就效果不好了。
用大黄关键在剂量和配伍,必须攻补兼施。像大承气汤之类的不行,用了就会像你说的那样,拉了之后过几天又拉不出来。
 
最后编辑:
用大黄关键在剂量和配伍,必须攻补兼施。像大承气汤之类的不行,用了就会像你说的那样,拉了之后过几天又拉不出来。
据现代研究,大黄用五六克有对肠道有保健作用。当然不能只用大黄,还要配伍恰当。我记得,梦回杏林说过,他在做馒头时常加少量大黄揉合其中,给经常性便秘的老人吃,效果不错。剂量和配伍把握好了,通而不泻,可做到畅通胃肠而不伤正气。
 
据现代研究,大黄用五六克有对肠道有保健作用。当然不能只用大黄,还要配伍恰当。我记得,梦回杏林说过,他在做馒头时常加少量大黄揉合其中,给经常性便秘的老人吃,效果不错。剂量和配伍把握好了,通而不泻,可做到畅通胃肠而不伤正气。
碳酸氢钠大黄片有网购的,治病就是钥鍉开锁,差一点都打不开
 
  
  大黄攻血分瘀结是安全佳效的,但久瘀无实热者宜用酒制大黄。
  一是因为酒制大黄的寒性和攻下的力量减弱,二是因为其活血力量增强了。

  用于整体属于虚寒证而局部又存在有形瘀血的患者,运用中药方剂的君臣佐使配伍可以很好的解决,加桂附把制大黄的寒性[佐]过来,再配以人参、白术、当归之类的益气养血的药来补偿大黄攻伐之力对气血的损耗。


  相关药理研究已经证明了不同炮制方法的大黄其攻下、活血、止血的功效强弱有显著的不同:


  
熟大黄的活血化瘀功效高于生大黄和大黄炭的中医临床疗效.  .jpg
 
据现代研究,大黄用五六克有对肠道有保健作用。当然不能只用大黄,还要配伍恰当。我记得,梦回杏林说过,他在做馒头时常加少量大黄揉合其中,给经常性便秘的老人吃,效果不错。剂量和配伍把握好了,通而不泻,可做到畅通胃肠而不伤正气。
  
  哈哈,也没有经常啦:014:
  只是偶尔做馒头时放点含有大黄的[一清胶囊(或颗粒)]药粉而已,因为我的饮食本来就比较清淡 。
  
 
  
  哈哈,也没有经常啦:014:
  只是偶尔做馒头时放点含有大黄的[一清胶囊(或颗粒)]药粉而已,因为我的饮食本来就比较清淡 。
  
  
  还要配几种药粉的,主要是:肉桂粉,生晒参须粉(只有参须豆浆机干磨才打得动),陈皮粉。
  
 
案例
患者,女,36岁,已婚,孕二产二,均健在。农民,安福县洋溪乡潭塘村人。
就诊时间:1979年6月24日,天气炎热。
病人于去年6月间,因患胆结石合并感染,曾在县级医院作手术切除治疗。
时至今年6月中旬,初起为大便溏黏难出,矢气奇臭,上腹部胀满感。继则上腹部疼痛,以右为甚。渐次加剧,出现右上腹部压
痛,拒按,体温升高,小便浓黄,全身黄染,呕恶时作。自我感觉为去年的病出现反复,因为有着病理表现的相同之感。
检查,体温39℃,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范围5cmX7cm。未能触及包块。
血检:白细胞22×109/L,中性82%。
大便检查,蛔虫卵:0~2。
小便检查:尿胆素十十,胆红素十十十十,尿胆原
入院诊断: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性梗阻待排除。
治疗:1)复合使用抗菌素。
2)大剂量输液。
3)补充多种维生素。
4)护肝。
结果:共治6天,无所改善,反而在胸背部出现蚊叮状出血点十数处,局部痒感。因此,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由于畏惧手术,并认为手术未能解决本病的再度发作,亦限于第七章
经济条件窘迫,故拒绝转院,请求给予中西医结合之治。
本人查阅病历之后认为:由于未意识到胆道宜通,而前治却始终未作通下之医。再者,有着大便唐黏,矢气臭秽,伴有腹胀的事实存在,对此亦应该是作其通下之治。此外,因为胆病以通为补,这是中医先辈们的经验之谈,既然是六腑之一的胆病,其治理应有此经验的实施。从如此三条理由看来:也许是一泻之余,奇效就会出现。故同意配合以胆道排石汤(茵陈、栀子、大黄、朴硝、帜壳、厚朴、甘草)之治。结果: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2日:虽然病情如故,但并没有加剧的表现。因此,认为可能不是一泻可解,故仍执行胆道排石汤之治。结果:同样是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3日:何以无效?或为没有结石的存在;或为胆道排石汤亦非如报导那样灵验。怎么办?也许应该回到阳黄、阴黄说的辨证理法中去解决问题。鉴于病人表现为黄而鲜明,故当然应作其阳黄的诊断。因此,改用茵陈蒿汤,不作任何加减变化,全方照搬而治疗之。结果:同样是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4日:比较之余,发现茵陈蒿汤与胆道排石汤组方用药相差不远,故当然无效。怎么办?想到了温病学派的疏通开泄之治。也许,分消其湿,使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可能会有效。所以,改用三仁汤加灌朴夏苓汤之治。结果:大便未泻,病情却有所加剧,右上腹部反而出现莫可名状的痛苦。
7月5日:从反省的角度看来:应该是胆道排石汤合理,因为服后没有痛苦的增加。何以如此之治无效呢?也许是因为已经做过胆截除,非寻常病况可比。如此看来,唯一的办法,可能是须作其手术之治。因此,承认中医治疗失败,转而动员病人尽快转往上级医院求治,以免人财两空。并严肃指出:“本病绝对不可能单纯通过中药治疗可以生效!即使有条件请来中医大师,亦难免以失败而告终。”
就在动员病人家属转院之际,偶然发现病人鼻端有汗数滴。
触之冰凉,质地如水。脑海中立即闪念,此病当作茵陈附子干姜汤(《千金方》方)之治。可惜病人体温39℃;白细胞22000/mm3,中性80%;右上腹部压痛明显;数凉泻而不见病情加剧,一温之余,病情或即有恶化。敢用附子、干姜吗?这不是抱薪救火么?但何以能肯定本茵陈附子干姜汤之治就一定皆非所宜呢?不是有着鼻端冷汗出的根据吗?不是有着“反治法”的阐发存在吗?所以,给予茵陈附子干姜一剂,取汁120毫升。由本人亲自控药,每服20毫升,间隔30分钟服药一次。严密观察,防止意外。
有幸的是,服入汤药,不见任何不适,病人反而感到非常符合口味之求,故每次进药,都感到是一种享受。
7月6日:体温下降为38℃,呕恶已经停止。开始了食欲之求。皮肤出血点已经变淡。右上腹部由拒按变为常欲自行抚摸。
因此,仍执前法之治。
7月7日:热退,疼痛基本停上,然用力抚摸仍有痛感,仍执前法之医。
7月8日:黄疸基本消失,局部压痛消失,食欲基本正常。停诸西药,作茵陈附子干姜汤的单纯施治。
7月9日:诸恙尽失,再用茵陈附子干姜汤一日。
产物性胆汁泛溢的化解;其生理改善性纵向正气能力助益的盐、糖与水之支持;其纵向性抗传变治疗的成立,本可以应用中药而满足之,只因为有着为此目标实现的西药之用,故理应免于再给予如此之中药的治疗,从而避免其药理性疗效的非所需之重复。所以如此的西药之用,宜于视为部分中药治疗的取代。其实无论中药、西药,只求药效的符合治法规律之求,并有治疗之主旋律的突出,同时有主次关系的合理,而且在用药限制原则上无所违背,因此皆可以作其取代性的应用之。但此中是否违背用药限制原则,则依赖实践经验的认识,因为西药没有五脏法与五邪法的阐发成立。从中就可以看到:西药之用,同样是本中医理法新说之部分内容的执行,所以理应视其为治疗之一而接纳。
总之,7月5日之治,是上述治疗理法的真实体现。既然有着病理的改善,则证明本病理现实只能是如此而治疗之。否则就不会有如此疗效的成立。
希望一桥飞架兄台对这个案例进行一番剖析。这与本案例而应有相同之处。
 
最后编辑:
案例
患者,女,36岁,已婚,孕二产二,均健在。农民,安福县洋溪乡潭塘村人。
就诊时间:1979年6月24日,天气炎热。
病人于去年6月间,因患胆结石合并感染,曾在县级医院作手术切除治疗。
时至今年6月中旬,初起为大便溏黏难出,矢气奇臭,上腹部胀满感。继则上腹部疼痛,以右为甚。渐次加剧,出现右上腹部压
痛,拒按,体温升高,小便浓黄,全身黄染,呕恶时作。自我感觉为去年的病出现反复,因为有着病理表现的相同之感。
检查,体温39℃,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范围5cmX7cm。未能触及包块。
血检:白细胞22×109/L,中性82%。
大便检查,蛔虫卵:0~2。
小便检查:尿胆素十十,胆红素十十十十,尿胆原
入院诊断: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性梗阻待排除。
治疗:1)复合使用抗菌素。
2)大剂量输液。
3)补充多种维生素。
4)护肝。
结果:共治6天,无所改善,反而在胸背部出现蚊叮状出血点十数处,局部痒感。因此,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由于畏惧手术,并认为手术未能解决本病的再度发作,亦限于第七章
经济条件窘迫,故拒绝转院,请求给予中西医结合之治。
本人查阅病历之后认为:由于未意识到胆道宜通,而前治却始终未作通下之医。再者,有着大便唐黏,矢气臭秽,伴有腹胀的事实存在,对此亦应该是作其通下之治。此外,因为胆病以通为补,这是中医先辈们的经验之谈,既然是六腑之一的胆病,其治理应有此经验的实施。从如此三条理由看来:也许是一泻之余,奇效就会出现。故同意配合以胆道排石汤(茵陈、栀子、大黄、朴硝、帜壳、厚朴、甘草)之治。结果: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2日:虽然病情如故,但并没有加剧的表现。因此,认为可能不是一泻可解,故仍执行胆道排石汤之治。结果:同样是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3日:何以无效?或为没有结石的存在;或为胆道排石汤亦非如报导那样灵验。怎么办?也许应该回到阳黄、阴黄说的辨证理法中去解决问题。鉴于病人表现为黄而鲜明,故当然应作其阳黄的诊断。因此,改用茵陈蒿汤,不作任何加减变化,全方照搬而治疗之。结果:同样是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4日:比较之余,发现茵陈蒿汤与胆道排石汤组方用药相差不远,故当然无效。怎么办?想到了温病学派的疏通开泄之治。也许,分消其湿,使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可能会有效。所以,改用三仁汤加灌朴夏苓汤之治。结果:大便未泻,病情却有所加剧,右上腹部反而出现莫可名状的痛苦。
7月5日:从反省的角度看来:应该是胆道排石汤合理,因为服后没有痛苦的增加。何以如此之治无效呢?也许是因为已经做过胆截除,非寻常病况可比。如此看来,唯一的办法,可能是须作其手术之治。因此,承认中医治疗失败,转而动员病人尽快转往上级医院求治,以免人财两空。并严肃指出:“本病绝对不可能单纯通过中药治疗可以生效!即使有条件请来中医大师,亦难免以失败而告终。”
就在动员病人家属转院之际,偶然发现病人鼻端有汗数滴。
触之冰凉,质地如水。脑海中立即闪念,此病当作茵陈附子干姜汤(《千金方》方)之治。可惜病人体温39℃;白细胞22000/mm3,中性80%;右上腹部压痛明显;数凉泻而不见病情加剧,一温之余,病情或即有恶化。敢用附子、干姜吗?这不是抱薪救火么?但何以能肯定本茵陈附子干姜汤之治就一定皆非所宜呢?不是有着鼻端冷汗出的根据吗?不是有着“反治法”的阐发存在吗?所以,给予茵陈附子干姜一剂,取汁120毫升。由本人亲自控药,每服20毫升,间隔30分钟服药一次。严密观察,防止意外。
有幸的是,服入汤药,不见任何不适,病人反而感到非常符合口味之求,故每次进药,都感到是一种享受。
7月6日:体温下降为38℃,呕恶已经停止。开始了食欲之求。皮肤出血点已经变淡。右上腹部由拒按变为常欲自行抚摸。
因此,仍执前法之治。
7月7日:热退,疼痛基本停上,然用力抚摸仍有痛感,仍执前法之医。
7月8日:黄疸基本消失,局部压痛消失,食欲基本正常。停诸西药,作茵陈附子干姜汤的单纯施治。
7月9日:诸恙尽失,再用茵陈附子干姜汤一日。
产物性胆汁泛溢的化解;其生理改善性纵向正气能力助益的盐、糖与水之支持;其纵向性抗传变治疗的成立,本可以应用中药而满足之,只因为有着为此目标实现的西药之用,故理应免于再给予如此之中药的治疗,从而避免其药理性疗效的非所需之重复。所以如此的西药之用,宜于视为部分中药治疗的取代。其实无论中药、西药,只求药效的符合治法规律之求,并有治疗之主旋律的突出,同时有主次关系的合理,而且在用药限制原则上无所违背,因此皆可以作其取代性的应用之。但此中是否违背用药限制原则,则依赖实践经验的认识,因为西药没有五脏法与五邪法的阐发成立。从中就可以看到:西药之用,同样是本中医理法新说之部分内容的执行,所以理应视其为治疗之一而接纳。
总之,7月5日之治,是上述治疗理法的真实体现。既然有着病理的改善,则证明本病理现实案例
患者,女,36岁,已婚,孕二产二,均健在。农民,安福县洋溪乡潭塘村人。
就诊时间:1979年6月24日,天气炎热。
病人于去年6月间,因患胆结石合并感染,曾在县级医院作手术切除治疗。
时至今年6月中旬,初起为大便溏黏难出,矢气奇臭,上腹部胀满感。继则上腹部疼痛,以右为甚。渐次加剧,出现右上腹部压
痛,拒按,体温升高,小便浓黄,全身黄染,呕恶时作。自我感觉为去年的病出现反复,因为有着病理表现的相同之感。
检查,体温39℃,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范围5cmX7cm。未能触及包块。
血检:白细胞22×109/L,中性82%。
大便检查,蛔虫卵:0~2。
小便检查:尿胆素十十,胆红素十十十十,尿胆原
入院诊断: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性梗阻待排除。
治疗:1)复合使用抗菌素。
2)大剂量输液。
3)补充多种维生素。
4)护肝。
结果:共治6天,无所改善,反而在胸背部出现蚊叮状出血点十数处,局部痒感。因此,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由于畏惧手术,并认为手术未能解决本病的再度发作,亦限于第七章
经济条件窘迫,故拒绝转院,请求给予中西医结合之治。
本人查阅病历之后认为:由于未意识到胆道宜通,而前治却始终未作通下之医。再者,有着大便唐黏,矢气臭秽,伴有腹胀的事实存在,对此亦应该是作其通下之治。此外,因为胆病以通为补,这是中医先辈们的经验之谈,既然是六腑之一的胆病,其治理应有此经验的实施。从如此三条理由看来:也许是一泻之余,奇效就会出现。故同意配合以胆道排石汤(茵陈、栀子、大黄、朴硝、帜壳、厚朴、甘草)之治。结果: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2日:虽然病情如故,但并没有加剧的表现。因此,认为可能不是一泻可解,故仍执行胆道排石汤之治。结果:同样是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3日:何以无效?或为没有结石的存在;或为胆道排石汤亦非如报导那样灵验。怎么办?也许应该回到阳黄、阴黄说的辨证理法中去解决问题。鉴于病人表现为黄而鲜明,故当然应作其阳黄的诊断。因此,改用茵陈蒿汤,不作任何加减变化,全方照搬而治疗之。结果:同样是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4日:比较之余,发现茵陈蒿汤与胆道排石汤组方用药相差不远,故当然无效。怎么办?想到了温病学派的疏通开泄之治。也许,分消其湿,使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可能会有效。所以,改用三仁汤加灌朴夏苓汤之治。结果:大便未泻,病情却有所加剧,右上腹部反而出现莫可名状的痛苦。
7月5日:从反省的角度看来:应该是胆道排石汤合理,因为服后没有痛苦的增加。何以如此之治无效呢?也许是因为已经做过胆截除,非寻常病况可比。如此看来,唯一的办法,可能是须作其手术之治。因此,承认中医治疗失败,转而动员病人尽快转往上级医院求治,以免人财两空。并严肃指出:“本病绝对不可能单纯通过中药治疗可以生效!即使有条件请来中医大师,亦难免以失败而告终。”
就在动员病人家属转院之际,偶然发现病人鼻端有汗数滴。
触之冰凉,质地如水。脑海中立即闪念,此病当作茵陈附子干姜汤(《千金方》方)之治。可惜病人体温39℃;白细胞22000/mm3,中性80%;右上腹部压痛明显;数凉泻而不见病情加剧,一温之余,病情或即有恶化。敢用附子、干姜吗?这不是抱薪救火么?但何以能肯定本茵陈附子干姜汤之治就一定皆非所宜呢?不是有着鼻端冷汗出的根据吗?不是有着“反治法”的阐发存在吗?所以,给予茵陈附子干姜一剂,取汁120毫升。由本人亲自控药,每服20毫升,间隔30分钟服药一次。严密观察,防止意外。
有幸的是,服入汤药,不见任何不适,病人反而感到非常符合口味之求,故每次进药,都感到是一种享受。
7月6日:体温下降为38℃,呕恶已经停止。开始了食欲之求。皮肤出血点已经变淡。右上腹部由拒按变为常欲自行抚摸。
因此,仍执前法之治。
7月7日:热退,疼痛基本停上,然用力抚摸仍有痛感,仍执前法之医。
7月8日:黄疸基本消失,局部压痛消失,食欲基本正常。停诸西药,作茵陈附子干姜汤的单纯施治。
7月9日:诸恙尽失,再用茵陈附子干姜汤一日。
产物性胆汁泛溢的化解;其生理改善性纵向正气能力助益的盐、糖与水之支持;其纵向性抗传变治疗的成立,本可以应用中药而满足之,只因为有着为此目标实现的西药之用,故理应免于再给予如此之中药的治疗,从而避免其药理性疗效的非所需之重复。所以如此的西药之用,宜于视为部分中药治疗的取代。其实无论中药、西药,只求药效的符合治法规律之求,并有治疗之主旋律的突出,同时有主次关系的合理,而且在用药限制原则上无所违背,因此皆可以作其取代性的应用之。但此中是否违背用药限制原则,则依赖实践经验的认识,因为西药没有五脏法与五邪法的阐发成立。从中就可以看到:西药之用,同样是本中医理法新说之部分内容的执行,所以理应视其为治疗之一而接纳。
总之,7月5日之治,是上述治疗理法的真实体现。既然有着病理的改善,则证明本病理现实只能是如此而治疗之。否则就不会有如此疗效的成立。
希望一桥飞架兄台对这个案例进行一番剖析。这与本案例而应有相同之处。
谢谢分享!阴阳大道也!
另:一案再发,请重新编辑
 
案例
患者,女,36岁,已婚,孕二产二,均健在。农民,安福县洋溪乡潭塘村人。
就诊时间:1979年6月24日,天气炎热。
病人于去年6月间,因患胆结石合并感染,曾在县级医院作手术切除治疗。
时至今年6月中旬,初起为大便溏黏难出,矢气奇臭,上腹部胀满感。继则上腹部疼痛,以右为甚。渐次加剧,出现右上腹部压
痛,拒按,体温升高,小便浓黄,全身黄染,呕恶时作。自我感觉为去年的病出现反复,因为有着病理表现的相同之感。
检查,体温39℃,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范围5cmX7cm。未能触及包块。
血检:白细胞22×109/L,中性82%。
大便检查,蛔虫卵:0~2。
小便检查:尿胆素十十,胆红素十十十十,尿胆原
入院诊断: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性梗阻待排除。
治疗:1)复合使用抗菌素。
2)大剂量输液。
3)补充多种维生素。
4)护肝。
结果:共治6天,无所改善,反而在胸背部出现蚊叮状出血点十数处,局部痒感。因此,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由于畏惧手术,并认为手术未能解决本病的再度发作,亦限于第七章
经济条件窘迫,故拒绝转院,请求给予中西医结合之治。
本人查阅病历之后认为:由于未意识到胆道宜通,而前治却始终未作通下之医。再者,有着大便唐黏,矢气臭秽,伴有腹胀的事实存在,对此亦应该是作其通下之治。此外,因为胆病以通为补,这是中医先辈们的经验之谈,既然是六腑之一的胆病,其治理应有此经验的实施。从如此三条理由看来:也许是一泻之余,奇效就会出现。故同意配合以胆道排石汤(茵陈、栀子、大黄、朴硝、帜壳、厚朴、甘草)之治。结果: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2日:虽然病情如故,但并没有加剧的表现。因此,认为可能不是一泻可解,故仍执行胆道排石汤之治。结果:同样是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3日:何以无效?或为没有结石的存在;或为胆道排石汤亦非如报导那样灵验。怎么办?也许应该回到阳黄、阴黄说的辨证理法中去解决问题。鉴于病人表现为黄而鲜明,故当然应作其阳黄的诊断。因此,改用茵陈蒿汤,不作任何加减变化,全方照搬而治疗之。结果:同样是大便数行,病情如故。
7月4日:比较之余,发现茵陈蒿汤与胆道排石汤组方用药相差不远,故当然无效。怎么办?想到了温病学派的疏通开泄之治。也许,分消其湿,使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可能会有效。所以,改用三仁汤加灌朴夏苓汤之治。结果:大便未泻,病情却有所加剧,右上腹部反而出现莫可名状的痛苦。
7月5日:从反省的角度看来:应该是胆道排石汤合理,因为服后没有痛苦的增加。何以如此之治无效呢?也许是因为已经做过胆截除,非寻常病况可比。如此看来,唯一的办法,可能是须作其手术之治。因此,承认中医治疗失败,转而动员病人尽快转往上级医院求治,以免人财两空。并严肃指出:“本病绝对不可能单纯通过中药治疗可以生效!即使有条件请来中医大师,亦难免以失败而告终。”
就在动员病人家属转院之际,偶然发现病人鼻端有汗数滴。
触之冰凉,质地如水。脑海中立即闪念,此病当作茵陈附子干姜汤(《千金方》方)之治。可惜病人体温39℃;白细胞22000/mm3,中性80%;右上腹部压痛明显;数凉泻而不见病情加剧,一温之余,病情或即有恶化。敢用附子、干姜吗?这不是抱薪救火么?但何以能肯定本茵陈附子干姜汤之治就一定皆非所宜呢?不是有着鼻端冷汗出的根据吗?不是有着“反治法”的阐发存在吗?所以,给予茵陈附子干姜一剂,取汁120毫升。由本人亲自控药,每服20毫升,间隔30分钟服药一次。严密观察,防止意外。
有幸的是,服入汤药,不见任何不适,病人反而感到非常符合口味之求,故每次进药,都感到是一种享受。
7月6日:体温下降为38℃,呕恶已经停止。开始了食欲之求。皮肤出血点已经变淡。右上腹部由拒按变为常欲自行抚摸。
因此,仍执前法之治。
7月7日:热退,疼痛基本停上,然用力抚摸仍有痛感,仍执前法之医。
7月8日:黄疸基本消失,局部压痛消失,食欲基本正常。停诸西药,作茵陈附子干姜汤的单纯施治。
7月9日:诸恙尽失,再用茵陈附子干姜汤一日。
产物性胆汁泛溢的化解;其生理改善性纵向正气能力助益的盐、糖与水之支持;其纵向性抗传变治疗的成立,本可以应用中药而满足之,只因为有着为此目标实现的西药之用,故理应免于再给予如此之中药的治疗,从而避免其药理性疗效的非所需之重复。所以如此的西药之用,宜于视为部分中药治疗的取代。其实无论中药、西药,只求药效的符合治法规律之求,并有治疗之主旋律的突出,同时有主次关系的合理,而且在用药限制原则上无所违背,因此皆可以作其取代性的应用之。但此中是否违背用药限制原则,则依赖实践经验的认识,因为西药没有五脏法与五邪法的阐发成立。从中就可以看到:西药之用,同样是本中医理法新说之部分内容的执行,所以理应视其为治疗之一而接纳。
总之,7月5日之治,是上述治疗理法的真实体现。既然有着病理的改善,则证明本病理现实只能是如此而治疗之。否则就不会有如此疗效的成立。
希望一桥飞架兄台对这个案例进行一番剖析。这与本案例而应有相同之处。
很好的医案,谢谢老兄分享!
此案开初用药就有错误。既然患者大便黏溏,无论如何都不能用硝黄。用之则大泻,必伤脾肾之阳。
也许开初并不适合用姜附之类,但经过用硝黄之类两次大泻后,使本来就有点脾阳虚的患者脾虚更甚且损及肾阳。此时用茵陈为主药,加入姜附正当其时。
此案给医者的最大启示是:医者不可一条道走到黑,此路不通就试试别路。
 
最后编辑:
患者,女,36岁,已婚,孕二产二,均健在。农民,安福县洋溪乡潭塘村人。
就诊时间:1979年6月24日,天气炎热。
病人于去年6月间,因患胆结石合并感染,曾在县级医院作手术切除治疗。
时至今年6月中旬,初起为大便溏黏难出,矢气奇臭,上腹部胀满感。继则上腹部疼痛,以右为甚。渐次加剧,出现右上腹部压
痛,拒按,体温升高,小便浓黄,全身黄染,呕恶时作。自我感觉为去年的病出现反复,因为有着病理表现的相同之感。
检查,体温39℃,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范围5cmX7cm。未能触及包块。
血检:白细胞22×109/L,中性82%。
大便检查,蛔虫卵:0~2。
小便检查:尿胆素十十,胆红素十十十十,尿胆原
入院诊断: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性梗阻待排除。

患者在大热天犯病,右上腹部疼痛、拒按,体温升高,小便浓黄,全身黄染,呕恶时作,体温39度。这些给医生的感觉都是热证。用寒药的依据很充分,用热药的依据几乎找不到。所以,医者大胆用寒药。可是用寒药时却忽略了另一个禁忌:大便黏溏,不用硝黄。

再说“笑笑平平”的母亲,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绝对是以阳虚为主,找不到可以用寒药的证据。所以,以前的医生几乎都是以温阳通经为主要的治疗模式。用药皆是温热药,寒药被打入禁区。可是结果如何呢?治疗了近三十年了,症状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有不断加重的趋势。但是医生们却不改模式。众医都忽略了一点:便秘,四五天才大便一次这个基本事实。严重便秘是什么后果?下边堵,上难入,中必胀,甚则痛。明知硝黄通便厉害,可是医者却不敢用硝黄,因为怕用寒药伤及脾胃之阳。这个顾虑不能说不对,但硝黄之弊就不能用药物配伍来消除吗?完全可以用扶正的药除其弊而用其利。
 
最后编辑:
本人有过便秘的体会:一天不大便,肚子就胀,还不想吃东西。二天不大便,肚子胀痛,食量大减,身疲乏力。三天不大便,前症加重外,还想呕吐。四、五才大便一次,没有体验过,但可以肯定,前面的症状都会加重。如果长期如此,不可想象。
 
就本案而言,即使便秘不是主症,不把它作为主要的治疗靶向,但是在用药时把它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考虑进去如何呢?我认为完全可以。因为大便通畅,有利于其它药物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人体病理产物的排出,有利气血周流和正气恢复。
 
最后编辑:
就本案而言,即使便秘不是主症,不把它作为主要的治疗靶向,但是在用药时把它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考虑进去如何呢?我认为完全可以。因为大便通畅,有利于其它药物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人体病理产物的排出,有利气血周流和正气恢复。
有时候温阳也能通大便,并不一定要攻下,比如我之前也是大便不畅里急后重,用理中汤反而大便顺畅,这个得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判断
 
有时候笑学院医院呆,也别说呆有时还真有好处,如写病历:病名,证名,辨证:病位。病因病机,治则治疗大法,主方,处药,总得讲个根据。
 
有时候温阳也能通大便,并不一定要攻下,比如我之前也是大便不畅里急后重,用理中汤反而大便顺畅,这个得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判断
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不仅温阳能通便,滋阴也能通便。可是,当这些方法都不管用时,那又该如何治疗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