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棕叶芦
[拼音]zong ye lu
[药名]棕叶芦
[别名]莽草,棕叶草,扫地草
[基源]为禾本科棕叶芦属棕叶芦的根或笋。
[学名]Thysanolaena maxima (Roxb.)O. Kuntze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灌丛、山坡或山谷中。
[性味]性凉,味甘。
[归经]肺经,胆经。
[功能]清热截疟,止咳平喘。
[主治]疟疾,烦渴,腹泻,咳喘。
[用法]内服煎汤30~60g。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疟疾:棕叶芦根或笋100~1500g,切细,水煎服,每日1剂。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
棕叶芦.jpg
 
[植物]荩草
[拼音]jin cao
[药名]荩草
[别名]野竹仔,细叶秀竹,绿竹
[基源]为禾本科荩草属荩草的全草。
[学名]Arthraxon hispidus ( Thunb. ) Makino
[采制]7~9月割取全草,晒干。
[生境]生于山野草坡,荒地阴湿处。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降逆。
[主治]肝炎,久咳气喘,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疥癣,痈疖,皮肤瘙痒。
[用法]内服煎汤15~30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应用]①气喘上气:荩草12g,水煎,日服2次。②恶疮疥癣:鲜荩草捣烂敷患处。③肺热久咳:荩草30g,酌加开水和冰糖炖服。④肺虚咳喘:荩草20g,兔耳风30g,水煎服。⑤热病烦渴:荩草20g,芦根30g,水煎服。⑥小便淋沥:荩草30g,水煎内服。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黔南本草&福建民间草药。
荩草.jpg
 
[植物]棒头草
[拼音]bang tou cao
[药名]棒头草
[别名]麦毛草
[基源]为禾本科棒头草属棒头草的全草。
[学名]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低山或平原近水湿处。
[功能]通络。
[主治]关节痛。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
[考证]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棒头草.jpg
 
[植物]稗
[拼音]bai
[药名]稗根苗
[别名]水高粱,扁扁草
[基源]为禾本科稗属稗的根和苗叶。
[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 L. ) Beauv.
[采制]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沼泽地、沟边及水稻田中。
[性味]性微寒,味甘、淡。
[功能]凉血止血。
[主治]金疮,外伤出血。
[用法]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应用]①麻疹不透:稗米、芫荽各20g,水煎服。②风热感冒:稗米、马兰、车前草各12g,水煎服。③外伤出血:鲜稗草适量,捣烂外敷。
[附注]稗的种子亦供药用,习称稗米。性微寒,味苦、辛、甘。有益气宜脾的功能。
[考证]中华本草&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2册。
稗草.jpg
 
[植物]菵草
[拼音]wang cao
[药名]菵米
[别名]罔草,水稗子
[基源]为禾本科菵草属菵草的种子。
[学名]Beckmannia syzigachne ( Steud. ) Fernald
[采制]秋季采收,晒干。
[生境]生于水旁潮湿地。
[性味]性寒,味甘。
[功能]益气健胃。
[主治]气虚,呕吐。
[用法]内服煮食。
[考证]中华本草。
菵草.jpg
 
[植物]野燕麦
[拼音]ye yan mai
[药名]燕麦草
[别名]野麦草,乌麦
[基源]为禾本科燕麦属野燕麦的全草。
[学名]Avena fatua L.
[采制]未结实前采割全草,晒干。
[生境]生于荒芜田野或为田间杂草。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收敛止血,固表止汗。
[主治]吐血,便血,血崩,自汗,盗汗,白带。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
[应用]①虚汗不止,吐血后体弱:燕麦草炖猪肉服。②妇女红崩:燕麦草配鸡鲜血和酒炖服。③肺结核:鲜野燕麦120g,红枣为引,水煎服。
[附注]野燕麦的种子亦供药用,习称野麦子。性温,味甘。有补心止汗的功能。治虚汗不止。内服煎汤10~15克。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江西草药手册。
野燕麦.jpg
 
[植物]淡竹叶
[拼音]dan zhu ye
[药名]淡竹叶
[别名]竹麦冬,山鸡米,土麦冬
[基源]为禾本科淡竹叶属淡竹叶的地上部分。
[学名]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采制]夏季未抽花穗前采收,洗净,晒干或阴干。
[生境]生于荒地、田间或路旁。
[性味]性寒,味甘、淡。
[归经]心经,胃经,小肠经。
[功能]清热,除烦,利尿。
[主治]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夜啼,小便赤涩,淋浊。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
[禁忌]①无实火、湿热者慎服淡竹叶。②体虚有寒者禁服淡竹叶。③依据文献记载碎骨子有堕胎催生的功能,孕妇忌用。
[应用]①发热,心烦,口渴:淡竹叶9~15克,水煎服。②暑热而出现心火症状:淡竹叶、木通各12克,生地18克,甘草梢6克,水煎服。③血尿:淡竹叶50克,生地15克,生藕节50克,水煎服。④衄血:淡竹叶、生栀子、一枝黄花各9克,水煎服。⑤尿血:淡竹叶、白茅根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⑥热淋:淡竹叶12克,灯心草9克,海金沙6克,水煎服,日1剂。⑦肾炎:碎骨子、地菍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淡竹叶的根茎及块根亦供药用,习称碎骨子。性寒,味甘。有清热利尿的功能。治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内服煎汤10~15克。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华本草。
淡竹叶.jpg
 
[植物]看麦娘
[拼音]kan mai niang
[药名]看麦娘
[别名]山高粱,路边谷,棒槌草
[基源]为禾本科看麦娘属看麦娘的全草。
[学名]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
[采制]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较低的田边及潮湿之地。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止泻。
[主治]水肿,水痘,泄泻,黄疸型肝炎,赤眼,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30~6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水痘:看麦娘、野紫苏、芫荽菜,水煎服。②蛇伤:看麦娘子捣烂外敷。③水肿:看麦娘60g,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江西草药手册(1970版)。
看麦娘.jpg
 
[植物]早熟禾
[拼音]zao shu he
[药名]早熟禾
[别名]发汗草,面线草
[基源]为禾本科早熟禾属早熟禾的全草。
[学名]Poa annua L.
[采制]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路边、田野及草地。
[功能]止咳化瘀。
[主治]咳嗽,湿疹,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考证]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早熟禾.jpg
 
[植物]鼠尾粟
[拼音]shu wei su
[药名]鼠尾粟
[别名]鼠尾牛顿草,老鼠尾
[基源]为禾本科鼠尾粟属鼠尾粟的全草。
[学名]Sporobolus fertilis ( Steud. ) W. D. Clayt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旷野和路旁。
[性味]性平,味甘、淡。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大肠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凉血,解毒利尿。
[主治]流脑,乙脑高热神昏,传染性肝炎,赤白痢疾,热淋,血尿。
[用法]内服煎汤30~60克,鲜品60~120克。
[应用]①血尿:采集长在旧墙头上的鼠尾粟30克,水煎服。②高热抽筋神昏:鲜鼠尾粟根120克,水3碗煎至1碗,加食盐少许冲服,12小时内服3次。③预防流脑:鼠尾粟90~150克,煎服。另用绿豆煎汤加盐少许,当茶饮。④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鲜鼠尾粟根120克,红糖60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3~7天。⑤传染性肝炎:鼠尾粟60克,茵陈30克,煎汤,日分2~3次服,连续服之,至愈为度。⑥久痢赤白:鲜鼠尾粟30克,水煎调糖服,日1次。⑦小儿热结,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鼠尾粟根60克,水煎,分3次饭前服。
[考证]龙溪中草药手册&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鼠尾粟.jpg
 
[植物]白茅
[拼音]bai mao
[药名]白茅根
[别名]含草官,茅草,甜根草
[基源]为禾本科白茅属白茅的根茎。
[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 Nees ) C. E. Hubb.
[采制]春秋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生境]生于山坡或荒地,尤其能在瘠薄土地上生长。
[性味]性寒,味甘。
[归经]肺经,胃经,膀胱经。
[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主治]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用法]内服煎汤9~30克,鲜品30~60克。
[禁忌]脾胃虚寒及溲多不渴者忌服白茅根。
[应用]①吐血不止:白茅根1握,水煎服之。②血尿:白茅根、车前子各30克,白糖15克,水煎服。③乳糜尿:鲜白茅根150克,加水2000ml煎成约1200ml,加糖适量,每日分3次内服或代茶饮,连服5~15天为1疗程。④肾炎:白茅根30克,一枝黄花30克,葫芦壳15克,白酒草3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忌盐。⑤解曼陀罗中毒:白茅根30克,甘蔗500克,捣烂榨汁,用1个椰子水煎服。⑥五种黄病(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身体微胖,汗出如黄汁):用生茅根1把,切细,和猪肉500克同煨汤吃。⑦劳伤尿血:茅根、干姜等分,加蜜1匙,水2杯,煎成1杯服下,1天服1次。⑧鼻血不止:茅根研细,每服6克,淘米水送下。⑨鼻衄:白茅花15克,猪鼻1个,同炖约1小时,饭后服,服多次,可望根治。⑩竹木入肉:白茅根烧灰存性研末,调猪油涂伤处。
[附注]白茅的花穗和初生未开放的花序亦供药用。分别习称白茅花和白茅针&白茅花性温,味甘。有止血,定痛的功能。治吐血,衄血,刀伤。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烧存性研末撒&白茅针性平,味甘。有止血,解毒的功能。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塞鼻。
[考证]中国药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白茅.jpg
 
[植物]竹节草
[拼音]zhu jie cao
[药名]鸡谷草
[别名]粘人草,蜈蚣草,紫穗茅香
[基源]为禾本科金须茅属竹节草的根或全草。
[学名]Chrysopogon aciculatus ( Retz. ) Trin.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空旷山地、草地、田埂和路边。
[性味]性凉,味甘、微苦。
[功能]清热利水。
[主治]感冒发热,暑热腹痛泄泻,小便赤涩,金创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60克。
[应用]①感冒发热,小便不利,上呼吸道感染:鸡谷草9~15克(鲜品30克),水煎服。②小儿风热:鸡谷草30克,淡竹叶15克,葫芦茶9克,水煎,日分3次服。③湿热腹痛:鸡谷草根30克,香附9克,番桃木叶30克,黑面神叶15克,煎汤服。④暑热小便赤涩:鸡谷草根30克,淡竹叶18克,山芝麻15克,煎汤服。⑤痧症泄泻腹痛:鸡谷草60克,蚯蚓4~6条,捣烂。先将鸡谷草用水适量,煎成1碗,冲蚯蚓,待澄清时去渣,1次服。
[考证]中药大辞典。
竹节草.jpg
 
[植物]金丝草
[拼音]jin si cao
[药名]金丝草,笔仔草
[别名]黄毛草,猫毛草,文笔草
[基源]为禾本科金发草属金丝草的全草。
[学名]Pogonatherum crinitum ( Thunb. ) Kunth.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扎成小把。
[生境]生于山麓斜坡岩缝内或沟边土坎上。
[性味]性寒,味甘、淡。
[归经]脾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
[主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崩,黄疸,水肿,淋浊带下,泻痢,小儿疳热,糖尿病,疔疮痈肿。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鲜品可用至30~60克。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应用]①急性肾炎水肿:金丝草、车前草、地锦草、爵床(均鲜品)各30克,水煎服。②感冒:金丝草、桑叶、积雪草各30克,水煎服。③尿路感染:金丝草、葫芦茶、白茅根、三颗针各30克,水煎服。④发热口渴,泄泻,热淋,血淋:鲜金丝草60~120克,煎汤内服。⑤小儿烦热不解:金丝草30克,酌加开水炖服。⑥糖尿病:金丝草60克,白果12枚,酌加水煎服。⑦白带:金丝草30克,白果14枚,水酌量煎服。⑧梦遗泄精,白浊:鲜金丝草30~60克,鲜海金沙草21克,水煎服。⑨小儿尿短:金丝草、灯心草、旱莲草、车前草,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
金丝草.jpg
 
[植物]牛筋草
[拼音]niu jin cao
[药名]牛筋草
[别名]千人拔,牛顿草,蟋蟀草
[基源]为禾本科穇属牛筋草的带根全草。
[学名]Eleusine indica ( L. ) Gaertn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原野、荒地或路旁。
[性味]性凉,味甘、淡。
[归经]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怯风利湿,散瘀止血。
[主治]伤暑发热,痢疾,小儿消化不良,黄疸型肝炎,睾丸炎,淋病,小便不利,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预防乙型脑炎和脑脊髓膜炎。
[用法]内服煎汤50~100克。
[应用]①疝气:鲜牛筋草100克,桂圆肉7枚,炖服。②传染性肝炎:鲜牛筋草100克,绿豆50克,水煎服。③流行性乙型脑炎:牛筋草50克,板蓝根15克,水煎服。④预防流脑:鲜牛筋草50克,食盐少许,水煎代茶饮。⑤湿热黄疸:鲜牛筋草60克,山芝麻30克,水煎服。⑥下痢:牛筋草30~60克,煎汤调乌糖服,日2次。⑦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120克,水3碗,炖1碗,食盐少许,12小时内服完。⑧小儿热结,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牛筋草根60克,酌加水煎成1碗,分3次,饭前服。⑨伤暑发热,淋浊:鲜牛筋草60克,水煎服。⑩乳痈初起,红肿热痛:牛筋草头30克,蒲公英头30克,煮鸡蛋1个服。并将草渣轻揉患处。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
牛筋草.jpg
 
[植物]铺地黍
[拼音]pu di shu
[药名]铺地黍根
[别名]苦露草,竹管草,遍地黍
[基源]为禾本科黍属铺地黍的根茎或根。
[学名]Panicum repens L.
[采制]全年采收,除去泥土,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边、溪边或潮湿之地。
[性味]性平,味甘、苦。
[功能]清热平肝,利湿解毒,活血祛瘀。
[主治]高血压,鼻衄,湿热带下,淋浊,鼻窦炎,腮腺炎,黄疸型肝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应用]①男子避孕:铺地黍鲜根60克,水煎服,日一次,空腹内服,连服三天,可避孕一个月。②脚底深部脓肿:铺地黍鲜根60克,水煎酌加酒服。另用鲜品捣烂加热外敷患处。③淋浊,赤白带:铺地黍鲜根60~120克,冰糖15克,水煎服。④鼻渊(鼻窦炎),尿血:鲜铺地黍根120克,冰糖30克,煎服。⑤高血压病:鲜铺地黍根30~60克,冰糖适量,水炖服,日1剂,可连服数周。⑥鼻窦炎:鲜铺地黍根30~60克,冰糖少许,水炖服。⑦鼻出血:鲜铺地黍根30~60克,水煎服。
[附注]铺地黍的全草亦供药用,习称铺地黍。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平肝,通淋利湿的功能。治高血压,淋浊,白带。内服煎汤30~90克。
[考证]中华本草&晋江中草药手册。
铺地黍.jpg
 
[植物]狗牙根
[拼音]gou ya gen
[药名]狗牙根,铁线草
[别名]草蕊藤,草藤巴,铺地草
[基源]为禾本科狗牙根属狗牙根的全草。
[学名]Cynodon dactylon ( L. ) Pars.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路旁或原野及草地,亦常见栽培做草坪绿化。
[性味]性凉,味苦、微甘。
[归经]肝经。
[功能]祛风活络,凉血止血,解毒。
[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劳伤吐血,鼻衄,便血,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用法]内服煎汤30~60克,或浸酒。外用捣敷。
[应用]①水肿:狗牙根240克煎汤,去药渣后,取药汤炖猪肉服。②臁疮(久年不愈之下腿溃疡):狗牙根嫩尖和白茅根嫩尖混合,捣烂敷患处。③创伤出血:狗牙根嫩叶捣烂外敷。④跌打损伤,风湿痛:鲜狗牙根60克,水煎加酒服。⑤糖尿病:狗牙根30克,冰糖为引,水煎服。⑥牙痛:狗牙根、南天竹根、沙参各9克,煮猪精肉吃。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晋江中草药手册。
狗牙根.jpg
 
[植物]葱
[拼音]cong
[药名]葱白
[别名]和事草,菜伯,芤,鹿胎
[基源]为百合科葱属葱的鳞茎。
[学名]Allium fistulosum L.
[采制]全年可采,剥去外膜,去净须根及叶,鲜用。
[生境]常见栽培供蔬菜用。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肺经,胃经。
[功能]发表通阳,解毒杀虫。
[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
[用法]内服煎汤鲜葱白15~30克,或酒煎或粥食。外用捣敷、煎洗或用蜂蜜或醋调敷。
[禁忌]表虚多汗者忌服葱白。
[应用]①风寒感冒:葱白50克,淡豆豉9克,水煎服。②痈疮肿毒:葱白适量,捣烂以醋拌之,炒热敷患处。③蜂窝组织炎,痈疮疖肿未破:葱白、蜂蜜、蒲公英各等量,共捣烂成糊状,敷患处。④跌打损伤肿痛:葱白切细,炒熟,拌入适量松香,捣烂如膏,热敷患处。⑤冻伤:葱须、茄根各120克,煎水洗泡患处。
[附注]葱的叶,花,种子,须根和全株捣取之汁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葱叶,葱花,葱实,葱须和葱汁&葱叶性温,味辛。有祛风发汗,解毒消肿的功能。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中风,面目浮肿,疮痈肿痛,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煎洗&葱花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有散寒通阳的功能。治脘腹冷痛,胀满。内服煎汤6~12克&葱实性温,味辛。有温肾,明目,解毒的功能。治肾虚阳毒,遗精,目眩,视物昏暗,疮痈。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剂或煮粥。外用煎洗或熬膏贴敷&葱须性平,味辛。归肺经。有祛风散寒,散瘀解毒的功能。治风寒头痛,喉疮,痔疮,冻伤。内服煎汤6~9克,或研末。外用研末吹或煎水熏洗&葱汁性温,味辛。归肝经。有散瘀止血,通窍,驱虫,解毒的功能。治衄血,尿血,头痛,耳聋,虫积,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内服单饮5~10ml,或和酒服或泛丸。外用涂搽、滴鼻或滴耳。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葱.jpg
 
[植物]小葱
[拼音]xiao cong
[药名]细香葱
[别名]绵葱,火葱,四季葱
[基源]为百合科葱属小葱的全草或根头部。
[学名]Allium ascalonicum L.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
[生境]常见栽培供蔬菜用。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肺经,胃经。
[功能]解表,通阳,解毒。
[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小便不利,痈疽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5~10克。外用捣敷或炒熨。
[应用]①感冒头痛流涕,咳嗽:细香葱头60克,白僵蚕30克,泡酒备用。②小孩感冒风寒:细香葱2~3根,老姜1片,蛇含(嫩尖)3~7个,煎水热服。③关节炎,扭伤:细香葱头120克,老姜30克,捣烂外敷(红肿加酒炒,夏天不炒)。④无名肿毒:细香葱头90克,和蜂蜜共捣绒,包敷。⑤扭伤肿痛不消:细香葱头7个,面粉120克,黄栀子9克,土地榆60克,小血藤60克,混合捣绒,用酒熏7次,退火后,用黄表纸贴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细香葱.jpg
 
[植物]小根蒜
[拼音]xiao gen suan
[药名]薤白
[别名]野薤,野葱
[基源]为百合科葱属小根蒜的干燥鳞茎。
[学名]Allium macrostemon Bge.
[采制]夏秋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者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
[性味]性温,味苦、辛。
[归经]肺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主治]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泻痢后重。
[用法]内服煎汤5~9g。
[禁忌]气虚者慎服。
[附注]小根蒜的叶亦供药用,习称薤叶。可治疥疮。外用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应用]①赤白痢疾:薤白60g,糯米60g,煮稀饭食。②小儿疳痢,慢性肠炎:鲜薤头洗净,捣烂如泥,用米粉和蜜糖适量拌和做饼,烤熟食之。③胸痹心痛:薤白10g,瓜蒌仁10g,半夏5g,水煎去渣,黄酒冲服,日2次。
[考证]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小根蒜.jpg
 
[植物]蒜
[拼音]suan
[药名]大蒜
[别名]荤菜,胡蒜,独蒜
[基源]为百合科葱属蒜的鳞茎。
[学名]Allium sativum L.
[采制]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
[生境]常见栽培供蔬菜用。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温中行滞,解毒杀虫。
[主治]脘腹冷痛,痢疾,泄泻,肺痨,百日咳,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蛲虫病,钩虫病,带下阴痒,疟疾,喉痹,水肿。
[用法]内服煎汤4.5~9克,或生食、煨食或捣泥为丸。外用捣敷、作栓剂或切片炙。
[禁忌]阴虚火旺者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大蒜。
[应用]①心腹冷痛:大蒜,醋浸2~3个月,饭时食。②水肿:鲜大蒜2个,鲫鱼1条,水煎服。③急性菌痢,肠炎:大蒜2个,大米100克,煮粥。④冻疮:大蒜梗1把,茄子梗1把,煎水洗。
[附注]蒜的花茎亦供药用,习称蒜梗。治疮肿湿毒,如坐板疮,冻疮,痔疮(烟熏)。外用烧存性研末撒、煎洗或烧烟熏。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草药大典。
蒜.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