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土荆芥 ☆
[拼音]tu jing jie
[药名]土荆芥
[别名]臭草,土油草,臭藜藿
[基源]为藜科刺藜属土荆芥的全草。
[学名]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采制]8~9月采收全草,洗净,摊放通风处或捆束悬挂阴干,避日晒雨淋。
[生境]生于原野、路旁或山坡。
[性味]性微温,味辛、苦,有小毒。
[归经]脾经。
[功能]杀虫止痒,怯风消肿。
[主治]驱蛔虫、钩虫、蛲虫,皮肤湿疹,脚癣,皮肤瘙痒,杀蛆虫。
[用法]内服煎汤3~6克。外用煎洗。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土荆芥油有剧烈刺激性,毒性较大,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
[应用]①蛔虫病,钩虫病,绦虫病:土荆芥全草3~6克,水煎服。②风湿关节痛:土荆芥鲜根15克,水炖服。③脱肛,子宫脱垂:土荆芥鲜草15克,水煎,日服2次。④湿疹:土荆芥鲜全草适量,水煎,洗患处。⑤创伤出血:土荆芥干叶,研末,敷患处。⑥毒蛇咬伤:土荆芥鲜叶,捣烂,敷患处。⑦头虱:土荆芥捣烂加茶油敷。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
土荆芥.jpg
 
[植物]盐地碱蓬
[拼音]yan di jian peng
[药名]碱蓬
[别名]碱蒿子,刺碱蓬,盐蒿子
[基源]为藜科碱蓬属盐地碱蓬的地上部分。
[学名]Suaeda glaucu(Bunge)Bunge
[采制]夏秋收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打成捆,鲜用或晒干。
[生境]喜生于盐碱荒地。
[性味]性凉,味微咸。
[归经]肾经。
[功能]清热,消积。
[主治]食积停滞,发热,腹胀,瘰疬。
[用法]内服煎汤6~9克,鲜品15~30克。
[考证]中华本草。
盐地碱蓬.jpg
 
[植物]尖头叶藜
[拼音]jian tou ye li
[药名]尖头叶藜
[别名]绿珠藜
[基源]为藜科藜属尖头叶藜的全草。
[学名]Chenopodium acuminatum Willd.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荒地、河岸及田边。
[功能]祛风散寒,活血镇痛。
[主治]风寒头痛,四肢胀痛。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煎水熏洗。
[考证]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尖头叶藜.jpg
 
[植物]地肤
[拼音]di fu
[药名]地肤子
[别名]扫帚子,扫帚草,扫帚苗
[基源]为藜科地肤属地肤的果实。
[学名]Kochia scoparia(L.)Schrad.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
[生境]生于荒地、田边、路旁或庭院栽培。
[性味]性寒,味辛、苦。
[归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湿,怯风止痒。
[主治]小便涩痛,阴痒带下,湿热淋症,热淋,水肿,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煎洗。
[应用]①皮肤瘙痒,湿疹,风疹:地肤子15克,白鲜皮、苦参、野菊花、赤芍、当归各9克,川萆薢、生地各12克,水煎服。并水煎洗患处。②小便不利,湿热淋症:地肤子、猪苓、萹蓄各9克,木通6克,水煎服。③热淋,水肿:地肤子、猪苓、通草,水煎服。
[附注]地肤的嫩茎叶亦供药用,习称地肤苗。性寒,味苦。归肝经,脾经,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能。治赤白痢,泄泻,小便淋痛,目赤涩痛,雀盲,皮肤风热赤肿,恶疮疥癣。内服煎汤30~90克。外用煎洗或捣汁涂。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华本草。
地肤.jpg
 
[植物]小藜 ☆
[拼音]xiao li
[药名]灰藋,灰菜
[别名]灰涤菜,灰灰菜,灰苋菜
[基源]为藜科藜属小藜的全草。
[学名]Chenopodium serotinum L.
[采制]3~4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荒地或田间。
[性味]性平,味甘、苦,有小毒。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祛湿,杀虫。
[主治]风热感冒,腹泻,痢疾,荨麻疹,疮疡肿毒,龋齿痛,疥癣,湿疮,白癜风,虫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煎洗、捣敷或烧灰调敷。
[应用]①痢疾,腹泻:鲜灰菜30~60克,水煎服。②麻疹不透:鲜灰菜适量,捣烂蒸热用布包,外用滚胸背手脚心,以透疹。③皮肤湿毒,周身发痒:鲜灰菜、野菊花等量,煎汤熏洗。④龋齿:鲜灰菜适量,水煎漱口。
[附注]小藜的种子亦供药用,习称灰藋子。性平,味甘,有小毒。有杀虫的功能。治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内服煎汤9~15克。
[备注]同属植物藜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小藜.jpg
 
[植物]藜 ☆
[拼音]li
[药名]灰藋,灰菜
[别名]藋,灰苋菜
[基源]为藜科藜属藜的全草。
[学名]Chenopodium album L.
[采制]3~4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荒地、路旁或山坡。
[性味]性平,味甘,有小毒。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祛湿,杀虫。
[主治]风热感冒,腹泻,痢疾,荨麻疹,疮疡肿毒,龋齿痛,疥癣,湿疮,白癜风,虫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煎洗、捣敷或烧灰调敷。
[应用]①痢疾,腹泻:鲜灰菜30~60克,水煎服。②麻疹不透:鲜灰菜适量,捣烂蒸热用布包,外用滚胸背手脚心,以透疹。③皮肤湿毒,周身发痒:鲜灰菜、野菊花等量,煎汤熏洗。④龋齿:鲜灰菜适量,水煎漱口。
[附注]藜的种子亦供药用,习称灰藋子。性平,味甘,有小毒。有杀虫的功能。治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内服煎汤9~15克。
[备注]同属植物小藜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藜.jpg
 
[植物]江南山梗菜 ☆
[拼音]jiang nan shan geng cai
[药名]大种半边莲
[别名]大半边莲,江南大将军
[基源]为桔梗科山梗菜属江南山梗菜的根或全草。
[学名]Lobelia Dauidii Franch.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地林边、沟边较阴湿处。
[性味]性平,味甘、辛,有小毒。
[归经]肺经,肾经。
[功能]宣肺化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咳嗽痰多,水肿,痈疮肿毒,下肢溃烂,蛇虫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3~9克。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
江南山梗菜.jpg
 
[植物]线萼山梗菜 ☆
[拼音]xian e shan geng cai
[药名]山梗菜
[别名]半边莲,大种半边莲
[基源]为桔梗科山梗菜属线萼山梗菜的根或带根全草。
[学名]Lobelia melliana Wimm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沼泽地带或河边、沟边湿地草丛中。
[性味]性平,味辛,有小毒。
[归经]肺经,肾经。
[功能]祛痰止咳,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痰喘,肝硬化腹水,痈肿,痈疽疔毒,蛇犬伤,蜂蛰伤。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15~30克,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应用]①伤风发热:山梗菜全草9克,水煎服。②四肢无力:山梗菜根6克,煮鸡蛋食。③疮毒:山梗菜全草9克,水煎服。④蛇伤:山梗菜适量,捣烂外敷。
[备注]同属植物山梗菜亦同等入药,除上述两种植物外,尚有同属植物江南山梗菜在个别地区也做山梗菜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线萼山梗菜.jpg
 
[植物]铜锤玉带草
[拼音]tong chui yu dai cao
[药名]地茄子
[别名]地茄子草,地石榴,铜锤草
[基源]为桔梗科半边莲属铜锤玉带草的果实。
[学名]Pratia nummularia ( Lam. ) A. Br. Et Ascher
[采制]8~9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阴湿田坎边或山林阴处。
[性味]性平,味苦、辛。
[功能]祛风利湿,理气散瘀。
[主治]风湿痹痛,疝气,跌打损伤,遗精,白带。
[用法]内服煎汤30~60克;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和补气,炖肉服。外用捣敷。
[禁忌]①湿热滞涩者及孕妇禁用地茄子。②孕妇忌服铜锤玉带草。
[应用]①子宫脱垂:地茄子、蛇莓、刘寄奴,炖猪肚服。②角膜溃疡:鲜地茄子取汁点眼。③风湿疼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铜锤玉带草9~15克,煎水服或配伍用。④跌打损伤,骨折:鲜铜锤玉带草捣烂敷患处。
[附注]铜锤玉带草的全草亦供药用,习称铜锤玉带草。性平,味苦、辛。有祛风除湿,活血解毒的功能。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目赤肿痛,乳痈,无名肿毒。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铜锤玉带草.png
 
[植物]羊乳
[拼音]yang ru
[药名]山海螺
[别名]四叶参,白蟒肉,奶参
[基源]为桔梗科党参属羊乳的根。
[学名]Codonopsis lanceolata(Sieb. et. Zucc.)Tratn.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蒸透,切片晒干。
[生境]喜生于海拔较高的山坡、灌木丛下潮湿肥沃的土地上。
[性味]性平,味甘、辛。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滋补强壮,怯痰润肺,排脓解毒。
[主治]病后体虚,产后缺乳,肺脓肿,乳腺炎,痈疮肿痛,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60克。外用硏末撒敷。
[禁忌]外感初起、无汗者慎用。
[注意]诸参辛芍叛藜芦(反藜芦)。
[应用]①乳汁不足:羊乳120克,猪脚2个,共炖熟,汤肉同食。②痈疮疡疖,乳腺炎:羊乳120克,水煎服。③肺脓疡:羊乳60克,冬瓜子、芦根各30克,薏苡仁15克,野菊、金银花各9克,桔梗、甘草各6克,水煎服。④乳蛾,肠痈,肺痈:山海螺15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⑤阴虚头痛,妇人白带:羊乳45克,用猪瘦肉120克炖汤,以汤煎药服。⑥毒蛇咬伤:鲜羊乳根120克,切碎,水煎服,1天2次。另用龙胆草根加水捣烂外敷。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
羊乳.jpg
 
[植物]党参
[拼音]dang shen
[药名]党参
[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
[基源]为桔梗科党参属党参的根。
[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 ( Franch. ) Nannf.
[采制]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林缘,亦有栽培。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主治]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内服煎汤9~30克。
[禁忌]有实邪者忌服。
[注意]反藜芦。
[应用]①小儿口疮:党参30克,黄柏15克,共研细末,吹撒患处。
[考证]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党参.jpg
 
[植物]半边莲
[拼音]ban bian lian
[药名]半边莲
[别名]蛇草,急解索,细米草
[基源]为桔梗科半边莲属半边莲的全草。
[学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
[采制]夏秋采收,带根拔取全草,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田埂、路旁和潮湿草地上。
[性味]性微寒,味辛、微苦。
[归经]心经,肺经,小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毒蛇咬伤,狂犬咬伤,蜂蛰,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肾炎水肿,扁桃体炎,阑尾炎,肠炎腹泻,初起疮疖,小儿高热。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硏末调敷或捣敷。
[禁忌]①孕妇及患严重胃肠病患者慎用。②虚症水肿者忌用。
[应用]①肝硬化腹水:半边莲30克,车前草、白马骨、大蓟根各15克,水煎服。②水肿:半边莲30克,水煎服。③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半边莲30~60克,水煎服。④眼镜蛇,青竹丝蛇,蝰蛇咬伤:半边莲120克,捣烂绞汁,热酒送服。或干品30克,水煎服。外用则以半边莲加盐捣烂成泥状,围敷伤口处。
[考证]中草药大典。
半边莲.jpg
 
[植物]蓝花参
[拼音]lan hua shen
[药名]兰花参
[别名]金丝吊葫芦,细叶沙参
[基源]为桔梗科蓝花参属蓝花参的全草。
[学名]Wahlenbergia marginata(Thunb.)A.DC.
[采制]夏秋采挖,洗净,除去杂质,晒干。
[生境]生于平原或丘陵地区的低湿草地上。
[性味]性平,味甘、微苦。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补虚健脾,止咳化痰,截疟。
[主治]虚损劳伤,小儿疳积,自汗盗汗,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咳嗽痰多,疟疾,白带过多。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
[应用]①疳积:鲜兰花参15~30克,炖肉或鸡蛋服。②间日疟:兰花参30~45克,水煎服,于疟疾发作前2~4小时各服1次。③虚火牙痛:兰花参15克,鸡蛋1个,冰糖15克,加水适量炖服。
[考证]中草药大典。
蓝花参.jpg
 
[植物]桔梗
[拼音]jie geng
[药名]桔梗
[别名]四叶菜,包袱花,山铃铛花
[基源]为桔梗科桔梗属桔梗的根。
[学名]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 DC.
[采制]春秋挖根,趁鲜用竹制品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生境]生于山坡向阳草地或灌木丛中。
[性味]性平,味苦、辛。
[归经]肺经。
[功能]开宣肺气,怯痰排脓。
[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用法]内服煎汤3~9克。
[禁忌]阴虚久咳、气逆及咳血者忌服。
[应用]①肺脓肿:桔梗、鱼腥草各15克,水煎服。②感冒咳嗽,肺炎咳嗽:桔梗、金银花、连翘、甘草、荆芥穗,水煎服。③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失音:桔梗、荆芥、薄荷、甘草、诃子、木蝴蝶,水煎服。④猩红热:桔梗,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桔梗.jpg
 
[植物]绒毛桢楠
[拼音]rong mao zhen nan
[药名]野枇杷
[别名]香胶木,绒毛潤楠,猴高铁
[基源]为樟科润楠属绒毛桢楠的根或叶。
[学名]Machilus velutina Champ. ex Benth.
[采制]夏秋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湿润的山谷溪旁杂木林中。
[性味]性凉,味苦、辛。
[功能]化痰止咳,消肿止痛,止血。
[主治]咳嗽痰多,痈疖疮肿,骨折,烧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叶6~9克,根9~12克。外用研末调搽或煎水洗。
[应用]①支气管炎:野枇杷叶(去毛)、桑叶、野菊花叶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②烫伤:野枇杷根或叶适量,研末,麻油调搽或煎水外洗。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绒毛桢楠.jpg
 
[植物]山鸡椒
[拼音]shan ji jiao
[药名]澄茄子,荜澄茄
[别名]山苍树,豆豉姜,满山香
[基源]为樟科木姜子属山鸡椒的成熟果实。
[学名]Litsea cubeba(Lour.)Pers.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生境]生于向阳山坡林缘、灌丛或杂木林中。
[性味]性温,味辛、微苦。
[归经]脾经,胃经,肾经。
[功能]温中止痛,行气活血,平喘,利尿。
[主治]脘腹冷痛,食积气胀,反胃呕吐,中暑吐泻,泄泻,痢疾,寒疝腹痛,哮喘,寒湿水臌,小便不利,小便浑浊,疮疡肿毒,牙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3~10克,或研末1~2克。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禁忌]实热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澄茄子。
[应用]①脾胃虚弱气滞胸腹胀痛,不思饮食:澄茄子3克,神曲适量,研末为丸,姜汤水送下。②胃寒呕吐呃逆:澄茄子、高良姜各3克,水煎服。③澄茄子单味煎服。治中暑。④澄茄子配胡颓子叶、生地黄。治支气管哮喘。⑤单纯性消化不良:澄茄子6克,茶叶3克,鸡矢藤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⑥风寒感冒:山苍子根15~30克,水煎服,红糖为引。⑦虚寒型胃痛:山苍子根30克,大枣15克,水煎分2次早晚饭前服。⑧急性乳腺炎:鲜山苍子叶适量与淘米水共捣,外敷患处。
[附注]山鸡椒的根或根皮,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豆豉姜,山苍子叶&豆豉姜性温,味辛、微苦。归肝经,脾经,胃经。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的功能。治感冒,心胃冷痛,腹痛吐泻,脚气,孕妇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脑血栓形成。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15~60克,或炖服或泡酒服。外用煎洗&山苍子叶性温,味辛、微苦。有理气散结,解毒消肿,止血的功能。治痈疽肿痛,乳痈,蛇虫咬伤,外伤出血,脚肿,慢性气管炎。外用捣敷或煎水温洗全身。
[考证]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山鸡椒.jpg
 
[植物]豺皮樟
[拼音]chai pi zhang
[药名]豺皮樟
[别名]山桂,山肉桂,过山香
[基源]为樟科木姜子属豺皮樟的根或树皮。
[学名]Litsea rotundifolia Hemsl. var. oblongifolia(Nees)Allen
[采制]全年可采,鲜用或阴干。
[生境]生于低山灌木丛、疏林或丘陵地带。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肝经,胃经,脾经,肾经。
[功能]祛风止痛,行气活血。
[主治]胃痛,腹痛,痢疾,腹泻,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
[禁忌]病因风热者禁用。
[应用]①胃冷作痛:豺皮樟根25克,水、酒各半煎服。②肩胛关节风:豺皮樟根100克,酒200克,煎服。③水肿:豺皮樟根50克,和猪肉、黄酒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豺皮樟.jpg
 
[植物]乌药
[拼音]wu yao
[药名]乌药
[别名]台乌,天台乌,细叶樟
[基源]为樟科山胡椒属乌药的根。
[学名]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
[采制]秋冬采集,洗净,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荒山灌木丛中或高草丛中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处。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顺气止痛,温肾散寒。
[主治]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用法]内服煎汤3~9克。
[禁忌]①气虚及内热症患者忌服。②孕妇及体虚者慎服。
[应用]①胃肠神经官能症:乌药、香附,研末,以姜、枣汤送服。②小肠疝气痛,附睾炎:乌药、槟榔、川楝子各9克,广木香3克,小茴香、高良姜各4.5克,青皮6克,水煎服。③小便频数:乌药、益智仁等分,山药糊丸,温开水送服。④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乌药鲜叶捣烂,酒炒敷患处。
[附注]乌药的叶和果实亦供药用。分别习称乌药叶和乌药子&乌药叶性温,味辛。归脾经,肾经。有温中,理气,止痛的功能。治腹中寒痛,小便滑数,食积,风湿关节痛。内服煎汤3~10克,外用捣敷&乌药子性温,味辛。归脾经,肾经。有散寒回阳,温中和胃的功能。治阴毒伤寒,寒性吐泻,疝气腹痛。内服煎汤3~10克。
[考证]中国药典&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乌药.jpg
 
[植物]兰屿肉桂
[拼音]lan yu rou gui
[药名]桂皮
[别名]大叶肉桂,台湾肉桂,平安树
[基源]为樟科樟属兰屿肉桂的树皮或枝皮。
[学名]Cinnamomum kotoense Kanehiraet Sasaki
[采制]8~10月剥取树皮,趁鲜切成薄片,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大热,味甘、辛。
[归经]脾经,胃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主治]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经闭,痛经。
[用法]内服煎汤1~4.5克。
[禁忌]①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忌服桂皮。②阴虚火旺者忌服桂丁。③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桂枝。
[注意]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应用]①胃腹冷痛,阳虚内寒:桂皮、附子、干姜、吴茱萸各3克,水煎服。②畏寒肢冷,腰膝酸弱,阳痿,尿频:桂皮、熟附子、泽泻、丹皮各3克,熟地黄12克,山茱萸、山药、茯苓各6克,水煎服。③打扑伤破,腹中有淤血:桂枝、当归各100克,蒲黄50克,酒服。
[附注]兰屿肉桂的枝,叶和幼嫩果实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桂枝,肉桂叶和桂丁&桂枝性温,味甘、辛。归心经,肺经,膀胱经。有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的功能。治风寒表症,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内服煎汤1.5~6克,大剂量可用至15~30克,或入丸剂或散剂&肉桂叶性温,味辛。有温中散寒,解表发汗的功能。治外感风寒,头痛恶寒,咳嗽,胃寒胸闷,脘痛胸闷,脘痛呕吐,腹痛泄泻,冻疮。内服煎汤4.5~9克,鲜品10~30克。外用煎洗&桂丁性温,味甘、辛。归脾经,胃经,肺经。有温中散寒,止痛,止呃的功能。治心胸疼痛,脘腹冷痛,恶心,嗳气,呃逆,呕吐,肺寒咳嗽。内服煎汤3~6克,或研末吞服每次1~3克。
[备注]同属植物肉桂、细叶香桂、天竺桂、川桂、阴香等的树皮亦做桂皮入药。
[考证]中国药典&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兰屿肉桂.jpg
 
[植物]阴香
[拼音]yin xiang
[药名]阴香根
[别名]山玉桂,土山肉桂,山桂枝
[基源]为樟科樟属阴香的根或根皮。
[学名]Cinnamomum burmannii(Nees)Blume
[采制]秋冬采挖根部,洗净,切段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生境]生于疏林或密林中。
[性味]性温,味辛、微甘。
[归经]胃经。
[功能]温中,行气止痛。
[主治]胃脘寒痛,气滞心痛,水泻。
[用法]内服煎汤3~9克。
[应用]①胃痛,水泻:阴香根皮3~9克,水煎服。②感冒风寒:阴香枝、白芍、生姜各6克,大枣2枚,炙甘草3克,水煎服。③外伤出血:阴香9克,研粉敷患处。
[附注]阴香的叶和树皮亦供药用。分别习称阴香叶和阴香皮&阴香叶性微温,味辛、微甘。归肝经,胃经。有祛风除湿,止泻,止血的功能。治皮肤湿疹,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腹痛,寒结肿毒,外伤出血。内服煎汤3~6克。外用煎洗或研末敷&阴香皮性温,味辛、微甘。归脾经。有温中止痛,祛风散寒,解毒消肿,止血的功能。治寒性胃痛,腹痛泄泻,食欲不振,风寒湿痹,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疮疖肿毒。内服煎汤6~9克,或研末服每次1.5~3克。外用研末用酒调敷或浸酒搽。
[备注]阴香皮亦做中药桂皮入药,具体参考兰屿肉桂条目。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草药大典。
阴香.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