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冬瓜
[拼音]dong gua
[药名]冬瓜
[别名]白瓜,东瓜,枕瓜
[基源]为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的成熟果实。
[学名]Benincasa hispida ( Thunb. ) Cogn.
[采制]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摘。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微寒,味甘、淡。
[归经]肺经,小肠经,膀胱经。
[功能]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
[主治]水肿胀满,淋病,脚气,痰喘,暑热烦渴,消渴症,痈肿,痔漏,解丹石毒,食鱼中毒,解酒毒。
[用法]内服煎汤60~120克,或煨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洗。
[禁忌]①虚寒肾冷及久病滑泄者忌食冬瓜。②因营养不良导致的虚肿慎用冬瓜皮。
[应用]①夏月生痱子:冬瓜切片,捣烂涂之。②食鱼中毒:饮冬瓜汁。③积热泻痢:冬瓜叶嫩心,拖面煎饼食之。④肾脏炎,小便不利,全身浮肿:冬瓜皮18克,西瓜皮18克,白茅根18克,玉米蕊12克,赤豆90克,水煎,日3次分服。⑤损伤腰痛:冬瓜皮烧研,酒服3克。⑥咳嗽:冬瓜皮15克(要经霜者),蜂蜜少许,水煎服。⑦水肿烦渴,小便少者:冬瓜瓤水煎汁,淡饮之。⑧男子白浊,女子白带:陈冬瓜仁炒为末,每空心米汤饮服15克。⑨消渴不止,小便多:冬瓜子、麦冬、黄连各60克,水煎饮之。⑩小儿夏季热:鲜冬瓜叶、鲜竹叶各50克,鲜荷叶1张,冰糖适量,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连服7~10天。
[附注]冬瓜的藤茎,叶,外果皮,果瓤和种子亦供药用。分别习称冬瓜藤,冬瓜叶,冬瓜皮,冬瓜瓤(亦称冬瓜练)和冬瓜子(亦称冬瓜仁)&冬瓜藤性寒,味苦。归肝经,肺经。有清肺化痰,通经活络的功能。治肺热咳喘,关节不利,脱肛,疮疥。内服煎汤9~15克,鲜品加倍。外用煎洗或烧灰洗&冬瓜叶性凉,味苦。归肺经,大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能。治消渴,暑湿泻痢,疟疾,疮毒,蜂蛰。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研末敷&冬瓜皮性微寒,味甘。归脾经,肺经,小肠经。有清热利水,消肿的功能。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疮肿。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煎洗&冬瓜瓤性平,味甘。归肺经,膀胱经。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的功能。治热病烦渴,消渴,淋症,水肿,痈肿。内服煎汤30~60克,或绞汁。外用煎洗&冬瓜子性微寒,味甘。归肺经,大肠经。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的功能。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脚气,水肿,淋症。内服煎汤10~15克,或研末服。外用研膏涂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冬瓜.jpg
 
[植物]西瓜
[拼音]xi gua
[药名]西瓜皮,西瓜翠
[别名]夏瓜,寒瓜
[基源]为葫芦科西瓜属西瓜的外果皮。
[学名]Citrullus lanatus ( Thunb. ) Matsum. Et Nakai
[采制]夏秋将使用后的西瓜皮用刀削取外层的青色果皮,洗净,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凉,味甘。
[归经]心经,胃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解暑,泻热除烦,利尿。
[主治]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浮肿。
[用法]内服煎汤9~30克。
[禁忌]①中寒湿胜者忌用西瓜皮。②虚寒患者忌用西瓜霜。
[应用]①肾炎水肿:西瓜翠30克,鲜白茅根60克,水煎服。②暑热尿赤:西瓜翠30克,水煎服。③黄疸水肿:西瓜翠、鲜荷叶、金银花,水煎服。
[附注]西瓜的根或茎叶,果瓤,种仁,种皮,成熟果皮与皮硝的加工制成品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西瓜根叶,西瓜,西瓜子仁,西瓜子壳,西瓜霜&西瓜根叶性凉,味淡、微苦。归大肠经。有清热利湿的功能。治水泻,痢疾,烫伤,萎缩性鼻炎。内服煎汤10~30克。外用捣汁搽&西瓜性寒,味甘。归心经,胃经,膀胱经。有清热除烦,解暑生津,利尿的功能。治暑热烦渴,热盛伤津,小便不利,喉痹,口疮。内服取汁饮或作水果食&西瓜子仁性平,味甘。归肺经,大肠经。有清肺化痰,和中润肠的功能。治久咳,咯血,便秘。内服煎汤9~15克,生食或炒熟&西瓜子壳性平,味淡。归胃经,大肠经。有止血的功能。治呕血,便血。内服煎汤60~90克&西瓜霜性寒,味咸。归脾经,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能。治喉风,喉痹,口疮,牙疳,久咳咽痛。内服冲入汤剂。外用研末吹喉。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西瓜.jpg
 
[植物]甜瓜 ☆
[拼音]tian gua
[药名]甜瓜,甜瓜子
[别名]甘瓜,香瓜,果瓜,熟瓜
[基源]为葫芦科甜瓜属甜瓜的果实和种子。
[学名]Cucumis melo L.
[采制]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收集种子,果实鲜用,种子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寒,味甘。
[归经]①甜瓜归心经,胃经。②甜瓜子归肺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①甜瓜有清暑热,止烦渴,利小便的功能。②甜瓜子有清肺润肠,散结消瘀的功能。
[主治]①甜瓜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暑热下痢腹痛。②甜瓜子治肺热咳嗽,口渴,大便燥结,肠痈。
[用法]①内服甜瓜适量,生食或煎汤或研末。②甜瓜子煎汤10~15克,或研末3~6克。
[禁忌]①体虚、失血及上部无实邪者禁服甜瓜蒂。②脾胃虚寒、腹泻者忌服甜瓜子。③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忌服甜瓜。
[应用]①鼻咽癌,鼻腔乳头瘤:甜瓜蒂粉、甘遂末各3克,硼砂、飞辰砂各1.5克,混匀,吹入鼻孔,切勿入口。②子宫颈癌,肝癌:甜瓜全株连根,晒干,水煎服,每次50克,1日2次。③治女子月经断绝:甜瓜茎、使君子各15克,甘草18克,为末,每酒服6克。
[附注]甜瓜的根,藤茎,叶,花,果柄和果皮亦供药用。分别习称甜瓜根,甜瓜茎,甜瓜叶,甜瓜花,甜瓜蒂和甜瓜皮&甜瓜根性寒,味苦、甘。有祛风止痒的功能。治风热湿疮。外用煎洗&甜瓜茎性寒,味苦、甘。归肺经,肝经。有宣鼻窍,通经的功能。治鼻息肉,鼻塞不通,经闭。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研末吹鼻或熬膏涂搽&甜瓜叶性寒,味甘。有祛瘀消肿,生发的功能。治跌打损伤,小儿疳积,湿疮疥癞,秃发。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甜瓜花性寒,味苦、甘。治心经郁热,胸痛,咳嗽,皮肤疮痈,肿毒,痒疹。内服煎汤3~9克,外用捣敷&甜瓜蒂性寒,味苦,有毒。归脾经,胃经,肝经。有涌吐痰食,除湿退黄的功能。治中风,癫痫,喉痹,痰涎壅盛,呼吸不利,宿食不化,胸脘胀痛,湿热黄疸。内服煎汤3~6克,或入散、丸剂0.3~1.5克。外用研末吹鼻&甜瓜皮性寒,味甘、微苦。有清暑热,解烦渴的功能。治暑热烦渴,牙痛。内服煎汤3~9克。外用泡水漱口。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华本草。
甜瓜.jpg
 
[植物]蛇瓜
[拼音]she gua
[药名]蛇瓜
[别名]蛇丝瓜,蛇豆,豆角黄瓜
[基源]为葫芦科栝楼属蛇瓜的果、根、种子。
[学名]Trichosanthes anguiua L.
[采制]瓜皮由青变红时采摘,采收完果实后挖根。根洗净,鲜用或晒干;果实鲜用,食用果肉后收集种子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寒,味苦、甘。
[功能]清热生津,祛湿,杀虫。
[主治]热病热邪伤津,口干舌燥,烦渴,多饮,多尿,消渴。
[用法]内服煎汤30~60g,常作菜肴。
[考证]黔南本草。
蛇瓜.png
 
[植物]野苦瓜
[拼音]ye ku gua
[药名]山苦瓜
[别名]小苦瓜,土苦瓜,假苦瓜
[基源]为葫芦科苦瓜属野苦瓜的果实、果皮及藤、茎、叶。
[学名]Momordica charantia S. P.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全草和果实。
[生境]生于山野灌木从中。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心经,脾经,肺经。
[功能]消渴生津,解暑,解毒。
[主治]消渴病,暑热烦渴,蛇虫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品捣敷。
[禁忌]①脾胃虚寒者食后易吐泻、腹痛。②血糖过低者不宜服用。
[应用]①消渴病:山苦瓜10~15g,水煎,代茶饮。嫩叶晒干,每用5~10g,开水浸泡,以代茶饮亦可。②蛇虫咬伤,无名肿毒:鲜山苦瓜叶适量,捣烂外敷。
[考证]黔南本草。
野苦瓜.jpg
 
[植物]苦瓜
[拼音]ku gua
[药名]苦瓜
[别名]凉瓜,癞瓜,红羊
[基源]为葫芦科苦瓜属苦瓜的果实。
[学名]Momordica charantia L.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截断去瓤,并收集种子,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心经,脾经,肺经。
[功能]清暑涤热,明目,解毒。
[主治]热病煩渴引饮,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痈肿丹毒,恶疮。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或煅存性研末。外用捣敷。
[禁忌]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食。
[应用]①中暑发热:鲜苦瓜1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接合,悬挂通风处阴干。每次6~9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②烦热口渴:鲜苦瓜1个,剖开去瓤,切碎,水煎服。③痢疾:鲜苦瓜捣烂绞汁1杯,开水冲服。④痈肿:鲜苦瓜捣烂敷患处。⑤痢疾腹痛、滞下粘液:苦瓜根60克,冰糖60克,水煎服。⑥大便带血:鲜苦瓜根120克,水煎服。⑦红白痢疾:苦瓜藤1握。红痢煎水服,白痢煎酒服。
[附注]苦瓜的根,藤茎,叶,花和种子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苦瓜根,苦瓜藤,苦瓜叶,苦瓜花和苦瓜子&苦瓜根性寒,味苦。有清湿热,解毒的功能。治湿热泻痢,便血,疔疮肿毒,风火牙痛。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苦瓜藤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痢疾,疮毒,牙痛。内服煎汤3~12克,外用捣敷或煎洗&苦瓜叶性凉,味苦。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疮疡肿毒,梅毒,痢疾。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30~60克,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洗或捣汁涂&苦瓜花性寒,味苦。有清热止痢,和胃的功能。治痢疾,胃气痛。内服煎汤6~9克,或焙焦研末入散剂&苦瓜子性温,味苦、甘。有温补肾阳的功能。治肾阳不足,小便频数,遗尿,遗精,阳痿。内服煎汤9~15克。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苦瓜.jpg
 
[植物]丝瓜
[拼音]si gua
[药名]天骷髅,丝瓜络
[别名]菜瓜,水瓜,蛮瓜,天罗
[基源]为葫芦科丝瓜属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和老瓜内的网状纤维。
[学名]Luffacylindrica ( L. ) Roem.
[采制]①嫩丝瓜夏秋间采收,老丝瓜秋季果皮变黄褐,内部老熟时采摘,晒干。②果实老熟晒干去皮去子备用,既丝瓜络。
[生境]常见栽培。
[性味]①丝瓜或天骷髅性凉,味甘。②丝瓜络性平,味甘。
[归经]①丝瓜或天骷髅归肺经,胃经,肝经,大肠经。②丝瓜络归肺经,胃经,肝经。
[功能]①丝瓜或天骷髅有清热凉血,解毒化痰的功能。②丝瓜络有清热化痰,通络止痛的功能。
[主治]①嫩丝瓜或天骷髅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②丝瓜络治胸胁疼痛,腹痛,腰痛,睾丸肿痛,肺热痰咳,妇女经闭,乳汁不通,痈肿,痔漏;煅炭治便血,血崩。
[用法]①内服煎汤丝瓜9~15克,鲜品60~120克,或烧灰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②丝瓜络(止血用煅)4.5~9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
[禁忌]脾虚者及孕妇均忌用丝瓜子。
[应用]①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丝瓜络15克,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水煎服。②跌打损伤,肿痛:丝瓜络、橘络、枳壳、白芍各9克,白蔻壳1.5克,柴胡、乳香、没药各6克,水煎服。③风湿关节痛,肌肉痛:丝瓜络、防己、桑枝,水煎服。④夏季外感暑湿:丝瓜络、冬瓜皮、生薏苡仁各30克,水煎服。⑤偏头痛:鲜丝瓜根90克,鸭蛋2个,水煮服。⑥腰痛不止:丝瓜根烧存性研末,每温酒服6克。⑦乳腺炎:丝瓜根、一枝黄花根、三叶木通根,水煎配酒服。⑧一切咽喉肿痛:丝瓜蒂、金针菜煎服。
[附注]丝瓜的根,藤茎,茎中汁,叶,花,瓜蒂,果皮和种子亦供药用。分别习称丝瓜根,丝瓜藤,天萝水,丝瓜叶,丝瓜花,丝瓜蒂,丝瓜皮和丝瓜子&丝瓜根性寒,味甘、微苦。有活血通络,消肿的功能。治偏头痛,腰痛,乳腺炎,喉风肿痛,肠风下血,痔漏。内服煎汤3~9克,鲜品30~60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煎洗或捣汁涂&丝瓜藤性微寒,味苦。有舒筋活血,健脾,杀虫的功能。归心经,脾经,肾经。治腰膝四肢麻木,月经不调,水肿,齿露,鼻渊,牙宣。内服煎汤30~60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煨存性研末调敷&天萝水性微寒,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镇咳化痰的功能。治单双喉蛾,肺痈,肺痿(出自纲目拾遗);加白糖煮沸内服治痰饮咳喘,头痛,腹痛,感冒脚气,水肿,酒精中毒(出自中国药植图鉴)&丝瓜叶性微寒,味苦。有清热解毒,祛暑,止血的功能。治痈疽,疔肿,疮癣,蛇咬伤,烫火伤,咽喉肿痛,创伤出血,暑热烦渴。内服煎汤6~15克,鲜品15~60克,或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洗或研末调敷&丝瓜花性寒,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能。治肺热咳嗽,咽痛,鼻窦炎,疔疮肿毒,痔疮。内服煎汤6~9克,外用捣敷&丝瓜蒂性微寒,味苦。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的功能。治痘疮不起,咽喉肿痛,癫痫。内服煎汤1~3克,外用研粉吹喉或搐鼻&丝瓜皮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金疮,痈肿,疔疮,坐板疮。外用捣敷或焙干研末调敷&丝瓜子性寒,味苦。有清热利水,通便,驱虫的功能。治水肿,石淋,肺热咳嗽,肠风下血,痔漏,便秘,蛔虫病。内服煎汤6~9克,或炒焦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丝瓜.jpg
 
[植物]黄瓜
[拼音]huang gua
[药名]黄瓜
[别名]胡瓜,刺瓜,青瓜
[基源]为葫芦科黄瓜属黄瓜的果实。
[学名]Cucumis sativus L.
[采制]夏季采收果实,鲜用。
[生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性凉,味甘。
[归经]肺经,脾经,胃经。
[功能]清热,利水,解毒。
[主治]热病口渴,小便短赤,水肿尿少,水火烫伤,汗斑。
[用法]内服适量,煮熟或生啖,或绞汁服。外用生擦或捣汁涂。
[注意]①食黄瓜动寒痰。②胃冷者食之,腹痛吐泻。
[应用]①小儿热痢:嫩黄瓜同蜜食十余枚。②噤口痢:黄瓜根,捣烂贴肚脐上。③小儿风热腹泻,湿热下痢:黄瓜根、六合草,水煎加白糖服。④癫痫:黄瓜藤30克。煎服。⑤小儿风热腹泻,湿热泻痢:黄瓜叶1大把,搓汁,兑开水加白糖服。
[附注]黄瓜的根,藤茎,叶,果皮,种子,果皮与朱砂、芒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末。分别习称黄瓜根,黄瓜藤,黄瓜叶,黄瓜皮,黄瓜子,黄瓜霜&黄瓜根性凉,味苦、微甘。归胃经,大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能。治热病消渴,湿热泻痢,黄疸,疮疡肿毒,聤儿流脓。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加倍,或入丸剂。外用捣敷&黄瓜藤性凉,味苦。归心经,肺经。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的功能。治痰热咳嗽,癫痫,湿热泻痢,湿痰流注,疮痈肿毒,高血压病。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加倍。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黄瓜叶性寒,味苦。有清湿热,消肿毒的功能。治湿热泻痢,无名肿毒,湿脚气。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加倍,或绞汁饮。外用捣敷或绞汁涂&黄瓜皮性凉,味甘、淡。有清热,利水,通淋的功能。治水肿尿少,热结膀胱,小便淋痛。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加倍&黄瓜子有续筋接骨,祛风,消痰的功能。治骨折筋伤,风湿痹痛,老年痰喘。内服研末3~10克,或入丸剂、散剂。外用研末调敷&黄瓜霜性凉,味甘、咸。有清热明目,消肿止痛的功能。治火眼赤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跌打瘀肿。外用适量点眼、吹喉或撒布。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黄瓜.jpg
 
[植物]葫芦
[拼音]hu lu
[药名]壶卢
[别名]葫芦瓜,匏瓜,瓠匏
[基源]为葫芦科葫芦属葫芦的果实。
[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 L.
[采制]秋季采收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
[生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性平,味甘、淡。
[归经]脾经,肺经,肾经。
[功能]利水,消肿,通淋,散结。
[主治]水肿,腹水,黄疸,消渴,淋病,痈肿。
[用法]内服煎汤9~30克,或煅存性研末。
[禁忌]①中寒者忌服葫芦。②脚气虚胀者忌服壶卢秧。
[应用]①齿龈或肿或露,齿摇疼痛:壶卢子240克,牛膝120克。每服15克,煎水含漱,日3~4次。
[附注]①葫芦的茎、叶、花、须亦供药用,习称壶卢秧。性平,味甘。有解毒,散结的功能。治食物中毒,药物中毒,齿痛,鼠瘘,痢疾。内服煎汤6~30克,或煅存性研末。②葫芦的成熟果皮亦供药用,习称葫芦壳。性平,味甘。归心经,小肠经。有利水,消肿的功能。治水肿腹水,脚气肿痛等症。内服煎汤9~30克。③葫芦的种子亦供药用,习称壶卢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治肺炎,肠痈,牙痛。内服煎汤9~15克。
[考证]中药学&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葫芦.jpg
 
[植物]显齿蛇葡萄
[拼音]xian chi she pu tao
[药名]甜茶藤
[别名]田婆茶,苦练蛇,龙须茶
[基源]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的茎叶或根。
[学名]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 Mazz.)W. T. Wang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400~1300m的山地灌丛、林中、石上或沟边。
[性味]性凉,味甘、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用法]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外用煎水洗。
[应用]①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感冒风热:鲜甜茶藤15~60克,水煎服。②急性结膜炎:鲜甜茶藤全株水煎熏洗。③痈疖:鲜甜茶藤30~60克,水煎服或外洗。
[考证]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显齿蛇葡萄.jpg
 
[植物]广东蛇葡萄
[拼音]guang dong she pu tao
[药名]大莿根
[别名]田浦茶,粤蛇葡萄,红血龙
[基源]为葡萄科蛇葡萄属广东蛇葡萄的根或全株。
[学名]Ampelopsis cantoniensis (Hook. et Arn.)Planch.
[采制]全株在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秋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区灌丛或密林中。
[性味]性凉,味苦、辛。
[归经]心经,脾经。
[功能]祛风化湿,清热解毒。
[主治]夏季感冒,风湿痹痛,痈疽肿毒,湿疮湿疹。
[用法]内服煎汤15~30g。外用煎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应用]①嗜盐菌食物中毒(上腹部绞痛,腹泻,大便如洗肉水样):生大莿根45克,生姜15克。加水两碗煎,一次或分次服。小孩、老人及症轻者酌减。
[考证]中华本草。
广东蛇葡萄.jpg
 
[植物]三裂叶蛇葡萄
[拼音]san lie ye she pu tao
[药名]金刚散
[别名]玉葡萄,绿葡萄,山葡萄
[基源]为葡萄科蛇葡萄属三裂叶蛇葡萄的根或藤茎。
[学名]Ampelopsis delavayana(Franch.)Planch.
[采制]夏秋采收藤茎,秋季挖根,洗净,分别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300~1300m的山地灌丛中或林缘。
[性味]性平,味辛、涩、淡。
[归经]心经,肝经。
[功能]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止血生肌,解毒消肿。
[主治]淋症,白浊,疝气,睾丸偏坠,风湿痹痛,跌打瘀肿,创伤出血,烫伤,疮痈。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或浸酒。外用捣敷或干粉调敷。
[应用]①枪伤,水火烫伤:绿葡萄根研细,加入鸡蛋清调匀外敷。②外伤肿痛,风湿性腰腿痛,胃痛,痢疾,肠炎:绿葡萄根9~15克,煎服。或用60克,加酒1斤,浸泡5~7天后备用,每服10ml,日3次。③外伤出血:绿葡萄根皮干粉撒敷伤口。④痈肿:绿葡萄干粉调敷患处,或用鲜品捣烂外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三裂蛇葡萄.jpg
 
[植物]尖叶乌蔹莓
[拼音]jian ye wu lian mei
[药名]母猪藤根
[别名]三叶乌蔹莓,蜈蚣藤,母猪藤
[基源]为葡萄科乌蔹莓属尖叶乌蔹莓的根。
[学名]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 T. Wang
[采制]夏秋季挖取根部,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600~1350m的山谷沟边及山坡灌丛中。
[性味]性凉,味辛,有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肺痈,疮疖。
[用法]内服煎汤3~5g。外用捣敷。
[注意]本品内服时禁酒。
[附注]尖叶乌蔹莓的茎叶亦供药用,习称母猪藤。外用捣敷治骨折。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尖叶乌蔹莓.jpg
 
[植物]乌蔹梅
[拼音]wu lian mei
[药名]乌蔹梅
[别名]五爪龙,金丝五叶藤
[基源]为葡萄科乌蔹莓属乌蔹梅的根或全草。
[学名]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ep.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原野、路旁或篱边阴湿处。
[性味]性凉,味酸、苦。
[归经]心经,肝经,胃经。
[功能]解毒消肿,清热利湿。
[主治]痈疽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或捣汁。外用捣敷。
[应用]①痈疽肿毒:鲜乌蔹梅30克,水煎酌加酒服。另取鲜叶捣烂外敷患处。②小便带血:鲜乌蔹梅30克,冬蜜适量冲服。③无名肿毒:乌蔹莓叶捣烂,炒热,用醋泼过,罨患处。④一切肿毒,发背,乳痈,恶疮初起:乌蔹莓1握,生姜1块,捣烂,入好酒1盏,绞汁热服,取汗,以渣敷之。⑤喉痹:乌蔹莓、马兰、车前草各1握,杵汁,徐徐饮之。⑥肺痨咳血:乌蔹莓根9~12克,煎服。⑦风湿关节疼痛:乌蔹莓根30克,泡酒服。⑧毒蛇咬伤,眼前发黑,视物不清:鲜乌蔹莓全草捣烂绞取汁60克,米酒冲服。外用鲜全草捣烂敷患处。⑨蜂蛰伤:乌蔹莓鲜叶,煎水洗。⑩跌打接骨:乌蔹莓根晒干,研细,用开水调红糖包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乌蔹莓.jpg
 
[植物]蘡薁
[拼音]ying yu
[药名]蘡薁根
[别名]山葡萄,山苦瓜,猫耳藤
[基源]为葡萄科葡萄属蘡薁的根。
[学名]Vitis adstricta Hance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山地间普遍有野生。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湿热,消肿毒。
[主治]黄疸,风湿痹痛,热淋,痢疾,肿毒,瘰疬,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应用]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蘡薁根15克,白英15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②关节风湿痛:蘡薁鲜根60~120克,水煎调酒服。③痢疾:蘡薁根30克,水煎。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30克调服。④湿痰流注:蘡薁根60克,猪瘦肉60克,酒水各半同煮,去渣,取汤连肉服。⑤肺痈:蘡薁鲜根60克,鲜海金沙45克,煎服。⑥瘰疬:蘡薁鲜根60克,水煎或调酒服。⑦乳痈:蘡薁全草30克,香菇15克,水煎服。⑧血淋:蘡薁藤15克,车前草15克,凤尾草9克,小大蓟9克,藕节15克,水煎服。⑨皮肤湿疹:鲜蘡薁叶,捣烂绞汁抹患处。⑩跌打损伤:蘡薁全草60克,水、酒各半炖服。
[附注]蘡薁的茎叶和果实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蘡薁藤和蘡薁(子)&蘡薁藤性凉,味甘、淡。有清热祛湿,止血,解毒消肿的功能。治淋病,痢疾,崩漏,呃逆,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瘰疬,湿疹,痈疮肿毒。内服煎汤15~3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蘡薁子性平,味甘、酸。归肝经,胃经。有生津止渴的功能。治暑热伤津口干。内服鲜果嚼食。
[考证]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蘡薁.jpg
 
[植物]三叶崖爬藤
[拼音]san ye ya pa teng
[药名]三叶青
[别名]三叶扁藤,小扁藤,土经丸
[基源]为葡萄科崖爬藤属三叶崖爬藤的根或全草。
[学名]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谷疏林中或石壁上阴处。
[性味]性平,味微苦。
[归经]肝经,脾经,肾经。
[功能]清热解毒,怯风化痰,活血止痛。
[主治]白喉,小儿高热惊厥,肝炎,痢疾,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扁桃体炎,瘰疬,子宫颈炎,蜂窝组织炎。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以酒或水磨搽患处。
[应用]①小儿高烧:三叶青块根、射干、仙鹤草各15克,白头翁6克,钩藤3克,水煎服,每日1剂。②病毒性脑膜炎:三叶青块根15克(儿童9克)水煎服,每日1剂。③慢性迁延型肝炎:三叶青注射剂,每次肌注2~4ml,每日2次。20~40天为1个疗程。④蜂窝组织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三叶青块根,用酒磨成糊状搽患处,每日2~3次。⑤扭挫伤:三叶青、酢浆草、香附子各适量,捣烂加热外敷。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
三叶崖爬藤.jpg
 
[植物]扁担藤
[拼音]bian dan teng
[药名]扁藤,扁担藤
[别名]腰带藤,扁骨风,过江扁龙
[基源]为葡萄科扁担藤属扁担藤的根或藤茎。
[学名]Tetrsstigma planicaule ( Hook. f. ) Cagnep.
[采制]秋冬采收,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高山密林下,缠绕他树上。
[性味]性温,味辛、涩。
[归经]心经,肝经。
[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中风偏瘫,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扁担藤.png
 
[植物]绿爬山虎
[拼音]lv pa shan hu
[药名]五叶壁藤
[别名]大绿藤,绿叶爬山虎
[基源]为葡萄科地锦属绿爬山虎的根或茎叶。
[学名]Parthenocissus laetevirens Rehd.
[采制]秋冬采根和茎,切片或段;夏秋采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攀援于墙壁或岩石上,亦有栽培。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祛风除湿,散瘀通络,解毒消肿。
[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四肢麻木,跌打瘀肿,骨折,痈肿,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倍量,或浸酒。外用捣敷、煎洗或研末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
绿爬山虎.jpg
 
[植物]异叶地锦
[拼音]yi ye di jin
[药名]吊岩风
[别名]异叶爬山虎,大叶爬山虎
[基源]为葡萄科地锦属异叶地锦的根或茎叶。
[学名]Parthenocissus heterophylla(Bl.)Merr.
[采制]秋冬挖全株,洗净,摘除叶片,根和茎分别切段或切片,鲜用或晒干,叶可鲜用。
[生境]生于海拔900~1200m的山坡灌丛或岩石上,亦有栽培。
[性味]性温,味涩、微辛。
[功能]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风湿痹痛,胃脘痛,偏头痛,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煎洗或研末撒。
[禁忌]孕妇禁服。
[考证]中华本草。
异叶地锦.jpg
 
[植物]爬山虎
[拼音]pa shan hu
[药名]地锦
[别名]爬墙虎,捆石龙,假葡萄藤
[基源]为葡萄科地锦属爬山虎的根或藤茎。
[学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Sieb. et Zucc.)Planch.
[采制]根全年可采,落叶前采茎,切段晒干。
[生境]攀缘于疏林中、墙壁和岩石上,亦有栽培。
[性味]性温,味辛、微涩。
[归经]肝经。
[功能]祛风止痛,活血通络。
[主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偏正头痛,产后血瘀,腹生结块,跌打损伤,痈肿疮毒,溃疡不敛。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外用捣敷、煎洗或磨汁涂。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风湿性关节炎:鲜爬山虎叶7斤,活雄螃蟹2个,活土鳖虫4个,白酒500ml,密封浸泡7日。每日早晚各服1酒杯。②关节炎:爬山虎藤60克,山豆根60克,锦鸡儿根60克,茜草根30克,水煎服。③半身不遂:爬山虎藤15克,锦鸡儿根60克,大血藤根15克,千斤拔根30克,冰糖少许,水煎服。④偏头痛,筋骨痛:爬山虎藤30克,当归9克,川芎6克,大枣3枚,水煎服。⑤便血:爬山虎藤茎、黄酒各500克,加适量水煎,1天服4次,分2天服完。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医宝典→中药偏方。
爬山虎.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