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素答(四)五运相袭,何也?

什麼叫經文如此?
这是说,即便是察覺到经文它错了,也不可更不能去改正经文了吗?



太阴与少阴的位置,谁先谁後,只是在此篇裡,您能确定否?
是否排先就佔先,而不用去管内裡的逻辑?

六六之节,为何不是三十六节?
而您所说的六上六下为十二,它的回答有十二节吗?
十二节是真的适用於三阴三阳於一岁的吗?
那五上五下您为何又不讲呢?
它俩不是用於六十花甲的五运六气的吗?

整本《内经》,那裡有说过【外六内六的客主驾临】?

随囗噏,當秘笈?
对,少阳始。
但这不触及问题的核心。子午少阴,丑未太阴,寅申少阳。在你影响中六节就是一年分六段,而我却说上半年六,下半年六。颠覆了吧。所以你就算明知自已错也要强辩下去,不然它将推翻你之前的所有
 
陰陽應象大論:
東方生[熱](風,風生)[熱主]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濕](熱,熱生)[湿主]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中央生[燥](濕,濕生)[燥主]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寒](燥,燥生)[寒主]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
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欬,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風](寒,寒生)[風主]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
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五運行大論:神
在天為[熱](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在藏為肝。其性為暄,其德為和,其用為動,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蟲毛,其政為散,其令宣發,其變摧拉,其眚為隕,其味為酸,其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肝,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五运行大论》与《阴阳应象大论》,互相渗透混杂,不知谁为先驱主导。
然而复原後的文本,果然怪诞,难怪这麽容易就被後学解者所篡改。
东方生热,热主木,
南方生湿,湿主火,(此湿乃是夏天之暑湿,非冬春之交的风湿,此湿以後当正名为暑)
中央生燥,燥主土,
西方生寒,寒主金,
北方生风,风主水,

睇风水的,不知风水两字的出处及解释,然据此则可知,【风水学】就是研究天气地气与人气,其三者之学。

天元紀大論:神
在天為風,在地為[水](木)
在天為熱,在地為[木](火)
在天為濕,在地為[火](土)
在天為燥,在地為[土](金)
在天為寒,在地為[金](水)
故在天為[五]氣,在地成[五]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以上三段经文裡的【濕】,非与土之燥相对的土之濕,乃是夏天季候風所带来之濕,其实等於【火、暑】。
多则涝,少则旱,愁煞人也!

清華簡裡面的八卦,坎离互易其位,名曰勞羅,此古之易也。
艮震巽勞,坤兌乾羅。
艮以止之,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勞]以潤之,
日以晅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羅]以藏之。

073434dpf41lhd3btxb2fd.png.thumb.png

是故【風熱暑燥寒】,天之五气,【水木火土金】,地之五形。
在天為五氣,在地成五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之谓也。
 
最后编辑:
对,少阳始。
但这不触及问题的核心。子午少阴,丑未太阴,寅申少阳。在你影响中六节就是一年分六段,而我却说上半年六,下半年六。颠覆了吧。所以你就算明知自已错也要强辩下去,不然它将推翻你之前的所有
神经病,我说少阳是日出,但我何曾说过以它为始?
一年分六节,我又何曾认同过它是等分之六份?
先生不会以为有十二地支的存在,就能支持证明您说的【六上六下】吧?
您就连太阴与少阴的确实位置,也不敢、还是不能回答吗?

先生何必顾左右而言他,您可曾有正正经经的回答过我之问难吗?
回首之前的问难,莫不是戛然而止,我知这是只能服人之囗,未能服人之心的现象,但我又能如何?
 
神经病,我说少阳是日出,但我何曾说过以它为始?
一年分六节,我又何曾认同过它是等分之六份?
先生不会以为有十二地支的存在,就能支持证明您说的【六上六下】吧?
您就连太阴与少阴的确实位置,也不敢、还是不能回答吗?

先生何必顾左右而言他,您可曾有正正经经的回答过我之问难吗?
回首之前的问难,莫不是戛然而止,我知这是只能服人之囗,未能服人之心的现象,但我又能如何?
其实这些东西我也不想讨论。我真正想讨论的是如何辩证,如何治病。
 
但五运六气偏偏又是最高境界。但你只看到了表像。
人之生病,是两虚相博。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
 
但五运六气偏偏又是最高境界。但你只看到了表像。
人之生病,是两虚相博。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
原来是大師傅呀,幸会幸会,久仰久仰!

八正神明論:
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
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藏,工候救之,弗能傷也。
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但先生您卻一副算命先生的口吻,奇怪!
言下之意,似是一旦真正習得五運六氣的医工,就会有能力去左右控制【天氣、地氣】一样,但这可能吗?
且让吾辈一起来看看《内经》裡所谓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麽一回事……

六微旨大論:
帝曰:何謂當位?
歧伯曰: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
我呸,这续貂者也太弱了吧!
六微旨呀,不是十二微旨呀,你竟答以十二地支?
还有法度没有?还土运临四季?如何一个临法?又要去偷窃人家的主时吗?
啊!原来核心是五运。

那麽我也来打个官腔:
木運臨甲乙,火運臨丙丁,土運臨戊己,金運臨庚辛,水運臨壬癸;所謂歲會,氣之平也。
虽是答了等於没答,但忽悠人嘛,当然得如此,最起码是土运不会露馅嘛。

帝曰:非位何如?
歧伯曰:歲不與會也。
帝曰:土運之歲,上見[木、少陰少陽](太陰)
木運之歲,上見[金、]厥陰,
金運之歲,上見[火、]陽明,
火運之歲,上見[水、太陰](少陽少陰)
水運之歲,上見[土、]太陽,柰何?
什麽叫【岁不与会也】。到底岁要与谁相会?
但黄帝却似早已了解,径直补上了五运被剋的答案,而追问一旦非位的话,要如何如何?
有些奇怪!
此外、这段经文硬要将【太阴与少阴】易位,无奈之下,
只得将【少阳】也一并移动,此反而露出马脚(是篡改者之刻意的手下留情吗?)。
不还原的话,此图也不知该如何去画,
因为只剩【东方、木】,才可以分出少阴少阳呀;现绘图如下:

。。。。。(火氣)。。。。。。
。。。。。。火位。。。。。。。
。。。。。。。。土位(燥氣)。
(熱氣)木位。。。。。。。。。
。。。。。。。。金位(寒氣)。
。。。。。。水位。。。。。。。
。。。。。(風氣)。。。。。。

如此一来,土运的主时,就只能是强夺於金运而来,这就必让五运失去了平衡;
君相两火之说,同样会出现相似的弊端。

如果这段是歧伯的回答,则黄帝就可追问【五行生剋】之理,
但出於帝之囗,则我只能闭上嘴继续。

五行各一,惟火有二。

原来《内经》裡还有【五行各一,惟木有二】之说法。
它看来比【君相两火】靠谱得多呀,但有人认同它?解说过它吗?
还是因为它过於简单直接,所以就被刻意的【忽视】了呢?

经文在这裡它不是说当运之岁,上见某气,而是说上见六节的名号,
这即是将六节的名号升格为官职,这肯定是增加权威的一种暗示!
而六节的气是否固定的呢?
若是固定,干吗不直说?
若非固定,那何来生剋之关系?

歧伯曰:天之與會也。故《天元冊》曰:天符。天符歲會何如?
歧伯曰:太一天符之會也。
帝曰:其貴賤何如。
歧伯曰:天符為執法,歲位為行令,太一天符為貴人。
这段难以理解,似乎是引入了一些邪说的名词,但应与【辨症治病】无甚关系,略之。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
歧伯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
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所謂二火也。
这裡明显是说君为一伙,臣为另一伙,二火即两夥,
更以两夥其所属之五行的生剋,来判断何者为顺、何者为逆。
即六气者、乃相伙以位,五运者、乃君伙以明;
所以【君伙的六节含五运】岁岁不变,而【相伙的六节则含六气】且岁岁不一

至真要大論:
帝曰:願聞其道也。
歧伯曰:
(厥)[太]陰司天,其化以風,少陰司天,其化以[濕](熱)(太陰)[少陽]司天,其化以[熱](濕)
(少)陽[明]司天,其化以火,[太]陽(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陽)[厥陰]司天,其化以寒,
以所臨藏位,命其病者也。
整本《内经》似是被【刻意的篡改】,而非仅仅是存在着一些【传抄之失误】!

。。。。。(火氣)。。。。。。
。。。。。。火位。。。。。。。
(熱氣)木位。。土位(燥氣)。
。。。。。。。。。。。。。。。
(濕氣)木位。。金位(寒氣)。
。。。。。。水位。。。。。。。
。。。。。(風氣)。。。。。。

具体绘图如上,看来它与说以某气司天的意思,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改称【太阴司天】云云,则显得【高端大氣上檔次】了不少,忽悠嘛、合理!
如果不能接受我【惟土有二】的邪说,那麽我也可以退让一步,接受【惟木有二】的正见

如此千疮百孔的五运六气,凭什麽是最高境界?

其实这些东西我也不想讨论。我真正想讨论的是如何辩证,如何治病。
五运之气位是【惟火有二、惟木有二、惟土有二】,先生您能确认否?
而【太阴与少阴】,谁处正北方,先生您能判定吗?
三阴气乃【寒风湿】,三阳气乃【热火燥】,先生您能认同吗?

这些基础理论中的基础,中医学界这麽多年以来,也辩不清,理不明,还谈什麽改革进步丫?
巧妇难为无米炊,连共同讨论的丝毫共识也没有,径直去讨论如何辨症、如何治病,这又有何意义?
 
最后编辑:
五行邪说乃中医学的一大硬伤,若中医学能够由四脏四经,直接过渡到六经六脏的话,则天下太平矣!
唯医工却不能无中生有,变一个第六脏出来呀,怎麽办?

四脏乃【肝心肺肾】,那麽四经是那四经?
不知道。
好,那六经是已知的吧,说来听听。
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六经是也。
真的是这样,你肯定?
我肯定,经文如此,众囗鑠金,毫无疑问!

那你看过《太陰陽明論》否?
中医学能够容纳两套六经学说吗?有此必要吗?
或许反过来问,六经学说需要统一它否?

~~~~~~~~~~
五行即五运,指木温、火热、土燥、金凉、水寒(=热湿燥寒风)。
它既是天地之氣,也是簡單的體感,根本就不須什麼生剋乘侮的解說,去支撑它的合理性及存在。

五行其对应脏腑,由於阴住内而阳居外,所以腑为阳,脏为阴,是故五脏五腑为……
甲木为胆,,乙木为肝,
丙火为小肠,丁火为心,
戊土为胃,,己土为脾,
庚金为大肠,辛金为肺,
壬水为膀胱,癸水为肾。

此虽未见於经典,但你也不能说,这是我乱噏廿四的说话,对吧?
那麽五行生剋乘侮之学说,到底出於那部医典的那一处?
在《内经》裡,竟然找不到一个剋字,你说怪不怪?
 
最后编辑:
至真要大論:
厥陰在泉,風淫所勝,則地氣不明,平野昧,草迺早秀,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數欠,心痛支滿,兩脇裏急,飲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則嘔,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少陰在泉,熱淫所勝,則焰浮川澤,陰處反明,民病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寒熱皮膚痛,目瞑齒痛䪼腫,惡寒發熱如瘧,少腹中痛腹大,蟄蟲不藏。
太陰在泉,草迺早榮,濕淫所勝,則埃昏巖谷黃反見黑,至陰之交民病飲積心痛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痺,陰病血見,少腹痛腫,不得小便,病衝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膕如結,腨如別。
少陽在泉,火淫所勝,則焰明郊野,寒熱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則血便;
少陰同候
陽明在泉,燥淫所勝,則霿霧清暝,民病喜嘔,嘔有苦善大息,心脅痛不能反側,甚則嗌乾面塵,身無膏澤,足外反熱。
太陽在泉,寒淫所勝則凝肅慘慄,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衝心痛,血見,嗌痛頷腫。
~~~~~
帝曰:善。治之柰何?歧伯曰:諸氣在泉,
風淫于內,治以辛,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熱淫于內,治以鹹,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濕淫于內,治以苦,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火淫于內,治以鹹,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燥淫于內,治以苦,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寒淫于內,治以甘,佐以苦辛,以鹹寫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从经文的表面上来看,【风热湿火燥寒】已成定局,然从篡改者来看,则明显是【风热湿燥寒】。
因为它遵循了【五行各一,惟木有二】的说法,即太阴居水位,而将少阴与少阳合一居木位;阳明居火位,太阳居土位,厥阴居金位。
这两木的说法之证据,比两火的说法多得多嘛,不是吗?
而对应五淫则为【风热湿燥寒】,且湿=火。
治则简直就是不堪卒读

至真要大論:
帝曰:善。治之柰何。歧伯曰:
厥陰之復,治以酸,佐以甘辛,以酸寫之,以甘緩之。
少陰之復,治以鹹,佐以苦辛,以甘寫之,以酸收之,辛苦發之,以鹹耎之。
太陰之復,治以苦,佐以酸辛,以苦寫之,燥之泄之。
少陽之復,治以鹹,佐以苦辛,以鹹耎之,以酸收之,辛苦發之,發不遠熱,無犯溫涼,
少陰同法
陽明之復,治以辛,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補之。
太陽之復,治以鹹,佐以甘辛,以苦堅之。
~~~~~
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耎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寫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这裡的治则,似是四象之说,若能返本还原者,当乃是可信可行的治则。

至真要大論:
厥陰在泉,客勝則大關節不利,內為痙強拘瘛,外為不便,主勝則筋骨繇併,腰腹時痛。
少陰在泉,客勝則腰痛尻股膝髀腨䯒足病,瞀熱以酸,胕腫不能久立,溲便變,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發熱,鬲中眾痺皆作,發於胠脇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太陰在泉,客勝則足痿下重,便溲不時,濕客下焦,發而濡寫,及為腫隱曲之疾,主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甚則為疝。
少陽在泉,客勝則腰腹痛而反惡寒,甚則下白溺白,主勝則熱反上行而客於心,心痛發熱,格中而嘔。
少陰同候
陽明在泉,客勝則清氣動下,少腹堅滿而數便寫,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為鶩溏,則寒厥於腸,上衝胸中,甚則喘不能久立。
太陽在泉,寒復內餘,則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脛足膝中痛。
~~~~~
帝曰:善。治之柰何?歧伯曰: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折之,不足補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帝曰: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氣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從之,余以知之矣。其於正味何如。歧伯曰:
木位之主,其寫以酸,其補以辛。
火位之主,其寫以甘,其補以鹹。
土位之主,其寫以苦,其補以甘。
金位之主,其寫以辛,其補以酸。
水位之主,其寫以鹹,其補以苦。
~~~~~
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寫之,以甘緩之。
少陰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收之。
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寫之,以甘緩之。
少陽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耎之。
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寫之,以苦泄之。
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鹹寫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为免【顺得哥情失嫂意】,我两面皆纪录在案,这总不会错了吧?至於结论嘛,就留待读者诸公自决矣!
五漫漫,六惛惛,至此我亦已经头昏脑胀矣!

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寫之,以甘緩之。(金肺)
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寫之,以甘緩之。(水肾)
少陰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之。(木肝)
少陽之客,以鹹補之,以甘寫之,以鹹之。
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寫之,以苦泄之。(火心)
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鹹寫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土脾)
可见少阴与少阳,仅仅只是有一字之差,再看土脾反而有足的够材料,去分居两地矣。

木位之主,其寫以酸,其補以辛。
火位之主,其寫以甘,其補以鹹。
土位之主,其寫以苦,其補以甘。
金位之主,其寫以辛,其補以酸。
水位之主,其寫以鹹,其補以苦。
此两治则之金位,竟然是互相反对!若是强将厥阴定为木位,则其後的治则,也依旧是捍格不入。

看来中医学,即便是经过了三波的发展,其治则依然仍旧是【一以贯之】!
 
最后编辑:
既然五运历与六气历的四象,並不一样;那为何【五行】却必然是现今的这个模样呢?

。。。。。(濕氣)。。。。。。
。。。。。。火位。。。。。。。
。。。。。。。。土位(燥氣)。
(熱氣)木位。。。。。。。。。
。。。。。。。。金位(寒氣)。
。。。。。。水位。。。。。。。
。。。。。(風氣)。。。。。。

姑且先撇开【土木火】,谁主两个时段这个基本问题不去说,
五行必定是【水木火土金】这个排列次序嗎?而据此而来的【生剋乘侮】合理吗?所根据的又是什麽呢?
是否有另一个五行模型之存在,会更好的去解說四時五行呢?

呀!之前的河图模型,不就是现成的【五行空间模型】吗?
若要改造成【五行時间模型】,可行嗎?

。。。。。。。(熱氣)。。。。。。。。
。。。。。。。。火夏。。。。。。。。。
。。。。。。。。。。。。。。。。。。。
(溫氣)木春。。。。。。金秋(涼氣)。
。。。。。。。。。。。。。。。。。。。
。。。。。。。。水冬。。。。。。。。。
。。。。。。。(寒氣)。。。。。。。。

而此时的四象中医学,其治则若何?
而升级进阶後的五运中医学,其治则又是如何的呢?
其会否推翻了之前的治则呢?还是可以共冶一炉,从而拥有了更多的招术,好去抵抗病魔呢?
推而论之,最终的六运中医学,其治则又是如何的呢?
会是推陈出新?还是踵事增华?

吾辈只能定於一尊?还是可以三家争呜呢?
 
最后编辑:
在继续之前,我们暂且回一回头,先去解决,五运裡谁主两个时段,这个基本问题
六节既然是六个容器,那麽吾辈总得知道,它裡面到底是盛载了什麽,方能使用,不是吗?
既然说医易同源,那麽吾辈去借鉴於易经,行吗?

在後天八卦裡,八卦同样可归属於五行,而且它除了水与火之外,
其馀【木土金】三者,尽皆为二;这似乎是一个很合适的借鉴呢!

陈汉通之原创并首发於华夏中医论坛:
艮以止之,雷以動之,風以散之,勞以潤之,
坤以晅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羅以藏之。
。。勞。。。。。。。。。
巽。。。坤。。。。。
震。。。兑。。木。。。金。
艮。。。乾。。。。。
。。羅。。。。。。。。。

虽然八卦历五运历,所使用的节气不同,然分成六节则一也;
若将春分秋分隐去,则【五行各一,惟土有二】竟会自行浮现,而且已判别了阴阳。

以此观之,方知【木土金】三者,皆有资格去竞选此个五行之阙,反而偏偏水与火两者,
其乃没有资格的两个,盖冬夏两季各占了 90日,已经是 180日,即半年之久矣。
换言之,四时此大框架,不容破坏是也。
今土既於无意之间,获得了木与金,各一半的饋贈之後,自然成为与水火同大的季节,
即两个 45日,共 90日;而木与金,合共也是 90日,即馀下的 180日。

据此可知,《内经》原生的【惟木有二】,本就籍籍无名;
而《易经》的【惟土有二】,也是声名不显;
只得後来,不知从那裡蹦出来的【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流传於世。
呜呼哀哉,此明珠蒙尘也。

~~~~~~~~~~
六气之五运之火名讳相撞,唯五运为兄,六气为弟,那麽六气只能更名矣。
其可以改为暑或炎,然若以【六淫】而言之,则【炎火】较暑火为佳。
而以太阴还是少阴为初气,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今既已借鉴於易,就借鉴到底方罢,是故定【少阴湿土】为初气,即【艮以始之】好了。

然而思之再三,还是决定在五运历裡,保留以太阴为始,而在六六历那裡,才改为以少阴为始吧!
毕竟五运历的【惟土有二】,并非借鉴而来,而是土生土长之原住民是也。

少阴湿土,少阳热木,阳明炎火,太阳燥土,厥阴寒金,太阴风水
此为六六历的【六节六气】。

。。。。。(三氣)。。。。。。
。。。。。【陽明】。。。。。。
(二氣)。。。。(四氣)。
少陽。。太陽】。
。。。。。。。。。。。。。。。
少陰。。厥陰】。
(初氣)。。。。(五氣)。
。。。。。【太陰】。。。。。。
。。。。。(終氣)。。。。。。

內圈六气为客可动【岁岁不一】,外圈六节为主不移【岁岁不变】。
但你不是说什麽【律历】的吗?到底是【不变】还是【不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六气的迟疾,终非人力所能把持。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除非你是能够预知未来的【地上半仙】啦!
否则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矣;这也算是【治未病】的其中之一种吧?

什麽,你相信【五运六气】有预测之能?
这太不科学了吧!
电脑业界有【垃圾入垃圾出】之说法,但你五运六气,它不是【零输入】的吗?
你期望它有正确的输出,这不是【命定论】了吗?这是谁泄漏的天机呢?
就连古代荀子之流,都不会去相信命定之论。

你真的相信【五运六气】有预测之能?
 
最后编辑:
五十營:
。。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
臂:三;肺→腸;心→腸;膻→三;肺→
。:↓。↑。↓。↑。↓。↑。↓。↑。
足:胆→肝;胃→脾;膀→腎;胆→肝;
少阳厥阴。阳明太阴。太阳少阴。。。。

。胆。肝。。。肺。大腸。。胃。脾。。
。辰。巳。。。午。未。。。申。酉。。
足少阳厥阴→手太阴阳明→足阳明太阴→
手少阴太阳→足太阳少阴→手厥阴少阳;
。戌。亥。。。子。丑。。。寅。卯。。
。心。小腸。膀胱。腎。。膻中。三焦。

何謂五十營?
将少阳→阳明→太阳,分为廿五營歸阳。
把少阴→厥阴,也分为廿五營歸阴。是之谓五十營。
五十營即[子午流注],注十二經。
十二經即臂足六經。

将五十營理解为子午流注,相信这是原創首發吧?
 
最后编辑:
上面用手机输入,在电脑看的话,有些难睇,故而重发一次。

何謂五十營?
将【足少阳厥阴→手太阴阳明→足阳明太阴】分为廿五營歸阳。
把【手厥阴太阳←手太阳少阴←手少阴太阳】分为廿五營歸阴。是之谓五十營。

将五十營理解为子午流注,这是我的【原創首發】吧?

这其实是另一套【六经】,即【五运历】的六经。
內圈为足,外圈为臂,【阴阳足臂十一脉】是也。

五十營:
。。。。。(大腸)。。。。。。
。。。。。。胃。。。。。。。。
(三焦)膽。。。膀胱(小腸)。
。。。。。。。。。。。。。。。
。(心)腎。。。肝。(膻中)。
。。。。。。脾。。。。。。。。
。。。。。(肺)。。。。。。。

。。。胆→肝。。。肺→大腸。。胃→脾。。
。。。辰→巳。。。午→未。。。申→酉。。
┌→ 足少阳厥阴→手太阴阳明→足阳明太阴→┐
┃。。。。。。。。。。。。。。。。。。 。┃
└← 阳少阴厥手←阴少阳太足←阳太阴少手←┘
。。。卯←寅。。。丑←子。。。亥←戌。。
。。焦三←中膻。。腎←胱膀。腸小←心。。

。丨 。太阴阳明。。 少阴太阳。。 厥阴少阳。
臂丨三。。肺→腸。。心→腸。。膻→三
。丨↓ 。 。↑。。↓ 。↑。。↓。 。↑。。↓。
足丨胆→肝。。胃→脾。膀→腎。。胆
。少阳厥阴。。阳明太阴。。太阳少阴。。。

三幅图说着同一件事,五十營即【子午流注】。注十二經。

今之【十二經】即古之【足臂六經、十一脉】。
在我看来,帮助记忆之功能乃是首要,其後的应用则可以先缓一缓。
 
最后编辑:
不对、不对!应当是这样才对:

【子午流注】
。。。。少阴太阳太阴阳明。厥阴少阳。
臂:三】【心→】【→大】【→三】
。: ↓ 。。↑ 。↓ 。 。↑ 。 ↓ 。。↑ 。 ↓
足:【→肝】【→脾】【膀→【胆
。。少阳厥阴。阳明太阴。太阳少阴。。。

。。火。。。
木。。。土。
。。。。。。
厥。。。金。
。。水。。。


唔……这样就顺眼得多,也易记得多!

。。。。。。小腸。。。。
。。。辰→巳。。。午→未。。。申→酉。。
┌→ 足少阳厥阴→少阴太阳足阳明太阴→┐
┃。。。。。。。。。。。。。。。。。。。 ┃
└← 阳少阴厥手阴少阳太←明阳阴太手←┘
。。。卯←寅。。。丑←子。。。亥←戌。。
。。焦三←中膻。。←胱膀。腸大←。。

上心下,左肝右肺,合理。

。。。。。(大腸)。。。。。。
。。。。。。胃。。。。。。。。
(三焦)膽。。。膀胱(小腸)。
。。。。。。。。。。。。。。。
。(心)腎。。。肝。(膻中)。
。。。。。。脾。。。。。。。。
。。。。。(肺)。。。。。。。

臂居上为阳,足在下为阴,
想象要立体一些才行!

如此看来,中医学在第二波发展之後,应当是没有第三波发展出现。
或许第三波就是在废墟之上,颓垣败瓦当中,
根据秘笈残本或正本,重新堆砌出、领悟出【一套】中医学吧!

咦咦,历史正在重演吗?
这回我可是要当主角了!
 
最后编辑:
兄弟,根据您的分类方法,【子午流注】不是应该归属於六气那一派的吗?
呃……您说得对,五运派的应该称之为【壬丁流注】吧,而【子午流注】就移到【六六历】那裡吧。
五十营一昼夜,非六分之,而是五分之。
但《内经》裡有证据吗?

刺熱: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脇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刺足厥陰少陽,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衝頭也。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滿泄,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腎熱病者,先腰痛䯒痠,苦渴數飲,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䯒寒且痠,足下熱,不欲言,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刺足少陰太陽,諸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出也。

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
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熱病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則死。諸當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大出也。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
啊!原来【古手足六经】的命名规则乃先阴後阳,而在五运派裡只得【五经配五脏】;脏热为病,治则为刺。
真是瞎猫碰着死老鼠,与我修正後的子午流注之六经,完全相同呀。

今之【子午流注】,在继承之时,很明显是出错了!
而《内经》也不是金科玉律,当中也可以是错得很离谱的。

刺法論:
帝曰:升之不前,可以預備,願聞其降,可以先防。歧伯曰:既明其升,必達其降也。升降之道,皆可先治也。
欲降而地皛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鬱發,散而可得位,降而鬱發,暴如天閒之待時也,降而不下,鬱可速矣,降可折其所勝也,當刺手太陰之所出,刺手陽明之所入
欲降而地玄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鬱發,散而可矣,當折其所勝,可散其鬱,當刺足少陰之所出,刺足太陽之所入
欲降而地蒼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鬱發,散而可入,當折其勝,可散其鬱,當刺足厥陰之所出,刺足少陽之所入
欲降而地彤窒抑之,降而不下,散抑之鬱發,散而可入,當折其勝,可散其鬱,當刺心包胳所出,刺手少陽所入也
欲降而地阜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鬱發,散而可入,當折其土,可散其鬱,當刺足太陰之所出,刺足陽明之所入
根据【壬丁流注】可知,这段的【金运】必然记录出错。
今有两种【相辅相成】的刺法,但知道的人有多少?当中能掌握的人、又有多少?
而这段的刺其出入,也当存疑!盖治则不明之谓也。

木逆行两步为金,即手太阴阳明。
火逆行两步为水,即足少阴太阳。
土逆行两步为木,即足厥阴少阳
金逆行两步为火,即手少阴太阳
水逆行两步为土,即足太阴阳明

心被心包所取代,这想法不符合五运之理,而心包又是最迟归队的经脉,这又有何讲究呢?
先一并存疑好了。

壬丁流注陈汉通之原创并首发於华夏中医论坛
。。。胆→肝。。。心→小腸。。胃→脾。。
。。。甲→乙。。。丙→。。。戊→己。。
┌→ 足少阳厥阴→手少阴太阳→足阳明太阴→┐
┃。。。。。。。。。。。。。。。。。。。 ┃
└← ←←←阴少阳太足←明阳阴太手←←←←┘
。。。。。。癸←。。。辛←庚。。。。。
。。。。。。腎←胱膀。腸大←肺。。。。。

~~~~~~~~~~
到此为止,明显的【六经】有三:
1,内藏的六经,对应四脏或五脏。
2,四肢的六经,对应手与足。
3,昼夜的六经,对应壬丁流注与子午流注。

遵循着由简入繁,一以贯之的道理。
而六经之乱,当是昼夜之六经做成,盖其用至大也。

~~~~~~~~~~
兄弟,您这样三阳两阴,一昼夜五分之,平均吗?
呵呵,先生您别忘记,古代使用的乃【真太阳时】,即昼夜时辰会随四时而盈缩,
是故昼有七,夜只有五,合为十二大时,
而到【六六历】那裡,改用了別的计时工具,则此十二大时,已非彼之十二大时矣。
 
最后编辑:
这裡有一个前题:
玉机真藏,实乃真藏与玉机此两论,合而为一篇;其两者,有关无关?

有关,则脾为孤藏,那它到底參与不參与,那个什麽【所胜、所不胜】?
无关,则五脏一体,那它每一脏与其馀四脏的关系是什麽?
就是教科书所讲的【生剋乘侮】吗?

而【生剋乘侮】所讲的,其实只有两种关系:
1,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剋我者我母之母,我剋者我子之子。
2,乘者,倍剋之;侮者,反剋也。

而第二种关系,即乘侮两者,其实根本无义!
盖何谓盛虚?何谓多寡?
此皆相对而言,即说了等於没说或【我说了算】,此【五行论说】之大忌也。

且第一种关系,生我与我生,易理解,但剋我与我剋,则很难理解;
其最难理解者,就是【死於其所不勝】。
这会否太夸张了?

。。心。。。
。。。。脾。
肝。。。。。
。。。。肺。
。。肾。。。


但《真藏论》不说【生剋乘侮】这些虚的,而只说实实在在的气,这靠谱得多了。
但它到底说了些什麽呢?

我生,我胜,生我,我所不胜。
就是这四种关系。
疾病相传基本都是传其所胜。
不是抬杠,纯属探讨研究!

五运的这条规矩,来於何处?
根本是否可从?

若套用於四时如何?
若套用於六气又如何?
若三者出现冲突的话,怎去解决仲裁?

结构决定功能!
赞同。

(五)臟、(受)[授]气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

唯此句已經脫離了臟器的【功能】而言,且只從整体【結构】而论。
固之然,主流的解释,此句說的,乃是五行生剋之理,但万一它不是呢?

若此句乃始於【四时中医学】的年代,那麽它会是什麽的样子呢?

。。心。。。
肝。。。。。
。。。。肺。

。。肾。。。

仍然以肝为例,若其气順行於其所生者、心也,是之谓;再順行於其所勝者、肺也,是之谓
若其气逆运於其所生者、腎也,是之谓;再逆运於其所不勝者、亦肺也,是之谓

这可就有趣了:
肝、授氣於心,傳之於肺[而活];氣舍於腎,至肺而死。
心、授氣於肺,傳之於肾[而活];氣舍於肝,至腎而死。
肺、授氣於腎,傳之於肝[而活];氣舍於心,至肝而死。
腎、授氣於肝,傳之於心[而活];氣舍於肺,至心而死。
此皆逆死[從活]也。
一日一夜(五)[四]分之,此所以占死[活](生)之早暮也。

是故、行所不勝曰逆、逆則;行所勝曰從、從則

~~~~~
这麽一来,所不勝与所勝,竟然是同一个脏器,而两个脏器既相生复相剋,这……
事实上并非说脏之生剋,它只是言【气有順逆,逆死顺活】而已。

而且、其後若一旦加入【脾臟】的話,此理論立刻失效。
即在四時中医学的年代,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治则,
在升级进阶为五运中医学的年代之时,其治则与理论,竟然双双失效了,这……
 
最后编辑:
四时系统中的结构是对称的,那么就分不清克与被克的关系。比如肝克肺还是肺克肝?用数学的话来讲,这是个有向图论问题,对称的结构需要对称的关系存在才能稳定。所以就会导致四时脏系统中,对称的脏-脏之间存在互为子母(所生与生),互为兄弟(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若只论生剋之关系,则【日月蚀】之类的现象,方才算是生剋关系。
即日蚀乃太阳所生之日光,为月影所剋而不见;
月蚀乃月反照太阳之光、即月光为地影所剋而不见,是之谓生剋。
谁能说说五行的生剋是如何的吗?

况且在现今的五行学说裡,既有剋又有侮(反剋),这不是同样难以去分清楚的糊涂账吗?
所以不是分不清母子或兄弟的生剋关系,而是从一开始,这关系就是不存在的!

而且没有母子或兄弟的【并生】关系,这不是更好、更符合事实吗?
无互生关系则必无【互剋】关系,而只言气之逆从,这不是更具体更可靠了吗?
这会否是为【四经十二从】而作的准备呢?

四时中医学肯定是【行之有效】的医学,即【寒热、温凉】相互为治。
用气为治,则治肺以肝,治肝以肺;治心以肾,治肾以心。
用味为治,则【辛与酸;鹹与苦】补泻互调,此乃其理论与治则。

这即是说,【此四时】与【彼五运】不能相容,那麽其与【六气】又是否相容呢?
是否只是【彼五运】出了问题呢?会否可能有另一套【五运】之存在?而它又能与四时中医学兼容的呢?

所以吾辈是要去【找出】另一套与四时相似的、乃对称的五运中医学丫?
还是去推翻四时中医学,将其扔进垃圾桶,而只【使用】彼五运中医学呢?
此四时与彼五运,是否【不共戴天】的呢?

先生会选择那种应对方法?
 
这里,“五脏受气于其所生”,是指五脏患病的来源,即疾病是来自于己生之脏,如“肝受气于心”,这里是“肝”有病了,木生火,故而病源来自于心。
但,按《内经》中上述传病规律,心脏,并不能向肝传病,它只能传给其所克之肺。因而,若肝是因心而病,这时的心脏,显然,就不应是病态。因为,心若有病了,它的传送对象,不会是肝。
但,心若没有病,它又为何会让肝患病呢?
因而不解:此时的心,是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请教。
我原先以为原文就是五脏,然後自以为是的删去那个五字,但刚翻阅原文,原来它并没有这个五字。
那麽传统的解释就很有问题了,而楼主的理解也就是理解错了。

藏、(受)[授病]氣於其所生,(傳之)[活]於其所勝;[病]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

是故、行所不勝曰逆、逆則死;行所勝曰從、從則活。
肝、授氣於心,傳之於肺[則活];氣舍於腎,至肺而死。
心、授氣於肺,傳之於肾[則活];氣舍於肝,至腎而死。
肺、授氣於腎,傳之於肝[則活];氣舍於心,至肝而死。
腎、授氣於肝,傳之於心[則活];氣舍於肺,至心而死。
此皆逆死[從活]也。
一日一夜(五)[四]分之,此所以占死[活](生)之早暮也。
点击展开...
若【传世文本】如此,则其解说也就不会【见仁见智】了。
并且此藏字,只言【肝心肺肾】四者;盖脾为孤藏,不入【春夏秋冬】四脉四气之中。
那个所谓死,就是病逝;而那个所谓活,就是病愈。
所以这句经文,它就是【四时中医学】的一条治则,且它不管那个【病气】是外邪还是内伤,通杀。
我怀疑此一治则,乃【中医学】的终极治则

能使用【最先版本、第一世代】之治则,总比什麽治则也【无有】为强,对吧?

但是这个【病气】顺行两脏就病愈,逆行两脏就病逝,其理安在?
其气之或逆或顺,就连病患自身也不能确知,那麽医工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医工如何才能够知道自己的治疗行为,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的呢?
 
最后编辑:
若把“受”解释为“授”,那么肝传心为顺行,这是顺生,那克呢?若将脾排出这个体系,那肾水克心火,肺金克肝木;反过来,心火克肺金还是生肺金?亦或是心肾互克?肝肺互克?从临床实践来看,肝病患者后面脾胃功能也不太好,肝传脾是很显然的。五行系统只是为了完善四时系统而已。古人早期引入了很多理论,但发现不能完全描述一些现象,于是修修补补。你可以看看相关历史考证和发源过程。包括经络和穴位,一开始也不是现在这样的。
為什麼必定有剋?
克者任也;任者胜也。是故胜即克、克即胜。

包剪揼乃一个相剋之系统,然此系统有相生吗?
食物链乃一个相剋相生之系统,然而其正正是【吞噬其所剋】而生。
但蛇食小鳄,鳄也可食小蛇,端看谁强大而已,非有必然之相剋关系,审矣!

而似五运的相生相剋之系统,世上根本就不存在!
记住经文,等於生与胜,等於不生不胜,不胜等於剋;
(但剋等於不胜,而克却等於?你们是要此五行学说多乱,才会满足的呢?)
谁能说说五运裡,是如何的呢?或者一个,来给我看看,行吗?

。。心。。。
肝。。。。。
。。。。肺。
。。肾。。。

所以藏,行为从,从则;行不生不胜为逆、逆则
(广东话的生生胜胜,盖源出於此乎?)
又以肝为例,其为心,其为肺;其不生为肾,其不胜为肺;馀藏仿此。
这是根据四藏的临症实践,而概括出来的原理

非此原理,要去将脾藏排除,而只是当其时,脾藏它未来得及归队而已。

先生既谓【四时中医学】还需被【五运中医学、六气中医学】所完善,
等於是说,它们三派,皆各有可取可从之处,那麽为何不逐一了解,研究一翻呢?

~~~~~
姑且先跳过五运,来看看六气与四时之间,又是一副怎样的光景?
先撇弃五气乃【风热湿燥寒】。
四气乃【温热凉寒】,而六气乃【风湿热火燥寒】。
六气它与四时一样是对称的,那麽就应当轻松与四时兼容了吧?

。。热。。。。。。火。。。
温。。。。。。热。。。。。
。。。。凉。。。。。。寒
。。寒。。。。。。风。。。

是故六气的做法,首先将四气升级为四淫;然後再补上湿燥二淫。
但事实上,称其为淫是不对的,盖病为反常,而反常有二,即不及太过
唯其太过,方可称之为淫,是故当正名为【六邪】,邪者不正也。

。。热。。。。。。火。。。
温。。。。。。热。。。燥。
。。。。凉。。湿。。。寒
。。寒。。。。。。风。。。

燥土为阳,湿土为阴(=阴土为湿,阳土为燥);於是【三阴邪三阳邪】生焉;
它自然地包括了内伤外感
但事实上,传世文本却并非如此,奈何?

呜呼哀哉!

若四时中医学的传人,遇上五运中医学、六气中医学的传人,他们三派必然会是捍格不入!
即使他们本来原是一脉相承
 
傳曰:五行並起,各以名別。
然五行既以名別,而更互用事,輪轉休王;是之謂相生也。
是故所謂相生,只是【休旺轮转】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並非什麼【父母生子、子復生孫】的那一套說辭。

那麽休旺轮转是什麽?
休旺等於【生胜与不生胜】的另一种说法,亦是【八风历】的一种应用。

以【八卦休旺】为例:
立春:艮。震。巽胎。離沒。坤。兌。乾廢。坎
春分:震王。巽相。離胎。坤沒。兌死。干囚。坎廢。艮休。
立夏:巽王。離相。坤胎。兌沒。干死。坎囚。艮廢。震休。
夏至:離王。坤相。兌胎。乾沒。坎死。艮囚。震廢。巽休。
立秋:坤王。兌相。乾胎。坎沒。艮死。震囚。巽廢。離休。
秋分:兌王。乾相。坎胎。艮沒。震死。巽囚。離廢。坤休。
立冬:乾王。坎相。艮胎。震沒。巽死。離囚。坤廢。兌休。
冬至:坎王。艮相。震胎。巽沒。離死。坤囚。兌廢。乾休。
其卦從八節之氣。各四十五日。

凡當之時。皆以子為者。以其子方壯。能助治事也。
父母為者。以其子當王。氣正盛。父母衰老。不能治事。如堯老。委舜以國政也。
所畏為者。以其身王。能制殺之。
所克者為者。以其子為相。能囚讎敵也。
以当旺卦之位置来看,行【相、胎、没、死】者为从,从则活;
行【休、废、囚、死】者为逆,逆则死。

歲月運氣逐休王
。。离。。。。。。。。。
巽。。。坤。。休。。。相。
震。。。兑。。废。。。胎。
艮。。。乾。。囚。。。没。
。。坎。。。。。。。。。
。。。。。。。。。。。。。
(夏至)。。。。。。。。。
。。。。。客气休王为可动。
主运八卦为不动。。。。。。

这其实是以【家国继承、更新换代】而为说,乃《易经》六十四卦之吉凶依据。
当然它仍然是借天地之大规律,而移殖到人事上面的一种类象思维。

休旺的前身乃真正的五运,即十天干所谓的生死处所……
 
最后编辑:
四时派对应脏腑者,只得【肝心肺肾】四脏而已,那麽其他的脏腑,要如何处置?

九宮八風:
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外在於,氣主
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外在於,其氣主為弱。
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
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
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外在於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也。
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
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
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外在肌肉,其氣主體重。

。。离。。。。。。。。。。。
巽。。。坤。。。胃。。。。。
震。。。兑。。。。。。。
艮。。。乾。。。大肠。。小肠。
。。坎。。。。。。。。。。。

此乃八风派所对应之脏腑,四正对应四脏不能动,西南隅据五运而补上脾,馀下之三隅则补上大小肠及胃;
留意其四方之气,已经由凉寒,变为湿;而燥湿当为土运之特性,这是一个很大的硬伤,
而其与五运派相比,则缺少了膀胱,那麽五运派是如何对应脏腑的呢?

。戊丨己。。。。肾丨胆。。。
丁。。。庚。。肺。。。小肠。
丙。。。辛。。脾。。。胃。。
乙。。。壬。。心。。。大肠。
。甲丨癸。。。。肝丨膀胱。。

上图乃对应方式之一,左阴右阳,阳腑阴脏,怎麽觉得小肠怪怪的呢,它是不是应当改为嗌与咽呢?
而其与六气派相比,则缺少了心包三焦

这即是说,四时派升级进阶之时,八风派首先就被淘汰了;
而五运派亦并非只添加了一个脾脏,而是添加了一脏及五腑,是之谓十全。
那麽所谓【五行生剋乘侮】治则,其对五腑又能否生效的呢?
万一不生效的话,那五腑一旦病变,岂非成了不治之症欤?

今之五运派眼裡,似乎只见五脏之五行生剋乘侮,而不见其馀,何以故?
而五运派之建立,又是否在现实裡,不经意地摧毁了四时派呢?
最後【六气五运四时】又是如何,方能够一而统之,去为【中医学】出谋划策,去指导【医工】辨症治病的呢?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