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医案 我的临证医案记录

借兄台宝地絮叨二句:中医有个奇怪的现像:大部头的书,大药量药味的处方(所以我对施今墨不敢认同)。窍以为:治好病是为医并病家的唯一的宗旨。简廉捷验是中医的最好方法。能外用则不必内服,能单方则不必复方,能平药则不必毒药,一方多用,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其他或可随病而去。
 
(2诊):苓桂术甘汤合枳朮汤加减:
白朮18,枳实9,茯苓9,姜半夏9,防风6,羌活6,干姜6,炙草5。
头煎服后2个多小时,身热微出汗,有腹泻一次,汗后身凉脉不浮,身酸痛消失,肚子牵引痛消失,吃饭亦较正常。白厚苔变薄稍黄。
剩余症状:喉痒咳时会胸痛。比较没力气。大便偏干,此应是肠热,肺气不降所至,二煎加瓜蒌6,蜜百部6,服后待观察。服二煎后,可侧躺一会,身热不寒,大便不会那么频繁,无腹泻。只是活动还是会呼气紧,咳引胸痛。但是小腹牵引痛症状又回来了。
至此,两天时间,只治好了身酸痛,呕吐,无食欲,不能侧躺(只算半好,因不能持久),便频便溏。活动气紧,咳引胸痛无改善。活动时肚子牵引痛在二诊头煎好后,二煎加了瓜蒌和百部又恢复原状。现在想想加瓜蒌和百部是错误的,二诊方的二煎应加生石膏更对症,因患者感觉身热不寒。瓜蒌百部下气,而不升,故虽有改善大便的问题,但不解表热,所以又把逼出来的邪气重新带回去,造成肚子牵引痛的问题复起,可惜,没有机会纠错了。
你觉得不应该用瓜蒌而应该用石膏,我觉得用石膏也不一定对。这个明显是虚寒证,用寒药则返。
我觉得只须把其中的燥药去掉一些,再加点润药,便干问题则解。比如,把干姜、羌活去掉,然后在玉竹、山药、柏子仁、肉苁容中选一至二味即可。
 
你觉得不应该用瓜蒌而应该用石膏,我觉得用石膏也不一定对。这个明显是虚寒证,用寒药则返。
我觉得只须把其中的燥药去掉一些,再加点润药,便干问题则解。比如,把干姜、羌活去掉,然后在玉竹、山药、柏子仁、肉苁容中选一至二味即可。
还有,后方应把枳实改枳壳,因为枳实下气力猛,久用伤正气。
 
很喜欢这种真实记录全过程的医案!
从医史上看,乡间小路容易走出良医,加油!
 
古代的大医几乎都是从乡间小路走出来的。
近现代的一些中医大师,如宋孝志、胡希恕、刘渡舟等人,也是起步于乡野,中年以后,才进入学校教书写书。这些人,能医能讲能写。
 
你觉得不应该用瓜蒌而应该用石膏,我觉得用石膏也不一定对。这个明显是虚寒证,用寒药则返。
我觉得只须把其中的燥药去掉一些,再加点润药,便干问题则解。比如,把干姜、羌活去掉,然后在玉竹、山药、柏子仁、肉苁容中选一至二味即可。
谢谢点评。之所以我认为要用生石膏是因为患者呼气不正常,身只热不寒,说明热在肺卫,用大量点的生石膏配合羌活来透发肺热,使邪气透发出来,生石膏除了能透肺热,还能降胃火。这样就不至于把邪气往里带,故又有点腹胀,瓜蒌百部酸苦涌泻,通肠下气(只降不升),不象石膏辛凉透热,质重又能降火。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医案十八) 小孩腹涨
(一诊): 男6岁(先天重症肌无力,两脚痿弱)。左脉关部弦大,寸尺弱。右脉大无力。肚子胀痛,喜摸,拒按,前一晚有腹泻,呕吐,吃不下饭,一吃饭就呕。舌质淡红苔簿。
肝气郁滞横克脾土故而拒按,脾虛湿滞胃中故而喜温喜抚摸,呕吐,腹泻,一吃饭便作呕。此应为虛中夹实之证。
证属肝气郁滞,脾虛湿盛。
拟用四逆散,枳术汤,半夏厚朴汤三方加减。
炒白术16,柴胡8,生白芍8,茯苓8,姜半夏8,炒枳实8,厚朴6,生甘草5。(2付)。
一天一付,煎两遍混匀后,分三次服完。(考虑小孩怕苦,分两次吃不下,故分三次服)。
(二诊): 主诉: 无其他不适症状,一剂服完己能吃饭,腹涨拒按基本不会。
方药: 一诊方再服三剂。
三剂服完告知病己痊癒。
 
(医案十九) 腰腿痛之坐骨神经痛

(1诊) 患者男,四十多岁,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患者自诉: 腰痛不能弯腰,腿后侧牵引痛。
自拟方药: 活血通络,祛风利湿
木通七叶莲60g,土杜仲30g,生骨碎补15g,伸筋草15g,生白芍15g,威灵仙3g。(2剂)。
上方服完基本不痛,腿酸,大便溏软,晚上口渴。
阳不足,津液无法气化蒸腾,故口渴,腿酸便粘。
续上方加减:
(2诊) 木通七叶莲60,土杜仲30,生骨碎补15,生白芍10,伸筋草10,阴香皮6,威灵仙3。(3付)
二诊方服完,腿酸基本消失,但右小腿外侧有痛点
(3诊) 左脉沉无力,关尺滑大。右脉细无力,尺沉弱。右小腿外侧(大至阳陵泉穴范围有点痛。左尺大者用桂,左关尺沉滑兼用疏肝利湿。脉细无力兼补气血。
续上方加减。
木通七叶莲45,黄芪30,党参15,怀牛七15,炒白术10,生白芍10,伸筋草10,醋香附6,全当归6,肉桂5,阴香叶3,泽泻3。(3付)。
三付服完,患者告知腰腿己正常能干活,诸证皆癒,停药。
 
(医案二十) 咳嗽

(1诊) 患者男五十多,咳嗽,吃过西药无效,后来找我。
左脉大较无力,右脉寸无力,右关浮弦有力。舌质淡红,舌苔前部少苔,后部白腻稍厚,咳嗽,晨起咽干咳嗽,少痰。
右关浮弦有力,肺胃受寒,左脉虛大为虚火,胃气不降,表闭虚火上炎,故咳嗽,舌苔后部白腻偏厚,前部舌苔少,下焦阳虛寒湿,气化不利津液无以上承润肺,故口干咳嗽。
治当宣肺化湿,温中降气。
方药: 苏叶6,阴香叶3,杏仁9,生姜3片,茯苓9,枳壳9,甘草3。(3付)一天一付,煎两遍混均,分两次饭前服。
(2诊) 舌质淡红,苔薄白,后部偏腻。主诉: 口干渴,咳嗽有好转,舌前部苔正常。大便溏,腰有点不舒服。
左脉沉迟无力为虛寒,右脉关尺浮弦迟有力为寒饮。
拟上方加减: 温阳散寒,健脾利湿
党参15,杏仁9,茯苓9,厚朴9,山姜9,苏叶6,肉桂5,白芍5,山萸肉3,泽泻4。(3付)。
3付服后,患者告知,只是偶尔会咳,其他无不适,患者自己停药。
 
(医案二十一)风寒感冒

患者男,五十岁前天晚上打电话来问药因为在异地故只有问诊。
主诉: 恶寒,发烧38.5度,有点头晕头重,咽痒,人较没精神,偶尔轻微咳一下。因为现在药店有很多解表药不是死,就是没有。于是用一个简易方也算是食疗方。
方药: 葱白5段,生姜约3大片(去皮),大枣5个(去仔)。
煎两遍混匀,先服一半,隔2小时若无汗无不适,续服另一半。(因没见到人只问诊,尽量保守点)。
至第二天上午,也就是昨天上午,电话打来告知,汗出了,但烧还没退,但人较精神起来。
二诊: 这有点怪,汗也出了不少(中度出汗),但烧一点都没退,唯一改变的只有精神好转。
问诊主诉:口不干渴,无烦燥,还有点头昏重。
虽然出了一次汗,但囗不干渴,既是没有伤津液,且头昏重是还有寒湿,这表明一次出汗不够,寒湿未去尽之故,可再行发汗,嘱其再服一付原方,红枣去掉改红糖两勺。照前服法。今天上午告知服后反应: 此次服后又出了一次汗,口有点干渴,无其他不适烧己退,降至37度。停药。
烧己退尽。
 
注: 患者打过三针疫苗,因没有做检查,也不知道是不是羊了。
 
(二十一医案续): 患者有去做了三次检测,第一次没检出来是阴性,发热后又做一次是阳性,今天又做了检则是阴性。
本来己嘱咐过患者第二付药按前法分服,没想到患者自作主张一付一次性服完,待第二天感觉有点上火,头有点痛,咽喉也有点痛,在现在缺药的时节,幸好家中还有一些夏桑菊冲剂,于是叫患泡两小包服下,今天来电告知有点轻微干咳,咳声没什么力气,精神基本正常,无其他不适。
证属肺燥气虚,
自拟方药: 益气敛阴,润肺下气止咳,生晒参9,密百部9,五味子6,炙款冬6,厚朴6,炙草3。(一付)
先用一付看看反应再说,也不知道患会不会去服用。
 
(医案二十二) 胃胀胃痛
患者女四十多岁。和医案二十一男患者夫妻,打过的两针疫苗,今早告诉我她也中了,并且说她丈去没吃后面人参那个方子,人很正常不用吃。
女患者主诉: 四肢酸痛,恶寒,头有点沉重,发热37.5度,腹胀,拒按,喝冰更胀痛,痛如刀割,口不干渴。
前面吃过正气水,能缓解肚子账痛,但一吃东西又胀痛。

肚胀拒按,胃中实,恶寒酸痛头沉,有寒湿闭表,四肢酸痛,水汽在胃中,肚子痛如刀割,湿阻气血。

方药: 葱白连根6疫,生姜3片(去皮),红糖2勺(喝汤用的小勺)。红糖后下。

煎两遍混均,先服一半,隔二小时若未出汗继续服另一半,出汗为度,不必尽剂。
第一付服后,出小汗,诸症都有缓解一点,口不干渴,可再汗,续服第二付,服法如前,服后又出了一身汗,汗量较前付多点,至下午四点多,说肚子也不胀痛,基本都正常了。
 
两人症状同中有异,肚子胀痛如刀割,皆因寒湿水气作怪,阻滞气血,只要温中焦化水湿散寒气便可,故还用葱姜红糖水,此方适合无内热者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