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是我的观点呀!古人在医案和药书上面都是这么说的。红字部分观点一致,蓝色部分不敢确定。
阴虚常伴痰湿,但这个腻痰到底是排病反映,还是中焦化不开北沙参、麦冬这些药,还有待观察了。
我说的阴阳两虚不是整体上的,比如肾整个虚,相对于其他脏是阴阳两虚,而自己本身是阴虚比较重,阳虚要轻一些。你这发散思维不太好的,很多都要证据的,不是随便联想出来的。阴虚夹湿,你马上就演变成双虚了,然后你开药就开始开火锅了,治不好病的。
我在想这里面是不是包含有增液汤的类似思路,红字部分观点一致,蓝色部分不敢确定。
阴虚常伴痰湿,但这个腻痰到底是排病反映,还是中焦化不开北沙参、麦冬这些药,还有待观察了。
我也感觉非常奇怪,为什么用了那么多那么久的寒凉药,那个火就压不下去呢?值得好好研究。我在想这里面是不是包含有增液汤的类似思路,
近几个月我就是这样用药的,用在自已和家人身上的,
前些年多用温药排痰,稍加北沙参、麦冬类的药,就有“化不开”的感觉,外表怕冷、胃寒泄泻等寒症表现,
近两三个月,整方中,北沙参、麦冬类的药竟然成了君药,还有点压不住热势,偶尔还稍有大便干,肺胃热象难减,当然更难出现“寒凉泄泻”了,
当然,如老师所讲,方子是一个整体,光有北沙参、麦冬类药当然会坏事儿,
以前舌中裂纹十分明显,现在不太明显了,偶尔还看不出来了,
以前舌根裂纹也十分明显,还夹有苔,现在对比来看,很浅了,也能明显感到肾阳的恢复(没有一味直接补肾阳的药),这是补阳药难以达到的持久效果,
这是前些年无法想象的情况,感觉这些变化似乎可以初步上升到“体质变化”的层面上来探讨了吧
是的,以前用过,也有补土派的,当然,个人生活状态、情志状态也有影响吧。可能是你以前用麻辛附桂之类的药太多了,把火点起来了。我记得大热天你都用过麻辛附桂之类的药。
也不能用太多了,用多了津液排不走,我也感觉非常奇怪,为什么用了那么多那么久的寒凉药,那个火就压不下去呢?值得好好研究。
恭喜你调理成功,你应该是典型的阴伤液伤。裂纹减少是养阴成功的表现。你的排痰后来也是只用养阴药?不用化痰药了?我在想这里面是不是包含有增液汤的类似思路,
近几个月我就是这样用药的,用在自已和家人身上的,
前些年多用温药排痰,稍加北沙参、麦冬类的药,就有“化不开”的感觉,外表怕冷、胃寒泄泻等寒症表现,
近两三个月,整方中,北沙参、麦冬类的药竟然成了君药,还有点压不住热势,偶尔还稍有大便干,肺胃热象难减,当然更难出现“寒凉泄泻”了,
当然,如老师所讲,方子是一个整体,光有北沙参、麦冬类药当然会坏事儿,
以前舌中裂纹十分明显,现在不太明显了,偶尔还看不出来了,
以前舌根裂纹也十分明显,还夹有苔,现在对比来看,很浅了,也能明显感到肾阳的恢复(没有一味直接补肾阳的药),这是补阳药难以达到的持久效果,
这是前些年无法想象的情况,感觉这些变化似乎可以初步上升到“体质变化”的层面上来探讨了吧
我也是,用了石膏 生地 玄参 天花粉 麦冬,反而手脚热起来了恭喜你调理成功,你应该是典型的阴伤液伤。裂纹减少是养阴成功的表现。你的排痰后来也是只用养阴药?不用化痰药了?
用这些是滋水的上源,金生水,有了这些,阴、液、骨髓才有源头,而且这些没有地黄粘腻,不容易生痰,是阴虚夹湿、夹痰时候,养阴复液的佳品。
以前用温药反而腹泻,是阴伤为主的体质。现在北沙参、麦冬成了主力而且没加温肾的药,大便反而开始成型。是这个意思吗?
我曾有经验,用了这些清补的北沙参、麦冬,病人反而不怕冷了,而且大便变好。
刘老的这篇津液链文章讲得太好
恭喜恭喜!初见成效了,方向对了还需坚持,体质的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影响因素多几年都说不定。我在想这里面是不是包含有增液汤的类似思路,
近几个月我就是这样用药的,用在自已和家人身上的,
前些年多用温药排痰,稍加北沙参、麦冬类的药,就有“化不开”的感觉,外表怕冷、胃寒泄泻等寒症表现,
近两三个月,整方中,北沙参、麦冬类的药竟然成了君药,还有点压不住热势,偶尔还稍有大便干,肺胃热象难减,当然更难出现“寒凉泄泻”了,
当然,如老师所讲,方子是一个整体,光有北沙参、麦冬类药当然会坏事儿,
以前舌中裂纹十分明显,现在不太明显了,偶尔还看不出来了,
以前舌根裂纹也十分明显,还夹有苔,现在对比来看,很浅了,也能明显感到肾阳的恢复(没有一味直接补肾阳的药),这是补阳药难以达到的持久效果,
这是前些年无法想象的情况,感觉这些变化似乎可以初步上升到“体质变化”的层面上来探讨了吧